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2025届初三下学期一模诊断测试物理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2025届初三下学期一模诊断测试物理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2025届初三下学期一模诊断测试物理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2025届初三下学期一模诊断测试物理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2025届初三下学期一模诊断测试物理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2025届初三下学期一模诊断测试物理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如图所示,有一平面镜与水平面成45°角倾斜放置,有一小球位于平面镜的左侧,为使小球在镜中的像竖直向上运动,应使小球()A.竖直向上运动B.竖直向下运动C.水平向左运动D.水平向右运动2.下列描述中,与物理学史不符的是A.伽利略通过对“斜面小车实验”的分析,认识到“阻力越小,小车速度减小得越慢”B.格里克通过马德堡半球实验精确地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C.焦耳最先精确地确定了电热与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D.奥斯特最早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从而揭示了“电与磁的联系”3.2017年4月20日,搭载着“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发射中心升空,“天舟一号”进入太空后,与“天宫二号”自动对接成功,如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火箭升空时,“天舟一号”的重力势能不变B.对接成功后,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天舟一号”是静止的C.“天宫二号”的太阳能电池板工作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D.“天舟一号”进入太空后,质量减小4.下列关于信息的传递和能量的利用说法正确的是A.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聚变所释放的能量来发电B.光纤通信是利用光波传输信息C.煤、石油、天然气、太阳能等都是不可再生能源D.移动电话(手机)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5.小明在路上骑自行车,若说他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A.迎面走来的行人 B.路旁的树木C.从身边超越的汽车 D.小明骑的自行车6.电磁铁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图中应用到电磁铁的设备有A.空气开关 B.普通电熨斗C.电话的听筒 D.电热水壶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热敏电阻Rt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闭合开关,当温度降低时()A.电压表示数变大,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大B.电压表示数变小,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大C.R1消耗的功率与电流表示数的平方之比变小D.电路消耗总功率与电源电压之比变小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B.可以采用回声测距的办法用超声波测量地球和月球的距离C.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控装置可以避免学生受周围噪声的干扰D.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密闭的广口瓶内,抽出瓶内空气的过程中听到声音变大9.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的关系”的是()A. B.C. D.10.如图将电池、灯泡、导线连接起来,再依次把下列物品接到A、B之间,其中能使灯泡发光的是A.铅笔芯 B.干木棒 C.玻璃棒 D.橡胶棒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11.标有“8V3W”和“8V6W”的灯泡L1、L2并联在8V的电路中,最亮的是_____,串联在一个8V的电路中,最亮的是_____.12.如图是小明正在使用测电笔辨别正常家庭电路中三孔插座的火线与零线,此时测电笔氖管_____(发光/不发光)。为了防止漏电,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应该将______孔接地。13.青藏铁路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其路基两傍树立着一根根热棒(如图所示),热棒的一端插入地下的冻土层,热棒里密封有特殊的液体。当冻土层温度升高时,这种液体就会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成气体______(“吸收”“放出”)热量,对冻土进行降温,保证路基的安全。14.如图所示,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加热(不考虑热损失),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水比煤油温度升高的少,也可以说,要使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温度,水吸收的热量比煤油吸收的热量_____。