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评估师资格全国统一考试《资产评估实务(一)》第五章高频考点讲义版_第1页
资产评估师资格全国统一考试《资产评估实务(一)》第五章高频考点讲义版_第2页
资产评估师资格全国统一考试《资产评估实务(一)》第五章高频考点讲义版_第3页
资产评估师资格全国统一考试《资产评估实务(一)》第五章高频考点讲义版_第4页
资产评估师资格全国统一考试《资产评估实务(一)》第五章高频考点讲义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资源资产评估

【考情分析】

本章是重点章,分值估计在15分左右,可以出各种题型。重点关注林木资产评估方法和矿权评

估方法。

【主要考点】

1.资源资产的特性;

2.资源资产评估的特点;

3.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市场法、收益法、成本法

4.矿产资源资产评估的市场法、收益法、成本法

第一节概述

一、资源资产的特点

二、资源资产评估的特点

一、资源资产的特点

(-)自然资源及其分类(掌握)

1.按自然资源在开发过程中能否再生分类

可划分为耗竭性资源和非耗竭性资源;

非耗竭性资源进一步分为恒定的、可再生与不可再生的非耗竭性能源。

2.按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经济关系分类

可划分为矿产资源、环境资源(阳光、地热、空气和天然水)、生物资源(森林、牧草、动物

和海洋生物)、景观资源(自然景物、风景名胜)和土地资源(滩涂和内陆水域)。

开耗竭性资源<-矿产资源(陆地和海上)、

------------------环境资源与

,恒■的阳光、地热、空气和天然水人

中.........观资源

W气候和海洋动力的

非.....................a

可再生的------------------生物资源济

生森林、牧草、动物和海洋生物

不可再生*——土地资源

滩涂和内陆水域

【例1・多选题】非耗竭性资源包括()。

A.气候资源

B.森林资源

C.土地资源

D.矿产资源

E.水资源

「正确答案」ABCE

「答案解析」注意掌握自然资源的两种分类标准,以及交叉对应关系。

(-)资源资产的特点(掌握)

1.自然属性

(1)天然性;

(2)有限性和稀缺性;

(3)区域性;

(4)生态性;

2.经济属性(成为资产的条件)

CD自然资源具有使用价值,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2)资源资产价值能够以货币计量。如空气、太阳光等就不能成为资产。

(3)资源资产具有可收益性。

没有经济价值或在当今知识与技术条件下尚不能确定其他经济利用价值的资源不能成为资产。

【例2-多选题】(2010.2011年)资源资产的经济属性包括()。

A.有限性和稀缺性

B.价值能以货币计量

C.收益性

D.使用权可以依法拥有

E.区域性

「正确答案」BC

3.法律属性

(1)资源资产必须能够为特定的产权主体所拥有和控制。资源资产产权在法律上具有独立性。

(2)资源资产的使用权可以依法交易。

二、资源资产评估的特点(掌握)

1.资源资产价格是自然资源的使用权价格

我国矿产资源和大部分森林资源属于国家所有,使用权可进行交易。

2.资源资产一般受资源的区位影响较大。

3.资源资产评估须遵循自然资源形成和变化的客观规律。

第二节森林资源资产评估

一、森林资源资产的基本概念

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概念和特点

三、森林资源调查与森林资源资产核查

四、林木资源资产评估

五、林地资源资产评估

六、森林景观资产评估

一、森林资源资产的基本概念

(一)森林资源

L森林资源定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细则》规定:“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

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森林,包括乔木林和竹林。林木,包括树木和竹子。

林地,包括郁闭度0.2以上的乔木林地以及竹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未

成林造林地、苗圃地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的宜林地。”

在我国,界定森林除了林木的郁闭程度外,还有面积上的要求。天然林面积必须达0.1公顷,

人工林、经济林等必须达

2.按物质形态分类

工器源=有林地、疏林地、宜林地等

森林―森林、林木及以森林为依托生存

森林1

资源1生物资源的动物、植物、裾生物等资源。

J森林o森林景观资源

环境资源森林生态资源等

(二)森林资源资产

1.森林资源资产的概念

(1)定义

指由特定主体拥有或控制并能带来经济利益的,用于生产、提供商品和生态服务功能的森林资

源。

(2)构成

包括森林、林木、林地、森林景观资产以及与森林资源相关的其他资产。

(3)主要从以下方面来理解

①森林资源资产是以森林资源为物质内涵的资产

包括林木资产、林地资产、林区野生动物资产、植物资产和微生物资产。

②不是所有森林资源都能转化为森林资源资产。资产必须是由特定主体所拥所或控制,并能够

带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

没有经济利用价值或在当今知识与技术条件下尚不能确定其有经济利用价值的森林资源不能成

为资产

如没有依法认定的森林资源,完全没有经济利用价值的森林资源,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不可计量

