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九课外文言文_第1页
专题十九课外文言文_第2页
专题十九课外文言文_第3页
专题十九课外文言文_第4页
专题十九课外文言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十九:课外文言文

1.(2010♦武汉市,9-11,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11题。

许昌士人张孝基,娶同里富人女。富人只一子,不肖,斥逐之。富人病且死,尽以家财付孝基。孝基

与治后事如礼。久之,其子丐于途。孝基见之,恻然谓曰:'、汝能灌园乎?"答口:''如得灌园以就食,何幸!”

孝基使灌园。其子稍自力,孝基怪之。复谓曰:''汝能管库乎?"答曰:''得灌园,已出望外,况管库乎?又

何幸也。"孝基使管库。其子颇圳诬,无他过。孝基徐察之,知其能自新,不免有故态,遂以其父所委财产

归之。

(选自《厚嬷录》)

()

A.斥逐之追赶

B.富人病且死将要

C.如得灌园以就食,何幸多么

D.不复有故态原来的

10.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例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

A.张孝基信守承诺,把岳父的丧礼操办得很风光。

B.张孝基心地善良,见妻弟乞讨,顿生怜悯并积极给予帮助。

C.张孝基助人有方,让妻弟灌园管库,在劳动中促其转化.

D.张孝基为人厚道,把全部财产归还给悔过自新的妻弟。

【答案】9.A10.C11.A

2.(2010•江苏省南京市,9-12,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一12题。(12分)

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人也,博学有才气。人问以会稽山川冬状,恺之云:“千岩

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茏,若云兴霞蔚。"恺之每食甘蔗,,自梢至根。人或怪之,云:

“渐入佳境。”

尤等丹青①,图写特妙,谢安深重之,以为有苍生以来未之有也。每图起人形,妙绝于

时。尝图裴楷象,颊上加三毛,观者觉神明殊胜。

尤信小术⑦,以为求之必得。人尝以一柳叶绐挈之,曰:“此蝉所翳叶也,取以自蔽,人

不见己。”恺之喜,引叶自蔽,信其不见己也,甚以珍之。

故俗,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注]①丹青:指绘画。②小术:小技巧,小法术。③绐:欺骗。

(选自《晋书-文苑》,有删

改)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惹云兴霞蔚⑵惇自梢至根

(3)尤普丹吉(4)故俗传恺之有三绝

10.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山川之状”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中间力拉崩倒?声(《口技》)B.孔子云:何陋?有(《陋室铭》)

C.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D.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每图起人形,妙绝于时。

翻译:

(2)以为求之必得。

翻译:

12.根据文章内容,用文中词语填空。(2分)

谢安对顾恺之非常器重,是因为顾恺之的”;顾恺之竟然相信•片柳叶能遮蔽自

己,并非常珍视它,足以显示他的

【答案】9.(4分)(1)好像⑵常常⑶擅长⑷流传、传说(每小题1分,意对即可)

10.(2分)A

11.(4分)(1)(顾恺之)每每画起人像,在当时都是极好的。(2〕(顾恺之)认为追求它一定会

得到。(每句2分,意对即可)

12.(2分)画绝痴绝(每点1分)

3.(2010•山东省聊城市,8-10,6分)

宋人或得宝,献诸子罕,子罕不受。献玉者日:''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

子罕日:“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8.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宋人或得宝或遇其叱咄B.献诸子罕投诸渤海之尾

C.故敢献之温故而知新D.玉人以为宝也不足为外人道也

9.翻泽下面的句子。(2分)

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10.谈谈你时“宝”的认识。(2分)

【答案】

4.(2010•四川省乐山市,6-8,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

记与欧公语

欧阳文忠公尝言:有患疾者,医问其得疾之由,曰:“乘船遇风,惊而得之。”医取多年舵牙

为舵公手汗所渍处,刮末杂丹砂茯神之流,饮之而愈。今《本草注别药性论》云:“止汗,

用麻黄根节及故竹扇为末服之。”文忠因言:“医以意用药多此比,初似儿戏,然或有验,殆

未易致诘也。”予因谓公曰:“以笔墨烧灰饮学者,当治昏惰耶?推此而广之,则饮伯夷之盥

水,可以疗贪:食比干之能馀,可以已佞:舐樊哙之盾,可以治怯:嗅西子之珥,可以疗恶

疾矣公遂大笑。元祐六年闰八月十七日,舟行入颍州界,坐念二十年前见文忠公于此,

偶记一时谈笑之语,聊复识之。

(选自《东坡志林》)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初似儿戏,然或有验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B.殆未易致诘也志而不学则殆

