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第单元 统计_第1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第单元 统计_第2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第单元 统计_第3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第单元 统计_第4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第单元 统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第6单元统计

《众数》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22〜125

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

义。

2.能根据具体的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体验事物的多

面性与学会全面分析问题的必要性,培养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小组协作的能

力。

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求真的科学态度,渗透一组数据的对称美,

揭示数学中美的因素。

教学重点:认识众数,理解众数的意义及作用c

教学难点:能在具体情境中灵活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一组数据的特点,并能

根据统计量进行简单的预测或做出决策。

教学用具:课件。(课件出自农远工程网络)

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

L情境引入。

请学生观看一则新闻“李叔叔求职记”。

2.让学生利用计算器算一•算,想一想,经理是否欺骗了李叔叔?

3.请学生想一想用什么数来反映工资水平比较合适呢?

二、学习新知

1.提问:李叔叔最有可能挣到多少钱?

2.揭示:这里的“600”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并请学生猜猜是哪个"zhong”

字。

3.小练习:找出下面两组数据的众数。

4.请学生试着说说众数的意义,然后教师小结板书。

三、解决问题

(-)完成例1

1.出示例题:

五(2)班要选10名同学组队参加集体舞比赛。下面是15名候选队员的身高情

况(单位:米)

1.411.411.411.441.451.471.481.49

1.511.511.511.511.521.541.54

你认为参赛队员的身高是多少比较合适?

2.学生小组合作选择6名队员。

3.根据学生汇报,老师课件随机演示选择结果。

4.小结:以众数1.51为标准选择队员身高会比较均匀。

(二)分析数据、尝试统计决策

1.根据提供的工资表,帮助李叔叔做决策。

2.根据射击队员的成绩,帮助射击队选择合适的参赛队员。

3.生活中的数学。

四、全课小结

学生畅谈收获。

单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目标:

1、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及其特点,了解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方法。

2、会在有横轴和纵轴的方格图上根据数量多少描点、连线。

3、看懂单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单式折线统计图中数据及其变化情况作数

量的简单分析。

4、体会统计在生活里的应用,进一步认识统计图的意义和作用;进一步渗

透统计思想,培养观察、操作和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点:

看懂单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单式折线统计图中数据及其变化情况作简单

分析。

课前准备:1、让学生收集一至五年级第二学期自己的体重情况,并制成统计表;

2、给每个学牛准备一张画有横轴和纵轴的方格佟I:3、制作木节课课件N课

件出自农远工程网络)

教学过程:

一、复习辅垫

教师叙述:小明是一个气象爱好者,在老师的指导下,他认真地收集了2000

年每个月的降水量,并把收集来的数据制成统计表(多媒体出示64页统计表)。

教师叙述:小明为了比较形象具体地把收集来的数据表示出来,他把收集

来的数据制成了这样一幅统计图——(多媒体出示根据第64页例题制作的单式

条形统计图)

问:这是一幅什么统计图?

请你说出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指出: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可以清楚地表示出数

量增减变化的情况。(板书:特点:表示数量的多少;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问:小明为了表示2000年降水量变化的情况选用哪一幅统计图比较好?

教师叙述:所以小明把这幅折线统计图寄给了当地的防汛抗旱总指挥部,

为当地的防汛抗旱工作提供一点依据。我们也要学习小明,小能人做大事,用

自己所学知识,结合自己的实际,这祖国的发展作点贡献。

四、巩固练习

1、(1)根据自己收集的一至五年级第二学期的体重制成折线统计图。

(2)画完后相互交奥检查。

(3)同桌根据自己制成的折线统计图相互说说自己的体重变

化情况。

(4)到实物展示台前展示自己画的折线统计图,并向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折

线统计图所反映的信息C

2、教师叙述:小红生病了,在今年6月7-9日住进了医院。医院每隔4

小时给她量一次体温并把制成了折线统计图。(多媒体出示66页第一题图)

(1)指导学生看图。

(2)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3)这幅折线统计图与我们前面见到的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指出:在实际运用中,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制作折线统计图。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六、深化拓展

教师叙述:我是育才文具店的老板,你们都是我的员工。我收集了本店一

至九月钢笔销售的情况,并制成了折线统计图。(多媒体出示图)进货多了,我

怕卖不掉,积压资金;进货少了,我又怕不够卖,赚钱少了。请你根据图帮我

预测一下十月份我该进多少支钢笔比较合适?

(1)学生先独立分析。分析完后口答,并说明理由。

(2)指出:这要用到更为复杂的统计,比如市场调查等等。同学们有兴

趣的话,课后可以开展讨论研究,组织关于这方面内容的一次数学课外活动。

如果活动开展得好,我将给你加薪——给平时成绩加分。

复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目标:

1: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根据要求把折线统计图

补画完整。

2:能根据复式统计图直观、有效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预测;发展统计观念,

培养统计能力:增强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重点:

经历用复式统计图表示数据的过程,从而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作用与功能。

难点:

通过实践真正发挥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分析功能。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件出自农远工程网络)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多媒体演示:五(7)班武昭德和彭超跳绳比赛训练的场景。

2.出示训练测试成绩表如图:

3.提问:从表中你了解哪些信息?你认为谁在运动会上获胜的可能性大一些?

