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2025届高三年级省内两校一月第一次模拟命题人:客路中学、龙门中学高三教研组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请2B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严禁外传。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9小题,共3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北京中轴线创始于元代,形成、完善于明清乃至近现代,历经700余年,全长约7.8千米,是“世界上现存最长、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城市轴线。中华文明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这条纵贯南北、穿越古今的城市中轴线,与我国延续数千年的古都发展史一脉相承。东周时期《周礼•考工记》提出“以中为尊”的城市规划理念。在青铜文明极盛期,这一筑城理念成为王朝统治阶级的共识,但在连年征战的背景下难以实现。曹操营造的邺城,出现中国最早的城市中轴线,沿线建筑已经具有礼仪性与等级性。东晋建康城中轴线进一步升华,以西南牛首山两个山峰为“天阙”,将城市中轴与自然相融,相映成趣。北魏平城用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打造都城,形成以朝堂宫区、中阳门为轴线的中轴线规制。唐朝人对都城中轴线的礼制作用已经形成清晰的认知,但面对地理环境约束时,并不强求中轴对称。其理念播散影响至朝鲜半岛和日本的城市营建到了北宋东京,御街同时具有中轴线和宫廷广场性质,宽达300米。元大都作为一座全新规划的都城,拥有笔直的城市中轴线和规整的结构布局,严格遵循了《周礼•考工记》对于理想都城的设计要求,奠定了今日北京城市的基本格局。时光流转,北京中轴线被推荐为我国2024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它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重大的历史进程,也寄托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我们从中不仅看到中华文明在城市规划建设上的伟大创造与卓越才能,更感受到中轴线融入城市发展所焕发出的时代新韵。(摘编自周冉《漫步中轴线》)材料二:虽然《周礼•考工记》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但是历朝历代并没有严格遵循其中的营城制度,直到元代这样的规制才被用于实践。元大都到明清北京城的发展演变是历代城市建设的集大成者,是中国城市规划史的重要篇章。中轴线并不是简单的南北道路相通,而是城市空间按照仪礼制度规划布局的集中体现。在营城制度之下,反映的是诸多中国传统礼制思想,“中和”“尊卑”“阴阳”等关系给这条城市轴线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吕氏春秋》中记载:“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可见“择中立宫”的观念一直贯穿礼制社会的发展。《中庸》曾言:“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与“和”实质上是原因与结果的关系,可将两者拆分来进行解读。“中”狭义上可以理解为对于方位的描述,广义上则代表一种思辨的态度,表达的是一种平衡与稳定;“和”是统一矛盾后达到和谐的境界。在城市的规划中,以中轴线作为全城核心的骨架,是儒家治国理政思想在城市中的体现。在传统中,人们需要通过对环境中阴阳五行的平衡来达到安定的效果,因此中国传统城市规划中,阴阳五行的理论也得到了应用。东方青龙属木,象征生机与活力,西方白虎属金,代表杀伐之神,象征着威武和军队,有“左文右武”之说。北京内城以正阳门为中,左为崇文门,右为宣武门;宫城内左为文华殿,右为武英殿,均是“文武”“阴阳”象征的体现。紫禁城内乾清宫象天、坤宁宫象地,取“象天法地”之意。中轴线上大部分建筑的前身都可以追溯到明代,清代在继承明北京城的基础上虽略有改建,但整体依然承袭历史。