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乘与除》单元教学案例
一、单元三课规划
(一)单元内容分析
1.前后知识联系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表内乘除法计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
过程中探索并掌握口算乘除法的封算方法,为学习笔算乘除法打基础。
Z
巳*帼美如蚊本・危室・内・61t学习内・
二年・上■三年■上・
・一位傥・一位,•周、三佗■■一位,
二年■下・♦■十••百・,以一依7三年■下*
•两、三忸・,以TQ
•角位■事/值。
IJ<_______)
图5:《乘与除》单元内容前后知识联系
2.单元学习内容
主要学习口算乘除法,进一步运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本单元的学习要点如下:
表7:《乘与除》单元学习内容
M须识搐心知以核心R养
乘小多少株整十、,仲敏及其龙州1.把整十、ffAtt几何d取
«(除以》一g敷
舄要多少收用它数一位数及其应用
与♦1•作归化为衰内♦降法运算能力
2.把两付数•一位
除鳖十、瞿A敏除以一出敛及应用旺”化为辫十数第险用意识
(除以)一位数和
角位数龄以一位数&箕应用
表内•除法it珂怆力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一位数乘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借助小棒、
点子图理解计算的道理,感受口算方法的多样性,提高计算的灵活性,发展运算能力。
2.掌握整十、整百数乘除一位数和两位数乘除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提高运用乘除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感受乘除法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4.通过与他人交流算法和算理的活动,初步养成善于倾听、勇于表达、反思质疑的良好
习惯。
(三)单元三课规划
1.原教材教学规划
表8:《乘与除》单元原教材教学规划
内容
建议课时数
情境课题知识课题
有多少棵小树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1
需要多少钱两位数乘一位数1
丰收了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1
植树两位数除以一位数1
练习三2
2.单元三课教学规划
表9:《乘与除》单元三课教学规划
目的课型内容建议课时教
整十、整百数乘除一位数和两
知识概览单元课乘与除1
位数乘除一位数
整十、整百数乘除
意义、算理、算法、应用
知识形成学时课一位数2
两位数乘除一位数意义、算理、算法、应用
整十、整百数乘(除以)一位数练习
知识应用整合课两位数乘(除以)一位数练习3
综合拓展练习
二、单元三课实施
(一)单元课案例
1.学习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乘与除》
2.学习目标
(1)学科性目标
①了解“乘与除”单元学习要点,提出自己的疑叵,形成本单元的结构性知识。
②在四学活动中经历建构知识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2)教育性目标
提高学生自主阅读、合作学习、归纳概括的能力和勇于质疑的学习品质。
(3)创新性目标
在单元知识体系的建构中,积累数学探究的经验。
【学习重点】
了解“乘与除”这一单元每一课的知识点,形成本单元的结构性知识O
3.学习过程
我们根据单元课的课堂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其流程如图所示:
图6:小学数学单元课教学流程图
(1)引入,把握新旧过渡
①结合课件演示复习表内乘法的意义、算理、算法及其应用:
图7:《乘与除》单元课的复习内容1
②结合课件演示复习表内除法的意义、算理、算法及其应用:
图8:《乘与除》单元课的复习内容2
③小结:学习乘除法时都是从意义、计算(算理和算法)和应用三方面来学习的。
【评析】根据弗赖登塔尔提出“数学现实”论,此环节复习已经学过的乘法和除法知识,
让学生回忆起在学习乘法和除法时是从意义、计算和应月三方面来学习的,而计算不仅知道
怎样算,还要弄清为什么这样算,为学习新知做好知识电架的铺垫。
(2)阅读,领悟单元内容
①首学,定向阅读
第一,快速浏览教材第30-39页,看看有哪几课?
