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昌市城镇燃气场站经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
-1—
刖s
为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工作方
针,夯实燃气企业安全生产基础,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规范城镇燃气场
站经营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提高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合肥市燃气行业
协会、安徽省燃气协会组织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安委会关于
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看法》(安委[2011]4号)、《企
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
法规标准,在燃气行业贯彻落实《燃气系统运行安全评价标准》
(GB/T50811-2012)、《燃气服务导则》(GB/T28885-2012)依照《职业健
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T28001-2011).《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
产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2008)和其他相关行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规
范,结合城镇燃气行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以及开展城镇燃气安
全评定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城镇燃气行业特点,认真总结生产实践阅历编制
而成。
本标准共5章和5个附录,主要内容:总则、术语、一般要求、核心要
求、附则等内容。
目录
1总则1
2术语2
3一般要求4
3.1概述4
3.2原则4
3.3实施4
4核心要求6
4.1方针与目标6
4.2组织机构和职责6
4.3安全生产投入及工伤7
4.4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8
4.5教育培训11
4.6生产运行管理12
4.7作业安全15
4.8危险源辨识与管理18
4.9隐患排查与治理20
4.10职业健康21
4.11应急管理22
4.12事故管理23
4.13绩效评定和持续提升24
5附贝I」25
附录A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表26
附录B自评报告样表34
附录C自评分表37
附录D首次会议签到表38
附录E末次会议签到表39
本标准用词说明40
引用标准目录41
1总则
1.0.1为了指导城镇燃气场站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特制定本标
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范围内所有城镇燃气场站经营企业。
1.0.3本标准规定了城镇燃气场站经营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工作原
则、过程和管理要求。
2术语
2.0.1安全生产标准化Safetyproductionstandardization
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
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
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
态,并持续提升,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2.0.2安全绩效Safetyperformance
根据安全生产目标,在安全生产工作方面取得的可测量结果。
2.0.3相关方Relatedparty
与企业的安全绩效相关联或受其影响的团体或个人。
2.0.4资源Resources
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所需的人员、资金、设施、材料、技术和方法等。
2.0.5城镇燃气工程Citygasengineering
城镇燃气的生产、输配和有关应用的工程。
2.0.6燃气设施Gasfacilities
人工煤气生产厂、燃气储配站、门站、气化站、混气站、加气站、灌装
站、供给站、调压站、市政燃气管网等的总称,包括市政燃气设施、建筑区
划内业主专有部分以外的燃气设施以及户内燃气设施等。
2.0.7城镇燃气场站Citygasstation
人工煤气生产厂、燃气储配站、门站、气化站、混气站、加气站、灌装
站、供给站、调压站的总称。
2.0.8场站工艺设施Stationprocessingfacilities
场站高低压燃气管道、阀门、计量器具、调压设备、压缩机、加气机、
加注机、加气柱、卸气柱、增压机、储气设施、低温泵、汽化器、低温增压
机、冷却系统等。
2.0.9安全设施Safetyfacilities
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用于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设备、设施、装置、构
(建)筑物和其他技术措施的总称。
2.0.10危险源DangerousSource
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2.0.11运行Function
从事燃气供给的专业人员,依照工艺要求和操作规程对燃气设施进行巡
查、操作、记录等常规工作。
2.0.12维护Maintain
为保障燃气设施的正常运行,预防事故发生所进行的检查、维修、保养
等工作。
2.0.13抢修Rushtorepair
燃气设施发生危及安全的泄漏以及引起停气、中毒、火灾、爆炸等事故
时,采取紧急措施的作业。
2.0.14降压Depressurization
燃气设施维护和抢修时,为了操作安全和维持部分供气,将燃气压力调
理至低于正常工作压力的作业。
2.0.15停气Stopgas
在燃气供给系统中,采用关闭阀门等方法切断气源,使燃气流量为零的
作业。
2.0.16动火Fire
在燃气管道和设备上或其他禁火区内进行焊接、切割等产生明火的作业。
2.0.17监护Custody
在燃气设施运行、维护、抢修作业时,对作业人员进行的监视、保护;
或由于其它工程施工等可能引起危及燃气设施安全而采取的监视、保护。
3一般要求
3.1概述
3.1.1本规范采用计划(P)、实施(D)、检查(C)、提升(A)动态循
环、持续提升的管理模式(即PDCA动态循环、持续提升的管理模式)。
3.2原则
3.2.1城镇燃气场站经营企业应结合自身特点,依据本规范的要求,建设
安全生产标准化。
3.2.2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建设,应当以危险源、有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
为基础,树立任何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理念,与企业其他方面的管理有机地
结合起来,重视科学性、规范性和系统性。
3.2.3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施,应表达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
