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必修4《窦娥冤》教案_第1页
高二语文必修4《窦娥冤》教案_第2页
高二语文必修4《窦娥冤》教案_第3页
高二语文必修4《窦娥冤》教案_第4页
高二语文必修4《窦娥冤》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语文必修4《窦娥冤》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元杂剧的相关常识,包括其体制、特点等。熟练掌握剧中的重点字词、句式,准确流畅地朗读并背诵相关经典段落。深入理解《窦娥冤》的剧情,清晰把握窦娥这一人物形象及其典型意义。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阅读剧本,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和分析能力,提高对古典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水平。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剧情中的矛盾冲突,锻炼其合作探究和表达能力。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相关的影视资料和图片,帮助学生直观感受作品的时代背景和艺术魅力,拓宽学习视野。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体会窦娥遭受的冤屈,感受其反抗精神,激发学生对封建制度的批判意识。培养学生对古典戏曲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增强文化自信。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元杂剧的基本特点,积累文言知识。分析窦娥的人物形象,理解其悲剧命运的根源。体会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如窦娥的三桩誓愿。2.教学难点深入理解元杂剧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把握其历史文化价值。引导学生从悲剧中汲取力量,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同时对封建礼教和黑暗社会进行深刻反思。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剧本的语言魅力,加深对剧情和人物的理解。2.讨论法:组织学生就剧中的关键问题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培养合作探究能力。3.情境教学法: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作品的氛围,增强学习兴趣。4.比较分析法:将《窦娥冤》与其他文学作品进行比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独特之处。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同学们,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中,戏曲艺术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元杂剧更是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戏曲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关汉卿的经典之作《窦娥冤》,去领略那一段跌宕起伏、令人悲愤交加的故事。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段关于元杂剧的介绍视频,初步了解一下元杂剧的基本情况。(播放视频)

看完视频,相信大家对元杂剧有了一个大致的印象。哪位同学能来说一说,你从视频中了解到了哪些关于元杂剧的信息?(请几位同学回答)

(二)知识讲解(10分钟)1.元杂剧简介元杂剧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直接影响下,融合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它形成于宋末,繁盛于元大德年间(13世纪后半期14世纪)。元杂剧有一套较为严格的体制:结构:一般是一本四折,有时会加上一个楔子。"折"相当于现代戏剧的"幕",是剧情发展的一个较大的段落;"楔子"则放在剧本开头,起介绍剧情、交代人物关系等作用。角色:包括末、旦、净、杂四大类。末是男角,又分为正末、副末、外末等;旦是女角,有正旦、副旦、外旦等;净多扮演性格刚猛、相貌丑陋的人物;杂是除以上三类外的其他角色。剧本内容:主要由唱、科、白三部分组成。唱是剧中人物的歌唱部分,用以抒发情感、交代情节等;科是演员的动作、表情等舞台表演;白是人物的说白。2.作者及作品背景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今北京)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戏剧家。他一生创作杂剧六十多种,现存的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十多种。他的作品题材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和心声。

《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之一,它以元朝社会为背景,通过窦娥的悲惨遭遇,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以及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压抑和摧残。元朝时期,政治腐败,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关汉卿创作了这部作品,旨在借窦娥的故事,对社会的不公和黑暗进行批判,为受压迫的人民呐喊。

(三)初读剧本(15分钟)1.学生自由朗读剧本,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感受剧情。2.教师范读选取剧本中的经典段落,如窦娥的【滚绣球】一曲,教师进行声情并茂的范读,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剧本的语言韵律和情感基调。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3.学生再次朗读,思考以下问题:剧本的剧情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窦娥在剧中经历了哪些重大事件?她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四)剧情分析(20分钟)1.整体感知请同学们结合刚才的朗读和思考,概括一下剧本的剧情。(请几位同学回答,教师进行总结补充)

《窦娥冤》讲述了年轻寡妇窦娥被无赖诬陷,又被官府错判斩刑的冤屈故事。全剧共四折一楔子,剧情可分为四个部分:楔子:窦娥七岁时被卖给蔡婆做童养媳,改名窦娥。第一折:蔡婆外出讨债,赛卢医欲谋财害命,被张驴儿父子救下。张驴儿父子强迫蔡婆婆媳嫁给他们,窦娥坚决不从。第二折:张驴儿为了达到占有窦娥的目的,在羊肚汤里投毒,想毒死蔡婆,结果误毒死了自己的父亲。张驴儿以此要挟窦娥,窦娥不从,张驴儿便告到官府。第三折:太守桃杌严刑逼供,窦娥为保护蔡婆,屈打成招,被判死罪。临刑前,窦娥许下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第四折:窦娥的冤魂向父亲窦天章倾诉冤情,窦天章为窦娥平反昭雪。

