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敏推拿技术操作规范标准文本_第1页
力敏推拿技术操作规范标准文本_第2页
力敏推拿技术操作规范标准文本_第3页
力敏推拿技术操作规范标准文本_第4页
力敏推拿技术操作规范标准文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点击此处添加ICS号

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DB

江西省地方标准

DBXX/XXXXX—XXXX

力敏推拿技术操作规范

StandardizedManipulationsofForce-sensitiveMassage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文稿版次选择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XX/XXXXX—XXXX

目次

前言...................................................................................II

引言..................................................................错误!未定义书签。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操作步骤与要求...........................................................................1

5适应症...................................................................................3

6注意事项.................................................................................4

7禁忌.....................................................................................4

附录A(资料性附录)探查手法.............................................................5

I

DBXX/XXXXX—XXXX

刖百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西省中医药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西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付勇、章海凤、汪秋雨。

II

DBXX/XXXXX—XXXX

力敏推拿技术操作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力敏推拿技术操作的术语和定义、操作步骤与要求、适应症、注意事项与禁忌。

本文件适用于力敏推拿技术操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3术语和定义

力敏推拿Force-sensitiveMassage

运用提捏、按揉以及弹压等推拿手法作用于患者体表力敏腌穴“浅中深”不同层次,达到调和阴阳、

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理筋整复、滑利关节、扶正祛邪目的的一种推拿新技法。

4操作步骤与要求

4.1力敏瑜穴探查步骤

4.1.1探查准备

4.1.1.1环境

保持室内环境安静,光线明亮,可适当运用轻柔的音乐,诊室内温度保持在22c〜26c左右。

4.1.1.2体位

指导患者选择舒适体位,充分暴露探查部位,放松肌肉,均匀呼吸,思想集中,体会探查时感觉。

4.1.1.3医生

医生集中注意力于手指探查部位,仔细体会指下感觉并积极与患者沟通在探查过程中的感受。

4.1.2探查部位

不同疾病的力敢腌穴的出现部位有所差异,主要围绕以下五个方面进行重点探查:

——相关疾病的力敏脑穴高发部位;

一一病痛局部及其临近位置;

1

DBXX/XXXXX—XXXX

一一与疾病脏腑相关的经络循行路线;

——传统经脉循行相关的特定穴区;

一一与疾病相关的脏脆-神经节段分布区域。

4.1.3探查方式

分为审查方法与探查手法,不同的病症,审查方法、探查手法及使用顺序有所不同,常见审查方法

和探查手法见附录Ao

4.1.4探查顺序

一般由阳及阴、由远及近、由健侧到患侧、先表经后里经的顺序使用探查手法探查力敏腌穴。

4.1.4.1粗定位

使用审、问、切三种审查方法,观察皮肤(温度、湿度、隆起/凹陷),以准确辨病(疾病)、辨

证;采用循、扪以指腹触摸经络循行部位,若探查部位出现皮下结节(软/硬)、感觉(压痛、酸胀、

舒)等异常则为力敏高发穴区。

4.1.4.2细定位

在粗定位的基础上,采用提捏、按法再进一步进行探查,医患仔细体会指下感觉,如患者在行提捏、

按法过程中出现了快然感,则判定为力敏腌穴。

4.2力敏胸穴判定标准

以“快然”作为力敏腌穴的判定标准:

——指患者因循按或提捏引起的即时舒快的感觉(即时疗效);

一一指患者因循按或提捏引起的得气或经气感传反应(气至有效);

