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综合练习:专题十二 中国的自然资源(2)(含解析)_第1页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综合练习:专题十二 中国的自然资源(2)(含解析)_第2页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综合练习:专题十二 中国的自然资源(2)(含解析)_第3页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综合练习:专题十二 中国的自然资源(2)(含解析)_第4页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综合练习:专题十二 中国的自然资源(2)(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十二中国的自然资源(2)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9部门印发《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决定自2019年起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通知要求,到2020年,46个重点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目前各地垃圾分类的标准有所差异,北京的分类标准为四种。读垃圾分类示意图,下列自然资源中,全部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A.石油、森林、煤炭、太阳能 B.铁矿、天然气、铀矿、阳光C.阳光、土地、水、草原 D.森林、水、天然气、铁矿2.如图为我国某种自然资源(阴影区)分布图。读图,该资源分布区最普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泥石流 B.水土流失 C.土地荒漠化 D.地震火山3.下列选项中,全部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A.土地、淡水、铁矿石 B.钢铁、闪电、阳光C.煤、石油、天然气 D.玻璃、煤、铅锌矿4.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我国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占土地总量的()A.80%左右 B.55%左右 C.46%左右 D.16%左右5.如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表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饼状图,要使该地区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出路在于()A.平原退耕还草,大力发展畜牧业B.陡坡缓坡都用来植树造林,改善环境C.多修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D.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积极开展多种农业经营6.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在开发时应注意()A.搞好生态环境建设 B.大量出口林木产品C.多建别墅,大力开发房地产 D.开垦荒地,增加耕地面积7.我国把“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作为基本国策,主要原因是()A.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B.土地资源的总量少C.土地资源多种多样 D.人多地少8.我国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主要工程措施是()A.跨流域调水 B.兴建水库 C.节约用水 D.防治水污染9.下表是某年我国南、北方地区水土资源分配数据表,为解决南、北方地区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我国建设的工程是()耕地(%)水资源(%)北方6217南方3883A.长江三峡工程 B.西电东送工程 C.南水北调工程 D.西气东输工程10.在生产生活中,下列水资源利用方式合理的是()A.一水多用,废水利用 B.大水漫灌农田C.直接排放废水 D.大量使用地下水11.保护海洋生物资源,促进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应做到()①禁止过度捕捞②捕养结合③防治海洋污染④加强近海捕捞强度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2.关于我国海洋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海洋资源是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后备资源B.我国沿海气候利于晒盐C.我国沿海的大陆架上,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D.我国近海渔业资源近于枯竭13.关于我国发展海洋水产事业的有利条件,叙述有误的是()A.我国近海地跨寒、温、热三带B.大陆架宽而浅,阳光可直射海底,水温适宜C.大量河流入海,为海洋生物提供丰富的营养盐类D.近海有寒、暖流交汇,海水易搅动,表层海水浮游生物丰富1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关中地区位于陕西省中部的渭河平原,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这里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工业众多。自古以来,物产富饶,号称八百里秦川。它包括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杨凌五市一区,人口占陕西省的65%。材料二:秦岭地区自然资源丰富,珍稀动植物种类繁多。“引汉济渭”工程在穿越秦岭段时采用隧洞引水方式,隧洞埋藏深度都在500米以上,全长81千米。2022年2月22日,“引汉济渭”工程秦岭输水隧洞全线贯通。工程通水指日可待,不久即可实现关中和陕南两地人同饮一江水的梦想。材料三:下图为“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1)按我国的温度带划分,分别说出关中和陕南地区所处的温度带。(2)分析关中地区水资源缺乏的原因。(3)简述“引汉济渭”工程选择从汉江调水的合理性。(4)说明“引汉济渭”工程穿越秦岭采用隧洞引水方式的理由。15.土地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立国之本。左图为中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右上为中国连片面积较大的梯田分布示意图,右下为我国耕地等级比例示意图。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梯田,山区人民农耕智慧的结晶。按照形成时间可分为历史时期形成的梯田和近现代形成的梯田(见左图)。由于自然条件不同,南北方的梯田存在较大差异。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城市人口的增加,部分地区的梯田被废耕。综合各种指标,我国耕地可划分为三个质量等级(见右下图),一等为最好,三等为最差。(1)说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特点。(2)比较南北方梯田的差异,完成下列填空。(3)分析梯田被废耕的原因,并为梯田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合理化建议。综合各种指标,我国耕地可划分为三个质量等级(见右下图),一等为最好,三等为最差。(4)针对我国耕地现状,提出在耕地利用中需采取的措施。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C解析: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重复利用、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阳光、土地、水、草原等。故C正确,符合题意。故选:C。2.