近代后,随着社会制度的改变,中轴线上的建筑几乎都丧失了原本的功能,坛庙辟为公园不再是祭祀仪礼场所,紫禁城被开放成为博物馆,钟鼓楼也不再进行报时工作……旧的功能被新功能取代,却在不断适应着新的时代与社会。除了文化遗存,元大都的水系规划也一直被明清沿用,并且保存至今,成为城市景观的重要一环。一根中轴线记录了三朝的历史,留下了三朝的遗迹。若干个历史拐点在这条中轴之上发生,自元代开始,各个朝代最具代表性的物质遗存也都集中于此。中轴线的空间距离也由元大都时的不足4千米,到今天的7.8千米。在新的城市规划中,中轴线北延至燕山山脉、南延至北京大兴机场,从古城中心向新城两端生长,象征着从过去向未来的更迭与延续。梁思成先生在《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一文中这样描述北京中轴线:“大略地说,凸字形的北京,北半是内城,南半是外城,故宫为内城核心,也是全城的布局重心。全城就是围绕这中心而部署的……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毫无疑问,北京中轴线已经逐渐成为北京的新标志。王世仁先生在2000年提出保护中轴线和复建永定门。为了完善北京中轴线的南起点,2004年永定门复建工程开始,2012年北京中轴线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7年北京市政府全面开启了北京中轴线的申遗工作。北京中轴线建设历程最长、规划理念根植于本民族传统文化、空间延伸与现代城市相融共生,具有匠心独运的空间艺术特色,这是西方城市中轴线所不可比拟的。(摘编自马全宝、李宇嘉《北京中轴线的历史变迁与空间特征》)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北京中轴线历史悠久,始建于元代,历经明清乃至近现代的不断建设和完善,形成了今天约7.8千米的规模,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延续和发展。B.“以中为尊”的筑城理念在东周时期《周礼•考工记》中提出,成为封建王朝统治阶级的共识,但在连年征战的背景下难以实现,直到元代才真正付诸实践。C.“阴阳”“中和”等理念不仅影响了北京中轴线的规划布局,还为这条城市轴线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中国传统礼制思想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D.北京中轴线上的古建筑在今天大多丧失了原本的功能,但这些建筑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更多地显现出文化功能,成为北京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北京中轴线是古都发展史的一个载体,不仅凸显了中华文明历史连续性的特征,还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重大历史进程,寄托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B.中国最早的城市中轴线出现在邺城,其沿线建筑兼具礼仪与等级的象征意味,这一理念在后续的城市建设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升华。C.北京中轴线是城市的重要轴线,对形成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具有重要意义,其规划和建设体现了儒家治国理政思想在城市中的体现。D.王世仁先生在2000年提出保护中轴线和复建永定门的倡议,2004年永定门复建工程开始,2012年北京中轴线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7年北京市政府全面开启了北京中轴线的申遗工作,这些举措旨在完善北京中轴线的南起点,提升其文化价值。3.下列观点与原文一致的是()A.北京中轴线建设历程漫长,其规划理念根植于本民族传统文化,空间延伸与现代城市相融共生,具有独特的空间艺术特色,这使得它在世界城市中轴线中独树一帜。B.《周礼•考工记》中的“以中为尊”理念在元代之前一直未被实践,直到元大都的建设才真正实现了这一理念,奠定了北京中轴线的基本格局。C.北京中轴线上的建筑在近代后丧失了原本的功能,但这些功能的转变使其更好地适应了新的时代与社会,体现了中轴线的动态发展和文化传承。D.王世仁先生提出保护中轴线和复建永定门的倡议,是为了完善北京中轴线的南起点,这一举措标志着北京中轴线申遗工作的全面开启。