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蜀道难》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教学设计(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一、课前解析1.教材地位本文选自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中华文明之光",该单元聚焦古代文学经典,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文言诗文的学习,体会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蜀道难》作为李白的代表作,以其奇崛的想象、磅礴的气势和深邃的思想,成为理解盛唐诗歌艺术成就的重要文本。2.学情分析(1)学生已掌握古诗鉴赏基本方法(意象、修辞、情感分析),但对李白浪漫主义风格的理解仍需深化。(2)诗歌中涉及的历史典故(五丁开山、子规啼血)和地理知识(秦蜀地形)可能造成理解障碍。(3)学生对文本主题的多元解读(讽喻说/咏叹说)容易产生认知冲突。3.文本解读结构层次:全诗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为主线,分三个层次展开:历史传说、现实奇险、政治隐喻。艺术特色:夸张手法("连峰去天不盈尺")、神话意象(六龙回日、黄鹤猿猱)、长短句交错的韵律美。主题内涵:既有对自然奇景的赞叹,也隐含对世道艰险的感慨,体现李白"仙才"与"侠气"的结合。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危""绝""但"等文言实词含义,理解"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复沓作用。分析诗歌的夸张、比喻、神话等艺术手法,体会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2.过程与方法通过"初读感知-精读品析-深读探究"的递进式学习,培养文本细读能力。运用小组合作探究,结合历史背景探讨诗歌的多重主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李白诗歌的艺术魅力,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理解"难"的双重寓意,树立面对困难的积极态度。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诗歌的艺术特色(夸张手法、意象运用)与情感表达。难点:历史背景与文本主题的关联,对"讽喻说"的辩证理解。四、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含秦蜀地形动画、李白生平纪录片片段)。(2)印发《蜀道难》注释文本及相关研究论文(如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节选)。(3)准备"五丁开山"等神话故事的音频资料。学生准备(4)预习诗歌,标注生僻字,尝试划分段落层次。(5)查阅李白生平及创作背景,思考"安史之乱"与诗歌的关系。(6)收集其他描写蜀道的诗文(如杜甫《剑门》、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五、课时安排共3课时第一课时:背景导入,整体感知诗歌内容。第二课时:艺术手法分析,重点突破意象与语言特色。第三课时:主题探究与拓展延伸,结合现实进行迁移第一课时:背景导入,整体感知(一)课时目标(1)了解李白的创作背景与诗歌风格。(2)初读诗歌,疏通文意,梳理诗歌结构。(3)感知诗歌的情感基调,体会"难"字的统领作用。(二)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10分钟)1、情境创设:播放纪录片《中国国家地理・蜀道》片段,展示秦岭、剑门关等实景画面。2、提问互动:(1)蜀道为何被称为'难于上青天'?结合视频内容谈谈你的理解。"(3)李白笔下的蜀道与我们刚才看到的实景有何不同?"3、作者介绍:通过时间轴展示李白生平,重点标注"供奉翰林""流放夜郎"等关键事件,强调其"诗仙"称号的由来。二、初读诗歌(15分钟)1、教师范读:配乐朗诵全诗,提示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如"噫吁嚱"的感叹语气)。2、学生齐读:分组朗读,教师纠正字音("砯崖"pīngyá,"崔嵬"cuīwéi)。3、文本梳理:(1)结合注释疏通文意,重点讲解"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等疑难句。(2)小组讨论:全诗围绕"难"字展开,可分为哪几个层次?(3)总结结构:历史之难(1-12句)→现实之难(13-28句)→人事之难(29-34句)。三、精读品析(15分钟)1、意象分析:(1)提问:"诗中出现了哪些动物意象?它们各自有何象征意义?"(黄鹤、猿猱、子规)(2)小组活动:绘制"蜀道地形图",标注"连峰""枯松""飞湍"等景物,体会李白夸张手法的艺术效果。2、情感探究:(1)分析"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三次出现的作用,体会复沓手法的情感递进。(2)对比阅读:展示杜甫《秋兴八首》片段,比较李杜诗歌风格的差异。四、课堂小结(5分钟)1、回顾诗歌结构与情感脉络。2、布置作业:(1)背诵全诗,录制配乐朗诵音频。(2)思考:李白为何反复强调"蜀道难"?是否有更深层的寓意?第二课时:艺术手法分析(一)课时目标(1)赏析诗歌的夸张、比喻、神话等艺术手法。