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城市交通管理规划
(2001-2020)
(送审稿)
XX市城市交通管理规划
目录
第一章XX市交通管理规划总则..................................1
一、XX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的目的...................................1
二、XX市交通管理规划的指导思想...................................2
三、XX市交通管理规划的规划原则...................................2
四、XX市交通管理规划的主要依据...................................2
第二章XX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总体设计..........................4
一、城市交通管理规划的目标确定.....................................4
二、城市交通管理规划的组织机构.....................................4
三、城市交通管理规划的层次、年限、范围.............................5
四、城市交通管理规划的工作路线.....................................5
五、城市交通管理规划过程的总体结构设计.............................6
第三章交通调查分析及交通信息数据库的建立.....................8
第一节XX市社会经济及土地利用基础资料调查...........................8
一、XX市人口现状.................................................8
二、社会经济概况...................................................9
三、土地利用.......................................................9
第二节XX市居民出行0-D调查.......................................10
一、概述..........................................................10
二、城市居民出行次数特性..........................................10
三、居民出行目的特性..............................................11
四、居民出行方式特性..............................................11
五、居民出行时段特性..............................................12
六、居民出行时耗分析..............................................12
第三节流动人口出行分析.............................................13
一、流动人口出行主要特征..........................................13
二、出行目的......................................................14
三、出行方式......................................................14
第四节XX市城市出入口机动车OD调查与分析..........................14
——、调查的地点分布................................................14
二、调查点交通量抽样数............................................15
-1-
XX市城市交通管理规划
三、出入口交通流分析..............................................15
第五节XX市道路交通流量调查分析....................................18
一、概述..........................................................18
二、交通流量分析..................................................18
三、高峰时段流量分析..............................................20
四、交通组成分析..................................................21
五、典型交叉口交通流高峰小时流量流向分析..........................21
第六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调查.........................................22
一、道路网现状....................................................22
