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安全环境_第1页
周边安全环境_第2页
周边安全环境_第3页
周边安全环境_第4页
周边安全环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分析授课人:龚衍丽4/2/20251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分析

一、我国周边概况和海洋领土观念二、缓和是我国当前周边安全环境的主流三、周边安全环境呈现地缘方向上的差异性四、我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的威胁五、关于台湾问题4/2/20252陆地面积:960万km2陆地边境线:2.2万km朝俄蒙哈吉塔阿巴印尼缅老越陆邻14个不4/2/20253我国海域概况面积:300万平方公里海岸线:1万8千公里朝韩日菲越马文印尼海邻8个争议面积150万平方公里4/2/20254关于大领土观念我国国土总面积:960+300=1260(万平方公里)4/2/20255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分析

一、我国周边概况和海洋领土观念二、缓和是我国当前周边安全环境的主流三、周边安全环境呈现地缘方向上的差异性四、我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的威胁五、关于台湾问题4/2/20256二、缓和是我国当前周边安全

环境的主流1.大规模外敌入侵的军事威胁已消除或减弱2.发展了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3.建立了多边的区域合作机制4.与大部分国家解决了边界问题

4/2/202571.大规模外敌入侵的军事威胁已消除或减弱第一阶段:“一边倒”的外交政策(1949年—50年代末,60年代初)第二阶段:“帝、修、反”一块反(50年代末,60年代初—70年代初)第三阶段:联美反苏(70年代初—90年代初)第四阶段:“苏联解体”,美国遏制(90年代初—)我国安全环境历史回顾4/2/202582.发展了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亲仁善邻”的优良传统。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继续贯彻“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我国领导人相继提出了“睦邻、安邻、富邻”的思想,以及“和平、安全、合作、繁荣”的亚洲政策目标.我们周边的国家可以构成我们国家安全的屏障,是我们经济发展的市场,是我们政治稳定的依托。4/2/20259

美、日、中、俄、东盟和印度是决定亚太地区安全格局的六大力量。它们在亚太安全事务中均起着重要的作用,构成了合作制衡的亚太安全总体格局。

4/2/202510

2.发展了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1992年底,叶利钦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宣布两国互为友好国家,此后,中俄两国关系取得了长足发展,连续上了三个台阶:

1992年:睦邻友好合作关系1994年:新型的建设性伙伴关系1996年: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2001年:缔结《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继续推进。2007年:《中俄联合声明》,继续加强政治互信和经济合作中俄关系4/2/202511

至90年代初,全部恢复或建立了外交关系,双方睦邻互信伙伴关系已升级为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1991年11月,中越双方也通过发表联合公报的形式,宣告中越关系全面正常化。1990年8月,与印尼宣布复交。1974年和1975年与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先后正式建交。1990年中国与新加坡宣布正式建交。1991年9月中国和文莱也宣布建交。与东盟国家2.发展了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4/2/202512

与巴基斯坦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和与中亚国家、蒙古、阿富汗的睦邻友好关系进一步巩固和发展。1992年8月,与韩国正式建交,消除了两国贸易及投资中的障碍,两国间掀起经贸合作的热潮。

中朝传统友好关系得到恢复和加强。(“在世界上,有那么一个国家,什么东西都要,什么东西都借,但是借了从来不还。”——宦乡)

2.发展了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4/2/202513

世界经济论坛日前公布的《2007-2008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全球竞争力排名中,中国排第34位,印度排第48位,中国超越印度。

但中印之间在地缘政治上存在着竞争和冲突的因素,在边界问题、西藏问题和中巴关系等方面存在着问题和分歧,既是“龙象之争”,也有“瑜亮情节”中印关系4/2/202514

