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宁波市2023届高中生物竞赛模拟试题
注意事项:
I.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学校等信息填涂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2.本试卷共16页,由45道单项选择题用20道多项选择题组成,单项选择即每题2分,多项
选择题每题3分,共150分;
3.所有试题使用2B铅笔在机读卡上作答,写在试卷上一律无效:如需改动,压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并交同:
4.开考后迟到20分钟不能进入试场,考试结束前30分钟后才能交卷禽场。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5小题,句小题2分,共9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
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某同学在低倍镜(10X16)和高倍镜(40X16)观察、测量变形虫,其低倍镜和高倍镜视
野中每小格的长度可能分别是()
A.1.68um6.71umB.6.71um1.68Mm
C.1.68Pm1.68umD.6.71ym6.71pm
【正确答案】B
【分析】显微镜I'个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与放大倍数成反比,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丁所用目
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因此当目镜一定时,物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观察到的细胞数就越小,
反之,所观察到的细胞数就越多。
【详解】由题意知,该同学低倍镜放大倍数为160倍,高倍镜放大倍数为640格,相对于低倍
饯来说放大了四倍,整个观察到的视野变小心那么测微尺每一小格所代表的长度就缩小了4
倍,题干所给的四个选项中:
A、高倍镜每小格长度相当于低倍镜放大了四倍,A错误;
B、高倍镜每小格长度相当于低倍镜缩小了四倍,B」E确;
C、高倍镜每小格长度与低倍镜每小格长度•样,C错误:
D、高倍镜每小格长度与低倍镜杼小格氏度•样,D错误。
改选B.
2.Y-氨基丁酸(下图)是一种神经递质,具有降血压、抗抑郁、改善睡眠等多种生理功能。
下列有关Y-氨基丁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CH2—COOH
(CH2)2
NH2
Y-氨基丁酸
A.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B.在游离核糖体上合成
C.作为化学信号传递信息
D.由神经元的树突末梢稀放
【正确答案】C
【分析】I、组成蛋白质的近基酸的特点是:第基和按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2、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突触前膜通常是神经元的轴突末梢构成的
突触小体膜。
【详解】A、参与蛋白质合成的疆基酸的城基和技基连接在同个碳原了上,【找基J,酸不
满足这一结构特点,A错误:
B.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但丫・氨基丁酸是神经递质,不是核糖体合成的,是在神经
末梢由谷氨酸脱铉前催化而生成,B错误:
C、Y-氨基丁酸是一种神经递质,作为突触前膜糅放化学信号,传递信息,C正确:
D、神经递质是由神经元的轴突末梢释放,D错误。
改选C。
蛋白水解酶分内切酶和外切筋2种,外切磨专门作用于肽链末端的肽键,内切施则作用于肽链
内部特定区域,若蛋白除1作用于苯丙氨酸(C9H“NO?)两侧的肽键,蛋白前2作用于赖氨
酸(C6Hi4N2O2)氨基端的肽键,某四十九脓经酶1和酶2作用后的情况如图,根据材料,完
成下面小题。
ABCDE
3.该肽类化合物中赖氨酸和苯丙氨酸各有几个()
A.22B.23C.32D.33
4.短肽A、B、C中的氧原子总数比四十九肽中的氧原子数少()
A.1B.2C.3D.4
【正确答案】3.D4.A
【分析】根据题图分析可知,蛋白酶I作用于苯丙氨酸两侧的肽键后,形成短肽A、B、C,
该过程需断开5个肽键,第17、31和32号氨基酸是苯丙氨酸;蛋白筋2作用于赖原酸氨曜端
的肽键,形成短肽D、E,该过程需断开3个肽键,可推知第22、23、49号筑基酸都是赖氨
酸。
【3题详解】
根据题图分析可知,蛋白醐I作用于苯丙氨酸两侧的肽键后,形成短肽A、B.C,该过程需
断开5个肽键,第17、31和32号氨基酸是紫丙更酸:蛋白酶2作用于赖近酸额基端的肽键,
形成短肽D、E,该过程需断开3个肽键,可推知第22、23、49号氨基酸都是赖氨酸。即该
化合物中有赖第酸和苯丙氨酸个3个。
【4题详解】
短肽A、B、C的形成过程中共去掉第17.31和32位苯丙氨酸,此过程共需要断裂5个肽键、
消耗5个水分子,脱掉3个苯丙氨酸,每个苯丙氨酸含有2个氧原子、每个水分了•含有I个氧
原子,所以短肽A、B.C比该四十九肽的氧原子数少2X3-5=I个。
5.肌红蛋白(Mb)是哺乳动物肌肉中储氧的蛋白质,含有C、H、O、N、S、Fe六种元素,
由一条肽链和一个血红素辅基构成。Mb中的极性侧锥基团几平全部分布在分子的表而,而非
极性的侧链基团则被埋在分子内部。含有Fe?+的血红素辅基位于Mb表面内修的疏水洞穴中,
避免了Fe?+被氧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b中的疏水洞穴保证了血红素的储氢能力
B.组成Mb的肽道中氧原子数一定多于讽基酸数
C.Mb复杂结构的形成与不同肽链之间二硫键的形成7T关
D.Mb表面极性侧链基团可以与水分子皓合,故Mb可溶于水
【正确答案】C
【分析】蛋白质空间结构的形成:多个氨基酸脱水缩合成的化合物含有多个肽健,叫多肽,多
肽通常呈链状结构,叫做肽徒。由于如基酸之间能够形成氢键,从而使得肽链能盘区、折叠,
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分子。许多蛋白质分子都含有两条或多条肽链,它们通过一定