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北京中轴线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演变过程,并总结其主要特点。5.结合材料二,分析北京中轴线在现代城市规划中的重要价值,并提出具体的保护和利用建议。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忆长征杨成武①夜晚,正是一九三四年十二月三十一号的晚上,部队在乌江边上迎新守岁。以往,在中央苏区的时候,每逢过年或者“八一”,都要举行一些联欢活动。②记得一九三三年在藤田,各种活动之规模异常宏大。中华苏维埃临时政府对作战有功的同志颁发红星奖章。那次,军团奖给我们四团一面红彤彤的大旗,上面写着“英勇冲锋红四团”几个醒目的大字。③温坊战斗胜利之后,在福建长汀南山坝进行的一次文娱体育活动,又别具风味。那次,我们举办了盛大的演出活动,军团政委聂荣臻同志的热情真高,百忙之中编写了一个以大革命时期武汉工人收复英租界为背景的剧本,还亲自担任角色登合演出。④我们更是活跃,做游戏、运动比赛……全和战士一起,闹成一团。常见的一种游戏——击掌传手绢,总是引得大家笑声不绝。还有什么“矮人过桥”(钻凳子)啦,比赛唱山歌啦,名堂多得很。在那热热闹闹的气氛里,同志们回忆一年的战斗与工作,谁都想争着摆一摆,谈一谈。⑤今晚,在寒风料峭的乌江边上,送旧岁迎新年,与昔日相比,自然别有一种滋味,但各连还是开了晚会。这个晚会,主要是进行战斗动员。大家聚在马灯、篝火旁,回顾离开苏区以来的战斗,总结教训,激励斗志。我们的红军队伍,尽管刚突破四道封锁线,遭到了重大损失和挫折,但依然斗志旺盛。⑥“突破乌江”“拿下遵义、桐梓”“到遵义去过新年”“乌江虽险,又怎能挡住红军飞渡”这些口号,成了每个干部战士的决心和信念。江风带着冰冷的寒气从低矮的房顶掠过,然而凡是有我们红军在的每间屋子里,都热气腾腾,飞出窗外的都是那铿锵的誓言。⑦天将破晓,耿飙同志还专门叫小白弄了一小锅红枣炖鸡,这实在要算丰盛的节日美餐了。吃罢早餐,耿飙同志和我踏着露珠,到渡口进行实地侦察。一到江边,嗬,果然名不虚传。只见江水滔滔、水清湛然如碧。两岸悬崖绝壁,仰首不见其顶。望江边,白雪铺满大地,沿江的竹子都给沉重的积雪压弯了腰,随风轻轻摇摆,像在向我们欢迎致意。这一天,天气阴暗,冷风嗖嗖,大雪纷飞,只能听到哗哗的水声。我们想用望远镜观察对岸敌人的计划看来不能实现。一问老乡,才知道,就是平时天晴,江面浓雾弥漫,能见度也很差。显然,不能再犹豫等待。耿飙同志和我看完后决定:用机枪扫射对岸,来一次火力侦察。⑧“哒哒哒……”一阵清脆的机枪声从江面响起,敌人隔着雨雾,不知虚实,便匆匆忙忙地还起枪来。原来,在我们江对岸的渡口,敌人配备有连哨。这时,老乡还告诉我们,敌人在江对岸挖了工事,离江岸约两华里(1华里=0.5千米)的一个大庙里,驻扎了部队,半山腰里,还有敌人的一个团。⑨下午,我带着负伤未愈的隐痛,与耿团长一起向师首长作了汇报。师首长明确指示,既然渡口大道是敌人的防御重点,攻势较强,兵力较多,而渡口上游敌人防守较弱,就同意我们的决心:佯攻渡口大道,主攻上游五百公尺(1公尺=1米)处的小路。临走时,师首长告诉我和团长:“佯攻处声势要大,要把敌人的全部注意力吸引住。”⑩返回团部后,耿飙同志与我分头动员,组织力量。为了吸引敌人的注意力,当天下午,我们组织力量,大张旗鼓地在渡口南岸搬运架桥材料,引得对岸的敌人一阵紧张,不仅时而机枪时而步枪朝我们开火,而且使劲地加修工事。就在这时,我们用一个营的兵力悄悄赶制了几十个竹筏,连夜又到各个连队去挑选能攻善战且识水性的战士,准备挑选十八个同志。战士们一听说要凫水过江,执行强渡任务,个个都争着要去。⑪我正要去三连,三连长毛振华同志听到这个事后就找来了。他“毛遂自荐”地说自己一定能完成上级首长交给的任务,为此,摆了很多理由。毛振华同志我熟悉,二十四五的年纪,瘦高个子,人机警聪明,说话声音很响,是湘江边上长大的庄稼人,曾经给贺龙同志当过勤务兵。他打仗勇敢得很,像只猛虎,但是水性好不好我不大清楚。他见我怀疑他的水性,衣服一脱,说:“行不行,当场扎两个猛子!”引得在场的同志一阵大笑。⑫要求过江当先锋的人实在太多了,这可把耿飙团长和我忙坏了,直到半夜一点,还有人争着要去,争这十八个名额中的一个。有的同志没被挑上,不服气,直接向团长和我请战。⑬第二天,试渡开始了。为了不失时机,决定在早晨进行。这一日,风嗖嗖,雨绵绵,刚下过一场雪,天出奇的冷。上午九点钟,佯攻先行开始。我们打出了第一排机关枪子弹,敌人就慌慌忙忙进入攻势,又是机枪,又是迫击炮,乒乒乓乓,十分热闹。