换用其它物质来做这样的实验,通过实验人们得到了类似的结果,物质的这种特性我们可以用物理量_____来描述。15.检查视力时,要求眼睛与视力表相距5m,医院里常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检查视力,让被检查者面对平面镜而坐,身后是视力表,已知人距平面镜2m,那么视力表离平面镜的距离应是_____,当人靠近平面镜时,镜中视力表的像的大小将_____。16.重为25牛、体积为1×10-3米的石块掉入水中,在下沉过程中,石块的惯性将_____、重力势能将_____(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当石块全部没入水中后,石块所受重力与浮力的合力大小为______牛。17.小红站在学校大厅衣冠镜前2m的地方,像到小红的距离为_____m;小红发现衣领处有一点污渍,便走近镜子,镜中的像将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由于大厅内光线较暗,为了帮助小红看清衣领上的污渍,小明应将光源照向_______(选填“衣领”或“平面镜”)三、作图、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4分)18.图中OA为轻质杠杆,可绕O点转动,在点B处用细绳悬挂一重物,在A端施加动力F1,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请画出杠杆受到的阻力F2及动力臂L1。(_________)19.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灯和开关接到电路中.(________)20.学习了阿基米德原理的知识后,小宇同学自己设计实验完成“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请你完成下列相关过程中空格处的内容.(一)实验器材:除量筒,金属块,细线,水等器材外,还必须要的器材是___.(二)实验步骤:(1)在弹簧测力计下端用细线悬挂一块金属块,静止时,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1及金属块所受的重力G,则F1_____G(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面的示数V1.这里适量的水是指________.(3)将金属块完全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的示数V2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三)分析与交流:(1)弹簧测力计的两次示数差(F1﹣F2)表示________________;(2)量筒中水面两次示数差(V2﹣V1)表示____________;(3)如果实验操作正确且排除实验过程中的误差,可以得到两者(F1﹣F2)与(V2﹣V1)之间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21.小陈同学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现有待测电阻、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键及导线若干,所有元件均完好。他连接电路后,按正确的实验步骤操作,刚闭合电键时电流表示数为0.22安,电压表示数为2.2伏,接着他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观察到电流表示数变大而电压表示数变小。经过思考他重新正确连接电路,按正确步骤操作,闭合电键时发现电压表示数为2.3伏;然后他将变阻器滑片P移到中点,电流表的示数如图所示;继续移动变阻器滑片,直到电流表示数最大为0.44安。(1)请根据实验过程,将下表填写完整_________。物理量实验序号电压表示数(伏)电流表示数(安)12.20.2222.3340.44(2)待测电阻平均值是_____欧。(计算电阻时,精确到0.1欧)22.电阻箱是能够直接读出电阻阻值的可变电阻在电路图中用符号表示.为探究导体两端电压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导体的电流I跟导体电阻倒数1/R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图和乙所示实物连线图,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I﹣1/R的图象(1)如图(乙)是根据图(甲)连接的实物图,请在错误的导线上打×并连接正确;(________)(2)闭合开关后,小明发现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原因可能是_____;(3)分析实验数据,小明得出实验探究的结论是_____.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22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23.继共享单车之后,电动共享汽车也陆续登陆济南.物理杨老师租用如图所示的共享汽车外出家访,人车总质量为800kg,汽车轮胎与地面总接触面积为0.05m1.这辆汽车从学校出发,沿平直公路以15m/s的速度匀速行驶了10min到达小明家,汽车电动机的功率为4×l03W.取g=l0N/kg,通过计算回答:(1)小明家距离学校的路程是多少?(1)这辆汽车的总重力是多少?(3)这辆汽车对地面的压强多大?(4)此过程中电动机做了多少功?24.如图甲是一种恒温调奶器,可以自动调试好加水的奶粉,然后加热到最适合宝宝饮用的温度40℃,还可以自动保温,特别适合夜间使用.图乙是机器的参数表及电路简图(R1、R2为电热丝,S为双触点自动开关).求:调奶器处于保温状态时的工作电流(结果保留两位小数)?电阻R2的阻值?若把200g调好的奶粉从20℃加热到40℃所用时间为32s,则调好的奶粉的比热容是多少(不计热损失)?