小结:第四单元《乘与除》有4课,分别是:《小树有多少棵》《需要多少钱》《丰收了》
《植树》。
第二,再读教材30、32、34、36页,可以图一圈、标一标、勾一勾,然后完成首学单。
表10:《乘与除》单元课首学单
我知道
课«我还想知道
内容工具/方法我的例子
小树有多少棵
需要多少钱
丰收了
植树
【评析】阅读是单元课首学的主要方式。通过阅读指定内容,并进行勾画、批注、填表,
在任务驱动下读懂教材,对即将学习的单元知识有个整体认识,达到了单元课“领悟式学习”
的目标。
②互学,交流感悟
出示要求:指着教材,有序交流;小组合作,完善邈单。
学生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收获和疑惑;教师巡视,收集素材。
【评析】通过有指导的定向阅读之后,对单元内容有了个体初步的感悟。接着学生就先
前的首学中的实践与感悟在小绢内充分发表自己独特的认识和见解,对单元知识结构进行预
建构,为下一步小组向全班汇报做好准备。
③群学,分类互动
生1:“小树有多少棵”的第一个绿点让我们求“杨树每捆20棵,3捆一共有多少棵?”
算式:20X3=60。分别用数线图、列表和乘法口诀来计算。第二个绿点解决“每车装500棵,
园林工人运走了3车树苗,一共运走多少棵?”算式:500X3=1500。第三个绿点:算一算,
你发现了什么?一个乘数没有变,另一个乘数比上一个多了一个。,答案也比上面的多了一
个0。这一课是让我们学习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用到了数线图、列表的工具或方法,例
子是:80X2o我还想知道竖式怎么列?
师:这个问题我们第六单元会学习。《小树有多少棵》这一课是学习整十、整百数乘一
位数。那我们怎样学的?一起来看一看。先来看整十数乘一位数:3捆一共有多少棵?怎样
列式?(3X20)为什么这样列式?(求3个20的和是多少?)这就是乘法的意义。图、表
帮我们理解得数为什么是60,这就是算理;然后用算式帮助我们计算,这就是算法。下面用
同样的思路来学习整百数乘一位数;第3个绿点,我们是发现乘法算式中的规律,并应用规
律解决问题。
教师组织学生汇报剩余三课。
【评析】通过汇报小组对单元学习内容的分类汇报,引发小组间的交流互动,在组间质
疑、互动答辩中进一步强化对单元知识要点的理解,梳理出单元学习中的普遍问题,为后续
“共学”中的系统构建打下基础。
④共学,桎理要点
梳理:这个单元共有4课,分别让我们学习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
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其实就是学习多位数乘除一位数的口算,将
从意义、计算和应用来学习的,借助文、图、表、式这些方法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计算的道
理,掌握计算的方法。
等
aw”少
•□个】XMD■•夕-a.►•••
I—%tn
表
3—•
图9:《乘与除》单元知识要点
【评析】单元课的共学,主要是教师和学生对单元学习内容的小结、对学习认知的质疑
反思。在这个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先前学习进行总结提炼,即对每一课的内容、方法进行
梳理,理出单元学习要点,形成对单元知识的整体建构。
(3)梳理,形成知识体系
对比1:第1、2课有什么异同?第3、4课呢?
小结:第1、2课都是学习乘法,它们的意义相同,求几个几是多少?计算方法不同,
但是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是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第3、4课都是学习除法,它们
的意义相同,求每份是多少?计算方法不同,但是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是学习两位数乘
一位数的基础。
对比2:第1、3课有什么相同?第2、4课呢?
小结:第1、3课学习整十、整百数乘除一位数,计算方法相同;第2、4课学习两位数
乘除一位数,计算方法也基本相同。
教师出示课件,帮助学生建立联系。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已学过的相关内g
•整十.整百数乘(除
以)TSM
•森内乘除法
・两位数乘(除以)一
•有余败的乘触法
位敷
图10:《乘与除》单元前后知识联系
【评析】单元课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此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进
一步的梳理与对比,初步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一只体系,明晰本单元学习的重要性。
第四环节:总结,明确深化重点
反思总结:你知道这个单元主要学什么?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课?