我们必须要根据这两位同学跳绳个数变化的具体情况来科学的分析,谁获胜的

可能性大一些!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分析她们跳绳个数的变化情况呢?

学生选择方法:折线统计图(板书)

提问: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学生:不仅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很容易的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4.出示第一张单式统计图

学生回忆:制作折线统计图的方法一先依次描准点再依次连线!

师生共同完成第一张折线统计图。

师:通过这张统计图我们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武昭德在这6天训练成绩的增减

变化了!

5.再出示第二张折线统计图--可以很清楚的看出彭超在这6天训练成绩的增减

变化了!

师问:如果想请你同时比较这两位同学跳绳成绩的变化情况,你又有什么好的

建议?

学生:把两个折线图合并在一起!

二:教学复式折线统计图

1.多媒体出示:其中一个单式折线统计图

师:现在我们要把两个折线图合并起来,统计图的标题应该为什么?

2.继续观察:图中只有武昭德的跳绳变化情况的折线,怎样将另一人的折线图画

出来?(方法同单式折线统计图绘制方法)

3.多媒体演示颜色相同的折线,设疑:这两根折线图颜色一-样,它们各表示哪个?

为了区分不同的统计对象,我们应该怎么办?

学生:可以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也可以用实线和虚线表示!(多媒体演示不同的颜

色!)

帅:为了避免弄错,我们要用不同的颜色区分统计对象,还要在统计图的右上

角标注出来(多媒体演示)。

4.解释图例:是专门用来告诉看图人它所表示的对象的!

5.师:好了经过大家一翻周密的思考,我们已经把表示两人跳绳增减变化情况的

统计图合并好了,谁来给这种新的折线统计图取一个恰当的名字?

学生:合并、重合、复式……

板书:复式折线统计图

6.师:谁能说说单式折线统计图与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区别?

学生:A:只能看出一组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

B:可以较容易的发现两组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

7.分析、预测

问题一:武昭德和彭超第一天的成绩相差多少?第6天呢?

学生:2个、5个。

问题二:武昭德和彭超的跳绳成绩呈现什么变化趋势?

学生讨论分析:这两位同学的成绩都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但上升的情况不同。

武昭德是稳步上升,彭超是忽低忽高;武昭德最后三天的成绩呈上升趋势并且

比彭超好。

问题三:你能预测两个人的比赛成绩吗?

学生:预测武昭德的比赛成绩可能会超过彭超。(多媒体演示比赛的结果)

四、小结:今天这堂课,从同学们的机智分析中,我能感受到咱们班的同学具

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你们愿意用自己的能力来继续解决

问题吗?

作、亚:1.完成书本P127的统计图,并分析、解决问题。

2.请对2008年:奥运会中国、美国、俄罗斯三国金牌获奖的情况做一个预

测!

板书设计:复试折线统计图

优势:较容易的发现两组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

制图方法:1.描点2.标数据3.依次连线

《打电话》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打电话的方法,学会打电话。

2能用普通话进行交谈,能把话听清楚,说明白°

3渗透讲文明,懂礼貌的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学会打电话,练习打电话。

三教法和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说话兴趣。学生通过说,

演,练的学习过程,在情境中各抒己见,做到会说,会用。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电话机2部。(课件出自农远工程网络)

五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传话”。设计这个游戏的目的是为打电话的教学作一个铺垫,也是

为了让学习气氛放松放松。

(-)直观展示,吸引学生注意。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玩了一个“传话”的游戏,老师这有一•个传话的工具,

你们认识吗?

(导出电话机)

师:啊,都认识啊!那么你们会打电话吗?(学生兴致高昂地回答:“会J)

(二)创设情境,激发说话兴趣。

师:都有经验啊,那你能用你的经验帮助一个小伙伴吗?(渗透互帮互助思想,

出示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识图说。)

师:小明生病了,不能上学,他该怎么向班主任李老师请假呢?(大家出谋划

策,练习说话。)

师:比较一下,哪种方法最方便快捷?(打电话)

(三)指导练习,培养良好习惯。

师:假如你就是小明,请假时该怎么说?打电话请假要注意什么?下面我们围

绕这两个问题小组讨论讨论!(讨论过程中,教师加入学生讨论,适时帮扶。)

师:大家讨论得真热烈L那么假如你是小明,打电话向老师请假该怎么说?(计

学生试说,多肯定少批评,引导学生总结出打电话要注意的内容,教师再小结

方法。)