的森林资源。

③森林资源效益的多重性决定森林资源资产具有多种功能。

森林资源资产作为一项生物性资产,结构复杂,形态各异,其功能也具有多样性,除了为社会

提供木材、果品、食用油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经济产品,还具有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制氧、

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环境、森林防护、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价值。

在特定目的与条件下,森林的生态价值可以进入市场,成为生态资产。

2.森林资源资产的特点

森林资源资产除具备其他资产的共同特点外,还具有以下特点:

(1)经营的永续性

森林资源资产属于可再生资源性资产,在没有受到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时,通过科学合理的森

林经营,森林资源资产的消耗可以得到补偿,不存在折旧问题,可长期实现保值增值。

(2)再生的长期性

投入森林资源资产经营的资金,一般要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等林木成熟并进行采伐时,

才能收回投资。

(3)功能的多样性

森林资源资产具有生态、社会和经济三重效益:

评估森林资源资产的经济价值,需要关注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对森林资源资产经济价值实现的

限制性影响。

在特定目的与条件下,森林资源资产的部分生态价值却需要纳入评估范围,评估其经济价值。

(4)分布的辽阔性

不同地域的森林资源资产有着不同的经营属性,不能对其采取同一经营模式。

分布的密集程度也直接关系到森林资源资产的价值与功效。

<5)管理的艰巨性

森林资源资产存在于广阔的林地上,既不能仓储,又难以封闭,大多地处偏远,使其管理十分

困难,火灾、虫灾、盗伐等自然或人为的灾害很难控制,增加了风险损失的可能性。

3.森林资源资产分类

(1)按其形态可划分为

森林土地资源资产、森林生物资源资产和森林环境资源资产。

(2)按经营管理的形式划分为

公益性森林资源资产和经营性森林资源资产。

生态公益林:以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保存物种资源、科学实验、森林旅

游、国土保安等需要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林木、林地,包括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

商品林:以生产木材、竹材、薪材、干鲜果品和其他工业原料等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林木、

林地,包括用材林、薪炭林和经济林C

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概念和特点

(一)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概念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是指注册资产评估师对森林资源资产进行分析估算并发表专业意见的行为和

过程。

(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特点

森林资源资产的特点决定了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有着不同于一般资产评估的特点。

1.森林资源资产的可再生性

在评估时应考虑再生产的投入,即森林更新、培育、保护费用的负担;

考虑再生产的期限,即未来经营期的长短,包括产权变动对经营期的限制;

考虑综合平衡森林资源培育、利用和保护的关系。

2.森林经营周期长对资产评估结果造成较大影响

森林资源资产经营的周期少则5-6年,长则几十年,上百年。这样长的经营周期对评估价值产

生的较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1)在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方面表现为供给弹性小,且成本效应滞后。

当培育成本与市场价格出现背离时,成本对价格效应反映非常滞后,市场需求对价格的影响会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起主导作用。评估时应更多地考虑现行市场价格的因素。

(2)由于经营周期长,成本的资金时间价值极为重要,投资收益率的微小变化将对评估结果产

生重大影响。

(3)由于经营周期长,对未来投入产出预测较为困难,而收益法的评估是建立在对未来投入产

出预测的基础上,故预测的准确性对评估的影响很大。

3.森林资源资产效益的多样性

森林资源资产具有经济、生态和社会三重效益,效益的多样性对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带来了重大

的影响。

(1)在现实的生产中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往往限制了经济效益的发挥

国家为了公众的利益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对一些森林的经营进行限制,这些限制对森林资源资产

价值的实现影响较大,在评估时必须给予充分关注。

(2)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森林的生态效益越来越被社会和市场认可,但有效进入市场

还需时日对其生态价值的评估要依据委托目的和市场环境具体分析确定。

4.森林资源资产价值的关联性

森林的价值体现在林木、林地、森林景观资产以及与森林资源相关的其他资产之上,林地的价

值体现又与林木、森林景观以及与森林资源相关的其他资产密不可分。森林景观资产价值依托于森

林、林地、林木等资源资产,森林生态价值的体现更要依托于森林系统整体。因此评估森林资源资

产要关注其资产的关联性,确定好评估对象和评估范围,合理划分森林、林木、林地、景观、野生

动植物、人工林下经济等的价值。

5.森林资源资产的地域性明显

评估时除考虑森林的价值外,还要考虑森林地位级和森林地利级,如气候条件、土地肥沃程度、

适地适树情况、交通条件等。尤其是交通条件,对价值有较大影响。

6.森林资源调查和资产核查的艰巨性

主要分布在偏远山区,那里山高路陇,人烟稀少,交通不便;