C.用麻黄根节及故竹扇为末服之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D.嗅西子之珥,可以疗恶疾矣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舐樊哙之盾,可以治怯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B.医以意用药多此比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C.坐念二十年前见文忠公于此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D.医问其得疾之由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其如土石何

8.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欧阳文忠公指欧阳修,欧阳修谥号文忠;东坡,即苏轼。他们都是北宋文学家。

B.医生为了治好患者的病,用到了舵公的牙、手和所出的汗。

C.作者说用相关著名人物使用过的物品可以分别“治昏惰、疗贪、已佞、治怯、疗恶疾”

等,是仿照欧陌文忠公讲的故事类比推理得山的。

D.作者乘船进入颍州地界,便想起20年前与欧阳文忠公的一番笑谈,且把它记了下来,说

明当时这番谈话妙趣横生,所以作者才印象深刻,经久不忘,言犹在耳。

【答案】6.A7.B8.B

5.(2010•四川省眉山市B卷,23-24,5分)阅读下列课外文言文,回答23、24题(5分)

晋献公以垂棘'之璧,假道王虞:]I伐虢怎,大夫宫之奇,谏曰:“不可。唇亡而齿寒,虞

虢相救,非相德⑤也。今日晋宝毓,明日版必随之亡。”虞君不听,受其壁而假之道。

晋已取⑥虢,还反灭虞。(节选自《韩非子》)

【注释】①垂棘,一座山的名称,盛产玉石。②虞(yU),周朝诸侯国名,在今山西。③虢(gu6),周

朝诸侯国名,在今河南。④宫之奇,虞国的谏议大夫。⑥例,恩德。⑥取,攻占。

23.把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假道于虞而伐虢②晋已取虢,还反灭虞

24.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1分)

t答案】23.①晋献公从虞国借道来攻打虢国②晋国攻下虢国之后,军队在返回途中

灭掉了虞国。(采分点为“假”“伐”“反”,译为“借”“攻打”“返回”,各1分;其它文

从字顺得1分)

24.开放性试题,不设统一答案,与下列示例意思接近亦可。(I分)

示例一唇亡齿寒。即任何事物都是密切相关、利害相关的。

示例二贪图小利,牺牲对方,其结果必然是因小失大,三取灭亡。

示例三假途灭虢。指以借道为名行灭国之实的计谋。

6.(2010♦浙江省杭州市,19-23,。分)请认真阅读下面诗文,完成19〜23题。

苏世长讽谏

武德四年,王世充平后,其行台仆射苏世长,以汉南归顺。高祖责其后服,世长稽首日:

“自古帝王受命,为逐鹿之喻。一人得之,万夫敛手。岂有猎鹿之后,忿同猎之徒,问争肉

之罪也!”高祖与之有旧,遂笑而释之。

后从猎于高陵.是F1大获.陈青于旌门.高相顾谓群臣曰:•'今R畋,乐乎?”世长对日:

“陛下废万机,事畋①猎,不满十旬,未为大乐。”高祖色变,既而笑曰:“狂态发耶?”对日:

“为臣私计则狂,为陛下国计则忠矣。”

尝设宴披香殿,酒酣,奏曰:“此殿隋炀帝之所作耶?何雕丽之若是也!"高祖日:“卿

好谏似直,其心实诈。岂不知此殿是吾所造,何须诡疑是炀帝?”对口:“臣实不知。但见倾

宫鹿台②,琉璃之瓦,并非帝王节用之所为也。若是陛下所造。诚非所宜!臣昔在武功,幸

仆私其宜而以窃履进,楚人不知也。他H,友人来过,•见其履在楚人之足,大骇日:

“再固疑之,果然窃吾履。”遂与之绝。逾年而事暴,友人踵①楚人之门,而悔谢曰:

“吾示能而?,而缪⑤该疑子,吾之罪也。请为以如初」

(选自《历代寓言大观》,作者王守仁)

【注释】①踵:到,走到。②缪:“谬",错误,荒谬。

22.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提供的主要义项,为下面句中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

释。(2分)

①友人来过()

A.走金,经过B.胜过,超越C.错误,过失D.访,探望

②逾年而事.()

A.暴露,显露B.凶恶残酷的C.突然D.欺凌,损害

日与相同的一项是()o(2分)

例句:逐与之绝。

2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C

25.联系全文,你)为友1是一个怎样的人?并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加以评价。(2

分)

【答案】22、①D;②A。

23、B.