参考答案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C【解析】

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可知,像与物体关于镜面是对称的,由于竖直方向与平面镜的夹角是45°,所以物体运动的路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也是45°,像向上运动,物体就要向左运动,所以应选C.2、B【解析】

A.伽利略根据理想斜面实验,认识到“阻力越小,小车速度减小得越慢”,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正确;B.托里拆利利用玻璃管和水银第一个测出大气压强的值,故错误,与物理学史不符;C.焦耳最先精确确定电热与电流、电阻、通电时间的关系,即焦耳定律,故正确;D.奥斯特最早发现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揭示了电流的磁效应,故正确。3、B【解析】

(1)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是重力势能.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是质量和被举高度;(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要先选取一个标准做为参照物,研究对象和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就是运动的;如果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是静止的;(3)天空二号上有许多电子设备,需要电能的提供,太阳能电池板就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4)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温度无关.【详解】A.火箭升空时,“天舟一号”的高度增加,质量不变,所以重力势能增大,故A正确;B.对接成功后,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之间没有位置的变化,所以是静止的,故B正确;C.“天宫二号”的太阳能电池板工作时将光能转化为电能,为设备提供电能,故C错误;D.“天舟一号”进入太空后,因为质量与位置变化无关,所以质量不变,故D错误;故选AB.对于此类结合现代科技考查物理知识的题目,是现在中考的热点,解决此类问题时要紧扣物理考点,认真分析作答.4、B【解析】试题分析: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裂变所释放的能量来发电,故A错误;光纤通信主要是利用激光在光导纤维中传输信息的通信方式,激光是一种光波,故B正确;煤、石油、天然气使用之后在短时间内无法在自然界中再次产生所以是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资源,故C错误;移动电话、无线电广播电视、卫星通信、光纤通信都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故D错误.考点:核裂变;移动通信;光纤通信;能源的分类5、D【解析】

A.小明相对于迎面走来的行人位置是变化的,即他是运动的,故A错误;B.小明相对于路旁的树木位置是变化的,即他是运动的,故B错误;C.小明相对于从身边超越的汽车位置是变化的,即他是运动的,故C错误;D.小明相对于自己骑的自行车位置没有变化,可以说他是静止的,故D正确.6、A【解析】当电路中电流过大或者短路,空气开关中的电磁铁起作用,使开关断开,切断电路,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所以空气开关中应用到电磁铁,A符合题意为答案.电熨斗是把电能转化为内能,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故B不符合题意.电话话筒的作用是把声音信号变化成电信号,是电磁感应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电热水壶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把电能转化为内能,故D不符合题意.7、D【解析】

AB.由图可知,热敏电阻Rt和定值电阻R1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得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当温度降低时,热敏电阻的阻值变大,电路总电阻变大,而电源电压不变,由I=可知,电路电流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由U=IR可知,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变小,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由P=UI可知,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小.故AB错误.C.由P=I2R知,R1消耗的功率与电流表示数的平方之比等于R1的阻值,因此,R1消耗的功率与电流表示数的平方之比不变,故C错误;D.由P=UI知,电路消耗总功率与电源电压之比等于电路电流I,由以上分析可知,电路电流变小,即电路消耗总功率与电源电压之比变小,故D正确.8、A【解析】

A.用超声波能把人体内的“结石”打碎,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故A正确;B.由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不能利用超声波来测量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故B错误;C.安装噪声监测器只会测出噪声的大小,但不能减弱噪声,所以,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控装置不可以避免学生受周围噪声的干扰,故C错误;D.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密闭的广口瓶内,抽出瓶内空气的过程中听到声音变小,故D错误.9、B【解析】

A.物体质量增大时,物体的重力不变.不符合题意.B.物体的重力和物体的质量是一个一次函数图象,物体的重力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符合题意.C.物体的重力跟物体的质量之间是二次函数图象.不符合题意.D.物体的质量增大时,物体的重力减小.不符合题意.10、A【解析】

物体根据导电能力分为导体、绝缘体,干木棒、玻璃棒、橡胶棒是绝缘体,不能使灯泡亮起来,铅笔芯是导体,能使灯泡亮起来;故答案为A.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11、L2L1【解析】由两灯泡的铭牌可知,两灯泡的额定电压相等,且灯泡L1的额定功率小于灯泡L2的额定功率,根据,L1灯泡的电阻大于灯泡L2的电阻,(1)若将它们并联接入8V的电路中时,两灯泡两端的电压相等,两灯均在额定电压下工作,实际功率等于额电功率,灯泡L1的实际功率小于灯泡L2的实际功率,所以此时灯泡L2比较亮;(2)若将它们串联接入8V电路中时,通过两灯泡的电流相等,根据,L1的电阻大于L2的电阻,则L1的实际功率大于L2的实际功率,灯泡的亮暗取决于实际功率的大小,所以灯泡L1较亮.12、发光C【解析】

图中右孔应为火线。测电笔使用时手必须接触笔尾金属体,图中使用方法正确,此时测电笔氖管发光;家庭插座遵循左零右火上地的接线原则,所以C孔接地线,为了防止外壳漏电。13、汽化吸收【解析】