接触与谋求关系正常化始终是中印两国关系的主流,近年来,中印关系连续上了三个台阶,保持了全面发展的良好势头。2005年,温家宝总理访印,两国确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06年,胡锦涛主席访印,两国制定了深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十项战略”。2008年1月,辛格总理对中国进行了成功访问,双方签署《中印关于二十一世纪的共同展望》,标志着中印关系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中印关系2.发展了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4/2/202515中日友好往来历史绵延两千多年,中日两大民族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古代中华文明推动了日本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近代中国也通过日本学到了许多西方先进文明的重要成果。

2.发展了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中日关系4/2/202516

中日政治关系曾经受历史等问题影响而处于低潮,但双方努力保持和加强高层接触与往来。2006年安倍访华,称为“破冰之旅”,2007年4月温家宝总理对日本进行正式友好访问,称为“融冰之旅”,中日关系开始回暖。2007年12月福田康夫访华,2008年5月胡锦涛访日,称为“融春之旅”。这是十年来中国最高元首第一次踏上日本的土地,双方签署《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从形式上改变了“政冷经热”的状态2007年,中日贸易额突破2366亿美元,成为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4/2/2025173.建立了多边的区域合作机制

东盟地区论坛(23个国家)——推动亚太地区多边安全合作进程,促进东南亚和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上海合作组织(6国)——共同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维护了中亚地区和中国西北方向的安全与稳定。

六方会谈(中美朝俄日韩)——为缓和半岛局势、和平解决有关争端提供平台。4/2/202518东盟及东盟地区论坛

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

:简称东盟,1967年8月成立。目前有:印尼、新、泰、马、文、越、缅、菲、老、柬十个成员国。目前东盟已日益成为东南亚地区以经济合作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安全一体化合作组织,并建立起一系列合作机制。

东盟地区论坛(ARF):首次会议1994年7月在曼谷召开,是目前亚太地区的惟一的官方多边安全对话机制,目前论坛共有23个成员.4/2/202519

上海合作组织

成员国有中、俄、哈、吉、塔、乌六国,2001年6月15日在上海宣告成立。六国元首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和《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这是第一个由中国主导的国际组织,也是第一个明确以反对和打击三股势力(即恐怖主义势力、分裂主义势力、极端主义势力)为主要任务而建立的国际组织。

4/2/202520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中国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上海合作组织”示意图4/2/202521六方会谈

朝核问题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2002年10月开始,朝核问题再次凸显,严重影响到朝鲜半岛和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为了朝核问题的和平解决,中国政府从2003年初开始多方斡旋,与相关国家相互磋商和协调立场,最终促成六方会谈。目前会谈已进行六轮,均在北京举行。

4/2/202522朝鲜半岛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朝鲜半岛4/2/202523朝核问题的由来

朝鲜是一个能源缺乏的国家,为了解决自身的能源问题,20世纪60年代,朝鲜在宁边地区建立了一个大型的核研究机构,80年代,朝鲜被认为有搞核武器的嫌疑。1989年,美国卫星发现宁边有核设施,并认为朝鲜拥有4千吨高质量的可开采铀矿,拥有秘密的核武器计划。拥有足够的材料制造1~2枚核武器。已知朝鲜拥有25~30公斤未被分离的钚,位于宁边的反应堆生产的乏燃料可以提取这些钚。4/2/202524中国政府解决朝核问题的基本立场

中国不赞成朝鲜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中国主张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中国认为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制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对话是解决朝鲜核问题的最有效途径;中国将与各方共同努力,推动朝鲜核问题早日和平解决。

4/2/202525

2003年,经中国的努力,朝、美、中三国会谈在北京举行。朝方代表突然向美方宣布朝鲜已经拥有核武器,提出如果要朝鲜废除核计划,美方必须向朝作出不侵犯的承诺,并且要美、日、韩给朝以大量经济援助和体制保证的好处。对于朝方的宣布和开价,美方因无法接受而拒绝继续会谈,中方也因主张朝鲜半岛无核化,不同意朝鲜拥有核武器而无法说服朝方放弃核计划,遂使会谈不欢而散,无果而终。