二、公共交通现状..................................................22
三、汽车保有量及停车场现状........................................25
第七节XX市区货物源流调查..........................................27
一、城市货运系统构成..............................................27
二、专业运输部门货运量现状分析....................................28
三、城市对外货运量抽样调查分析....................................28
四、货物源流抽样调查现状分析......................................28
五、主要存在问题..................................................30
第八节交通管理与控制现状分析.......................................30
一、交通管理与控制现状调查........................................30
二、现状存在问题分析..............................................33
第九节XX市交通信息数据库的建立....................................36
第四章XX市城市交通需求预测分析.............................37
第一节客运交通需求预测.............................................37
一、XX市客运交通需求预测基本框架................................37
二、XX市社会经济发展预测........................................37
三、城市客运交通需求预测..........................................48
第二节XX市货运交通需求预测........................................71
一、城市货运交通需求预测的总体思路................................71
二、市内货运量需求预测............................................71
第三节XX市停车需求预测分析.........................................73
一、影响停车需求的因素............................................73
二、停车设施需求量预测模型分析....................................74
三、停车需求预测结果分析..........................................75
第五章XX市交通管理规划方案设计.............................79
第一节城市交通管理模式.............................................79
-2-
XX市城市交通管理规划
一、交通需求管理的定义............................................79
二、交通需求管理的目的............................................79
三、XX市交通需求管理框架.........................................80
第二节XX市道路交通系统管理.........................................84
一、交叉口渠化设计................................................84
二、交叉口控制管理................................................91
三、公共交通管理设计..............................................92
四、道路单行线设计................................................96
五、非机动车交通组织..............................................98
六、学生、行人过街设施设计.......................................102
七、静态交通管理.................................................104
八、货运交通管理.................................................119
九、交通指挥系统发展规划.........................................120
十、交通管理设施建设计划.........................................124
十一、交通管理队伍建设规划.......................................124
第六章XX市道路交通管理方案技术评价........................127
一、XX市道路交通管理方案评价的目的与评价过程....................127
