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园艺植物病害根底知识第二节园艺植物病害的病原一、生物性病原二、非生物性病原第一章园艺植物病害根底知识第二节园艺植物病害的病原1.真菌的根本形态〔1〕真菌的营养体
1有隔菌丝2无隔菌丝一、生物性病原〔一〕植物病原真菌第一章园艺植物病害根底知识真菌吸器的类形1.白粉菌2.霜霉菌3.白锈菌4.锈菌
第一章园艺植物病害根底知识〔2〕真菌的繁殖体真菌无性孢子类型
真菌有性孢子类型
第一章园艺植物病害根底知识2.真菌生活史
真菌的生活史是指真菌从一种孢子萌发开始,经过一系列的生长和发育阶段,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的过程。
〔1〕典型生活史
第一章园艺植物病害根底知识〔2〕不完全生活史〔3〕不典型生活史在真菌生活史中,有些真菌可产生几种不同类型的孢子,这种现象称为真菌的多型性。有些真菌在一种寄主植物上就可完成生活史,称单主寄生。有的真菌需要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寄主植物上才能完成其生活史,称为转主寄生。第一章园艺植物病害根底知识3.真菌的分类与命名亚门营养体无性繁殖体有性繁殖体鞭毛菌亚门无隔菌丝或单细胞游动孢子卵孢子接合菌亚门无隔菌丝孢囊孢子接合孢子子囊菌亚门有隔菌丝或单细胞分生孢子子囊孢子担子菌亚门有隔菌丝少有分生孢子担孢子半知菌亚门有隔菌丝分生孢子无真菌5个亚门的主要特征第一章园艺植物病害根底知识4.园艺植物病原真菌的主要类群〔1〕鞭毛菌亚门腐霉属1.霜霉属2.假霜霉属3.单轴霉属第一章园艺植物病害根底知识〔2〕接合菌亚门根霉属第一章园艺植物病害根底知识〔3〕子囊菌亚门外囊菌属第一章园艺植物病害根底知识白粉菌主要属的特征1.叉丝壳属2.球针壳属3.白粉菌属4.钩丝壳属5.单丝壳属6.叉丝单囊壳属第一章园艺植物病害根底知识黑腐皮壳属黑星菌属
核盘菌属第一章园艺植物病害根底知识〔4〕担子菌亚门胶锈菌属单胞锈菌属多胞锈菌属栅锈菌属柄锈菌属层锈菌属第一章园艺植物病害根底知识〔5〕半知菌亚门无孢目病原属菌丝和菌核丝核菌属小菌核属第一章园艺植物病害根底知识丝孢目重要病原属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葡萄孢属粉孢属青霉属轮枝孢属链格孢属褐孢霉属
第一章园艺植物病害根底知识黑盘孢目病原属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
镰孢属炭疽菌属和盘二孢属茎点霉属和大茎点霉属第一章园艺植物病害根底知识原核生物一般是由细胞壁和细胞膜,或只有细胞膜包围细胞质所组成的单细胞生物。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包围而成的细胞核,它的遗传物质〔DNA〕无核膜包围,分散在细胞质中,形成一个椭圆形或近圆形的核质区。原核生物界包括细菌、放线菌以及无细胞壁的植原体等。〔二〕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第一章园艺植物病害根底知识1.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一般性状
一般细菌的形态为球状、杆状和螺旋状,多为单生,也有双生、串生和聚生。植物病原细菌大多是杆状菌,大小为0.5~0.8μm×1~5μm,少数是球状,大多有鞭毛。细菌形态及鞭毛着生方式第一章园艺植物病害根底知识革兰阳性细菌能耐高浓度的盐,不易被蛋白酶分解,但对碱性染料和除垢剂(如肥皂)那么较敏感。青霉素对革兰阳性反响细菌的作用比较大,链霉素对阳性反响和阴性反响细菌都有一定的作用。革兰染色反响阳性的细菌,一般需要较复杂的营养物质。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革兰阴性细菌的细胞壁是不光滑的。第一章园艺植物病害根底知识细菌以裂殖方式进行繁殖,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每20~30min就可以裂殖一次。