24、我本来(就)怀疑你,果然(是你)偷了我的鞋。

25、友人是一个知错就改的人,在我们的生活中,往往也会有误解别人的事情

发生,但我们如果能在了解事情的真相后勇于承认并改正错误,这也是难能可贵的。

9.(2010•浙江省衢州市,21-24,10分)

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虽嬉戏玩耍,务令忠厚,毋为

刻急,也。平生最不喜笼中养鸟,我图娱悦,彼在囚牢,何情何理,而必屈物之性以适吾性

乎!至于发系蜻蜓,线缚螃蟹,为小儿玩具,不过一•时片刻便折拉而死。上帝②亦心心爱念,

吾辈竞不能体天之心以为心,万物将何所托命乎?我不在家,儿子便是你管束。要须长其忠

厚之情,驱其残忍之性,不得以为犹子国而姑纵惜也。家人④儿女,总是天地间一般人,当一

般爱惜,不可使吾儿凌虐他。凡鱼飨“果饼,宜均分散给,大家欢嬉跳跃。若吾儿坐食好物,

令家人子远立而望,不得一沾唇齿;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咒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剜

肉乎!

【注释】①刻急:苛刻严峻。②上帝:老天。③犹子:兄弟之子。④家人:仆人。⑤笊(SU

n):熟食品。⑥无可如何:无可奈何。

2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1)务令忠厚(2)而必屈物之性以适吾性乎(3)若吾儿坐食好物

2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的意思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A.岂有不爱之理B.驱其残忍之性

C.醉翁之意不在酒D.辍耕之垄上

2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而句子的意思八(2分)

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咒呼之使去,世非割心剜肉乎!

24.文中作者希望弟弟把儿子教育成怎样的人?(2分)

【答案】21.(1)让、使⑵适合(3)吃

22.D

23.他们的父母看见了,很怜悯他们,但乂无可奈何,呼叫他们让他们离开,难道没有割心

挖肉(的痛苦)吗?

24.忠厚(善良),充满爱心(有平等思想)(意思符合即可)

10.(2010•浙江省温州市,21-23,11分)

曹公口南征表②,会表卒,子琮代立,遣使请降。先主③屯樊,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闻

之,遂将其众去。过襄阳,诸葛亮说先主攻琮,荆州可有。先主曰:“吾不忍也。”乃驻马

呼琮,琮惧不能起。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比到当阳,众十馀万,辎重,数千两,日行

十馀里,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或谓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被

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日:“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

去!”(节选自《三国志•先主传》)

【注释】①曹公:指曹操。②表:指刘表,任荆州牧。刘表死后,其次子刘琮继任荆州牧。

③先主:指刘备。曹操南征时,刘备退军投奔刘表,刘表以上宾礼待之。④辎(zi)重:军

用器械、粮草、营帐、服装等的统称。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合表卒(2)遂将其众去

(3)诸葛亮理先主攻琮(4)吸调先主日

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

23.后人评价刘备是一位“仁主”。请从文中找出依据加以说明。(4分)

【答案】

11.(2010•浙江省义乌市,19-22,8分)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19-22题

[甲]元岳柱字①,八岁观画师何澄画“陶母剪发图”,柱指陶母腕上金②,诘之日:“金钏

可易酒,何用剪发③也?”何大惊异。观此可以知画理矣。

(选自《戒庵老人漫笔》)

[乙]“疾雷不及掩耳”此兵家成言,初非偶语④,古今文士未有改之者。宋子京⑤于《李

靖传》乃⑥易''疾雷"为''震霆",易"掩"为“塞",不惟失真,且其理亦不安⑦矣。雷以其疾,

故不及掩耳,而何取于震?掩且不及,复何暇塞哉!此所谓欲益反弊者也

(选自《源南遗老集》

【注郛】①元岳柱字止所:元代人岳柱,止所是岳柱的字。②金钏:金手镯。③为:即“为之”,

做那样的事。④偶语:随便结合的词语。⑤宋子京:即宋祁,末朝史学家。⑥乃:去IJ。⑦

安:妥当

19.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

A金钏可药(换)酒B赛(快)雷不及掩耳

C复何喉(空闲)塞哉D此所谓欲旗(增加)反弊者也

20.下列句中加点的“以〃理解错误的〜项是()(2分)

