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学案例分析_第1页
保险学案例分析_第2页
保险学案例分析_第3页
保险学案例分析_第4页
保险学案例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保险学案例分析(最全)

可保风险还要求缺失发生的概率较小。这是因为缺失发生概率专门大

意味着纯保费相应专门高,加上附加保费,总保费与潜在缺失将相差无几。

明显,如此高的保费使投保人无法承担,而保险也失去了转移风险的意义。

缺失具有确定的概率分布是进行保费运算的首要前提。运算保费时,

保险人对客观存在的缺失分布要能作出正确的判定。具有一定的“时效性”,

像这种体会数据,保险人必须持续作出相应的调整。

存在大量具有同质风险的保险标的,一方面可积存足够的保险基金,

使受险单位能获得十足的保证;另一方面可使风险发生次数及缺失值在预

期值周围能有一个较小的波动范畴。如此,集中起来的巨额风险在全国甚

至国际范畴内得以分散,被保险人受到的保证度和保险人经营的安全性都

得到提升。

缺失的发生必须是意外的。如果由于投保人的有意行为而造成的缺失

也能获得赔偿,将会引起道德风险因素的大量增加,违抗了保险的初衷。

此外,要求缺失发生具有偶然性(或称为随机性)也是“大数法则”得以

应用的前提。

缺失是能够确定和测量的是指缺失发生的缘故、时刻、地点都可被确

定以及缺失金额能够测定。因为在保险合同中,对保险责任、保险期限等

都作了明确规定,只有在保险期限内发生的、保险责任范畴内的缺失,保

险人才负责赔偿,且赔偿额以实际缺失金额为限,因此,缺失的确定性和

可测性尢为重要。

重要性:保险作为微观经济主体转嫁风险的一种重要手段,其经营承

保的对象是风险,而风险缺失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使加大保险经营风险

防范和治理成为必要。围绕保险经营的要紧环节,如展业、承保、理赔、

风险自留额的确定和再保险安排、积存保险资金的运用等等,相应相伴着

危及保险经营稳固的各种风险,而承保风险是所有保险经营风险的起点。

按照近因原则,如果是单一缘故导致保险缺失的,则只需判定该缘故

是否为保险合同所约定的保险事故,适用较为容易。但存在多个缘故的,

近因原则的适用较为复杂,以下结合案例来具体分析:

1、保险缺失由一系列缘故引起,则前一缘故(即诱因)是否构成“近因”

应判定各缘故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及性质。

(1)各缘故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的,前一缘故(即诱因)不构成“近因”。

(案例:保险船舶因大雾偏离航线搁浅受损,本案近因是大雾导致船舶搁浅,

超载和不适航与大雾没有因果关系不是近因。)(2)各缘故之间存在因果关

系的,则应判定因果关系的性质。A、不存在必定因果关系的不构成“近

因”。(案例:保险车辆遭受暴雨泡浸气缸进水,强行启动发动机导致发动机

受损,近因是强行启动发动机,暴雨并不必定导致发动机受损而不是近因。)

B、存在必定因果关系的构成“近因(案例:闻名的艾思宁顿诉意外保

险公司案中,被保险人打猎时从树上掉下来受伤,爬到公路边等待救援时

因夜间天冷又染上肺炎死亡,肺炎是从树上掉下来的意外事故之必定,因

而是近因。)C、是否存在必定因果关系有争议的,则取决于法官自由裁量。

(案例:投保人被车辆碰擦,送往医院后不治身亡,死亡缘故是心肌梗塞,

车祸是否是心肌梗塞的诱因,即构成死亡的近因取决于法官自由裁量。)

2、多个致损缘故,其中对保险事故的发生起直截了当的、决定性作用

的缘故是近因。(案例:船舶开航前船长因病不能出航,经港监批准由大副

临时代理船长,航行途中三副纵火造成火灾事故,三副与大副之间有矛盾

不是近因,三副有意纵火才是火灾事故缺失的近因。)

3、多个致损缘故共同作用导致保险事故,则多个缘故均是近因。典型

案例为非典型肺炎致人死亡,单纯慢性病或非典均可不能产生被保险人死

亡的后果,但在二者共同作用下必定会导致死亡的结果,则非典与慢性病

均可视为死亡的近因。

缺失与近因存在直截了当的因果关系,因而,要确定近因,第一要确

定缺失的因果关系。确定因果关系的差不多方法有从缘故推断结果和从结

果推断缘故两种方法。从近因认定和保险责任认定看,可分为下述情形:(1)

缺失由单一缘故所致:若保险标的缺失由单一缘故所致,则该缘故即为近

因。若该缘故属于保险责任事故,则保险人应负赔偿责任;反之,若该缘

故属于责任免除项目,则保险人不负赔偿责任。(2)缺失由多种缘故所致:

如果保险标的遭受缺失系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缘故,则应区不分析。

多种缘故同时发生导致缺失

多种缘故同时发生而无先后之分,且均为保险标的缺失的近因,则应

区不对待。若同时发生导致缺失的多种缘故均属保险责任,则保险人应负

责全部缺失赔偿责任;若同时发生导致缺失的多种缘故均属于责任免除,

则保险人不负任何缺失赔偿责任;若同时发生导致缺失多种缘故不全属保

险责任,则应严格区分,对能区分保险责任和责任免除的,保险人只负保

险责任范畴所致缺失的赔偿责任;对不能区分保险责任和责任免除的,则

不予赔付。

多种缘故连续发生导致缺失

多种缘故间断发生导致缺失

致损缘故有多个,它们是间断发生的,在一连串连续发生的缘故中,

有一种新的独立的缘故介入,使原有的因果关系链断裂,并导致缺失,则

新介入的独立缘故是近因。近因属于保险责任范畴的事故,则保险人应负

赔偿责任;反之,若近因不属于保险责任范畴,则保险人不负责赔偿责任。

近因识不

按照上述分析,我们能够得出如此一个分析近因的方法,即:近因是

指对缺失的发生具有现实性、决定性和有效性的缘故。缺失是近因的必定

的和自然的结果和延伸。如果某个缘故仅仅是增加了缺失的程度或者扩大

了缺失的范畴,则此种缘故不能构成近因。

在保险业务实践中,一些案件,还存在着同时存在两个近因的专门情

形。在这类情形下,又存在三种不同的情形:第一,两个缘故都属于保险

责任或者除外责任;

第二,其中一个缘故属于保险责任,另一个缘故属于非承保责任;第

三,其中一个缘故属于保险责任,另一个缘故属于除外责任。

第一种情形比较好处理,属于保险责任的保险人承担赔偿责任,属于

除外责任的,则不承担赔偿责任。第二种情形也不难处理,,如果缺失的

缘故差不多上近因,其中一个属于保单项下的保险责任,而另一个属于非

承保责任(即保单并未明确规定除外责任),那么保险人在一样情形下要

对全部缺失承担赔偿责任。第三种情形分细了还有两种情形:(1)两个近

因同时发生并相互依存;(2)两个缘故同时发生但相互独立。在第(1)

