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_第1页
2025年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_第2页
2025年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_第3页
2025年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_第4页
2025年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初中毕业与升学考试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计20分)1.世界殖民体系崩溃是20世纪重大变化之一,是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下列历史事件中,加速了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是()①英国“光荣革命”②印度独立③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④阿尔及利亚独立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2.下列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书籍,按照二战的进程阅读,顺序应为A.②④③① B.③②④① C.②①③④ D.③①②④3.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序号史实结论A俄国的农奴制改革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B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埃及的民族自尊心C罗斯福新政导致了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的爆发D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A.A B.B C.C D.D4.在“万隆精神”影响下,1957年第一届亚非人民团结大会召开,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成立。这表明万隆会议()A.使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受到鼓舞 B.使非洲国家摆脱了殖民主义枷锁C.终结两极格局 D.推动欧盟成立5.中华民国政府对德意宣战布告(1941年12月9日):“自去年九月,德意志、意大利与日本订立三国同盟以来,同恶共济,已成一侵略集团……最近德、意与日本竞扩大其侵略行动,破坏生太平洋之和平,……中国政府与人民对此碍难再予容忍。”该布告()A.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B.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C.表明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D.在太平洋战争爆发的背景下发布的6.1929年,苏联开始转向一种短期内迅速形成的、全新的经济政治管理模式,其建立原则是党的绝对领导,实行完全的国家所有制,消除私有的经济活动。这一模式()A.集中了力量取得国内战争的胜利B.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C.主要针对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冲击D.短期内使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7.它在当时的科学界和公众之中都引起了巨大反响,宗教领袖和维多利亚王朝都非常震惊,人类和动物的祖先居然是一样的。它的理念对西方社会和思想界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里的“它”是A.《物种起源》 B.《战争与和平》C.《社会契约论》 D.《英雄交响曲》8.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不属于这两次会议的相似点的是()A.帝国主义大国操纵会议 B.侵犯中国主权,损害中国利益C.维护了世界长久的和平 D.建立了战后的世界统治新秩序9.19世纪30年代,女装流行面料有薄棉布、白麻布、薄纱、蝉翼纱、条纹毛织物,而19世纪晚期后,人造染料、人造纤维的发明改变了衣料,人造丝袜成为女性的时尚用品。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了()A.女性审美情趣发生了变化 B.工业革命中棉纺织业发展C.女性社会地位不断提高 D.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10.资本家攫取了大部分社会财富,他们日益富裕;广大工人每天在恶劣的环境中长时间从事高强度的劳动,获得的收入却难以糊口,他们对不公平的社会现状越来越不满。这可以说明,工业化进程()A.促使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B.改变了全球的贫困面貌C.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 D.带来了环境污染的问题11.据统计,1938年10月,日本陆军总兵力为34个师团,其中朝鲜1个、中国东北8个,中国本部24个,日本本土仅1个,日本陆军总兵力94%投入了中国战场。直到太平洋战争后期,日本陆军在中国战场的兵力仍超过太平洋战场。以上材料表明A.日本陆军作战的目的是为控制海洋B.美国成为反法西斯同盟的主要力量C.中国是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D.日本是挑起太平洋战争的罪魁祸首12.“诺曼底登陆的胜利,意味着纳粹德国陷入两面作战、腹背受敌的困境,彻底粉碎了德军企图以西线部队挫败美英登陆后再抽出50个师转用于苏联战场的如意算盘。”材料说明诺曼底登陆()A.彻底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B.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点C.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D.成功的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13.19世纪中期,许多国家发生了重大事件。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A.俄国农奴制改革彻底消除了封建残余 B.印度民族大起义促成印度实现了独立C.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D.美国的南北战争加速了资本主义发展14.美国黑人领袖杜波伊于1918年写下了这样一段话:第一次世界大战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世界上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非洲。这则材料里的“一个开端”指的是A.帝国主义的战争 B.民族解放运动 C.欧洲的衰落 D.