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秸秆在小麦栽培中综合应用技术的深入研究_第1页
农作物秸秆在小麦栽培中综合应用技术的深入研究_第2页
农作物秸秆在小麦栽培中综合应用技术的深入研究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农作物秸秆在小麦栽培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主要是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促进小麦生长。现阶段的小麦栽培中,农作物秸秆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很好地实现农作物秸秆的合理应用与综合应用,对于提高小麦栽培的产量与品质有重要作用。小麦栽培中,要高度重视农作物秸秆的应用,并且充分掌握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应用技术,主要是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农作物秸秆肥料化利用技术、农作物秸秆病虫害处理技术。关键词:小麦栽培;秸秆还田;应用技术引言“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穗)部分的总称,通常主要是指高粱秆、稻草、麦秆、玉米秆在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农作物秸秆含有较丰富的氮、磷、钾、有机质、钙、镁,有广泛的用途。比如,可以作为工业原料、饲料、田间有机肥料。目前来看,农作物秸秆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有较多成熟的应用方式,主要是秸秆还田方式,分为机械粉碎还田与覆盖还田,秸秆还田可以有效为土壤输入养分及改善土壤结构,对于下一季农作物的健康生长有重要意义[1]。在小麦栽培中,农作物秸秆已经得到较为成熟有效的应用,形成了一些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应用技术。比如,农作物秸秆覆盖还田技术、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值得推广应用。结合已有的文献资料,笔者进一步分析探讨农作物秸秆在小麦栽培中的综合应用技术,作如下的论述。1农作物秸秆在小麦栽培中的应用价值小麦栽培中,农作物秸秆的应用有多方面的价值,尤其是可以促进小麦生长和提高小麦栽培的产量与品质。具体来讲,农作物秸秆在小麦栽培中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改善土壤结构。通过进行农作物秸秆还田处理,可以保证农作物秸秆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得到有效分解,并形成腐殖质,这有利于形成土壤团粒结构[2]。当土壤有良好的团粒结构,则土壤的保水性与透气性都得以提高,有利于小麦根系的生长发育。与此同时,农作物秸秆的应用有利于土壤结构的改善,可以有利于提高土壤的抗侵蚀能力,小麦栽培中可以避免或减少水土流失。其次,增加土壤有机质。农作物秸秆中富含多种有机物质,比如,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进行农作物秸秆的还田处理之后,有利于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也因此让土壤有更好的肥力,有利于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与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如此一来,小麦生长过程中有肥沃的土壤环境,有利于提高小麦的品质和产量。再次,减少病虫害发生。小麦栽培中不可避免出现病虫害问题,而病虫害问题可以直接影响小麦的品质和产量,在小麦栽培中进行病虫害防治有重要意义。通过进行农作物秸秆的还田处理,可以增加土壤中微生物的多样性,并有利于形成更为健康的土壤生态系统。更重要一点,即农作物秸秆中的一些物质,可以很好的抑制土壤中的病原菌和害虫,有利于减少小麦栽培中病虫害的发生风险。在抑制病原菌这一方面,农作物秸秆在发酵后可以产生大量的有机酸,以丙酸、乙酸、乳酸为主,可以对病原菌的细胞壁和细胞膜形成破坏作用,使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得到有效抑制。农作物秸秆含有酚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的抗菌活性较好,可以破坏病原菌的生理功能,有效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在抑制害虫这一方面,农作物秸秆所含有的一些植物激素和生物碱对害虫有一定的驱赶作用、毒杀作用。