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写作,既是写给自己的,也是写给别人的。但对于考场作文而言,更多的还是写给别人
—阅卷老师的。考场写作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的情感宣泄,而是为了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
从而获得一个理想的作文成绩。
只有明确了写作目的,才能进一步了解阅卷标准。
有一个小故事,很有意思,说的是一只小白兔去河边钓鱼。
第一天,小白兔去河边钓鱼,什么也没钓到,回家了。
第二天,小白兔又去河边钓鱼,还是什么也没钓到,回家了。
第三天,小白兔刚到河边,一条大鱼从河里跳出来,冲着小白兔大叫:“你要是再
敢用胡萝卜当鱼饵,我就扁死你!”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写作要有读者意识,正如小白兔要想钓到鱼,首先要知道鱼
爱吃什么。我们写作不能只写自己想写的内容,而应该写阅卷者想要让我们写的内容。如果我
们只写自己想表达的内容,那和小白兔拿胡萝卜钓鱼有何区别?我们写作要想得到阅卷老师的
青睐,就要了解阅卷老师喜欢什么。阅卷老师的青睐,取决于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因此我们
要想在高考时获得作文高分,就要掌握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只有按照标准去写,把文章写得
中规中矩,才能有的放矢,箭不虚发。
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包括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两大部分。基础等级又分为内容等级和
表达等级,各占20分。本文先讲内容等级。内容第一等级评分标准为“切合题意、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挚”,阅卷老师将视考生各点达到的水平给16—20分;内容第二
等级评分标准为“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思想较健康、感情真实”,阅卷老师将
视考生各点达到的水平给11一15分;内容第三等级评分标准为“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思想基本健康、感情基本真实”,阅卷老师将视考生各点达到的水平给6—10分;
内容第四等级评分标准为“偏离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当、思想不健康、感情虚假”,阅
卷老师将视考生各点达到的程度给0—5分。其中“题意”“中心”和“内容”这三项比较重要,
而“题意”是重中之重。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一心想学丹青的年轻人走南闯北几十年,都没能找到满意的教画师傅,他为此
苦恼不已。于是他千里迢迢找到法门寺住持释圆。释圆嗜茶,听完他的叙述,便请他画一个茶
壶和茶杯。年轻人寥寥数笔,就画出一个倾斜的水壶和一个造型极典雅的茶杯,壶嘴正徐徐吐
出一脉茶水,注入茶杯中。释圆微微一笑,摇摇头说:“画得不错,只是你把二者的位置放错
了,应该是茶杯在上,茶壶在下呀。”年轻人听了,笑道:“大师为何如此糊涂,哪有茶壶往
茶杯里倒水的呀,都是茶壶在上,茶杯在下的。”释圆听了,又微微一笑,说:“原来你懂这
个道理呀!”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
要套作,不得抄袭。
【例文一】
放低姿态,才有所得
刘跟娣
满枝硕果红灯坠,懂得放低姿态,谦虚接受蜜蜂采蜜的花儿才能在金秋收获甜美;
一片霓裳天际悬,懂得放低姿态,谦虚接受夕阳渐染的云朵才能在傍晚收获绚烂;