社会主义革命15.“从1944年6月6日到7月初,美国,英国、加拿大的百万军队。17万辆军车。60万吨各类补给品,成功地渡过了英古利海峡。”这次军事行动A.彻底消灭了德国法西斯 B.使德国陷入两个战场作战C.成为太平洋战场转折点 D.成为了二战的重要转折点16.1943年,《开罗宣言》明确规定将日本窃取的台湾归还中国。1945年,旨在结束二战的《波茨坦公告》第八条规定,“《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据此可知,这两个文件()A.明确了中国对台湾的主权 B.彰显战后维护和平的决心C.明确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D.强调反法西斯同盟重要性17.学习历史要基于史实得出客观的结论。下表中结论与史实相符的是史实结论A1919年,协约国与德国签订《凡尔赛条约》实现了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B1945年,联合国正式成立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挥积极作用C1949年,德国分裂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D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不利于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AA B.B C.C D.D18.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措施(部分)颁布的法律主要内容《全国工业复兴法》制定公平竞争法规《全国劳工关系法》在一定范围内维护工人合法权益《农业调整法》稳定农产品价格《社会保障法》建立应急的救济机构,救济失业家庭由表可知,罗斯福新政()A.解决了美国社会根本矛盾 B.通过政府的干预调整经济C.维护了工人阶级根本利益 D.改变了资本主义基本制度19.“工业革命”有三层含义,首先它指工具改良和非生物动力在生产中的运用;第二,它指劳动组织、工业结构及整个经济活动方式的转变;第三,它指由此产生的社会变化,指社会整体变革的过程。下列属于第二层含义表现的是()A.实现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B.推动人们社会生活的世俗化C.人口增长和城市化速度加快 D.工厂制度与垄断组织的出现20.1932年,富兰克林・罗斯福说:“我认为,衡量我们进步的标准,不是看我们给富人带来什么,而是要看能否给那些一无所有的穷人提供基本保障。”下列政策符合罗斯福这句话的宗旨的有①大力兴建公共工程“以工代赈”②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通过《社会保障法》③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④整顿银行和金融系统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二、非选择题(共3题,计30分)21.探究问题。材料一:美国与苏联竞争的一个主要领域就是科学技术,此外包括了十分隐蔽的间谍战和双方的政治宣传战。虽然双方的谍报系统经常采取秘密的暗杀行动,但是由于核武器的威慑,两大阵营一直没有发生全面冲突。当然,在当时,人民并不清楚,一个地区性的小观模冲突是否有可能引发核战争。有鉴于此,每一次的冲突都会引起人们极高的关注。材料二:2016年7月,美国和韩国宣布将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再一次打破了亚洲和东北亚的平静。美韩此举打着应对“朝鲜的核武器及导弹威胁”,维护韩国安全的幌子,其实质却是美国把自己的安全建立在别人不安全基础上谋求霸权的惯用伎俩,是东北亚地区和平、安全与稳定的新威胁,严重损害包括中国在内的相关国家战略安全利益。对此,中国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是理所当然的。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一直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政策,近年来,中韩关系在两国领导人的推动下获得了长足发展,两国人民的感情也不断加深,然而美韩此举将对这一局面造成严重损害。任何人都不能低估中国人民保卫国家安全的决心和能力,在应对外来威胁、保卫国家安全的问题上,中国人民有足够的自信和定力,任何国家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1)依据材料一,指出美苏冷战时期双方竞争的领域。说明冷战时期双方没有爆发全面战争的主要原因。(2)近期中韩关系因韩国决定在韩部署“萨德”反导系统而表现出急据冷却的征兆,因此,有人说中韩关系有可能会出现“新冷战”局面。你认为中韩关系是否会出现“新冷战”局面?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你的观点。2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是一个重大战略性问题,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我们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为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更大贡献。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认识和平的珍贵。今天……世界仍很不太平,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悬在人类头上。我们要以史为鉴,坚定维护和平的决心。——以上三则材料要点节选自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1)袁隆平杂交水稻技术对中国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也有重要贡献,世人怎么赞誉他的?就珍惜粮食等方面的做法,写出你的建议(2)生态环境恶化、人口增长过快、人口老龄化等种种诸多问题,是现代社会所面临的重大问题,需要全世界共同努力,认真应对。作为初中生的你,就保护环境、爱护环境,写出你切实可行的做法?(3)二十世纪上半叶,两次世界大战使人类跌入了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请写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有“地狱”“屠场”“绞肉机”之称的那场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历史大事件是什么?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哪些启示?(4)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一些具备较强综合实力的国家、国家联盟及地区牵制美国妄想建立一个以其为主导的“单极世界”,推动世界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列举牵制着美国企图称霸世界,有哪几支重要力量?