根据题意知道,热棒的一端插入地下的冻土层,冻土层温度升高时,热棒里特殊的液体,由液态变为气态,即发生汽化现象,而汽化过程吸热。+14、多比热容【解析】

相同的加热器加热物体,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可以利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在加热时间相等,即吸收相同热量的前提下,煤油升高的温度多。也就是说要使两者升高相同的温度,对水加热的时间要长,即水吸收的热量要多;这是为了研究物体的吸热本领与物质的种类是否有关而做的实验,在物理学中,为了表示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不同,而引入了比热容这个物理量。15、3m不变【解析】

由图可知,人距离平面镜2m,检查视力时眼睛离视力表的像要求距离是5m,也就是视力表的像在镜子后方5m-2m=3m处,根据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可知,人站在平面镜和视力表之间,视力表在人身后1m,也就是距离平面镜3m;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当人逐渐走近平面镜时,人的大小不变,人在平面镜中成的像的大小不变。16、不变变小15【解析】

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在下沉过程中,石块的质量不变,它的惯性将不变;在下沉过程中,石块的质量不变,但石块的高度降低,因此,其重力势能将变小;当物体浸没水中时,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石块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ρ水gV物=1.0×103kg/m3×10N/kg×1×10-3m3=10N;石块所受重力与浮力的合力为:F合=G-F浮=25N-10N=15N。17、4不变衣领【解析】

[1]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小红离平面镜2m,则它的像离平面镜也是2m,所以像到小功的距离为4m;[2]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所以像的大小不变;[3]应将光源照向衣领,使衣领变亮,才容易看清所成的像.三、作图、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4分)18、【解析】

用在杠杆上的动是杠力,方向沿绳子向上阻是物重对杠杆的力方竖直向;已知支点动力和阻力的方向,根据力臂的,过支作动力用线和阻力线的垂线,即动臂和阻臂。【详解】过支点O做动力F1的垂线段,即为动力臂L1;点B处用细绳悬挂一重物,重物对杠杆的竖直向下的拉力为阻力,作用点在B点,如图所示:19、【解析】

开关和电灯应是串联关系,开关应接在火线的哪一端,这样可以保证当断开开关时,灯泡与火线断开,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20、弹簧测力计等于金属块能全部没入且不接触筒底金属块所受的浮力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或说金属块的体积)F1﹣F2=ρ水g(V2﹣V1)【解析】

(一)因为“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所以,实验器材除了量筒、金属块、细线和水外,还需要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和浸没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二)(1)在弹簧测力计下端用细线悬挂一块金属块,由于静止时,拉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F1等于G;(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这里适量的水是指:金属块能全部没入且不接触筒底;(三)(1)由称重法知道,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减掉浸没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F浮=F1-F2;(2)根据实验过程知道,量筒中水面两次示数差(V2-V1)表示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3)根据和G=mg知道,金属块排开水所受重力的表达式是:G排=m排g=ρ水gV排=ρ水g(V2-V1),又因为F浮=G排,所以,(F1﹣F2)与(V2﹣V1)之间的关系式是:F1﹣F2=ρ水g(V2﹣V1).21、物理量实验序号电压表示数(伏)电流表示数(安)12.20.2222.30.2233.00.344.50.4410.2【解析】

(1)电流表示数变大而电压表示数变小,可知电压表与滑动变阻器并联;刚闭合电键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最大,电流表示数为0.22安,电压表示数为2.2伏,可知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滑最大==10Ω;正确连接电路后,电压表与定值电阻并联,刚闭合开关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3V,此时变阻器的阻值仍处于最大,所以电路中的电流仍为0.22A,由以上数据可知电源电压:U=2.3V+2.2V=4.5V;当变阻器滑片在中点时,变阻器的阻值为×10Ω=5Ω,由图知,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3A,所以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U滑=IR滑=0.3A×5Ω=1.5V,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2=4.5V﹣1.5V=3V;当电路中的电流最大时,变阻器的阻值为零,此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4.5V,由表格中数据知,电流为0.44A,根据此组数据可知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3=≈10.2Ω;(2)当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时,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1=≈10.5Ω;当滑片在中点时,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2==10Ω;当电路中的电流最大时,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3=≈10.2Ω;根据三组数据可知待测电阻的平均值为:R=≈10.2Ω。22、[Failedtodownloadimage:]电阻箱断路在导体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