唇齿生津香茗绕,懂得放低姿态,甘愿屈居于茶壶之下的茶杯才能收获浓郁茶香。
(开头采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所举“花儿”“云朵”“茶杯”极为贴切生动,并且“茶
杯”紧扣材料,严谨周密。语言优美,句式整齐,读来隽秀无比,引人入胜。)
推物及人,立身处世,放低姿态,才有所得。(提出观点,定位极准,简洁干脆,
明白晓畅。)
放低姿态,是逆境中化险为夷的利剑。(分论点之一,比喻句生动传神。)丛林中
迷路难行之时,管仲懂得放低姿态,求助于老马识途的智慧,终于找到了正确的道路,使得军
队顺利前行;深山中缺水难耐之时,隰朋懂得放低姿态,借助蚂蚁筑穴地下八尺有水的智慧,
终于找到水源,化解了渴死山中的危机。(两个例子恰如其分,论证有力,内容充实,不得不
佩服作者广博的知识和善于联想的才思。)
放低姿态,是成功时再上一层楼的阶梯。(分论点之二,同样是一个比喻句。一说
“逆境”,一说“成功”,与上文遥相呼应。二者一出,文章层次感立刻清晰。)名满天下的
神医扁鹊,坚持不接受“天下第一神医”的称号,认为能防病于未然的大哥、治大病于小恙的
二哥都比自己高明得多,自己仅是名医而非神医;所向无敌的拳王乔?路易斯面对司机的无理责
骂不仅未曾动手,而且除道歉外再无他言,一句“若有人侮辱了帕瓦罗蒂,帕瓦罗蒂不至于为
他高歌一曲吧?”充分显示了一代拳王的豁达胸襟。假如不能放低姿态,谦虚看待自己的名位,
扁鹊何以让自己的医术日臻完美,流芳百世,为世世代代所敬仰称颂?假若不能放低姿态,谦
虚看待自己的尊严,乔?路易斯又何以使自己的拳法日渐精进,多少年立于拳坛不倒?(不仅所
列论据典型,而且用假设推理论证更是有力,中心突出,极具说服力,)“谦受益,满招损。”
不能放低姿态,便永远只能止步不前甚至招致祸患。装满水的杯子,骄傲自满便永远无法装进
石子和沙土;响声震天的马车,不知谦虚终不能尽其所力实现价值。不能放低姿态,骄傲自满
的马谡最终失守街亭招来杀身之祸;不能放低姿态,刚愎自用的项羽最终自刎乌江,落下亡国
之恨。(如果说前面两个分论点都是从正面论述,那么此段便是从反面阐述了。四个例子,紧
扣主旨,使内容更为充实,使推理更为严密。)
对于个人,能否放低姿态决定成败荣辱;对于国家,能否放低姿态则决定了兴衰存
亡。齐威王能放低姿态,广开言路,重赏进谏之人,于是能在疆场上战胜他国,接受各国朝拜;
而清政府自视天朝上国,闭关锁国,终招致外敌入侵,惨遭国土践踏之辱。
(由个人,上升到国家,思路广阔。)
放低姿态,才能收获硕果累累;
放低姿态,才能收获灿烂云霞;
放低姿态,才能收获浓郁茶香;
放低姿态,才能收获锦绣前程。
放低姿态,才有所得。
(照应题目与开头,结构严谨;排比手法使文章富于文采,彰显了文章的气势。)
【例文二】
摆正位置,定位人生
张汝峰
晚霞只有傍于陨落的夕阳云边,才能显示它的绝美与壮观;
浮云只有倚于伟丽的青山之侧,才能成就它的飘逸与婀娜;
明月只有悬于广阔的蓝天之中,才能彰显它的清纯与多姿。
(开头排比,富有文采。)
螺丝钉镶在机器上,它才作用非凡;汽油装进发动机,它才动力无限。但若螺丝钉、
汽油摆在马路上,它们最终只能成为垃圾。可见,只有摆在正确的位置上,它们才能发挥作用,
才能成就精彩。(正面例子论证后,又假设推理论证,增强说服力。)
物犹如此,人亦然。乐师只有在定调后,才可演奏乐章;运动员只有在跑道画好后,
才可比赛……同样,人生之路,只有在定好位后,才能走好。只有摆正位置,才能打造精彩人
生。
(由物到人,提出观点,这个观点虽不能说非常切合题意,但也差强人意,关键看后面
如何论证。)
准确给自己的人生定位,摆正正确的生活态度,真心地去拥抱生活,你会在成就自
己的同时烛照生命的高度。准确给自己的人生定位,你的生命将与众不同。(第一个分论点写
得不够简洁,太长了些。)诗仙李白居庙堂之高而失其本,处江湖之远而尽其才,湖光山色就
是李白的坐标点;班超投笔从戎,驰骋沙场,保家卫国就是班超的坐标点。正是因为找准了自
己的位置,才使得他们的人生与众不同,他们的价值划破时空而永恒。(有例有析,论证有力。)
