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
4.1几何图形
4.1.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第1课时立体图形与立面图形
教材分析
本节课从现实世界中存在形态各异、丰富多彩的图形入手,引出几何图形的概念,结合学生在小学所学过的种
种常见的几何图形,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进行比较和识别,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亲历和体验了图
形的变化过程,从而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初步了解研究几何图形的方法.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对激发学生学习几何
的热情、培养空间想象能力、领悟几何的学习方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备课素材
力新课导入设正
【情景导入】
思考:观察下列两组图形,发现有什么不同?
同学们还记得小学都学习了哪些几何图形吗?你还记得它们的名称吗?下面我们到小明的书房去看一看,寻求
这些几何图形的现实背景.你想更深入地接近这些几何图形吗?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几何体吧!
【说明与建议】说明:使学生能够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辨认出特征鲜明的几何图形,把握几何图形的特
征是我们认识不同几何图形、区别不同几何图形的钥匙,意识到我们所学习的这些几何图形大到古代建筑、小到口
常生活学习用品,它们在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建议:回顾学过的几何图形时,预留足够的
时间,适当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先进行讨论、交流,然后再找同学【可答、补充.
◎命题热点:
命题角度1认识立体图形
1.下列图形不是立体图形的是(C)
A.球B.圆柱C.圆D.圆锥
命题角度2认识平面图形
2,卜面的图形中是平面图形的是(D)
课题4.1.1第1课时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授课人
1.认识圆柱、圆锥、正方体、棱柱、球,并能用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及能对它们进行
简单的分类.
素养目标
2.通过平面图形的学习,巩固有关图形知识,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学会运用观察法、
分类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
在具体的情境口认以圆柱、圆锥、正方体、棱柱、球,并能用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及
教学重点
能对它们进行简单的分类.
救学难点知道杵体与锥体: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
爱课类型新授课课时
教学活动’
【探究新知】
1.学生通过观察【课堂引入】中的问题,说出答案.
追问1:你能再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并说明它们中有哪些
图形吗?
师生活助:教师追问,学生回答.
追问2:结合前面找出的图形,你认为可以从哪些方面描述
图形的特征呢?
1.让学生从生活中抽
师生活列:教师启发学生可以结合小学学习几何的经验进行
象出几何图形,形成
研究,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小组交流,学生会发现可以从方
几何图形的概念,明
的、圆的、长度、面积、体积、相交、垂直、平行等方面来
确几何的研究对象是
描述图形,进而概括出可以从形状(如方的、圆的等)、大小
几何图形,可以从形
(如长度、面积、体积等)和位置关系(如相交、垂直、平行
状、大小和位置关系
等)三个方面来描述图形.
来描述几何图形的特
教师指出,以后我们研究图形,就从“形状、大小、位置”
征,了解本章的研究
这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形状、大小、位置”就是几何图形
内容.
的研究对象.在小学主要研究几何图形的有关计算,初中将
2.让学生进一步体会
活动二:实践探究、交研究它们的特征和性质,并主要从这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本
要从形状、大小、位
流新知章研究最基本的几何图形一一直线、射线、线段和角的一些
置三个方面描述几何
基本知识.
图形,初步完善对简
2.观察下面的纸盒,可以看到哪些熟悉的图形?
单几何体的认知.
追问:从整体上看,它的形状是什么图形?看不同的侧面,
3.体会立体图形在生
它的形状是什么图形?只看极可以得到什么图形?只看顶
活中的作用,初步感
点可以得到什么图形?
E口一一■受数学的价值.
师生活匆:学生指出,从整体看,纸盒是长方体.它有两个
面是正方形,其他各面是长方形.只看棱和顶点,可以得到
线段和点.教师指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正)
方形、圆、三角形、四边形、线段、点等,都是从物体外形
中抽象出来的,它们都是几何图形,几何图形是数学研究的
主要对象之一.
3.观察下面的实物图片,从它们的外形中,我们分别可以
得到什么样的立体图形?你能描述它们的特征吗?
09丁
师生活功: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小组代表汇报,其他
学生补充.