的化学键如二硫键相互结合一起,形成更为更杂的空间结构。
【详解】A、含有Fe?+的血红素辅基位于Mb表面内陷的疏水洞穴中,能够避见与水溶液中的
软自由基等接触,避免/F/-被氧化,保证/Fe2,能与氧结合,即Mb的储氧功能,A正确:
B、山题意可知,Mb含有一条肽链,肽锌中的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键,一个肽键含有
一个辄原子,肽键数=氨基酸数-1,肽锌的末端的粉基含有两个氧原子,若不考虑侧链基团中
的氧原子,则肽链中氧原子数=肽键数+2=氨:基酸数+1,即组成Mb的肽链中氧原子数一定多
于氨基酸数,B正确;
c、Mb含有"一条肽链,其空间结构的形成不仅与二硫键TT关,还与蛋白质中的氢键方美,C
错误;
D、由题意可知,Mb表面含有极性侧链基团,而水分子为极性分子,因而能够与水分子结合
而使Mb溶于水,D正确。
改选C。
6.科学家用离心技术分离得到了有核糖体结合的微粒体,即膜结合核糖体,其核糖体匕最初
合成的多肽健含有信号肽(SP)以及信号识别颗粒(SRP),研究发现,SRP与SP结合是引
导新合成的多肽链进入内质网腔进行加工的的提,经囊泡包爰离开内质网的蛋白质均不含SP,
此时的蛋白质•般无活性。卜列相关推测正确的是()
A.微粒体中的膜是高尔基体膜结构的一部分
B.细胞中每个基因都有控制SP合成的碱基序列
c.SP合成缺陷的浆细胞中,抗体会在内质网腔中聚集
D.内质网腔中含有能够在特定位点催也肽键水解的前
【正确答案】D
【分析】分泌蛋白先在游离的核糖体合成,形成一段多肽链后,信号识别颗粒(SRP)识别信
号,再与内质网上信号识别受体DP结合,将核糖体-新生肽引导至内质网,SRP脱离,信号
引导肽俄进入内侦网,形成折合的能门侦,胡后,核糖体脱落。
【详解】A、分析题意,微粒体上有核糖体结合,其核糖体上最初合成的多肽链含有信号肽(SP)
以及信号识别颗粒(SRP),且两者结合能引导多肽链进入内质网,据此推测微粒体中的膜是
内质网膜结构的一部分,A错误:
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核酸片段,信号肽(SP)是由控制“信号肽”(SP)合成的脱氧核昔
故序列合成的,所以分泌蛋白基因中有控制SP合成的碱基序列,细胞中每个塞因不一定都有
控制SP合成的碱基序列,如配子或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等,B错误:
C、SRP与SP结合可引导新合成的多肽链进入内质网腔进行加工,SP合成缺陷的细胞中,不
会合成SP,因此不会进入内质网中,C错误:
D、经囊泡包宴离开内质网的蛋白质上均不含“信号肽”,说明在内质网腔内“信号肽”被切
除,进而说明内质网腔内含有能在特定位点催化肽键水解的有机物(性*),D正确。
故选Do
?.科研人员将A、B两种植物的成熟叶片置j: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培养相同时间后检测
其重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植物
•瞄物
A.甲浓度条件下,A植物细胞的液泡体积变大
B.丙浓度条件下,B植物成熟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于丙浓度
C.实验前两种植物细胞液浓度的大小关系为B<A
D.五种蔗糖溶液浓度的大小关系为丙>戊>甲>丁>乙
【正确答案】B
【分析】在甲〜戊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B植物比A植物的吸水能力强,保水能力也较强,
说明B植物比A植物更耐干早。
【详解】A、甲浓度条件下,A植物细胞重量减少,说明细胞失水,液泡体积变小,A错误:
B,丙浓度条件下,B植物的重量增加,应该是吸收了水分,说明B植物细胞液浓度大于丙浓
度BF确:
C、在甲乙丙J.戊任一浓度下,植物B的重量增加量都大于植物A,说明植物B的吸水量大于
值物A,则两种植物细胞液浓度的大小关系为B>A,C错误:
D、以植物B作为研究对象,丙浓度下油胞吸水最多,则两浓度的溶液浓度最小,其次是戊,
甲溶液中植物B既不吸水也不失水,与细胞液浓度相等,乙浓度下失水最多,则乙的浓度最
大,因此五种蔗糖溶液浓度的大小关系为丙V戊〈甲〈丁〈乙,D错误:
改选Bo
8.科学家分别将细菌紫膜质(一种膜蛋白)和ATP合成酎(能将H'跨膜运输的势能转化为
ATP中的化学能)重组到由磷脂双分子层组成的脂质体上,光照后结果如下图。下列相关说
法正确的是()
甲乙丙
A.光能在脂质体上可直接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
B.1通过细菌紫膜质进入脂质体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C.ATP合成卷既可催化ATP的合成,又是H,主动运输的通道
D.叶绿体和线粒体基质中存在ATP合成悔和类似的ATP合成机制
【正确答案】B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甲图表明在光能驱动下细菌紫膜质将H+逆浓度转入脂质体内,脂质
体上无ATP合成陶,没彳jATP产生:乙图表明在光能驱动卜-,脂质体上行ATP合成酶而没行
细菌紫膜质,H,无法转入脂质体内,也没有ATP产生:丙图表明在光能驱动式,细菌紫膜质
洛卬逆浓度转入脂质体内,造成脂质体内H,浓度高于脂质体外,形成H+电化学梯度,ATP
今成酣利用该电化学梯度催化ADP和Pi合成ATP,据此答题即可。
【详解】A、依据图乙可知,脂质体上有ATP合成的和光照,但光能在脂质体上不能直接转化
为ATP中的化学能,A错误:
B、分析图中可知,H+通过细菌紫膜质进入脂质体是逆浓度梯度运输,属「•主动运输,B正确:
C、分析困丙可知.H+可以通过ATP合成曲顺浓度梯度运输.所以ATP合成陶既可傕化ATP
的合成,又是H,被动运输(协助扩散)的通道,C错误;
D、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可以进行光反应产生ATP,线粒体内膜上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产生ATP,
所以推测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和线粒体内膜上也存在ATP合成陶和类似的ATP合成机制,线
泣体基质中不存在,D错误。
故选B.
