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鲁科版(五四学制)八年级物理上册《3.5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同步测试题(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可以成正立、放大虚像的光学器材是()A.照相机 B.幻灯机 C.放大镜 D.平面镜2.下面有关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和应用对应正确的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 B.倒立、放大的实像——照相机C.倒立、等大的实像——投影仪 D.正立、放大的虚像——投影仪3.关于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B.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C.投影仪工作时,投影片到凸透镜的距离应在凸透镜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光屏和蜡烛火焰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像,则A.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B.把蜡烛向左移动少许,光屏适当向左移动可得到更大的实像C.利用此成像特点可制成投影仪D.利用此成像点可制成照相机5.甲、乙两图是用同一个凸透镜观察到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图的成像原理都和放大镜的工作原理相同B.甲图的成像原理和照相机的工作原理相同C.乙图的成像原理和投影仪的工作原理相同D.甲、乙两图中成的都是虚像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调整后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对于该次实验,下列描述正确的有()A.光屏上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B.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照相机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
D.投影仪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7.下列应用或现象与原理图对应不正确的是()A.电影放映机B.练功房里的镜子C.照相机D.小孔成像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调整后的位置如图,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对于该次实验下列描述正确的是()①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②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7.5cm<f<10cm③照相机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④投影仪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A.①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二、填空题9.放大镜是镜,通过放大镜看报纸时,适当调整放大镜到字的距离,就能观察到字的、的虚像,并且像与字在放大镜的。10.如图所示,在透明的塑料卡纸上滴一滴清水,透过水滴可以看到“物”字的,的成像原理和此现象相同。11.如图所示,甲成像情况是(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工作原理图,乙成的像(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显示.12.学完光学的知识后,小明将所学的各种光学仪器所成像的虚实和成像原理进行整理: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照相机成像;④投影仪成像;⑤放大镜成像,其中成实像的有(填序号,下同);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有。13.在天安门广场某处,小丽想拍摄天安门城楼的全景,但发现在该位置只能从取景框中看到城楼的一部分。为了能拍摄到天安门城楼的全景,小丽应该向(选填“靠近”或“远离”)天安门城楼的方向移动,同时将镜头往后缩,或者选用焦距较(选填“大”或“小”)的照相机进行拍摄。14.童兰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象(v表示像距,u表示物距),由图象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把物体从距离凸透镜22cm处移动到距离凸透镜7.5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小”“变大”“先变小后变大”或“先变大后变小”)。15.常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体,横截面如图,其正面呈圆弧形,以便于读数,这是因为圆弧形玻璃的作用相当于,使我们能看到水银柱放大后的像(填“实”或“虚”)。一只小鸟从平静的湖面上方飞过,已知湖里水的深度为5米,当小鸟距水面6m高时,小鸟经湖面成的像距小鸟m。16.小青将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如图所示的、、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蜡烛在点,右侧光屏上成的像最大,像是(选填“正立”或“倒立”)的。若将蜡烛从移到,应将光屏向移动(选填“左”或“右”),才能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17.如图所示是用蜡烛完成的两个光学实验。甲为小孔成像示意图,小孔成像的原理与“潭清疑水浅”中“水浅”形成原理(选填“相同”或“不同”)。图乙是用蜡烛“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将器材按图中的位置摆放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像未画出),这个像是(选填“放大”或“缩小”)的,生活中的(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是利用该成像特点制成的;随着蜡烛燃烧变短,烛焰在光屏上的像会(选填“向上方移动”“向下方移动”或“仍在原来的位置”)。18.王亚平在“天宫课堂”演示了很多有趣的小实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神奇的太空小水球”。王亚平先将水注入水膜中形成一个完整的水球,透过水球可以看到一个倒立的(选填“虚”或“实”)像;随后,王亚平向水球中注入一个气泡,神奇的一幕发生了,水球里竟然又形成了一个正立的人像,如图所示,这两个人像都是由于光的(选填“反射”或“折射”)形成;19.如图所示是投影仪的示意图,它是利用凸透镜能成的原理制成的,其中平面镜的作用是。在练习调节投影仪的实践活动中,小明使屏幕上出现了清晰画面,这时,教室后排同学要求他将画面调得大一些。为此,小明的操作应当是:适当(增大/减小)投影仪与屏幕的距离,并将凸透镜适当向(上/下)移动。2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发光物体与凸透镜的位置如图所示,清晰的像应成在图中(填数字序号)区域,像的箭头方向是向的,该像(能/不能)被人眼看到。三、实验题21.利用光具座以及蜡烛、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光屏等器材,可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器材位置正确放置后,点燃蜡烛,为了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应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2)如图所示,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生活中(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3)如果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清晰的像,此时成像情况符合(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原理;(4)实验中小明发现,由于实验时间较长,蜡烛会变短,烛焰的像在光屏上的位置会向(选填“上”或“下”)方移动,为了能让所成清晰的像回到光屏中央,可将凸透镜向(选填“上”或“下”)调节。参考答案1.C2.A3.C4.C5.C6.C7.A8.C9.凸透正立放大同侧10.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11.照相机不能12.①③④③④⑤13.远离小14.5变大15.凸透镜虚1216.b倒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Unit 3 ATravel Plan Lesson 13 Beijing Is Great!(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冀教版(三起)英语五年级上册
- 2023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单元 酸和碱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2课时 溶液的pH及其应用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 Unit 7 Lesson 38 Hobbies Are Fun!2024-2025学年八年级英语上册同步教学设计(冀教版)河北专版
- 船舶卫生与卫生设施管理
- 3 荷花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统编版
- 4《地球 我们的家园》《环境问题敲响了警钟》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统编版
-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生物的基本特征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Unit 6 The power of plants 第6课时Presenting ideas +Reflection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外研版英语(2024)七年级上册
- 2033三年级数学下册 五 年、月、日第4课时 24 时计时法教学设计 苏教版
- Module 2 Unit 2 What are you doing?(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三起)英语四年级上册
- 七年级数学新北师大版(2024)下册第一章《整式的乘除》单元检测习题(含简单答案)
- 《陕西省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导则(试行)》
- 辩论理论之需根解损(需要性、根属性、解决力、损益比)
- (完整版)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图绘制课件
- 现代一体化手术室建设发展现状及展望
- 经纬度数转换工具
- NB_T 10438-2020《风力发电机组 电控偏航控制系统技术条件》_(高清最新)
- 混凝土凝结时间计算及报告(样表)
- 外研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二
- 第七章_材料显微断口分析
- 创伤护四项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