4.观察下面的实物图片,从中抽象出常见的几何图形,并
描述其特征.
★:
Q99
师生活须: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小组代表汇报,其他
学生补充.
追问:对于上述两组图形,你能发现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吗?
师生活动:(1)教师引导学生从图形各部分是否在同一个平
面上进行分类,然后,教师指出,它仅分别是立体图形和平
面图形,即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的儿何图形是立体图
形;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的几何图形是平面图形;(2)教
师引导学生从组成立体图形的各个面的角度研究立体图形
与平面图形的联系,即立体图形的某些部分是平面图形.
【典型例题】
例1(教材第115页“思考”)图中实物的形状对应哪些立
体图形?把相应的实物与图形用线连起来.
通过例题讲解及变式
活动三:开放训练、体
训练进一步加深学生
现应用
><।对立体图形与平面图
好Q/企三公
形的认识.
解:如图.
例2(教材P116“思考”)如图,下列各图中包含哪些简单
平面图形?请再举出一些平面图形的例子.
*■*:029£气
解:第①个图形包含长方形、五角星;
第②个图形包含圆;
第③个图形包含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
第④个图形包含正方形、三角形;
第⑤个图形包含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第⑥个图形包含圆、长方形、正方形、梯形.
举例:
的一
【变式训练】
1.图中图形的名称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是(B)
A.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
B.圆柱、球、正方体、长方体
C.棱柱、球、正方体、长方体
【).棱柱、圆锥、四棱柱、长方体
2.如图是交通禁止驶入标志,组成这个标志的几何图形有
(A)
A.圆、长方形
B.圆、直线
C.球、长方形
D.球、线段
师生活匆:给与学生一定的时间去思考,充分讨论,争取让
学生自己得到正确答案,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适当引导、
点拨.
【课堂检测】
1.下面匚种几何图形中,属于平面图形的是(A)
①三角形;②长方形;③正方体;④圆;⑤四棱锥;⑥圆柱.
A.①②④B.®@®
C.①②⑥D.④⑤©
2.下面的几何体中,属于棱柱的有(C)
s00A
A.1个B.2个C.3个I).4个
3.如图是一座房子的平面图,组成这幅图的几何图形有(C)
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
识的掌握程度、理解
活动四:课堂检测能力和运用程度.运
B.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用所学知识解决问
C.=角形、IF方形、长方形、梯形
题,提高学生解决问
D.正方形、长方形、梯形
题的能力.
4.如图所示,电镀螺杆呈现出了两个几何体的组合,则这
两个几何体分别是圆柱,六棱柱.
5.观察图中的立体图形,分别写出它们的名称.
»m?正方体-柱体长方,
1.课堂小结:复盘本节课内容,加
⑴你在本节课中哪些收获?哪些进步?强反思,帮助学生养
课堂小结
⑵学习本节课后,还存在哪些困惑.成系统整理知识的习
2.布置作业:教材第121页习题4.1第1,2,3题.惯.
第1课时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1.立体图形
板书设计特征:兀何图形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提纲挈领,重点突出.
2.平面图形
特征:兀何图形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
反思教学过程和教师
表现,进一步优化操
教学反思
作流程和提升自身素
质.
经典导学设计
详见电子资源
第2课时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
教材分析
让学生通过从不同方向看正体图形得到平面图形,认识可以用平面图形表示立.体图形,以及立体图形与平面图
形的联系.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是初中数学教学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联系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概念,教材在
此介绍了与此相关的内容,即通过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会得到不同的平面图形,从而常用这样得到的的几个平
面图形来展示立体图形.
备课素材
e新课导入改
【置疑导入】
课件展示《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问题:1.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苏东坡从不同角度对庐山进行了仔细观察,那他都从哪些角度对庐山进行了观察
呢?
2.诗中隐含着什么道理,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说明与建议】说明:跨越学科界限,以苏东坡的一首《题西林壁》把同学们带入了一个如诗如画的境界,
再从诗歌中提炼出隐含的数学知以.这样,不但增强了学生的人文意识,还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中的“美建议:
展示《题西林壁》时,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情绪,教师可以先给出前两句,让学生接另外两句.
