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湘教版必修二5·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第二课时课程标准:
运用资料,描述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解释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
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缘由。学习目标:1.通过分析人地关系,理解环境问题的概念及其产生的原因。2.通过案例,了解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异,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3.通过分析阅读材料或社会调查,帮助学生了解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
问题,使其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目录CONTENTS01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02主要环境问题0
2主要环境问题概念:由于人类长期大规模开采与破坏,地球上某些自然资源数量锐减、质量下降,人均拥有的资源量大幅度减少,以致难以满足和保障人类对资源的需求。表现:地球上某些自然资源数量锐减、质量下降;人均拥有的资源量大幅度减少。产生的原因:人们为了谋取眼前的经济利益,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后果:难以满足和保障人类对资源的需求。1.资源短缺具体表现形式:水资源短缺、土地资源短缺、能源短缺等。水资源短缺土地资源短缺能源短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自然①降水少或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影响降水的因素)②蒸发量大(影响蒸发的因素)③下渗严重(如石灰岩易渗漏)或地下径流少(土层薄、坡度大、下渗少,持水保水性差)④地表径流少(如国土面积小、河流短小等)人为①人口、城市众多,生活用水量大②经济发达、工农业生产规模大,用水量大③水资源浪费和污染严重1、想一想,人类对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的破坏主要有哪些表现形式?①对土地资源的破坏:肆意开采矿产资源、不合理灌溉、建筑用地、滥垦草地、乱砍滥伐森林、过度放牧、公共建设等。②对森林资源的破坏:毁林开荒、乱砍滥伐等。活动:
2、阅读下列材料,讨论人口增长与自然资源减少的关系?
从土地资源来看,1万年前,全球人口密度约为0.029人/千米2,2015年则超过56人/千米2,而世界人均耕地占有量1975年为0.294公顷,2015年则减少到0.194公顷,在40年内下降了1/3。如果再加上土地资源退化、荒漠化所损失的耕地,人均耕地就更少了。从淡水资源来看,地球淡水储量仅为0.35亿立方千米,而人类可直接利用的淡水只占0.27%。随着人类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水资源不足的问题日趋凸显。从能源资源来看,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世界能源消费量翻了两番。全球石油探明储量只有1000多亿吨。尽管世界煤炭资源非常丰富,可供开采年限较长,但燃烧煤炭要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又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答案解析:人口增长与自然资源的关系表现为以下几点:地球的空间是有限的,而世界人口在不断增长。随着人口急剧增长,人均土地面积减少,人均资源拥有量不断减少。环境容量是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生态不致受害的前提下,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承载量。环境对污染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当污染物的排放量超过环境容量时会出现严重环境问题。。表现原因对策水资源短缺1、水少---降水少;时空分布不均;2、用的多---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大;3、不能用---水污染严重;4、其他原因,如还到型缺水1、开源---跨流域调水、合理开采地下水、海水淡化。2、节流---节约用水、提高利用率、发展耐旱作物。耕地资源短缺1、建设占用土地;2、生态退耕;3、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损失的土地;1、保护2、合理利用3、保护生态环境能源短缺1、分布不均;2、供不应求;3、利用率低;4、浪费严重;1、开源---开发新能源、多渠道进口、跨区域输送、加强勘探与开发。2、节流---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使用、减少浪费。小结2、生态破坏