9.溶醵体内的pH一般稳定在4.6左右<当pH升高时,溶醵体膜上与H.和Na.转运有关的蛋
白V-ATPasc(可以起到ATP水解的的作用)和TPC(一种通道蛋白)等相继发生如图所示
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道打开时,FTI顿浓度梯度进入溶弹体
B.pH为4.6Bt,TPC的活性受mTORCI蛋白的抑制
C.溶梅体膜匕H.和Na.转运是两个独立过程,没有联系
D.V-ATPase属「酸性水解醉,由游成核糖体合成转运
【正确答案】B
【分析】据图分析:当pH为4.6时,溶悔体膜上V-ATPase转运通道蛋白打开,H♦进入溶据
体,此过程消耗ATP,为主动运输,TPC蛋白的活性受mTORCI蛋白的抑制;当pH升高时,
TPC转运通道蛋白打开,Na・以协助扩散的方式从溶质体进入细胞质基质(此过程不消耗能量)o
【详解】A、H,通过V-ATPasc逆浓度梯度进入溶陶体消耗能城属于主动运输,A错误:
B、看图可知:pH为4.6时,TPC与mTORCI结合,通道关闭,Na.不能进出溶晶体,说明
TPC的活性受mTORCI蛋白的抑制,B正确:
C、据图可知,升高的pH激活TPC通道,使Na+向溶酶体外运输速率提高,造成溶卷体内部
的阴性环境,促使H+向溶修体内部转运,最终恢发溶梅体内部pH的稔定,C错误:
D、溶陶体起源于高尔基体,其中水解解的形成类似十分泌篁门,刖以合成场所是附吞于内侦
网上的核糖体,D错误。
故选B。
10.科学家将3H-亮氨酸注射到野生型醉母菌、突变体A和突变体B中,检测其放射性,结果
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野生型(R*S+)突变体A(RS)突变体B(RS+)
注:十表示基因正常,-表示基因突变
A.S基因的功能可能是促进内质网囊泡和细胞膜融合
B.R基因的功能可能是促进高尔基体囊泡和细胞膜融合
C.R,S双突变的酵母菌蛋白质沉积在内质网囊泡中
D.线粒体缺陷型酵母菌也可完成蛋白质的合成和分泌
【正确答案】A
【分析】结合题意及题图分析可知,正常细胞中,蛋白质经过内质网加工后由囊泡运输到高尔
基体,高尔基体加工后再由囊泡运输到细胞膜最终胞吐出细胞,而突变体A蛋白沉积在内质
网加工后的囊泡中,突变体B蛋白沉积在高尔基体加工后的囊泡中。
【详解】AB、分析题图,突变体A蛋门沉积在内质网加工后的囊泡中,突变本B蛋白沉积
在高尔基体加工后的囊泡中,故S基因的功能可能是促进内质网囊泡和高尔基体膜融合,R基
因的功能可能是促进高尔基体囊泡和细胞膜融合,A错误,B正确:
C、由图可知,S基因突变体蛋白沉积在内质网加工后的囊泡中,R基因突变体蛋白沉积在高
尔基体加工后的囊泡中,因此R、S双突变的酵母菌蛋白质沉积在内质网加工后的囊泡中,C
E确:
D、线粒体缺陷型酵母菌可通过无氧呼吸为蛋白质的合成和分泌供能,因此线粒体缺陷型酵母
菌也可完成野生型中放射性蛋白的合成和分泌,D正确。
改选A。
II.人肠腔中的箱萄糖经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进入血液由两种特异性转运蛋白一5GLTI和
GLUT2共同完成,如图所示。SGLT1从肠腔中逆浓度梯度转运葡萄糖,小肠上皮细胞内的葡
的糖再经GLUT2转运进入组织液,然后进入血液。当进食一段时间后,小肠务腔局部的债的
格浓度可达50〜300mmol/L(高于小肠上皮细胞内),此时GLUT2数量增加,小肠上皮细胞
吸收和输出葡萄糖都由GLUT2参与转运:当葡萄糖被大量快速吸收后,小肠肠腔局部的葡萄
脩浓度降低到2mmo"L(低于小肠上皮细胞内)时,SGLTI活性增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
是()
A.SGLT1和GLUT2都能转运葡萄糖,但其空间结构存在差异
B.肠腔葡萄糖浓度降至2mmol/L时,主要依赖SGLT1吸收葡萄糖
C.加入ATP水解惬抑制剂,会导致SGLT1运输葡萄糖的速率下降
D.SGLTI和GLUT2的作用都会降低膜两侧葡萄精分子的浓度垄
【正确答案】D
【分析】题图分析:葡萄糖通过SGLT1时,运输方向是逆浓度梯度进行,需要转运蛋白,属
于主动运输;简荀糖通过GLUT2,运输方向顺浓度梯度,需要转运蛋白,不需要能量,属于
协助扩散。
【详解】A、SGLTI和GLUT2都能转运葡荀糖,前者在主动运输中转运葡葫梢,后者在被动
运输中转运葡萄糖,说明二者空间结构存在差异,A正确:
B、GLUT2介导的物质运输方式为协助犷散,顺浓度悌度运输,当肠腔葡萄糖浓度降至2mmol/L
时,肠腔葡萄糖浓度低广小肠上皮细胞内,此时主要依赖SGLT1吸收葡萄糖,B止确:
CSGLTI运输匍萄糖的直接动力米自Na-浓度悌厦形成的势能,因此加入ATP水解海抑制剂,
钠离子运出会受到影响,会间接导致SGLTI运输他萄糖的速率卜.降,C正确:
D、GLUT2会降低膜两侧糊萄糖分子的浓度差,但SGLTI会增大膜两侧箱萄神分子的浓度差,
D错误。
故选Do
12.细胞呼吸过程中葡萄桶和水分子脱去的氢可被氧化型辅陶I(NAD)结合而形成还原型
辅的I(NADH),细胞外烟酰胺磷酸核施转移防(eNAMPT)的催化产物NMN是合成NAD卡