种情形下,如果两个近因同时发生且相互依存,没有另一个近因,任何一

个近因都可不能单独造成缺失,现在除外责任优于保险责任,即保险人对

全部缺失不承担赔偿责任。(理由是,在合同自由的前提下,司法对保险

合同的讲明不是为了改变合同当事人的意图,而是落实这种意图,关于保

险合同中明确约定的除外责任,除阻碍公共利益的法定除外责任外,被保

险人一样能够支付对价予以加保,否则就表明被保险人情愿或需要自己承

担这种危险。在第(2)种情形下,两个近因相互独立,哪个近因没有,

另一个近因也会造成缺失,那么被保险人关于承保危险所造成的缺失部分

能够获得保险赔偿,但对除外责任的近因所造成的缺失,保险人不予赔偿。

关于近因原则的判定

案情介绍:

某日,某公司为了丰富职员生活,专门安排一辆大巴,组织职员

进行省内旅行。能从纷杂的工作中抽身出来轻松一下,职员们心情都专门

舒服。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速行驶时,突然从后面飞驶而来一部人货车(后经

交警裁定:人货车为违章快速超车)。公司大巴来不及避让,两车严峻碰撞。

公司职员张强和王成双双受了重伤,赶忙被送入邻近医院急救。

张强因颅脑受到重度损害,且失血过多,抢救无效,于两小时后

身亡。王成在车祸中丧失了一条大腿,在急救中因急性心肌梗塞,于翌日

死亡。

就在事发前不久,公司为全体职员购买了人身意外损害保险,每

人的保险金额为人民币10万元。事故发生后,该公司赶忙就此事向保险公

司报案。保险公司接到报案后赶忙着手调查,了解到:张强一向躯体健康,

而王成则患心脏病多年。

最后,按照《人身意外损害保险条款》及《人身意外损害保险伤

残给付标准》,保险公司作出如下核定及给付:

1、核定车祸属意外事故;

2、核定张强死亡的近因是车祸,属保险责任,给付张强死亡保险

金人民币10万元;

3、核定王成丧失了一条大腿的近因是车祸,属保险责任,给付王

成人民币5万元意外伤残保险金;

4、核定王成死亡的近因是急性心肌梗塞,不属保险责任,不予给

付死亡保险。

案件分析:

张强和王成两人由单位购买了同一保险公司的同一种保险,都在

同一次车祸中丧生,而保险公司为何要做出不同给付?

一、俩人投保的人身意外损害保险是保险公司承担人们因遭受外

来的、突发的、非本意的、非疾病的保险责任的保险。张强与王成遭遇的

不幸看似相同,而在遭遇人身意外损害方面的程度和实质都不同。对此判

定依据的是保险理赔的一项差不多原则-----近因原则。

近因原则是指危险事故的发生与缺失结果的形成,须有直截了当

的因果关系------“近因”,保险才对缺失负补偿或给付责任。那个地点的

近因,不是指时刻上最接近缺失或事故的缘故,而是指直截了当促成结果

的缘故。如果近因在保险责任范畴内,则缺失事故为保险事故,“保险”则

应负赔偿缺失或给付保险金的责任;否则,无责任。

二、由此判定:

1、张强的死亡是车祸,属单一缘故的近因,属于被保险,保险公

司应负赔偿责任。

2、王成死亡的近因是心肌梗塞,因意外损害(车祸)与心肌梗塞(疾

病)没有内在联系,心肌梗塞并非由意外损害所造成的,故属于新介入的独

立缘故。那个新的独立的缘故为非保险,即使发生在被保危险之后,由非

保险所致的缺失,保险公司无赔偿责任。

案例结论:

因此,本案中,车祸属保险责任,急性心肌梗塞不属于保险责任。

故保险公司给付因车祸身亡的张强死亡保险人民币10万元,不给付因急性

心肌梗塞(疾病)死亡的王成死亡保险金;只给付其因车祸造成丧失肢体的伤

残金。如此做是合理的。

关于近因原则,保险公司会在理赔时按照实际情形合理使用。但

被保险人往往不知这一原则,这就要求保险公司处理事故时必须向被保险

人或者受益人讲明清晰,并使其明白,做到理赔处理能为公司树立不偏不

倚的公平形象。

关于保险期内发生的事故,保险公司处理时第一要看事发的缘故

是不是近因,只是不是,则不属于保险事故,保险公司会不予赔付。可见

近因原则的重要性。近因原则属于保险的差不多原则,对保险双方具有同

样制约作用。

风险因素的识不

在欧洲某个海港,一天停泊的一艘1万吨化肥的货船突然着火了,火

势迅速蔓延到另外的船舱。当消防队赶到时,火以蔓延到了大半条船。船

上装的是硝酸铁农药,在高温条件下会发生化学反应成为爆炸物品。由于

火势失控万吨硝酸镂农药船爆炸了。爆炸产生的震波和冲击波又使大批高

楼倒塌,同时邻近的几个大型油库在冲击波的作用下相继发生爆炸,最后

大火几乎吞并了这座都市。

1992年4月29日,美国洛杉矶发生了一起大规模的骚乱事件,是一场

种族冲突。起因是洛杉矶法院宣判4名白人警察无罪开释而引起的。

1991年3月3日,刑满开释不久的黑人青年罗德尼・金在加州的高速公

路上超速行驶,洛杉矶公路警察派出直升机和多辆警车追踪15分钟才把金

逼入死胡同。警察逮住金后,对他棍打脚踢50多下,使金遍体鳞伤。此事

正好被一名居民用摄像机投拍下来,并把录像带挤到全国各大电视台,从

而在美国掀起一场轩然大波,引起了公愤。

10天后,这4名警察被指控犯有11条罪状。通过一年多的起诉和审讯

工作,洛杉矶一家法院的陪审团通过7天的猛烈辩论,于1992年4月29

日傍晚宣布4名警察无罪开释。消息传出后洛杉矶的黑人赶忙上街示威抗

议并采取极端报复行为,结果烧毁了一些商店超市,工厂学校政府机关地

铁被关闭,导致58人死亡、2555人受伤,1164人被捕,造成火警1713起,

有850家韩国人开设的商店被烧毁或被洗劫一空。直截了当经济缺失10亿

美元。

按照风险分类的差不多方法,此案例所表现的风险属于哪一类?

案例:房屋索赔资格认定

2000年2月10日,张某将其所有的房屋及房内财产向某保险公司投保

了家庭财险,保险期限一年。张某按合同交纳了全部保费,保险公司及时

签发了保单。房屋保险金额30万,其他财产的保险金额10万。同年6月9

日,张某购新房一套,并拟将原住房卖给李某。7月160,李某未付清全

部房款后入住,双方约定一星期后去政府部门办理过户手续并付清所有房

款。

不料,7月20日,李某家由于煤气泄漏引发火灾,致使房屋严峻受损。

事发后,张某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遭拒赔后向法院起诉。

本案存在两种不同观点,一种主张应该赔,一种主张不赔。

本案的关键在于房屋出险时被保险人张某是否具有保险利益?