二、交通管理方案信息化处理.......................................127
三、交通管理措施下的交通流重分布模拟.............................129
四、城市交通管理方案效果分析.....................................131
五、XX市交通管理方案评价.......................................132
第七章XX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的实施与滚动......................3
一、XX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的实施计划编制...........................3
二、XX市交通管理规划的滚动.......................................3
XX市城市交通管理规划
第一章XX市交通管理规划总则
一、XX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的目的
XX市位于xx省西北部,东踞西洞庭湖,与南县、沅江市的湖汉交错;西倚湘西
山地,与张家界市相邻,北与湖北省恩施、宜昌、荆州三地区接壤;南抵资水流域,与
益阳、桃江、安化相连,区位和地理优势显著。近年来,xx市在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
发展的同时,和全国的部分大中城市一样,XX市的城市交通拥堵、交通秩序混乱也日
益成为影响城市各方面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为解决这一问题,政府部门大幅度增加城
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新建和改建城市道路,增加交通设施供给,同时,公安交
通管理部门大力整顿交通秩序,依法从严加强管理,加强城市交通管理政策和技术措施
的研究,努力提高交通管理水平,充分挖掘现有交通设施的潜力,这两方面的努力在一
定程度上缓解了不断加剧的交通紧张局势。
但是城市交通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寄希望于仅仅通过城市交通规划、建设
等工程性措施来解决交通问题是有限的,交通管理作为一种现代科学技术要求较高的社
会行政行为应该更加充分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也表明,随着城市
由发展阶段向发达阶段的转变,城市交通工作的重点也开始由建设向管理转移,XX市目
前正处于这一阶段。
通过制订XX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从行政管理和技术管理的角度着手,紧密依托
XX市城市总体规划、XX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科学、系统、全面地掌握XX市交通的各
项基础信息,找出影响城市交通的主要因素,全面认识XX市交通问题演变的内在规律,
了解XX市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动态,预测和把握未来可能出现的城市交通问题,
特别是在交通供给相对不足的情况下,通过交通管理充分挖潜,合理引导和控制交通需
求,缓解城市交通拥挤堵塞的局面。明确XX市今后交通管理的发展方向,规划长远,
决策当前,防患于未然。对城市开发改造、道路规划建设、交通需求及交通系统管理等
提出明确要求,合理渠化交通流,适应XX市混合交通的特点,充分发挥各类道路的交
通功能,综合协调道路-交通流-管理者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立交通事故预防、监测和事
故现场勘察处理、紧急救援等一整套的技术保障和社会保障体系,控制道路交通事故尤
其是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建立交通管理安全技术的专职研究和应用开发队伍,积极研
究、开发、推广、应用交通安全技术,完善交通管理法规和配套措施,制订宣传教育计
划和执行保障体系,提高交通管理的法制化和科学化水平,努力形成秩序良好、安全畅
通的城市交通环境。
XX市作为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XX省的文明、旅游、卫生模范城
市,做好城市交通管理规划,对于进一步提升XX市的城市形象、城市品位,促进XX市
XX市城市交通管理规划
的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XX市交通管理规划的指导思想
编制城市交通管理规划,必须以国家、城市现行的政策、法规和规范为依据,与城
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相适应;与城市总体规划、城市交通规划、城市用地规划相协调;
按照所在城市的交通特点以及现实状况准确定位,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建立相对应的管理
体系;做到有章可循,减少盲目性、随意性。既不盲目追求过高标准,又要有超前意识。