地球上的生命已经存在了30多亿年。随着地球环境的演化,产生过也灭绝过许多物种,但这种自然的繁衍与灭绝过程通常是相当缓慢的。(1)成因:人类大规模的社会生产活动,长期滥伐森林和开垦草原等。由于人们长期的砍伐森林和开垦草原。生态系统被严重破坏,生物链被割断,导致生态失衡。(2)后果: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生态失衡,加剧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生态恶化。(3)表现: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阅读: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体及其构成的综合体,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其中,物种的数量是衡量生物多样性丰富程度的基本标志。阅读:《渡渡鸟的灭绝》渡渡鸟像火鸡一样,体形较大,性迟钝,不会飞,原产于非洲岛国毛里求斯。1507年,葡萄牙人发现了毛里求斯岛,1598年该岛又被荷兰人所统治。当时,殖民者把捕猎渡渡鸟当作一种游戏,并采集它们的蛋。同时,殖民者为了开垦农场,先用火焚烧渡渡鸟的栖息地,然后疯狂猎捕渡渡鸟,结果造成渡渡鸟数量迅速减少。1681年,最后一只渡渡鸟也被残忍地杀害了。奇怪的是,渡渡鸟灭绝之后,毛里求斯岛上特有的珍贵树木大颅榄树也日渐稀少,似乎患上了“不孕症”。1981年,美国生态学家坦普尔来到毛里求斯研究这种树木,经测定其树龄正好是300年,也就是说,渡渡鸟灭绝之日,正是大颅榄树绝育之时。坦普尔发现,在渡渡鸟的遗骸中有几颗大颅榄树的果实,原来渡渡鸟喜欢吃这种树木的果实。他据此推断,大颅榄树的果实被渡渡鸟吃下去之后,将种子外边的硬壳消化掉,这样种子排出体外才能够发芽。后来,科学家让吐绶鸡吃下大颅榄树的果实,这种树木才得以“绝处逢生”。读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原因构成表,完成相关任务。1、根据表格数据,绘制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威胁原因的对比柱状图。活动2.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答案:对照上图可以看出,哺乳动物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和栖息地的丧失,两者的比重达63%。鸟类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达60%。3.议一议,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对人类会造成哪些不利的影响?答案:影响未来的食物来源和工农业生产资源;间接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水质遭到破坏;影响药物来源等。3.环境污染概念:指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引起环境质量下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生物正常生存发展的现象。2.环境问题的表现和产生原因主要类型概念污染物或特点大气污染指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放的污染物导致大气质量下降的现象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碳氢化合物以及可吸入颗粒物等水污染指水体因某些有害物质的大量进入,导致其物理、化学、生物等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药、化肥以及畜禽粪便等土壤污染指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污染物质,通过多种途径进入土壤,其数量超过了土壤的容纳和自净能力,从而使土壤的性质、组成、形状等发生变化,并导致土壤功能失调、质量下降的现象工矿企业排出的废水、烟尘、残渣中所含重金属元素和有机物,农用化学药剂中的有害成分,以及有害微生物、寄生虫卵等海洋污染指人类活动把物质或能量引入海洋环境,导致损害海洋生物、危害人类健康、妨碍海洋活动、降低海洋环境质量的现象具有污染源多、持续性强、扩散面广、难以控制等特点进入蒸汽时代后,煤炭成为英国的主要燃料。1800年英国煤炭消费量还只有1000万吨,1900年则上升到18900万吨。19世纪下半叶,一些重要工业城市上空尘埃越来越多,云雾天气明显增加,使得日照时数大大缩短。据统计,1881-1885年,伦敦12月和1月的日照时数,仅相当于牛津、剑桥等小镇的1/6;即便在炎炎夏日,伦敦也会出现日照不足的状况。在整个18世纪,伦敦共发生25次毒雾事件,19世纪前40年毒雾事件更不下14次,每次毒雾事件都造成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及死亡率的显著提高。工业化之前,泰晤士河两岸绿树成荫,景色优美,不仅盛产各类水果,而且是众多禽鸟的天然栖息场所;河中众多肥美的水产,是豪门盛宴的必备佳肴。工业化彻底改变了泰晤士河的命运。随着河流两岸众多工厂及居民区的建立,工业、生活污水源源不断地排入河中,河水变得污浊不堪,并发出阵阵臭气,泰晤士河也被称为“臭河”。英国工业化时期的主要环境问题阅读
(115页)进入蒸汽时代后,煤炭成为英国的主要燃料。1800年英国煤炭消费量还只有1000万吨,1900年则上升到18900万吨。19世纪下半叶,一些重要工业城市上空尘埃越来越多,云雾天气明显增加,使得日照时数大大缩短。据统计,1881-1885年,伦敦12月和1月的日照时数,仅相当于牛津、剑桥等小镇的1/6;即便在炎炎夏日,伦敦也会出现日照不足的状况。在整个18世纪,伦敦共发生25次毒雾事件,19世纪前40年毒雾事件更不下14次,每次毒雾事件都造成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及死亡率的显著提高。工业化之前,泰晤士河两岸绿树成荫,景色优美,不仅盛产各类水果,而且是众多禽鸟的天然栖息场所;河中众多肥美的水产,是豪门盛宴的必备佳肴。工业化彻底改变了泰晤士河的命运。随着河流两岸众多工厂及居民区的建立,工业、生活污水源源不断地排入河中,河水变得污浊不堪,并发出阵阵臭气,泰晤士河也被称为“臭河”。英国工业化时期的主要环境问题阅读
1、说一说PM2.5的主要来源及其危害?答案解析:主要有自然源和人为源两种。自然源包括土壤扬尘(含有氧化物矿物和其他成分)、海盐(颗粒物的第二大来源,其组成与海水的成分类似)、植物花粉、孢子、细菌等;人为源包括各种燃料燃烧源,如发电、冶金、石油、化学、纺织印染等各种工业过程以及供热、烹调过程中燃煤燃气或汽车燃油排放的烟尘。危害: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疾病,对人体健康的伤害大。活动