外业调查或核查专业技术性强、工作量大,风险高,费时耗力,工作条件极为艰苦。

三、森林资源调查与森林资源资产核查

(-)森林资源调查与森林资源资产核查中常用概念

1.森林区划

(1)区划系统

①森林区划含义

是对森林资源进行地域上的组织,划分一定的管理单位。

②森林区划系统种类(一般为五级)

|林业局一林场一营林区一林班f小班

大林一南方少林省没有“林业局”,仅四级。

集体林

2县一乡(镇)一村一林班一小班

(2)林班

①林班含义

林业局、林场范围内,将林地划分成许多个面积大小比较一致的单位,即为林班。

林班是森林资源统计单位,也是永久性的经营管理单位。

②林班的划分

原则根据林区的实际情况和经营水平,确定面积大小和区划方法

面积一般为100〜500公顷

人工区划

法以相互垂直的林班线,将林地区划成正方形或长方形的规整几何图形

(方格法〉

区划方

自然区划以自然界线及永久性标志,如河流、沟谷、山脊、永久性道路等作为

法林班界线的区划方法

综合区划

上述两种方法的结合

③林班编号

以林业局(林场、村)为单位,用阿拉伯数字从西北向东南、由上到下依次编号。

(3)小班

①小班含义

为了区别对待,采取不同的经营措施,合理组织林业生产需要将林班进一步划分成不同的地块,

称之为小班。

小班是内部特征基本一致,与相邻地段有明显区别,而需要采取相同经营措施的地块

小班是森林经营的最小单位,也是森林调查规划设计的基本单位。

②小班划分

一般都尽量利用明显地界线作为小班的界线,同时兼顾资源调查和经营管理的需要。

小班的最小、最大面积依据林种、成图比例尺和经营集约度而定。

最小小班面积在图上不小于4平方毫米,南方集体林区商品林最大面积一般不超过15公顷,其

他地区一般不超过25公顷。

③小班编号

以林班为单位,用阿拉伯数字从西北向东南、由上到下依次编号。

2.森林资源基本测量因子

(1)林分起源分类(天然林和人工林)

天然林:由天然下种、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或萌生所形成的森林称作天然林;

人工林:以人为的方法供给苗木、种子或营养器官进行造林并育成的森林。

(2)树种组成(纯林和混交林)

①树种组成分类

纯林:由一个树种组成的林分称纯林

混交林:由两个或更多树种组成的林。

②树种组成度量方法(树种组成系数)

在混交林中,各树种的蓄积量(或总断面积)占林分总蓄积量(或总断面积)的比重叫树种组

成系数。

组成系数通常用十分法表示,即各树种组成系数之和等于“10”。虫树种名称及相应的组成系

数写成组成式,例如杉木纯林,则林分组成式为“10杉”。

如果某一树种的蓄积量不足林分总蓄积量的5%,但大于等于2%时,则在组成式中用“+”号表

示;若某一树种的蓄积量少于林分总蓄积量的2%时,则在组成式中用“一”号表示。

(3)平均胸径

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森林调查中所说的单株立木的“直径”,均为“胸高直径”,常以

d表示,以厘米为位。

我国胸高直径的定义是:立木根颈以上1.3米处的树干直径,一般指带皮直径,一般用直径卷

尺测量。

(4)平均树高

林木的高度是反映林木生长状况的数量指标,同时也是反映林分立地质量高低的重要依据。

平均高则是反映林木高度平均水平的测度指标,平均高通常又分为林分平均高和优势木平均高。

单株立木的“树高”,是指该株立木的根颈至树梢顶端的高度,常以h表示,以卷为单位。一

般使用测树专用工具“测高器”进行测量。

(5)林分蓄积量

林分中所有活立木材积的总和称林分蓄积量,常以M(m3/hni2)表示。测定方法有实测法和目

测法。

工具“测高器”进行测量

林分蓄积量是个数量指标,它不能全面地反映林分林木材积的经济利用价值的大小。

为了对森林资源的数量(蓄积量〕和质量(材种出材量)作出确切全面的评价,正确合理经营

森林,如营林抚育强度、次数、间隔期及抚育方式等技术措施,就必须在查明蓄积量的基础上,进

一步对森林木材资源的经济价值作出评价。

(-)森林资源调查与森林资源资产清单

评估人员执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业务时,应当要求委托方或相关当事方提供委托评估森林资源