尽可能借鉴城市总体规划、城市交通规划及建设的基础资料和成果,与城市交通规划及
建设的现行标准和准则接轨,通过社会行政管理、技术管理和工程措施,解决城市交通
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管理指标的确定要远期可行,近期可用。不仅适合专业技术人员,
而且要供非专业人员和领导决策。通过城市交通管理规划,加强对城市交通的综合治理,
培养、锻炼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人才,提高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造就一支与现代交通
发展相适应,精干、高效的交通管理队伍。
三、XX市交通管理规划的规划原则
在进行XX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时,遵循以下原则:
(1)要有稳定和有实效的组织领导班子和专门机构,并适时对交通管理规划方案
进行论证、调整与完善。由XX市政府与创建办公室组织,成立了本次规划的领导和协
调机构,为规划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2)站在战略的高度,具有发展的眼光,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城市总体规
划、城市交通规划、城市用地规划、城市综合运输规划和区域交通管理规划相匹配。
(3)坚持系统工程的观点,围绕城市大系统开展工作,致力于政府各部门的协调
配合。遵循当前服从长远,局部服从整体,治标服从治本的原则。
(4)以人为本,着重从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居住生活质量、增强城市的活力和竞
争力等方面着手。
(5)以制订交通管理规划为契机,全面调查、掌握、预测影响城市交通的各项因
素。即立足当前,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提高道路标志标线拥有率,着重解决城市交通拥
挤堵塞问题;又着眼长远,明确交通管理的发展方向,提高交通管理水平,努力与城市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实现交通流均衡、安全畅通、环境污染小的城市交通环境。
(6)注重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对规划方案进行合理的评估和优选。
(7)方案滚动发展,不断充实、反馈和调整。
四、XX市交通管理规划的主要依据
本次规划遵循、参照以下法规、条例及规划报告:
-2-
XX市城市交通管理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道路交通管理条例》;
♦《城市交通管理规划编制大纲(征求意见稿)》;
♦《XX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年)》;
♦《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XX市道路运输场站“十五”发展计划及2015年远景规划》
♦《XX市城市建设志》;
XX市已经完成的其他有关规划等。
XX市城市交通管理规划
第二章XX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总体设计
一、城市交通管理规划的目标确定
(1)充分发挥交通管理效能,近期以综合治理交通秩序,合理组织与渠化交通、
缓解城市交通拥挤堵塞为重点,远期实现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安全、畅通、
秩序良好、环境污染小的城市交通环境。
(2)加强交通需求管理,合理控制城市交通总量,积极促进城市形成以社会化公
共运输为主体,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相协调的城市交通结构。
(3)科学组织,合理限制,均衡调控,充分挖掘道路交叉口、路段、网络的交通
容量潜力,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
(4)力求各类交通设施规范、齐全,布置合理,具备先进的交通管理、控制、指
挥手段。
(5)制订科学、实用、完善的交通管理政策、法规和执行保障体系,加强宣传、
教育、培训,提高全体交通参与者及交通管理者的现代化交通意识和遵守交通法规的自
觉性。
XX市武陵区作为XX市经济、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交通发展和矛盾较其它片区更
加突出,因此,本次规划列为重点研究。
二、城市交通管理规划的组织机构
城市交通系统属于社会开放系统,变化因素多,涉及范围广。城市交通系统管理规
划的制订和实施需要广泛的协调、组织、监督、检查,非一个部门或专业人员所能完成。
因此,制订城市交通管理规划,必须有总揽全局,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权威性的领导班子
和工作机构。领导班子是在政府领导下,由政府各有关部门如建委、规划、交通、公安、
法制和教委等部门及部分社会知名人士、专家组成。根据城市交通管理的具体特点,规
划的工作机构应分两部分组成,一是由有关的专业科研单位和相关的人士,组织开展首