安全监视管理原则,通过有效方式实现信息的交流和沟通,不断提高安全意
识和安全管理水平。
3.2.4安全生产标准化采取企业自主创立,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机构考评、
政府安全生产监视管理部门监视的管理模式,持续提升燃气场站经营企业的
安全绩效,实现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3.3实施
3.3.1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建立过程,包括初始评审、计划、培训、实施、
自评、提升与提高等6个阶段。
3.3.2初始评审阶段:依据法律法规及本规范要求,对燃气场站经营企业安
全管理现状进行初始评估,了解场站安全管理现状、业务流程、组织机构等
基本管理信息,找出差距。
3.3.3计划阶段: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本规范的要求,针对初始评审的结
果,确定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方案,包括资源配置、进度、分工等;进行风
险分析;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完善安全
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台帐、档案、记录等;确定燃气场站经营企
业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
3.3.4培训阶段:对全体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标准化相关内容培训。
3.3.5实施阶段:根据计划结果,落实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各项要求。
3.3.6自评阶段:应对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施状况进行检查和评价,发现
问题,找出差距,提出完善措施。
3.3.7提升与提高阶段:根据自评的结果,提升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不
断提高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水平和安全绩效。
4核心要求
4.1方针与目标
4.1.1方针政策
城镇燃气场站经营企业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
安全生产工作方针。主要负责人应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组织
制定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方针政策。安全生产工作方针政策应满足:
1符合或严于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2与企业的职业安全健康风险相适应;
3形成文件,并得到本单位所有从业人员的贯彻和实施;
4定期进行评估,以确保其与企业的安全生产相适应;
5员工及公众易于获取。
4.1.2年度目标计划与考核
城镇燃气场站经营企业应确定量化的年度安全工作目标,逐级签订各级
组织的安全目标责任书,覆盖到各个管理层级和岗位,予以考核,保证年度
安全目标的有效完成。
4.2组织机构和职责
4.2.1主体合法性
城镇燃气场站经营企业依法设立,证照齐全有效。燃气生产经营活动符
合核准许可范围,无超范围或超期经营,无违规转让、出租证照等行为。
4.2.2组织机构
1应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安委会)或安全生产领导小
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设置安全生产管理部门,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生
产管理人员,并按相关规定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
2安委会(领导小组)每季度应至少召开一次安全专题会,协调解决
安全生产问题。会议纪要应下发至各单位,各单位对相关要求进行落实。
3城镇燃气场站应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例会,对当月的安全生
产工作状况进行分析和总结,同时对下月相关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安排。
4应建立从安委会(领导小组)到基层班组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
4.2.3职责
1应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委会(领导小组)和各单位的安全
职责,明确主要负责人、各级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安全职责,全员签订安
全(消防)责任书。
2城镇燃气场站经营企业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应
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工作,并履行以下主要职责:
1)组织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并保证有效执行;
2)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并保证其有效实施;
3)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
4)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5)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6)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7)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8)相关法律、法规赋予的其它安全职责。
3应对各级管理部门、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安全职责的履行状况和安
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状况进行定期考核。
4.3安全生产投入及工伤
4.3.1安全生产费用
燃气场站经营企业应依据国家《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方
法》的有关规定,提取符合要求的安全生产费用,专项用于安全生产。
4.3.2安全投入管理
应建立安全生产费用科目,制定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计划,建立安全生
产费用科目和台账,监视管理安全投入的有效使用。
4.3.3工伤保险
应依法为员工购买工伤社会保险,按时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
4.4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
4.4.1法律法规
1城镇燃气场站经营企业应建立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标准规范的制度,明确主管部门,确定获取的渠道、方式,及时识别和获取
