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高考语文万能答题技巧
语文,是一门科学,一门关乎国民的文化素养、关系国家生
存与发展的科学。小编打算了高考语文万能答题技巧,详细请看
以下内容。
一、修辞格与体会文章表达。
1、读出佳句在文章中的位置及地位。
2、公式:
①比方:采纳了比方的修辞手法,地描写了,表现了作者对的
感情,形象生动。
②拟人:采纳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赋与人的情感与性格来写,
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特别形象,生动(或活灵活现,逼真)。
③夸张:采纳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联想奇妙,富于形象感C
④反问:采纳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用反问的句式把作者的感情
表达出来,语气更剧烈,表达的思想也更剧烈。
⑤排比:采纳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的情景,集中地表达
了作者的感情,节奏明快,增加了语言的气概。
⑥对偶:采纳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抒发了作者对的感
情,节奏明快,富于音乐美。
二、插叙的作用。
1、读出插叙的语段的位置及和全文的联系。
2、公式:
采纳了插叙的写法,既对文章的内容加以补充,又突出了文章
的的主题(或丰富了主子公的性格)。
三、归纳文章的中心。
公式:
①写人为主:记叙了赞扬了表达了
②记事为主:记叙了(指责了)歌颂了表现了
③写景状物:采纳了手法,借助描写,赞扬了抒发了
④游记:描写了表达了感情⑤争论文:文章论述了阐明白
四、记叙的要素的作用。
公式:
①时间:以的时间为序(或线索)来写,使记叙的过程更清晰。
②地点:以的转换为序来写,为人物供应活动环境。
③事务:以事务来写,突出人物形象,使人物有血有肉,丰富
显明。
④人物:以的活动来写,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
五、描写手法的作用C
1、读出描写手法在语段中的位置及目的。2、明确描写类型
及相关学问:
①外貌(肖像)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②语言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表露人物感情,提示了人物内心世
界
③动作(细微环节)描的主要作用就是显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
性格特征,可使人物具有活力,活灵活现
④心理(神态)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呈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尤其
是困难的心理主刻画,更能提示人物的精神世界
3、公式:
外貌:描写了的样子,表现了语言:的语言,生动、传神地展
示了内心,表现了动作:用运的词语,生动、精确地刻画了心理:
等词语写出了,表现了
六、环境描写的作用C
1、找出文段开头或中间及末尾的环境描写语句。
2、公式:
①的景物描写,写出了的景色(或环境),烘托了人物的性格和
品质O
②的景物描写,结合人物心理活动,表现人物性格和精神。
③的景物描写,反映了情景,为全文定下了感情基调。
七、论证方法的作用C
1、在文段中找出相关的论证方法。
2、明确学问:
①例证法主要是增加劝服力,通过一两个典型事例,可以使阐
述的道理令人信服。
②引证法的主要作用是充溢内容,增加劝服的权威性,极具力
度和信度。
③正反对比论证法的主要作用是使论证更为深刻。
④比方论证法的主要作用是深化浅出,通俗易懂,使论证更为
详细生动形象。
3^公式:
例证法:采纳了举例的方法,以来说明的观点,列举详实,劝
服力强。
弓I证法:采纳了引证法,以的名言来说理,增加劝服的权威性,
极具力度和信度。
正反对比论证法:采纳了正反对比论证法,以来论述,深刻。
比方论证法:采纳了比方论证法,以的比方形象地阐明白
八、仿写句子。
公式:
①、数清例句的字数。
②弄清例句所采纳的修辞手法(没有修辞手法的除外)。
③读懂例句与所要仿写的句子在概念和现象上的联系。
九、对对联。
公式:
①名对名,形对形,动对动;
②山对川,日对月,天对地;
③留意上下联语意的相关、相融。
十、读图题。
公式:
①分析画面构成要素C看清上中下或左中右各有什么,画面的
主题词或标题是什么,画面中的人物语言有什么。
②给漫画写题目的公式:题目+内容+启发。
③结合画面含义,说自己的看法或得到的启示及提出自己的看
法,要分要点来写(写成1、2、3)
④给画面定标题,要不能离开画面含义或寓意。
⑤说画面的寓意,也就是看到A联想到B,A、B具有共性。
十一、探究题。
公式:
①分析所给的语段从中得出的结论。
②分析所给的图表数据改变状况,得出结论。
③用一句话来概括你的结论,但最好分1、2、3来表达。
④提出你的看法或建议时,要详细写明1、2、3点。
十二、概括题。
1、公式:
①分析所给的语言材料要找出几则材料的共性,然后用一句话
表达。
②分析所给的语言材料,找出每则材料所讲现象的重点,然后
用一句话综合表达。当然也可以写成我的发觉是1、2、3点。
③分析所给的名著阅读选段内容,然后从中找出关键情节或人
物语言,动作,再用一句语言来概括人物的性格。
十三、名著阅读。
公式:
①要能写出1—6册名著导读内容相关章节里的人物特征性的
语言。
②写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③写出相关章节的故事情节。
④写出主子公姓名及著作名称。
⑤假如要求用精炼的语言从作品内容、主题思想、人物形象、
写作手法中选择一个方面对文学名著进行评点,最好考虑人物形
象上下手答题。
十四、写信。
公式:
①留意书信格式(开头称谓顶格写,此致、敬礼的位置,写信
人的署名,写清年月口)。
②用简明的文字写明材料的事实。
③表示祝福、希望等的内容放在书信内容最终面。
十五、编短信。
公式:
①用沪一类的字简写地名。
②材料事实编写在卷面上也要抓句段主干内容来写。
十六、诗文佳句赏析C
公式:①推敲词语运用,留意用生动、形象、逼真等词语。
格式为:用运的好,描写了(或刻画了),特别形象、生动、传神。
②从修辞格来赏欣,见前面修辞格。
③从诗文整句的思想性来赏欣,要从诗文所具有的意境(思想
境界,包含的哲理)上来写,类似于说明诗句。
十七、说明文学家(或文学作品)风格。
公式:①写明作者所生活的年头。
②写明作者作品的特征。
③结合作者详细作品中的诗文句来说明特点。
十八、文言句子划分停顿。
公式:①带有故、是以等标记的句子,在这些词语之后画斜线。
②名词作状语的,在这个词语之前划。
③可以类实际是两个词语,在可后划。
④主语和谓语之间划C
⑤谓语与宾语之间划C
十九、结合语境说加点词语在文中的特殊含义。
公式:①先说明这个词的本义。
②描写了(或刻画了)
③意思是
二十、前后照应。
公式:①在文章开头、中间、结尾找出。
②与相互照应,表现了
二十一、巧设悬念。
公式:①在文章开头找出作者所设的悬念()。
②,使文章情节曲折、跌宕起伏。
二十二、文章开头写景语段的作用。
公式:①分析所写景物的特色。
②描写了,为下文写打下了伏笔。
二十三、记叙线索。
公式:1、分析线索种类:①以物为线索;②以事③以人④以
时间⑤以感情。
2、以为线索,串连事例,塑造人物形象,集中表现了主题。
二十四、称谓改变。
公式:①找出人物称谓的改变词语。
②采纳第一人称,亲切、真实。
③称谓改变也反映了情感的改变。
常用术语
(一)、某句话在文中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散文)设
置悬念(小说)为下文做铺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照应开头(争论,记叙,
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句子本身作用
2结合句子语境
(1)比方拟人生动形象生动形象写出了+对象+特征
(2)排比有气概加强语气一挥而就强调了+对象+特征
(3)设问引起读者思索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留意和思索
(4)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5)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6)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争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
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方、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
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
结果
五、记叙依次: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详细相结
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干脆)、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微环节描写
十二、说明依次:时间依次、空间依次、逻辑依次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
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争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
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方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对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争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
分经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
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
插说。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方、对比、
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
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C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1)动词:不行。因为该词精确生动详细地写出了
(2)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3)副词(如都,大都,特别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精确地
说明白的状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
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依次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相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