的原料。研究发现,人和哺乳动物衰老过程与组织中NAD'水平的下降直接相关。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人和哺乳动物无氧呼吸过程中会有NADH的积累
B.线粒体是哺乳动物细胞呼吸消耗NADH的唯一场所
C.用药物抑制小鼠体内eNAMPT的产生可能延长其寿命
D.细胞中若抑制NADH氧化生成水,同时02的消耗减少
【正确答案】D
【分析】题意分析,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陶(eNAMPT)催化产物NMN是合成NAD,的原料,
而NAD,可与呼吸作用产生的氢结合而形成还原型辅醐I(NADH);且当NAD水平的下降时,
人和哺乳动物会发生衰老,据此推测,若能提岛烟酰胺璘酸核糖转移酣的活性,则可延缓衰老。
【详解】A、人和哺乳动物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的NADH用于还原丙甜酸,不会有NADH
的积累,A错误:
B、哺乳动物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消耗NADH的场所在细胞质基质,哺乳动物细胞进行有氧呼
吸消耗NADH的场所在线粒体内膜,B错误:
C、细胞外烟帙胺磷酸核锯转移能(eNAMPT)的催化产物NMN是合成NAD*的原料,人和
哺乳动物衰老过程与组织中NAD+水平的卜降直接相关,用药物抑制小尿体内eNAMPT的产
生,不利于NAD,的合成,细胞衰老加快,不能能延长小鼠的寿命,C错误;
D、有氧呼吸第三阶段NADH被氧化生成水,因此如果某物质能抑制NADH氢化生成水,则
同时5的消耗减少,D正确。
改选D。
13.有氧呼吸过程中,[H]中的H+需要经一系列过程才能传递给分子氧,氧与之结合生成水,
如图为其传递过程的两条途径,真核生物体内存在其中的一条或两条途径。天曲星在开花时,
其花序会释放大量能量,花序温度比周围温度高15〜35C,促使恶臭物质散发以吸引昆虫进
吁传粉。此时,花序中ATP生成量并没有明显变化。出现这种现豕的原因是()
:..............施布i.............................:
ADPATP;ADPATPADPATP
物质质物质物质物质物质物质一?:
[H]f1152f.4M.5蔽f’6M..7.二2
A.途径1堵强B.途径1减弱
C.途径2增强D.途径2减弱
【正确答案】c
【分析】题图分析:图示有氧呼吸过程中的电子、H+需要经一系列传递给分子氧,氧与之结
今生成水,如图为其传递过程的两条途径,生物体内存在其中的一条或两条途径,途径I是物
质4一物质5—物质6-物质7-氧气,途径2是物质4f氧气,其中途径1中会合成大量的
ATP,
【详解】正常情况下,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散失,少部分转化为ATP中的能量,
结合题意分析可知,天南星在开花时,花序温度升高,但ATP生成没有明显增加的可能原因
是途径2增强,物质氧化分解释放的能病储存在ATP中较少,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C正
确。
改选C。
14.如图表示人体红细胞成熟经历的几个过程及各个阶段细胞特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②③④
造血干细胞-原红细胞一幼红细胞一厂网织红细胞一成熟红细胞
jjj脱去细胞核jj
分裂能开始合成具有分蛋白质合不合成
力较强血红蛋白裂能力成最旺盛蛋白质
A.凋亡范因在成熟红细胞中大成表达
B.造血干细胞和幼红细胞均具有•细胞周期
C.网织红细胞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导致白血病
D.过程③在脱去细胞核的同时还排出核精体等细胞器
【正确答案】B
【分析】图示表示人体成熟红细胞的形成过程,过程①@③④均为细胞分化过程,原红细胞开
始合成血红蛋白,幼红细胞具有分裂能力,幼红细胞脱去细胞核形成网织红细胞,网织红细胞
合成蛋白质最旺盛,说明网织红细胞仍含有核糖体,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海胞器,不在合
成货门侦。
【详解】A、成熟红细胞不含有细胞核向细胞儒,不含基因,A错误;
B,只有连续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造血干细胞和幼红细胞都能发生有丝分裂,
都具有细胞周期,B正确:
C、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造血干细胞的原癌基因和抑痛法因突变可导致
白血病,网织红细胞无细胞核,不存在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C错误:
D、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车间,据图可知,过程③在脱去细胞核后,形成的网织红细胞能进
吁蛋白质的合成,说明过程③没有排出核精体等细胞器,D错误。
故选B。
15.为研究细胞周期的影响因素,研究者用cdc2蛋白和鱼藤酮进行实验,其对细胞周期的影