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由于英国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和规模庞大的煤炭工业,煤炭价格极其低,这促使各个行业都绞尽脑汁,开发可以多投入资本、多消耗煤炭而少雇佣工人的新技术、新工艺……从1560—1800年,英国的煤炭产量增长了66倍,超过世界其他国家煤产量的总和。——方林《评罗伯特·艾伦<近代英国工业革命揭秘:放眼全球的深度透视>》材料二这是世界上第一则全球性的新闻:1830年9月,在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的开通典礼上,首列火车沿铁轨轰隆隆地启动了……它并非世界上第一条铁路,但在它之前修建的铁路,主要用于运送矿山开采的煤炭和其他矿产至通航水城,而利物浦——曼彻斯特的铁路是用于交通,包括运送两地往返的旅客。——(英)克里斯蒂安·沃尔玛尔《铁路改变世界》(1)依据材料一,二及所学指出英国铁路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材料三时间成就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度现象19世纪70年代发电机进入生产领域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煤气内燃机18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研制出汽油内燃机A德国人本茨制造出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2)依据所学写出A相对应的内容。依据材料三及所学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内燃机的发明为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材料四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包括原子能的开发利用,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互联网的建立,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新材料的出现,生物工程技术的突破等。这些新的科技成果使社会发展进入信息时代,劳动方式日益自动化和智能化,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委(下)》(3)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信息时代”的标志是什么?(4)依据上述材料及所学,谈谈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025年初中毕业与升学考试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计20分)1.世界殖民体系崩溃是20世纪重大变化之一,是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下列历史事件中,加速了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是()①英国“光荣革命”②印度独立③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④阿尔及利亚独立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答案】A【解析】【详解】1857年的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也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埃及共和国成立后,埃及政府坚决要求收回苏伊士运河,最终迫使英国撤走了占领军。1956年,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极大地维护了埃及的民族利益和国家主权。1962年,阿尔及利亚人民经过长期的民族解放战争,推翻了法国的殖民统治,阿尔及利亚获得独立,②③④即A项正确;英国“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对世界殖民体系起到了维护的作用,①错误,排除B、C、D项。故选A项。2.下列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书籍,按照二战的进程阅读,顺序应为A.②④③① B.③②④① C.②①③④ D.③①②④【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攻克柏林的时间为1945年;偷袭珍珠港的时间是1941年;闪击波兰的时间是1939年;斯大林格勒战役是1942年。根据材料按照二战的进程顺序为③《闪击波兰》,②《偷袭珍珠港》,④《浴血斯大林格勒》,①《攻克柏林》,故选B;ACD不符合题意,排除。3.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序号史实结论A俄国的农奴制改革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B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埃及的民族自尊心C罗斯福新政导致了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的爆发D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A.A B.B C.C D.D【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D项正确;俄国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并没有使俄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排除A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印度发动的,增强了印度的民族自尊心,排除B项;罗斯福新政是为了拯救经济危机下的美国,并不是导致了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的爆发,排除C项。故选D项。4.在“万隆精神”的影响下,1957年第一届亚非人民团结大会召开,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成立。这表明万隆会议()A.使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受到鼓舞 B.使非洲国家摆脱了殖民主义枷锁C.终结两极格局 D.推动欧盟成立【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在‘万隆精神’的影响下,1957年第一届亚非人民团结大会召开,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成立”和所学可知,万隆会议提高了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从万隆会议开始,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使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受到鼓舞,A项正确;纳米比亚的独立,使非洲国家摆脱了殖民主义枷锁,排除B项;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终结,排除C项;欧盟成立于1993年,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5.