A观此可以(凭借)知画理矣B雷以(因为)其疾

C以是人多以(可以)书假余D皆以(认为)美于徐公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文言句子的意思。(2分)

初非偶语,古今之士未有改之者。

22.[甲][乙]两段文字包含了一个共同的道理,这个道理是什么?(2分)

【答案】

19.D

20.C

21.本来不是随便结合的词语,古学者没有改动过这句话

22.任何创作都必须符合生活的真实

12.(2010,甘肃省兰州市,13—15,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

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肪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取酒共

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口暮,炮车云生,

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法然

不能自己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之始四望惨淡予:②法然不能自旦也已:

(2)眼前的景物不同,作者的心情也不同,请根据上面语段加以概括。(2分)

①风渐劲时:②风大起时:

(3)请用自己的语言描写出”时有小防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鹤溪练上”的景象。(2分)

【答案】(1)①我②停止(2)亦甚雄快(愉快)愀然以悲,泣然不能自已(悲伤,泪流

不止)(3)抓住特征描写1分,语言优美1分。

13.(2010,江西省,11-15,1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元祐①初,山谷②与末坡、钱穆父同游京师宝梵寺。饭胃,山谷作草书数纸,东坡甚称赏

之。穆父丛旁观曰:“鲁直之字近于俗」山谷日:“何故?”穆父曰:“无他,但未见怀素真

迹尔。”山谷心颇疑之,自后不肯为人作草书。绍圣③中,谪居涪陵④,始见怀素⑤《自叙》

于石杨休家。因借之以归,摹临累日,几废寝食。自此顿悟草法,下笔飞动,与元祜已⑥前

所书大异C始信穆父之言不诬⑦,而穆父死已久叁C故山谷尝自谓得草书『涪陵.恨穆父不

及见也。

(选自曾敏行《独醒杂志》)

【注释】①元祜:宋哲宗赵煦年号。②山谷: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宋四大书法

家”之一,下文的“钱穆父"、"石杨休”都是人名。③绍圣:宋哲宗赵煦年号。④涪陵:地

名。⑤怀素:唐代大法家,以善“狂草”出名。存世书迹《自叙》对后世影响很大。⑥已:

同“以"。⑦不诬:不假:

(1).用"/”给文中画线句子划分良朗读节奏。(只划一处):1分)

与元祐己前所书大异

(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2分)

(1)罢:()(2)从:()

(3).说说“故山谷尝自谓得草书于涪陵,恨穆父不及见也”的意思。(2分)

(4).文中哪两个词语鲜明地表达了山谷对穆父之言的看法?(2分)

(5).山谷草法从“近于俗”到“下笔飞动”,是哪三个重要原因促成?请根据文中信息概括。

(3分)

【答案】(1).与元祐已前所书/大异

(2).结束(完了,停止)(1分)跟随(1分)

(3).所以山谷曾经自己认为是在涪陵深得草书的真谛,遗憾的是穆父未能看到自己的书法。

(4).疑(1分)信(1分)

(5).(1)钱穆父的批评、指点(1分)(2)得到了怀素的《自叙》帖(1分)(3)自身的努力(1

分)(答到意思即可给分)

14.(2010•江苏省连云港市,9—12,15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5

分)

亮少有逸群之才,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

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克有殊量.乃三厚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

遂厚和结纳。及魏武帝①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②而名失势,众寡③而无立锥之地。亮时年

二十七,乃建④奇粤,身里孙权,求援吴会久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

兵三万人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后亮助备义西取益州。

益州既足,以亮为军师。将军备称帝号.拜亮为丞相。(选

自晋•陈寿《进〈诸葛亮集〉表》)

【注释】①魏武帝:曹操。②举州委质:把整个荆州作为见面礼送给曹操。③众寡:人数少。④建:

提出。⑤吴会:吴国。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碑野有麦场B.乃建奇算/篥之不以其道