B.三组实验中a峰和b峰细胞均存在DNA解螺旋现象
C.实验表明cdc2蛋白可能具有抑制着丝粒分裂的作用
D.实验表明隹I藤酮具有抑制细胞进入G?和M期的作用
【正确答案】D
【分析】分析图示可知,对照组正常细胞的初始DNA含届为2N,经过分裂间期S期DNA的
豆制后,细胞内DNA含量加倍为4N:cdc2蛋白处理后DNA含量4N的细胞数略增多,还存
在少量DNA含量为6N、8N的细胞,可能是cdc2蛋白使分裂后的细胞DNA含量加倍,之后
细胞继续分裂产生:鱼藤酮处理组DNA含量4N的细胞数高于DNA含量为2N的,说明该化
合物可能促进DNA更制而使细胞DNA含量快速加倍。
【详解】A、三组实验中,a峰细胞DNA含量为2N,处于分裂间期的Gi期,需要为DNA夏
制准备合成大量蛋白质,因此可能有大量核糖体的增生,A正确;
B.二组实除中a峰处「分裂间期的Gi期.为DNA的好制作准备,可能存在DNA解螺旋现
象,b峰细胞处于分裂同期的Gz期,或分裂前期、中期、后期,在G2期会合成蛋门质,存在
DNA解螺旋现象,B正确;
C、由以上分析可知,cdc2蛋白可能具有抑制着丝粒分裂的作用,使细胞DNA含量保持加倍,
DNA含量4N的细胞数增多,C正确:
D、由以上分析可知,实验表明鱼藤胴具有促进细胞DNA豆制而使进入G?和M期的作用,D
错误。
衣选D..
16.为「找到性能优异的a-淀粉附,科研人员从世界伴地的微生物中鉴别出多种不同结构和
性能的八淀粉海,其活性部位的氨基酸序列比较如下表所示。表中数据可作为生物进化的哪
类证据()
微生物名称C1•淀粉的活性部位然基酸序列性能
黑曲霉•DVVANH•••GEV•・•NHD・••来自温带土麋,常温催化
偿交替单胞菌•DVVINH・•・GEA・・・NHD・・・来自北极海底,低温催化
・•DGVFGH•・•GYG・••NHD••
悖母菌来自温带窸洋,常温催化
解淀粉芽泡杆••DVVLNH•・・GIW•••HFN••
来自热带土填,高温催化
菌
A.比较解剖学B.胚胎学
C.细胞生物学D.分子生物学
【正确答案】D
【分析】生物进化的证据包括:胚胎学证据、比较解剖学证据、细胞和分子水平的证据、古生
物化石证据。
【详解】上述对Q-淀粉的的活性部位的氨基酸序列分析说明,不同生物体内a-淀粉醐的活
性部位的氨基酸序列存在相同点,这是从分子水平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证据,支持不同生物体
有共同的原始祖先,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7.控制果蝇红眼(A)和白眼(a)的居因位于X染色体。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与性别和育
性的关系如表所示。杂交实脸结果如图所示。卜列关于H和鼻中例外个体的分析,错误的是
)
性染色体组成性别及育性
XX、XXY*可育
XY、XYY3可育
XO£不有
XXX,YO.YY胚胎期死亡
例外个体
A.R中红眼不育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A0
B.R白眼雌果蝇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是“
C.R及F2中例外个体的出现源于母本减数分裂异常
D.可通过显微镜观察例外个体的染色体组成分析例外现象的成因
【正确答案】B
【分析】I、决定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作伴
性遗传。
2、果堀的眼色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白眼雌蝇与红眼雄蝇杂交,父方的X染色体含有红眼
基因,正常情况下会遗传给雌性后代,母方的X染色体含有白眼基因,雄性后代的X染色体
工常情况下来自母方,后代应出现白眼雄蝇和红眼雌蝇。
3、生物体的体细胞或生殖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或结构的变化,称为染色体变异,染色体数目的
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型色体数目以一
宜完整的非同源染色体为基数成倍地增加或成套地减少。
【详解】A、由题干知,控制果蝇红眼(A)和白眼(a)的基因位『X染色体上,因此母本基因型
为父本的基因型为XAY。由表格数据可知,XO基因型个体表现为雄性且不育,若母
本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X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形成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该卵细
胞与含XA的精子受精形成XA。的受精卵,该受精卵发育的个体可表现为雄性且不育。因此,
Fi中红眼不育雄果摊的基因型为XAO,A正确:
B、由于母木基因型为Xa个,父本的基因型为X'Y,正常情况下Fi雌果蝇基因型为XAX,但