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2城镇燃气场站经营企业各职能部门应及时识别和获取本单位适用的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规范性文件,并跟踪、把握有关法律法规、
标准规范的修订状况,及时提供给安全部门汇总。
3应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要求及时传达给员
工,对各级员工进行宣传、培训和考核,提高安全守法意识,规范安全生产
行为,并传达给相关方。
4应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并依照相关要求适时地制定
符合本单位客观实际的规章制度,加以贯彻。
5应每年至少一次对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要求
的执行状况进行符合性评价,形成评价报告或总结。
4.4.2规章制度
城镇燃气场站经营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管理流程,包括
但不限于:
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2岗位安全职责制度;
3安全生产奖惩考核制度;
4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及费用管理制度;
5风险管理制度;
6安全生产会议制度;
7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8安全生产检查及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制度;
9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和责任追究制度;
10隐患辨识与管理制度;
11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12应急救援预案和应急体系管理制度;
13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14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15劳动防护用品(具)管理制度;
16消防管理制度;
17承包商和供给商管理制度;
18设施设备管理制度;
19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20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
21用户设施检查、维护和报修管理制度;
22检维修管理制度;
23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变更管理制度;
24燃气抢险管理制度;
25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管理制度;
26消防、运输、储存、防灾等其他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4.4.3操作规程
应根据燃气储存、输配和应用工艺、技术、设备设施的特点和危险性,
编制作业操作规程。操作规程包括但不限于:
1燃气管线及附属设施的运行维护;
2场站设备设施的运行维护;
3特种设备的运行维护:
4压力表、安全阀、报警装置的运行维护;
5防雷、防静电装置、防爆电气的运行维护;
6消防设施器材的运行维护;
7监视和测量设备(仪器)、监控及数据采集系统的运行维护;
8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维护;
9停气、降压、动火及通气作业;
10抢维修作业;
11置换、放散作业;
12带压开孔、封堵作业;
13加臭作业;
14管道通球、吹扫、试压作业。
4.4.4文件和档案管理
1城镇燃气场站经营企业应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发放到相
关工作岗位,并对员工进行宣贯培训。
2应定期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执行状况和适用状况进行检查、评
估、修订。在发生以下状况时,应及时对相关的规章制度或操作规程进行评
估:
1)当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程、标准废止、修订或新公布时:
2)当企业归属、体制、规模发生重大变化时;
3)当生产设施设备新建、扩建、改建时;
4)当工艺、技术路线和装置设备发生变更时;
5)当上级安全监视部门提出相关整改看法时;
6)当安全检查、风险评价过程中发现涉及到规章制度层面的问题时;
7)当分析重大事故和重复事故理由,发现制度性因素时;
8)其他相关事项。
3燃气场站经营企业应根据评估状况、安全检查反馈的问题、生产安
全事故案例、绩效评定结果等,对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修
订,确保其有效和适用,保证每个岗位所使用的为有效版本。
4燃气场站经营企业应建立文件和档案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人
员、流程、形式、权限及各类安全生产档案及保存要求等,确保安全规章制
度和操作规程编制、使用、评审、修订的效力。
4.5教育培训
4.5.1教育培训管理
1燃气场站经营企业应严格执行安全培训教育制度,依据国家、地方
及行业规定和岗位需要,制定适合的安全培训教育目标和要求。定期收集、
汇总安全培训教育需求,根据实际状况和培训目标,制定并实施安全培训教
育计划。
2应组织安全教育培训,保证教育、培训人员、资金和场地的落实。
3应建立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档案。
4应对从业人员培训教育效果进行评价。
5应对从业人员每年进行再教育培训。
4.5.2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教育培训
城镇燃气场站经营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务必具备
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须经培
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4.5.3操作岗位人员教育培训
1城镇燃气场站经营企业应对操作岗位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生产技能
培训,使其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经培训考核合
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2新入职人员在上岗前务必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培训。
3操作岗位人员转岗或离岗半年以上重新上岗者,应进行场站、班组
级安全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4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设施投入使用前,应对有关操
作岗位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5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应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6应确立终身教育的观念和全员培训的目标,对在岗的从业人员进行经
常性安全培训教育。
4.5.4其他人员教育培训
1应对相关方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包括:承包商、供给商、
