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中职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一、教材内容分析《归园田居(其一)》是中职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第七单元的重要篇目,属于古代诗歌单元。此单元旨在让学生领略古代诗歌的魅力,提升诗歌鉴赏能力。《归园田居(其一)》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代表作,诗人因对官场黑暗、污浊的不满,决然辞官归田,创作了这组田园诗。本诗以质朴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从官场回归田园后的生活场景与心境。开篇“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直抒胸臆,点明自己的本性与世俗不合,热爱自然。接着叙述自己误落尘网,历经多年官场生活后,终于回归田园的过程。“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等诗句,细腻地勾勒出田园生活的质朴与宁静,展现了一幅清新自然的乡村画卷。诗人通过对田园风光和日常生活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由、宁静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官场束缚的厌恶,其诗歌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对于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审美情趣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具有重要意义。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准确流畅地朗读并背诵《归园田居(其一)》,掌握诗歌中的重点字词,如“适俗”“尘网”“羁鸟”“池鱼”等。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把握诗歌中描绘的田园生活场景,体会诗人运用的意象所营造的意境。学习诗歌中运用的对比、比喻、拟人等表现手法,分析其在表达诗人情感方面的作用。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朗读、小组讨论和教师引导分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古代诗歌的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引导学生品味诗歌语言,学习诗人如何用质朴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提升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和文学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将诗歌描绘的场景转化为画面,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的情感。通过对诗歌的学习,体会古代文人在面对理想与现实冲突时的选择和坚守,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诗歌中描绘的田园生活场景,体会诗人所表达的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掌握诗歌中运用的表现手法,如对比、比喻、拟人等,并分析其作用。引导学生感受诗歌语言的质朴之美,体会诗人如何通过质朴的语言展现真挚的情感。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诗人辞官归田的原因,以及其背后所蕴含的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体会诗歌中所营造的意境,理解诗人如何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田园风光的描写之中,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四、教学策略朗读感悟法:组织学生进行多次朗读,包括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齐声朗读等,让学生在朗读中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节奏美,进而深入体会诗歌的情感。问题引导法:设置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如“诗人为什么说自己‘误落尘网中’?”“诗歌中描绘的田园生活有哪些特点?”等,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促进学生对诗歌内容和情感的理解。小组合作探究法:安排学生分组讨论诗歌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如表现手法的作用、诗歌意境的营造等,让学生在交流合作中相互启发,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与田园风光相关的图片、视频,播放轻柔舒缓的古典音乐,营造出田园生活的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诗歌所描绘的场景和表达的情感。五、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活动:播放一段展现美丽田园风光的视频,视频中呈现出广袤的田野、错落有致的农舍、清澈的溪流以及在田间劳作的人们,同时播放悠扬的古典音乐作为背景音乐。视频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同学们,看到如此美丽宁静的田园风光,你们有怎样的感受?是否向往这样的生活呢?”引导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印象和感受。学生活动:学生认真观看视频,积极回答问题,描述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如觉得田园生活很宁静、自在,没有城市的喧嚣等。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视觉和听觉冲击,创设田园生活的情境,激发学生对田园生活的兴趣和向往之情,为学习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做好情感铺垫,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热爱生活,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二)作者及背景介绍(5分钟)教师活动:简要介绍陶渊明的生平经历,重点强调他多次出仕又辞官的过程,以及他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其诗歌风格质朴自然、清新淡雅。详细讲解本诗的创作背景,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年,社会动荡不安,官场黑暗腐败,他因无法忍受官场的污浊,最终选择辞官归田,回归自己向往的田园生活,在此背景下创作了《归园田居》这组诗。