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4-2025学年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4-2025学年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4-2025学年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4-2025学年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下图为我国南方某河流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对图示河流的水文特征描述错误的是A.河流年径流量较大 B.河流的汛期较长C.冬季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小 D.河水以雨水补给为主2.图中河流流域中上游重点发展了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其主要的区位优势是①有色金属原料丰富②廉价水电③经济发达,基础好④科技发达⑤廉价水运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3.近年来,该河流三角洲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日渐突出,下列现象与该问题基本无关的是A.人口增加,经济发展迅速 B.水资源利用率较低,浪费严重C.水体污染严重,水质下降 D.气候干旱,降水减少广东省是中国经济与外贸领域的强省,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不仅制造业规模庞大,且具备先进的技术水平,吸引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汇聚于此。图为广东省某年外来人口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人口发展主题】4.据图可知,广东省外来人口多来自()A.湖南 B.广西 C.四川 D.湖北5.广东省能够成为外来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主要是因为()①以轻工业为主.劳动力需求量大②位于长江入海口,交通便利③经济发达,就业岗位多④社会风气较为开放、宽松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读图,完成下面小题6.图中代表香港和澳门的序号分别是()A.①② B.③④ C.④⑤ D.②④7.关于港澳与内地联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港澳的经济发展与祖国无关B.港澳的发展主要靠自身位置优越,资源丰富C.祖国内地主要通过澳门与世界各地进行贸易往来D.港澳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是互惠互利,优势互补8.香港的经济特点是()A.以重工业为主的经济 B.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的经济C.以轻工业为主的经济 D.对外贸易型经济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论坛于2023年4月22日在广东珠海举行。图为粤港澳大湾区范围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粤港澳大湾区()A.位于内陆B.包括广东省全部C.南临东海 D.主要在珠江流域10.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过程中,香港的优势在于其是()A.国际金融中心B.国际航运中心C.国际贸易中心 D.信息服务中心11.港澳地区与珠三角各市协同发展的基础有()①位置相邻②文化同源③产业相同④优势互补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构建“一核五圈四带”的网络化空间格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一核五圈四带”中的“一核”是指()A.上海 B.杭州 C.南京 D.合肥13.长江三角洲构建“一核五圈四带”网络化空间格局,主要依托于()A.充足的劳动力资源B.现代化交通网络C.优美的居住环境 D.面积广大的土地14.“一核五圈四带”网络化空间格局的构建,有利于长江三角洲地区()①扩大辐射范围②解决城市环境污染③不同城市优势互补④区域协调发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5.关于图中P、M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P地是香港特别行政区,M地是澳门特别行政区B.P、M两地分别位于珠江口东、西两侧,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相邻C.P、M两地地广人稀,矿产资源丰富D.P地经济以博彩旅游业为主,M地经济以转口贸易为主16.P地与祖国内地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其突出的优势表现在()①先进的管理经验②众多的劳动力资源③先进的信息和技术④充足的资金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20世纪60-70年代,制造业为香港经济的重要支柱。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原有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向珠江三角洲等地大规模转移,香港制造业的地位不断下降,而房地产、贸易、信息、金融、旅游等行业得到进一步加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制约香港经济发展的资源有()①能源资源②海洋资源③土地资源④淡水资源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8.港澳与祖国内地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港澳地区具有的优势是()A.丰富的自然资源 B.雄厚的工农业基础C.充足的劳动力资源 D.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读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9.长江三角洲区域位于图中的()A.①地区 B.②地区 C.③地区 D.④地区20.长江三角洲区域交通位置优势是()A.濒临南海 B.濒临渤海和黄海C.位于长江和沿海的结合部 D.位于黄河和沿海的结合部21.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城市是()A.北京 B.上海 C.南京 D.