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样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寸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晰(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
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晰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格
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争论文:回答清晰争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格
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白(论证了)+论点
(七)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
1、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
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对比手
法、讽喻手法、象征法、双关法等等。
2、诗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夸张、排比、对偶、比方、借代、
比拟、设问、反问、反复等。
3、分析诗歌语言常用的术语有:精确、生动、形象、凝练、
精辟、简洁、明快、清爽、新颖、美丽、绚丽、含蓄、质朴、
自然等。
复习时要系统归纳各种表达技巧,储备相关学问。首先要弄清
这些表达技巧的特点和作用,再结合详细诗歌进行细致体会、辨
析。至于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看法,则包括总结作
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指出其主动意义或局限
性等。
总之,鉴赏古代诗词:
第一步,把握诗词内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细读标题
和注释;2分析意象;3品尝意境;4联系作者。
其次步,弄清技巧:1把握形象特点;2辨析表达技巧;3说明表
达作用。
第三步,评价内容观点:1概括主旨;2联系背景;3分清主次;4
全面评价。
答题时,要特殊留意以下几点:
一是紧扣要求,不行泛泛而谈;
二是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索;
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精确、简明、规范。
(八)易混术语区分
(1)方式、手法的区分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
①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争论、说明。
②表现手法:起兴、琰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
比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
寓情千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
合、以小见大、开宗明义。
③修辞:比方、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
反问、引用、反语、反复。
(2)情、景关系区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诗人
把要表达的感情通过景物表达出来。
1、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干脆,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
见景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
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细致分析后却发觉诗人的感情全
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3)描写的角度常见的角度有:形、声、色、态、味。
形、色是视觉角度;
声是听觉角度;
态分为动态和静态;
味是触觉角度。
(九)常见的诗歌意象
月亮思乡、怀念故友
浮云游子
鸿雁思乡、信使
杜鹃薄命佳人、忧国志士、哀婉、至诚
鸥坞思乡、凄清
东篱出尘脱俗之境
菊花图洁品质
杨柳离别怀思之情
梅花不怕挫折打击、敢为天下先以及纯净的高尚品质
松树傲霜斗雪的品质
梧桐凄凉、凄苦、哀痛之情
燕子惜春、思念亲人、昔盛今衰、亡国破家之感、羁旅情仇、
飘泊之苦
寒蝉悲凉
浮萍、孤舟漂泊之感
一、花草树木类:
1、菊花:隐逸、高洁、脱俗。梅花:坚毅、不屈不挠。
2、竹:气节、正直,谦恭、虚心。杨柳:送别、伤感。
3、梧桐:凄凉、凄苦。芭蕉:孤独忧愁,离情别绪。
4、草:卑微、荒芜或希望、坚韧生命力。
二、飞禽走兽类:
1、子规(杜鹃):凄恻、思乡。
2、猿猴:哀伤、凄厉。
3^鸿鹄:志向、追求。
4、孤雁:思乡、孤独孤独、飘舞。
5、沙鸥:漂零伤感。
6、蝉:高洁,悲秋。
7、斑马:惜别。
8、鹃鹄:离愁别绪。
9、辰鸿:哀伤苦痛,流离失所。
三、风霜雨雪类:
1、江水:消逝、伤时、愁苦、怀古。
2、秋水:盼望。
3、烟雾:情感朦胧、惨淡。
4、西风:落寞、惆怅、衰败。
5、浮云:游子、飘泊。