就在这敌人打得热火朝天的当儿,我在渡口上游五百公尺的一个竹林里,正面对即将下水的八位勇士。这八名是从十八名勇士中挑出来的,他们的任务是拉过去一条缆绳,以便后续部队渡江。⑭我对这八名勇士说道:“同志们,战斗打响了。今天下雪,天冷,有风,风也冷,江水更冷,但是,再冷,也不能阻挡我们红军凫水过江!”毛振华同志第一个站出来,说:“为了突破乌江,完成战斗任务,冰水我们也要过去!”⑮“好,祝你们成功!”说着,我手一挥,小白连忙端过来一壶酒,我和团长给这八位同志,每人斟了一碗,然后说:“祝你们胜利!”八位同志高举酒碗,一饮而尽。⑯“出发!”耿团长发出命令。⑰八位同志几乎同一个时间脱下上衣,打着赤膊,腰里缠着驳壳枪,头上顶着一捆绑好的手榴弹,“扑通”一声跃入水中,他们一手拉着一根绳子,一手轻轻地划着。(有删改)6.下列对文中“突破乌江”这一事件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红军在突破乌江前,面临着诸多困难,如江水滔滔、两岸悬崖绝壁、天气恶劣等自然条件的阻碍,以及敌人的严密防守。B.文中通过描写江边的自然环境,如“江水滔滔、水清湛然如碧。两岸悬崖绝壁,仰首不见其顶。望江边,白雪铺满大地,沿江的竹子都给沉重的积雪压弯了腰,随风轻轻摇摆”,营造出一种险恶的氛围,突出了红军突破乌江任务的艰巨性。C.红军之所以能够坚定决心突破乌江,是因为他们有着高昂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念,如文中所写“‘突破乌江’‘拿下遵义、桐梓’‘到遵义去过新年’‘乌江虽险,又怎能挡住红军飞渡’这些口号,成了每个干部战士的决心和信念”。D.红军在突破乌江时,采取了声东击西的战术,即伴攻渡口大道,主攻上游五百公尺处的小路,这一战术的制定是基于对敌人防守情况的准确判断,而非盲目决策。7.下列对文中人物形象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A.文中的红军战士们具有坚定的革命意志和无畏的勇气。在面对乌江天险和敌人严密防守的情况下,他们毫不畏惧,积极请战,如“战士们一听说要凫水过江,执行强渡任务,个个都争着要去”。B.毛振华同志是一个机警聪明、勇敢果断且水性很好的战士。他主动请缨要求执行过江任务,并通过当场扎猛子来证明自己的水性,这一举动不仅展现了他的自信,也体现了他对革命任务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态度。C.耿飙同志在文中是一个果断、有战略眼光的指挥员。他与作者一起进行实地侦察,迅速做出用机枪扫射对岸进行火力侦察的决定,并且在组织力量、动员战士等方面表现出了出色的领导能力。D.文中的作者作为红军的一员,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不仅参与了战斗的策划和组织,还亲自为即将下水的八位勇士斟酒壮行,这体现了他对战士们的关心以及对战斗胜利的坚定信念。8.文章开头回忆了在中央苏区过年和“八一”时的联欢活动,以及温坊战斗胜利后的文娱体育活动,这些内容与后文在乌江边上的晚会形成了鲜明对比。请结合文本内容,分析作者这样写的作用。9.文中对八位勇士下水过江的场景描写生动形象,请从描写手法的角度进行赏析,并分析这一场景在全文中的作用。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5小题,共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凡敌人远来,粮食不继,敌饥我饱,可坚壁不战,绝其粮道。彼退走,纵兵追击,破之必矣。法曰:“以饱待饥。”唐武德初,刘武周据太原,使其将宋金刚屯于河东。太宗往征之谓诸将曰金刚垂军千里入吾地精兵骁将皆在于此。金刚虽众,内实空虚,虏掠为资,意在速战。我当坚营待其饥,未宜速战。”于是,遣刘洪等绝其粮道,其众遂馁,金刚乃遁。凡与敌战,不可恃己胜而放佚①,当益加严厉以待敌。法曰:“有备无患。”秦王翦将兵六十万击荆②。荆闻王翦益军而来,乃悉国中兵以拒秦。王翦至,坚壁而守之,不肯战。荆兵数出挑战,终不出。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亲与士卒同食。久之,王翦使人问:“军中戏乎?”对曰:“方投石超距。”于是,王翦曰:“士卒可用。”荆数挑战而秦不出,乃引而东。翦因举兵追之,令壮士出击,大破荆军。凡与敌战,须激励士卒,使忿怒而后出战。法曰:“杀敌者,怒也。”汉光武建武四年,诏将军王霸、马武讨周建于垂惠。苏茂将兵四千余救建,先遣精骑遮击马武军粮,武往救之。