爷爷能否索取孙女身故保险金?

某幼儿园张某(女)3岁时父亲去世,张某的母亲李女士在铁路部门做

列车员,张某随爷爷奶奶在D都市生活。6虽上小学时,她母亲调动工作

至E都市,并差不多组建新的家庭,李女士将张某接回周围,之后张某随

其母亲李女士和继父在E都市共同生活,她的日常所需费用由其母亲和继

父共同负担。在张某离开E都市时,爷爷曾为她购买了一份少儿平安险(1

0年期),并指定自己为受益人。

张某到E城一年后的一天,在一次上学途中因交通事故不幸身亡。事

发后,张某的爷爷到保险公司报案,并申请给付保险金,遭保险公司拒绝。

本案涉及投保人爷爷对被保险人孙女是否具有保险利益?

案例:A公司对印刷厂厂房是否存在保险利益?

1999年1月2日,A公司向本市一家印刷厂租借了一间100多平方米

的厂房做生产车间,双方在租赁合同中约定租赁期为一年,若有一方违约,

则违约方将支付违约金。

同年3月6日,A公司向当地保险公司投保了企业财产险,期限为一

年。当年A公司因订单持续,欲向印刷厂续租厂房一年,遭到拒绝,因此

A公司只好边坚持生产边预备搬迁。次年1月2日至18日间,印刷厂多次

与A公司交涉,督促其尽快搬走,而A公司经理多次向印刷厂讲明,并表

示情愿支付违约金。

最后,印刷厂法人代表只得要求A公司最迟在2月10日前交还厂房,

否则将向有关部门起诉。2月3日,A公司职员不慎将洒在地上的煤油引燃

起火,造成厂房内设备缺失215000元,厂房屋顶烧塌,需修理费53000元,

A公司因此向保险人索赔。

本案中厂房内设备属企业财产险的保险责任范畴,保险公司理应赔偿

其缺失,这一点不存在争议,但租借合同已到期,保险公司对是否仍应对

厂房屋顶修理费进行赔偿产生了分歧。

第一种意见:租赁合同到期后,A公司对印刷厂厂房已不存在保险利

益。

第二种意见:A公司连续违约使用印刷厂厂房期间,厂房屋顶烧塌,

即A公司违约行为在先,在保险标的上的利益不合法,保险公司不应给予

赔偿。

本案的关键在于租赁合同期满后,A公司对印刷厂厂房是否存在保

险利益?

案例:被保险人是否履行告知义务

1996年3月,某厂45岁的机关干部龚某因患胃癌(亲属因可怕其情绪

波动,未将真实病情告诉本人)住院治疗,手术后出院,并正常参加工作。

8月24日,龚某经同志吴某举荐,与之一同到保险公司投保了简身险,办

妥有关手续。填写投保单时没有申报身患癌症的事实。1997年5月,龚某

旧病复发,经医治无效死亡。龚某的妻子以指定受益人的身份,到保险公

司要求给付保险金。保险公司在审查提交有关的证明时,发觉龚某的死亡

病史上,载明其曾患癌症并动过手术,因此拒绝给付保险金。龚妻以夫君

不知自己患何种病并未违反告知义务为由抗辩,双方因此发生纠纷。此案

能否获赔?

某家银行投保火险附加盗窃险,在投保单上写明24小时有警卫值班,

保险公司予以承保并以此作为减费的条件。后银行被窃,经调查某日24小

时内有半小时警卫不在岗。咨询保险公司是否承担赔偿责任?

案例:被保险人是否履行尽告知义务

李某于2000年12月向某保险公司投保了个人住房险。2001年5月投

保人住房发生火灾。保险公司查证:李某将其使用的住房出租他人开设印

刷厂,火灾是因工人操作不当引起的。李某以火灾责任向保险公司索赔。

保险公司认为李某的住房已改变使用性质,但未通知保险公司并申请变更,

遂作出拒赔的决定,并告知李某向厂方追偿。

案例:能否证明右眼失明是一次意外撞伤直截了当导致的

2000年2月15日,刘先生投保了某保险公司的综合个人以外损害保险。

3个月不到,刘先生就遭遇了一次意外。一天他忙着去见客户,在一个拐角

处猛撞到一户人家向外打开的铁窗边缘,右眼被撞伤。一开始他觉得撞伤

的地点专门痛,然而依旧赶路,过了一会眼睛没刚才那么疼了,刘先生便

以为没事了,就没有去医院就诊。

两个月后,刘先生惊奇地发觉,自己的右眼带上眼镜也看不清任何东

西了。医院诊断“脉络膜萎缩”。刘先生认为自己右眼失明要紧是那一次意

外碰撞引起的,便拿着有关单证向保险公司提出意外伤残理赔申请。

刘先生以他失明缘故完全由外伤单独且直截了当引起为由,向保险公

司提出索赔申请能否得到支持?

案例分析:导致缺失结果是单一缘故吗?

某纸制品厂向保险公司投保了企业财产险,期限1年。同年8月,该

地区连降暴雨,泛滥成灾,该厂对仓库及车间采取了防洪措施,但措施并

不得力,起不到多大作用,位于低洼处的仓库仍大量积水,造成庞大的财

产缺失。事故发生后,纸制品厂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保险公司的理赔发

生争议,有的认为该事故发生的唯独缘故是洪水,该赔;有的认为是由多

种缘故造成,洪水只是其中缘故之一,被保险人防洪措施不得力是要紧缘

故主张不赔。

案例:某面粉厂在2月向保险公司投保企业财产险,期限一年。同年9

月一天夜里下起了大雨,当晚的风力专门大,某车间厂房的一角破坏,雨

水由破口淌进厂房。当时车间的一部分职工正在上夜班,由于噪音大,又

为了赶任务,一时没有注意到厂房进水,结果雨水淋入了正在高速运转的3

台电机内部,导致电机组烧坏,生产被迫中断,造成了财产缺失,该车间

的电机属该厂投保的固定资产中的一项。按照当天的天气象部门测定,出

险当晚降雨一小时,降雨量12毫米,当晚最大风力为8级〜9级。这次事

故造成的保险财产缺失是否构成保险责任,保险公司内部也存在着争议。

1983年7月31日陕西安康发洪水使安康地区烟酒副食公司的纸烟仓库

里的底层纸烟被水浸泡,上面几层纸烟未被浸泡,但仓库内的防潮设施因

洪水浸淹而失效。该公司为防止受潮霉变,将遭受潮气的纸烟全部削价销

售,因投保了保险随向保险公司要求赔偿差价缺失。投保方提供洪水进库

时防潮设施被淹失效的证明,以及纸烟受潮后短期将要霉变失去价值的鉴

定。

保险方认为纸烟未被洪水直截了当浸泡,销售差价属间接缺失,不予

赔偿。是否符合近因原则?

