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出师表第1课时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学校授课教师课时授课班级授课地点教具教学内容分析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出师表》这节课,这是新教材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出自《三国演义》,是诸葛亮临终前写给刘禅的一篇辞表。它不仅展示了诸葛亮的忠诚和智慧,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宝贵的精神财富。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首先,我们要回顾一下我们之前学过的历史知识,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其次,我们要关注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特别是诸葛亮这个角色,他已经在我们之前的阅读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后,我们要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提高我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感受古文的魅力。让我们一起走进《出师表》,感受诸葛亮的忠诚与智慧吧!😊📚🌟核心素养目标1.培养学生理解历史人物精神,感受传统文化内涵的能力。
2.提升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增强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3.培养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提炼中心思想的能力。
4.增强学生表达观点,进行思辨性讨论的能力。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重点
-明确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以便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强调。
-理解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的忠诚、智慧与情感。
-掌握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准确理解文意。
-学习运用古典文学手法,如对比、象征等。
2.教学难点
-识别并指出本节课的难点内容,以便于教师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理解并分析《出师表》中的典故和成语,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
-体会诸葛亮忠君爱国、知恩图报的情感表达。
-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如对比诸葛亮与其他人物的性格特点。
-在阅读过程中,如何把握文章的节奏和韵律,理解文言文的意境美。教学资源-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黑板、粉笔
-课程平台:语文教学软件或平台,如“人教版语文教学资源库”
-信息化资源:三国时期的历史图片、音频资料、视频片段
-教学手段:PPT课件、课堂讨论、角色扮演、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千古传世之作——《出师表》。这是一篇由我国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诸葛亮所写的辞表。在开始学习之前,我想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这篇辞表能够流传至今,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呢?
(学生)……
(老师)很好,大家都有了自己的想法。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篇辞表,探究其中的奥秘。
二、整体感知,初读课文
(老师)接下来,请大家跟读课文,注意节奏和韵律。读完之后,请思考以下问题:
1.课文的文体是什么?
2.课文的主旨是什么?
3.诸葛亮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学生)……
(老师)很好,同学们都积极地思考了。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自己的答案。
三、精读课文,探究主旨
(老师)下面,我们进入精读环节。请大家注意以下几点:
1.理解诸葛亮在辞表中的忠诚、智慧与情感。
2.掌握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准确理解文意。
3.学习运用古典文学手法,如对比、象征等。
(老师)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课文的文体。大家觉得,《出师表》的文体属于哪一类?
(学生)……
(老师)正确,这是一篇辞表,也就是古代官员向上级表达意见或请求的一种文体。接下来,我们探讨一下课文的主旨。
(老师)在文中,诸葛亮表达了他对刘备的忠诚、对国家的忧虑以及对后事的重托。他认为,自己虽已年老体衰,但仍愿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种忠诚和担当精神,正是《出师表》的主旨。
(老师)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诸葛亮在文中的情感。他既有对刘备的怀念,又有对国家的忧虑,还有对后事的交代。这种复杂的情感,使《出师表》更加感人至深。
(老师)在阅读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诸葛亮是如何表达自己的忠诚的?
2.他在文中使用了哪些古典文学手法?
3.课文中有哪些典故和成语值得我们学习?
(学生)……
四、课堂讨论,深入理解
(老师)下面,我们进行课堂讨论。请同学们分小组,围绕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展现了哪些品质?
2.《出师表》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3.如何将诸葛亮的忠诚、智慧与担当精神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学生)……
五、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老师)经过刚才的讨论,我相信大家对《出师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下面,我来总结一下这节课的重点内容:
1.《出师表》是一篇辞表,展现了诸葛亮的忠诚、智慧与情感。
2.诸葛亮在文中运用了古典文学手法,如对比、象征等。
3.《出师表》对我们有启示,我们要学习诸葛亮的忠诚、智慧与担当精神。
(老师)同学们,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希望大家在课下继续阅读《出师表》,体会其中的魅力。同时,也希望大家将诸葛亮的品质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老师)下课!同学们再见!👋📚💪知识点梳理1.文学背景
-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
-诸葛亮的政治、军事地位
-《三国演义》与《出师表》的关系
2.文章结构
-辞表的开头:诸葛亮自述其忠诚与职责
-辞表的主干:诸葛亮对刘备的忠诚、对国家的忧虑、对后事的重托
-辞表的结尾:表达诸葛亮对国家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
3.人物形象
-诸葛亮的忠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的智慧:知人善任,运筹帷幄
-诸葛亮的担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4.文言文阅读技巧
-文言文断句的方法
-文言文实词的理解
-文言文虚词的运用
5.古典文学手法
-对比:诸葛亮与后主的对比,凸显忠诚与昏庸
-象征:使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象征忠诚与奉献
-比喻:通过比喻手法,使抽象的情感具体化
6.文章主旨
-对忠诚、智慧、担当精神的赞颂
-对国家兴亡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望
-对后世君臣关系的警示
7.文章情感
-忠诚与担当:诸葛亮对刘备的忠诚,对国家的担当
-忧虑与期望: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对后世的期望
-感慨与哀叹:对自身命运的感慨,对国家命运的哀叹
8.文章影响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成为辞表典范,影响后世辞表写作
-对后世人物的影响:成为忠诚、智慧、担当的象征
-对国家治理的影响:对后世君臣关系的启示教学评价与反馈1.课堂表现: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次数、提问质量以及与同学的互动情况。