中华民国政府对德意宣战布告(1941年12月9日):“自去年九月,德意志、意大利与日本订立三国同盟以来,同恶共济,已成一侵略集团……最近德、意与日本竞扩大其侵略行动,破坏生太平洋之和平,……中国政府与人民对此碍难再予容忍。”该布告()A.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B.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C.表明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D.在太平洋战争爆发的背景下发布的【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41年12月9日”“自去年九月,德意志、意大利与日本订立三国同盟以来,同恶共济,已成一侵略集团……最近德、意与日本竞扩大其侵略行动,破坏生太平洋之和平,……中国政府与人民对此碍难再予容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军的航空母舰舰载飞机和微型潜艇突然袭击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国陆军和海军在瓦胡岛上的飞机场。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由此可知,中华民国政府对德意宣战布告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的背景下发布的。故选项D符合题意;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故选项AB不符合题意;1942年26国《联合国宣言》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6.1929年,苏联开始转向一种短期内迅速形成的、全新的经济政治管理模式,其建立原则是党的绝对领导,实行完全的国家所有制,消除私有的经济活动。这一模式()A.集中了力量取得国内战争的胜利B.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C.主要针对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冲击D.短期内使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答案】D【解析】【详解】“1929年,苏联开始转向一种短期内迅速形成的、全新的经济政治管理模式,其建立原则是党的绝对领导,实行完全的国家所有制,消除私有的经济活动”指的是斯大林模式,短期内使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故D符合题意;ABC材料未体现,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7.它在当时的科学界和公众之中都引起了巨大反响,宗教领袖和维多利亚王朝都非常震惊,人类和动物的祖先居然是一样的。它的理念对西方社会和思想界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里的“它”是A.《物种起源》 B.《战争与和平》C.《社会契约论》 D.《英雄交响曲》【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在当时的科学界和公众之中都引起了巨大反响宗教领袖和维多利亚王朝都非常震惊,人类和动物的祖先居然是一样的。……”及所学可知,这里的“它”是《物种起源》。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以自然选择的理论解释了生物的进化,从根本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从而完整地确立了生物进化学说,所以A项符合题意;B项是托尔斯泰的文学作品,排除;C项

是启蒙思想家卢梭的著作,排除;D项是贝多芬的音乐作品,排除。故选A。8.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不属于这两次会议的相似点的是()A.帝国主义大国操纵会议 B.侵犯中国主权,损害中国利益C.维护了世界长久的和平 D.建立了战后的世界统治新秩序【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这是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它们由帝国主义大国操纵,侵犯中国主权,建立了战后的世界统治新秩序,排除ABD三项;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体现了大国强权特征,不能维护世界长久的和平,排除C项。故选C项。9.19世纪30年代,女装流行面料有薄棉布、白麻布、薄纱、蝉翼纱、条纹毛织物,而19世纪晚期后,人造染料、人造纤维的发明改变了衣料,人造丝袜成为女性的时尚用品。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了()A女性审美情趣发生了变化 B.工业革命中棉纺织业发展C.女性社会地位不断提高 D.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人造染料、人造纤维的发明”是指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科学研究的进步,题干信息“改变了衣料,人造丝袜成为女性的时尚用品”反映了衣料制作技术的进步,题干材料实质上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D项正确;科技的进步促进了“女性审美情趣发生了变化”,并不是“女性审美情趣发生了变化”导致了科技进步,排除A项;题干材料只涉及到衣料,无法概括“棉纺织业发展”,排除B项;题干材料并未涉及女性的社会地位,排除C项。故选D项。10.资本家攫取了大部分社会财富,他们日益富裕;广大工人每天在恶劣的环境中长时间从事高强度的劳动,获得的收入却难以糊口,他们对不公平的社会现状越来越不满。这可以说明,工业化进程()A.促使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B.改变了全球的贫困面貌C.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 D.带来了环境污染的问题【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资本家攫取了大部分的社会财富,他们日益富裕”“广大工人每天在恶劣的环境中长时间从事高强度的劳动,获得的收入却难以糊口”“他们对不公平的社会现状越来越不满”可知,在工业化进程中,随着贫富分化的加剧,社会矛盾日趋尖锐,A项正确;改变了全球的贫困面貌与题干中“广大工人……获得的收入却难以糊口”不符,排除B项;题干没有提及工业化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排除C项;题干没有涉及环境污染的问题,排除D项。故选A项。11.据统计,1938年10月,日本陆军总兵力为34个师团,其中朝鲜1个、中国东北8个,中国本部24个,日本本土仅1个,日本陆军总兵力94%投入了中国战场。直到太平洋战争后期,日本陆军在中国战场的兵力仍超过太平洋战场。