虽然“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但陶渊明最终归隐田园,“采菊东篱下,悠然
见南山”;虽然曾经决心学医报国,但鲁迅最终弃医从文,用匕首和投枪拯救愚弱的国民;虽
然曾被邀请出任以色列总统,但爱因斯坦最终拒绝,将一腔热血奉献于科学,提出了著名的相
对论……(三个例子排比来写,很有气势,但可惜论证点只着眼于适合自己的位置,而不是谈
放低位置,可惜了!)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他们创造性地实现了自我的人生价值,关键就在
于他们能够找准属于自己的位置。
给自己的人生一个定位后,不要对自己说不可能,而应该向那个方向努力。有定位,
就有压力,而有压力后你才会全力以赴去追求成功,你才有可能成功。(第二个分论点,己显
然偏离材料题意,转而变成了谈“压力”,中心偏离。)承受压力,不是那种挑肥拣瘦的自私,
而是这种脚踏实地的雅量;不是那种拈轻怕重的计较,而是这种迎难而上的付出;不是那种偷
梁换柱的贪婪,而是这种退避三舍的满足;不是那种欲壑难填的掠夺,而是这种知足常乐的逍
遥。承受压力,是你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正确风标;是你由浮华走向沉稳的牢固关卡;是你从冲
动走向冷静的平坦路线;是你由无知走进博学的明亮灯盏。(虽然谈“压力”时语言隽美,可
惜不再是论证的材料中心主旨,因而内容显得单薄。)
既然是小草,就不要因为不能长成参天大树而懊恼;既然是小溪,就不要因不能成
为奔涌的黄河而沮丧;既然是蝴蝶,就不要因不能成为翱翔的苍鹰而迷惑……
明确自己不可能改变的东西,明确自己的位置,不做不可能的事情。因为小草的人
生可因生命顽强而美丽:小溪的人生可因汩汩流淌而绚烂:蝴蝶的人生可因翩翩起舞而璀璨!
明确位置,我们的人生才能精彩!
(结尾词采飞扬,可惜因为整篇文章定位题旨不准确,难以改变本文低分的命运。)
关于“题意”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把“题意”划分为四个梯度:①切合题意;②符合题意;③基本符合
题意,④偏离题意。“切合题意”是指所写内容选择角度非常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涉及的范围;
“符合题意”是指所写内容选择角度基本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涉及的范围,“基本符合题意”
是指尚能把握材料,行文有所游离;“偏离题意”是指仅仅抓住材料中枝节来立意行文。
本版所举文题中,“一心想学丹青的年轻人几十年都没能找到满意的教画师傅”,
说明他不谦虚,自高自大,不把别人放在眼里,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和心态。住持释圆故意说
“茶杯在上,茶壶在下”,点出“位置放错”,意在点醒这位年轻人应该摆正位置,谦虚求教。
也就是说学会“低姿态”“懂谦虚”是材料的核心思想。
例文一的立意“放低姿态,才有所得”一语中的,是非常切合题意的。而相比例文
二的“摆正位置,定位人生”,重点谈“位置”,谈“角色”,孰优孰劣,一目了然。试想一
下,“放低姿态”是着眼于材料整体而言,“角色定位”是着眼于材料整体吗?“放低姿态”
能从材料中直接得出,而“角色定位”能从材料中直接得出吗?能否从材料整体考虑,能否从
材料直接得出,是判断是否切合、符合题意的关键。
例文二的立意为“摆正位置,定位人生”,虽然没有紧紧围绕材料核心来写,但也
没有远离材料含意。如果文章内容从“茶杯在下,才能让茶壶倒进茶”“青年懂得谦虚,才能
有所收获”这一内容入手,写“摆正位置,放低姿态”,那么可以算是“切合题意”;如果文
章内容从“只有茶杯居下才能倒进茶,从而实现茶杯的价值”“只有青年肯于虚心求教,才能
学有精进,从而实现青年的人生价值”入手,写“摆正位置.,实现价值”,那么可以算得上是
“符合题意”;如果文章内容从“茶杯客观上选择了做茶壶,不懂得选择自己的位置”“青年