答案:C解析:图中阴影主要分布在西部北部内陆地区,该地区草场广布,但是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严重,土地荒漠化严重。故选:C。3.答案:C解析: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中,能够为人们提供福利的物质和能量,根据资源的可更新时间和速度可划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以上四组资源中,土地、淡水、阳光都属于可再生资源,铁矿石、煤、石油、天然气、铅锌矿属于非可再生资源,闪电和玻璃不是自然资源,故选C。4.答案:A解析:读图,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状况,我们把可利用土地资源分为草地(占32.6%)、林地(占16.6%)、耕地(占13.5%)和建设用地(占15.7%)等。已利用的土地资源约占我国土地总面积78.4%。我国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大(占21.6%),例如分布在新疆、内蒙古的干旱荒漠,青藏高原上的高寒荒漠等。结合题意。故选:A。5.答案:D解析: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故A错误;陡坡适宜植树,缓坡适宜种植梯田,故B错误;梯田适宜分布在缓坡地区,其他地区不适宜,故C错误;该地区要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积极开展多种农业经营,故D正确。故选:D。6.答案:A解析:山区地面崎岖,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因此应多植树、种草,特别是陡坡地应退耕还林还草,加强生态环境建设,A正确;大量出口林木产品,会使山上林木减少,破坏山区生态环境,同时造成水土流失,发生滑坡和泥石流,B错误;多建别墅,大力开发房地产,会破坏地表植被,加剧山区环境恶化,C错误;山区地面崎岖,坡陡谷深,开垦荒地会破坏地表植被,使地表裸露,从而造成水土流失,D错误。故选A。7.答案:D解析:我国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因此我国把“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8.答案:B解析: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平衡,年际变化大,有必要兴建水库,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以调剂各季节的河流水量。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已兴建了大量水库,用于调控水量,提高防洪、抗旱能力,并扩大灌溉面积。小浪底水库是黄河干流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长江干流上的三峡水利枢纽完工后,将成为我国最大的水库。兴修水利工程,能在相当程度上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化的推进、工农业的发展,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仍然十分严重,故本题选B。9.答案:C解析:长江三峡工程主要是为了防洪,兼有发电、灌溉、旅游等功效,A错误。西电东送工程是为了解决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电力资源短缺问题,B错误。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由于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必要兴建跨流域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将会缓解南北方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C正确。西气东输工程是为了解决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天然气资源短缺问题而进行的大型工程,D错误。故选C。10.答案:A解析: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也不够理想,加之一部分水资源受到污染和破坏,能够有效利用的水资源就更少。有些地区因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进而加剧了用水的困难程度。大水漫灌农田、直接排放污水、大量使用地下水都不是水资源利用的可取方式,生活中我们要节约用水、废水处理后重复利用,做到一水多用。总之,我们要为建立节水型社会“付出更多的努力;故选:A。11.答案:A解析:开发海洋资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必须注意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禁止过度捕捞海洋生物资源、禁渔期不能出海捕鱼、防治海洋污染、捕养结合。故选A。12.答案:D解析:海洋资源是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后备资源,A正确。我国沿海气候利于晒盐,B正确。我国沿海的大陆架上,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C正确。我国近海渔业资源丰富,在合理利用的基础上不会枯竭,D错误。故选D。13.答案:A解析:B、C、D都是我国发展海洋水产事业的有利条件。我国的纬度位置是4°N—53°N,我国的近海是位于北温带、热带,没有寒带。故A符合题意。14.答案:(1)关中地区位于暖温带,陕南地区位于亚热带;(2)该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较少,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该地区耕地多,人口稠密,需水量大。(3)汉江位于秦岭以南,该河流水量丰富;(4)秦岭珍稀动植物种类繁多,生活着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隧道工程尽可能避开生物敏感区,可以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解析:(1)读图可得,关中位于秦岭以北地区,该地位于暖温带;陕南地区位于秦岭以南,属于亚热带。

(2)关中地区水资源缺乏的原因是:该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较少,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该地区耕地多,人口稠密,需水量大。

(3)“引汉济渭”工程选择从汉江调水的合理性是:汉江位于秦岭以南,该河流水量丰富。

(4)“引汉济渭”工程穿越秦岭采用隧洞引水方式,其理由是:秦岭珍稀动植物种类繁多,生活着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隧道工程尽可能避开生物敏感区,可以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15.(1)答案: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备耕地不足。解析: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特点是: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备耕地不足。(2)答案:①丘陵;②黄土高原;③水土流失解析:历史时期梯田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的丘陵、山地和高原地带。人们依托降水多、气温高的自然条件,将坡地改造为水作梯田,种植水稻;近现代梯田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的黄土高原。这里的旱作梯田既是农田,又起到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城市人口的增加,部分地区的梯田被废耕。(3)答案:原因:梯田不利于开展大规模机械化耕作,水利设施落后,灌溉条件较差;进城务工人员增多,农村劳动力短缺。建议:利用梯田景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