以及临时外聘人员。
2应对外来检查、参观、学习等人员进行有关安全规定、可能接触到
的危害及应急知识的警示教育。
4.6生产运行管理
4.6.1设备设施日常管理
1燃气场站经营企业设备设施的使用、检测、维修,应符合有关法律
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
2应对设备设施实行全过程管理和可靠性管理,严格执行设备设施投
产验收和报废管理制度,落实设备设施管理责任制,保证其运行、运转达到
完好状况。
3应依照规定建立完整、确切的设备设施技术档案和台账。设备实施
技术档案应随设备设施迁移而转移,随设备设施报废而封闭。
4应制定并严格执行设备设施维护管理制度,落实维护周期、维护内
容、维护程序、维护保养标准。
5设备设施操作人员应对所使用的设备设施要做到:懂设备设施工作
原理,会操作技能;懂安全操作规程,会严格执行;懂岗位风险,会防范措
施;懂应急预案,会应急处置。
4.6.2特种设备
1燃气场站经营企业应依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管理规定,建
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安全技术档案包括以下内容:设计文件、制造单
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资料;定期检验
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日常使用状况记录;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
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2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三十日内,企业应向特种设备
监视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登记标志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
置。
3应对在用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监控仪器仪表进
行经常性检查维护和定期校验、检修,并保存记录。
4应在特种设备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
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不得使用未经定期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
5应制定特种设备事故应急现场处置预案,并定期演练。
6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者超过安全技
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企业应及时予以报废,并向原登记的特种设备监视管
理部门办理注销。
4.6.3关键装置、重点场所及部位
1燃气场站经营企业应建立关键装置、重点部位档案,明确具体管理
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对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实行重点管理。企业可根据实际
生产经营状况划定关键装置、重点场所及部位,可将以下装置及区域作为关
键装置及重点部位,但不限于以下:
1)储气设施;
2)压缩机组或压缩机房;
3)装卸站台;
4)操纵室。
2应将关键装置、重点部位作为安全检查的重点,定期进行监视检查,
督促隐患治理。
3应对关键装置和重要设备制订综合检维修计划,计划应定检修方案、
定检修人员、定检修期间安全操纵措施、定检修质量标准、定检修进度安排。
在进行检维修作业时,应执行以下程序:
1)检维修前,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编制检维修方案;办理工
艺、设备设施交付检维修手续;相关方资质评定;对检维修人员进行安全培
训教育;检维修前对安全操纵措施进行确认;为检维修作业人员配备适当的
劳动保护用品;办理各种作业许可证;
2)对检维修现场进行安全检查;
3)检维修后办理检维修交付生产手续。
4.6.4场站运行与维护管理
1城镇燃气场站应严格执行外来人员、外来车辆进入场站登记管理以
及安全保卫值班、生产运行操作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规范从业人员日常
行为,保障场站安全稳定运行。
2应严格执行设备设施管理制度,建立场站安全设备、设施台账。企
业应确保安全设备配备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燃气泄漏检测报警装置;
防雷设施;防静电设施;消防设施与器材;安全防范设施;个体防护设施;
监控与数据采集设施:超温、超压等检测仪表、声或光报警和安全联锁装置
等设施。
3各种安全设施应专人负责管理,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安全设施应
编入设施设备检维修计划,定期检维修。安全设施严禁随便拆除、挪用或弃
置不用,因检维修拆除的,检维修完毕后应当即复原。应对监控和数据采集
设施进行规范管理,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并保存校准和维护活动的记录。
4城镇燃气场站相关管理及作业人员应把握输配气工艺安全信息,主要
包括:燃气基本特性;输配运行工艺以及输配设备操作、日常检查维护相关
知识。
5应依照《城镇燃气标志标准》(CJJT153)的规定对重要的燃气设施
或重要部位设置警示、识别标志。燃气设施着色应符合有关着色标准。
6城镇燃气场站内的各种介质道阀门应统一编号,现场阀门编号应与工
艺流程图中阀门编号一致,工艺流程图应张贴在值班室或工艺区。进、出场
站的每根燃气管道上应有醒目的气流方向标志。
7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对工艺参数运行出现的偏离状况及时分析和
改正,保证工艺参数操纵不超出安全限值。
8燃气设施运行工况应正常、安全可靠,无超压、泄漏、油污、锈蚀、
腐蚀及损坏失效等状况,运行部件应平稳“无异响、异常振动、过热、泄漏
等。
9燃气场站经营企业应结合场站危险源辨识、分析,编制场站事故应
急处置预案,并定期开展预案演练,定期检查应急物资完好状况,对缺损的
应急物资及时更换、补充。
4.6.5消防与安防监控设施设备
1应当确保各场所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通道畅通,防火防间距
等应符合消防技术标准要求;并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标志和应急照
明设施。
2消防检查的主要内容至少包括:消防设施、器材配置及有效状况、
消防安全标志的设置和完好有效状况、火灾隐患的整改和防范措施落实、消
防水源和消防通道状况、用火用电状况、进出口畅通状况、消防安全重点部
位人员在岗状况、员工对消防知识的把握状况、防火巡查的落实以及消防档
案建立状况、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制定以及消防演练状况等。
3安防设备、设施应有专人定期维护和测试,监控系统由专业企业定
期维护和测试,保障相关系统正常运行,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可怕主义
法》规定,采集的视频图像信息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九十日。
4.6.6拆除报废
1应制定生产设施拆除和报废管理制度。拆除作业前,应进行拆除作
业危险有害因素辩识,制定拆除计划或方案。