客观上选择了当教画师傅,不懂得自己的角色”入手,写“摆正位置,学会选择”,那么可以
算得上是“基本符合题意”;如果文章内容从“住持释圆巧妙引导青年”入手,写“摆正位置,
善于引导”,那么可以算得JL是“偏离题意”。
例文二没有扣紧材料的“低姿态”“懂谦虚”等含意,而是重点着眼于“位置”,
认为应该明确自己的位置,明白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是什么角色,就该扮演什么角色。
比如列举李白、班超、陶渊明、鲁迅、爱因斯坦等,目的就在于想证明他们找到了自己应该做
的事,所以他们成功了;列举小草、小溪、蝴蝶等,目的就在于想证明他们认清了自己的角色,
明确了自己也有自己的价值。而这些内容,虽同样也是写“位置”,但与材料中想要表达的主
旨相差甚远,虽尚有一定的中心,却已经游离文题给出的材料了。由此观之,例文二只能算是
“基本符合题意”。
关于“中心”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把“中心”划分为四个梯度:①中心突出;②中心明确;③中心
基本明确;④中心不明确。“中心突出”是指能够紧紧围绕中心主题构思作文;“中心明确”
是指能够围绕主题构思行文:“中心基本明确”是指尚有中心,但个别游离中心:“中心不明
确”是指无明确主题,或脱离材料含意作文。
先看例文一。本文写作思路非常清晰,为了论证“放低姿态,才有所得”这一论点,
文章先从“逆境”“成功”两个角度正面论证无论何时都应放低姿态,然后又用反面材料论证
中心,最后由“个人”上升到“国家”,推进一层,逻辑严密。从材料来看,这位青年可谓既
是处于“逆境”,也非常“成功”,为什么呢?这个青年“一心想学丹青,走南闯北几十年都
没能找到满意的教画师傅,他为此苦恼不已”,说明他身心俱疲,处于“逆境”,实在找不到
方法让自己的绘画水平得以精进;而住持释圆让他画茶杯、茶壶时,但见他“寥寥数笔,就画
出一个倾斜的水壶和一个造型极典雅的茶杯”,说明他有一定的绘画功底,正因为他自己画得
不错,才感觉找不到合适的师傅。此文便是从“逆境”“成功”两个角度论证,逆境时,只有
放低姿态,才能找到师傅,绘画才能得以精进;成功时亦然。无论是身处“逆境”,还是“成
功”,都应放低姿态。文章先从这两个角度正面论证后,似乎还觉得用力不够,于是用一句“谦
受益,满招损”进行过渡,举一系列反面事例进行佐证,可谓滴水不漏。是啊,年轻人正是因
为不能放低姿态,才多少年未得高人指教。然而让人没有想到的是,正反对举之后,文章再次
深入一层,由“个人”上升到“国家”,虽笔墨不多,但细密绵长,让人佩服不己。这是对材
料的延伸思考,也是对主题的深化升华,决不可看做偏离材料。通观全文,从“逆境”“成功”
正面论证,再到举例反面论证,再到由“个人”及“国家”递进论证,无一处不是从材料中来,
无一处不是论证“放低姿态,才有所得”,逻辑严密,中心突出。
例文二立意是“摆正位置,定位人生”,那么在论述过程中就应紧紧围绕这个立意
来写。如果全文从“摆正位置,要有一个好的心态”“摆正位置,要有一个好的姿态”入手,
紧紧扣住中心,那么可以算得上是“中心突出”;如果全文从“摆正位置,明确自己的身份”
“摆正位置,明确自己的角色”入手,能够扣住中心,那么可以算得上是“中心明确”;如果
全文从“摆正位置,懂得选择自己该做的事”“摆正位置,懂得学会放弃”入手,前者还尚能
论证中心,但第二个“摆正位置,懂得学会放弃”游离材料,远离中心,全文可以算得上是“中
心基本明确”;如果全文从“摆正位置,要有压力”“摆正位置,要有动力”入手,己脱离材
料含意作文,只能算是“中心不明确”。
例文二第一个分论点:“准确给自己的人生定位,摆正正确的生活态度,真心地去
拥抱生活,你会在成就自己的同时烛照生命的高度,准确给自己的人生定位,你的生命将与众
不同。”能够论证中心。但笫二个分论点:“给自己的人生一个定位后,不要对自己说不可能,
应该向那个方面努力。有定位,就看压力,而有压力后你才会全力以赴去追求成功,你才有可
能成功。”已经游离中心,转而论述有压力,该有怎样的压力。由此观之,全文大多时候尚能