学习后测:借助人工智能平台(小勾学习圈)实施单元课的后测。
明确方向:看来同学唱对算法掌握得较好,但却不太清楚为什么这样算,这需要我们在
学时课上深入探究。期待同学们在学时课上的精彩表现!
【评析】单元课的总结,主要是师生对单元内容的小结、知识的简单应用、对内容的适
当拓展、对学习认知的质疑反思。同时借助人工智能平台(小勾学习圈)实施单元课的后测,
明确深化重点,为学时课的学习路线的制定做好上位的准备。
【总评】单元课教师以整体的观念思考和设计教学,不只看到一片片树叶,而是看到树
叶所在的大树,甚至看到整片森林。教师更加重视对课标、教参和教材的研读,关注新旧知
识之间的联系,准确把握学时课的深化重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概括能力提升,问题意
识增强,有了一定的整体观。
(执教: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二小学校肖海燕)
(评析: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二小学校黄慧章)
(二)学时课案例
☆案例1:整十、整百数乘除一位数
1.学习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四单元《乘与除》中的《小树有多高》和《丰收了》,主要是学习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和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
2.学习目标
(1)学科性目标
①探索整十、整百数乘除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借助几何直观理解算理。
②探索积的变化规律和商的变化规律,并运用规律解释算法的合理性。
③会计算整十、整百数乘除一位数,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2)教育性目标
在四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敢于表达、勇于质疑的学习品质。
(3)创新性目标
能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学习重点】
探索整十、整百数乘除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借助几何直观理解算理。
3.学习过程
我们根据学时课的课堂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其流程如图所示:
一一引入U湿用,学■习—园,.7利.价
切,方向舞霓新知L不成枝例一\息结员总
图11:小学数学学时课教学流程图
(1)前测引入,明确方向
①师生谈话
引入:通过单元课的学习,大家时《乘与除》这一单元的内容有了初步的认识,接下来
我们一起走进学时课的学习。
②前测引入
2X3=5X3=6+2=164-8=
20X3=500X3=604-2=160・8二
选择20X3和60+2,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为什2这样算?
③明确方向
小结:看来很多同学知道怎样算,却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重点研究:
整十、整百数乘(除以)一位数(板书课题)计算的道理。
【评析】通过这一组口算的前测,了解孩子们对整十、整百数乘除一位数的口算的掌握
情况,并追问为什么这么算,孩子们说不清楚原因,从而引出这节学时课重点探究的内容。
(2)运用四学,探究新知
探究1: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
(出示情景图)20X3在这个情景中解决什么问题?(3捆一共有多少棵?)为什么?
(要求3个20的和是多少?)
结合情景图,想办法证明为什么20X3=60?可以用单元课中了解到的图、文、式、表等
方法。
代办法证明20X3=60(可以■一画、写一写)
图12:《整十、整百数乘除一住数》首学单1
①首学,展开思维
②互学,外化思维
③群学,深化思维
生1:我们的第一个理由是:3个20相加的和是60,,
生2:我用的列表:1捆20棵,2捆40棵,3捆60棵。
生3:我用的是画图的方法:一个圆表示1个20,3个圆表示3个20,就是60。
生4:因为20表示2个匕2个卜乘3得到6个|-,也就是60。
④共学,提升思维
梳理:(出示课件)20X3为什么等于60?可以用数线图来证明;也可以用列表来证明;
还可以用算式来证明。
图13:《整十、整百数乘除一位数》共学内容1
比较:这些方法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小结:都是表示求3人20相加的和是多少。也就是2个十X3=6个十,所以20X3=60o
类比:整百数乘一位数
第一,理解意义:(出示情景图)500X3在这个情景中能解决什么问题?(3车树苗一
共运走多少棵?)为什么?(表示3个500相加的和是多少?)