2.人物形象分析窦娥窦娥是一个勤劳、善良、孝顺的女子。她三岁丧母,七岁被卖作童养媳,在蔡家任劳任怨,对婆婆孝顺有加。然而,她却遭遇了一连串的不幸,被无赖诬陷,被官府错判。在面对这些不公时,窦娥起初逆来顺受,但随着剧情的发展,她的反抗精神逐渐觉醒。她怒斥天地鬼神,指斥社会的黑暗和不公,表现出了强烈的反抗精神和不屈的意志。窦娥的人物形象具有典型意义,她代表了封建社会中广大受压迫妇女的悲惨命运和反抗精神。

蔡婆蔡婆是一个性格复杂的人物。她善良、懦弱,同时又有些自私、糊涂。她放债为生,在讨债过程中遭遇危险,幸得张驴儿父子相救。此后,她屈从于张驴儿父子的逼迫,想将窦娥嫁给张驴儿,却没有考虑到窦娥的意愿和感受。她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剧情的发展,也从侧面反映了封建社会中普通妇女的无奈和软弱。

张驴儿张驴儿是一个流氓无赖,他凶狠、狡猾、不择手段。他救下蔡婆后,便心生歹念,强迫蔡婆婆媳嫁给他们。为了达到占有窦娥的目的,他不惜投毒害人,嫁祸给窦娥。他的所作所为充分展现了封建社会中恶势力的丑恶嘴脸。

桃杌桃杌是一个昏庸无能、贪赃枉法的贪官。他在审理案件时,不调查真相,只听信张驴儿的一面之词,对窦娥严刑逼供,草菅人命。他的形象代表了封建社会司法制度的腐败和黑暗。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窦娥的悲剧命运是个人的不幸还是社会的悲剧?(每个小组讨论后派代表发言,教师进行总结点评)

窦娥的悲剧命运既是个人的不幸,更是社会的悲剧。从个人角度来看,窦娥善良、孝顺、勤劳,却遭遇了如此多的磨难和不公,最终含冤而死,这是她个人的巨大不幸。但从社会层面分析,窦娥的悲剧是封建社会黑暗、腐朽的必然结果。在那个社会里,政治腐败,司法不公,恶势力横行,广大人民尤其是妇女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受到封建礼教、封建制度的重重压迫。窦娥的反抗虽然最终未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她的故事却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对社会的黑暗进行了有力的批判。

(五)深入探究(15分钟)1.浪漫主义手法分析《窦娥冤》中最具特色的就是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窦娥临刑前许下的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都一一应验。请同学们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运用这样的浪漫主义手法?这三桩誓愿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引导分析)

作者运用浪漫主义手法,一是为了增强作品的悲剧色彩,突出窦娥的冤屈之深。三桩誓愿的应验,让人们看到了窦娥的悲惨遭遇连天地鬼神都为之动容,更深刻地表现了社会的不公和黑暗。二是表达了人民群众对正义的渴望和对邪恶的愤怒。在现实生活中,窦娥的冤屈无法得到伸张,于是作者借助浪漫主义手法,让天地鬼神来为窦娥主持公道,反映了人民群众希望善恶有报、正义得以伸张的美好愿望。

血溅白练,表明窦娥的清白,她希望通过鲜血溅在白色的绸缎上,向世人证明自己的无辜。六月飞雪,象征着窦娥的冤屈感天动地,连大自然都为之哭泣。亢旱三年,体现了窦娥对社会黑暗的诅咒,她希望通过旱灾给这个不公的社会带来惩罚。

2.主题探讨《窦娥冤》这部作品的主题是什么?它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启示?(引导学生结合剧情和人物形象进行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归纳)

作品的主题是深刻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和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压抑与摧残,歌颂了窦娥的反抗精神。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人民群众的悲惨生活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对我们今天的启示是: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不断追求社会的公平正义。要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压迫和不公,勇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我们也要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不断完善社会制度,营造一个更加和谐、公正、美好的社会环境。

(六)课堂小结(5分钟)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关汉卿的《窦娥冤》。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元杂剧的相关知识,深入分析了剧情、人物形象,探讨了作品的主题和浪漫主义手法。窦娥的悲惨命运让我们深感悲愤,她的反抗精神也让我们敬佩不已。希望同学们能从这部作品中汲取力量,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同时也能深入思考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七)布置作业(5分钟)1.背诵窦娥的【滚绣球】一曲。2.以"读《窦娥冤》有感"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读后感,要求结合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谈谈对封建社会的认识和对窦娥精神的感悟。

五、教学资源1.多媒体课件,包含元杂剧的介绍视频、《窦娥冤》的剧本原文、相关图片和影视片段等。2.教材《窦娥冤》课文。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元杂剧和《窦娥冤》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在教学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