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矮紫薇苗木繁育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1页
DB36T-矮紫薇苗木繁育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2页
DB36T-矮紫薇苗木繁育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3页
DB36T-矮紫薇苗木繁育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4页
DB36T-矮紫薇苗木繁育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林业地方标准TechnicalregulationforseedlingcultivationofLagerstroemiaindicaL.(征求意见稿)江西华彩三农园林有限公司一、工作简况(一)标准项目的来源、制定标准的目的和意义、参加单位和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分工1、标准项目的来源本项目由江西省林业局以《关于做好林业地方标准制修定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赣林函〔2022〕463号)文件批准立项,项目类别为制定,由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归口。项目主持单位为南昌市园林科学技术研究所,参与单位江西农业大学和江西华彩三农园林有限公司。2、制定标准的目的与意义紫薇是千屈菜科(Lythraceae)紫薇属(LagerstroemiaLinn)植物,是优良的园林观花和绿化造林树种,其适生性、抗逆性、耐腐蚀性较强,可广泛用于公园绿化、庭院绿化、道路绿化、商业街区等城市园林绿化造林,同时可作为高速公路、铁路、大堤、河坡、工矿区等开展工程绿化、隔离、护坡、封沙的首选开花造林树种。紫薇现已被广泛应用于森林风景区、森林公园、城市林缘地带的“四旁”植树和盆栽造景,近年来“绿化、美化、彩化、珍贵化”及美丽乡村振兴建设等也极大地促进了紫薇苗木的市场化需求,但目前还未构建或发布适宜江西等南方气候和立地条件的紫薇苗木培育技术规程。针对现有苗木培育技术的局限性与不足,为规范江西等低山丘陵区紫薇苗木培育的关键技术环节,特制定紫薇苗木培育技术规程。通过规范播种育苗、扦插育苗、容器移栽苗培育、大田移栽苗培育、病虫害防治、苗木质量分级与出圃、景观种植等紫薇苗木培育的关键技术环节,以明确规范紫薇苗木培育与利用的各环节标准,提高紫薇苗木的生产质量和市场效益。3、项目主要参加单位及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分工该项目承担单位为南昌市园林科学技术研究所,参与单位江西农业大学和江西华彩三农园林有限公司。项目组成员具有多年的紫薇苗培育工作经历。标准起草人员见表1。表1标准起草人员及人员分工序号姓名工作单位专业职称分工1张悦园林科学技术研究所遗传育种中级标准编写2陈瑜园林科学技术研究所园艺副高数据分析3潘小兵江西华彩三农园林有限公司森林培育高工标准编写4詹丽红江西农业大学森林培育中级标准编写5陶武杰园林科学技术研究所森林培育副高数据调查6余雨珊园林科学技术研究所森林培育中级统计分析数据7王小慧园林科学技术研究所土壤中级试验验证8万路园林科学技术研究所植保中级试验与调查9黄海燕江西华彩三农园林有限公司生物技术中级数据调查10蔡军火江西农业大学园艺教授数据分析11徐磊园林科学技术研究所森林培育中级统计分析数据12鄢玲虹园林科学技术研究所园艺中级数据调查13彭晓凤园林科学技术研究所园艺中级质量观测14陆彦名园林科学技术研究所园艺中级统计分析数据(二)主要工作过程1、已具备的科研工作基础本课题组现有副高或教授5人,中级职称9人。项目组于自2017年以来,持续开展花卉培育技术研究,目前已开展了五星花栽培技术、澳洲狐尾栽培技术、彩化植物培育等技术研究工作,主持编制了《南昌市园林植物栽植土质量》,参与编制了《江西园林植物病虫害图鉴》,紫薇培育种植示范基地近2000亩,为此次编制紫薇苗木技术规程提供技术基础。2、完成标准项目的步骤、方法和技术路线项目单位于2022年4月成立了紫薇苗木培育技术规程项目组,并明确了工作指导思想,确定了项目主要内容和技术指标,编写了项目实施方案,明确了项目组人员的分工。2022.5--2023年1月开展苗木培育验证试验,收集相关数据进行整理。起草小组首先收集、查阅了国内相关标准、文献等技术资料,在此基础上,集成组合前期科研实验数据和实践经验,起草了标准草案。2022年11月完成标准文本初稿,并组织项目组成员进行了专题讨论,12月对标准文本内容进行定稿,形成征求意见稿。2023年1月,项目组将征求意见稿发送给专家、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征求意见,根据反馈情况形成征求意见汇总表,对征求意见稿进行调整、修改和完善。