建于城中出兵夹击武,武恃霸援,战不甚力,为茂、建所败,过霸营,大呼求救。霸曰:“贼兵势盛,出必两败,努力而已。”乃闭营坚壁③。军吏皆争之。霸曰:“茂兵精锐,其众又多,吾吏士心恐,而捕虏与吾相恃,两军不一,败道也。今闭营坚守,示不相救,彼必乘势轻进;武恨无救,则其战当自倍。如此,茂众疲劳,吾乘其敝,乃可克也。”茂、建果悉兵出攻武,合战良久,霸军中壮士数十人断发请战。霸乃开营后,大叱出精骑袭其背。茂、建前后受敌,遂败走之。(节选自《百战奇略》)【注】①放佚:放松安逸;②荆:指楚国;③闭营坚壁:关闭军营,加固堡垒。10.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太宗往A征之B谓C诸将曰D金刚垂军E千里入F吾地G精兵H骁将皆在于此。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武德”与“元和十年”(《琵琶行并序》)的“元和”都是年号,有纪年的作用。B.“凡与敌战,不可恃己胜而放佚”的“恃”与成语“恃才傲物”的“恃”意思相同。C.“翦因举兵追之”的“因”和“我欲因之梦吴越”(《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因”意思相同。D.“为茂、建所败”的“为”和“但为君故,沉吟至今”(《短歌行》)的“为”意思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与刘武周的战斗中,太宗采取了坚壁不战、断其粮道的策略,最终使敌军因饥饿而退走,从而取得了胜利。B.王翦在攻打荆国时,面对荆国倾全国兵力抵抗,他坚守营垒,不与敌军交战,通过休整士兵、改善饮食等方式提高士气,待敌军疲惫东退时,再出兵追击,大破荆军。C.王霸在与苏茂、周建的战斗中,故意不救援马武,是为了让马武陷入绝境,从而激发其士兵的斗志,使他们在战斗中更加奋勇,最终与王霸的精骑形成前后夹击之势,击败敌军。D.文中通过三个不同的战例,分别阐述了在不同情况下战胜敌军的策略,如利用敌军粮道被断、士气低落的时机出击,保持警惕以防敌军反扑,以及通过激发士兵的愤怒情绪来增强战斗力等。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荆数挑战而秦不出,乃引而东。(2)如此,茂众疲劳,吾乘其敝,乃可克也。14.请结合文本内容,分析王霸在与苏茂、周建战斗中采取的战术策略及其取得胜利的原因。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2小题,共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浣溪沙•荷花苏轼四面垂杨十里荷。问云何处最花多。画楼南畔夕阳和。天气乍凉人寂寞,光阴须得酒消磨。且来花里听笙歌。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开篇“四面垂杨十里荷”描绘了一幅荷花盛开、垂杨环绕的广阔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展现了荷花的繁盛与生机。B.“问云何处最花多”一句,以问句的形式引出下文,表达了词人对荷花美景的探寻与向往,同时也增添了一种神秘感,使读者对荷花的盛况充满期待。C.“画楼南畔夕阳和”中的“和”字,不仅描绘了夕阳的柔和之美,还暗示了词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与周围的自然景色相得益彰,营造出一种和谐美好的意境。D.“天气乍凉人寂寞”一句,词人直接表达了自己因天气转凉而产生的孤独寂寞之情,这种情感与前文所描绘的荷花美景形成鲜明对比,使词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16.文学爱好者何靖鹏喜欢用素描(通过散文化的形式,运用丰富的联想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营造优美的意境,将宋词描绘成精美的图画,再现了宋词的意境、韵味和形象)的方式来赏析诗词,请你仿照他的方式,给这首诗的划线部分写宋词素描。何靖鹏的创作:忽闻远处传来阵阵笙歌,那乐声悠扬婉转,如行云流水,如梦如幻,让人如痴如醉。循声而去,只见一群少年男女,或坐或立,或歌或舞,他们手持笙箫,轻歌曼舞,脸上洋溢着青春的活力与欢乐。那歌声,清脆悦耳,如黄莺出谷,如百灵啼鸣,唱出了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憧憬;那舞姿,轻盈曼妙,如蝴蝶翩跹,如仙子下凡,舞出了青春的激情,舞出了生命的活力。