C.身便孙权/如便人之所欲英甚于生D.江南香平/事无大小,等以咨之

10.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2分)

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

(I)躬耕于野,不求闻达。(3分)

(2)益州既足,以亮为军师。(3分)

12.从本段文字来看,诸葛亮辅佐刘备做了哪些事情?(4分)

【答案】(二)(15分)

9.D(A拜访/看见B计谋/鞭打C出使/假如D都)

10.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

11.(1)亲自在田间耕种,不求出名显达。(“躬”、“闻达”、介宾后置句式,每处1分)

(2)益州充实之后,任命诸葛亮为军师。(“既”“足”“以……为”每处1分。“既”洋

成“已经”也可,“足”译成“富足”“丰足”也可。)

12.①出使东吴,结成孙刘联盟。②赤壁之战取胜,平定江南。③西取益州,并治理成功。

(三点答出两点即可,每点2分。用文段中相关语句回答也可,)

附译文:

诸葛亮年轻时有超群的才能。身高八尺,面容相貌十分伟岸,当时人认为他与众不同。

遇到汉末战乱,诸葛亮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避难。亲自在FH间耕种,不求出名显达。当时左

将军刘备认为诸葛亮有特殊的才能,于是多次到草屋去拜访诸葛亮。诸葛亮十分称道刘备的

杰出才能,手是结交了他,感情深厚。等到曹操南征,荆州刘琮把整个荆州当作礼物送给了

曹操并投降曹操,而刘备失去了权势和地位,人数少没有立足之地。诸葛亮当年27岁,就

进谏奇策,亲自出使孙权,向吴国求援。孙权早就敬佩刘备,乂看到诸葛亮有特别的雅量,

十分敬重他,立即派兵三万人来帮助刘备。刘备能够用兵和曹操交战,大败曹军,乘胜攻下

曹军。江南全都平定了。后来诸葛亮帮助刘备又向西攻打益州。益州充实之后,任命诸葛亮

为军师。将军刘备称帝,任命诸葛亮为丞相。

15.(2010•福建省龙岩市,6--8,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10分)

乐广尝有亲客,久阔①不复来,广问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赐酒,方欲饮,见杯中

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于时河南②听事③壁上有角④,漆画作蛇,广意杯中蛇即角

影也。复置酒于前处,谓客日:“酒中复有所见不?”答F1:“所见如初。”广乃告其所以,客

豁然意解,沈同⑤顿愈。

(选自《晋书》)

【注】①久阔:久别②河南:郡名,乐广担任河南尹。③听事:官府办公的地方。

④角:角弓,用牛角装饰的弓。⑤沉病(chhke):久治不愈的病。

6.解释加点词。(4分)

(1)乐广拿有亲客()(2)广尊杯中蛇即角影也()

(3)漆画扁&()(4)广力.告其所以()

7.用现代汉花翻译下面句子。(3分)

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

8.“客”久病不愈的原因告诉了人们什么道理?(3分)

【答案】

16.(2010•四川省成都市B卷,3-5,4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3~5题。(4分)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厚孟尝君①,愿寄食门下。

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款曰:“长铁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

比门下之客。”居有顷,复弹其铁,歌曰:“长铁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

尝君日:“为之驾,比门下之主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后

有顷,复弹其剑铁,歌曰:“长铁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

君问:“因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

歌。

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②于薛乎?”冯谡署日:“能!”于

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群臼:“责收毕,以何事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

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遍合,起,矫命以贵赐诸民,因烧其券,

民称万岁。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性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

“收毕矣!”“以何市而反?"冯谡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官中枳珍宝,

狗马亲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孟尝君曰:“市义奈何?”

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

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

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日:“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

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孟尝君顾谓冯谖:“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节选自《战国策・齐策四》)

【注释】

①孟芸君:姓田名文,齐国贵族,齐洛王时任齐国的国相。他以好养士而著名。与魏国

的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赵国的平原君一起并称为‘'战国四公子②责:通“债”,债券。

3.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使人展孟尝君属:通“嘱”,告诉

B.以何小而反市:头

C.盂尝君号具疾也怪:贡怪

D.狗马头外厩实:充满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

(1)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3分)

译文:

(2)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3分)

译文:

5.冯谖为何要替孟尝君“烧券市义”?结合全文概括作答。(4分)

答:

【答案】

3.(2分)C(怪:对……感到奇怪)

4.(6分)(1)(3分)孟尝君派人供给冯谖母亲吃用(的东西),不使她感到缺失。(译出大

意计1分,落实“给”“乏”的意思各计1分)

5.(4分)(1)感谢孟尝君的知遇之恩:(2)替孟尝君树立形象,获得民心。(每一点计2

分,共4分;语意相近即可)

17.(2010•陕西省,17-20,12分)阅读下边的文字完成17—20题

秦井赵,北向迎燕。燕王闻之,使人贺秦王,赵王系①之。使者口:“秦赵为一,燕之

所以受命十赵者,为秦也。今臣使秦,而赵系之,是秦赵有郑②。秦赵有郊,大下必小服,

而燕不受命矣。且臣之使秦,无妨于赵之伐燕也。”赵王以为然而遣之。

使者见秦王口:“燕王窃闻秦并赵,燕王使使者贺千金。”秦王臼:“夫燕无道,吾使

赵有之,子何贺?”使者曰:“臣闻全赵之时,南邻为秦,北下曲阳为燕,赵广三白里,

而与秦相距五十余年矣,所以不能反胜秦者。国小而地无所取。今王使赵北并燕,燕赵同力,

必不复受于秦矣。臣切为王患之。”秦王以为然,起兵而救燕。

1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秦赵为一,天下眼矣。()

(2)秦王以为然而谭之。()

(3)而与秦相尊五|余年矣0

(4)臣切为王学之。()

1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一样的是()

燕王窃闻秦并赵,燕王使使者贺千金

20.选文中的燕使和足迹讽齐王纳谏有何不同?

【答案】

17.(1)顺服,顺从,服从(2)释放,使离去(3)通“拒”,抗拒(4)忧虑,担忧

19.译文:燕王私下听说秦国兼并了赵国,就派我带千金来祝贺

20.燕使从对方角度舍身处的进行劝说。

18.(2010•天津市,14-16,7分)阅读文言文,回答14〜16题。

伯牙善鼓挈,钟子期善听。伯牙鼓察,志①在高山,钟子期日:“善哉,城城⑵今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日:“善哉,洋洋金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④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③,

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技穷其趣。伯牙乃舍奉而叹曰:“善哉,善战!子之听

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选自《列子•汤问》)

【注释】①志:志趣、心意。②峨峨:高耸的样子。③洋洋:宽广的样子。④卒:通“猝”,

突然。⑤操:琴曲。

14.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1)伯牙普鼓琴善:

(2)普哉,峨峨兮若泰山善:

15.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子之听夫志,想象犹百心也。

译文:

16.“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

音”?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3分)

【答案】

14.(1)擅长(2)好(2分。每空1分)

15.你听琴时所想到的,就像我弹琴时所想到的。(2分。意思对即可)

16.“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或“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真正的“知音”是指能彼此了解,心心相印,心意相通的人。

(3分。第一问1分:第二问2分,意思对即可)

19.(2010年贵州省遵义市,19〜21,12分)

祖逖北伐

初,范阳祖邀,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日:

“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容以为军谄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容

日:“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

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

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像州刺史,给千人鹿,布三千匹,不

给铠仗,使自召募。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日:“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

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5分)

①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俱:

②冬渡江农:

③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之:

④大王呼能命将出师聊

⑤客本无北伐之忐恭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②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

21.“同寝,中夜闻鸡鸣''中包含了怎样一个成语?这个成语让你得到什么启示?(3分)

【答案】19.(5分)①一起②等到③的④如果,假如⑤平素,向来(每小题1分)

20.(4分)①'‘这并不是不好的声音!”于是就起床舞剑。(2分)②全国各地的英雄豪杰,

听到这一消息就起兵响应的一定大有人在。21.(3分)闻鸡起舞(1分)。启示:把勤奋努

力,不断磨练自己的精神用于自己的学习。(2分)

20.(2010•山东省莱芜市,11—12,5分)

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竞为雨雪阻。然万竹中雪子①敲戛②,铮铮有声。暗窗红

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自叹每有欲往,辄芨不遂,然流行坎止,任之而已。鲁直

所谓无处不可寄一梦也。

—袁中道《夜雪》

【注】①雪子:徽,一种不透明的雪粒,往往在下雪之初出现,状如盐粒。

②敲戛:敲打。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3分)