2欲拆除报废的容器、设备和管道内仍存有危险物质的,按相关规定
先对危险物质进行处置。
3拆除的设备设施应按规定进行处置。拆除的设备设施涉及到危险物
品的,须制定处置方案和应急措施,并严格按规定组织实施。
4.7作业安全
4.7.1作业许可
1城镇燃气场站经营企业应对危险性作业活动实施作业许可管理,严
格履行分级审批手续和现场许可程序;作业方案应有危险有害因素辩识、安
全措施、应急措施等内容。危险性作业活动包括但不限于:
1)动火作业;
2)置换作业;
3)高处作业;
4)临时用电作业;
5)有限空间作业;
6)起重吊装作业;
7)高压设备维修作业。
2应制订作业方案和应急方案,在作业现场配备相应的安全防护用品
(具)、消防器材•、检测仪器等。作业活动的负责人应严格按有关规定指挥
作业;作业人员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作业活动安全监护人员应具备基本救
治技能和作业现场的应急处理能力,作业过程中严禁离开监护岗位。
4.7.2警示标志
1应依照《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及《城镇燃气标志标
准》(CJJ/T153)规定,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场所的醒目位置设
置安全标示、标志。
2应在重大危险源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3应按有关规定在生产区域道路设置限速、限高、禁行等标志。
4应在检维修、施工、抢修、动火、吊装等作业现场设置警戒区域和
安全警示标志,在检维修、施工现场的坑、井、洼、沟、陡坡等场所设置围
栏、便道和警示灯。
5应在可能产生严重职业危害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设置符合《工作
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规定的职业危害警示标识和告知牌。
6应每季度至少检查一次安全标志、职业危害警示标识,确保无破损、
变形、褪色等,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修整或更换,并保存检查记录。
4.7.3作业现场管理及过程操纵
1应在实施危险性作业活动前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制定操纵措施,
在作业现场配备相应的安全防护用品(具)、消防器材、检测仪器等。
2作业活动的负责人应严格按有关规定科学指挥,作业人员应严格执
行操作规程,坚决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现象。企业
作业活动安全监护人员应具备基本救治技能和作业现场的应急处理能力,作
业过程中不得离开监护岗位。
3同一作业区域内有两个以上承包商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危及对
方生产安全时,应组织并监视承包商之间签订安全生产协议,明确各自的安
全生产管理职责和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并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
安全检查与协调。
4燃气设施停气、降压、动火、置换、通气、抢修等作业应符合《城
镇燃气设施运行、维护和抢修安全技术规程》(CJJ51)的规定。
4.7.4相关方管理
1应执行承包商、供给商等相关方管理制度,对其资格预审、选择、
服务前准备、作业过程、提供的产品、技术服务、表现评估、续用等进行管
理。
2应建立合格相关方的名录和档案,根据服务作业行为定期识别服务
行为风险,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操纵措施。
3应对进入同一作业区的相关方进行统一安全管理,并落实具体安全
措施。
4不得将工程委托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或条件的相关方。企业和相关方
的工程协议应明确规定双方的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企业应与相关方签订安
全协议。
4.7.5作业变更
城镇燃气场站经营企业应对作业过程、施工工艺等实施变更管理,履
行审批及验收程序,对变更过程及变更可能产生的隐患进行分析和操纵。开
展风险管理与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
4.8危险源辨识与管理
4.8.1危险源辨识与评价
1评价范围与方法:应组织制定风险评价管理制度,明确危险源辨识
与评价的目的、范围和准则。
2风险评价的范围应包括但不限于:
1)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
2)常规和异常活动;
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状况;
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的活动;
5)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6)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7)人为因素,包括违反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8)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
9)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难。
3城镇燃气场站经营企业可根据需要,选择有效、可行的风险评价方
法进行风险评价。常用的评价方法有:
1)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LEC);
2)安全检查表分析(SCL);
3)故障树分析(FTA);
4)事件树分析(ETA);
5)工作危害分析(JHA);
6)工作安全分析(JSA);
4城镇燃气场站经营企业应依据以下内容制定风险评价准则:
1)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2)设计规范、技术标准;
3)企业的安全管理标准、技术标准;
4)企业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等。
5)企业应依据风险评价准则,选定适合的评价方法,定期和及时对作
业活动和设备设施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企业在进行风险评
价时,应从影响人、财产和环境三个方面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分析。
6)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应加入风险评价工作,激励从业人员积极参与风
险评价和风险操纵。
5风险操纵
1)应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及经营运行状况等,确定不可接受的风险,制
定并落实操纵措施,将风险特别是重大风险操纵在可以接受的程度。企业在
选择风险操纵措施时,应考虑可行性、安全性、可靠性,应包括工程技术措
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以及个体防护措施。
2)应将风险评价的结果及所采取的操纵措施对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培
训,使其熟悉工作岗位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把握、落实应
采取的操纵措施。
6风险信息更新