三方会谈六方会谈4/2/202526

第一轮:2003年8月开启对话之门第二轮:2004年2月延续对话之路第三轮:2004年11月进入攻坚第四轮:2005年7月通过共同声明第五轮:2005年11月承诺对承诺,行动对行动第六轮:2007年3月落实共同声明2007年10月朝鲜承诺核设施去功能化;美国承诺改善双边关系;各方提供相当于100万吨重油的援助。

但在后来的实施过程中,朝美相互指责对方行动未达文件要求,朝核问题陷入僵局。

六方会谈4/2/202527

4月5日朝鲜宣布成功发射“光明星2”号卫星,此后,韩、美、日均表示未成功。

4月13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主席声明,对朝鲜的发射活动表示“谴责”,并要求朝鲜不再进行进一步的发射活动,支持并呼吁各方尽早恢复六方会谈。4月14日朝鲜宣布将抵制六方会谈并将恢复去功能化的核设施。“我们再也不会参加此类谈判,也不再受之前在六方会谈上达成协议的约束。”

朝鲜火箭危机4/2/202528北京朝核六方会谈

(8·27)4/2/202529二、缓和是我国当前周边安全

环境的主流1.大规模外敌入侵的军事威胁已消除或减弱2.发展了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3.建立了多边的区域合作机制4.与大部分国家解决了边界问题

4/2/2025301.中俄边界问题4/2/202531俄罗斯民族扩张主义根深蒂固

一部俄国史,就是一部不断向外进行领土扩张的历史。——留切夫斯基(俄历史学家)4/2/202532历代沙皇,无不侵略成性,在他们统治的近300年间,以每天150k㎡的速度向外扩张,掠夺别国土地1670万k㎡。4/2/202533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割我外兴安嶺以北和贝加尔湖及两侧共70万k㎡。鸦片战争后,迫我签定19个不平等条约,割去我东北100万k㎡和西北54万k㎡4/2/202534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不仅没有按照宣言归还我国一寸领土,反而继续蚕食我国领土:1924年公开支持蒙古独立;1929年以武力抢占了我黑瞎子岛;1944年以武力侵占我唐努乌梁河地区;1960年后在黑龙江、乌苏里江主航道中方一侧的700多个岛屿中的600多个强行侵占。4/2/202535边界线:4300公里,分东西两段。解决过程:1999年12月9日,在北京签署了<<中俄国界线东西两段的叙述议定书>>。2000年1月19日,议定书生效。解决结果:东段边界线为4195.22公里,西段边界线为54.57公里,约占中俄全部边界线长度的97%,并首次明确了界河上2444座岛屿和浅滩的归属权,其中1163座属于俄罗斯,1181座属于中国。遗留问题:额尔古纳河州渚,老额尔古纳河与逐渐西移的新额尔古纳河之间的岛屿,共18个,总面积219平方公里,其中13个位于主航道我侧;黑瞎子岛,位于乌苏里江和黑龙江交接口处,总面积大约在323平方公里左右,这一问题在普京2005年访华中得以解决。4/2/2025364/2/2025372008年10月14日,中俄举行黑瞎子岛交接仪式及中俄东段界桩揭幕仪式。4/2/202538均以解决尚未解决2.4/2/2025393.中越陆地边界

边界全长1347km,争议面积227k㎡,164块(其中35个村庄,35个边防点)。边界:中117k㎡;越110k㎡

解决村庄:中35个

结果耕地:中大半部边防点:中20个;越15个4/2/2025404.中越北部湾划界

越南观点:1974年越在谈判中提出以东经108°03′13″划界,此线距越海岸140海里,距我海南岛30海里,即2/3海域要划给越方。

中国观点:从地理结构上来看,越南和我们是一个大陆架,按国际公约,共用一个大陆架应按照中央来划界,也只能按中央来划界。

4/2/202541

解决结果:2004年6月30日,双方签署《中越两国关于两国在北部湾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划界协定》及《中越北部湾渔业合作协定》,这天,我国第一条海上边界线正式产生:中越在北部湾的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分界线共由21个坐标点相续连接而成,北自中越界河北仑河的入海口,南至北部湾的南口,全长约500公里。双方所得海域的面积大体相当。实现了双方均满意的公平划界结果。4.中越北部湾划界4/2/2025425.中巴边界问题

