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引导学生了解马克思的伟大贡献,体会马克思的伟大人格和历史功绩。学习悼词的写法,掌握悼词的基本结构和特点。提高学生分析文章结构、筛选关键信息、概括中心思想的能力。培养学生准确、流畅、生动地表达思想感情的语言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诵读、研读文本,让学生自主探究悼词的内容和结构。组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马克思的贡献和意义,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思维能力。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相关图片、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背景和内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马克思的崇敬之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到个人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马克思的两大发现及其深远意义。把握悼词的结构特点,体会作者对马克思的崇敬与赞扬之情。学习文章准确、严密、生动的语言特色。2.教学难点深入领会马克思思想的博大精深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如何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感悟马克思的伟大人格,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有感情地诵读,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加深对文本的理解。2.问题引导法: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3.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解决问题。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图片、视频、文字资料等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播放一段关于马克思的生平事迹的视频片段,展示马克思的形象以及他所生活的时代背景。2.提问: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就是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谁能简单说一说你对马克思的了解?3.引导学生回忆历史课上学到的马克思的相关知识,或者学生自己课外阅读所了解到的内容,从而引出课题《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二)介绍背景及作者(5分钟)1.介绍背景1883年3月14日,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马克思在英国伦敦逝世,3月17日,安葬于伦敦海格特公墓。本文是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发表的讲话,高度评价了马克思一生的伟大贡献,表达了对马克思的深切悼念。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在马克思生活的时代,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不断激化。马克思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为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指明了方向。2.介绍作者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8201895),德国思想家、哲学家、革命家,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恩格斯与马克思共同撰写了《共产党宣言》,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他在马克思逝世后,承担起整理和出版马克思遗稿的工作,并继续领导国际工人运动,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他的著作还有《资本论》第二卷、第三卷(与马克思合著),《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等。(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感受文章的语言风格和情感基调。2.思考并回答问题:这篇悼词主要写了哪些内容?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学生发言后,教师总结:这篇悼词主要介绍了马克思逝世的消息和时间,高度评价了马克思一生的伟大贡献,表达了对马克思的深切悼念之情。文章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叙述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地点和情景,表达了沉痛的悼念之情。第二部分(第27段):阐述马克思的伟大贡献,包括理论贡献(两大发现)和实践贡献(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领导和组织)。第三部分(第89段):论述马克思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表达对马克思的崇敬和赞扬。(四)研读文本,深入分析(20分钟)1.研读第一部分(第1段)学生齐声朗读第1段,思考:这一段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这一段语言简洁、庄重,如"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用精确的时间点明马克思逝世的时刻,"停止思想"一词既表达了对马克思逝世的沉痛哀悼,又巧妙地突出了马克思作为思想家的特点。提问:"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这段话有什么深刻含义?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总结:这段话通过对马克思逝世时安详神态的描写,表现出马克思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奋斗到最后一刻的伟大精神,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悲痛和惋惜之情。"永远地睡着了"一语双关,既指马克思的逝世,也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永远怀念。2.研读第二部分学习第2段学生朗读第2段,思考:"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这句话是一个过渡句,承上启下,既承接上文马克思逝世的消息,又引出下文对马克思伟大贡献的阐述。"不可估量的损失"强调了马克思对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和历史科学的重要性。学习第37段小组合作探究:马克思的两大发现是什么?这两大发现有什么重大意义?学生分组讨论后,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总结:马克思的两大发现是: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和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即剩余价值规律)。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活动。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这一发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使人们对社会历史的认识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剩余价值规律: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即资本家通过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获取利润。这一发现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阐明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提问:马克思在实践方面有哪些贡献?学生阅读相关段落后回答,教师总结:马克思在实践方面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积极投身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指导和领导工人运动,创立了第一国际,为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不懈奋斗,使无产阶级成为一支有组织、有力量的革命队伍。3.研读第三部分(第89段)学生朗读第89段,思考:为什么说马克思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因为马克思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思想和学说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他的逝世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巨大损失,但他的精神和事业将永远激励着后人继续为实现人类的解放而奋斗。"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这句话是对马克思一生的高度概括和崇高赞誉,表达了作者及全世界无产阶级对马克思的无限崇敬和深切怀念之情。(五)分析悼词的结构特点(10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文章内容,思考:这篇悼词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2.学生讨论后发言,教师总结:这篇悼词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开头(第1段)叙述马克思逝世的消息,表达沉痛悼念之情,为全文定下了悲伤的基调,这是总述。中间部分(第27段)详细阐述马克思的伟大贡献,包括理论贡献和实践贡献,是分述。结尾(第89段)论述马克思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总结全文,升华主题,再次表达对马克思的崇敬和赞扬,是总述。这种结构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能够让读者全面、深入地了解马克思的伟大一生以及他对人类社会的巨大贡献。(六)体会语言特色(10分钟)1.引导学生找出文中体现语言特色的语句,进行分析。例如:"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教师分析:这句话运用类比的手法,将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与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相类比,突出了马克思这一发现的重大意义。同时,语言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用"繁芜丛杂""掩盖"等词语,生动形象地揭示了以往唯心史观的错误,强调了马克思这一发现的开创性。又如:"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教师分析:"不仅如此"起到了递进的作用,突出了马克思的又一重大发现。"豁然开朗"与"在黑暗中摸索"形成鲜明对比,生动地表现了剩余价值规律的发现给人们认识资本主义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彰显了马克思这一发现的重要价值。再如:"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教师分析: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敌人的诽谤和诅咒比作"蛛丝",形象地表现了马克思对敌人的蔑视,突出了马克思的大无畏精神和高尚品格。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2.总结语言特色:准确严密:如对马克思逝世时间的精确表述,对两大发现内容的准确阐述等,体现了悼词语言的科学性和严谨性。生动形象:运用比喻、类比等修辞手法,使抽象的理论变得具体可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简洁凝练: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容,如在阐述马克思的贡献时,言简意赅,重点突出。饱含深情:字里行间充满了对马克思的崇敬、赞扬和深切悼念之情,情感真挚,打动人心。(七)课堂小结(5分钟)1.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的伟大贡献、悼词的结构特点和语言特色。2.强调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鼓励学生学习马克思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八)布置作业(5分钟)1.背诵课文第37段。2.以"读《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有感"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读后感,要求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谈谈对马克思伟大精神的认识和体会。五、教学反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庭护理居间合同样本
- 教育学工作汇报
- 窒息护理操作规程
- 矿山运输纠纷处理合同
- 膜性肾病诊疗规范
- 舞蹈工作室教练聘用合同范本
- 2024珠海市索卡科技技工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2024温州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2024清远市清新区职业技术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2024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高级技工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原创】学校书记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心得
- 楼梯踏步抹灰标准合同7篇
- 【厦门大学】DeepSeek大模型赋能高校教学和科研
- 西安房屋租赁合同(官方版)6篇
- 2025年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榆林城市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化学工艺流程 课件
- 2024广东深圳市龙岗区产服集团“春雨”第二批招聘笔试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提高水性玻璃烤漆水性金属烤漆的耐溶剂耐水煮附着力和柔韧性的解决方案
- 内蒙矿产资源产业投资基金总体方案
- 高二化学电离水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