是现在表现出白眼,依据M中白眼雌枭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后代出现「红眼梃果蝇和白眼雌
果蝇的例外个体,可推测口白眼雌果卿基因型为XaX'Y.进而可推测Fl白眼雌果蝇还产生了
含Y染色体的卵细胞,与Fi红眼雄果蝇产生的含XA的精子,受精形成XAY的红眼雄果蝇,
故R白眼雌果蝇还产生r基因型为Y的卵细胞,B错误:
C、若母本卵母细胞在减数笫一次分裂时X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形成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
和含两条X染色体的卵细胞,分别与正常的含X染色体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受精,形成基因
型为XA。、X%/的子代,则形成了R中例外的红眼不育雄性、白眼雌果蝇。因此口中例外
的红眼不育雄性个体是由于母本的卵母细胞在减数第•次分裂时X同源染色体未分离造成的,
C正确;
D、R与F?中例外的个体都是染色体数目变异导致的,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通过光学显微镜
下观察来判断,D正确。
故选B。
18.按动假说指出,mRNA上的密码子的第一、第二个碱基与IRNA上的反密码子相应的碱基
形成强的配对,密码的专一性,主要是由于这两个碱基对的作用。反密码子的第一个碱基(以
5,一3'方向,与密码子的第三个碱基配对)决定一个1RNA所能解读的密码子数H。当反密
码子的第一个碱基是C或A时,则只能和G或U配对。但当反密码子上的第一个碱基是U
或G时,则可以和两个碱基配对,即I可以和A或G配对,Guj'以和C或U配对。依据摆
动假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中的tRNA和mRNA都是通过转录产生的
B.密码子与编码的氨基酸之间并不都是一一对应的
C.依据投动假说,推测生物体内(RNA种类多于密码子的种类
D.依据搜动假说,反密码子为UAC,则密码子为GUG或GUA
【正确答案】C
【分析】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
【详解】A、细胞的IRNA、rRNA和mRNA是通过转录产生的,A止确;
B、根据题干信息:摆动假说指出,mRNA上的密因子的第一、第二个碱基与IRNA上的反密
吗子相应的碱基形成强的配对,密码的专一性,主要是由于这两个碱基对的作用。密码子与编
码的氨基酸之间并不都是一一对应的,B正确:
C、根据题干信息:反密码子的第一个碱基(以5,一3'方向,与密码子的第三个碱基配对)
决定一个IRNA所能解读的密码子数目,为反密码子的第一个碱基是C或A时,则只能和G
或U配对。但当反密码子上的第一个碱基是U或G时,则可以和两个碱基配对,即U可以和
A或G配对,G可以和C或U配对,入能推测生物体内(RNA种类多于密码子的种类,C错
误:
D、当反密码子的第一个碱基是C或A时,则只能和G或U配对。但当反密码子上的第一个
械基是U或G时,则可以和两个碱基配对,即U可以和A或G配时,G可以和C或U配对,
因此反密码子为UAC,则密码子为GUG或GUA,DJE确。
改选C。
19.哺乳动物细胞中的每对同源染色体上都有来源标记,该标记表明该染色体源自父母中的哪
一方。DNA甲基化是标记的主要方式,这些标记区域称为印记控制区。在lgf2基因和H19基
因之间有一印记控制区(ICR),1CR区域甲基化后不能结合增强子阻遏蛋白CTCF,进而影响
基因的表达。该印记控制区对Igf2基因和HI9基因的控制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CTCF)
CTCF:增强子阻遏蛋白
1CR:印记控制区
,:甲基化
?:未甲基化
一:不表达
+:袅达
A.被甲基化的印记控制区1CR可以向后代遗传
B.父方和母方的ICR区域的碱基排列顺序相同
C.Igf2基因只能在雄性中表达,H19基因只能在雌性中表达
D.相同的基因,来自父方或母方产生的遗传效应可能不同
【正确答案】C
【分析】题意分析,一个个体的同源染色体(或相应的一对等位基因)因分别来自K父方或母
方,而表现出功能上的茏异,因此当它们一•方发生改变时,所形成的表型也有不同,这种现象
称为遗传印记或基因组印记、亲代印记.遗传印记•般发生在哺乳动物的配了•形成期,并且是
可逆的,它不是一种突变,也不是永久性的变化:印记持续在一个个体的一生中,在下一代配
子形成时,旧的印记可以消除并发生新的印记。
【详解】A、哺乳动物细胞中的每对同源染色体上都有来源标记,据此可推测,被甲基化的印
记控制区ICR也能遗传给后代,A正确:
B、ICR区域被称为印记控制区,父方和母方均含有,因而ICR区域的碱基排列顺序相同,B
王确:
C、来源于雄性的lgf2基因和来源于雌性的HI9基因可以在子代表达,而不是lgf2基因只能
在雄性中表达,H19基因只能在雌性中表达,C错误:
D、相同的基因,由「•甲基化情况不同,则来白父方或母方产生的遗传效应可能不同,D1E确。
改选C。
20.黑腹果蝇的灰身和黄身是一对相对性状,其中灰身是显性性状,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B