以上材料表明A.日本陆军作战的目的是为控制海洋B.美国成为反法西斯同盟的主要力量C.中国是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D.日本是挑起太平洋战争的罪魁祸首【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数据分析可知,1938年10月,日本陆军总兵力为34个师团,其中朝鲜1个、中国东北8个,中国本部24个,日本本土仅1个,日本陆军总兵力94%投入了中国战场。不同时期亚太地区日本的兵力分配中,中国战场的兵力都是最多的,这说明中国牵制了日本大部分兵力,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C符合题意;日本陆军作战的目的是为控制海洋,美国成为反法西斯同盟的主要力量,日本是挑起太平洋战争的罪魁祸首,这三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12.“诺曼底登陆的胜利,意味着纳粹德国陷入两面作战、腹背受敌的困境,彻底粉碎了德军企图以西线部队挫败美英登陆后再抽出50个师转用于苏联战场的如意算盘。”材料说明诺曼底登陆()A.彻底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B.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C.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D.成功的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答案】D【解析】【详解】据题干“诺曼底登陆”和所学可知,1944年6月,美英盟军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中,加速了德国的灭亡,D项正确;莫斯科保卫战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排除A项;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排除B项;日本偷袭珍珠港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排除C项。故选D项。13.19世纪中期,许多国家发生了重大事件。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A.俄国农奴制改革彻底消除了封建残余 B.印度民族大起义促成印度实现了独立C.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D.美国的南北战争加速了资本主义发展【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1861美国年南方挑起了内战,即南北战争。美国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1865年美国内战的结束,经过内战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实现南北方政治体制的一,维护了国家统一,为以后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故选D;根据所学可知俄国农奴制改革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没有彻底消除了封建残余。A错误;印度民族大起义失败,没有促成印度实现了独立,B错误;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改革,不是场资产阶级革命。C错误。14.美国黑人领袖杜波伊于1918年写下了这样一段话:第一次世界大战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世界上迟早将出现独立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非洲。这则材料里的“一个开端”指的是A.帝国主义的战争 B.民族解放运动 C.欧洲的衰落 D.社会主义革命【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世界上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非洲”可以得出一些国家资产阶级反帝革命取得胜利,一些国家的无产阶级开始掌握民族革命的领导权,所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B选项正确;材料中的“一个结局”才是帝国主义的战争,排除A项;受一战的打击,欧洲相对衰落,排除C项;一战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排除D项。故选B项。15.“从1944年6月6日到7月初,美国,英国、加拿大的百万军队。17万辆军车。60万吨各类补给品,成功地渡过了英古利海峡。”这次军事行动A.彻底消灭了德国法西斯 B.使德国陷入两个战场作战C.成为太平洋战场转折点 D.成为了二战的重要转折点【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4年6月6日,盟军先头部队总计17.6万人,从英国跨越英吉利海峡,抢滩登陆诺曼底,成功开辟了欧洲大陆的第二战场,使德国陷入两个战场作战,B项正确;当时德国法西斯仍然在负隅顽抗,排除A项;中途岛海战成为太平洋战场转折点,排除C项;诺曼底登陆不是二战的重要转折点,排除D项。故选B项。16.1943年,《开罗宣言》明确规定将日本窃取的台湾归还中国。1945年,旨在结束二战的《波茨坦公告》第八条规定,“《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据此可知,这两个文件()A.明确了中国对台湾的主权 B.彰显战后维护和平的决心C.明确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D.强调反法西斯同盟重要性【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规定将日本窃取的台湾归还中国”“《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可知这两个文件强调和重申了台湾必须归还中国的问题,明确了中国对台湾的主权,A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战后和平相关问题,排除B项;开罗会议明确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排除C项;材料只提到关于中国台湾问题,强调反法西斯同盟重要性无法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17.学习历史要基于史实得出客观的结论。