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杏香兔耳风繁育技术规程_第1页
DB36T-杏香兔耳风繁育技术规程_第2页
DB36T-杏香兔耳风繁育技术规程_第3页
DB36T-杏香兔耳风繁育技术规程_第4页
DB36T-杏香兔耳风繁育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 FORMTEXT65.020FORMTEXTB62FORMTEXT备案号:DBFORMTEXT36DBFORMTEXT36/FORMTEXTT550—FORMTEXT    FORMTEXT代替DB36/T550-2016FORMTEXT杏香兔儿风栽培技术规程FORMTEXTCulturalregulationsforAinsliaeafragransFORMTEXT     FORMDROPDOWNFORMTEXT     FORMTEXT    -FORMTEXT  -FORMTEXT  发布FORMTEXT    -FORMTEXT  -FORMTEXT  实施FORMTEXT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XX/XXXXX—XXXX目  次 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种子采集及处理 14大田育苗 25组培育苗 36苗木出圃 57栽植 58采收及处理 6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文件是对DB36/T550-2016《杏香兔耳风繁育技术规程》的修订,与DB36/T550-2016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修改外,主要变化如下:a)修改了范围(见第1章);b)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c)修改了播种育苗时间及方式(见4.4);d)增加了组培育苗(见第5章);e)增加了苗木分级(见6.1);f)增加了栽植(见第7章);g)增加了采收时间、方法及处理(见第8章)。本文件由江西省林业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戴小英、刘新亮、章挺、龚岚、吴巧花、张月婷、雷昌全、郭捷。——2009年首次发布为DB36/T3550-2009;——本次为第二次修订。杏香兔儿风栽培技术规程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杏香兔儿风(Ainsliaeafragrans)采种地和采种母株的选择、采种时间、种子处理、种子质量测定和分级、育苗圃地选择和准备、播种育苗、苗期管理等,组培育苗及移栽、田间管理,苗木出圃、包装、起运、检疫,空气、土壤、水质监测,病虫害防治,栽植,采收等。本标准适用于全省各地杏香兔儿风栽培。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2772林木种子检验规程GB6001育苗技术规程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395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NY/T396农用水源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NY/T397农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LY/T1882林木组织培养育苗技术规程种子采集及处理3.1采种地和采种母株的选择选择丘陵、山地林缘,生长健,无病虫危害,2a生以上,光照充分的母株。3.2采种时间种子成熟时间约在12月中旬,瘦果颜色转为栗褐色,同一果枝上的种子成熟时间差异较大,自下而上逐渐成熟,即离基部近的先成熟,应分期分批采种。3.3种子处理采摘回来的种实置通风、阴凉处风干,去除杂质和种壳后,用棉质或网状专用种子袋将种子收集起来,置通风阴凉处存放。3.4种子质量测定及分级种子品质测定按GB2772执行。种子分级根据试验结果进行。3.4.1种子大小属小粒种子,棒型,长约5mm~7mm,径约0.6mm~1.0mm,顶端有漏斗型种翅,种子极小,千粒重约1.2g,在种翅的作用下易随风飘散。3.4.2种子纯净度经除杂处理后,种子净度为80%左右。3.4.3种子分级分成3级,见表1。表1杏香兔儿风种子分级等级千粒重g纯净度%处理后发芽率%Ⅰ级≥1.2≥80.0≥80.0Ⅱ级≥1.15≥75.0≥75.0Ⅲ级≥1.10≥70.0≥70.0大田育苗4.1圃地选择育苗圃地宜选择在土壤湿润、肥沃、灌溉便利、有较好的阴蔽条件和森林气候环境的地方。宜选择在灌溉便利,郁闭度60%~70%的人工林下。育苗地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按NY/T397执行。4.2整地三犁三耙后,按床宽100cm~120cm,步道宽20cm~25cm的规格整成苗床,用锄耙将床面整平,敲碎土块后,再铺一层厚约2cm的黄心土。苗圃地翻耕后,每667m2撒100kg沤熟的枯饼,50kg复合肥作基肥,再整耙。育苗当年不施追肥。4.3土壤质量土壤质量监测按NY/T395执行。4.4播种育苗播种以春播为主,于3月时进行。按行距15cm开沟,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再用细黄土覆盖种子,覆土厚度以不见种子为度。覆土后用稻草或其它农作物秸秆盖住床面,并用绳子将覆盖物固定,以免被风吹散。最后在床面上洒一次透水。播种量参照表2。表2杏香兔儿风参考播种量种子级别Ⅰ级Ⅱ级Ⅲ级播种量(g/667m2)300~400400~500500~600注:每667m2产苗量按40000株计。4.5苗期管理4.5.1遮阴透光度30%~40%的林地育苗不用遮荫,空旷地育苗可在出圃前搭建透光度30%~40%的荫棚。