第二,探究算法:500X3的得数是多少?你是怎么算的?(先用5X3=15,再在15的
后面添2个0。)
第三,明确算理:为什么可以这样算?(因为用5个百乘3得到15个百,也就是1500。)
小结:(手指板书)我们刚才在解决20X3为什么等于60,可以画图、列表、文字描述、
算式计算这些方法。
【评析】由于学生单元课对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意义已经扫清,通过前测也发现学
生对算法也比较清楚。因此,此环节重点放在理解算理上。这里采取四学方式,让学生重点
探究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合理性,借助兀何直观帮助学生理解算理,使学生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探究2: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
(出示情景图)60+2=30在这个情景中解决的什么问题?(平均每只小白兔分多少根
胡萝卜?)为什么?(因为这里把60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
想办法证明为什么6C+2=30?可以用单元课中了解到的图、文、式等方法。
纪办法证明8子2=3。(可以■■一、耳一耳)
6092»30
・■一・:・■一
▼Hr-只小)
图14:《整十、整百数乘除一位数》首学单2
①首学,展开思维
②互学,外化思维
③群学,深化思维
生1:我用的画图(略)的方法,因为表示把60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0。
生2:30X2=60604-2=30
生3:6+2=3604-2=30
生4:因为6个十+2=3个十,所以60+2=30。
④共学,提升思维
梳理:(课件演示)60+2为什么等于30?可以用数线图来证明;也可以用列表来证明;
还可以用算式来证明。
濯步30x2=606+2=3
604-2=306©・2=3①
oMIiom
图15:《整十、整百数乘除一位数》共学内容2
比较:这些方法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小结:这些方法都表示把60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也就是6个十+2=3个十,
所以60+2=30。
类比:三位整十数除以一位数
第一,理解意义:(出示情景图)在这个情景中160+8能解决什么问题?(山羊伯伯要
把这些白菜运回家,需要运多少次?)为什么?(因为要求160里面有几个8?)
第二,探究算法:你是怎么计算160・8的?(因为16+8=2所以160+8=20)
第三,明确算理:因为160个十+8=2个十,所以160+8=20。
小结:同学们通过单元课的学习知道了怎么算,刚才我们用图、文、式、表等方法证明
了为什么这么算。
【评析】对于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学生可以借助乘法的经验进行类比。因此,教
师放手让学生采取四学方式,自主探究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重点理解算理,
共学时借助几何直观加深认识,有效培养了学生几何直观能力。
(3)练习巩固,形成技能
算一算,你发现了什么?
8X4=6X7=424-7=354-5=
80X4=6X70=420・7二3504-5=
800X4=6X700=42004-7=3500・5二
①首学,展开思维
②互学,外化思维
③群学,深化思维
生1:我发现乘法中的规律: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10倍,积就扩大了10倍。
生2:如果第一个乘法算式和第三个乘法算式比较: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100
倍,积就扩大了100倍。
生3:我发现除法中的规律: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10倍,商就扩大了10倍。
生4:如果第一个除法算式和第三个除法算式比较: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100倍,商
就扩大了100倍。
④共学,提升思维
总结规律1: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到原来的10(100)倍,积也扩大到原来
的10(100)倍。
运用规律1:现在你能用这个规律解释为什么2X3=6,那么20X3=60吗?
生: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积也扩大到原来的10倍。
小结:我们在计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时按“一算,二数,三添”的步骤就能算得又
快又准了。
总结规律2: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到原来的10(100)倍,商也扩大到原来的10(100)
倍。
运用规律2:现在你能用这个规律解释6-2=360+2=30为什么这么算了吗?