下表中结论与史实相符的是史实结论A1919年,协约国与德国签订《凡尔赛条约》实现了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B1945年,联合国正式成立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挥积极作用C1949年,德国分裂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D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不利于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A.A B.B C.C D.D【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联合国成立以后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挥积极作用,B项正确;一战期间形成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排除A项;北约和华约的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排除C项;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有利于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18.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措施(部分)颁布的法律主要内容《全国工业复兴法》制定公平竞争法规《全国劳工关系法》在一定范围内维护工人合法权益《农业调整法》稳定农产品价格《社会保障法》建立应急的救济机构,救济失业家庭由表可知,罗斯福新政()A.解决了美国社会根本矛盾 B.通过政府的干预调整经济C.维护了工人阶级根本利益 D.改变了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表明罗斯福新政颁布了关于工业、农业、社会保障、劳工关系的一系列法律,推过法律干预社会经济,B项正确;A项表述太绝对,错误,排除;罗斯福新政的根本目的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排除C项;罗斯福新政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调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基本制度,排除D项。故选B项。19.“工业革命”有三层含义,首先它指工具改良和非生物动力在生产中的运用;第二,它指劳动组织、工业结构及整个经济活动方式的转变;第三,它指由此产生的社会变化,指社会整体变革的过程。下列属于第二层含义表现的是()A.实现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B.推动人们社会生活的世俗化C.人口增长和城市化速度加快 D.工厂制度与垄断组织的出现【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它指劳动组织、工业结构及整个经济活动方式的转变”可知,第二层含义本质上指向的是新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和垄断组织的出现,劳动组织形式发生变革,D项正确;实现机械生产取代手工劳动”这句话的本质含义是生产工具的变化,这与材料中的“首先它指工具改良和非生物动力在生产中的运用”信息(即第一层含义)相吻合,排除A项;推动人类社会生活的世俗化“这个结论也是从社会整体变革”的角度得出的,属于第三层中的含义,排除B项;人口增长和城市化速度加快属于社会变革,属于第三层含义,排除C项。故选D项。20.1932年,富兰克林・罗斯福说:“我认为,衡量我们进步的标准,不是看我们给富人带来什么,而是要看能否给那些一无所有的穷人提供基本保障。”下列政策符合罗斯福这句话的宗旨的有①大力兴建公共工程,“以工代赈”②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通过《社会保障法》③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④整顿银行和金融系统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材料“……不是看我们给富人带来什么,而是要看能否给那些一无所有的穷人提供基本保障。”并结合所学可知,罗斯福新政期间推行“以工代赈”就是通过兴办公共工程以解决就业问题,从而为穷人提供基本保障。此外还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儿童、残疾人、无谋生能力者的最低生活水平,因此符合罗斯福这句话的宗旨的有①②,C项符合题意;而③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是整个新政的核心和基础,是要为企业复兴创造良好的条件,与题意“为穷人提供基本保障”不符,排除,④整顿银行和金融系统和社会保障无关,排除。综上所述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二、非选择题(共3题,计30分)21.探究问题。材料一:美国与苏联竞争的一个主要领域就是科学技术,此外包括了十分隐蔽的间谍战和双方的政治宣传战。虽然双方的谍报系统经常采取秘密的暗杀行动,但是由于核武器的威慑,两大阵营一直没有发生全面冲突。当然,在当时,人民并不清楚,一个地区性的小观模冲突是否有可能引发核战争。有鉴于此,每一次的冲突都会引起人们极高的关注。材料二:2016年7月,美国和韩国宣布将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再一次打破了亚洲和东北亚的平静。美韩此举打着应对“朝鲜的核武器及导弹威胁”,维护韩国安全的幌子,其实质却是美国把自己的安全建立在别人不安全基础上谋求霸权的惯用伎俩,是东北亚地区和平、安全与稳定的新威胁,严重损害包括中国在内的相关国家战略安全利益。对此,中国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是理所当然的。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一直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政策,近年来,中韩关系在两国领导人的推动下获得了长足发展,两国人民的感情也不断加深,然而美韩此举将对这一局面造成严重损害。任何人都不能低估中国人民保卫国家安全的决心和能力,在应对外来威胁、保卫国家安全的问题上,中国人民有足够的自信和定力,任何国家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1)依据材料一,指出美苏冷战时期双方竞争的领域。说明冷战时期双方没有爆发全面战争的主要原因。(2)近期中韩关系因韩国决定在韩部署“萨德”反导系统而表现出急据冷却的征兆,因此,有人说中韩关系有可能会出现“新冷战”局面。你认为中韩关系是否会出现“新冷战”局面?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你的观点。【答案】(1)竞争领域;科学技术;情报信息;政治宣传。原因:由于核武器的威慑,两大阵营一直没有发生全面冲突。(2)不会。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新冷战”不符合双方利益;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一直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政策;近年来中韩关系获得长足发展,两国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因此,中韩两国不会出现“新冷战”局面。会。