项目实施的技术路线为:利用已有的技术基础,根据项目实施方案,在南昌市园科所和江西华彩三农有限公司苗圃开展紫薇苗木培育技术验证试验,并进行试验调查研究,收集相关试验数据,参考项目组以往科研成果及查到的文献资料,编制该标准。完成的具体步骤为:标准查新→项目申报→相关资料收集和整理→标准草案的撰写(完成)→向相关单位及专家征求意见→回收征求的意见→根据征求意见进行标准的修改→专家评审→根据审查意见,对标准进行修改,形成报批稿→颁布实施。二、标准的编制原则和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及论据(一)标准的编制原则1、编写格式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2、标准的内容紧密联系我省目前紫薇苗木培育现状,各项技术指标先进、合理,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强。(二)主要技术内容及论据1、关于适用范围的说明本标准适应于江西省紫薇苗木的培育、管护和景观应用。2、关于术语和定义的说明(1)紫薇(LagerstroemiaindicaL.)属千屈菜科紫薇属,多年生木本花卉,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株高可达0.5~7m,其株型紧凑可自然成景,具有喜湿喜光、开花早而多、枝条蔓性强等特性。花期6~9月,花序簇状生长,花色有玫红、大红、深粉红、淡红色、紫色、白色等,果期9~12月,球形蒴果呈圆锥形果序着生于枝头,其花和果的观赏期均较长。(2)紫薇播种育苗采用成熟饱满的种子,通过种子播种繁殖培育出紫薇幼苗的育苗过程。(3)紫薇扦插育苗采集特定品系的紫薇枝条作插穗,通过将穗条插入苗床土或基质的方式培育出紫薇幼苗的育苗过程。紫薇容器移栽苗培育将紫薇实生幼苗或扦插幼苗移栽至装入土或基质的特定容器内,以培育出可造林苗木的容器育苗过程。(4)紫薇大田移栽苗培育将紫薇幼苗移栽至土层深厚的大田或空地,以相对密植、长期集中的方式培育出较大规格的园林绿化苗木。3、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本标准规定了紫薇播种育苗、扦插育苗、容器移栽苗培育、大田移栽苗培育、病虫害防治、苗木质量分级与出圃、景观种植等技术要素。本标准主要指标确定的依据(1)播种育苗圃地准备选择疏松肥沃、排灌良好的pH为5.5~6.5的微酸性壤土为播种圃地,冬季将圃地深翻25~30cm,整地耙平后作苗床,床面宽1~1.2m、床间开宽30~50cm、深20~30cm的排水沟防积水。播种前2~3天,苗床土壤应使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高锰酸钾1000倍液浇透消毒。=2\*GB3②种子采集与保存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紫薇母树作为种源,当蒴果变为紫黑色或微开裂时进行采种,将采集的成熟蒴果进行阴干、分离、去杂后所得饱满净种放置6~8℃的种子储藏箱中干燥保存。=3\*GB3③播种紫薇种子宜随采随播,11~12月采集的成熟种子经除杂、净种后即可播种;6~8℃的低温储藏种子亦可翌年春季2~3月播种。播种前可用50~55℃的温水浸泡24h,撒播种子后需浇透水,再以草木灰薄层覆盖撒播的种子,最后再覆盖一薄层稻草,以保持土壤湿润。计划芽苗移栽或一年生苗出圃的播种量以10~12kg/亩为宜,播种两年以上出圃的可稀播或间苗。=4\*GB3④播种后管理播种后约40天幼苗基本出齐,选阴天或傍晚,分2~3次逐渐揭开覆盖的稻草。揭开稻草后可用0.1~0.2%的水溶性氮磷钾复合肥为追肥喷施2~3次,每次间隔20~30天,每次施用量为5~10g/m2。播种后4~5个月待苗高可达5~10cm时,浇透水后进行间苗除去过弱或过密的幼苗,仅保留约400株/m2苗木即可。苗期全过程需注意适时浇水、除草及病虫害防治。(2)扦插育苗=1\*GB3①苗床准备选择避风向阳、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质疏松肥沃的pH为5.5~6.5的弱酸性红黄壤生土为宜,苗床土壤深翻40cm,作宽为1m的高垄苗床,苗床间开宽50cm、深30cm的排水沟防积水。=2\*GB3②穗条制备嫩枝扦插结合生长季修剪,选取当年生、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顶端20~30cm的半木质化枝条。制穗长度6~10cm,仅留穗条顶部2~3个饱满腋芽及连芽叶柄端的1/2叶片,剪去留叶尖端的1/2叶片,摘除选留叶以下的所有叶片。插穗顶端在芽眼上部约2cm处平截,插穗底端呈45度斜切约1cm长平滑斜面,注意不要撕裂表皮。按花色分类制穗成捆,应在背阴通风处制作插穗,应随采、随处理、随扦插。硬枝扦插选取生长健壮、茎粗0.5~1.0cm、充分木质化的一年生枝条制作穗条为宜,制穗长10~15cm、保留2~3个饱满芽为宜。