1)应适时组织风险评价工作,识别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危险、有害
因素和隐患。
2)应定期评审或检查风险评价结果和风险操纵效果。
3)应在以下情形发生时及时进行风险评价:
①新的或变更的法律法规或其他要求;
②操作条件变化或工艺改变;
③技术改造工程;
④有对事件、事故或其他信息的新认识;
⑤组织机构发生大的调整。
4.8.2重大危险源监控
1城镇燃气场站经营企业应依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辩识》
(GB18218)辨识并确定重大危险源,建立重大危险源管理档案。重大危险
源管理档案内容包括:
1)物质名称和数量、性质;
2)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
3)管理制度;
4)应急救援预案和演练记录;
5)评估报告;
6)检测报告;
7)监控检查记录;
8)重大危险源备案记录等。
2应将重大危险源及相关安全措施、应急预案报送当地县(区)级以
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视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3应依照有关规定对重大危险源设置安全监控报警系统。企业应对重
大危险源的设备、设施定期检查、检验,并做好记录。
4应制定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必要的救援器材、装备,每
年至少进行一次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演练。企业重大危险源的防护距离
应满足国家标准或规定。
4.9隐患排查与治理
4.9.1城镇燃气场站经营企业应严格执行安全检查管理制度,定期或不定
期进行安全检查。
4.9.2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应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内容和计一划,并有详
细的检查记录。
4.9.3应根据安全检查计划,开展综合检查、专项检查、日常检查和节假
日检查,主要负责人应组织并参与安全检查,并建立安全检查台账。
4.9.4应根据隐患排查和安全检查发现的结果,对隐患进行分析评估,确
定隐患等级,登记建档,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对隐患及时进行治理。所有的
安全隐患从提出、整改、回复到复查确认务必形成“闭环管理〃,并建立详
细的隐患及隐患整改档案。
4.9.5隐患治理方案应包括目标和任务、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机构
和人员、时限和要求。重大事故隐患在治理前应采取临时操纵措施并制定应
急预案。
4.9.6隐患治理措施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教育措施、防护措
施和应急措施。治理完成后,应对治理状况进行验证和效果评估。
4.10职业健康
4.10.1职业危害辨识与管理
1城镇燃气场站经营企业应依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为从业
人员提供符合职业健康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配备与职业健康保护相适应
的设施、工具。
2应定期对存在职业危害的场所、作业工程(如场站的噪音、焊接现
场的锌元素等)进行检测和评价,在检测点设置标识牌予以告知,并将检测
结果存入职业健康档案。
3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危害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应设置报警装置,
制定应急预案,配置现场急救用品、设备,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
区。
4各种防护器具应定点存放在安全、便于取用的地方,并有专人负责
保管,定期校验和维护。
5应对现场急救用品、设备和防护用品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维修,定期
检测其性能,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
6应落实岗前、岗中和离岗的职业健康体检,及时对患职业病的员工
进行治疗,及时调离患职业禁忌症的员工,并将结果存入职业健康档案。
4.10.2职业危害申报
企业应按规定,及时、如实向当地主管部门申报生产过程存在的职业危
害因素,并依法接受其监视。
4.10.3职业危害告知和警示
1城镇燃气场站经营企业与从业人员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将工作过程
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和防护措施如实告知从业人员,并在劳动合
同中写明。
2应采用有效的方式对从业人员及相关方进行宣传,使其了解生产过
程中的职业危害、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降低或消除危害后果。
3对存在严重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应依照GBZ158要求设置警示标
识和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载明职业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和应急救治措
施。
4.10.4劳动防护用品
1业应根据接触危害的种类、强度,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
行业标准的个体防护用品和器具,并监视、教育从业人员正确佩戴、使用。
2应建立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及个体防护用品管理台帐,加强对劳动防
护用品使用状况的检查监视,凡不按规定使用劳动防护用品者不得上岗作业。
4.11应急管理
4.11.1应急机构和队伍
1城镇燃气场站经营企业应建立应急指挥系统,实行分级管理。
2应建立与安全生产规模和特点相适应的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明
确职责。
4.11.2应急保障
1应按国家有关规定,配备足够的应急救援设施、装备、物资,包括:
抢险抢修器材、个体防护用品、通讯器材,交通运输工具等。
2应做好应急救援器材的保管、检查和维护保养,保证其完好有效。
3应建立应急通讯录,相关应急单位、部门及人员的电话号码应置于明
显位置,保证相关人员熟悉把握。
4应完善应急救援信息管理,按规定发布应急指令。
4.11.3应急预案和抢险
1城镇燃气场站经营企业应依照《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
案编制导则》(GB/T29639),在风险评价的基础上,制定完善事故应急救
援预案体系。
2应在接到抢险指令后,应当即启动应急处置程序,组织抢险急修,
及时合理处置险情,避免事故发生。
3应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应急救援预案的培训,定期演练,评价演练效
果,评估应急救援预案的充分性和有效性,并形成记录。
4应定期评审应急救援预案,特别是在重大险肇事故发生后,并及时
修订完善。
5应将应急救援预案报当地安全生产监视管理部门和燃气管部门备案,
并通报当地应急协作单位,建立应急联动机制。
4.12事故管理
4.12.1事故报告
1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当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