资产清单。

森林资源资产清单实际上就是一般资产评估中的委托评估资产申报表。

委「露当年的森林飙划设计调查

评森林资源

估具相应调贲产清单

资查二类伐区作业i洛调查成果

产森林宏源X

按林业资源管理部门要求建立并

报调查单位

表逐年更新至当年,且经补充调查

修正的森林资源档案资料编制

落蟀蹩产清单通

颠菽去单位编制。

①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简称,以固定样地的连

续调查监测进而估计总体为主要方法,并不落实

森(一类到小班或具体地块。

林调查②我国对于森林消耗监测的主要手段之一,对外

公布的森林覆盖率就来自于该调查体系监测结果,

调③为国家、省级或区域的林业发展规划与政策制

查定等提供依据。

系二类调查一类调查的数据通常不能

1三类调查用于森林资源资产评估。

当委托方无法提供有效的委托评估森林资源资产清单时,受托方应要求委托方聘请具有相关资

质的森林调查机构进行森林资源专项调查并编制森林资源资产清单,尊经委托方同意,由评估机构

委托有资质的森林调查机构进行调查和编制森林资源资产清单。根据评估目的和评估对象等实际情

况,如评估机构具备调查专业知识和经验时,评估机构可以开展调查工作,编制森林资源资产清单。

(三)森林资源资产核查

资产评估人员在执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业务时,应当对森林资源资产翘、质量进行现场核查,

确定森林资源资产清单是否能够作为评估依据。

森林资源资产核查是资产评估的程序之一,也是资产评估专业人员规避评估风险的重要环节。

1.核查的基本要求

资产评估专业人员应对评估委托方提交的森林资源资产清单标注的内容进行核查,并要求账面、

图面、实地三者一致,核查结果应满足核查的精度要求。

拟评估森林资源资产的范围为核查总体,在核查总体内应恰当确定核查总体单元的大小和边界,

并计算在一定可靠性前提下的核查精度;一个核查总体单元只允许对应一个独立使用的评估值。

核查工作应执行《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GB/T26424)和《森林采伐作业规程》

(LY/T1646)以及林业行业相关标准的规定。

2.核查项目

资产评估专业人员应阅读查验与拟评估森林资源资产有关的文件、证件、图件、资料、档案等。

资产评估专业人员应依据林权证或有效法律文件,核对拟评估森林资源资产(林地及林木)的

权属(所有权、使用权)及权属年限、四至界线等。

资产评估专业人员应依据林相图、森林分布图、林业基本图等图面资料,核对森林资源资产的

空间位置、边界线走向等。

资产评估专业人员应依据县级及以上林业主管部门批准执行并具有时效的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森林区划、分类经营规划等文件,核对森林资源资产的土地种类和森林类别等。

3.林地核查内容

林地应核查的主要项目有林地类型、森林类别、林种、树种、林下资源、使用期限、使用方式

(指地租支付方式)、面积、位置、立地等级、地利条件等。

4.林木核查内容

(1)用材林核查内容

幼龄林(含未成林造林地)应核查的主要项目有起源、树种组成、林龄(造林时间、苗龄)、

造林成活率、造林保存率、单位面积株数、平均胸径、平均树高、蓄积量、林木生长状态、病虫害

发生及自然灾害损失状况、立地等级、地利条件等。

近、中龄林应核查的主要项目有起源、树种组成、林龄、郁闭度、平均胸径、平均树高、蓄积

量、林木生长状况、病虫害发生及自然灾害损失状况、立地等级、地利条件等。

成、过熟林应核查的主要项目有起源、树种组成、林龄、郁闭度、平均胸径、平均树高、蓄积

量、材种出材率、林木生长状况、病虫害发生及自然灾害损失状况、可及度、立地等级、地利条件

等。

(2)竹林应核查的主要项目

竹林应核查的主要项目有竹种(品种)、平均直径、平均竹高、立竹度、年龄结构、整齐度、

均匀度、平均单竹重量、竹林产量、出笋量、生长级、经营级、立地等级、地利条件等。

5.经济林核查内容

经济林应核查的主要项目有树种、品种、产期、生长阶段、冠幅、单位面积株数、生长状况、

单位面积产量、产品品质等。

6.森林景观核查内容

资产评估专业人员应依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旅游区(点)质

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和《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18005),

除核查与林木核查内容相同的有关项目外,重点核查与观赏、游憩、保健、娱乐等方面相关的服务

和特色以及交通条件、周边环境、旅游开发程度及建设条件等内容。

森林资源资产现场核查可以采用抽样核查或全面核查的方式进行。常见的森林资源资产核查方

式主要有抽样控制法、全面核查法、小班抽查法等方式。

当资产评估机构和评估师缺乏森林资源调查专业知识和经验时,应聘请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机

构或专业技术人员对森林资源资产进行核查,并由专业机构出具核查报告。

(四)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资料的收集(了解•)