某日清晨,55岁的退休工人赵某骑车途径一条偏僻的马路时,由李某

驾驶的一辆出租汽车在她身后超速行驶,遇到紧急情形后又避让不当,将

正常骑车的赵某撞倒并卷入车下。急欲逃跑的李某非但不停车,反而加大

油门倒车,将受伤倒地的赵某在前后轮之间又反复碾压了三次。赵某被送

到医院后抢救无效,两天后死亡。李某驾驶机动车违章行使,肇事后又倒

车碾压被害人,手段极其残酷,被依法逮捕。李某所开的出租车已投保了

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此案能否从保险公司获赔?

案例1、车辆失而复得保险赔偿该退?

1997年1月31日,上海申通金属型材厂与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分公司签订了一份保险合同,为该厂的一辆桑塔纳2000型轿车的车辆

缺失、盗窃、抢险等作了投保。同年10月,被保险车被窃。申通厂要求保

险公司理赔获得支持,于1998年6月得到保险赔偿款13.69万元。同时该

厂按保险公司要求,出具机动车保险权益转让书一份:即被窃车辆的一切

权益转给保险公司,并授权保险公司以立书人的名义向责任人追偿。

不久,被盗车辆由常州市公安机关截获,并送至闵行区马桥汽车修理厂

修理,申通厂闻讯后表示舍弃对该车的所有权。保险公司获悉后则认为,

申通厂理应返还已赔付的保险金,不然应视为不当得利。为此,保险公司

于去年12月1日诉至法院,要求判令申通厂向保险公司返还保险赔偿金1

3.696万元。此案如何处理。

案例2、获得第三者赔偿后还可向保险公司索赔吗

2000年2月20日,张先生被江某驾驶的运货大卡车撞伤住院治疗,交

警部门认定在此次交通事故中司机江某负全部责任。经协商,江某赔偿了

张先生医疗费、营养费、护理费、误工费、交通费等缺失共计8000元。在

事故发生前,张先生已向其保险公司投保了1万元的意外损害医疗保险。

那么张先生获得了江某的赔偿后,是否还能够向保险公司申请1万元的保

险金呢?

1997年2月,王某向A保险公司投保了家庭财产保险,保险金额为8

000元,保险期限自1997年2月15日零时至1998年2月14日24时。后

来有B保险公司上门推销,其岳父不知其已投保,又为王某投保了家庭财

产,保险金额为5000元,保险期限自1997年5月8日零时至1998年5月

7日24时。1998年1月,王某的邻居家发生煤气罐爆炸,殃及王某家,造

成王某财产缺失1万元。王某即通知了A保险公司。A保险公司进行勘察

后,决定赔偿王某8000元。

正当王某为其投了保而感到庆幸,同时也因其余2000元无法得到赔偿

而感到沮丧时,其岳父赶到告知王某还能够向B保险公司索赔。王某赶忙

通知B保险公司,索赔5000元,B保险公司接到通知后,了解到王某已由

A保险公司承诺赔偿,因此拒绝赔偿。与此同时,A保险公司得知王某重

复保险,也告知王某该公司决定不再足额赔偿8000元。王某遂以二公司为

被告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判令二被告按保险金额对其进行赔偿。

这张合同是否有效

1998年3月10日,张某为其夫投保了长期寿险,保险金额为50万元。

1999年4月23日,张某的夫君遇车祸死亡,张某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保

险公司在审核单证时发觉,投保单中的投保人签字和被保险人签字字体完

全一样,讲明出自同一人之手。张某承认是她填的投保单,被保险人的名

字也是她代签的。保险公司表示,按照保险法55条的规定,这是一张无效

保单,拒绝给付。张某不服,向法院提起诉讼。

附:《保险法》55条规定“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合同,未经被

保险人书面同意并认可保险金额的,合同无效”。

受益人只填“法定”如何处理

王某于2002年12月投保了一年期意外损害险,保额20万元。保险单

受益人栏中填写了“法定”二字。2003年9月王某乘坐的轮船失事,王某

死亡。由于王某生前曾向刘某借款3万元一直未还,因此王某妻子和刘某

在受益人的认定上发生了争议。王某妻子认为“法定”二字确实是指法定

继承人,王某父母已过世,且没有儿女,因此保险金应该由王某妻子领受

和支配;刘某则认为“法定”应视为未指定受益人,保险金应按王某的遗

产处理,其中3万元用于清偿王某生前钞票自己的债务。

案例:谁拥有保险金要求权

李某系某小学学生,1998年6月25日放学回家后,其父叫他去买酒,

横穿马路时不幸被汽车撞死。因当时天色较暗,肇事汽车逃逸,没有目击

者。李某死后尸骨未寒,李父不堪面对家人指责,又悲又气,喝农药自尽。

处于极度悲伤的李母认为,亲小孩夭折,夫君身故,平常与公婆多有纠葛,

觉得难以在李家再呆下去,待丧事办毕,便改嫁他人。

由于李某投保了学生平安险,按照合同规定,保险公司应给付3000元

保险金。但李某属学校集体投保,未指定受益人。李母与李的祖父在围绕

谁是保险金受益人的咨询题上产生纠纷。保险金应该由谁领取?

保险合同订立的案例

1998年7月9日,某化工厂与财产保险公司商谈签订财产保险合同。

化工厂于当日下午填写的投保申请书中的保险期限为自1998年7月9日中

午12点至1999年7月8日中午12点止(按投保单格式填写)。化工厂在

投保申请书上盖章。9日下午5时,由于堤坝被洪水冲断,厂房受淹达三天

之久,缺失达250多万元。

7月100,保险公司将其签发的财产综合保险单送至化工厂,保单约

定保险期限自1998年7月10日零时至1999年7月9日24时止,保单同

时还对责任范畴、责任免除、被保险人等其他事项作出了规定。同时化工

厂于8月18日将保险费交至保险公司。

事故发生后,化工厂要求保险公司查勘定损并提出索赔,保险公司以

承保财产被水淹事故发生在保单约定期限之外,不属于承保责任范畴为由,

拒绝查勘定损和赔偿。为此,化工厂以保险公司擅自修改事先约定的保险

期限及缺失扩大为由向当地法院提出诉讼。

该保险车辆保险公司该不该赔

案情

1995年4月8日,某棉麻公司为其车辆在一家保险公司购买了车辆缺失险、

第三者责任险、盗窃险,保险期限自1995年4月25日起至1996年4月2

4日止。棉麻公司及时交付了保险费。1995年10月25日,棉麻公司将该

车转让给个体户林某,并同时在车辆治理所办理了过户手续。

11月14日,司机廖某驾驶该车辆与另一货车相撞,经汽车修理厂进行修理

评估,两辆事故车的修理费分不为3.8万元和4.5万元。按照公安交警大队

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廖某应对交通事故负全部责任。

1996年5月,棉麻公司和林某一起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申请,并于同

年6月10日向保险公司出具了该车在车管所过户的证明。保险公司以保险

车辆已过户转让但未申请办理保险批改手续为由,向被保险人发出拒赔通

知书,双方为此引起诉讼。

下面案例是否属于违约。

某地个体运输户高某,于1985年12月将一辆面包车向当地保险公司

投保车辆缺失险及第三者责任险,保险金额为2万元,应对保险费285元。

当投保单填妥向高收费时,高声称钞票未带够,因急于出车,要求先将保

险单给他,下午再将其余的钞票交来,接着在争得经办人同意后,便交了

保费100元,将保险单带走。

但事后高某并未如约补交保费,保险人曾多次催收,并表示再拖欠不

交,出事后就不予负责赔偿,均被其敷衍搪塞,保险公司一直未收到余额。

到第二年4月,保险车辆在行驶途中翻车,造成6000余元的缺失,投保人

便向保险人提出索赔。保险人以拖欠保费为由予以拒赔。

如何处理此案?