提问学生:“结合这样的背景,大家猜猜诗人在诗中可能会表达怎样的情感?”学生活动:学生认真听讲,思考问题并回答,可能会说诗人会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对官场的厌恶等。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作者和创作背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建立起时代背景与诗歌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结合背景理解文学作品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诗人的兴趣和对诗歌内涵的探究欲望。(三)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0分钟)教师活动:教师富有感情地进行范读,朗读过程中注意把握诗歌的节奏、韵律和情感基调,将诗歌的抑扬顿挫展现出来。范读结束后,向学生讲解诗歌的节奏划分,如“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并强调一些重点字词的读音,如“羁(jī)鸟”“守拙(zhuō)”等。然后让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初步感受诗歌的节奏。邀请几位学生进行朗读展示,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评价其朗读的优点和不足。最后,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学生活动:学生认真倾听教师范读,学习诗歌的节奏划分和字词读音,随后自由朗读,积极参与朗读展示。在评价环节,学生客观地指出朗读者的优点,如读音准确、节奏把握较好等,同时也指出不足,如情感不够饱满等。在思考诗歌内容时,学生积极发言,概括诗歌内容,如诗人表达了自己回归田园的原因和田园生活的美好等。设计意图:通过教师范读,让学生直观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节奏美,培养学生的语感。学生自由朗读和朗读展示,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增强对诗歌的熟悉度。引导学生概括诗歌内容,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诗歌,提高归纳概括能力,为深入理解诗歌奠定基础。(四)文本精读(20分钟)讲解诗句“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5分钟)教师活动:逐句讲解诗句含义,“少无适俗韵”中“适俗”指适应世俗,“韵”本指和谐的声音,这里指气质、情致,整句意思是从小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气质。“性本爱丘山”表明诗人的本性热爱自然山水。“误落尘网中”运用比喻手法,将官场比作“尘网”,形象地写出官场对人的束缚。“一去三十年”极言自己在官场时间之久。提问学生:“从这几句诗中,你们能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感?”引导学生分析诗人对自己误入官场的悔恨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学生活动:学生认真听讲,理解诗句含义,思考问题并回答,如能感受到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自己过去生活的反思,以及对自然的向往之情。设计意图:通过对诗句的详细讲解,让学生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进而深入体会诗人在诗句中蕴含的情感,培养学生对诗歌语言的理解能力和情感感知能力。讲解诗句“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5分钟)教师活动:分析诗句中运用的拟人、比喻手法,“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诗人将自己比作“羁鸟”和“池鱼”,“恋”和“思”赋予鸟和鱼以人的情感,生动地表现出诗人对自由和故园的眷恋。“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则叙述了诗人回归田园后的具体行动,“守拙”体现了诗人不随波逐流、坚守自己本性的品质。提问学生:“诗人为什么要用‘羁鸟’和‘池鱼’来比喻自己?”引导学生理解这两个意象所传达的诗人渴望摆脱束缚、回归自然的强烈愿望。学生活动:学生思考问题,分析比喻和拟人手法的作用,回答诗人用“羁鸟”和“池鱼”比喻自己,是因为它们被束缚,失去自由,就像诗人在官场中失去自我,以此更强烈地表达出对自由田园生活的向往。设计意图:深入分析诗句中的表现手法,让学生体会诗人如何运用形象的比喻和拟人来表达情感,提高学生对诗歌表现手法的鉴赏能力,同时加深学生对诗人情感的理解。讲解诗句“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5分钟)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描绘诗句所呈现的画面,提问:“同学们,当你们读到这些诗句时,脑海中浮现出了怎样的场景?”然后详细描述田园生活场景,房屋周围有十余亩土地,几间简陋的草屋,榆柳枝叶繁茂,遮蔽着后檐,桃李在堂前罗列。远处的村庄隐隐约约,村落里飘荡着袅袅炊烟。深巷中传来狗叫声,桑树枝头有鸡在啼鸣。分析诗人从视觉、听觉等角度描绘田园风光,使画面富有层次感和生活气息。提问学生:“这些描写体现了田园生活怎样的特点?”学生活动:学生积极发言,描述自己想象中的田园画面,如宁静、和谐、充满生机等。分析田园生活特点,总结出田园生活质朴、宁静、自然、和谐的特点。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想象画面,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田园生活的美好。分析描写角度和田园生活特点,帮助学生理解诗人如何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独特的意境,提高学生对诗歌意境的鉴赏能力。讲解诗句“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5分钟)教师活动:讲解诗句含义,“户庭无尘杂”写家中没有世俗的繁杂琐事,“虚室有余闲”体现内心的闲适。“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再次运用比喻,将官场比作“樊笼”,表达诗人摆脱官场束缚,回归自然的喜悦之情。提问学生:“从这几句诗中,你们能体会到诗人怎样的心境变化?”引导学生分析诗人从官场的压抑到回归田园后的轻松愉悦的心境转变。学生活动:学生思考问题,回答诗人心境从被官场束缚的压抑,转变为回归田园后的闲适、自由和喜悦。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诗句所表达的诗人的心境,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培养学生对诗歌情感的深入理解能力,感受诗人在诗歌中传达的人生态度。(五)小组讨论(10分钟)教师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给出讨论话题:“陶渊明的田园生活在今天是否还有借鉴意义?”