我和巴基斯坦关系友好,基本边界划分已定。因印巴共管的“克什米尔”地区未定,部分边界暂留悬案。4/2/202543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分析

一、我国周边概况和海洋领土观念二、缓和是我国当前周边安全环境的主流三、周边安全环境呈现地缘方向上的差异性四、我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的威胁五、关于台湾问题4/2/202544

三、周边安全环境呈现地缘方向上的差异性1.从海陆地缘方向看,周边安全环境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大体可概括为“陆稳海动、陆缓海紧”。2.从东、南、西、北各地缘方向看,周边安全环境也呈现出不同态势,大致可归纳为“北稳、南和、东紧、西动”。4/2/202545陆稳海动、陆缓海紧1、陆地边界领土争端不断得到解决,海洋权益争端进一步突出。(1)陆上——90年代以来,已先后与俄、哈、吉、塔、越等国解决了边界问题和领土争端,目前只剩中印边界问题尚未解决。(2)海上——日本:钓鱼岛、经济专属区和东海大陆架;六国七方:南中国海;与朝、韩部分海域有争议。2、海洋方向面临的安全隐患和安全威胁重于陆地方向。(1)陆上——印巴冲突及中亚地区“三股势力”(2)海上——朝鲜半岛问题、台湾问题、南沙问题4/2/202546北稳、南和、东紧、西动

北稳:北线面临的安全环境比较稳定,而且由于中俄、中蒙睦邻关系在可预见的时间内不会发生动摇,因而这一有利环境将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南和:南线安全环境处于总体稳定态势。东紧:东线的安全环境并不乐观,而且短期内难以有根本性缓解。西动:西线的安全环境正处于新的变动之中,其总体形势好于东部方向。

4/2/2025474/2/202548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分析

一、我国周边概况和海洋领土观念二、缓和是我国当前周边安全环境的主流三、周边安全环境呈现地缘方向上的差异性四、我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的威胁五、关于台湾问题4/2/202549一、美国对我国安全的综合性威胁

二、日本对我国安全潜在和现实的威胁三、印度对我国领土的侵犯和威胁四、南海海域与诸岛之争

4/2/202550一、美国对我国安全的综合性威胁

由于美国的大国地位和全球战略,决定了它是一个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国家。中美关系非常重要。中美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处在曲折波动的发展中。4/2/202551胡锦涛:保持中美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奥巴马:美中关系是本世纪全球最为重要的双边关系。美对我总体是“接触+防范”的政策。4/2/202552目前,我国与美国关系稳定。2007年,中美贸易额达3000亿美元;2008年,中美贸易额达2523亿美元;中美现在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但是,另一方面,美国对我们的威胁具有根本性、综合性。4/2/202553一、美国对我国安全的综合性威胁主要表现在:1.加紧对我进行意识形态渗透2.军事上对我全面遏制和防范3.插手干涉台湾问题4/2/202554

美国新闻署声称:“美国应向中国正在成长的年轻一代灌输美国的价值观念,这比向他们传授科学知识更重要。要以美式文明影响中国,培养一批“美国通”,它的威力将远远胜过派几十万军队去。”

1、加紧对我进行意识形态渗透4/2/202555

通过世贸组织,“美国最大的出口不再是地里的农作物,也不是工厂的产品,而是批量生产的美国文化——电影、电视节目、音乐、书籍和电脑软件。”让人们在吃喝玩乐中享受西方文明,在不知不觉中接受西方文化的熏陶和影响。