生:因为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到原来的1。倍,商也扩大到原来的10倍。
小结:所以我们在计算整卜、整百数除以一位数时先用表内口诀算(算),再数被除数
中有几个0(数),最后在商的末尾添上相应的0(添)。
【评析】学生经历算法的探究过程和算理的理解过程后,对算法的提炼还需要在一定的
练习中形成。因此,在这个环节让学生计算几组算式,一是巩固算法,二是发现规律,三是
运用规律解释算法的合理性,使得学科性任务得以落实。
(4)后测评价,总结反思
①我会算
20X4=5X50=60+3=72004-8=
400X3=5000X3=90004-3=2404-3=
②我会用
淘气看一本科技书,每天看40页,3天看完,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一本故事书420页,笑笑打算7天看完,平均每天更看多少页?
③我会思
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评析】此环节借助人工智能平台进行检测,能及时了解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情况,为下
一节整合课(承接型练习)找到练习的承接点、训练点、变式点。
【总评】因为整十、整百数乘除一位数在计算方法上基本上是一样的,即一算(乘或除)、
二数(0的个数)、三添(添k0)o根据“方法相同”原则,将两课时的内容墓合为一课时。
再结合学时课的特点,采取“探究式学习”,完全以“问题研究——为什么这样算”为核心
线索组织教与学的活动,充分发挥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优势,全面经历首学、互学、群学
与共学的全过程,适当进行练习和巩固,为整合课的系统练习、整理和拓展深化奠定基础。
(执教: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二小学校陈辉燕)
(评析: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二小学校黄慧章)
☆案例2:两位数乘除一位数
1.学习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四单元《乘与除》中的《需要多少钱》和《植树》,主要是学习两
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2.学习目标
(1)学科性目标
①探索两位数乘除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借助几何直观理解算理。
②会计算两位数乘除一位数,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2)教育性目标
在四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敢于表达、勇于质疑的学习品质。
(3)创新性目标
能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学习重点】
探索两位数乘除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借助几何直观理解算理。
3.学习过程
我们根据学时课的课堂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其流程如图所示:
一一引入K/用西学一习巩〉【.;}■评价
切■方向量克新知L不成技能—\息制反总
图16:小学数学学时课教学流程图
(1)前测引入,明确方向
①前测引入
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2X3=4X2=64-3=8・2=
10X3=10X2=304-3=204-2=
12X3=14X2=364-3=28-4-2=
②揭示课题:两位数乘除一位数
【评析】四组口算的前测题目包括三个内容(表内乘除法、整十数乘除一位数和两位数
乘除一位数),一是复习表内乘除法和整十数乘除一位数,为新知的学习做好铺垫;二是了
解学生通过单元课的学习对两位数数乘除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情况,为学时课确定重点探究
的方向。
(2)运用四学,探究新知
探究1:两位数乘一位数
(出示情景图)12X3在这个情景中解决什么问题?(买3个游泳圈多少钱?)为什么?
(要求3个12的和是多少?)
在点子图上圈一圈,并把自己的想法用算式记录下来。
图17:《两位数乘除一位数》首学单1
①首学,展开思维
②互学,外化思维
要求:一边说算式,一边指着对应的点子图。
③群学,深化思维
生1:我用加法计算的,12+12+12=36。
生2:我把12分成6和6,先算6X3=18;再算18+18=36。
生3:我把12分成1()和2,先算10X3=30;再算2X3=6;最后算30+6=36。
生4:我把12分成8和4,先算8X3=24;再算4X3=12;最后算24+12=36。
④共学,提升思维
A.梳理:利用课件梳理几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并让学生根据算式在点子图上指一指。
12*12*12=366X3-186X3=1810X3=302X3=6
18*18=3630*6=36
图18:《两位数乘除一位数》共学内容1
B.观察:(出示点子图和表格)你能看懂吗?
・•••••••••••102
3306
10X3=302X3=6
30+6=3630*6-36
图19:《两位数乘除一位数》共学内容2
让学生结合表格和点子图指一指,说一说。
C.比较:这些方法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
••••••••••••
•X3-186X3«1B
图20:《两位数乘除一位数》共学内容3
小结:都是把两位数乘一位数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加法或乘法,也就是把新知转化为旧知,
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
D.类比:小皮艇的价格是皮球的4倍,一个小皮艇多少钱?