每个小组围绕话题展开讨论,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如对现代人生活方式、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教师巡视各小组讨论情况,适时给予引导和启发,帮助学生拓展思路。讨论结束后,邀请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成果。学生活动:学生分组热烈讨论,各抒己见,有的学生认为陶渊明的田园生活所体现的亲近自然、淡泊名利的态度,对现代快节奏、物质化的生活有借鉴意义,能让人们放慢脚步,关注内心;有的学生认为在现代社会,完全回归田园不太现实,但可以学习陶渊明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精神。代表们在发言中总结小组讨论的观点,与全班同学交流。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让学生在思想碰撞中深化对诗歌主题的理解,同时引导学生将古代诗歌与现代生活相联系,思考诗歌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对生活的思考能力。(六)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活动: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诗歌的主要内容,强调诗人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由、宁静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束缚的厌恶。总结诗歌中运用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如比喻、拟人使情感表达更生动形象,多角度描写营造出优美的田园意境。再次强调诗歌语言的质朴之美。提问学生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和体会。学生活动: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对诗歌内容、表现手法、语言特色等方面的收获,如学会了分析诗歌意象、理解诗人情感,感受到了古代诗歌的魅力等。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小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巩固所学内容,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让学生分享收获,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同时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七)布置作业(5分钟)教师活动: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背诵《归园田居(其一)》,并将诗歌描绘的田园场景用自己的语言改写成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注意展现田园生活的特点和诗人的情感。推荐学生阅读陶渊明的其他田园诗,如《饮酒(其五)》《桃花源记》等,进一步感受陶渊明的诗歌风格和思想内涵。学生活动:学生记录作业内容,明确作业要求,了解推荐阅读的作品。设计意图:背诵诗歌有助于学生积累古代文学知识,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改写短文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运用能力。推荐阅读相关作品,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陶渊明及其作品,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和热爱。六、板书设计《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回归原因本性:爱丘山2.官场:误落尘网、田园生活场景1.居住环境:方宅、草屋、榆柳、桃李2.乡村风光:远村、墟烟3.生活气息:狗吠、鸡鸣、表现手法比喻:尘网、樊笼、羁鸟、池鱼拟人: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3.多角度描写:视觉、听觉、情感对田园:热爱、向往对官场:厌恶、悔恨五)、语言特色:质朴自然副板书重点字词解释(适俗、羁鸟、守拙等)诗句赏析例句设计意图:主板书系统呈现诗歌的核心内容,包括回归原因、田园生活场景、表现手法、情感和语言特色,条理清晰,有助于学生构建知识框架,把握诗歌重点。副板书辅助讲解重点字词和诗句赏析,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使学生对诗歌的学习更加全面、深入。整体板书设计简洁明了,突出教学重点,方便学生记录和复习。七、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策略的运用,学生对《归园田居(其一)》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课堂参与度较高。朗读感悟法让学生在朗读中逐步体会诗歌的韵律和情感,从最初的读准字音、把握节奏,到后来能富有感情地朗读,学生的语感得到了有效培养。问题引导法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在分析诗歌内容、表现手法及诗人情感时,学生能够紧跟问题积极思考并回答,思维活跃度较高。小组合作探究法促使学生在讨论中各抒己见,不同观点相互碰撞,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与探究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医用耗材(试剂)采购合同汇编
- 2025深圳租赁合同范文
- 共同买地皮合同标准文本
- 厦门民宿建筑施工方案
- 促进班主任与学生关系的策略计划
- 急诊工作安排方案计划
- 冷却塔管道施工合同样本
- 中介口罩合同标准文本
- 信息通道租赁合同样本
- ledoem代加工合同样本
- 《智能网联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 车载终端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 《医疗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的质量规范标准》
- 口服抗栓药物相关消化道损伤防治专家共识(2021)解读
- 2025年华能青海分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健康进课堂》2024年幼儿园家长助教医疗版
- 新能源微电网(光储柴混)海外市场及经典案例分享-中腾微网
- JCI医院评审标准(第六版)
- 品管圈PDCA获奖案例-提高保护性约束使用的规范率医院品质管理成果汇报
- FOCUS-PDCA品管工具改善案例-手术室与外科病区提高手术患儿交接过程正确率成果汇报
- 劳动力材料投入计划及保证措施机械设备投入计划
- 《吸光度与透过率》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