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枫叶职业技术学院《地质学基础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_第1页
大连枫叶职业技术学院《地质学基础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_第2页
大连枫叶职业技术学院《地质学基础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_第3页
大连枫叶职业技术学院《地质学基础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_第4页
大连枫叶职业技术学院《地质学基础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考场____________准考证号学校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考场____________准考证号…………密…………封…………线…………内…………不…………要…………答…………题…………第1页,共3页大连枫叶职业技术学院

《地质学基础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研究地质构造对油气藏形成的控制作用时,以下哪种地质构造有利于油气的聚集?()A.背斜B.向斜C.断层D.单斜2、关于岩石的物理性质在工程地质中的应用,对于岩石的强度、变形特性和渗透性等参数对工程建设的影响,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岩石的强度决定了建筑物基础的稳定性B.岩石的变形特性会影响隧道和边坡的设计C.岩石的渗透性对水利工程没有影响D.在工程建设前需要对岩石的物理性质进行详细勘察3、在研究地质构造的野外观察中,以下哪种地质现象可以指示断层的存在?()A.地层的重复出现B.地层的缺失C.地层的对称分布D.地层的平行排列4、风化作用是指地表岩石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因素的作用下发生破碎、分解的过程。以下关于风化作用的类型和影响因素的描述,哪一项是不准确的?()A.物理风化作用包括温度变化、冰劈作用、盐类结晶等B.化学风化作用会改变岩石的化学成分,如溶解、水解、氧化等C.气候、地形、岩石性质等因素都会影响风化作用的强度和速度D.风化作用只发生在陆地表面,海洋环境中不会发生风化5、板块构造学说对于解释地球表面的许多地质现象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哪个地区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A.喜马拉雅山脉B.红海C.安第斯山脉D.马里亚纳海沟6、在研究地质过程中的沉积韵律时,以下哪种沉积环境容易形成明显的沉积韵律?()A.河流B.湖泊C.海洋D.沙漠7、板块构造学说对于解释地球的地质活动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该学说,地球上的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以下哪个地区是板块消亡边界的典型代表?()A.大西洋中脊B.东非大裂谷C.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D.红海8、在研究地质构造对矿产资源分布的控制作用时,以下关于褶皱构造和断层构造与矿产形成和富集的关系,哪一种说法是准确的?()A.褶皱构造的背斜顶部和向斜槽部往往是油气等资源的有利储存部位;断层可以使矿液上升并在断层附近富集形成矿床B.地质构造对矿产资源的分布没有任何影响,矿产的形成和富集是随机的C.只有褶皱构造对矿产资源有影响,断层构造没有作用D.矿产资源只分布在褶皱构造的向斜部位,断层附近不会有矿产9、在研究地质历史时期的地层对比时,标准化石和地层的岩性特征都可以作为依据。如果两个地区的地层都含有相同的标准化石,说明?()A.地层形成时间相同B.地层沉积环境相同C.地层岩性相同D.地层厚度相同10、在研究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演化时,化石是重要的依据。三叶虫是古生代常见的生物化石。以下关于三叶虫化石的分布和时代的描述,正确的是?()A.主要分布在中生代地层中B.常见于新生代的沉积岩C.是古生代寒武纪的标志性化石D.在新生代地层中数量最多11、在研究河流地貌时,河流的下蚀作用和侧蚀作用都会对河道形态产生影响。在河流的上游地区,以下哪种作用更为显著?()A.下蚀作用B.侧蚀作用C.两种作用同样显著D.都不显著12、在研究矿物的光学性质时,矿物的光泽可以分为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和非金属光泽。以下哪种矿物具有金属光泽?()A.黄铁矿B.石英C.石膏D.长石13、在探讨河流地貌时,关于河流的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堆积作用,以下哪种说法是准确的?()A.河流上游以侵蚀作用为主,中游搬运作用显著,下游以堆积作用为主B.河流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在河流的各个河段均匀分布C.河流只进行侵蚀作用,不进行搬运和堆积作用D.河流的搬运作用是导致侵蚀和堆积的主要原因14、在研究地球的演化历史时,太古宙是地球形成后的早期阶段。太古宙时期的地球环境与现在有很大差异,以下哪种特征是太古宙时期的典型表现?()A.丰富的生物多样性B.大量的氧气存在C.高温高压的环境D.广阔的海洋覆盖15、在研究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灭绝事件时,白垩纪末期的生物大灭绝导致了许多物种的消失。以下哪种生物在这次灭绝事件中受到了重创?()A.三叶虫B.恐龙C.菊石D.笔石16、地质历史时期中,地球上的生物经历了多次大规模的灭绝事件。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以下哪种假说得到了较多的支持?()A.小行星撞击说B.火山喷发说C.气候变化说D.以上都有可能17、地下水在地质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下关于地下水的类型和运动的描述,哪一项是不准确的?()A.包气带水、潜水和承压水是地下水的主要类型B.地下水的运动方向主要受到地形、含水层的渗透性和水压等因素的影响C.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可能会导致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环境问题D.地下水的运动速度非常快,与地表河流的流速相当18、在分析土壤的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时,需要考虑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等因素。以下关于土壤形成的描述,不准确的是?()A.不同的母质会形成不同性质的土壤B.气候越湿润,土壤的淋溶作用越强C.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作用不大D.