4/2/202556发展同蒙古的军事

合作关系海洋方向是美国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的主要地缘方向。与印度发展战略伙伴关系在阿富汗和中亚驻军2.军事上对我全面遏制和防范4/2/2025573、台湾问题中的美国因素4/2/202558

1836年,美国人戴维斯《中国总志》:“台湾和海南岛的位置都在中国本部之外,目标暴露,最易受到海上各商业强国的注意,要想在中国近海试行建立一个海岛殖民地,尤以台湾岛最有利,最为可取。而且岛上气候极其良好,胜于同一纬度其他海岛;台湾全岛的位置恰对着中国海岸的中部,是成为促进欧美对华商务的一个最佳基地”。

美国早就瞄上了台湾的商业价值4/2/202559

1950年五星上将麦克阿瑟:“控制了台湾,我们就可以用盟友所占有的从阿留申群岛到马利亚纳群岛形成一个弧形的岛链,把太平洋直到亚洲海岸加以控制。”4/2/202560奉行”以台制华”政策,采取两手策略。不统、不独、不战、不和4/2/202561二、日本对我国潜在的和现实的威胁

中日关系与中美关系同等重要,友好互利是两国关系发展的主流。但是,无论是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现实和发展的角度,日本对我国安全环境的威胁是一个无争的事实。

4/2/202562矛盾体现:

1.历史问题2.军事发展问题3.国土争端问题4.台湾问题二、日本对我国潜在的和现实的威胁4/2/2025631.对待历史的不同态度德国:如果对过去闭目不看,将不能看到现在。(魏茨泽克)日本:总被要求道歉、道歉,什么时候才算完!(中曾根)中国:前事不忘,后事之师。4/2/2025641874年侵略台湾,逼我赔银50万两。1895年,发动甲午战争,割占台湾,逼我赔银2.3亿两(相当其四年国库收入)。1900年,日本参加八国联军侵华,逼我赔银3479万两。侵华战争造成我伤亡3500万人,经济损失6000亿美元。4/2/202565制造“中国威胁论”,与我战略利益矛盾日趋突出,将我列为主要潜在对手。4/2/20256690年代以来,日本一直保持防务(国防)费用总额世界第二、人均防务(国防)费用世界首位的状态。拥有巨大核潜力,已掌握核技术,具备成为军事大国的物质基础。拥有先进的军事技术,武器装备的水平和更新换代的周期已超过美国。2、军事发展问题4/2/202567

守足本土扩大到周边地区专守防卫防务厅

歼敌于领土之外防务省日本防卫政策发生转变4/2/202568

3.国土争端问题

东海大陆架钓鱼岛加强对我有争议岛屿和海域的控制4/2/20256921万km24/2/2025704/2/202571

难舍“台湾情结”支持台独势力将台湾列入其周边地区4、台湾问题中的日本因素4/2/202572

中印两国围绕边界问题也纠葛多年。中印边界问题既是英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酿造而成,又是印度扩张主义膨胀的结果。它是我国边界问题中最复杂、最难解决的问题。

三、印度对我国领土的侵犯的威胁4/2/2025734/2/202574印度不丹缅甸泽当林芝墨脱察隅克节朗提斯浦尔北拉吉普尔达旺达东瓦弄传统习惯线麦克马洪线1953年,印占领9万k㎡4/2/202575尼赫鲁双方部队沿实际控制线后撤20KM不管地图不地图,麦克马洪线是我们的确定边界!把中国军队从领土上清除掉!4/2/202576我国南海海域200万k㎡,包括东、西、中、南沙四大群岛,共有岛、礁、沙滩200余个。是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重要通道,油气资源丰富,储量超过200亿吨。四、南海海域与诸岛之争4/2/202577我军驻守无人居住越、菲、马、印、文、中,六国七方,争议严重领土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4/2/202578岛屿被侵占海域被分割资源被掠夺国际化长期化合法化联合化4/2/2025792009年2月2日,菲律宾通过法案将南沙群岛和黄岩岛划为菲属,挑起了新一轮南沙群岛领海争端。马来西亚总理巴达维3月5日登陆具有争议南沙群岛弹丸礁(马来西亚称拉央拉央岛),首次以总理的身份宣示马来西亚“拥有”此片领土。中方则派出最大渔政船赴南海宣示主权。