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
生产监视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视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2状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
民政府安全生产监视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视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3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事故发生单位概况;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
及事故现场状况;事故的简要经过;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
(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已经采取的措施;其
他应当报告的状况。
4事故报告后出现新状况的,应当及时补报。
4.12.2事故调查和处理
1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应积极协同各级人民政府组织的事故调查,
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在事故调查期间严禁擅离职守,应当随时接受事故调查组
的询问,如实提供有关状况。
2应按规定成立事故调查组,根据“事故理由未查清不放过、事故责
任人未受四处理不放过、事故责任人和广大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
没有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不放过〃的原则,开展调查处理。
3应落实事故整改和预防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整改和预防措施
应包括工程技术措施、培训教育措施、安全管理措施等。
4.12.3事故档案
1城镇燃气场站经营企业应建立事故档案,事故档案包括事故调查处理
报告等相关资料。
2应建立事故管理台帐。
4.13绩效评定和持续提升
4.13.1绩效评定
1城镇燃气场站经营企业应每年至少一次对本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的
实施状况进行评定,验证各项安全生产制度措施的适合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检查安全生产工作目标、指标的完成状况。
2城镇燃气场站经营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对绩效评定工作全面负责。评
定工作应形成正式文件,并将结果向所有部门、所属单位和从业人员通报,
作为年度考评的重要依据。
3发生一般事故等级以上事故后,应重新进行评定。
4.13.2持续提升
城镇燃气场站经营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评定结果,对安全生产
目标、指标、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进行修改完善,持续提升,不断提高安
全绩效。
5附则
5.0.1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实行企业自主评定、外部评审的方式。
5.0.2城镇燃气场站经营企业应当根据本评定标准,对本企业开展安全生
产标准化工作状况进行评定。
5.0.3安全生产标准化评级分为:一、二、三级,一级属于最高。本规范
适用于二、三级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实行100分制。三级:70-80分;二
级:81-90分。
5.0.4否决项、空项及评定,申请评审企业若在申请评审之日前一年内发
生人员死亡的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的,或者不具备相应燃气经营许可资质的,
不能申请安全生产标准化评级。
5.0.5二级由省级行政建设主管部门公告,颁发证书;三级由市级行政建
设主管部门或燃气主管部门公告,颁发证书。
5.0.6本标准评分标准、自评报告附后。
附录A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表
考评考评标准评审实际
考评内容考评方法空项
类型工程分值描述得分
应坚持“安全第1、怏防为主、标介治理"的安1.刑瘦无谏地内容的,不得分;
】.】方全生产工作方针.I1员一人亶依■囱家法律泡
32.未以文修形式发布生效的,不得分:安全生产目标
1方针政策W,结合企业卖尿,州如制定企业安全牛一产工作方
t旧£1政饿.曾理制质缺少刎定,分解、实他等内容的,扣I分:
1市
»
代I.无嘀定敏化的年收安全工作II标的.不得分;
1.2年
4办应融定量化的年收女GJJ1H标,洋级器il各级携
/度标
H织的安全目标优任书,用盖到各个管理层级和岗32.未遂汲签订各税组税的安全U标责任书,相或到各
计划与
位.予以考核,保证年度安全口标的有效完成.个管理艮线和岗位,未予以考核,保证年度安全目标
考核
的芍效完成的.侍顼缺少扣1分.
21主城俄博气场站纣营企业依法设立,证照齐全有效.
体合法燃气生产经营活动符合核准许可范围,无越范围或2无证照的不符分,缺少的年项扣0.5分.
性超期经营,无造规转让、出租证照等行为.
L未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安委会)或
1.应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以卜简称安委会)
安全生产领导小州(以卜荷林装导小纲),设置安全
一安全生产安导小组(以卜简称筑导小组),设置
生产管理部门,配得专职或就以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2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配齐专职或兼职安全宴产管理
并按相关规定配备注册交生工程不得分.不至的
织
机人员.并按相关规定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
报0.5分.
构
与
职
由2.2m2,安委会(糠守小组)每季度应至少召开次女全
-I2.未执行立委盍(银导小如》每季度应今少〃开诙
{8织机构&题会,协调解决安全生产问施.会议杷费应下发
安全4例急.协调蝌决次令生产H8L会议纪要应卜
分3至各俱位,答舱位对相关要求进行落实.
发至各笊及.小得分,不全的扣0.5分.
3.城第悒气场站应能月至少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例
3.未行月至少"开一次安全生产例会.对与月的安全
会.对当月的安全生产:件状况进打分忻利息
1牛产」中:状况进行分析和总结•时对卜川相关安全
同时对下月柑大安余生产工作进行安排,IE
生产工作送行交排。不会的扣0.5分.
2.3取1.应让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交委会《像寸小.1.未处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姿台(蚀抄小组)
也纲)和各单位的安全职而,明确主暨负市人、各级和仔电位的安全联汨,明瑞士及鱼市入、仔级臂用人
管理人员和从业人G的生全职由.全G的可安全G和从业人员的安全职也.全员将5安伞(消助)也
(消防)出任书.任书.不好分.小全的扣0.5分.