次城市交通管理规划工作,二是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有关人员组成常设机构,特别是在
首次城市交通管理规划完成后,常设工作机构要根据规划的总体目标,结合平时的工作
内容进行调整,制订相应的年、季交通管理计划和决策方案,保证管理规划的连续性、
实效性。
-4-
XX市城市交通管理规划
三、城市交通管理规划的层次、年限、范围
1、规划层次与年限
参照XX市社会经济发展、城市总体规划、城市交通规划,根据城市公安交通管理
的特点,将XX市城市交通管理规划划分为以下两个层次:
(1)城市交通近期管理规划。依据XX市现状交通调查与分析,将近期规划(1-5
年)作为本次规划的重点进行详细的研究,提出交通管理和整治方案。
(2)城市交通专项管理规划。依据XX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年限和交通需求预测结果
分析,将专项管理规划时间定为1-20年。内容包括城市交通流组织方案的确定,重要
路段、交叉路口的渠化、治理,城市静态交通设施的布置,专项管理法规制定,城市交
通综合治理和交通拥挤缓解方案等。
2、规划范围
为了更好地与XX市城市总体规划和道路交通规划相衔接,确定本次XX市交通管理
规划的工作范围与前者一致,即:XX市的建成区,包括武陵区、鼎城区和德山开发区。
由于交通管理工作的特点,无论哪一层次的管理规划,每年都要根据实际对年度计
划进行调整。
四、城市交通管理规划的工作路线
城市交通管理规划的标准与规定的制订是一项十分严肃的工作,必须遵循相应的原
则,按照有关的政策、规定和标准、规范,请有关部门、专家进行充分论证,集思广益,
避免交通管理政策、措施出台的盲目性、随意性,必要时还应该采取试行的办法,在一
定时间与范围内反馈、补充、修改、调整后正式出台。
(1)交通管理规划应按照合理的程序进行科学的编制、修订和实施,能够切实指
导实际工作。
(2)掌握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城市交通规划及建设的有关情况,进行交通管理规
划的实践和反馈。
(3)通过社会法制、行政和经济杠杆等手段,加大管理力度,对影响城市交通及
交通管理的各项活动综合调整,使交通管理规划趋于完善、合理。
(4)通过政府批准,人大立法以及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使交通管理规划具有
法律效力,减少随意性,增加科学性,依法治理交通。
城市交通管理规划的工作过程可参考以下框图。
XX市城市交通管理规划
图2T城市交通管理规划的工作过程
五、城市交通管理规划过程的总体结构设计
通常,城市交通管理规划应该按照图2-2给出的的流程来进行,但是对于不同的城
市,由于其在城市性质、城市规模、城市发展阶段以及城市在交通基础设施和交通管理
上的工作基础等方面存在差别,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做适当的调整。
XX市城市交通管理规划
确定城市交通管理规划口标
城市交通管理方案制定
调
整
交通管理方案实施后的交通流模拟优
化
交通管理方案评价
实施计划的编制
方案实施过程
管理规划方案的调整与滚动
图2-2城市交通管理规划技术流程图
-7-
XX市城市交通管理规划
第三章交通调查分析及交通信息数据库的建立
第一节XX市社会经济及土地利用基础资料调查
XX市位于XX省西北部,介于东经110°29'-112°18',北纬28°24'-30°
07,。东踞西洞庭湖,与南县、沅江市的湖汉交错;西倚湘西山地,与张家界市相邻,
北与湖北省恩施、宜昌、荆州三地区接壤;南抵资水流域,与益阳、桃江、安化相连。
XX市中心城区主要分为江北城区、江南城区、和德山开发区三部分。江北城区(即
武陵区)为主城区,是市委、市政府及武陵区政府机关所在地,建设用地面积26.435
平方公里;江南城区为鼎城区政府所在地,建设用地面积6.833平方公里;德山开发区
位于市区东南,建设用地面积8.355平方公里。三大片城区主要通过沅江大桥和沅江东
大桥联系。除中心城区外,还包含津市市、汉寿、安乡、澧县、临澧、桃源、石门等一
市六县。
一、XX市人口现状
(-)人口现状
2000年末,XX市全市总人口为595.29万人,土地面积18190平方公里,人口密度
为327人/平方公里。非农业人口为122.20万人,占总人口的20.53%;农业人口473.09
万人,占总人口的79.4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8%。。
XX市包括两区,一市六县,各区、县人口分布见表3-1:
表3-1XX市全市人口分布表
地区武陵区鼎城区安乡县汉寿县澧县临澧县桃源县石门县津市市
总人口43.7990.4157.7680.5087.8043.5297.0868.7725.67
农业人口14.6079.1545.5168.1072.4136.4681.9059.6615.29
所占比例33.3487.5578.7984.6082.4783.7884.3686.7559.56
非农业人口29.1911.2612.2512.4015.397.0615.189.1210.38
所占比例66.6612.4521.2115.4017.5316.2215.6413.2640.44
2001年XX市市区人口总数为50.8万人,具体分布如下表:
-8-
XX市城市交通管理规划
表3-2XX市市区人口分布表
城市大片区总人口(万人)非农业人口(万人)流动人口(万人)居委会个数