4/2/202580如何解决?诉诸武力久拖不决国际仲裁谈判协商4/2/202581(五)关于台湾问题1、台湾问题历史渊源2、台湾问题事关重大3、对台斗争的几点思考4/2/202582

总之,我们应对周边环境有清醒、足够的认识,居安思危。与周边国家打交道,既要靠自身稳定发展,又要靠外交运筹,才能使国家安全立于不败之地!思考题:我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哪些主要威胁与挑战?4/2/2025831、历史渊源1895年4月17日,日本政府强迫中国政府在日本的马关(下关)签订了中日媾和条约。根据《马关条约》,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澍湖列岛给日本。从此,日本统治台湾长达五十年之久。《马关条约》4/2/202584

距今1万5千年前,台湾、澎湖等岛屿与福建连成一片,成为中国东南大陆架的一部分。约1万年前,由于地壳运动和世界气候变暖,冰川消融,海洋水面上升而形成岛屿,与大陆时连时离,直至5千年前,相连结的部分陆沉为海峡,台湾岛才最后与大陆分离,形成大陆岛。1、历史渊源:台湾自古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台湾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发端于公元230年的魏蜀吴三国时代;自宋代以来,中国历代政府都在台湾建立了行政机构,行使管辖权。

4/2/202585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部分早已被国际社会所公认

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共同发表的《开罗宣言》指出:“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土地,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签署、后有苏联参加的《波茨坦公告》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

1、历史渊源4/2/202586在1949年至1978年长达30年的时间里,海峡两岸处于紧张的军事对峙之中,多次发生战争和其他形式的军事冲突。两岸处在长期隔绝状态。1979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

《告台湾同胞书》4/2/202587国民党蒋经国“三不”政策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1、历史渊源4/2/202588(五)关于台湾问题1、台湾问题历史渊源2、台湾问题事关重大5、对台斗争的几点思考4/2/2025892、台湾问题事关重大4/2/202590台湾的战略地位

进入太平洋的通道祖国的东南屏障联系东海与南海的捷径为我带来数万倍的绿色国土4/2/202591

这就是中国政府和人民不能让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最基本的理由!

4/2/2025921)对维护我国国家安全具有重要作用2)可以根本改变我周边安全环境3)对于发展经济和保持政治稳定有重要作用4)对解决其它有争议海域的问题有重要作用2、台湾问题事关重大4/2/2025931)对维护我国国家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战略防御方面:台湾海域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外侧,既是这一地区的重要海上屏障,也是整个沿海地区海防的关键所在,这一海域中的台湾岛南与海南岛相映,形成‘双目’,北与舟山群岛呼应,构成‘犄角’。以台湾为中心,连接海南岛和舟山群岛这南北两要点,就构成一条天然而有利的‘品’字阵的战略海防线,足以掩护中国东南沿海6省市及该方向的战略纵深。”而且,这一海域地处中国周边南北两大海域之间,其中的台湾海峡更是联系这两大海域的捷径,因而,控制这一海域对维护南北海域的贯通、确保南北海运的安全也有重要意义。4/2/2025941)对维护我国国家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战略进取:台湾岛是第一岛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能够控制这一岛链,则不但黄海、东海和南海将成为中国的内海,而且可凭第一岛链为依托前出太平洋,拓展海洋权益;