2.城慎燃气场站经营企业丁饕负友人处本单位女仝2.未落实工要负员人足本单位女全生产第一贡任人,
生产第一费任人,应全面负费安全生产工作.应仝面负货安金生产工作.不对分.
3.应对各绘管理部门、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安全职.寸各级管理部门,管理人员及从业人K宜个甲、万
的取f7状况和4全4产五仔制的落实状况进行定的履行状况和衣令‘I产而仔制的落实状况进行定期々
期考技核.不得分.不余的扣。.5分.
续去
号
评考评标准评函空项实际
型
类考评内容考评方法
工程分值描述工我得分
未依据国家(企业安金牛.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方
3.1安燃气场站经茸企业应依据国家《企业或个裳产叨用
法》的有关规定,提取符合要求的安全生产费用.
全生产提取和使用管理方法》的有关规定,提取符仆要求3
安〜项用于安全生产,不得分.未号款专用的加
工2
密用的安全生产费用,C项用于安全生产.
生分.
金
投
产I.未建立安全生产费用科・“安全"费用的
及
入3.2安应建立安全生产费用科目.制定安全生产跋用的使使用计划,比立安全生产费用科目和台账,监视管
工
伤全投入用计划.让立安全生产费用科口和分账,监视管理
{62理安全投入的有效使用.不得分.
管理安全投入的有效使用.
分>
2.未计划.未台寐等珏项扣0.5分.
3.3工应依法为员工购式工伤社会保修,按时足颗缴纳工未依法为员工期买工优社会保修,按时足触缴纳工
伤保险伤保险费.伤保险费.不得分.
Xi城帼檐气场站经营企业应建立识别和获取适用的1.未建立识利和获取适用的安仝生产法律法规、标
4.律UI产法律法ML标/煽艳的制度,91・至■那规范的制度,明碉主管部门,确定获取的果道、
与
规0.确定佚取的条道,方式.及时识别和佚取适用方式.及时睨别和右取适防的安今生产法律帔规、
金
安■法的安全生',法律法,、看准/苑标巾提就.不得分.
坤
管
律法触12.城根燃气场站算怦企业务职能部门应及时1H别利
制
收2.卡对善职能部门应及时识别和快取4*位适用的
<9,间便本单位适用的安全生产过.律法烧,标准规能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逐题等规附性文样,井搬
分>慌范性文件,井HI标、把握行为法律法规、标今规踪,把握有关法律法规.馀加规范的修订状况,*
范的修”状况,及时捉供给安全部n汇总。时捉供给安全部门汇总,扣1分・
3.应将运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小规量及其他&未料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嫉.标也现能及其他
5?来及时性达给公匚对各级贝匚进行宣传、培训要求及时传达给员匚对各级员Utt行宣传、培训
和考核,提高安全守法意识,规范安伞生产行为,制与梯山高安全守法意识,炭范安全生产行为,
并传达沿相关力.并传达龄相关方.扣1分
3.应每年至少次对道用的安全生产江律法双、标3.未能年至少一次对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
淮现福及其他瞿求的执行状况进行符合性W价.形港规也及其他要求的执行状况逆行符合性评价,形
成评价报告或总结.成评价报告或总姑.扪1分.
4.城摘燃气场六经计企业应把立健全安全七产规章制未比立怔全安全生产规章制核成管理流程.小掰
叁
理或背理流出“井上墙.分.不仝的,未上增的扣1分.
I根据燃气储有、♦配和应用工名.技术.设备
设施的特点和危险性,编制作业操作规程.不得
1.应根据燃气储存,输闯和应用工艺、技术'设笛设
住施的特点和危险性,加制作业操作规程.井上墙.分:
2.不全的.未上墙的扣2分。
4文应5£立文件和档案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A未建》文件和岩案管理刎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秋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10课 和家人在一起教学设计 未来版
- 极简商务计划总结
- 2024秋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八单元 第25课 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半年工作总结与数据分析报告
- 18 旅游节(教学设计)人教版(2012)美术五年级下册
- 2025IDEAS毕业答辩模版
- 一年级语文上册 第7单元 课文3 11 项链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个人代持股协议书7篇
-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2024秋四年级英语上册 Unit 3 My friends Part A 第1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PEP
- 专题04-完形填空2023年高考英语三模试题分项汇编(新高考八省专用)-(原卷版)
- 物理治疗学(人卫三版)
- 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24版)宣传海报
- 湖北省黄冈八模202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数学试卷含解析
- 道路工程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方案及保障措施
- 花粉购销合同范例
- 柑橘品种改良研究
- 2024年秋儿童发展问题的咨询与辅导终考期末大作业案例分析1-5答案
- 劳务派遣信息管理系统
- 无人值守道闸运营方案
- 极地安全课件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