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1单元 时间的简单计算-人教版_第1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1单元 时间的简单计算-人教版_第2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1单元 时间的简单计算-人教版_第3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1单元 时间的简单计算-人教版_第4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1单元 时间的简单计算-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时间的简单计算

体设计

0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完整学习了时间单位"时、分、秒"及它们的关系之后进行教学

的,教材专门安排让学生解决生活中与计算M间有关的实际问题,以培养学生解决

问题的能力。关于时间的计算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教材通过突出解决问题的步骤

和解决问题方法的梳理与引导以突破这一难点。一方面加强对解决问题思路的

概括和总结。从三年级开始,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名称由"知道了什么?”"怎么

解答?""解答正确吗?"改为"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

由问答式改为陈述式,突出对解题思路的总结和概括,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掌握解

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过程。另一方面,加强"分析与解答"部分的内容,展示丰富

的分析问题的过程与方法,以利于学生建构数学模型。关于与时间计算有关的实

际问题,教材在例题中安排了求经过时间的问题,在练习中安排了求结束时刻和开

始时刻的问题,使学生在解决多样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并掌握解决此类问题

的数学模型"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同时,注意

解题策略的多样化。例如,针对例2提出的问题“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多长时

间",教材中给出了“数格子"和"计算"两种方法,不要求学生一定用计算的方

法解决问题。

R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归纳、总结等方法,掌握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

算。

2.引导学生从图片中获取有意义的数学信息,找出要解决的问题,通过独立思

考、小组合作等方式解决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学习

数学的乐趣。

R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掌握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

2.建立计算经过时间的模型: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的时间。

3.渗透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

【难点】

建立计算经过时间的模型:结束时刻开始时刻二经过的时间。

e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

位复习准备

口答。

1.钟面上有()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个小格。

2.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o秒针走1圈是()分。

3.1时=()分。

4.1分=()秒。

【参考答案】1.6052.1时5分13.604.60

@新课导入

师小明和小军两个兄弟在争论原因是昨晚放学后他们帮妈妈收割稻谷小

明帮忙2时,小军帮忙了120分,谁更勤奋一些呢?小明和小军都说自己勤奋些。请

同学们当一下法官,帮他们做出正确的判断。

预设生1:小明勤奋,因为时间单位"时"比"分"大。

生2:小军勤奋,因为120比2大得多。

生3:可能相等。

师倒底2时和120分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时间单位的换算

吧。

通过这个情景设计,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主动探索2时和120分

之间的关系。

师:开学了,熊大和熊二同时从熊堡出发去学校,熊大用了2小时,熊二用了120

分钟,熊大说它用的时间少熊二说它的用时少,它俩谁也不甘示弱。同学们,请你们

当裁判,它们俩究竟谁用的时间少?

[殳,t意国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人物熊大、熊二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

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

师:猜谜语: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个走半天。

师:(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师拿出一个钟面模型)矮子指的是什么?高个指的又

是什么?

师: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大格的

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

教师演示课件,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如:5时,3时20分,6时,9时

50分等。

师: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时

间的简单计算”。(板书课题:时间的简单计算)

通过猜谜的形式引入,既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唤起学生对旧

知识的回顾。

❸新知构建

一、单位换算。

师:从熊堡到学校,熊大、熊二谁用的时间少?为什么2时二120分?你是怎么想

的?

(学生独立思考后,汇报)

预设生1:1时是60分,2时就是2个60分,也就是60+60=120(分)。

生2:2个60分也可以用60X2=120分来表示。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时=120分

师:同学间相互说一说。1分30秒二()秒,你是怎么想的?

练一练。

3分=()秒1分40秒=(渺

师:你是怎么想的?先独立思考,然后与你的同桌交流交流。

【参考答案】180100

设计意图,不断地追问,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不断地复述思考的过程,

使学生思维过程具体化,形成计算过程,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二、时间计算。

9月1日,小明背着书包上学去了!(出示PPT课件)

L阅读与理解。

师:你从中获得了哪些有意义的数学信息?

预设生: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生: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

2.分析与解答。

⑴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师: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你有什么方法?先

独立思考,然后与小组同学交流你的想法。

(2)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指导,收集信息。

师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研究结果汇报给同学们?

预设生1:直接数一数7:30到7:45,分针走了15分钟。

生2:7:30到7:45分针走了3个大格,是15分钟。

生3:都是7时多,直接用45-30算出用了15分钟。

三、回顾与反思。

1.回顾解题过程。

师: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15分钟对吗?你是怎么想的?

预设生:7:30过15分钟就是7:45,15分钟是对的。

师: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师生总结:求某一段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

①因为这段时间都是7时多,所以45-30=15(分)。(板书)

当题目直接告诉了我们开始的时刻和结束的时刻,我们可以用结束时刻减去

开始时刻,就是经过的时间。

②因为7时30分是时针过了7,分针过了6大格,7时45分是时针过了7,分针

过了9大格,分针从6到9经过了3大格,分针走一大格是5分,所以分针走3大格

就是15分,即5+5+5=15(分)或5X3=15(分)。(板书)

如果题目的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是以钟面来展现的,又正好经过了几个大格,

选用这种方法比较简便。

③续数法:31,32,…,45,是15分。如果经过的时间较短,我们可以用续数法数出

经过的时间。(板书)

2.整理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师:我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谁来说说?