游客坠楼身亡保险拒绝赔偿

2008年4月28日,李某与旅行社签订旅行合同书,参加旅行社组织的北京、

天津7日游。旅行社为李某购买了个人旅行意外损害保险。2008年5月20

日,李某夫妻跟随旅行团到京,被安排入住丰台区一商务酒店4层。当日

凌晨5点左右,李某家人发觉李某从酒店四楼跌落死亡。警方出具关于李

某死亡的调查结论,该人系高坠致颅脑损害死亡,不属于刑事案件。

事发后,保险公司以李某并非死于“意外事故”为由,拒绝赔偿保险

公司认为,李某亲属未能提供证明李某死于意外事件的直截了当证据,因

此保险公司不应当承担保险责任。

北京市一中院以有利于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原则作讲明,同时保险公

司亦未能举证证明李某的死亡系其自身有意或过失所致,支持了李某亲属

的诉求,终审判令保险公司赔偿李某亲属25万。

为防灾转移保险财产,费用该由谁承担?

兴盛食品公司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一个叫桔树滩的镇上。1998年3月

280,该食品公司将其固定资产、原料及存货等财产向某保险公司足额投

保财产保险综合险,保险期限为一年。

同年7月29日,食品厂所在地的县防汛指挥部下达了桔树滩进入防汛

紧急状态的通告,通告称:估量8月1日桔树滩水位将超过历史最高水位,

经上级政府批准,实施应急转移方案。该方案要求所有非防汛人员转移,

其财产也一律就近转移到安全地区。

翌日,保险公司按照上述方案,对桔树滩镇上的所有保户发出了《隐

患整改通知书》,该通知书规定了各保户应尽快转移财产,并强调如果不按

整改意见办理,保险公司将依保险法的规定解除保险合同,并对合同解除

前发生的保险事故不承担赔偿责任。保险公司在将整改通知书送达食品公

司的当天,就派人对食品公司需要转移的原料及存货进行了清点、登记,

食品公司赶忙雇车将这些物品运送到安全地区。后来,由于当地政府组织

及时,食品公司并未遭受洪水。

食品公司在财产转移中,发生了转移费用11万元。该公司认为,11万

元的财产转移费用应由保险公司承担,要求保险公司赔偿。保险公司则认

为这笔财产转移费用不属于保险责任范畴内的缺失,其向食品公司下达的

《隐患整改通知书》是协助食品公司转移财产,这既是保险公司行使爱护

国家财产安全的权益,也是食品公司尽爱护国家财产安全的义务,故对该

转移费用不予赔偿。双方协商未果,食品公司因此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要求保险公司赔偿其为转移保险标的所支出的费用。

案例:中国人保财产险公司第二代“金牛”家庭财产保险

保证责任:

一样责任,自然灾难和意外事故;

特约责任,盗抢、管道破裂、水渍,现金、金银珠宝、玉器等贵重物

品。

保险投资金每份2000元,保险期限3年,保险金额10000元,保险期

满后被保险人可领取本金2000元并获132元的投资收益(收益率2.2%).

案例分析:未注明保险标的位置纠纷案

张某投保了家财险。某日,张某欲将其房屋墙壁重新粉刷一遍,便把

家具、衣物、家电等物品搬到楼外自家的窗前,令其14岁的亲小孩看管。

亲小孩在玩耍时将一瓶汽油碰洒,当时天气燥热,阳光经玻璃聚焦引起大

火,烧毁张某多件财物,价值9000余元。因此张某向保险公司索赔。

保险公司认为其全部缺失是在户外发生的,决定不予赔偿。张某回来

细看保险单,发觉保单上并未填写详细家庭地址,遂再度向保险公司索赔。

保险公司对张某的答复则是:保险单上未注明保险财产坐落地址,是保险

代理人的过错造成的,不符合保险公司的意愿,属无效代理行为,如果要

赔偿缺失的话,也应该由代理人向张某赔偿。

资料:机动车辆第三者强制保险

对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实行强制保险是国际上一个普遍惯例,最早由美

国于1919年开始推行。我国于2006年7月1日起推行该险。

交强险实行无过错赔偿原则。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单位:元

此案是否属于第三者责任

案情:2000年12月1日,肖某乘坐某客运公司一一般大客车,行至成

渝高速公路R324KM+300M处时下车,从右至左横穿公路,在逆向主车道

上被迎面驶来的一辆小轿车撞伤,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交通事故治理部

门出具了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认定大客车对该起事故负全部责任。

客运公司在向受害人肖某家属赔偿缺失后,依据其所投保的机动车第三者

责任险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保险公司认为,在这起事故中,客运公司赔

偿被害人的经济缺失并不是所保车辆直截了当引起的,因此这不是保险责

任范畴内的事故,保险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客运公司认为拒赔不合理,

起诉到法院。

案例:

甲、乙两车在行驶中发生碰撞事故,甲车车损600元,车内物资缺失1

500元,乙车车损400元,车内物资缺失500元。全部缺失为3000元。

交通治理部门裁定甲车负要紧责任,承担经济缺失70%;乙车负次要

责任,承担经济缺失30%。按照甲乙各自承担经济的缺失,运算赔款如下:

(1)甲车应承担经济缺失=(甲车车损600元+乙车车损400元+甲车

货损1500元+乙车货损500元)义70%=2100元

(2)乙车应承担经济缺失=(甲车车损600元+乙车车损400元+甲车

货损1500元+乙车货损500元)义30%=900元

运算保险赔款

①甲车自负车损=甲车车损6007GX70%=420元

甲车应赔乙车=(乙车车损400元+乙车货损500元)义70%=630元

保险公司负责甲车车损和第三者责任赔款为

(420元+630元)X(1-免赔率15%)=892.50元

②乙车自负车损=乙车车损400元X30%=120元

乙车应赔甲车=(甲车车损600元+甲车货损1500元)X30%=630

保险公司负责乙车车损和第三者责任赔款为:

(120元+630元)X(1-免赔率5%)=712.50元

“富山海”轮理赔案

2003年5月31日,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公司所属“富山海轮”在丹

麦东部博恩霍尔姆岛邻近海域发生海上事故。当时,载有66000吨化肥的

“富山海轮”与一艘塞浦路斯籍集装箱船发生碰撞,外轮撞到中方船左舷

一、二舱之间,导致生活舱突然大量进水。事故发生后,丹麦海上援救部

门赶忙展开救援行动,专门快从正在下沉的中国货轮上救出全部27名船员。

船员在弃船前,将船上所有油路封闭,未造成海上污染。

“富山海”货轮本身保险额高达2050万美元。该货轮上运载的

所有物资也随船一同沉没,货主是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公司,物资保险

额为870万美元。共计3000万美元左右,约2.4亿人民币。

事故发生后,中国人保随后赶忙启动了应急理赔程序,先预付赔

款近七千万元人民币。

随后,按照国际惯例,中国人保委请了律师等有关中介机构主动进行

调查取证工作,通过两个多月的调查取证,人保财险公司认定此次事故的

缘故属于保险责任,决定向中远散货运输有限公司支付1050万美元的后续

赔款。这是我国船舶保险历史上缺失最大的赔案。

案例分析

2000年6月22日,武汉航空公司一架从恩施飞往武汉的运七班机在汉

口坠毁,机上44人全部遇难,地面上有七人也同时丧生,乘客中有20余人买了

航空旅客人身意外损害保险。遇难者中一些人还买了湖北、北京、河北等

地人寿保险公司的其他种类的人寿保险。此外,武汉航空公司的运七飞机

向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投保了2000万元的机身险、5000万元的第三者责任

险和每一座位7万元的乘客法定责任险,总计保险金额7550万元;此外武

汉航空公司还连续多年向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投保雇主责任险。如此,运七

飞机遇难后的保险赔款共涉及以下方面:

(1)太平洋保险公司承担的运七机身险,

最高限额达7550万元,其中包括2000万元的机身险、5000万元的第

三者责任险和每一座位7万元的乘客法定责任险;

(2)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承担的“雇主责任保险”,每位机组人员保险

金额为24.3万元;

(3)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承担的20人在恩施机场构买了人寿保险公司

的航空意外损害保险,最高给付金额为20万;

(4)平安保险公司武汉分公司发觉“湖北烟草”于1997年在公司投

保了标准养老保险,估量可获保险3.8万。

(5)未参加保险人员的人身赔偿费用由三部分构成:1、躯体损害赔

偿费7万元,2、充分考虑到1993以来物价指数实际情形,每名遇难者赔

付额再加4.5万。3、给每位遇难者3600元丧葬费,三项共计11.81万元。

(6)因飞机机尾铲平驳船铁篷而致死亡的7名民工也可获得同样的赔

偿额。

(7)旅客行李按最高2000元的额度进行赔偿;

(8)每位遇难者的家属可获得慰咨询金3000元。

宾馆责任保险赔偿案

1988年12月100,某市一个五星级酒店向人保公司某市分公司投保

公众责任险,保险金额为100万美元,期限1年。

1989年5月1日德国驻该市总领事馆在该酒店设宴招待来访的德国某

代表团。宴会后一行人到该酒店的酒吧间饮酒至10点半左右;在返回时,

副领事H先生被停车场边缘一侧绿化带延伸出来的高80厘米、长260厘米

的水泥平台绊倒摔伤,送经医院检查,确诊为肋骨压缩性骨折,并收治入

院。

事故发生后,89年8月14日代表德国政府向酒店提出索赔。H先生认

为保险方应按公众责任赔偿其受伤后各种缺失费用(医疗费、工资缺失、

房租补贴、休假津贴、驻外专门津贴、丧失探亲假)22万多德国马克。理

由:造成其人身损害的直截了当缘故是由该酒店水泥平台造成的,属民事

侵权行为,而关于侵权行为的责任者应对受害人进行缺失赔偿。

保险方认为H先生的损害应自己负责,但考虑到友好关系愿协商处理。

保险公司提出了协商解决意见:

1、费用运算时刻不能按6个半月,而应按4个月,即5月2日—8月

31日o

2、伤者应在中国治疗,医疗费应以中国医院确定为准为11800元,折

合马克为3953.10元。

3、工资部分应只列差不多工资和职务津贴两项,按4个月运算61453.

53马克,对方要求的房租补贴、休假津贴、驻外专门津贴、丧失探亲假等

4项不应列入工资缺失。

4、工资缺失+医疗费用=65406.63

5、本案要紧是伤者自己疏忽,酒店平台为次要缘故,故酒店只负1/3

缺失责任。

结果:通过协商,以赔付50%结案。

案例:产品责任险的赔付

1998年7月某日晚,李某在家就餐时被突然爆炸的啤酒瓶炸伤左眼,

共花去各种费用63000余元。李某向啤酒生产者甲厂索赔,因甲厂已向某

保险公司投保了产品责任险,责任限额为50000元,因此保险公司在责任

限额内支付了赔偿金50000元。后经调查,啤酒瓶爆炸是因专门为甲厂生

产啤酒瓶的乙厂产品质量不合格所致,甲厂遂要求乙厂承担责任。某保险

公司则认为应由自己向乙厂提出赔偿要求。甲厂与保险公司为此发生纠纷,

诉至法院。

例如:一样死亡赔偿36个月的工资。伤残最高为48个月的工资。

临时失去工作能力超过5天者,经大夫证明,保险公司将负责补偿雇员

在此期间的工资收入缺失。

瓦斯爆炸工伤事故案

某乡个体户经批准合资经营了一个小煤矿,该矿与工人签定了劳务合

同,其中规定如果工人在采矿中发生意外事故致死时,由矿方给付丧葬费、

抚恤金5000元。考虑到工人意外损害的风险客观存在,矿方与保险方签定

了保险合同,以工人在受雇期间的意外损害赔偿为保险责任,每人保险限

额为5000元,投保人与被保险人均为矿方。结果,在保险有效期内,因发

生瓦斯爆炸而导致5名工人窒息死亡,其家属纷纷向矿方和保险公司两方

提出索赔。此案应该如何赔偿?

未成年人自杀能否得到保险赔付

1997年4月28日,严某为其9岁的女儿向某保险公司投保了5份少儿

保险,身故受益人为严某。1988年3月22日晚,严某的妻子刘某携带其女

儿从11层办公楼跳楼死亡。经公安部门现场勘察和调查询咨询,认定刘某

及其女儿的死亡性质为自杀。事故发生后,受益人严某向保险公司申请赔

付意外身故保险金。本案的被保险人在保险合同成立之日起两年内自杀,

但其年仅9岁,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自杀是否适用责任免除条款?