-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程度:通过学生的朗读、翻译和解释,评估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学生对文章情感的理解:检查学生是否能准确把握文章中的情感表达,如忠诚、忧虑等。
2.小组讨论成果展示:
-小组讨论的积极性: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
-小组讨论的深度:评估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深入分析和理解。
-小组讨论的成果展示:通过小组代表的发言,评价学生对讨论成果的总结和表达能力。
3.随堂测试:
-文言文翻译:测试学生对文言文断句和实词理解的能力。
-文章主旨概括:评估学生对文章主旨的把握能力。
-人物形象分析:检查学生对文章中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4.学生自评与互评: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学习态度、参与度、理解程度等。
-学生互评: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同时也能让学生从他人的评价中看到自己的不足。
5.教师评价与反馈:
-针对课堂表现:对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发言、正确理解文章内容给予肯定,对参与度不高或理解有误的学生给予个别指导。
-针对小组讨论:对小组讨论的深度和广度给予评价,对表现突出的小组给予表扬,对讨论不充分的小组提出改进建议。
-针对随堂测试: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对成绩优异的学生给予鼓励,对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提供针对性的辅导。
-针对学生自评与互评: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他人的评价,鼓励学生从评价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并制定改进计划。典型例题讲解在《出师表》这篇辞表中,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是关键。以下是一些针对课文知识点的典型例题,我们将逐一进行讲解。
例题一: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到:“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请翻译这句话。
答案:先帝开创的事业还没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分为三国,益州(蜀汉的根据地)已经疲惫不堪,这实在是危急存亡的关头啊。
例题二:
分析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使用的对比手法。
答案:诸葛亮在《出师表》中通过对比刘备与后主刘禅,以及诸葛亮自己与后主刘禅,展现了忠诚与昏庸、勤勉与懈怠的鲜明对比。例如,刘备在位时,诸葛亮勤勤恳恳,为国家鞠躬尽瘁;而后主刘禅却昏庸无能,不能任用贤能。
例题三:
解释《出师表》中的成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答案:这个成语出自《出师表》,意思是指竭尽全力,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诸葛亮在这里用这个成语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和奉献精神。
例题四:
分析《出师表》中的象征手法。
答案:《出师表》中使用了象征手法,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象征忠诚与奉献,诸葛亮自比于“犬马之劳”,象征自己甘愿为国家和人民效劳。
例题五:
请解释《出师表》中的“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这句话在文中的意义。
答案:这句话是诸葛亮对刘备的评价,意味着刘备开创的事业还没有完成就突然去世了。这句话表达了诸葛亮对刘备的怀念和对他未能完成大业的遗憾,同时也反映了诸葛亮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和责任感。板书设计①
-《出师表》
-作者:诸葛亮
-文体:辞表
-背景:三国时期,蜀汉
②
-人物形象
-忠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智慧:知人善任,运筹帷幄
-担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③
-文章结构
-开头:自述忠诚与职责
-主干:忠诚、忧虑、重托
-结尾:担忧、期望
④
-文言文技巧
-断句方法
-实词理解
-虚词运用
⑤
-文学手法
-对比:忠诚与昏庸、勤勉与懈怠
-象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比喻:犬马之劳
⑥
-文章主旨
-忠诚、智慧、担当精神的赞颂
-国家兴亡的忧虑
-君臣关系的警示
⑦
-文章情感
-忠诚与担当
-忧虑与期望
-感慨与哀叹教学反思与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出师表》,这是一篇充满智慧与情感的辞表,也是我们学习文言文的重要篇章。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有一些感想和反思。
首先,我觉得课堂氛围的营造很重要。在导入新课时,我通过提问历史背景和人物形象,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我尽量营造一个轻松、互动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我发现,这样的课堂氛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更愿意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
其次,对于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我注意了以下几点。一是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断句的方法,二是帮助他们理解文言文实词的含义,三是通过解释文言文虚词的运用,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意。在讲解过程中,我尽量结合具体的句子和段落,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注重了以下几点:
1.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我引导学生关注诸葛亮的人物形象,分析他的忠诚、智慧与担当,以及他与其他人物的关系,如与刘备、刘禅的对比。
2.对文章结构的梳理:我帮助学生梳理了文章的结构,让他们明白文章的层次和逻辑,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
3.对文章情感的把握:我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中的情感,如诸葛亮的忠诚、忧虑、感慨等,让他们在情感上与文章产生共鸣。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有些学生在阅读文言文时,对实词的理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山东购房合同范本
- 病理生理学复习考试习题
- 消防安全的2024年工作计划(15篇)
- 2025《营销策划合同》
- 别墅建筑装饰工程施工方案
- 2025年怒江货运从业资格证题库
- 函数调用格式
- 海绵25d测试标准
- 第三章理论分布与抽样分布
- 函数复习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
- 新教材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课件:1 2 种群数量的变化(人教版)
- 车辆租赁服务保障计划
-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全套教学课件
- (二模)温州市2025届高三第二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模拟练习(含答案)
- 2025届河北省承德市、张家口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
- 2024山西云时代技术有限公司社会招聘5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Unit+4+Eat+Well+Section+A+2a~2e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英语七年级下册+
- 2025年部编版新教材语文一年级下册期中测试题(有答案)
- 《FAB销售法则》课件
- 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死亡医学证明书》上报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