师整理板书:阅读与理解一分析与解答一回顾与反思。

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从而唤醒学生对经过时间计算的生

活经睑,想出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从方法的多样化到方法最优化,建立简单

的经过时间的计算模型:结束时刻一开始时刻=经过的时间。

0随堂练习

练习1

L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集体订正,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怎么算的。重点强调"1

分15秒。65秒/时30分090分"的比较方法。

2.教材第5页做Tit

引导:解决的问题是什么?需要利用的信息有哪些?哪些信息是多余信息?怎

么解决这个问题?9:00怎么减8:40呢?9时相当于8时几分?8时60分减8时40

分你会计算吗?结果正确吗?答语写完整了吗?

3.体育课上同学们比赛跑400米,豆豆用了2分34秒硕硕用了2分43秒,

硕硕比豆豆多用了多少秒?

【参考答案】L><><>=

2.20分钟3.9秒

练习2

完成相关习题。

电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我们今天学习了简单的时间单位换算和简单的经过的时间的计算方法。希望

同学们在生活中能够很好地珍惜时间,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时间。

@作业设计

作业1

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8,9题。

作业2

完成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时间的简单计算

2时=120分

经过的时间的计算方法:

①45-30=15(分)

②5+5+5=15(分)或5X3=15(分)

③续数法:31,32,…,45,是15分

阅读与里解一分析与解答一回顾与反思。

教学反思

卬成功之处

时间的简单计算是在学生认识了时、分、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时间单位

的换算,紧密联系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1时=60分,1分=60秒),由于学生没有学习

两位数的乘除法计算,单位换算时注意给出数目较小的,用加减法计算就能进行的

单位换算。课时开始时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唤醒学生的

生活经验,建立起经过时间的计算模型:终点时刻一起点时刻:经过的时间。教学中

渗透并强化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帮助学

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不足之处

1.对"1分40秒=()秒"这种题目处理得不够细致,没有进行方法的总结。

2.在教学"经过的时间的简单计算”这一难点时,没有先复习简单的整时的

经过时间的计算。学生探究起来比较困难。

匚口再教设计

1.加强对复名数改写方法的指导。

2.课件出示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如早上7时起床,8时上课,经过了多少时间?

唤起学生对经过时间计算的经验,建立简单的经过时间计算模型:结束时刻一开始

时刻二经过的时间。

教学参考资料

Q3典型例题精析

例1足球比赛分上、下两个半场,上半场45分钟,下半场跟上半场的时间一

样,中间休息15分钟,全场比赛需要几时几分?

[名师点拨]上半场的时间加下半场的时间,再加上中间休息的时间即为全

场比赛需要多少分,再把分化成几时几分。把分化成时就看分里面有几个60分,

如:105分里有1个60分就是1时,用105分减去60分逐剩45分,所以105分二1

时45分。

[解答]45+45+15=105(分)

105分二1时45分

答:全场比赛需要1时45分。

⑴明明坐1206次列车从起点站到终点站,用了多长时间?

⑵明明从终点站又用了20分到家,明明到家时是几点?

[名师点拨](1)由题意可知火车的发车时间是上午10:30,到站时间是11:10,

从10:30到11:10,分针走过8个大格,也就是40分,所以1206次列车从起点站到终

点站用了40分,计算方法是11时10分T0时30分二40分。⑵根据已知条件可知

火车到站时是11:2再经过20分,也就是10分再加上20分即11:30,是明明到家

的时间,列式为11时10分+20分二11时30分。

[解答]⑴11时10分TO时30分二40分

答:用了40分。

⑵11时10分+20分;11时30分

答:明明到家时是11时30分。

【知识拓展】通过形象思维迁移到逻辑思维,会计算一天以内的经过时间,

还可以尝试计算从当天到第二天的经过时间。

匚口相关知识拓展

一份催人猛醒的“账单"

假设你活60岁用B么在你60年的生命里,你有一半的时间在睡觉。在剩下的

30年里,你嫌时间过得太慢,叹息了一万次,平均每天1次,这包括少年时在课堂上,

青年、中年、壮年……在你的生命中,几乎每天都嫌时间过得太慢、太难熬,想了

很多办法来消磨时间:如:打牌每天花掉2小时;喝酒每天耗费1个多小时,如果加起

来不少于打牌用去的时间;上班时,胡侃海聊说东道西,又耗去你不少于打牌、喝酒

的时间;此外,无数次叹息生命空虚无聊,玩游戏,上网聊天上街闲逛……

小朋友,你平时注意节约时间,做到分秒必争了吗?如果上课时思想不集中,做

小动作,削铅笔,写作业磨磨蹭蹭,一节课浪费3分钟,一天6节课,一年305天(去掉

60天假期),小学6年,仅此一项,你就浪费了3X6X305X6=32940(分),也就是

32940+60=549(时),大约69天(按每天学习8小时计算)。这可真是不算不知道,

一算吓一跳。

小朋友,请记住这份“账单”,珍惜时间,就是爰惜生命。平时你可要养成珍惜

时间的好习惯呀!

古籍中的时间长度

佛教梵典《僧只律》这本书中记载着:一刹那者为一念,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

为一弹指,二十弹指为一罗预,二十罗预为一须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须臾。

根据这段文字所推算出的具体时间:一昼夜=30须臾=600罗预:12000弹指

=240000瞬二4800000刹那。

因为一昼夜=86400秒所以把每个单位换算成秒数,可以得到:

-"须臾"=2880秒(48分钟),

一"罗预"二144秒(2.4分钟),

-"弹指"=7.2秒,

—"瞬间”=0.36秒,

一"刹那"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