土壤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19、断层是岩石破裂并沿破裂面有明显位移的构造。以下关于断层类型和形成过程的描述,不准确的是?()A.正断层是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B.逆断层是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C.平移断层是两盘沿断层面作水平相对位移D.断层的形成只与地壳的水平运动有关20、在研究地层的沉积环境时,通过分析岩石中的化石和沉积构造可以推断当时的环境。以下哪种沉积构造可能表明当时的环境是水流较强的环境?()A.水平层理B.波状层理C.交错层理D.块状层理21、在研究地质灾害的风险评估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以下关于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的要素,哪一项说法不准确?()A.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强度和频率是评估的重要参数B.承灾体的易损性和价值对风险评估结果有重要影响C.只考虑地质灾害本身的特征,不需要考虑社会经济因素D.风险评估可以为制定防灾减灾策略提供科学依据22、对于地层的接触关系(整合接触、不整合接触)的判断依据和地质意义,以下哪一项是正确的?()A.整合接触表示地层连续沉积,没有明显的沉积间断;不整合接触表明地层沉积有中断,存在侵蚀面,反映了地壳运动和沉积环境的变化B.地层的接触关系无法判断,也没有地质意义C.所有的地层接触都是整合接触,不存在不整合接触D.地层的接触关系只与地层的厚度有关,与地壳运动无关23、在研究地质灾害的预警和监测时,利用现代技术可以提高预警的准确性。以下哪种技术在滑坡监测中应用较为广泛?()A.卫星遥感B.地质雷达C.全球定位系统D.以上都是24、地质构造对地下水的赋存和运移有着重要影响。以下关于地质构造与地下水关系的描述,哪一项不正确?()A.向斜构造往往是良好的储水构造B.断层带可能成为地下水的导水通道C.背斜顶部容易形成地下水的排泄区D.地质构造对地下水的影响是固定不变的,不受其他因素干扰25、对于地质年代的确定,放射性同位素测年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以下哪种同位素常用于测定较古老岩石的年龄?()A.碳-14B.钾-氩C.铀-铅D.铷-锶26、在研究地质过程中的地下水污染和防治时,以下关于地下水污染途径和防治措施的描述,不准确的是?()A.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可能导致地下水污染B.地下水污染的治理难度较大C.合理开采地下水可以防止地下水污染D.加强监测和管理是防治地下水污染的重要手段27、对于岩石的风化产物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以下关于物理风化产物、化学风化产物和生物风化产物的贡献,哪一项是准确的?()A.物理风化产物提供了土壤的骨架和粗颗粒物质;化学风化产物提供了养分和胶体物质;生物风化产物增加了土壤的有机质B.岩石的风化产物对土壤形成没有作用,土壤的形成只取决于气候和地形C.物理风化产物是土壤形成的主要因素,化学风化产物和生物风化产物作用很小D.化学风化产物和生物风化产物会阻碍土壤的形成,物理风化产物是唯一有益的28、在研究地质构造时,褶皱是一种常见的构造形态。向斜构造通常表现为岩层向下弯曲,那么在向斜的核部,岩层的新老关系是怎样的?()A.核部岩层较新B.核部岩层较老C.岩层新老一致D.无法确定29、在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时,地震波的传播特性起到了关键作用。以下关于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的描述,哪一项是不准确的?()A.纵波(P波)的传播速度比横波(S波)快,能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B.横波(S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在液体中无法传播C.地震波在经过不同介质的分界面时会发生折射和反射D.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在地球内部各处都是恒定不变的30、在研究地层时,通过化石可以判断地层的相对年代。恐龙化石最可能出现在以下哪个地层?()A.古生代地层B.中生代地层C.新生代地层D.前寒武纪地层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警需要综合运用()、()、()和()等技术手段,及时发现灾害的迹象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2、断层的存在会对地下水的分布和运动产生影响,在断层破碎带中,岩石的孔隙度和渗透性通常会(),从而形成地下水的良好通道,而断层两侧的含水层可能会因为断层的错动而失去()联系。3、地球的磁场是由地球内部的()产生的,它对地球的大气层、生物和地质过程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其磁极位置会随着时间发生()。4、地质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可以通过多种地质记录来研究,如()、()、()和()等。5、风蚀地貌主要包括风蚀蘑菇、风蚀柱、风蚀城堡、雅丹地貌等,它们的形成与()、()、()和()等因素密切相关。6、土壤是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和()组成的疏松表层,土壤的形成受到气候、生物、地形、时间和()等因素的综合影响。7、地质图上的地质界线通常用()表示,不同类型的地质界线()、()和()等方面存在差异。8、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灭绝事件不仅对生物的演化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对地球的生态系统和环境产生了深远的改变,例如,恐龙的灭绝可能与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的环境()有关,而这种环境变化又进一步影响了后续生物的()和发展。9、中生代包括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这一时期是()的繁盛时期,同时也是()的重要发展阶段,著名的生物有()、()和()等。10、河流的侵蚀作用包括下蚀作用、侧蚀作用和()作用,下蚀作用使河床(),侧蚀作用使河谷(),溯源侵蚀作用则会使河流()。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20分)1、(本题5分)分析地质过程中的岩石孔隙结构和渗透率研究方法,探讨孔隙结构和渗透率对岩石储集性能和流体流动的影响,以及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2、(本题5分)简述岩石圈板块运动的驱动力和运动模式,探讨板块运动对地球表面地形、地貌和地质过程的影响,如山脉形成、海洋演化等。3、(本题5分)详细分析地质图上构造线的绘制方法和原则,探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