论证中心,有一小部分游离中心,算得上是“中心基本明确”。
关于“内容”
内容是对中心具体的论证,只有一个个“有内容”的段落,才能成就一篇佳作。内
容不仅看所选事例是否丰富,更重要的是看所选事例是否典型、是否与主题切合。高考作文评
分标准把“内容”划分为四个梯度:①内容充实;②内容较充实;③内容单薄;④内容不当。
“内容充实”是指所写文章材料丰富,能够充分表现主题,同时论证也很充分;“内容较充实”
是指所选事例典型,虽然材料不够丰富,但论证比较充分,所选材料乜基本能够表达主题;“内
容单薄”是指虽有材料,但材料较少,不足以表现主题,或者所选事例只有个别典型,只能勉
强表现主题;“内容不当”是指所选材料不能表现主题,所选事例个个跟主题无关,只是“贴
标签”式的拼凑。
例文一论证“逆境”之时,举管仲借鉴老马识途,隰朋借鉴蚂蚁筑穴寻水的例子。
他们虽贵为“宰相”“将军”,却能放低姿态,向动物学习,举例典型,论证充分;论证“成
功”之时,举扁鹊、乔?路易斯,放低姿态,不为名誉、尊严所累,终有所成,举例恰当,分析
有力;反面论证时,举装满水的杯子,跑空的马车,失街亭的马谡,亡楚国的项羽,举例贴切,
材料丰富;最后论证国家时,把齐威王与清政府之所为对比来写,逻辑严密。把全文分析一遍,
具体到每一个材料,均能论证中心观点,怎能不称之为“内容充实”呢!
综上所述,此文在“题意”上属于“切合题意”,在“中心”上属于“中心突出”,
在“内容”上属于“内容充实”,参考作文内容等级评分标准,可给出一等上的分数。
再看例文二,开头、结尾部分所举事例典型、丰富,能够充分表现主题;第一分论
点中的李白、班超、陶渊明、鲁迅、爱因斯坦等事例,也是比较典型的。不足之处是第二分论
点所谈的“承受压力”不仅没有材料,论证内容也与中心主题不符,算是内容失当。由此观之,
本文在内容上属于“内容较充实”。
综上所述,例文二在“题意”上属于“基本符合题意”,在“中心”上属于“中心基本
明确”,在“内容”上属于“内容较充实“,参考作文内容等级评分标准,可给出二等偏下的
分数。
高考作文发展等级要求之“丰富”例说(1)
【考纲解读】
“丰富”是高考作文发展等级的第二项要求,具体指“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
境深远:“材料丰富”是针对写作各种文体文章的总要求。指文章使用的材料种类多、数量
大,内容丰赡,血肉丰满。“论据充实”,主要是针对议论性文章而言,广征博引,纵横开阖。
“形象丰满,意境深远”,则主要是针对记叙性文章而言。记叙文叙事要善于选材,巧妙构思,
做到曲折有致,情节富于变化,引人入胜,避免平铺直叙;写人要懂得刻画形象,描写具体逼
真,细节生动典型,丰满可感,力戒程式化;景物描写要很好地为主题服务,或创造氛围,或
衬托渲染,或寓意象征,或意境深远,皆以佳景真情取胜。
【名师支招】
论据充实
“论据充实”是指写作议论文,在确立了富有新意的正确观点之后,还要选用真实、典型、
新鲜的论据来证明。这些在行文中的理论引证、事实例子、类比事例、数字资料等等要充分而
有力,避免空洞的分析,不泛泛而谈,不人云亦云。充实的论据于对生活、对社会的关注。我
们平时要思考人生,思考社会,回忆亲情,感受友谊,搜集让我们感动、让我们觉醒的生活片
断U充足的论据还于学习。学习书本,广泛阅读,厚积薄发U
其主要策略是:
1.要树立正确的写作观。我们平时的作文总是按照一定的指令,在一定的范围内思
考问题、感受生活,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同学们思想感情的自由发挥,写作常常是被动的。
所以,同学们应该学会在特定的情境下,调动自己的思想与感情。把吧每次作文训练当作思考
人生,思考社会,回忆亲情,感受友谊,提高生命质量的一个过程。
2、要善于提取平时积累的材料。高考作文尽管范围很广,但从大处来说,无非是自己、
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社会、自己与自然等几方面话题,如果在平时阅读时就这些方面多思考,
积累一些有用的材料,考场上就不愁没有东西写了。平时可以分门别类地收集、整理、归纳知