植物病原细菌可以在普通培养基上培养,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6~30℃,能耐低温,对高温较敏感,通常48~53℃处理10min,多数细菌即死亡。植物病原细菌绝大多数为好气性,少数为兼性厌气性。一般在中性偏碱的环境中生长良好。植原体的形态、大小变化很大,表现多型性。有圆形、椭圆形、哑铃形、梨形和线条形。还有些特殊的形态,如分枝形、螺旋形等。植原体的大小一般为80~800nm。第一章园艺植物病害根底知识2.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主要类群根据?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第九版,1994〕分类系统,植物病原原核生物分属于薄壁菌门、厚壁菌门和软壁菌门。薄壁菌门:有细胞壁,较薄,革兰氏染色反响阴性。土壤杆菌属、欧氏杆菌属、假单胞菌属、黄单胞菌属、布克氏菌属、木质部小菌属、韧皮部杆菌属厚壁菌门:有细胞壁较厚,革兰氏染色反响阳性。棒形杆菌属软壁菌门:无细胞壁。螺原体属、植原体第一章园艺植物病害根底知识3.原核生物病害的特点植物病原细菌只能通过气孔、水孔、皮孔和蜜腺等自然孔口或伤口侵入。植物细菌性病害的病斑初期多有半透明水渍状或油渍状晕圈出现,后期空气潮湿时有菌脓溢出。植物病原细菌一般在病株或残体上越冬,主要通过雨水飞溅、流水〔灌溉水〕、昆虫、线虫、风和带病原细菌的种苗、接穗、插条、球根或土壤等进行传播。植物植原体和寄生维管束的韧皮部杆菌属细菌往往借助昆虫介体〔叶蝉〕或嫁接或菟丝子才能传播。第一章园艺植物病害根底知识病毒又称分子寄生物,是一类有生命特征的,通常包被于保护性的蛋白〔或脂蛋白〕衣壳中,只能在适宜的寄主细胞内完成自身复制的一个或一套基因组核酸分子。〔三〕植物病毒第一章园艺植物病害根底知识1.病毒的一般性状〔1〕植物病毒的形态与大小
球状、杆状和线条状弹状、杆菌状和双联体状丝线状,柔软不定形
第一章园艺植物病害根底知识〔2〕植物病毒的结构杆状和线条状病毒结构球状病毒结构第一章园艺植物病害根底知识〔3〕植物病毒的成分核酸、蛋白质、水分和矿物质元素等。核酸是病毒的遗传物质.蛋白质衣壳具有保护作用。〔4〕植物病毒的复制增殖病毒缺少生活细胞所具备的细胞器,绝大多数植物病毒都缺乏独立的酶系统,不能合成自身繁殖所必须的原料和能量,只能在活细胞内利用寄主的合成系统、原料和能量,分别合成核酸和蛋白质,再组装成子代病毒粒体,这种特殊的繁殖方式称为复制增殖。第一章园艺植物病害根底知识第一章园艺植物病害根底知识〔6〕植物病毒在活体外的稳定性钝化温度:钝化温度也称失毒温度,是指将病组织汁液在不同温度下处理10min后,使病毒失去侵染力的最低处理温度。稀释限点:指病组织汁液保持病毒侵染力的最大稀释限度,称为该病毒的稀释限点。体外存活期:指病毒汁液在室温〔20~22℃〕下,保持侵染力的最长时间。第一章园艺植物病害根底知识第一章园艺植物病害根底知识〔2〕植物病毒命名、英文俗名法:是将最先发现的病毒所侵染的寄主植物,加上病症来命名。书写时不采用斜体,常使用缩写。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mosaicvirus,缩写为TMV〕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mosaicvirus,缩写为CMV〕拉丁双名法:在寄主名和病症之后,加上病毒的属名。豇豆蚜传花叶马铃薯Y病毒〔cowpeaaphid-bornemosaicpotyvirus〕,属名用斜体书写。