【悬念激趣】
问题:从图1中你看到了什么?
图2
学生思考、回答后给出图2.
问题: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与建议】说明:创设实际情境,激发兴趣,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同时引入课题.建议:第1张图片展
示后,教师适当引导后再展示第2张图片,强调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论会有不同.
◎命题热点:
命题角度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立体图形
1.已知一个几何体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从上面看是(B)
史日手H士
AB(:D
2.如图所示的工件是由两个长方体构成的组合体,则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是(A)
口s三
ARCD
3.如图所示的几何体是由五个小正方体组成的,从它的左面看到的是(D)
教学设计.
课题4.1.1第2课时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授课人
1.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结果,发展空间思维.
2.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活动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和合理的想象能力:在观
素养目标察过程中,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得到的结果可能是不一样的;让学生学会用自己
的语言合理清晰地向别人表述自己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体会观察是
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形成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识别简单儿何体从不同方向观察所看到的不同平面图形.
识别从不同方向看两个简单立体图形的组合体和多个小正方体组合体得到的平面图形;从具体
教学难点
事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
授课类型新授课课时
教学活动
教学步骤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1.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都不在同一个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
回顾回顾旧知,引出新知.
2.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
【课堂引入】
活动一:创设情1.举例说明:观察你身边的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它,你看到设置疑问,激发学生
境、导入新课的形状是一样的吗?的兴趣.
请欣赏漫画并思考:为什么会出现争执?
【探究新知】
1.【课堂引入】漫画中起争执的原因是他们是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同一
个物体,因此便出现了不同的结果.那么我们从哪些方向去观察一个
物体就能获取到它的完整信息呢?
2.卜.面我们以长方体为例:
长方体有六个面,如果我们从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向去观
察,肯定可以确定它的形状和大小,而实际上从正面看与从后面看得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到的是同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一组邻边分别对应长方体的长和的习惯,激发学生独
高.立思考的能力.
2.让学生体会从前、
活动二:实践探
后、左、右、上、下
究、交流新知
从左面看与从右面看得到的是同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一组邻边各个方向看立体图
分别对应长方体的宽和高.形.通过活动,让学
口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
/■..............1/从左面看:窗人.
从上面看与从下面看得到的是同••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组邻边
分别对应长方体的长和宽.
,jII而
/.………"……F从上面看:长
对于一些立体图形的问题,常把它们转化为平面图形来研究和处理.一
般情况下,我们观察一个立体图形都是从正面看、从左边看、从上面
看,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往往会得到不同形状的平面图形.这三
个平面图形根据它们反映的数据在摆放位置上如图所示:
□□
从正面门从左面后
从van
师生活动:教师逐一展示长方体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学生跟
随教师的思路边听边思考.
【典型例题】
例1(教材第117页“探究”)如图是•一个由9个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
形,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这个图形,各能得到什么平面图
形?
解:从正面公从左面衣从匕面在
例2如图是由6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那么这个几何体从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
活动三:开放训上面看得到的图形是图中的(C)解运用,灵活运用所
练、体现应用学知识解决问题,巩
/产
固新知.
AD
【变式训练】
如图是由4个相同的正方体堆成的立体图形,指出图中的平面图形分
别是从哪个方向看此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
答:分别是从左面、正面、上面得到的平面图形.
师生活动: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去思考,充分讨论,争取让学生自己
得到正确答案,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适当引导、点拨.
【课堂检测】针对本课时的主要问
1.如图,这是一个机械模具,则从正面看得到的图形是(C)题,分层次进行检测,
因日日田工达到学有所成、了解
活动四:课堂检课堂学习效果的H
测2.下列几何体中,从左面看和从上面看得到的图形相同的是(D)的.
日△Q
ABD
师生活动:学生进行当堂检测,完成后,教师进行批阅、点评、讲解.
1.课堂小结:
加强反思,帮助学生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能说一说吗?