我忍不住停下脚步,驻足聆听,被这美妙的笙歌深深吸引。在这花香弥漫的荷塘边,听着这悠扬的笙歌,看着这欢乐的人群,我的心也渐渐变得温暖起来,寂寞之情一扫而空。你的创作:________四、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琵琶行》中琵琶女的演奏在经历短暂停顿后,出现了一个激烈的高潮。接着作者运用一个比喻表现音乐的终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杜甫《登高》中抓住“猿”“鸟”等意象,描写夔州秋天景色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怀古词中,词人常以历史遗迹之冷落荒凉表达兴衰之感慨,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刘裕曾居住过的地方现在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语言表达: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广东的深山里,有一群人在地下700米挖出了一个大洞,放置了一只超大的水晶球,正准备捕捉“宇宙幽灵粒子”。“宇宙幽灵粒子”实际上是中微子。山川河流、岩石土壤,每个在地球上存活过的生命,乃至宇宙星河——我们已知的、能看见的一切物质,都由12种基本粒子构成。基本粒子包括6种夸克、3种带电轻子和(甲)。其中中微子分为电子中微子、缪子中微子和陶子中微子。(乙)?因为在生活中,每秒都有数以万亿计的中微子,以接近光速的速度从我们的身体里穿过,而我们却根本感受不到它。它就像隐身的幽灵一样!更A的是,中微子还会变身!科学界将中微子之间的相互转换,称为“中微子振荡”。中微子研究的重要性B。①它不仅关乎宇宙的起源和生命的本质,②可能还为未来的科技革命提供关键线索。③通过研究中微子,④科学家们或许能够揭露宇宙大爆炸的奥秘,⑤甚至探索生命和人类的起源。(丙),需要尽量屏蔽宇宙射线和光的干扰,以便探测器能更好地发现中微子的踪迹。当然,仅是屏蔽掉干扰还不够,还需要有捕捉中微子踪迹的“眼睛”。具体如何捕捉呢?科研人员在地下700米的水晶球中,注入“液体闪烁体”,如果中微子在液体里发生反应,液体就会出现荧光;接着,球体周围遍布的“猎眼”——探测器件光电倍增管就会捕捉这些微弱的光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由数据获取系统保存下来,提供给研究人员作分析研究。中国科学院院士王贻芳曾说:“理解神奇美妙的粒子物理世界,是人类文明发展最高端的标志之一。”了解更多中微子的奥秘,可能就会让我们在探索茫茫宇宙的万里征途中,迈出坚实的一步。18.文中多处用了引号,下列四处引号中用法和其他三处不同的一项是()A.“宇宙幽灵粒子”实际上是中微子。B.科学界将中微子之间的相互转换,称为“中微子振荡”。C.科研人员在地下700米的水晶球中,注入“液体闪烁体”。D.球体周围遍布的“猎眼”——探测器件光电倍增管就会捕捉这些微弱的光信号。19.下列句子中的“可能”与文中加点的“可能”,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我们提前完成任务是完全可能的。B.大的五六岁了,已经开始懂事,留下来她很可能会伤感的。C.事情发展不外有两种可能。D.我们在部署任务时,要根据需要和可能进行安排。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成语。21.文中第三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但不得改变原意。22.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六、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23.阅读材料,完成作文。讲好中国故事,你认为是内容更重要还是方法更重要?你是怎么思考的?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C2.A3.A4.元代:元大都作为一座全新规划的都城,拥有笔直的城市中轴线和规整的结构布局,严格遵循了《周礼•考工记》对于理想都城的设计要求,奠定了今日北京城市的基本格局。