和b基因控制。若亲代果蝇的基因型为XBXB和XbY,每代果蝇附机交配,则各代雌、雄果蝇
中b基因频率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若每代能繁殖出足够数量的个体,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世代
A.图中雄性b基因频率总与上代雌性个体b基因频率相等
B.子三代雌性中b基因频率为5/8,雄性中b基因的频率为3/4
C.在随机交配产生的前几代群体中b基因和B基因的频率会发生波动
D.图中雌性个体b基因的频率总是等于上代雌性与雄性b基因频率的平均值
【正确答案】B
【分析】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
<1)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该等位基因纯合子的频率+1/2杂合子的频率:
(2)在种群中•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利等于I,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I。
【详解】A、雄性b基因来自上一代的雌性,则图中雄性b基因的频率总与上代雌性个体b基
因的频率相等,A正确:
B、据题分析,亲代中XBXB和XbY,蟀性个体b基因的频率为0:雄性b基因频率=1,群体
中b基因频率是1/3:子一代基因型为XBX**和XBY,雌性个体b基因的频率=1/2,雄性b基
因频率=0,群体中b基因频率=1/3:子二代为XBXB:XBXb:XBY:XbY=l:l:l:l,雌性个体b
基因的频率=1/4,雄性b基因频率=1/2,群体中b基因频率=1/3:子三代基因型为XBX«:X»Xb:
XbXb:XBY:XbY=3:4:I:6:2,则子三代雌性中b基因的频率为6/16=3/8,雄性中b基因
的频率为2/8,群体中b基因频率=1/3,B错误;
C、据图可知,在随机交配产生的前几代群体中b基因和B基因的频率会发生波动,C正确;
D、据图可知,雌性个体b基因来自上一代的雄性和雌性,故雌性个体b基因的频率总是等于
上代雌性与雄性b基因频率的平均值,D正确“
故选B。
21.镰状细胞贫血是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相关基因型及表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所示。研究发现,该病杂合子对疟疾具有较强的抵抗力。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依据的标准HBB'HBB、HBB'HBB、
临床角度无临床症状无临床症状贫血患者
^状细胞有无无有仃
镰状细胞数目无少多
A.从临床角度看,HBB,、对HBB、为显性
B.从镰状细胞有无来看,HBB'对HBRA为显性
C.双亲均为杂合子,生•布•镰状细胞任J女孩的概率是1/8
D.在疟疾高发的地区杂合了•所占的比例比其他地区高
【正确答案】C
【分析】从临床角度看,杂合子表现出HBBA的性状,所以HBBA对HBB'为我性,从镰状细
胞有无来看,杂合子表现出HBB$的性状,HBB'对HBB'为显性。
【详解】A、从临床角度看,杂合子表现出HBBA的性状,所以HBBA对HBB'为显性,A正
确;
B、从镣状细胞有无来看,杂合子表现出HBB'的性状,HBB'对HBB,'为显性,B正确;
C,双亲均为杂合了,生育出具有镰状细胞的女孩的概率是3/4XI/2=3/8,C错误;
D、己知杂合了•对疟疾具彳j较强的抵抗力,因此在疟疾高发的地区,杂合子所占的比例比其他
地区高,D正确。
故选C。
22.选择性剪接是指一个基因的转录产物可通过不同的拼接方式形成不同的mRNA的过程。
如图表示鼠的降钙素基因的表达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外显子1外显子2外显子3外显子4外显子5外显子6
|过程②|过程②
降钙索CCRP
注:CGRP表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外显了是其核生物基因编码区中编码蛋白质的序列.
A.当mRNA上出现终止密码子时,过程①结束
B.过程②中,被转运的氨基酸与tRNA的5'端结合
C.选择性剪切过程中涉及磷酸二酯键的断裂与形成
D.同一基因的表达产物相同,有助于蛋白质多样性的形成
【正确答案】C
【分析】1、转录: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
2、真核生物基因转录出的初始RNA,经不同方式的剪切可被加工成痛译不同蛋白质的mRNA,
3、个mRNA可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种iRNA只能转运种械硅酸,特
定的IRNA分子与特定的氨基酸相连,是靠一类活化的的催化来完成的,这些活化的叫作”氨
酰tRNA合成酎:
【详解】A、分析图示可知,过程①表示转录,过程②表示翻译。转录(即进行过程①)时.