城东4.964.460.517
城南3.292.890.414
城西4.554.050.514
城北4.123.920.214
三岔路5.335.030.314
穿紫河9.693.75——
鼎城10.565.73.57
德山8.34.330.5312
总计50.834.16(大约)92
二、社会经济概况
XX市地处湘鄂边境,是湘西北的区域中心城市和XX经济北进的桥头堡。改革开
放以来,XX市经济呈快速、稳步的发展趋势,经济实力和生产力水平有了较大的改观。
2000年,XX市国内生产总值(现价)为349.8亿元,比1999年增长9.52%,人均国内
生产总值5871元。经济结构逐步得到优化,经济效益在调整和改革中得到提高。国内
生产总值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为104.59亿元、138.84亿元和106.37亿元,所占比
例分别为29.9%、39.7%和30.4%,与1990年相比,产业结构有很大调整,第三产业的
比例明显增力U。2000年,XX市完成农业总产值155.45亿元,实现农业增加值7.47亿元,
比上年增长5.05%o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XX市的工业呈快速发展趋势,2000
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71.96亿元,实现增加值45.83亿元,比1999年增长10.75%。
三、土地利用
从交通的角度看,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本手段之一。科学
合理的交通管理规划需要科学合理的交通需求预测,而科学合理的交通需求预测需要全
面细致地了解一个城市的土地利用状况(现状及规划)。
XX市各交通小区的现状及规划的土地利用状况已按照建设部颁布的《城市用地分
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所划分的10大类建设用地给予定量化,并按照土地对交通需
求的影响合并成8类,建成数据库。表4-5和表4-7列出了XX市现状土地利用的资料。
XX市城市交通管理规划
第二节XX市居民出行0-D调查
一、概述
研究分析人流、货流、车流的日常活动基本特征与规律,进而掌握交通需求与供给
的相互关系,是XX市交通管理规划与城市发展的基础课题,而居民出行调查正是获取
这些资料的基础调查之一。
XX市于2001年7月4日(星期三)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居民出行调查。本次居民
出行调查采用问卷(调查表)方式进行,共调查了有效居民样本11733人,总抽样率为
2.31%左右。获得了大量的有价值的资料,为XX市的客运交通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
基础。
二、城市居民出行次数特性
XX市区居民(全部被调查者)人均出行次数为2.27次/人•日,市区每天城市居民出
行总量约为115.32万人次。
(-)不同年龄出行次数特性
调查表明,出行者人均出行次数最高为40-49岁年龄组,达2.36次/人•日;其次
为30-39岁年龄组,达2.28次/人•日;再次为6-14岁和15-19岁年龄组,其值均为2.26
次/人•日;余下依次为50-59、25-29、20-24以及》60岁年龄组。260岁年龄组人均
出行次数最低,仅为2.13次/人•日。各年龄组人均出行次数的多少与各个年龄组的居
民所从事的职业密切相关,具体情况见表3-3。
表3-3各年龄组的出行者人均出行次数表
年龄6〜1415〜1920〜2425〜2930〜3940〜4950〜59>60
编号12345678
出行次数
2.262.262.202.232.282.362.252.13
(人次/日)
(二)不同职业出行次数
学生中中学生和小学生(对应年龄一般为14-18岁和8-13岁)人均出行次数较高,分
别为2.27次/人•日和2.20次/人•日。原因主要是中、小学生中午回家的较多。从业人
员中出行次数较高的是职员,人均出行次数为2.45次/人•日,原因是这类从业人员因
-10-
XX市城市交通管理规划
公务产生的出行一般要比工人和服务人员多,且职员中午回家的也较多。
表3-4各种职业的出行者人均出行次数表
大中专个体劳
职业小学生中学生工人服务员职员家务其它
学生动者
编号123456789
出行次数
2.202.272.272.242.202.452.052.042.23
(人次/日)
三、居民出行目的特性
从表3-5中可见,除回程外,XX市上班出行比例最大,达26.76%;其次为生活购
物,比例为9.44%。这两种出行比例的和为36.20%,加上这两种出行的回程,因上班、
上学而引起的出行比例约为76.82%。因此,解决好上班、上学及其回程的交通问题,
是完善XX市区城市客运交通的主要内容。同时在居民出行目的的分析中,也必须抓住
这两个主要矛盾。
表3-5居民出行目的统计表
生活文娱探亲
目的上班上学公务看病回程其它合计
购物体育访友
比例
26.764.564.369.443.862.981.1840.626.24100.0
(%)
四、居民出行方式特性
从表3-6中可以看出,XX市居民出行方式中,步行出行比例最高,达40.26%。其
次为自行车,比例为27.10%。体力出行比例为40.26%+27.10%=67.36%,非体力出行比
例约为32.64%o
表3-6XX市2001年城市居民出行方式统计