4.5.2撤除覆盖物播种一个月后苗木即可出土,此时将覆盖在床面上的稻草等覆盖物撤除。4.5.3灌溉和排水注意排水防涝,做到大雨后雨水不淹苗床,步道不积水。灌溉应在早晚进行,做到适时、适量,采用引水灌或喷灌为宜。水的质量监测按NY/T396执行。4.5.4除草根据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采用人工除草方法除草。严禁使用除草剂。4.5.5病虫害防治按GB/T8321和GB6001中附录E执行。组培育苗5.1培养基制备5.1.1培养基不定芽诱导分化培养基MS+6-BA2.0mg/L+NAA0.5mg/L+30g/L蔗糖+5.0g/L卡拉胶,pH调至5.8。增殖培养基:MS+6-BA1.0mg/L+NAA0.5mg/L+30g/L蔗糖+5.0g/L卡拉胶,pH调至5.8。生根培养基:改良1/2MS+NAA0.3mg/L+30g/L蔗糖+5.0g/L卡拉胶,pH调至5.8。5.1.2培养基灭菌与保存将配制好培养基分装于培养瓶内,培养基厚度为2cm,分装完成后立即封口。培养基灭菌与保存参照LY/T1882执行。5.2外植体选择与处理5.2.1外植体的选择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野生植株作为采样母株,剪取地上茎作为外植体,外植体大小在3cm~5cm。5.2.2外植体灭菌软毛刷轻轻刷去外植体表面污垢,放置空瓶内,盖上纱布扎实,置流水下冲洗1h,放入消毒容器瓶内。将消毒瓶用75%酒精棉擦拭后放入超净工作台,打开消毒瓶,倒入75%酒精并摇晃消毒瓶,浸泡消毒30s~45s,倒去酒精,用无菌水冲洗外植体3次~5次;然后用0.1%的HgCl2浸泡消毒5min~6min,再用无菌水冲洗5次~6次,用无菌滤纸吸干外植体表面的水分。将表面消毒后的外植体两端各剪去1cm,接种至诱导分化培养基中。5.3诱导分化、增殖与生根培养5.3.1培养条件培养室的温度控制在24℃±1℃,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80%,光照强度为1500lx~2000lx,光照时间为14h/d。5.3.2诱导分化接种入诱导分化培养基中的外植体15d~20d后可展叶并形成小枝,未经污染的茎芽可为下一步增殖培养的材料。5.3.3增殖培养切取萌发的新芽,接种到增殖培养基中,培养25d~30d,每25d~30d继代一次。5.3.4生根培养选取瓶中高度3cm左右生长健壮的不定芽,用刀片平切,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中,培养10d~14d。5.4移栽圃地准备三犁三耙后,按床宽100cm~120cm,步道宽20cm~25cm的规格整成苗床,用锄耙将床面整平,敲碎土块,过0.5cm筛后,铺于苗床上,厚度以5cm左右为宜。5.5组培苗大田移栽5.5.1移栽时间一年四季均可,但以3月~5月、10月~11月移栽成活率最高。5.5.2土壤灭菌移栽前1d~2d,用波尔多液、退菌特或多菌灵等,配成适宜浓度的溶液对苗床进行喷洒消毒后,再用农用薄膜遮盖备用。5.5.3生根苗处理将组培生根苗从瓶中取出,洗去生根培养时的基部固型物,用小桶、小盆等器皿装好,再用湿毛巾等将苗木盖住保湿。5.5.4移栽在准备好的移栽圃地上,按2cm×5cm左右的株行距,用相应大小的筷子或小木棒,在圃地场面上先插一个大小、深浅与宜栽苗相宜的小洞,将小苗放入洞中,再用手指轻轻按压苗木基部,让土壤与苗木根系密接。5.5.5浇水用雾状喷头边移栽边喷水,全部移栽完后,再喷水1次,以将土壤淋湿淋透。5.5.6栽后管理组培苗移栽结束后,沿苗床长度,每隔100cm左右,用长度150cm~180cm竹片或塑料管作为支架弯成拱形插于苗床两边,再用宽度200cm以上的农用薄膜覆盖于支架上,搭建成薄膜拱棚,苗床四周用泥土将薄膜不间断地压住,使苗木与外界环境不接触,保住苗床内的湿度。约15d后,即可看出苗木移栽成活情况,此时可根据天气情况和苗木生长需要确定是否补充水分。移栽成活后,在日最高气温30℃以下的早、晚期间,将薄膜两头打开进行炼苗,10d后若日最高气温低于30℃,可将薄膜全部揭去,后期管理注意保持土壤湿润。5.6组培苗容器设施移栽5.6.1营养土配制以草炭土+黄心土+珍珠岩=2:2:1为基质配制成组培苗移栽营养土,用育苗穴盘装填,置于温棚中。5.6.2移栽与管理参照5.5.2~5.5.6。苗木移栽后,密切注意水分观察,适时适量用雾状微喷头喷水保湿。移栽成活后,可根据需要少量多次喷施追肥。苗木出圃6.1苗木分级播种苗选择1年生苗,组培苗选择移栽半年苗,Ⅰ级苗和Ⅱ级苗可出圃,标准见表3。表3苗木分级标准种类等级叶片数/个平均叶长/cm平均叶宽/cm播种苗Ⅰ级≥7≥6.6≥3.7Ⅱ级4~65.0~6.53.0~3.6组培苗Ⅰ级≥6≥5.5≥3.5Ⅱ级4~54.0~5.43.0~3.46.2起苗起苗前1d~2d将苗床喷洒一次透水。大田苗起苗时用齿耙将苗木挖起,注意保全根系。按100株扎成捆后,再用塑料袋将整捆苗木的根系包扎保湿。其它相关内容参照GB6001执行。6.3苗木包装、起运就地栽植的苗可随起随栽,当天栽植不完的苗木,放在荫蔽处,叶面喷水保湿。需长途运输的苗,用纸箱作容器,将小捆苗一层一层紧密地放在纸箱中,最后将纸箱封口,装车。运输时采用集装箱或用篷布将车箱包住,选择阴雨天或晴天的晚上运输。6.4苗木检疫外调苗木按国务院发布的《植物检疫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条例》,严格检查把关。栽植7.1选地栽植地宜选择在土壤湿润、肥沃、灌溉便利、有较好的阴蔽条件、郁闭度30%~40%的林下。7.2整地翻耕后,每667m2撒100kg沤熟的枯饼,50kg复合肥作基肥,用锄耙将地面整平,再整耙做床,床宽100cm~120cm,步道宽20cm~25cm。7.3苗木定植春季2月~3月,在苗木芽萌动前移栽。初植株行距10cm×15cm,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