DNA双桂解开,RNA聚合曲识别并结合启动子,驱动基因转录,移动到终止子时停止转录,
A错误:
B、翻译(即进行过程②)时,IRNA的3'端<-0H)与被转运的宏基酸结合,B错误:
C、剪接体能将前体mRNA剪切拼接后得到成熟mRNA,此过程涉及切断磷酸二脂键,也涉
及磷酸二酯键的形成,C正确;
D、图中降钙素基因可以控制合成降钙素和CGRP.即相同基因的表达产物不同,这有助于蛋
白质多样性的形成,D错误。
次选C。
23.Q-Amanilin是一种来自赤谶菇Aimniiaphalloides的真曲毒素,能抑制真核细胞RNA聚
合施II与RNA聚合前III参与转录过程,但RNA聚合的I以及线粒体、叶绿体和悦核生物的
RNA聚合的对其均不敏感。下表是真核生物三种RNA聚合陆的分布、功能及特点,下列相关
分析正确的是()
悔细胞内定位参与转录的产物对a-Amanitin的敏感程度
RNA聚合酶I核仁rRNA不敏感
RNA聚合薛11核质hnRNA敏感
RNA聚合醐III核质tRNA存在物种特异性
A.RNA聚合防III的活性减弱不会影响细胞内RNA聚合筋1、11的合成
B.三种假参与的生理过程中碱基互补配时的方式和翻译过程中的相同
C.三种怖功能不同的直接原因是组成悟的氨基酸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不同
D.使用a-Amanilin会导致链球菌细胞内核糖体数量明显增多而影响生命活动
【正确答案】C
【分析】据表格分析,核仁中的RNA聚合前1合成rRNA,与蛋白质组合核辐体;核质中的
RNA聚合醐U合成hnRNA,最后加T成mRNA,是翻译的模板:RNA聚合诲HI合成IRNA
运输氨基酸。转隶:在细胞核内,以DNA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
的过程:翻译是在核糖体中以mRNA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以IRNA为转运工具、
以细胞质里游离的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详解】A、RNA聚合酶LII属于蛋白质,RNA聚合醉III的活性减弱会影响IRNA的合成,
A而影响蛋白质的合成过程,A错误:
B、三种酶参与的生理过程是转录过程,其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和翻译过程不完全相同,转录
^T-A,而翻译只彳iU-A,B错误;
C、三种前功能不同的直接原因是组成陶的刎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不同,根本原因是
控制这些醐的基因不同,C正确:
D、原核生物的RNA聚合酣对a-Amunilin不敏感,故a-Amanilin不会导致链球菌细胞内核
糖体数量明显减少,D错误:
改选C。
24.基因A、基因B、基因C是某正常植株中与生长发育密切相关的基因。科研人员获得基因
A、基因B、基因C失活的多种突变体,并且测量蛋白X和蛋白Y的表达情况如下表。下列
有关A、B、C三种基因及其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有关蛋白的测定情况
值株序号ABC基因的突变情况植株平均株高
蛋白X蛋白Y
1无突变基因无无150cm
2A基因突变有有5(km
3A,B基因突变无n70cn)
4A、C基因突变力.无60cm
5A、B、C基因突变无无150cm
A.基因A的表达产物可能有促进蛋白X和蛋白Y降解的作用
B.基因B和C分别控制蛋白Y和蛋白X的合成
C.与基因B相比,基因C的表达产物对植株生长的抑制作用更强
D.蛋白X和蛋白Y只有单独作用时才能对植株生长起抑制作用
【正确答案】A
【分析】题意分析,蛋白X和蛋白Y都不存在时植株最高,只要有其中的一种或两种都会导
致株高下降。由植株1和2的表现可知,A突变使得植株中两种蛋白都存在,显然可推测A
基因的表达产物可能催化「两种蛋白的分解作用。
【详解】A、无突变的情况下,植物体内无蛋白X和蛋白Y存在,而当基因A发生基因突变
之后蛋白X和蛋白Y均存在,据此可推测A基因表达产物可能有促进蛋白X和蛋白Y降解
的作用,从而导致正常植株体内无蛋白X和蛋白Y,A正确;
B、植株3与植株2相比,基因B突变之后导致蛋白X分解,显然基因B能促进蛋白X的合
成,同理植株4与植株2相比,C基因的突变导致蛋白Y的消失,据此推测,C基因能促进
云白Y的合成,R错误:
C、植株4中,在蛋白X存在的情况下株高为60:而植株3中,在蛋白Y存荏的情况下,株
高为70,显然蛋白X的抑制作用强,因此,与基因B相比,基因C的表达产物蛋白Y对植
株生长的抑制作用更弱,C错误:
D、由植株2、3、4的株高可知,蛋白X和蛋白Y在单独和共同存在时都能对植株的生长起
抑制作用,D错误。
故选A。
25.根据S型肺炎链球曲荚膜多糖的差异,将S型菌分为SI、SH、SIH……等类型。不同类
型的S型菌发生基因突变后失去荚膜,成为相应类型的R型菌(RI>RIHRHI……)。S型
南的荚膜能阻止外源DNA进入细胞,R型菌只可回且突变为相应类型的S型菌。将加热杀死
的甲菌破碎后,获得提取物一对提取物进行不同惬处理一加入到乙菌培养基中培养f检测干代
细菌(丙)的类型。下列实验思路与结果预期,能说明细菌发生转化而未发牛.基因突变的一组
是()
A.甲:R:,乙:SOI,丙:SHI、RII
B.甲:SIIL乙:RIIL丙:sm、RIII
C.甲:SIIL乙:RH,丙:SilkSII
D.甲:Sin,乙:RH,丙:Sill、RII
【正确答案】D
【分析】分析题意可知,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单项选择题评分标准
- 2025年拉萨货运从业资格证考题
- 廉洁文化教育受众对象
- 联环药业制度和人文安全环境800字
- 粒子水凝胶的形态
- 比较级的详细用法
- 做账实操-企业付款方式解读(私对私、公对私、公对公哪种更合规)
- 名宿装修合同范本
- 广东省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学情联合检测地理学试卷(有答案)
- 肺结核门诊诊疗规范
- 《湖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消防质量控制技术标准》
- 充电桩安全巡查记录表
- 《公路工程现浇泡沫聚合土应用技术规程》
- 2025届云南省民族大学附属中学高三(最后冲刺)数学试卷含解析
- 墨菲定律知识介绍墨菲定律启示课件
- 品管圈PDCA获奖案例-新生儿科运用PDCA循环缩短早产儿完全经口喂养过渡时间成果汇报
- 河流沿岸护栏安装工程协议
- 工程四新培训
- T∕CACM 1021.19-2018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白芷
- 2024电力安全工器具及小型施工机具预防性试验规程
- 呼吸内科护理新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