最后,提供小麦所需养分。农作物秸秆经过科学适当的处理,可以为小麦的健康生长提供所需要的养分,比如,农作物秸秆所含有的氮、磷、钾是小麦生长发育所需要的重要元素。以氮素的提供为例,农作物秸秆的氮素是主要以有机态存在,当农作物秸秆经过微生物的分解处理,则所含有的氮素可以成功转化为小麦可利用的无机氮。再以补充磷元素和钾元素为例,农作物秸秆含有一定的磷元素和钾元素,在农作物秸秆还田之后,磷元素和钾元素都可以逐渐释放至土壤中,可以为小麦生长提供持续的养分支持。2农作物秸秆在小麦栽培中的综合应用技术2.1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应用中,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是一种直接且有效的技术手段,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及改善土壤结构。目前来看,小麦栽培中所应用的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通过细分之后,主要有五种关键技术,即深翻还田技术、混埋还田技术、粉碎还田技术、覆盖还田技术、旋耕还田技术。2.1.1应用深翻还田技术时,需要利用深耕机械将农作物秸秆有效翻入土壤深层,确保农作物秸秆深埋于土壤中。通过进行农作物秸秆的深翻还田处理,有利于快速分解农作物秸秆,并且可以改善土壤的透水性与通气性,同时可以增加土壤的疏松度。当农作物秸秆的养分被有效深埋于土壤中,可以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和减少养分流失,这对于小麦的健康生长有重要意义。2.1.2混埋还田技术是指将农作物秸秆与土壤混合,然后埋入地下,该技术在农作物秸秆还田处理中有较广泛的应用。为提高混埋还田技术的应用效果,通常要将混埋还田作业与深耕作业有效结合,或者是与旋耕作业有效结合。通过发挥深耕机械的作用,有利于充分混合土壤与农作物秸秆,并形成有机—无机复合体,这有利于农作物秸秆的快速分解与养分释放。在小麦栽培中,通过科学应用混埋还田技术,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与改善土壤结构,可以促进小麦的健康生长。2.1.3粉碎还田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关键是对农作物秸秆进行粉碎处理,确保农作物秸秆成功转化为细小颗粒。当农作物秸秆得到有效的粉碎处理,主要优点是增大了农作物秸秆的表面积,微生物的附着和分解可以更为有利,还促使农作物秸秆以更快的速度转化为土壤养分。粉碎处理后形成的细小颗粒,通常是直接撒施于田间即可,更容易与土壤充分混合,土壤有机质含量得到提高,可以有效支持小麦根系的生长和发育。2.1.4覆盖还田技术是指将农作物秸秆直接覆盖于地表,在地表有效形成保护层,有利于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并能够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除此之外,农作物秸秆的覆盖还田技术可以调节土壤温度与抑制杂草生长,形成良好的土壤环境,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可以得到持续的养分支持[3]。小麦栽培中应用覆盖还田技术时,可以将玉米秸秆直接覆盖于地表,或者可以进行农作物秸秆的粉碎处理,然后将形成的细小颗粒覆盖于行间。目前来看,通过科学应用覆盖还田技术,可以保证农作物秸秆的逐渐分解,养分可以缓慢释放至小麦生长发育的土壤之中,从而为小麦生长发育提供良好且持续的养分支持。2.1.5旋耕还田技术应用时,主要利用合适的旋耕机械,通过旋耕机械将农作物秸秆与土壤充分混合,然后将农作物秸秆成功翻耕至浅层土壤。在旋耕作业中,必须保证农作物秸秆与土壤的充分混合,在此基础上取得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的良好效果。在小麦栽培中应用旋耕还田技术,有利于土壤表层变得疏松,还有利于小麦根系的生长和发育。当前的旋耕还田技术应用过程中,较多的优点值得肯定,比如成本适中、旋耕作业效率高、能耗低,所以应该注重旋耕还田技术的推广应用。2.2农作物秸秆肥料化利用技术小麦栽培中,要强调通过应用农作物秸秆而有效提高土壤肥力,从而保证小麦生长过程中获得良好的肥料资源。在农作物秸秆肥料化利用技术中,核心要求是通过一系列技术措施,将农作物秸秆成功转化为肥料,在此基础上提高土壤肥力与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率。现阶段,为发挥好农作物秸秆肥料化利用技术的最大价值,应该注重把握好以下四方面的技术要点。首先,注重应用农作物秸秆堆肥技术,关键在于充分利用微生物发酵作用,确保农作物秸秆可以成功转化为有机肥料。