师:大家分析得真清楚。为了帮小明把事情办得圆满,咱们再来演演打电话的

过程。同桌两人先练习,一个人当老师。一个人当小明。师:大家分析得真清

楚。为了帮小明把事情办得圆满,咱们再来演演打电话的过程。同桌两人先练

习,一个人当老师。一个人当小明。

师:谁想给大家表演表演?(在演的过程中,教师适时指导,学生评价,适时

奖励。)

师:你们表演得真好!现在有一个和老师直接对话的机会,谁想把握?(添加

忙音,加大难度,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四)扩展练习,丰富交际内容。

师:如果现在真的给你一个打电话的机会,你最想打给谁?(引导学生说话,

老师配合练习。)

(五)布置作业,交际PI归生活。

今天我们学会了打电话,还帮助了小明,收获真不小!回家以后,给你最想打

电话联系的人打个电话,说说你的心里话。

现在,我把自己20多年来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总结如下,一并赠送给您,

希望能帮到您:

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辉煌的明天

——我的治班方略

我很欣赏一句话,那就是“教师的工作是托起明天的太阳是啊,我

们今天的一切工作,不就是为了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一个辉煌的未来吗?

那么,如何为孩子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是值得每一位教师,尤其

是班主任教师的深思。因为班主任是学校具有特殊身份的教育者。作为班

级的教育者和组织者,在班集体的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中起着十分重要

的作用。

我从参加工作至今,二十多年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回忆这些年带

班所走过的每一步,品味着工作带给我的欣慰和快乐,更加坚定了我做一

名优秀班主任的信念和决心。经过多年的实技探索和学习思考,我的治班

理念已经逐渐明朗,那就是“以情育人,用爱心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活

动育人,用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二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犹如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一样,没有感

情,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工作二十多年来,我从没有放弃过教师自身

素质的培养,从教中学,从学中教,乐此不疲。用我的真诚、爱意透视学

生纯洁而又丰富的内心世界,唤起学生对爱和真诚的追求,感染学生、浸

润学生渴望理解的心田,用充满爱的语言去抚慰一颗颗幼小的心灵。

一、关爱学生,用爱撑起一片蓝天

1、沟通是教育的前提。师生之间如果缺乏了解和沟通,感情就会有

隔膜,教育就无从展开。沟通应从了解开始,苏联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

过:”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从一切方面去了解

人。”因此,我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经常通过不同方法与学生交流,在交流

中了解每个同学的家庭情况、性格特点、爱好、健康状况及学习变化。例

如,我在与如今所带班级学生的交流中得知班内三名同学生活在单亲家庭

时,一种怜爱之情,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油然而生。我深知,生活在单亲家

庭中的孩子情感脆弱,性格孤僻、倔强、逆反心理强,因此,在日常的生

活学习中,我会不经意地送给他们一个亲切的微笑,一个满意的赞许,一

个温馨的眼神,一个慈祥的抚摸,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真挚的爱,使这些原

本不幸的孩子在班集体这个大家庭里变得开朗活泼、乐观向上,有着较强

的集体荣誉感©

2、运用心理教育。基础教育的价值体现在未来,受教育者只有具备良

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在未来社会获得最佳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因此本学年,

我在班里发起这样一个倡议:师生共建相互交流的“绿色通道、包括两种

形式:

(1)家构通桥一日记

(2)热线连着你和我一家庭心理电话

以此为学生提供多渠道的倾诉,使个性千差万别的学生,在心理错位

时得以倾诉,摆脱烦恼。

有一次,我在班里布置了一篇作文《你心目中的老师》。在作文里,同

学们大胆地说出了他们心目中老师的形象……从孩子真诚的话语中,我获

得了许多宝贵的意见,所以在后来的班会上,我说:“老师很感谢你们提出

的宝贵意见,从今以后,我一定做一个你们满意的老师:有爱心,正直好

学,富有创新精神的授课能手,教学工作做出改进。反过来,我也向你们

提出老师心目中的学生形象,是同样有爱心,懂得自尊、自爱和尊重别人」

从那以后,我与学生的距离更近了,孩子们经常向我倾诉内心的酸楚、

快乐……

我曾这样寄语我的学生们:“同学们,我是过去,你们是未来;我是一

片树叶,你们是整个森林;我是一支蜡烛,你们是熊熊火炬;我是一条小

溪,你们是黄河、长江……相信我们每一位同学都搦有美好的明天……”

二、以活动为载体,营造个性发展的空间

心理学家皮亚杰也曾指出:活动是人的认识、智慧、思维发生、发展

的机制。通过活动能使学生得到丰富和发展。因此,我非常注重从开展活

动入手,以活动为载体,以活动的形式、内容为依托,为学生创设个性发

展的空间,营造和谐、宽松的班级氛围,寓教于景、于乐、于形。

1、创设有特色的班级文化

①、举行主题鲜明的班队活动。按照“建设团结向上班集体,营造和

谐健康新环境”的工作思路,本学年我班开展了“好大一棵树•”的主题班

会。在这次活动中,无论设计、组织,我都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实践。

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使他们普遍感到:这是我们自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