四、林木资源资产评估

(一)用材林林木资产评估

卞置成本法

C木材市场价倒算法

评估J'I市场成交价比较法

方法、

r收获现值法

收益法{年金资本化法

「周期收益资本化法

1.重置成本法

(1)定义

按现时的工价及生产水平,重新营造一块与被评估林木资产相类似的资产所需的成本费用,作

为被评估林木资产的评估值的方法。

(2)最适用对象

对幼龄林林木资产的评估。

(3)计算公式

C.—第i年以现时工价及生产水平为标准计算的生产成本,主

要包括各年投入的劳动力工资、物质消耗、地租、管理费用等;

jr—林分年龄;P—投资收益率

产系数En—林木资产评估少-----、

(C,>K(1+P)9T+CzX(1+P)(1+P)"I,)XK

=(£C,X(1+r)XK(5-7)

i=1

(4)注意事项

①必须确定合理的投资收益率

林木经营周期往往长达数十年,这期间经营基本上无收益(或仅有少量收益),且营林投入和

风险主要集中在前几年。这会造成资金占用的时间很长,因此需要合理确定投资收益率,计算资金

占用成本和投资收益。

②不需要考虑成新率问题

林木的经营过程中,投资形成资本的累积,生长过程中没有收益或很少收益,不存在实体性损

起,资产的价值一直增加,要到主伐时才一次性将林木采伐和出售,资本全部收回。因此,在林木

的重置成本法中一般不存在资产的折旧问题,也就不存在成新率。

③必须根据林分质量调整估算评估值

不同林分的质量差异较大,其重置成本一般是指社会平均劳动的重置值。其林分的质量是以当

地平均的生产水平为标准。

林分生长状态的质量调整系数:在幼龄林中一般用株数调整系数和平均树高调整系数综合确定,

在中龄以上的林分用平均胸径调整系数和蓄积调整系数综合确定。

第一、株数调整系数给

株数保存率是衡量林分造林质量的重要指标。

株数保存率(r)

=林地实有保存株数/造林设计株数。

R为造林标准合格率

在幼龄林(未成林造林地幼树)的评估中,

当reRK>=1

当r<RKi=r/R

当rW40%时,必须重造时,K.=Ci

第二、树高调整系数L

K运用-现时幼龄林林分平均树高

:»'同年一度参照林分标准平均树高

确定树高调整系数的关键在于寻找合适的参照林分的平均树高。

通用的做法是选择适合评估地区的各树种幼龄树高平均生长过程表,拟合树高平均生长方程,

测算评估年度的平均树高作为参照林分的标准平均树高。

【教材例5-5】某小班面积为10卜有,林分年龄为3年,树高调整系数为0.9,株数保存率r为

91%,要求用重置成本法评估其价值。

前三年相同林分投入调查结果显示:

该地区评估基准日第一年造林投资为4200元/hm;第二、三年投资均为1500元/hm;年投

资收益率为8玳每年的林地租金为6Q0元/hm",从第一年起每年管护费为150元/hm%

当地造林成活率要求为85%。

【评估过程及结论】

百。

100+600*150评估基准日

_______!______1/

012力

该小班林杰斯率麻、玲,、故株数调整系数为:&=1

树高调整福%:K2=0.9

该林分评估值纥=K•之G(1-P)E

£4

=10xlx0.9x(4950xl.083+2250xl.082+2250x1.08)

=101609.8(元)。

2.市场成交价比较法

(1)定义

市场成交价比较法是将相同或类似的森林资源资产的现行市场成交价格作为被评估森林资源资

产评估价值的一种评估方法。

待评估林木的单价

E-评估值

第i个参照交易案例的交易价格

除一第i个参照交易案例的物价调整系数

M—第i个参照交易案例林分质量综合调整系数

N一参照案例个数

X一拟评估森林资产的实物量

【例5-2】某公司拟转让8公顷的杉木成熟林,要求对其林木资产进行评估。根据资产清查该

小班面积8公顷,蓄积量1200立方米,地利系数为0.95。

参照案例A:某公司2年前花20。000元向邻村购买年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都与该小班相

近的杉木成熟林7公顷,蓄积量950立方米,地利系数为1.05。目前,木材销售价格由2年前的700

元/立方米上涨为现在的800元/立方米。

参照案例B:附近林场1年前花160000元向邻村购买年龄、树高相近、平均胸径为20厘米的

杉木成熟林6公顷,其蓄积量为900立方米,地利系数为0.90。1年前杉木原木材销售价格为750

元/立方米。

参照案例C:某个体户近期花10Q000元购买了年龄、平均胸径、树高都与该小班相近的成熟

林3公顷,蓄积量500立方米,地利系数为1.03。

根据上述指标,评估过程及结论如下:

参照案例A可得

Ki=0.95/1.05=0.905

Kbl=800/700=1.143

Gi=200000/950=210.52

E1=K1・Kbl-G(=0.905X1.143X210.52=217.77

参照案例B可得

K2=0.95/0.90=1.056

Kb2=800/750=1.067

G2=160000/900=177.78

E2=K2・Kb2・G2=l.056X1.067X177.78=200.31

参照案例C可得

K3=0.95/1.03=0.922

Kb3=800/800=l

G3=100000/500=200

EJ=K:J,KM,Ga=O.922XIX200=184.4

用算术平均数得出单位蓄积林木评估值:

E=(217.774-200.314-184.4)/3=200.83(元/立方米)

总评估值E.以=E・X=200.83X1200=240996(元)

3.市场价倒算法(最基本方法)

(1)含义

市场价倒算法又叫剩余价值法,是将被评估林木资产皆伐后所得木材的市场销售总收入,扣除

木材生产经营所消耗的成本和合理利海后,剩余的部分作为林木资产评估值的一种方法。

(2)公式

经营合理利润

w-[C+F]=En(5—1)

!II

收入经营成本评估值当森林培育与木材生产为同

一方时,评估人员应结合评

En—林木资产评估值;估目的等因索,恰当确定是

W—销售总收入;否扣减木材生产经营利润F

木材经营成本用、

财:有耕费);

F—木第产经营利润。

(3)适用对象

①主要用于对成熟林、过熟龄林木资产评估的常用方法。

②在收益现值法、林地期望价法、收获现值法中,其林分主伐的预期收获的计算均是采用该法

进行

【教材例5-1】某民营林业公司拟转让100公顷杉木林,该林分经营类型为一般用材林,林龄

为28年,已过主伐期,处于成熟林组,林分平均胸径为18cm,平均树高为15m,平均蓄积为160m7hm2,

请评估该小班价值。

据调查相关技术经济指标为:

(1)木材价格。木材价格以委估资产附近林产品交易市场木材销售价为基础,结合待评估林木

资产的实际平均胸径综合确定木材的平均售价。

经调查分析,杉原木售价为800元/n?,杉综合材售价650/n?。

(2)木材经营成本。木材经营成本主要包含伐区设计费、检尺费、采造集装、运费、销售管理

费等,以出材量为计算基数,合计为170元/旅

(3)木材销售税费。

木材销售税费主要包含增值税、城建税、维简费、不可预见费等,合计按销售收入的18.0%征

收。

(4)经营利润率。按木材经营成本的16.0%计算。

(5)出材率。按委估资产地方标注《XX市县林区商品林主要树种出材率表》计算。胸径为18cm

的杉木出材率70%(其中原木25%;综合材45%)。

根据上述指标,评估过程及结论如下:

①主伐收入W=(160X25%X800+160X45%X650)X100=7880000(元)

②主伐成本C=经营成本+销售税费

=160X70%X100X170+7880000X18%

=3332400(元)

③木材经营利润F=3332400X16%=531584(元)

该林分评估值为=7880000-3332400-531584=4026016(元)

4.收获现值法

(1)定义

收获现值法是通过预测林分生长到主伐时可生产的木材的数量,并利用木材市场价倒算法测算

出其立木的价值并南其折成现值,然后再扣除评估基准日后到主伐前预订要进行各项经营措施成本

(含地租)的折现值,将其剩余部分作为被评估林木资产的评估值。

(2)计算公式

评估基准日

-II

nn+ia-1a

n-----林分年龄:K林分质吊:调整系数

4--标准林分1年血以疆位舞7材销仰收入扣除

采运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有关税费、

木材经营的合理利涧后的部分):收入发生在林分年龄的次

年末,即砍伐的当年末。

D.、/九一一标准林分第肉的间伐纯收入;

n——林分年龄;〃一〃的郎期K一一林分质代调整系数:

4标准林分1年行伐时的纯收入(指木材销仰收入扣除

采运成本、销件费用、管理费用、财务收入发生在林分年龄的次

木材经营的合理利涧后的部分):年末,即砍伐的当年末。

Da>Db----标准林分第。、6年的间伐纯收入;

〃j.+a(i+p)…+A(】+P)I+……

Xw♦.IF

(l+p)

评估基;

"十;工^D七r

8-1aa+1b-1~5b*1u-1p

〃一=林分年龄:U——经营JIK一一林分顺盘调祭

4-标准林分I!年主伐时的吩二3淤晅生产版就讨

&、i\--标准林分第6力年成本发生在林分年

第U年不用再投入营林成本

A+Qd+p户+入(1坤产+••一弋C

B=K?(4-7)

U"o+pr1"sra+pF1

(3)适用范围

理论上可以用于任何年龄阶段的林木资产评估,但实际应用中一般用于中龄林和近熟林的林木

资产评估。

收获现值法公式的计算较为复杂,此种方法主要针对造林年代已久,用成本法容易产生偏差,

离主伐期尚早不宜采用市场法而提出的。

林分质量调整系数K,一般根据待评估的林分与标准林分的蓄积或胸径指标进行调整。

【教材例5-3】现有某国有林场拟转让一块面积为200亩的杉木中龄林,年龄为14年,亩蓄积

为10立方米,经营目标为中径材(其主伐年龄为26年),标准参照林分主伐时平均亩蓄积为18

立方米,林龄为14年的标准参照林分的平均亩蓄积为9立方米,假设该林分不需要间伐,有关技术

经济指标如下:

(1)营林成本:管护费用为5元/亩.年;地租:48元/亩.年;

(2)杉木林主伐时林木单位蓄积纯收入为400元/i?