人身意外损害保险(太平洋安泰)

适合年龄:|少儿险|20岁以下|20-30|30-40|40-50|50以上

保险期间:一年

保险责任:1、为被保险人遭受意外损害事故时的身故给付和残疾给付;

2、还可提供意外医疗给付;即所产生的医疗费用,以投保的意外医疗金额

为限。(附约);3、意外住院现金补偿,按实际住院天数给付意外住院补

偿金。

特点:弹性选择,保证切实;保费低,保证高

安先生30岁,在银行里任出纳员,尽管经济收入无忧,但每天上下班

骑车穿梭于拥挤的车流中,始终有些忐忑不安:万一发生了意外,以后的

生活和妻儿老小如何办?

他为自己投保了意外损害险(职业等级为1)及其附约后,每天只需

花0.97元,如遇意外损害最高可获得8,000元医疗费,如住院则有

高达120元/天的住院补偿金,万一身故或全残时还可获得80,000元保

险金。

健康之宝终身医疗保证打算(太平洋安泰)

投保年龄:18周岁至50周岁

保险期间:终身

交费方式:年缴,半年缴,季缴

交费期限:20年,或缴至被保险人60周岁、65周岁

保险特点:限期缴费,保证终身、定额给付、保证范畴广、保

证续保

投保人安先生30周岁,为自己投保健康之宝终身医疗保证打算,差不

多保额10万元,住院补贴日额100元,缴费20年,年缴保费3145元,平

均每天8.62元。安先生从此获得了终身的医疗、身故、全残保证。

1、住院补贴保险金:若安先生因意外损害而住院,每天可获得100元

住院补贴,同一次住院最多可领取补贴9000元(90天为限),每年最多能

够领取18000元(180天为限)。

2、重症监护病房补贴保险金:若安先生必须住进重症监护病房,除给付

住院补贴保险金外,另按100元/天给付重症监护病房补贴保险金,同一次

住院最多能够领取3000元(30天为限),每年最多能够领取6000元(60

天为限)。

3、门诊补贴保险金:安先生于住院治疗的前两周内或出院后两周内,

因与此次住院相同的疾病或意外损害同意门诊治疗,按50元/次给付门诊补

贴保险金,同一次住院最多可给付门诊补贴保险金100元(两次为限)

4、急诊补贴保险金:安先生于住院治疗前,因与此次住院相同的疾病

或意外损害同意急诊治疗,给付50元急诊补贴保险金。

5、抢救车使用补贴保险金:若安先生住院医疗并以抢救车运送,可获

得100元抢救车使用补贴保险金。

6、身故、全残保险金:若安先生不幸身故或全残,则本公司按投保时

的差不多保额扣除上述一到五项累积已给付保险金后给付身故或全残保险

金,本打算效力终止。

注:1-5项保险金的累积给付总额以差不多保额10万元为限。

变额寿险一一是一种保额随着其保费分离帐户的投资收益的变化而变

化的终身寿险。

例如平安世纪理财投资连结保险:每份保险的年交保险费为人民币12

60元,保险期间分十年、十五年,二十年和二十五年四种,投保人投保一

份保险时,保险公司收到每期应交保险费后,按照下表所示分配保险费

保单年度每期保费投资账户保险保证

首年1260—1260

次年12602401020

以后各年12601056204

被保险人手术后意外死亡,

意外险是否赔偿

某工厂为所有职工投保了团体意外损害险,每人保险金额2万元,保

险期限一年。保单生效后3个月,该厂职工孙某患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

炎。在医院进行手术治疗时,孙某突然显现心跃过快、呼吸骤停。经大夫

采取急救措施使其复苏后,孙某一直处于脑缺氧状态,一个星期后死亡。

医疗委员会对此事故的鉴定是医疗意外死亡。

事后,孙某的家属持医院证明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保险公司以孙某

并非遭受意外损害、属于疾病死亡为由拒绝赔付。保险公司如此处理是否

合理?

1.1996年上海郊县有一农村妇女因患高血压休息在家,8月投保保险金

额为20万元、期限20年的人寿保险,投保时隐晦了病情。97年2月该妇

女病情发作,不幸去世。被保险人的夫君作为家属要求保险公司给付保险

金。咨询保险公司是否履行给付责任?

答案:因为投保人在投保时隐晦了病情,违反了如实告知义务。因此,

保险人有权解除保险合同,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同时不退还保险费。

2.1999年9月11日,某面粉厂向保险公司报案,告知出险。该面粉

厂于同年2月3日向保险公司投保企业财产险,保险期限一年。9月7日夜

里,天上下起了瓢泼大雨,当夜的风力专门大,某车间厂房的一角被破坏,

雨水由破口淌进厂房。当时车间的一部分职工正在上夜班,由于噪音大又

为了赶任务,一时并没有注意到厂房进水,结果雨水淋入了正在高速运转

的三台电机内部,导致电机绕组烧坏,生产被迫中断。经保险公司的理赔

人员验险,最后定损为:修理费用为8510元。该车间的电机属该厂投保的

固定资产中的一项。按照当天的气象部门测定,出险当晚降雨近一小时,

降雨量为12毫米,最大风力为7级。咨询这次保险财产缺失是否构成保险

责任?

答案:这次事故造成的保险财产缺失不构成保险责任。按照近因原则

的要求,当保险标的发生缺失时,应找出引起保险事故发生的近因,以正

确确定保险责任,从保险人的角度讲,与近因有关的风险要紧有两种:一

是保险责任;二是除外责任。在本案中,是由于下雨及刮风导致厂房漏雨,

又由于漏雨导致电机损坏,下雨起着较为要紧的作用是近因,而这场雨的

降水量达不到暴雨的限定标准,因此整个事件构不成暴雨责任,保险人不

必承担赔偿责任。

3.1999年5月11日,驾驶员王某驾驶一辆装载水泥的解放牌卡车行

至大集路120公里处,因避让前面一辆小轿车采取措施不当,加之下雨路

滑,致使挂车翻在公路上,与相对方向行驶而来的由驾驶员赵某驾驶的某

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大型货车相撞,造成驾驶员赵某死亡,所载物资严峻缺

失的重大交通事故。后经公安机关认定由解放牌卡车驾驶员王某全部责任。

该事故经当地人民法院审理判决王某犯交通肇事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

刑二年,赔偿房地产开发公司经济缺失87620元。判决生效后却难以执行。

因为王某的解放卡车因未参加保险,其生活相当困难,他又差不多丧失劳

动能力,其家中无任何可供执行的财产,已无履行判决书所确定的赔偿经

济缺失的能力。房地产开发公司为赵某所驾货车投保了车辆缺失险、第三

者责任险、货主责任险、承运物资责任险。在房地产开发公司的缺失不能

向王某索取赔偿时遂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保险公司是否该赔?如何赔

偿?