杭州长株潭城际轨道交通——西环线一期工程是湖南省打造“轨道上的长株潭”的标志性项目,成为实现市民快捷跨市出行的一条民生线。下图为“长株潭所在地区交通运输网络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2.长株潭地区居民实现快捷跨市出行,主要得益于()A.廉价的水路运输 B.便捷的城际轨道运输C.快速的航空运输 D.机动灵活的公路运输23.长株潭所在地区交通四通八达,其中途经该地区的南北铁路干线是()A.京九线 B.京广线 C.陇海线 D.沪昆线24.洞庭湖是重要的淡水渔业生产基地,所生产的鲜活水产品运抵长沙销售,最适宜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是()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 C.水路运输 D.航空运输长江三角洲区域(图1)和珠江三角洲区域(图2)是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区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5.珠江三角洲区域(图2)中①处是()A.香港特别行政区B.澳门特别行政区C.广东省 D.海南省26.珠江三角洲区域发展外向型经济所需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主要是来自()A.美国 B.日本 C.港澳地区 D.东南亚27.有关长江三角洲区域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南京是江苏省省会,有“六朝古都”之称B.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是中国最大的城市C.杭州是浙江省省会,有“中国丝都”之称D.长江三角洲区域富庶繁华,有“天府之国”美称28.长江三角洲区域和珠江三角洲区域发展工业共同存在的不利条件是()A.地形崎岖 B.水源不足C.矿产资源不足 D.劳动力不足粤港澳大湾区地处我国东南端,由广州、深圳、珠海等大城市和香港、澳门组成。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有利于进一步加强祖国内地与港澳之间的交流合作,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读粤港澳大湾区范围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9.判断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优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粤”在大湾区合作中提供丰富的土地和劳动力B.珠江三角洲矿产资源丰富C.香港是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对外贸易十分发达D.澳门因地制宜发展博彩旅游业,是重要的外汇来源30.对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A.采取前店后厂的粤港合作模式B.依托热带气候,成为“瓜果之乡”C.依托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经济D.面向东南亚,具有多侨乡的经济文化优势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3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粤港澳大湾区地理条件优越,“三面环山,三江汇聚”,具有漫长海岸线、良好港口群、广阔海域,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国家战略,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材料二深中通道是继港珠澳大桥后集“隧、岛、桥、水下互通”于一体的世界级工程,其中海底隧道长约6.8千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宽的海底沉管隧道。深中通道于2024年6月正式通车,深中通道将与周边高速路网连接。通车后从深圳市开车到中山市将由两小时缩短到30分钟,方便了珠江两岸人民购物旅游、休闲娱乐,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材料三下图为粤港澳大湾区位置图和深中通道位置图。(1)列举连接我国首都和粤港澳大湾区的主要铁路干线。(2)简述“深中通道”修建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3)结合材料,简析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优势条件。(4)简述修建“深中通道”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意义。32.读我国长江三角洲区域图和材料二,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长江三角洲区域图材料二:外向型经济一方面主要是利用外资、技术经验、管理模式促进国内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另一方面,则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以出口为导向,开展跨国经营,将产品销往国际市场。(1)填注地理事物名称:城市:A市,河流:C。(2)下列描述与长江三角洲区域不相符的是()A.位于我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 B.地势地平,气候湿润C.工商业发达,经济基础雄厚 D.黑土广布,土壤肥沃(3)长江三角洲地区,河湖众多,农业生产水平高,纺织业发达,是举世闻名的“之乡”和“之乡”。(4)长江三角洲地区有许多著名的旅游胜地,在该区域能可以欣赏到的景点有:、。(5)城市A是“长三角”地区的核心城市。近年来,A市不少企业向“长三角”区域周边城市转移。这说明A市对“长三角”区域的经济发展()A.具有辐射带动作用 B.提供大量自然资源C.提供大量劳动力 D.带来污染(6)请简述C河对于“长三角”地区的发展有什么作用。。答案【答案】1.C2.A3.D【答案】4.B5.D【答案】6.C7.D8.D【答案】9.D10.A11.B【答案】12.A13.B14.D【答案】15.A16.B【答案】17.C18.D【答案】19.C20.C21.B【答案】22.B23.B24.A【答案】25.A26.C27.D28.C【答案】29.B30.D31.【答案】(1)京广线、京九线。(2)①结构复杂,修建成本高;②海底隧道里程长,修建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③沿海地区易受台风影响;④夏季湿热,施工人员要忍受酷暑高温。(3)①位于珠江入海口,地理位置优越;②海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