(3)折现率:8%

请计算该林分的林木资产评估值(所得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

讦詈胃I举浮::户磅―什耳邺

nn+1aa+17V-1bb+1u-1u

n一一林分年龄:〃一一经营期

4一标准林分u年主伐时的纯收加收元/.

—标准林分第小b年的间伐纯收入:

C—第,年的营林生产成本:总护费5元/亩.年;地租48元/命.年

K一一林分质量调整系数:

蓄积调窿数=评估对嗨]的平蛔血飞

标准参照林分的平均亩蓄积”

=588320.00-79882.66=508437.34(元)

5.年金资本化法

(1)定义

在永续经营条件下,将被评估的森林资源资产每年的稳定收益作为资本投资的收益,再按适当

的资本化率求出资产的价值。

(2)计算公式

En=A/P(5-4)

En——林木资产的评估值

A一—年平均纯收益(扣除地租);

P一—投资收益率。

【注意】(1)测算年平均纯收益是应扣减成本的正常利润;

(2)投资收益率必须是不含通货膨胀率的当地该类资产投资的平均收益率。

(3)前提条件

①待评估资产的年收入必须稳定;

②待评估资产可以永续经营。

(4)适用对象

主要用于评估年纯收益稳定的森林资源资产。

6.周期收益资本化法(收益现值法的变种)

(1)定义

将被评估林木资产稳定的周期收益作为资本投资的收益,再按适当的投资收益率求出资产的价

值。

(2)运用条件与使用对象

使用该方法以实现森林资源永续利用为前提条件

适用于异龄林林木资源资产评估<

(3)刚择伐后的林木资产评估的公式

林木择伐后要经过一个经营周期才达到下一次择伐期,刚择伐后的林木资产评估的收益现值法

计算公式为

评估基准日A

III1」jI_____I।

01nn*1ab-15b*1u-1u

u一择伐周期%一择伐的纯收益

4XD_纯收益

(i4pr-iP年金化

———xp

(HpT-14»永续年

-P------节两金现值

“一择伐周期人口一择伐的纯收益

K-林分质量综合调整系数V一年森林管护成本

AV

E=K«——------(5-5)

(i+py-ip

V

E=K・(5-5)

(1+P)U-1P

式中,E—刚择伐后的林木资产评估值;

K—林分质量综合调整系数:

Au一择伐的纯收益;

V一年森林管护成本;

u一择伐周期。

(4)择伐m年后的林木资产评估的公式

林木择伐m年后,随着林分生长逐渐接近下一次择伐期,林分的蓄积量在增长,林分的价值在

增加,其择伐m年后的林木资产评估的收益现值让计算公式为

A评估基准日

tJ...I।IIJ_________II_____I'...

1n

GUiU4fl|

L择伐周期儿一择伐的纯收益

m一距评估基准日最近一次择伐的年限

4(剪纯收益先算终值,

(Hpy-i然后年金化

(Hpy-l4(1+p)"永续年

p(i4pr-if金现值

,评估基准日、

III

Ijlu+ffl

U一择伐周期Au一择伐的纯收益

K一林分质量综合调整系数V一年森林管护成本

4(I+P)-V

E=K・(5-6)

(l+pX-l

m一距评估基准日最近一次择伐的年限

E=-5)

式中,E一择伐m年后的林木资产评估值;

K—林分质量综合调整系数;

%一择伐的纯收益;

V一年森林管护成本;

u一择伐周期;

m一距评估基准日最近一次择伐的年限。

【教材例5-4]某一异龄林小班面积为5公顷,刚择伐过,现有保留蓄积225立方米/公顷。

据实际调查该小班择伐周期为10年,择伐强度为25%,择伐时小班蓄积量为300立方米/公顷,出

材率为70乐其中原木45乐综合材25%择伐每立方米原木和综合材分别可获纯收入400元、320

元,每年分摊的管护费为90元/公顷,投资收益率为6%。分别求刚择伐后和已择伐5年后小班森林

资源资产的评估值。

解:(1)刚择伐后异龄林林木资源资产每公顷评估值

评估基准日

-V-V-V-V-V-V

%」II1___III,

01a-1aa*1b-1bb^1

Au=300x25%x(45%x400+25%x320)

年森林管护成本V:90

择伐周期u:10年

E—4V300X25%X(45%x400+25%x320)90

--=---------------------------------—

(1+P)U-11.0610-10.06

=23157(元/公顷)