轻骑摩单位小单位大
出行方式步行自行车助力车公交车出租车私家车其它
托乍车
所占比例(%)40.2627.100.8816.883.446.111.192.331.220.60
下表为XX市1989年居民出行方式调查结果(资料来源:XX市总体规划)。
表3-7XX市1989年城市居民出行方式统计
出行方式步行自行车公交车社会车辆小汽车
所占比例出)3558.53.580.132.8
-11-
XX市城市交通管理规划
通过对比可知,从1989年到2001年,XX市居民出行方式有了明显的改变。体力
出行比例显著减少,尤其是自行车出行比例,减少了一半多;公交出行比例上升较多,
由3.58%提高到16.88%。这是很好的趋势。但步行出行却有所增长,且在各种出行方
式中所占比例最大,这是不合理的出行方式结构,应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将一部分体力
出行转移到公交出行方式上来。
五、居民出行时段特性
调查表明,XX市一天中居民出行有三个高峰期,其中:
第一个出行高峰时间为7:00-9:30,这一时间内的出行量占全天出行量的比例为
10.48%+16.70%+6.71%+4.08%+4.53%=42.50%。
第二个出行高峰时间为11点到12:30,这一时间内的出行量占全天出行量的比例为
12.54%。
第三个出行高峰时间为17:00—18:30,这一时间内的出行量占全天出行量的比例
为14.62%O
另外,在14:30—15:00左右有一个小高峰,占全天总出行量的4.01%。
三个主要高峰期累计时间为五个半小时,占全天时间的比例不到1/4,但其出行量
却占了全天出行量的69.66%。由此可见居民出行在时间上的分布是很不均衡。
图3-1全日各时段(30分钟为1时段)出行量分布趋势图
六、居民出行时耗分析
图3-2表示了不同方式的出行量在各时耗段的分布,可以看出,步行出行主要集中
在30分钟以内,其余出行时耗上的比例不足10%。类似地自行车为35分钟以内,其余
出行时耗上的比例不足10%。公交车为55分钟,其余出行时耗上的比例不足15%。出
租车为30分钟,其余出行时耗上的比例不足10%。摩托车为30分钟,其余出行时耗上
的比例不足10%o单位车为55分钟。由于图中数据确切地说是各种出行方式在不同出
-12-
XX市城市交通管理规划
行时耗上的出行量占该种出行方式出行量的比例,因此它近似的反映了不同出行方式的
“最佳”出行距离区间。当然这仅是现有条件下的“最佳”出行时耗,如果条件变了,
区间一般也要发生变化。
图3-2不同出行方式的出行耗时趋势图
图3-3不同耗时段的各出行方式比例结构图
第三节流动人口出行分析
一、流动人口出行主要特征
本次调查共调查XX市流动人口191人次,主要调查对象是旅馆、旅店居住的外来
流动人口。
流动人口平均日出行次数为2.09次/人日,比非流动人口平均日出行次数2.27(次/
人日)要低。这与实际情况并不十分相符。依照常理,流动人口来XX的主要目的是旅
游和出差,在XX停留的时间有限,因而每日出行次数应较多。这里出现流动人口平均
-13-
XX市城市交通管理规划
出行次数低于非流动人口的现象,主要是抽样的调查对象集中在宾馆造成的。
二、出行目的
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到XX的流动人口中,出差最多,其次为旅游人员,之后为
生活购物和探亲访友。
表3-8流动人口出行目的比例表
生活旅游探亲
出行目的出差文娱看病回程其他
购物观光访友
编号12345678
比例(%)26.756.7518.755.751.006.2529.005.75
从表中可以发现,公务占到出行目的的26.75%,比城市居民要高得多,而购物、
文娱、探亲等弹性出行总计占到了31.75%,特别是旅游观光占到了18.75%,比城市居
民要高很多。这反映了流动人口的出行目的与城市居民相比有很大不同。
三、出行方式
流动人口的出行方式比例见表3-9。由表可知,XX市流动人口的出租车出行比例最
高,单位车次之,且高于城市居民的出行比例。步行的比例也比较高,三者合计共占
84.50%,充分反映出了流动人口没有自己的交通工具,主要依赖城市交通这一现状特征。
表3-9流动人口出行方式比例表
公交单位单位出租出租轻骑自行助力三轮
出行方式步行其它总计
车大车小车小车大车摩托车车车
比例(盼12.255.0029.758.5026.750.500.500.000.0014.502.25100
由以上分析可知,流动人口的出行特性与城市居民有很大不同,主要反映在以下几
点:
1、出行目的多样化,尤其是购物、文娱等弹性出行比例很多;
2、出行方式以非体力交通为主。
因此,在进行城市交通管理规划时,除了充分考虑到城市居民外,对流动人口也必
须根据其出行特性加以考虑。
第四节XX市城市出入口机动车OD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的地点分布
根据XX市区地理位置特征以及周边城市对XX市区的影响,本次出入口O-D调查
-14-
XX市城市交通管理规划
共设四个调查地点,调查范围基本覆盖了XX市区主要的出入口路段。表3-10为各调查
地点位置的详细情况。
表3-10各调查地点位置的详细情况
调查地点对应小区编号调查地点具体位置说明
五岔路906XX市进出岳阳方向的车流量
第一加油站904XX市进出XX方向的车流量
三岔路403XX市进出湖北方向的车流量
金霞路口903XX市进出贵州、湘西方向的车流量
二、调查点交通量抽样数
出入口O-D调查是对XX市区出入口各主要路段进行抽样调查,各调查点抽样数以