美韩的做法威胁了东北亚安全;美韩的做法损害了中国及相关国家的利益;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中国有着坚定的信心;中国绝不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作交易;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增强,有能力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因此,中韩两国有可能会出现“新冷战”局面。【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一“美国与苏联竞争的一个主要领域就是科学技术,此外包括了十分隐蔽的间谍战和双方的政治宣传战”,可知,美苏冷战时期双方竞争的领域是科学技术;情报信息;政治宣传。根据材料“由于核武器的威慑,两大阵营一直没有发生全面冲突。”可知,冷战时期双方没有爆发全面战争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核武器的威慑,两大阵营一直没有发生全面冲突。(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韩关系是不会出现“新冷战”局面。因为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新冷战”不符合双方利益;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一直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政策;近年来中韩关系获得长足发展,两国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因此,中韩两国不会出现“新冷战”局面。【点睛】解答第一问的关键是抓住材料核心内容,如根据材料“由于核武器的威慑,两大阵营一直没有发生全面冲突。”可知,冷战时期双方没有爆发全面战争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核武器的威慑。解答第二问的关键是分析中韩两国会不会出现“新冷战”局面的原因。如不会出现“新冷战”局面。因为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新冷战”不符合双方利益;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一直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政策;近年来中韩关系获得长足发展,两国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因此,中韩两国不会出现“新冷战”局面。2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是一个重大战略性问题,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我们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为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更大贡献。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认识和平的珍贵。今天……世界仍很不太平,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悬在人类头上。我们要以史为鉴,坚定维护和平的决心。——以上三则材料要点节选自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1)袁隆平杂交水稻技术对中国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也有重要贡献,世人怎么赞誉他的?就珍惜粮食等方面的做法,写出你的建议(2)生态环境恶化、人口增长过快、人口老龄化等种种诸多问题,是现代社会所面临的重大问题,需要全世界共同努力,认真应对。作为初中生的你,就保护环境、爱护环境,写出你切实可行的做法?(3)二十世纪上半叶,两次世界大战使人类跌入了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请写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有“地狱”“屠场”“绞肉机”之称的那场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历史大事件是什么?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哪些启示?(4)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一些具备较强综合实力的国家、国家联盟及地区牵制美国妄想建立一个以其为主导的“单极世界”,推动世界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列举牵制着美国企图称霸世界,有哪几支重要力量?【答案】(1)“杂交水稻之父”建议:只要符合题意,表达正能量的建议均可酌情赋1分如:珍惜每一粒粮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天就餐,实行光盘行动;等等(2)不用少用方便筷、不用少用塑料袋、骑自行车出行、练习本双面写、随手关灯、关好水龙头、植树、爱护绿植等等(3)凡尔登战役;日本投降签字,或日本签署投降书①珍爱和平,反对战争;②战则两败俱伤,和则双赢共享;③战争只能导致灾难,和平才有未来;④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和平与发展始终是人类的主题等(4)多极化或多极化趋势中国、俄罗斯、欧盟、日本、发展中国家【解析】【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袁隆平被世人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建议:只要符合题意,表达正能量的建议均可酌情赋1分,如:珍惜每一粒粮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天就餐,实行光盘行动;等等.

(2)本题为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可写为不用少用方便筷、不用少用塑料袋、骑自行车出行、练习本双面写、随手关灯、关好水龙头、植树、爱护绿植等等。

(3)根据所学知识,第一次世界大战有“地狱”“屠场”“绞肉机”之称的是凡尔登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历史大事件是日本投降签字,或日本签署投降书;根据所学知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启示是①珍爱和平,反对战争;②战则两败俱伤,和则双赢共享;③战争只能导致灾难,和平才有未来;④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和平与发展始终是人类的主题等。

(4)根据所学知识,苏联解体后,世界朝着多极化或多极化趋势发展;牵制着美国企图称霸世界的有中国、俄罗斯、欧盟、日本等发展中国家。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由于英国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和规模庞大的煤炭工业,煤炭价格极其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