是指患者循按或提捏后病情缓解后的舒适感(长期疗效)。

4.3推拿操作方法

4.3.1操作部位

探查选定的力敏腌穴部位。

4.3.2推拿常用手法

4.3.2.1揉法

以手掌大鱼际或掌根、手指罗纹面等部位着力,吸定丁体表治疗部位上,带动皮肤、皮下组织一起

做轻柔和缓的环旋动作,称为揉法。揉法分为掌揉法、鱼际揉法、指揉法、前臂揉法和肘揉法等。

4.3.2.2按法

以指或学着力于体表,逐渐用力下压,称为按法。按法刺激强而舒适,常与揉法结合运用,组成“按

揉"复合手法。分为指按法和掌按法两种。

4.3.2.3擦法

2

DBXX/XXXXX—XXXX

用指、掌贴附于体表施术部位,做较快速的往返直线运劭,使之摩擦生热。擦法包括掌擦法、大

鱼际擦法和小鱼际擦法。

4.3.2.4拿法

以拇指和其余手指相对用力,提捏或揉捏肌肤,称为拿法,即“捏而提之谓之拿”。可单手操作,

亦可双手同时操作。拿法可柔可刚,但临床所用以“刚”为多;刺激展较大时,每次每个部位所拿时间

不宜过长。

4.3.2.5捏

用拇指和其他手指在治疗部位做相对性挤压,称为捏法。捏法可单手操作,亦可双手同时操作。分

为二指捏法、三指捏法、五指捍法。

4.3.2.6拔伸

固定关节或肢体的一端,沿纵轴方向牵拉另端,应用对抗的力量,使关节得到伸展,称为拔伸法。

4.3.3选穴

选取3-4个力敏脑穴即可。

4.3.4操作顺序

治疗层次由浅入深,手法由轻到重,由远及近、由健侧到患侧。

4.3.5操作步骤

操作原则:时刻询问患者感受,当患者症状消失,即停止治疗。

a)以轻柔手法(摩法、揉法等)放松病变局部经络气血(如疼痛剧烈则不刺激局部),使患者身

心放松;

b)根据病变部位由远及近、由健侧到患侧进行治疗,先对健侧、病变远端自觉无不透,但提捏刺

痛、紧张度升高、喜按、按之酸胀的力敏腌穴行擦法、摩法轻柔手法温通浅部经络气血,再用

提捏手法治疗中、深部条索、筋节,使阴阳平衡、经络条达;

c)再针对患侧、病变局部自觉疼(胀)痛不适、活动受限、多拒按部位使用拿揉、按揉、拔伸手

法使气血通畅、筋柔骨顺;

d)最后根据是否有筋骨错缝灵活使用板法、拔伸法等。

4.3.6治疗时间

治疗时间在15-20mino

5适应症

3

DBXX/XXXXX—XXXX

-骨伤科疾病,如颈椎病、落枕、急性腰扭伤、慢性腰肌劳损、胸胁岔气、椎间盘突出症、踝关

节扭伤、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等;

一一内科疾病,如感冒、头痛、胃腕痛、便秘、腹泻、高血压、中风后遗症、眩晕、失眠等;

——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痛经、闭经、慢性盆腔炎、乳腺小叶增生等;

一儿科疾病,如脑性瘫痪、小儿麻痹后遗症、小儿肌性斜颈、发热、惊风、咳嗽、百日咳、腹泻、呕吐及

消化不良等;

一一五官科疾病,如近视、视神经萎缩、慢性鼻炎、慢性咽炎、咽喉痛、耳鸣、耳聋等;

——保健、美容,减肥等亚健康领域。

6注意事项

一一医者在施术前嘱患者放松心情,呼吸自然;

——施术者双手要保持清洁、温暖、勤修指甲,切忌损力敏推拿部位的体表皮肤,操年部位保暖;

一一在力敏推拿结束后,患者应有全身轻松舒适感,症状改善,但可能会伴有轻度疲劳感,为正常

的生理反应,叮嘱患者要注意适当休息,避免寒凉刺激,以防外邪内伤。

---严重心、脑等内科疾病;

----皮肤破损、敏感及出血倾向者;

一一肺结核、肝炎等传染性疾病;

——恶性肿瘤及诊断不明者忌用;

——精神高度紧张、不能配合者。

4

DBXX/XXXXX—XXXX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探查手法

A.1审查方法

审查方法包括审、问、切三种,以准确辨病、辨证、辨经。

A.1.1审

即为观察,一观整体,仔细观察患者的神、色、形、态等;二看局部,仔细观察患者体表经脉循行

路线上的异常变化等。

A.1.2问

是指询问患者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以确定病变的部位以及相关的经络,以便于后续经络的探查和治

疗。

A.1.3切

一指切脉,采用寸口脉诊法体察脉搏应指形象,以了解机体健康状态,辨别病证;二是指是用指端

以较小的接触面积较大的压强,较为用力的下探至筋膜层、肌肉层,寻找较深部位的结节、横络、条索

等不同形态力敏化的过程。

A.2探查方法

探查手法包括循、扪、按、提、捏五种,循、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