(2)体会李白诗歌的语言特色与韵律美。(3)理解浪漫主义风格对表达主题的作用。(二)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5分钟)1、抽查学生背诵情况,重点检查"连峰去天不盈尺"等经典段落。2、提问:"上节课我们梳理了诗歌结构,李白用哪些手法让'蜀道难'变得具体可感?"二、艺术手法探究(30分钟)1、夸张手法:(1)示例分析:"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程度夸张),"尔来四万八千岁"(时间夸张)。(2)小组活动:找出其他夸张句,讨论其表达效果。2、神话意象:(1)播放"五丁开山"音频故事,引导学生理解"地崩山摧壮士死"的神话内涵。(2)思考:"六龙回日"的传说与蜀道之险有何联系?3、语言特色:(1)对比阅读:将原句"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改为"急流瀑布声轰鸣,冲石转石山谷响",体会李白用词的生动性。(2)韵律分析:通过划分节奏(如"噫吁嚱,危乎高哉!"的感叹词运用),感受诗歌的音乐美。三、拓展延伸(10分钟)1、展示李白其他作品(如《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总结其浪漫主义风格的共性。2、写作训练:模仿李白的夸张手法,描写"登山之难"或"考试之难",不少于100字。四、课堂小结(5分钟)1、总结艺术手法对主题表达的作用。2、布置作业:(1)完成《蜀道难》艺术手法分析表格(见附录)。(2)预习第三课时内容,思考诗歌是否隐含对现实的讽喻。第三课时:主题探究与现实迁移(一)课时目标(1)结合历史背景,探讨诗歌的多重主题。(2)辩证分析"讽喻说"与"咏叹说"的合理性。(3)联系现实生活,理解"难"的当代意义。(二)教学过程一、导入:争议性问题(5分钟)1、展示学术界关于《蜀道难》主题的两种观点:(1)讽喻说:认为诗歌暗喻唐玄宗后期的政治危机(如安史之乱前的征兆)。(2)咏叹说:主张诗歌纯粹赞美自然奇观,体现李白的浪漫情怀。2、提问:"你更倾向于哪种观点?为什么?"二、主题深度探究(25分钟)1、历史背景分析:(1)播放安史之乱纪录片片段,讲解李白创作时的社会环境(天宝初年,唐朝由盛转衰)。(2)结合李白生平(曾入长安求仕,目睹朝政腐败),探讨诗歌中"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的深层含义。2、文本证据梳理:(1)小组合作:从诗中找出支持"讽喻说"的诗句(如"朝避猛虎,夕避长蛇"),并分析其象征意义。(2)辩论活动:正方(讽喻说)与反方(咏叹说)展开辩论,教师总结双方观点的合理性。3、多元解读:引入现代学者观点(如林庚《唐诗综论》),强调文学作品主题的开放性。三、现实迁移(15分钟)1、情境讨论:(1)在当代社会,'蜀道难'可以象征哪些'难'?我们应如何面对这些困难?"(2)示例引导:科技攻关之难、生态保护之难、文化传承之难等。2、写作实践:以"新时代的蜀道精神"为题,写一段200字的议论文片段,要求运用《蜀道难》中的典故或诗句。四、课堂总结(5分钟)1、回顾诗歌的文学价值与现实意义。2、布置作业:(1)完成主题探究报告(任选一种观点,结合文本与历史背景论证)。(2)拓展阅读:查阅《蜀道难》的不同译本(如许渊冲英译本),比较语言差异。六、附录:《蜀道难》艺术手法分析表手法类型例句分析(表达效果)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极言山峰之高,凸显蜀道险峻比喻"砯崖转石万壑雷"以雷声喻水石相激,视听结合神话"地崩山摧壮士死"赋予蜀道开辟以悲壮色彩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解析美容师考试常见错误与公务员省考试题及答案
- 优化答题思路与方法2024年CPBA商业分析师试题及答案
- 小学语文考试心理素质培养的有效方式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公共事业管理自考内容梳理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食品质检员资格考试题库
- 美容师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分享
- 糖尿病药物的分子机制试题及答案
- 成都语文八下试题及答案
- 商业分析师考试趋势分析试题及答案
- 关于2024年计算机基础考试的具体试题及答案
- 人工智能设计伦理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浙江大学
- 2024年西藏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卷试题真题(含答案解析)
- 血液净化护理质量控制
- 2022-2023学年上海市徐汇中学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
- 《促进儿童个性发展之策略研究》17000字(论文)
- 创伤失血性休克中国急诊专家共识(2023)解读课件
- 咨询实施顾问能力素质模型
- 2024年铁路线路工(高级技师)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工程造价预算书
- TGDNAS 043-2024 成人静脉中等长度导管置管技术
- 安徽省江淮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测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