第一章园艺植物病害根底知识〔3〕重要的植物病毒及其所致病害病毒种名侵染来源传播方式所致病害特点寄主范围烟草花叶病毒(TMV)病株残体、野生寄主植物、栽培植物汁液接触、花粉、种苗发育缓慢、畸形、明脉、花叶烟草、番茄、辣椒、马铃薯、兰花等黄瓜花叶病毒(CMV)多年生杂草、花卉、栽培植物蚜虫、汁液接触、少数土壤斑驳、花叶、皱缩、畸形、矮化、坏死67科470多种植物马铃薯Y病毒(PVY)茄科植物、杂草蚜虫、种子、无性繁殖材料花叶、皱缩、坏死条斑、明脉、斑驳茄科、黎科和豆科60多种植物烟草环斑病毒(TRSV)多年生寄主植物、种子线虫、蚜虫、叶蝉、蓟马环斑、褪绿或坏死斑多科320多种植物第一章园艺植物病害根底知识3.植物病毒的传播和侵染〔1〕昆虫和螨类介体传播〔2〕线虫和真菌传播〔3〕种子和其他繁殖材料传播〔4〕嫁接传播〔5〕汁液传播〔机械传播〕病毒侵入寄主植物体后的分布因病毒种类和寄主植物而不同,一般植物旺盛生长的茎尖、根尖分生组织中很少含有病毒。第一章园艺植物病害根底知识第一章园艺植物病害根底知识〔3〕植物病毒病害病症的复杂性病毒在植物体内增殖扩散,不引起明显的病症表现为潜伏侵染,由于环境条件不适宜而不表现显著病症的为病症潜隐。一种病毒侵染一种植物可以引起多种类型的病症,一种病毒在不同寄主上可表现不同病症。一株植物受多种病毒或一种病毒不同株系同时侵染的现象称为混合侵染〔或复合侵染〕。混合侵染后,引起的病害病症比两种病毒单独侵染更为严重,称协生作用。两种病毒混合侵染后,只表现先侵染病毒病症的现象称交互保护作用。第一章园艺植物病害根底知识〔4〕植物病毒病害的诊断病毒所致植物病害都不产生病征。病毒病除具有独特的病症外,还具有传染性、多为系统感染、新叶新梢上病症最明显的特点。可根据该病毒的传播方式、寄主范围、鉴别寄主上的病症表现、在活体外的稳定性等一步确诊。在透射电镜下观察病组织汁液中的病毒粒体形态与结构是快速而可靠的诊断方法。第一章园艺植物病害根底知识1.植物病原线虫的一般性状〔1〕形态和结构植物线虫大多数呈蠕虫状,少数是雌雄异形,雄虫为线形,雌虫幼虫期为线形,成熟后膨大呈梨形、球形或柠檬形。植物寄生线虫口腔内都有口针。根结线虫雌成虫和卵雄虫雌虫胞囊线虫成熟雌虫体〔胞囊〕〔四〕植物病原线虫第一章园艺植物病害根底知识第一章园艺植物病害根底知识〔3〕生态特性植物寄生线虫除休眠状态的幼虫、卵和胞囊,都需要在适当的水中,或外表有水膜的土壤颗粒上正常活动和存活,或在寄主植物的活细胞和组织内寄生。线虫发育最适温度一般在15~30℃之间,45~50℃的热水中10min即可杀死线虫。线虫在寒冷、枯燥或缺乏寄主时能以休眠或滞育的方式在植物体外长期存活,多数线虫的存活期可以到达一年以上。寄主根部的分泌物对线虫有一定的吸引力,或者能刺激线虫卵孵化。线虫一般是通过人为的传带、种苗的调运、风和灌溉水以及耕作农具的携带等进行远距离传播。植物寄生线虫在土壤中有许多天敌。第一章园艺植物病害根底知识2.植物病原线虫的主要类群园艺植物重要病原线虫及其所致病害特点属名重要种类所致病害特点茎线虫属鳞球茎茎线虫为害茎、块茎、球茎、鳞茎或叶片。引起坏死、腐烂、矮化、变色、畸形、瘤肿马铃薯茎线虫薯块表皮龟裂,内部干腐、空心。茎蔓、块根发育不良,短小或畸形,严重者枯死根结线虫属南方根结线虫根部形成根瘤,须根少,严重时整个根系肿胀成鸡爪状。植株生长衰退爪哇根结线虫滑刃线虫属草莓滑刃线虫为害植物的叶、芽、花、茎和鳞茎,引起叶片皱缩、枯斑,花畸形、死芽、茎枯、茎腐和全株畸形等菊花叶线虫剑线虫属
标准剑线虫根尖肿大、坏死、木拴化。分别可传播葡萄扇叶病毒和烟草环斑病毒、番茄环斑病毒
美洲剑线虫长针线虫属
长针线虫
引起根尖肿大、扭曲、卷曲等畸形。可传播病毒