学生列出算式后独立计算18X4,随后汇报算法及结果。
小结:两位数乘一位数,先拆(把两位数拆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再乘(用整十数和
一位数分别去乘另一个乘数),后加(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评析】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
预测结果;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这里让学生主动运用点子图进行计算,解释计算
的道理,促进学生理解算理,体会算法的多样化,从而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
探究2: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问题1:(出示情景图)36+3在这个情景中解决的廿么问题?(平均每班分到多少棵树
苗?)为什么?(因为这里把36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
问题2:3.1班共有48人,每4人一组,可以分几组?怎样列式?为什么?(因为要求
48里面有几个4?)
在小棒图和点子图上圈一圈,算一算,把计算的过程写下来。
48-5-4=
先*
后・:
图21:《两位数乘除一位数》首学单2
①首学,展开思维
②互学,外化思维
③群学,深化思维
生1:把36分成30和6,先算30+3=10;再算6+3=2;最后算10+2=12。
生2:我在点子图上每4个圈一份,一共图了12次,所以48+4=12。
生3:也可以像36+3一样,把48分成40和8,先算40+4=10;再算8+4=2;最后算
10+2=12o
④共学,提升思维
A.梳理:利用课件梳理几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并让学生根据算式在点子图上指一指。
----------------.
364-3=12•-••
•••40
30+3:10•a••
8
6+3:2•••
[fltm10*2=12
图22:《两位数乘除一位数》共学内容4
B.小结:说说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先拆(把两位数拆
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再除(用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去除以另一个乘数),后加(把两次乘
得的积相加)。
C.沟通: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12X4=48484-4=12;
•••••••••♦•••:••••・••・•••
・••••••••••••••••••・,•••
»,••••••・,••&••♦•••••・••
10X04040^4=10
2X4,88+4・2
、40+8T8/、102^12/
图23:《两位数乘除一位数》共学内容5
小结:都是把两位数折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加法或乘除法,也就是
把新知转化为旧知,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
【评析】有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经脸,对于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则放手让
学生去探究。学生经历四学,再加上几何直观(小棒、点子图)的作用下,很容易掌握两位
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及算理。而教师在共学环节注意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
将新知纳入到原有的认知体系中,从而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3)练习巩固,形成技能
算一算,你发现了什么?
13X2=304-3=
13X3=33+3=
13X4=364-3=
13X5=39+3=
①首学,展开思维
②互学,外化思维
③群学,深化思维
生1: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依次增加1,积就依次增加13。
生2:除数不变,被除数依次增加3,商就依次增加1。
④共学,提升思维
总结规律:(略)
运用规律:你能照样子写两组算式吗?
学生写后汇报,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评析】算法的掌握需要一定量的练习。这里设计了两组有规律的两位数乘除一位数的
算式,让学生算一算,并说发现。其目的一是巩固算法,二是发现规律,三是运用规律发展
思维。
(4)后测评价,总结反思
①我会算
22X4=25X2=24+2=39-4-3=
43X2=23X3=84+4=96-=-3=
②我会用
淘气每分钟能做13道口算题,他3分钟一共能做多少道口算题?
笑笑买3本故事书共花了69元,每本故事书多少元?