该小班刚择伐后的林木资源资产评估值为23157X5=115785元。

(2)如以上林木择伐5年后进行评估,该异龄林林木资源资产每公顷评估值

5_4•(1+可_P_300x25%x(45%x400+25%x320)x1.065

一(1+P)L-1-P-1.0610-l

-二90=31497阮/公顷)

0.06

该小班择伐5年后的林木资源资产评估值为31497X5=157485元,

以上评估值已包含无期限经营下的林木评估值和林地使用费。

(二)经济林资源资产评估

1.产前期的经济林资源资产评估

(1)特点

产前期是经济林的幼龄阶段,林木以营养生长为主,只有投入,没有收益。

(2)重置成本法(与公式5—7原理一样)

&=蛀GQ+P)7

7

En—第n年的经济林资源资产评估值;

K-经济林林木质量调整系数;

G—第i年以现时工价及生产经营水平为标准的生产成本(各年度投入的工资、物质消耗和地

租等);

新造经济林的成本投入主要有劈III清杂、开带挖穴、施肥定植、防病治虫、修枝定形、除草、

管理费用分摊及林地地租等费用。

n一经济林年龄;

P—投资收益率。

当拟评估林分株数2造林标准株数或参照林分株数时

株数调整系数络=1

当拟评估林分株数〈造林标准株数或参照林分株数时

拟评估林分株数

造林标准株数(或参照林分株数)

拟评估林分平均树高

林分平均高调整系数K”

参照林分平均树高

办评估林分平均冠幅

林分平均冠幅调整株数

参照林分平均冠幅

经济林林分质量调整系数K=&

【教材例5—6】某林场拟转让5公顷5年生锥栗林,该锥栗林为嫁接苗造林,每公顷株数450

株,平均树高3.3米,冠幅3.0米,试对其价值进行评估。

据调查,有关经济技术指标如下:

(1)锥栗林营林生产成本:造林费用12000元/公顷;1〜3年每年抚育、施肥3600元/公顷;

第4年起每年抚育、施肥、修剪300。元/公顷。

(2)投资收益率:8%。

(3)林地年地租:600元/公顷。

(4)当地同年龄参照林分株数450株/公顷,平均树高3.5米,平均冠幅3.1米。

【要求】该锥栗林为5年生幼林,选用重置成本法评估其资产价值

『正确答案』林分质量调整系数:

_拟评估林分株数_

L造林标准株数(或照林分株数)""

拟评估林分平均树高

吗==3.3/3.5=0.94

参照林分平均树高

拟评估林分平均冠幅

3.0/3.1=0.97

参照林分平均冠幅

经济林林分质量调整系数K=M・K2-.・K2-2=1XO.94X0.97=0.91

每公顷锥栗林的评估值:

54

En=KNC,Q+P严1=0.91•[(12000+3600+600)x1.08+(3600+600)x1.08

i-l

+(3600+600)xl.083+(3000+600)x1.082+(3600+600)x1.08=39034.45阮)

拟评估锥栗林的评估值:

E=5X39034.45=195172.25(元)

本评估值己包含评估基准日之前的林地使用费。

受让方在以后经营中应按年向林地所有者或原林地使用权所有者交纳地租,交纳林地使用

费的方式也可由双方协商另行约定。

(3)市场成交价比较法(与用材林林木资源资产评估相同)

使用条件:经济林交易市场公开、活跃、发育完善

计算原理:与用材林林木资源资产评估相同。

2.初产期经济林资产评估

(1)特点

初产期是经济林开始有一定数量产品产出到产品产量稳定的盛产期之间的发育阶段。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者并重;生产成本基本稳定,开始有一定的净收益,且收益也在迅速增

加。

(2)重置成本法(与公式5—7原理一样)

①基本思路

初产期的经济林资产评估中重置成本的全价只计算到经济林资产年经营收入大于年经营投入的

前一年,并通过经济林林分质量调整系数来修正重置成本值,以确定经济林资产评估值。

②计算公式q

i-l

式中,E—评估值;

K一林分质量综合调整系数;

G-第i年投入;

川一第i年经营收入;

n—林分年龄;

P-投资收益率。

经济林林分质量调整系数,除考虑经济林林分冠幅修正以外,还要考虑经济林产品的产量的修

正。

K_拟评估林分单位面积产量

】一参照林分单位面积产量

(3)市场成交价比较法

林分质量调整系数除考虑经济林林分冠幅修正以外,还要考虑经济林产品的产量、质量的修正。

(4)收益现值法

①基本思路

采用收靛现值法应明确该品种经济林的经济寿命、拟评估经济林初产期和盛产期的平均产量,

并分段计算。

②计算公式

评估基准日

初产期收益现值

n—林分的年龄;

n;*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