课堂小结养成系统整理知识的
(2)学习完本节课后,你还存在哪些困惑?
习惯.
2.布置作业:教材第121页习题4.1第4题.
第2课时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
板书设计判断从不同的方向看到的图形提纲挈领,重点突出.
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往往会得到不同形状的平面图
反思教学过程和教师
表现,进一步优化操
教学反思
作流程和提升自身素
质.
经典导学设计
详见电子资源
第3课时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教材分析
“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是继“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之后的学习内容,下一节的内
容是''点、线、面、体”,本课时在本章教材的编排顺序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教材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物
体入手,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了解对于立体图形的问题,常把他们转化为平面图形来研
究和处理.通过本节课,不仅让学生了解立体图形可由平面图形困成,而且立体图形可以按不同方式展开成不同的
平面图形.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与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图形的变化过程,初步了解解决立体图形问题的一些方
法.
备课素材
e新课导人阪E
【情景导入】
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正方体形状的物体.将它们的表面完全展开后形状是怎样的?下面我们先将面前的正方
体盒子沿一些棱剪开,看看能得到一个什么样的平面图形?
n
【说明与建议】说明:利用常见的正方体作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并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深刻认识正
方体的面、棱之间的关系,调动学生的枳极性.建议:让学生思考并动手操作,将正方体沿棱剪开后展开,再给出
本节课的课题并板书: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悬念激趣】
(U这些精美的包装盒是怎么制成的?
arn
要设计、制作一个包装盒,除了美术设计以外,还要了解它展开后的形状,好根据它来准备材料.你知道它们
展开后是什么形状吗?请动手做一做.
(2)请同学把在家准备好的包装盒用剪刀剪开,在桌面上铺平,你有什么发现?
【说明与建议】说明: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生活中常见的实物作为切入点,贴近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的学习
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同时也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展开与折叠是两个
互逆的过程,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建议:(1)从学生生活中常见到的实物一一几个不同形状的包装盒出发提问,
应先由学生回答完成;(2)学生思考交流后派出代表尝试回答,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教师适当引导,从而引出新课.
◎命题热点:
命题角度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1.把如图中的三楂柱展开,所得到的展开图是(B)
2.如图,请你在横线上写出哪种立体图形的表面能展开成下面的图形.
☆q2国』m
五棱—一锥三棱柱六棱柱长方体三棱柱
教学设计”
课题4.1,1第3课时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授课人
1.了解直棱柱、圆锥等简单立体图形的侧面展开图.
2.能根据展开图初步判断和制作立体模型.
3.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
素养目标
4.在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互相转换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
5.通过画图、展开与折叠等活动,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6.通过描述展开图,发展学生运用几何语言表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正方体、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图.
教学难点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简单的立体模型.
授课类型新授课课时
教学活动
教学步骤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1.正方体有____________个面,_____________条棱,_____________个顶
点,每个面都是____________形.
回顾回顾旧知,引出新知.
2.圆柱有____________个面,侧面是_____________面,底面是
____________面.
【课堂引入】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见到或用到正方体形状的盒子,那么请问同学们,
活动一:创设从生活实际出发,提出
你们知道这些正方体的盒子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吗?你们能不能用折纸
情境、导入新问题,激发学生的兴
的方法制造出一个正方体来呢?
课趣.
【探究新知】
【探究1]做一做:把你所做的立体图形展开,看它的平面展开图是
什么样的.
mA目匕
师生活动:学生提前准备好以上立体图形的实物图,在学生操作过程中,
老师巡堂,给予指导.
活动二:实践
【探究2】由展开图得到立体图形
探究、交流新
1.做一做:将12个一样大的等边三角形,粘贴成妇图所示的三种形状,1.学生在动手操作的
知
你能看出哪一个可以折叠成三棱锥吗?动手做做看.同时能够体会由立体
/OwGw\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
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究
图1图2图3
从学生动手的结果,我们易知,图1、图3可以折叠为三棱锥,图2不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空
能折叠成三棱锥.间观念.
问:通过动手实践,你能感受或认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吗?
解:立体图形可以展开成平面图形.