6、露、霜:人生易老、环境凄苦。
7、冰雪:心志忠贞,品行高尚。
四、其他类:
1、月:人生圆缺悲欢、思乡念亲。
2、夕阳:失落、消沉、人生短暂。
3、夜半:愁思怀旧。
4、古迹:怀旧、感慨昔盛今衰、明志。
5、乡村、山水间:厌俗思归、纯朴隐逸。
6、仙境:飘逸自由、高洁厌俗。
7、天地山川:生命短暂、个人渺小,情感孤独,心胸开阔。
8、双鲤、尺素:书信。
9、西楼:闺怨。
10、南浦:水边送别C
11、长亭:路上送别C
12、精卫:不畏艰难,
13、抱柱:坚守信约0
14、三尺:法律。
15、南冠:囚犯。
16、白云苍狗:世事变化无常。
(十)诗歌意境
诗歌的意境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表述,这两个词语要能恰切地
吻合景物的特点和情调c例如孤寂冷清、安静美丽、雄浑壮阔、
萧瑟凄凉等。
常见的思想感情(基调)类型:
(1)依恋、忧愁、惆怅、伤感、凄苦与孤独、孤独、郁闷,
(2)恬淡、闲适、豁达与快乐、愉悦、乐观,
(3)憎恶、激愤、愤懑与仰慕、酷爱,
(4)激扬雄壮与悲壮
(5)坚守节操与忧国忧民等。
(十一)常见的表现手法有:
1、直抒胸臆
例子:人生自古谁无死/生当作人杰
2、借景抒情由景生情情因景现所以借景在诗中出现,情
也在诗中出现
例子: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
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3、寓情于景不干脆写情,通过景让读者感受到情,全诗皆是
景物描写,但一切景语皆情语,所以寓情于景。(表达感情时正
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细致分析后却发
觉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例子: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
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西封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
红叶天人醉黄花地
3、以情驭景:情感在前,景物都染上了情感色调。
例子:05全国卷唐李华《春行即兴》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燕
南飞晓来谁染枫林醉,总是离人泪
4、确定不了是以上哪一种就叫情景交融
5、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就是借助于物的象征意义来表达个人
胸怀心志的一种艺术手法,又叫感物抒怀,物通常是具有特定象
征意义的意象。莲菊松竹梅等,例子:石灰吟于谦千锤万凿出深
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题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锤百
炼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6、托物寓理一般是哲理诗观书有感题西林壁
7、衬托
①正衬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
郎赤壁千古风流人物多少豪杰周瑜突出周在作者心中的地
位
②反衬以动写静岬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8、乐静写哀情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
过,何日是归年?
9、渲染
渲染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技法。在文学创作中指用较为浓重
的笔墨,连续用几个、十几个乃至几十个情调一样而又富于改变
的意象对同一种环境气氛、人物行为、心理情感作多方面的描写、
形容,以突出艺术形象、加强艺术效果的表现手法。
10、点面结合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
翁独钓寒江雪
11、虚实结合实写:眼前景、现实事。虚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手术危急重症个案护理
- 2025年湖南省安全员-C证复审考试题及答案
- 教育学教师的教学
- 信息技术 第二册(五年制高职)课件 9.1.5 人工智能与传统行业的融合
- 思维导图集训6小时找到适合你的高效学习法第5讲 职业生涯规划让你看清十年后的自己
- 学校领导的思维方式与工作方法-培训课件
- 建筑相关知识
- 2025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经纪职业导论》考前必练题库500题(含真题、重点题)
- 密码法培训知识讲座
- 教师地震安全培训
- 牙体解剖-牙体形态及生理意义(口腔解剖生理学课件)
- 五年级口算题卡每天100题带答案
- GB/T 22517.2-2024体育场地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第2部分:游泳场地
- 2024年项目投资居间服务协议合同
- 2024至2030年中国植保无人机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上下卷)
- 高中二年级下学期英语《选择性必修一第三单元语法》教学设计
- 《工程经济学》题集
-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1-8单元基础过关训练
- 《直播运营实务》 课件 5.3直播间场景搭建
- 华为产品战略规划全景训战两份资料
- 二手车交易定金合同范本5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