第一章园艺植物病害根底知识1.寄生性植物的一般性状〔1〕寄生性植物的寄生性全寄生植物:指寄生性植物从寄主植物上获取它自身生活需要的所有营养物质,包括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质。半寄生植物:植物本身具有叶绿素,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来合成有机物质,但由于缺乏根系而需要从寄主植物中吸取水分和无机盐,其导管与寄主植物的导管相连。〔五〕寄生性植物第一章园艺植物病害根底知识〔2〕寄生性植物的致病性一般全寄生植物比半寄生植物的致病能力强,可引起寄主植物黄化和生长衰弱,严重时造成寄主植物大片死亡,对产量影响极大。半寄生植物寄生初期对寄主生长无明显影响,当寄生植物群体较大时会造成寄主生长不良和早衰,有时也会造成寄主死亡。有些寄生性植物还能将病毒从病株传导到健株上。〔3〕寄生性植物的繁殖与传播寄生性植物靠种子繁殖。被动传播:种子主要依靠风力、鸟类和种子调运传播主动传播:成熟时果实吸水膨胀开裂,将种子弹射出去。第一章园艺植物病害根底知识2.重要的寄生性植物菟丝子属:中国菟丝子〔C.chinensis〕南方菟丝子C.australis〕田野菟丝子〔C.campestris〕日本菟丝子〔C.japonicus〕菟丝子危害状第一章园艺植物病害根底知识日本菟丝子第一章园艺植物病害根底知识列当属:埃及列当〔O.aegyptica〕第一章园艺植物病害根底知识向日葵列当〔O.cumana〕向日葵列当花序向日葵列当寄生状态与寄主受害状第一章园艺植物病害根底知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Unit 6 Beautiful landscapes-Pronunciation(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译林版(2024)英语七年级下册
- 2023七年级英语下册 Module 2 What can you do Unit 3 Language in use第5课时教学设计 (新版)外研版
- 7《认识时间》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 11《大家排好队》(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 9暮江吟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 自我决定理论
- 2024秋九年级英语下册 Module 7 English for you and me Unit 2 We all own English教学设计(新版)外研版
- 10《人人节约》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科学一年级下册(冀人版)
-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 第二章 生物个体的稳态 2.1 人体的稳态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3
- 财税知识培训
- 星河湾物业家政服务方案
- 2024年计算机软件水平考试-高级系统架构师考试近5年真题附答案
- 医院缺陷管理办法
- SAP ERP:SAPPM设备管理模块介绍.Tex.header
- QSPI-9708-2016-光伏电站安装施工质量验收规定
- 财政投资评审咨询服务预算和结算评审项目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细胞制备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
- 商业空间设计(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和室内设计专业)全套教学课件
- 2024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
- 幼儿园课件:《父爱如山》
- 四川乡村振兴文旅策划方案-全面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多产业带深度融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