PM2.5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成部分,却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PM2.5粒径小,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影响很大。2:在图5-8中找出PM2.5平均值较高的地区,讨论其主要成因?全球PM2.5最高的地区在北非和中国的华北、华东、华中全部。北非:气候干旱高温,沙漠广布,导致地下化石燃料自燃、地下排气和多沙尘天气;地处欧亚地震带,多火山爆发;地处副热带高气压带,多下沉气流,污染物难以扩散。中国的华北、华东、华中全部: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工业发达,排放粉尘多;经济发达,汽车拥有量大,汽车尾气排放量大。3、针对PM2.5所带来的污染,请提出合理的保护措施?答案解析:借鉴发达国家大气环境污染治理的经验和技术;严格立法与执法,提高大气质量标准;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积极发展煤炭的气化、液化技术;推广利用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植被覆盖率等。大气污染对策①调整能源消费结构,②节能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③对燃料进行预处理,改进燃烧技术④使用消烟除尘技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⑤制定严格的空气质量标准和污染治理政策;⑥加强环境立法,加大监测、管理、处罚力度。概念:水体因某些有害物质的大量进入而导致其物理、化学、生物等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污染物: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药、化肥以及畜禽粪便等。水污染土壤污染概念:指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污染物质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土壤,其数量超过了土壤的容纳和自净能力,从而使土壤的性质、组成及形状等发生变化,并导致土壤自然功能失调、土壤质量下降的现象。污染物:工矿企业排出的废水、烟尘、残渣中所含重金属元素和有机物。海洋污染概念:指人类活动把物质或能量引入海洋环境,导致损害海洋生物、危害人类健康、妨碍海洋活动、降低海洋环境质量的现象。污染物:陆地污染物的排放,海上石油开采泄露,远洋运输等。特点:污染源多、持续性强、扩散面广、难以控制等。活动1.说出土壤污染物质的主要来源答案解析:固体废弃物,大气污染物,灌溉污水,农药、化肥、重金属等。2.土壤具有容纳污染物质的能力和自我净化的能力,为什么还会被污染?答案解析:污染物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3.描述土壤污染的主要过程,说一说土壤污染可能产生的危害有哪些。答案解析:过程: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工业迅猛发展,固体废弃物随意堆放和倾倒,过量施用农药、化肥,污水灌溉,导致有害物质不断向土壤中渗透,加上大气中的污染物及飘尘也不断随雨水降落在土壤中,进而造成了土壤污染。危害:当土壤中含有的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时,就会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害物质或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项目合同风险管理与控制概述
- 2025年中外合资企业土地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家庭室内设计合同
- 2025私人住宅装修合同
- 2025供暖合同范本
-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专题复习课件(共8个专题318张)
- 2025农产品交易合同模板
- 2024年樟树选聘社区工作者真题
- 高一英语学案:预习导航5SectionⅢ
- 2024年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真题
- 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24版)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严重缺陷清单(试行)解读
- 《明清家居家具设计》课件
- 【MOOC】《大学生计算与信息化素养》(北京林业大学)章节作业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2-山东工业技师学院申报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项目申报书
- GA/T 2144-2024法庭科学涉火案件常见助燃剂及其残留物检验技术导则
- 《合规管理培训》课件
- 2025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必修四《哲学与文化》重难点知识
- 2021年4月17日江苏事业单位考试《综合知识和能力素质》(管理岗客观题)
- 计算与人工智能概论(湖南大学)知到智慧树章节答案
- 飞机构造基础(完整课件)
- 三年级上册劳动《立体贺卡》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