③我会思
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评析】业环节借助人工智能平台进行检测,能及叶了解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情况,为下
一节整合课(承接型练习)找到练习的承接点、训练点、变式点。
【总评】“学时课”是在单元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精细的学习,掌握每一课时学习的
支撑性知识。这节学时课将原本两课时的两位数乘除一位数整合在一起,其原因一是部分学
生通过单元课的数学阅读对算法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二是因为两位数乘除一位数在算法上
基本相同,即一拆分、二乘除、三相加。因此,这节课聚焦核心问题“怎么算和为什么”,
让学生借助直观图探究算法,理解算理,经历四学过程,充分体现“学深讲透”的策略,达
到“学时课”课堂学习真实有效。
(执教: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二小学校邹红英)
(评析: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二小学校黄慧章)
(三)整合课案例
1.学习内容
整理复习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J_删笫四单元《乘与除》,包括整卜、整百乘除一位
数和两位数乘除一位数。
2.学习目标
(1)学科性目标
①能熟练计算整十、整百数乘除一位数和两位数乘除一位数,提高运算能力。
②会结合直观图说出计算的道理。
③能用乘除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育性目标
在四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敢于表达、勇于质疑的学习品质。
(3)创新性目标
在沟通知识联系的过程中发展整体思维。
【学习重点】
沟通整十、整百数乘除一位数和两位数乘除一位数的内在联系,建立知识网。
3.学习过程
分类再现)=>[系统整理)匚二>[炼习提升检测反思、
图24:小学数学整合课教学流程图
(1)分类再现
谈话引入:上个月26号龙泉万达广场盛大开幕,好生热闹,你们去玩了吗?今天陈老
师跟你们一起去凑凑热闹,逛一逛万达的文具店。
2•43元,死
图25:《乘与除》整合课情境图
学生收集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聚焦下面问题开展四学:
问题1:买2个书包多少钱?
问题2:买3支钢笔需要多少钱?
问题3:淘气带了30元钱,可以买多少个橡皮擦?
问题4:笑笑带了96元钱,刚好买3个卷笔刀,平均每个卷笔刀多少钱?
①首学,展开思维
独立完成首学单,可以写一写,画一画,算一算。
②互学,外化思维
小组交流算式及理由;算法及算理。
③群学,深化思维
生1:买2个书包需要多少钱?我的算式是:80X2=160,因为这里表示2个80是多少?
因为8X2=16,所以80X2=160。我用画图的方法表示出来。
生2:买3支钢笔需要多少元钱?我的算式是:26X3=78。因为要求3个26是多少?
我是用加法计算的,26+26+26=78,所以26X3=78。
生3:我补充:我用到了拆分法,先算20X3=60,可算6X3=18,最后用60+18=78。
生4:淘气带了30元钱,可以买多少个橡皮擦?我的算式是:30+3=10。因为要求30
里面有几个3?我是这样算的:因为3・3=1,所以30・3=10。
生5:笑笑带了96元钱,刚好买3个卷笔刀,平均每个卷笔刀多少钱?我的算式是:
96+3=32。这里表示把%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我先算90+3=30,再算6+3=2,
最后用30+2=32,所以96+3=32。
④共学,提升思维
课件演示,引导学生进行整理,特别是借助直观图的演示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
■力.
1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文言文(3)第15课 陈情表教学设计 粤教版必修5
- 18囊萤夜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 Unit 2 Travelling around the world 第3课时Listening (p.24),Speaking (p.27) 教案 2024-2025学年沪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下册
-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二 受精作用教学设计2 新人教版必修2
- 2024秋三年级英语上册 Unit 1 Hello Part B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PEP
- Module 9 Unit 1 Im going to do long jump.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外研版(一起)英语三年级上册
- 5 国家机构有哪些 第二课时 国家机关的产生(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 11《军神》(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第4节《俄罗斯》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四单元 多样的交通和通信 12 慧眼看交通教学设计2 新人教版
- 《毕业生登记表》填写模板
- 风电场建设项目绿色施工方案
- 临时操作平台施工方案(33页)
- TCMBA 013-2021 医疗机构管理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产品临床应用的规范
- GIS软件工程_01概述
- 湘少版级英语单词表吐血整理
- SF36量表内容与计分方法附
- 第一单元到郊外去
- 食堂出入库明细表(新)
- 浇注型聚氨酯弹性体生产技术标准_图文
- 《大力集团大型电动机降补固态软起动装置(PPT 31页)6.65MB》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