实际应用农作物秸秆堆肥技术时,可以将农作物秸秆与微生物菌剂、畜禽粪便等混合堆积,经过一段时间的高温腐熟可以形成优质的生物有机肥。所形成的生物有机肥既有效提高土壤肥力,可以杀灭农作物秸秆中的病虫害,所以应用于小麦栽培中十分有利。农作物秸秆堆肥过程中,对温度、通气、湿度等因素条件要重点观察,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处理,以确保农作物秸秆得以充分腐熟。其次,在小麦栽培中进行农作物秸秆炭化还田处理时,需要在高温条件下进行农作物秸秆的炭化,形成生物炭并施入土壤中,所形成的生物炭无论是吸附性还是稳定性均较好,可以将小麦生长时土壤中的碳和养分长期固定住,最大程度减少养分流失。如果是在土壤退化严重的地块进行小麦栽培,则应该高度重视农作物秸秆炭化还田处理技术的推广应用,这有利于恢复土壤肥力。再次,小麦栽培中,可能会遇到需要紧急提高土壤肥力的情况,对此,可以应用农作物秸秆快速腐熟还田技术。应用农作物秸秆快速腐熟还田技术的过程中,需要利用高效微生物菌剂,加快农作物秸秆的分解过程,常用的高效微生物菌剂有腐秆灵、满园春生物发酵剂、曲霉、乳杆菌。以腐秆灵和满园春生物发酵剂为例,均是复合微生物菌剂,可以有效加速农作物秸秆的分解,比如满园春生物发酵剂内含丝状真菌、放线菌、芽孢杆菌和酵母菌,可以将农作物秸秆快速腐熟。最后,如果各方面的条件满足,则可以考虑将农作物秸秆作为原料去生产商品有机肥,商品有机肥可以有效支持小麦的生长与发育[4]。生产商品有机肥时,首先是对农作物秸秆进行必要的预处理,主要是粉碎与脱水。农作物秸秆的发酵处理中,可以使用微生物快速发酵法,或者使用微生物堆肥发酵法,确保农作物秸秆中的有机质得到有效分解。在小麦栽培中,所生产的商品有机肥有一些重要优势值得肯定。比如,养分全面且持久,可以提供小麦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养分。再如,商品有机肥中含有多种氨基酸、激素、维生素等物质,有利于促进小麦的生长发育。2.3农作物秸秆病虫害处理技术在小麦栽培中,农作物秸秆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小麦的产量与品质提供很好的保障。但是,农作物秸秆中会存在病虫害问题,若没有进行病虫害的有效防治,则直接影响小麦的健康生长。因此,小麦栽培中为取得农作物秸秆综合应用的良好效果,必须对农作物秸秆的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治。当前在应用农作物秸秆病虫害处理技术时,主要有四种关键技术,即彻底粉碎农作物秸秆技术、烧毁病残秸秆技术、秸秆堆沤发酵技术、室内堆放防雨技术。首先,应用彻底粉碎农作物秸秆技术时,主要做法是进行农作物秸秆的机械粉碎处理,确保农作物秸秆可以成功转化为细小颗粒,这有利于破坏掉病虫害的繁殖条件与栖息环境,使病虫害的存活率有效降低[5]。现阶段,小麦栽培中可以将彻底粉碎农作物秸秆技术作为防治病虫害的重要技术手段,强调从多个方面有效降低麦田中病虫害的存活率。其次,烧毁病残秸秆技术有重要的应用,可以有效对病虫害的传播和扩散进行预防,有利于从源头上避免小麦栽培中的病虫害问题。应用烧毁病残秸秆技术时,应对农作物秸秆进行细致检查,及时发现已经感染病虫害的农作物秸秆,然后进行烧毁处理。通过烧毁感染病虫害的农作物秸秆,所存在的病原菌和害虫可以被彻底消灭,有利于最大程度预防病虫害的传播和扩散具有重要意义。再次,秸秆堆沤发酵技术是属于一种常用的生物处理方法,在减少病虫害的传播这一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应用秸秆堆沤发酵技术时,需要将农作物秸秆全部堆积在一起,然后加入适量的微生物菌剂与水分,确保创造出一个科学适宜的发酵条件,有效促进农作物秸秆的分解,同时转化为有机物质。农作物秸秆的发酵过程中,因为有高温条件与微生物的作用,所以农作物秸秆中存在的害虫和病原菌可以被有效杀死。小麦栽培中应该注重秸秆堆沤发酵技术的推广应用,既强调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也确保有效减少病虫害的传播,避免诱发小麦病虫害。再次,当农作物秸秆受潮之后,则很容易导致霉变和引起病虫害问题,所以要避免农作物秸秆的受潮。为避免农作物秸秆的受潮,当前主要应用室内堆放防雨技术,该技术较为简单实用,主要做法是将农作物秸秆堆放在室内,或者是放置农作物秸秆时要搭建防雨设施。通过进行农作物秸秆的室内堆放防雨,可以保证农作物秸秆的干燥和通风,病虫害的滋生条件可以被破坏。与此同时,对放置的农作物秸秆进行定期的翻动与检查,及时发现感染病虫害的农作物秸秆,并第一时间进行烧毁处理。最后,在小麦栽培中应用农作物秸秆时,可以综合各方面因素条件而增施适量的微生物菌肥,比如厌氧菌菌肥、复合微生物制剂、好氧菌菌肥。这样,既可以有效加速农作物秸秆的分解过程,也可以对病虫害问题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