=3\*GB3③扦插时间嫩枝扦插在5~6月,硬枝扦插在2~3月,具体时间应避免高温天气或中午高温时段。=4\*GB3④扦插方法苗床面上扦插的株行距为5×10cm,扦插前需用多菌灵或高锰酸钾对土壤和穗条进行消毒。扦插前需用浓度为100~200mg/L的萘乙酸·吲哚乙酸可溶性粉剂浸泡插穗基部,硬枝浸泡20~30分钟、嫩枝浸泡5~10分钟。扦插时先用比插穗稍粗的木棍钻孔,插入深度2~3cm。扦插时芽眼方向保持一致,且不可损伤插穗芽眼。扦插后压实插孔周边土壤,立即浇透水。=5\*GB3⑤扦插后管理在床面上方搭遮荫棚(遮荫网遮光率可达70%),扦插后视土壤墒情适时浇水,空气湿度保持在90%以上。温度保持在28~35℃,当超过35℃时,应揭开塑料薄膜两头通风,当超过40℃时,应通过空气喷水雾降温。每隔7~10天可喷施多菌灵消毒一次。约30天生根成活后,可逐渐揭去遮荫网,每2~3天可浇一次水,每隔7~10天可喷施一次0.2%的高氮水溶肥。待插穗生根成活后可逐渐揭开棚膜。(3)容器移栽苗培育=1\*GB3①育苗容器根据苗木规格、育苗期限等选择容器的种类和规格。常用容器为12×15cm的无纺布育苗袋。=2\*GB3②基质准备采用土壤:珍珠岩:草炭:蛭石=3:2:3:2的混合基质,每立方米的基质加入10g多菌灵粉剂+1kg复合肥+5kg生物有机肥料,搅匀后装钵。将装好的育苗袋整齐排列在苗床上。=3\*GB3③移植入袋当实生幼苗长出2~3对真叶或扦插苗萌出10cm嫩枝时,即可进行容器苗移植。=4\*GB3④定植方法移苗前将苗床及容器基质均浇透水,苗床起苗时需保证根系完整且不附着大块土壤。将裸根苗栽入无纺布育苗袋中央,移栽深度以基质完全覆盖根部且略高于根颈为宜。栽植需舒展根系,移植过程不可损伤真叶及根部。移植当天浇透定根水。应选择壮苗分级分批进行移植。=5\*GB3⑤移植后管理移栽后缓苗期需及时浇水,并用遮荫网进行遮荫。缓苗期后需根据天气情况适时浇水,保证苗木成活。紫薇苗木在5~7月生长较快,每半月可喷施一次浓度为0.1~0.2%的高氮水溶肥,加快苗木营养生长。(4)大田移栽苗培育=1\*GB3①整地作畦苗木大田移植前先翻耕30cm整地。每亩需施1500~2000kg的腐熟有机肥、25kg的钙镁磷肥。作宽1m的苗畦为宜,畦间作宽50cm、深30cm的排水沟。=2\*GB3②移植时间大田苗木移栽需根据实生苗、扦插苗、容器苗的生长状况适时移栽,移栽需选择阴雨天为宜,每年冬末春初为最佳移栽季节。=3\*GB3③移植大田地栽苗栽植的株行距为50cm×50cm。在移苗前1~3天将苗床浇透水,苗床起苗时需保证根系基本完整,苗木带土移栽或裸根苗移栽皆可,定植时不窝根;如移栽容器苗则需在移栽前仅去除无纺布育苗袋,可带容器土或基质移栽。栽植后应扶正并轻提苗木使根系舒展。再加覆表土至根节以上1~2cm,压实表土使根系充分与土壤接触。移植后需立即浇透水,移栽后期需视天气的实际情况适时浇水。(五)移植后管理=1\*GB3①施肥5~9月为生长季可每两月施一次肥,可撒施或溶水喷施15~20kg/亩的复合肥。=2\*GB3②灌溉与排水当连续15天以上高温无雨时,需视大田土壤墒情适时灌溉(如大田中杂草开始萎蔫时),灌溉以滴灌或喷灌为宜。雨季需及时排水防涝。=3\*GB3③防草与除草苗木定植前、后可使用黑膜或黑色防草布覆盖的方式防治杂草。=4\*GB3④整形修剪定植第二年春季萌芽前,可按树型及造景需求进行截干或整形修剪。在新萌发的枝条中选留顶端的3~5个生长健壮、朝向不同、分枝角度好的枝条留作主培育枝,修剪掉其他多余新萌的枝条。紫薇每年可进行多次修剪以培育高质量观赏苗木,也可适当喷施矮壮素以培育矮化型苗木。三、采用国内外先进标准的程度,以及与国内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目前江西省未有相关的紫薇苗木培育技术规程,因此,本规程技术含量相对较高。四、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关系1、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法律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业标准化管理办法》、《林木种苗质量监督管理规定》等部门规章。2、本文件中计量单位采用法定计量单位。3、本文件的格式、编制和表达方法,按国家标准的要求制订。五、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该规程是在查阅、收集现有标准规程、权威论著和相关技术资料的基础上,集成项目组前期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充分开展调研和试验验证后,形成了规程征求意见稿。在广泛征求省内相关专家、生产企业和行业管理人员的意见后,逐步修改和完善规程。本标准在编写过程中没有重大意见分歧。六、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包括组织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