答案:保险标的的缺失是属于保险责任范畴内的缺失,保险车辆因碰

撞发生保险事故,造成保险标的的缺失,保险公司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对

该案的理赔处理,应适用代位追偿原则。保险车辆发生保险责任范畴内的

缺失应当有第三方负责赔偿的,被保险人应向第三方索赔。如果第三方不

予支付或无力支付时,保险人应按照被保险人提出的书面赔偿要求,按照

合同予以赔偿,但被保险人必须将第三方追偿的权益转让给保险人。因此,

车辆缺失在被保险人履行一定手续后,保险公司应依据保险合同给予赔付,

并获得向肇事人王某追偿的权益,车内的物资缺失按照物资运输保险合同

由所保保险人赔付并同样转移代位追偿权。

4.1998年5月,投保人王某向保险公司为自己投保了人身意外损害保

险,保险金额10000元。在受益人的项目内,王某填写的受益人为“法定二

1999年5月,其妻张某因家庭纠纷将王某杀害,王某的父母向保险公司提

起索赔。保险公司经审查,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

被保险人是被其妻有意杀害,是违法犯罪行为,不属于意外损害。退一步

讲,即使是意外损害,也属于免责的范畴。第二种意见认为,被保险人被

其妻有意杀害,是违法行为,但关于被保险人来讲属于意外损害,应承担

赔偿责任。你认为哪种意见正确,讲明理由。

答案:第二种意见是正确的。因为意外损害是指外来的、突发的、非

本意的、非疾病的使躯体受到损害的客观事件。本案中,对被保险人来讲,

完全是一种外来的、突然的、不能预料的客观事件,符合意外损害的定义

和特点,属于保险公司承担保险责任的范畴。同时,《保险法》规定:“投

保人、受益人有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的。保险人不承担给

付保险金的责任。投保人已交足2年以上保险费的,保险人应当按照合同

约定向其他享有权益的受益人退还保险单的现金价值。受益人有意造成被

保险人死亡或者伤残的,或者有意杀害被保险人未遂的,丧失受益权。”因

此,保险公司是否承担保险责任,需要确定其妻张某是否为受益人。在《保

险法》中受益人均是指定的,不存在法定受益人的概念,因此,应认定被

保险人把受益人填写为“法定”是无效的,等同于未指定。因此,其妻张

某不是受益人,保险公司应承担保险责任。但保险金应作为被保险人的遗

产,由被保险人的继承人申领。

5.1996年2月30日,某中外合资石化公司向某保险公司投保平安福

寿险。徐女士是该公司的职工,受益人为徐女士的夫君。1998年5月1日

晚上,徐女士与夫君发生争吵,最后被夫君扼死。徐女士新婚不久,无子

女,父母均健在。翌日,犯罪嫌疑人自首。咨询徐女士的继承人能否领取

保险金及如何分配?

答案:按照《保险法》规定:“投保人、受益人有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

伤残或者疾病的。保险人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投保人已交足2年以

上保险费的,保险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向其他享有权益的受益人退还保险

单的现金价值。受益人有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或者伤残的,或者有意杀害

被保险人未遂的,丧失受益权从那个规定能够看出,只要投保人、受益

人有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保险人就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

责任。因此在本案中,徐女士的夫君作为受益人有意杀害被保险人,保险

公司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保险责任,徐女士的夫君丧失受益权。同时,保

险公司应向被保险人的继承人,也确实是被保险人的父母退还保险单现金

价值。

6.2000年3月,刘某向一家财产保险公司投保了家庭财产保险,保险

金额为3万元,保险期间为五年。同年7月,因连降暴雨,刘某住房进水

约1米深,财产缺失1万元,保险公司勘查定损后,按照合同约定赔偿了

刘某1万元的保险金。2001年3月,刘某又续保了家庭财产保险,后来,

保险公司在例行的夏季防洪检查中发觉,刘某住房进水的直截了当缘故是

其住房地势太低,因此及时向刘某发出了在住房周围构筑防洪墙的通知,

但刘某对此并没有理会。2001年夏天,在连降了几天暴雨后,刘某的住房

又进水1米多深,财产缺失达1.2万元。刘某又象上次一样,向保险公司

报了案,保险公司的理赔人员勘查现场后,作出了拒赔的决定。请按照案

情,回答如下咨询题:(1)保险公司拒赔的理由是什么?(2)保险公司拒

赔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答案:(1)刘某没有履行防灾防损义务。(2)《保险法》。

7.1996年11月9日,李某为其亲小孩向某保险公司投保了一份少儿保

险。按照保险条款约定,被保险人自保单生效时起至22周岁前因意外事故

死亡,保险公司给付死亡保险金。1997年12月,李某向保险公司报案称:

1997年11月4日清早,在给亲小孩喂服糖浆时,发觉他表情专门,脸色和

嘴唇发紫,遂送往医院抢救。当日上午9时许,因抢救无效死亡,次日火

化。李某以哺水呛噎致死为由,要求保险公司赔付意外身故保险金。保险

公司经调查核实,大夫出具的死亡通知单注明李某的亲小孩在入院时就已

死亡。门诊记录卡是大夫应李某的要求在11月28日开具的。经鉴定,保

险公司认为“哺水呛噎致死依据不足”,作出了退还保险费、解除保险合同

的决定。请按照案情,回答如下咨询题:(1)本案的处理,涉及到保险事

故发生后的什么咨询题?(2)我国《保险法》对出险后的通知期限有没有

明确规定。(3)目前,国际上关于投保人或受益人未在保险合同约定的时

刻内通知保险公司所产生的后果,通常采纳的两种做法是什么?

答案:(1)投保人或受益人及时通知义务(2)没有作出

(3)因延迟通知而导致必要的证据及保险事故的性质、缘故无法认定

或增加保险公司的勘查、检验等项目费用的,受益人应承担由此造成的缺

失。因延迟通知,同时,近因无法确定,保险公司能够不承担保险责任。

8.1998年11月5日,王某通过某保险公司的保险代理人黄某,投保了

养老保险及附加重大疾病保险和意外损害医疗保险,缴费方式为年缴。199

9年1月4日,由于缴费时刻快超过了条款规定的宽限期,王某翌日又要到

外地出差,就将保险费交给了黄某,托付他代缴。不巧的是,黄某的父亲

病危,他必须赶忙回老家,缴费时刻耽搁了两天,王某的保单刚好过了规

定的宽限期,处于失效的状态。黄某想等王某出差回来,向王某讲明一下,

由自己垫付保费利息,再办理保单复效手续。真是“天有不测风云”,王某

出差返回途中遭遇车祸,经抢救治疗,王某痊愈出院,但住院期间,王某

花费了2万多元医疗费用,遂向保险公司索赔。请按照案情,回答如下咨

询题:1、王某要紧依据所投保的什么险种进行索赔。2、如果你是保险公

司理赔人员,你对该案如何处理。

答案:1、意外损害医疗保险。2、先按条款规定,承担对王某的保险

赔偿责任;再依据保险代理合同,追究对代理人黄某的赔偿责任。

1.A银行向B企业发放抵押贷款50万元,抵押品为价值100万元的机

器设备。然后,银行以机器为保险标的投保火险一年,保单有效期为1998

年1月1日至该年12月31日。银行于1998年3月1日收回抵押贷款20

万元。后此机器于1998年10月1日全部毁于大火。咨询:

(1)银行在投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