识材料,构筑自口的知识仓库。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八个方面加以积累,即“我与自我”、“我
与他人”、“我与教育”、“我与哲学”、“我与历史”、“我与自然”、“我与社会”、“我与宇宙”等,
在考场上要善于提取平时阅读学习积累的这些材料。
3、要学会多角度的思考问题。最简单的,可以先从正面,再从反面;或先说必要性,再说
可行性,最后说效果;还可以从个人、集体、社会这样的分层角度思考。平时要注意进行相似
联想、相关联想、对比联想的练习,扩展自己的思考问题的角度。多角度地去思考问题就会是
文章材料丰富起来。
4、要恰当地选择和使用材料。①采用不同分类标准选择论据。要避免堆砌材料的毛病,就
要注意分类标准。时间上从古到今,或由今到古;地域上从中到外,或从外到中;伟人如何说,
科学家如何论,平凡人怎么看;正面论据有哪些,反面论据是什么。这样一排列,行文有序,
论据分别从不同角度证明论点,材料不是非常丰富吗?②采用点面组合方式交代材料。点上详细
交代主要材料,面上概述次要材料,一般来说是由“点”到“面”。作“点”的论据避免了材料
的空泛,具有典型可感性;作“面”的材料扩充了论据的容量,浓缩了文章的篇幅。如果将面
上的一系列材料用一个排比句表达,那效果会更好。③采用假设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江苏省镇江市第一中学高考临考冲刺化学试卷含解析
- 2025届河南省开封十中高三最后一卷化学试卷含解析
- 四川省仁寿县青神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
- 2025年急诊科理论考试含答案
-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沣东中学2025届高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
- 湖北省黄石二中2025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
- 广东省六校联盟深圳实验广州二中珠海一中惠州一中东莞中学2025届高三二诊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
- 体育器材创新创业项目
- 安徽省合肥新城高升学校2025年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化学试卷含解析
- 江苏省盐城市景山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 子宫肌瘤护理查房-
- 2024年江西省中考地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 《黑神话:悟空》跨文化传播策略与路径研究
- 2024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英语试卷(含标准答案及详解)
- 消防设施操作和维护保养规程
- 钢铁项目环评报告 - 7声环境影响评价
- 《功能性食品开发与应用》课件-增强免疫力功能食品的开发与应用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德州学院
- 统编2024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十一课确立人生目标11.2《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教学设计
- DL-T1297-2013电能质量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 标准航海用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