①自叹每有欲号往___________

②辄复不遂辄

③任之亚?而已___________

12.“亦复有少趣”,“趣”在何处?联系上文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答案】11.答案:①去,前往②就③罢了

评分:每小题1分。共3分。

12.答案:趣在雪夜聆听竹林里传来的清脆的敲击声;趣在坐在昏暗的小屋感受炉火的温暖:

趣在悠闲自得地读书。

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21.(2010•浙江省绍兴市,16—19,12分)

齐王筑城

齐王一日临朝,顾渭侍臣日:“吾国介于数强国间,罗苦支备①,今欲调丁壮,筑大城,

自东海起,连即墨,经人行,接轩辕,下武关,逶迤四千里,与诸国隔绝。使秦不得现音西

楚丕得直寻南郭爨丕得持哥之左右岂丕大利耶?今,百姓筑城,虽有少芳,而异日不复有征

戍侵虞之事,可以永逸矣。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艾子对日:今旦大雪,臣趋朝,见

路侧有民,裸露僵踣②,望天而歌。臣怪之,问其故。答日:'大雪应候③,且喜明年人食

贱麦,我即今年冻死矣。'正如今日筑城,百姓不知享永逸者当在何人也。

(选自苏轼《艾子杂说》,题目为编者所加)

【注释】①支备:调度战备。支,调度、支付。②踣(b6搏):跌倒。③应侯:顺应时令。

16、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断3处,停顿处用隔开。(3分)

使秦不得窥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

利耶?

17、解释下殒句中加点的词。(4分)

(I)与苦支备()(2)虽有少芳()

(3)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中()(4)臣曾之()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

翻译:

19、通过艾子的话,作者想要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3分)

答:

【答案】】6、使秦不得通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

岂不大利耶?(每处I分,共3分)

17、每年劳累(劳苦)隐患(祸患)对……感到奇怪(每词1分,共4分)

18、(老百姓)听见我卜达这个命令,谁有不欢欣踊跃地前来参加呢?(2分。“参加”改用

“响应”也可。采分噗:补出主语I分,“欣跃而来”I分)

19、办事情,想问题,在考虑长远利益的基础上,也要考虑眼前利益,要把二者结合起来。

(3分。如果写成“既要有远大目标,又要从实际出发,这样才能利国利民”也得满分:如

写成“要关心老百姓的疾苦”只得I分)

22.(2010•山东省威海市,11〜12,4分)

苏秦游秦,秦不用之而归,金尽裘敝。至家中,妻不下机,父母不与言。秦及夜出书读

之。夜深欲睡,以锥刺其股。一年而学成,遂为六国相。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2分)

秦及夜出书读之。夜深欲睡,以锥刺其股。

12.你如何看待苏秦在学习方面“夜深欲睡,以锥刺其股”的做法?(2分)

【答案】11.苏秦连夜翻出「"、」九到1^深夜(读书疲倦)想睡觉的时候,就用锥子刺自

己的大腿。(意思正确1分,语句通顺1分,共2分)12.要合理安排学习与休息的时间,

熬夜学习不利于身体健康,同时以锥刺股也是对身体的伤害,但苏秦奋发图强、勤奋学习的

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意思对即可,2分)

23.(2010•浙江省杭州市,19-22,20分)

秦有尊卢沙者,善夸谈。秦人笑之,尊卢沙曰:“勿予笑也,吾将说楚以王国之术。”

翩翩然南。

至楚境,关吏繁①之。尊卢沙曰:“慎勿禁我,我来为楚王师。"关吏送诸朝。大夫置之馆,

问曰:“先生不鄙夷敝邑②,不远千里,将康我楚邦。姑闻师楚之意何如?”尊卢沙怒曰:“是

非子所知!”大夫不得其情,进于上卿瑕咒瑕客之,问之如大天。尊卢沙愈怒,欲辞去。瑕

恐获罪于王,亟言之。

工趣④见,未至,使者四二往。及见,长揖不拜,呼楚工谓臼:“楚国东有吴越,西有秦,北

有齐与晋,皆虎视不瞑。臣近道出晋郊,闻普约诸侯图楚,为坛而盟日:‘不祸楚国,无相

见也!‘王尚得莫枕⑤而寝耶?”楚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