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容忍与自由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容忍"与"自由"的内涵,掌握文章的核心观点。学习本文从个人经验说起,逐步深入论证观点的写作方法,提高议论文写作能力。积累文中的重要字词和语句,提升阅读理解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文本、小组讨论、课堂辩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在阅读中提取关键信息,梳理文章脉络,把握作者的论证思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包容、豁达的胸怀,树立正确的自由观,认识到容忍是自由的前提。激发学生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思考,增强社会责任感,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践行容忍与自由的精神。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文章中关于容忍与自由的关系,把握作者的核心观点。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体会作者论证的严密性。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容忍与自由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容忍精神的意识。帮助学生理解文中一些较为抽象的概念和语句,如"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的"等,并能结合自身经验进行解读。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文章的背景知识、字词含义、文章主旨等,使学生对文本有初步的了解。2.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文章中的重点问题,如容忍与自由的关系、论证方法的作用等,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3.辩论法:设定与容忍和自由相关的辩题,如"容忍是否意味着妥协"等,让学生进行课堂辩论,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加深对容忍与自由的理解。4.情境教学法:创设与容忍和自由相关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在这些情境中如何践行容忍与自由,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播放一段关于不同文化、观点碰撞的视频片段,如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们在交流,各种学术观点的讨论场景等。2.提问学生:在这样多元的环境中,你认为什么是自由?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和行为?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容忍与自由。(二)作者及背景介绍(5分钟)1.简要介绍作者胡适胡适是中国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他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对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强调胡适在学术研究、文化传播等方面的卓越成就,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为理解文章奠定基础。2.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本文是胡适为纪念他的老师布尔先生而写的一篇演讲稿。布尔先生是一位倡导思想自由、容忍异己的学者,胡适深受其影响。当时的社会环境在思想观念等方面存在着诸多禁锢和不宽容的现象,胡适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呼吁人们树立容忍与自由的意识。(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感受文章内容。2.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文章围绕"容忍与自由"提出了哪些主要观点?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学生发言,教师总结:文章的核心观点是"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文章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提出中心论点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从个人经验谈起,以自己在宗教信仰上的经历为例,阐述容忍的重要性。第三部分(第67自然段):进一步拓展,从政治思想、社会文化等方面论述容忍的意义,并呼吁人们在生活中践行容忍精神。(四)文本研读,深入分析(20分钟)1.研读第一部分提问:作者是如何提出"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这一中心论点的?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作者开篇引用了约翰·弥尔顿的话"上帝给了我们自由,让我们来选择真理",然后通过对这句话的阐释,引出自己的观点,强调容忍是自由的前提,没有容忍,自由就无从谈起,这样开篇直接点明主旨,引起读者的兴趣和思考。2.研读第二部分请学生阅读第25自然段,思考:作者为什么以自己在宗教信仰上的经历为例来论述容忍?小组讨论后,每组选派代表发言。教师总结:作者以自身经历为切入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他讲述自己在年轻时也有过不容忍的态度,如反对白话文、主张文言文等,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开始容忍不同的观点。通过这个亲身经历,作者向读者展示了容忍的重要性,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容忍是如何在个人成长中发挥作用的,也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提问:作者在论述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学生回答,教师明确:运用了举例论证,如举自己反对白话文的例子;还运用了对比论证,将自己年轻时的不容忍与后来的容忍进行对比,突出了容忍的转变及其意义。3.研读第三部分阅读第67自然段,思考:这部分从哪些方面进一步论述了容忍的意义?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这部分从政治思想、社会文化等方面展开论述。指出在政治上,容忍不同的思想和政见是民主政治的基础;在社会文化方面,容忍不同的学术观点、宗教信仰等,能促进文化的繁荣和进步。作者强调容忍不仅关乎个人自由,更关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呼吁人们要有容忍的雅量,在生活中践行容忍精神。提问:文章结尾作者引用易卜生的话"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总结:这句话进一步强调了个人在追求自由和践行容忍过程中的责任,鼓励人们不断完善自己,以更包容的心态去对待他人和社会,升华了文章的主题,使文章的观点更具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五)课堂讨论与辩论(15分钟)1.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在当今社会,我们在哪些方面还需要提高容忍度?结合具体事例说明。每组讨论后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总结,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如网络言论、文化差异、不同群体之间的观念冲突等,让学生认识到容忍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课堂辩论设定辩题:容忍是否意味着妥协?将学生分成正反两方,进行课堂辩论。辩论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紧扣文本观点,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论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辩论结束后,教师对双方的表现进行评价,总结辩论中的优点和不足,并对辩题进行深入分析,帮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容忍与妥协的关系,深化对容忍内涵的理解。(六)课堂小结(5分钟)1.请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论证方法以及自己的收获。2.教师进行补充和完善,再次强调容忍与自由的关系以及容忍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意义,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树立容忍意识,尊重不同的观点和文化,以包容的心态去追求自由,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七)布置作业(5分钟)1.阅读胡适的其他作品,如《我的母亲》《差不多先生传》等,进一步了解胡适的思想和文学风格。2.以"容忍与自由"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合理,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五、教学资源1.多媒体课件,包含作者介绍、文章背景、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等。2.教材《容忍与自由》原文。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容忍与自由"的主题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基本掌握了文章的核心观点和论证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讨论和辩论环节也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数据平台数据源访问控制与数据安全分享技术研究
- 代理记账客户信息保密协议
- 职业交流合同
- 农机维修夫妻合同标准文本
- 代理公司融资合同样本
- 冷链运输材料采购协议
- 绿色制造借款协议
- 分公司电梯维保合同标准文本
- 租赁物业防水施工协议
- 出国移民合同样本
- 系统安全运维培训内容
- 新时代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XX社区为例
- 《西方经济学》说课
- 《针灸神奇作用》课件
- 美国医疗的社会变迁
- 2023全新混凝土罐车运输安全协议
- 市政工程消耗量定额 zya1-31-2015
- 汽车托管租赁合同
- 国家开放大学《土木工程力学(本)》形考作业1-5参考答案
- 改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 (完整版)光电子学第2章-介质波导与光纤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