4/2/2025952、台湾问题事关重大4/2/2025962、台湾问题事关重大4/2/2025972)可以根本改变我周边安全环境台湾岛恰好位于第一岛链的中间地带和南部海域的北部出口,扼西太平洋海上航线要冲。实现台湾与祖国的统一,可以打破第一岛链对中国的“封锁”态势,打破美国利用台湾对我进行战略遏制的部署,对日本形成牵制,根本改变我安全环境。4/2/202598

3)对于发展经济和保持政治稳定有重要作用

台湾问题成为中华民族发展的一大瓶颈,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综合国力的提升,国际影响力的增强,台湾问题的解决,对于减少民族内耗,推动经济发展,保持政治稳定,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作用。4/2/2025992、台湾问题事关重大4/2/20251002、台湾问题事关重大4/2/20251014)对解决其它有争议海域的问题有重要作用台湾问题的解决,可以改变我周边安全,减小部分国家对南中国海、钓鱼岛问题等的影响力,同时,综合国力的提升有助于增强我们解决这些有争议问题的能力。4/2/2025102(五)关于台湾问题1、台湾问题历史渊源2、台湾问题事关重大3、对台斗争的几点思考4/2/2025103(五)关于台湾问题1、台湾问题历史渊源2、台湾问题事关重大3、对台斗争的几点思考4/2/2025104(一)当前对台斗争的主要任务是“反分裂”(二)解决台湾问题要有新的思路(三)实现祖国统一需要大战略3我对台斗争的几点思考4/2/2025105(一)

“反分裂”是当前对台斗争的主要任务◆是我当前解决台湾问题的近期目标

◆有利于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和理解

◆有利于保持台海局势稳定,维护我战略机遇期

◆有利于争取岛内民心和全球华人的共识

◆有利于明确我对台应急作战准备的目标和任务

4/2/2025106

如果把和平统一和武力统一理解为解决台湾问题的两种策略,那么,纵观当前两岸关系发展现实,上述两种策略的运用均处在困境之中。

(二)解决台湾问题要有新的思路4/2/2025107

(二)解决台湾问题要有新的思路邓小平:一国两制4/2/2025108(二)解决台湾问题要有新的思路江泽民八点主张:(一)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二)对于台湾同外国发展民间性经济文化关系,我们不持异议。(三)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是我们一贯主张。(四)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五)面向21世纪世界经济的发展,要大力发展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以利于两岸经济共同繁荣,造福整个中华民族。(六)中华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5千年灿烂文化,始终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也是实现和平统一的一个重要基础。(七)尊重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和当家作主的愿望,保护台湾同胞一切正当权益。(八)我们欢迎台湾当局的领导人以适当身份前来访问。4/2/2025109(二)解决台湾问题要有新的思路国台办“517声明”《反分裂国家法》胡锦涛四点意见:

第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第二,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第三,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第四,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4/2/2025110

我们实现祖国统一,追求的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地理概念上的版图统一,而是要完成2300万台湾人民的人心归一,收土又收心。4/2/2025111

目前两岸的现实变成了和不成、打不得,但不和又不行,不打又不成这样一种困局。这种困局,不断地被美国和台湾当局反复利用,必然在客观上加速岛内局势恶性发展,使我愈陷被动。这种情况,恰恰是我极不愿意看到的。4/2/2025112未来20年战略发展机遇期内,既不能让“台独”势力恶性发展,又不能用大打出手的方法彻底解决,更不能让其严重影响我战略发展机遇期。因此,在这个时间段里,研究如何遏制“台独”势力发展、或推迟战争、维持一个中国框架,争取实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战略目标,非常必要,也非常迫切。

(二)解决台湾问题要有新的思路4/2/2025113(三)实现祖国统一需要大战略

历代统一战略的实施者普遍都是将统一战争的准备,作为一个综合复杂的体系来对待,从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各个领域,从事全方位的准备。

4/2/2025114(三)实现祖国统一需要大战略

当前的首要任务,是把国家整个战力调整过来,运用非武力的综合手段,先期创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