上面的图1、图3实际上是由三棱锥展开而成的平面图形,我们把它叫
做三棱锥的展开图.
2.折一折:如图是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图,你能说出这些立体图形的
名称吗?
牛W。代
师生活动:通过操作,合作探究,师生共同总结出知识点.
【探究3】
1.将正方体的表面沿棱适当剪开,观察它的展开图是怎样的,教师先
电脑展示一种可能:
将正方体的表面沿棱适当剪开,尽可能剪出不同的展开图,然后画出示
意图.
2.每组派代表将所得到的图粘贴到黑板上.
注意:贴之前先观察一下黑板,如果你的展开图与黑板上的展开图重复2.学生在动手操作的
了,就不要再贴了.基础上动脑思考,仔细
观察正方体的11种展
I234开图的恃点,能够快速
567记忆正方体的展开图.
~8~-910~
根据每一行正方形的个数,这些展开图可以分为几类?哪几种展开图可
以分为一类?为什么?
总结规律:
第一类:一四一型(中间四连方,两侧各一个,共种.)
第二类:二三一型(中间三连方,两侧各有一、二个,共种.)
第三类:二二二型(中间二连方,两侧各有两个,只有一种.)
第四类:三三型(两排各三个,只有种.)
通过以上探究,现在你会解决【课堂引入】的问题了吗?
师生活动:通过操作,合作探究,师生共同总结出规律.
【典型例题】
例(教材第118页“探究”)你还记得长方体和圆柱的展开图吗?下图
是一些立体图形的展开图,用它们能围成什么样的立体图形?把它们画
在一张硬纸片上,剪下来,折叠、粘贴,看看得到的图形和你想象的是
否相同.
nrFF<O__r
活动三:开放讪☆理
通过例题讲解和变式
训练、体现应
解:第一个图形能围成正方体;第二个图形能围成圆柱(含上、下底面);训练,加深学生的认
用
第三个图形能围成三棱柱(含上、下底面):第四个图形能围成圆锥(含识.
底面);第五个图形能围成四棱柱(或长方体).
【变式训练】
下列图形中,不可以作为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的是(C)
声上尹声
ARCD
师生活动: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去思考,充分讨论,争取让学生自己得
到正确答案,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适当引导、点拨.
【课堂检测】
1.如图是书桌上放的一本书,则从上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是(A)
通过设置当堂检测,及
时获知学生对所学知
活动四:课堂识的掌握情况,明确哪
2.下面的四张纸板中,经过折叠可以围成一个三棱柱的是(C)
检测些学生需要在课后加
强辅导,达到全面提高
的目的.
3.一个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有一个汉字,其展开图如图所示,那么在该
正方体中,和“值”字相对的字是(A)
|价|
值观记间
I心
A.记B.观C.心D.间
师生活动:学生进行当堂检测,完成后教师进行批阅、点评、讲解.
1.课堂小结:
复盘本节课内容,加强
(1)你在本节课中哪些收获?哪些进步?
课堂小结反思,帮助学生养成系
(2)学习本节课后,还存在哪些困惑.
统整理知识的习惯.
2.布置作业:教材第122〜123页习题4.1第6,7,10,11题.
第3课时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1.几何体的展开图
板书设计提纲挈频,重点突出.
2.由展开图判断几何体
3.正方体的展开图
反思教学过程和教师
教学反思表现,进一步优化操作
流程和提升自身素质.
经典导学设计
详见电子资源
4.1.2点、线、面、体
教材分析
首先用一个“思考”栏目,启发学生观察、思考,体会图形是由点、线、面、体构成的,从而进入课题.然后
采用外延描述的方式归纳出“体”的概念.得到“体”的概念后,再结合某种具体的几何体来进行面、线、点概念
的教学,在描述面时,在直观上区别了平面和曲面;在描述线时,在直观上区分了直线和曲线,让学生获得初步的
感性认识.
在按“具体一一抽象一一具体”的认知方法了解了概念以后,教材又结合实例从运动和集合两个角度揭示了点、
线、面、体的关系,都是先从实例中抽象出结论,再让学生通过自己举出实例来验证结论.