及抽样率如表3-11所示。
表3-11出入口调查点交通量抽样数(辆)及抽样率(%)
对应小小抽样抽样中巴抽样抽样抽样抽样
调查地点大客小货中货大货
区编号客率率下率率率率
五岔路906440.17110.79960.43690.64250.19230.50
第一加油站904240.05170.15510.18280.13200.1091.00
三岔路403570.03180.23440.121160.21210.1040.09
金霞路口9031020.57151.00900.67440.57490.9850.24
表3-12出入口抽样机动车属性(单位:辆)
调查地点市内车辆外市车辆
90681187
9049256
403150110
903133172
三、出入口交通流分析
(一)出入口机动车0-D车辆组成
对调查数据统计、扩充后,得XX市出入口机动车流量如表3-13所示。
表3-13出入口机动车流量(单位:辆)
调查地点对应小区编号小客大客中巴车小货中货大货
五岔路9062641422710713346
第一加油站9045011152832171979
三岔路40321767936155221446
-15-
XX市城市交通管理规划
金霞路口90317815135775021
(二)车辆组成特性分析
在XX市出入口交通调查中,根据车辆属性将客车划分为大客、小客以及中巴车,
货车划分为小货、中货和大货。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处理得到以下相关数据,具体如表3-14
所示。
客车中小、大、中巴车所占的比例分别为39.82%、10.88%、49.30%,市内客车
小、大、中巴车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2.61%、8.45%、48.94%。市外客车小、大、中巴车
所占的比例分别为37.06%、13.29%、49.65%o平均每车载客为12.881人/车。
货车中小货、中货、大货的比例分别为62.23%、27.85%、9.92%。其中市内小、中、
大货车所占的比例分别为71.84%、20.11%,8.05%o市外小、中、大货车所占的比例分
另I」为55.23%、33.47%、11.30%。
表3-14出入口机动车不同车种车辆组成比例
客车组成比例小客大客中巴车
总比例39.82%10.88%49.30%
市内42.61%8.45%48.94%
市外37.06%13.29%49.65%
货车组成比例小货中货大货
总比例62.23%27.85%9.92%
市内71.84%20.11%8.05%
市外55.23%33.47%11.30%
(三)车辆运输效率分析
通过对出入口路段交通量OD调查资料进行分析,还可以获得车辆运输效率统计指
标(见表3-15),从表中可以看出该地区车辆的运行效率有如下特点:
1、货车的空驶率偏高,货车平均空驶率在49%左右。
2、客车的营运效率较高,其中大客的营运效率最高,达88.47%。但货车的实际载货
数较低,小货车平均载货仅为0.54吨,中货车仅2.80吨;大货车仅3.05吨。这说明该
地区货车的运输效率较低,需要切实加大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力度。
表3-15车辆运输效率表
车型平均吨(座)位实际平均载运量(吨,人)实载率(%)
小客车6.013.9465.56
-16-
XX市城市交通管理规划
大客车33.4829.6288.47
中巴车17.1213.2877.57
小货车1.300.5441.54
中货车4.562.8045.61
大货车6.033.0550.58
(四)出入口路段交通流时空分布特性分析
1、道路路段交通流的空间分布特性
本次交通量调查涉及4个出入口的抽样调查,观测精度达到要求,基本上反映了
XX市现状路网的交通状况。表3-16为出入口道路路段机动车交通流6小时流量汇总表。
表3-16出入口道路交通流流量流向表(辆)
机动车
观测点方向编节
绝对车辆数车辆总数全日PCU
五岔路9067919112148
第一加油站904132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南京理工大学《居住区规划及住宅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火力发电厂施工中的暖通工程管理考核试卷
- 矿物加工厂人力资源管理与培训考核试卷
- 玻璃熔化过程中的节能减排考核试卷
- 硅冶炼厂的生产成本控制考核试卷
- 监理工程师合同条款解释与应用能力考核试卷
- 海洋工程船舶拆解与回收考核试卷
- 棉花加工设备的自动化改造案例考核试卷
- 期货市场业务外包管理与合作考核试卷
- 玉米加工过程中的能源回收与利用考核试卷
- DB44-T 2198-2019城乡社区协商工作规范-(高清现行)
- 血液科疾病诊疗规范诊疗指南诊疗常规2022版
- PDCA降低I类切口感染发生率
- 幼儿园《开关门要小心》
- 《运营管理》第2版题库与参考答案
- 基于PLC的自动配料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 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表范本
- 烟花爆竹工程设计安全规范
- 回旋加速器的五个有关问题
- 四川省中学生学籍卡片
- 夕阳箫鼓-钢琴谱(共11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