明代:明代在元大都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中轴线的规划和建设,形成了以故宫为核心的中轴线布局,建筑和礼仪制度更加完善。清代:清代在继承明北京城的基础上虽略有改建,但整体依然承袭历史,中轴线上的建筑和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近代后:随着社会制度的改变,中轴线上的建筑几乎都丧失了原本的功能,但这些功能的转变使其更好地适应了新的时代与社会,体现了中轴线的动态发展和文化传承。现代:在新的城市规划中,中轴线北延至燕山山脉、南延至北京大兴机场,从古城中心向新城两端生长,象征着从过去向未来的更迭与延续。主要特点:历史悠久:从元代到现代,历经700余年,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延续和发展。文化内涵深厚:中轴线的规划和建设体现了儒家治国理政思想和阴阳五行等传统礼制思想。功能转变:近代后,中轴线上的建筑虽然丧失了原本的功能,但这些功能的转变使其更好地适应了新的时代与社会。空间延伸:在新的城市规划中,中轴线不断向南北延伸,象征着从过去向未来的更迭与延续。5.重要价值:文化传承:北京中轴线是中华文明在城市规划建设上的伟大创造与卓越才能的体现,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城市标识:中轴线已经成为北京的新标志,是北京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价值:中轴线上的古建筑和文化遗迹吸引了大量游客,具有重要的旅游价值。社会教育:中轴线上的历史遗迹和文化内涵可以作为社会教育的重要资源,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保护和利用建议:加强保护:建立健全中轴线保护机制,加强对古建筑和文化遗迹的维护和修缮。合理利用: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中轴线的旅游价值,开发文化体验项目,如中轴线文化游、历史讲座等。社区参与:鼓励社区居民参与中轴线的保护和利用,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责任感。科技应用: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提升中轴线的文化体验和教育功能。B7.B8.①对比手法:作者通过回忆在中央苏区过年和“八一”时的联欢活动,以及温坊战斗胜利后的文娱体育活动,与在乌江边上的晚会形成了鲜明对比。中央苏区的联欢活动规模宏大,气氛热烈,而乌江边上的晚会则是在艰苦的环境中进行战斗动员,气氛严肃而紧张。②突出主题:这种对比突出了红军战士们在艰苦环境下的坚定信念和高昂斗志。尽管环境恶劣,但他们依然保持着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决心突破乌江,完成战斗任务。③深化情感:对比手法还深化了读者对红军战士们的敬佩之情。在中央苏区时,他们能够享受胜利的喜悦和节日的欢乐;而在乌江边上,他们面对艰难险阻,依然毫不畏惧,这种对比使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红军战士们的伟大。9.描写手法:①动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房东协议合同样本
- ktv购销合同样本
- 2025化工企业职业病防护告知合同
- 公司酒水采购合同样本
- 供价合同标准文本
- 传媒主播合同样本
- 公司授权开店合同范例
- 关于学校物业合同样本
- 众筹修路合同标准文本
- 代理采购合同样本
- 卫健系统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走访、大排查、大化解”专项行动工作方案
- 三年级音乐上册 《法国号》课件教学
- 乡镇(街道)财政运行综合绩效评价报告及自评指标
- 餐饮部作业流程图
- 代建项目管理手册
- WS/T 510-2016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 GB/T 15065-2009电线电缆用黑色聚乙烯塑料
- 中层干部任期考核民主测评表
- 十二经络及腧穴课件
- 办公室工作存在问题(总结12篇)
- 精细化工产品公司企业经营战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