值得注意的是体、面、线、点都是很抽象的几何概念,教学重点应放在概念的抽象形成过程上,就是要利用大
量实例或模型,让学生在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后再进行理性思考,以达到对概念意义的同化.
备课素材
【情景导入】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下列情况:夏天的夜空散布着点点星星;流星划过天空留下一道明亮的光线;把一
枚硬币在桌面上快速旋转,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球.今天,我们将从几何的角度来研究这些现象.
【说明与建议】说明: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作为切入点,贴近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
生的求知欲,同时通过图片的展示也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充满点、线、面,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建
议:在探究组成几何图形的基本要素时,要准备比较丰富的图片,先从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再分析组成这些几何图
形的基本要素.必要时,借助模型或动画演示.
【复习导入】
问题1:你还记得这章第一节课我们学习的常见的立体图形吗?它们是怎样分类的呢?
常见立体图形:
0s00
正方体圆柱
&
棱锥球
常见正体图形分类:
1.按柱体、锥体、球体分类:
M棱柱|一》(三棱柱、四棱柱……)
柱体____
—
常见立体图形|j,__[g匪]一(三棱锥、四棱锥……)
锥体,1__
l[W
2.按构成立体图形的面的“曲”和“平”分类:
⑴至少有一个面是曲面:(2)全部由平面构成.
问题2:观察图片中餐厅的外在构造,它可以抽象为什么图形?说说它是由什么图形构成的?
问题3:观察下面这张地理图片,此地理图片的构成元素有哪些?
【说明与建议】说明:先复习旧知识,再设置问题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过渡到地理图片的构成元
素,为下一步讲解几何图形的构成元素做铺垫.建议:结合图形,通过问题的提出引导学习思考立体图形的构成,
学生思路不清晰时结合课本的引例引导学生去发现、回答,从而让学生感受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命题热点]
命题角度1图形的构成元素
1.填空:
⑴正方体是由六个面围成的,它们都是平的;正方体有△个顶点,经过每个顶点有三条边.
⑵圆柱是由三个面围成的,其中两个面是平的,一个面是曲的.
⑶圆柱的侧面和底面相交成画条线,它们是曲线.
命题角度2图形的行程方法
2.电视剧《西游记》中,孙悟空的“金箍棒”飞速旋转,形成一个圆面,是属于(B)
A.点动成线B.线动成面C.面动成体D.以上都不对
3.请你从数学的角度描述下列现象.
(1)国庆之夜,炸响的礼花在天空中(瞬间)留下美丽的弧线;
⑵用一条拉直的细线切一块豆腐;
⑶将2078张16开的白纸摞成E方体.
解:(1)点动成线.
⑵线动成面.
⑶面动成体.
教学设计也
课题4.1.2点、线、面、体授课人
1.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的几何特征,感受它们之间的关系.
素养目标
2.通过点、线、面、体的变化过程,渗透转化、化归、变换的思想.
教学重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Unit 5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 Section B 3a~3b Self check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下册
-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上学期《细胞呼吸》教学设计
- Module 10 A holiday journey Unit 3 Language in use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
- Unit 2 Travelling -study skills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牛津译林版英语八年级下册
- 7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 14 母鸡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 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第3课 打开窗口天地宽教学设计 粤教版
- 《京调》(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湘艺版(2012)音乐六年级下册
- 牙科吸痰护理操作规范
- 七年级生物上册 3.2.3 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2 (新版)新人教版
- 2023年-2024年电子物证专业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学习任务设计策略
-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分一分》(一)课件
- 采空区的勘察设计与治理技术教学课件
- 济宁港主城港区跃进沟航道工程项目一期工程导助航及监控系统施工招标文件
- 国开学习网电大数据库应用技术第四次形考作业实验答案
- 公司与公司签订劳务合同范本
- 第十四讲 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PPT习概论2023优化版教学课件
- 色织物工艺设计2
- 液压系统符号
- 年会颁奖晚会颁奖盛典简约PPT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