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一调考试高一地理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湘教版必修第二册第一章至第二章第二节。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黑河—腾冲一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线,也被称为“胡焕庸线”。该线东侧人口密度较大,西侧人口密度较小。下图示意我国人口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黑河一腾冲一线以东人口密度大,下列与其形成关系最小的是()A.水热组合条件好 B.位置优越,经济发展水平高C.地形较平坦开阔 D.毗邻国家多,对外联系便捷2.黑河一腾冲一线多年来基本保持不变,其形成基础是()A.气候、地形 B.水源、经济C.土壤、植被 D.气候、土壤3.甲地为渭河平原,该地人口稠密主要是因为()A.交通便捷 B.自然条件好,开发时间早C昼夜温差小 D.开发时间晚,环境保护好香港《2022年施政报告》显示,2022年年中香港人口共729.16万人,从2021年年中到2022年年中,香港迁入人口为1-83万人,迁出人口为11.32万人,新出生人口为3.51万人,死亡人口为6.16万人,总人口变化受人口迁移影响大,下图为2011-2021年香港净迁移人口数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读图可知,香港()A.2021年总人口数量最多 B.2020年人口死亡率最高C.2018年净迁入人口最多 D.2011年人口增长率最低5.近两年来香港净迁移人口数变化带来的主要影响是()A.住房条件恶化 B.建设用地紧张C.就业岗位增加 D.经济发展减缓6.推测从香港迁出人口迁入地最可能是()①新加坡②韩国③澳大利亚④印度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适度人口论,是探讨一个国家在现有的资源、科学技术水平条件下最适宜的人口规模的学说。下表为某年朝鲜和韩国相关数据对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矿产资源国土面积(万平方千米)人口数量(万人)GDP(亿美元)人均GDP(美元)适度人口(万人)朝鲜丰富12.272516162644980韩国匮乏10.025062137802722211507.结合表格,朝鲜的人口合理容量是()A.2516万人 B.5062万人C.980万人 D.1150万人8.与朝鲜相比,韩国适度人口较多的主要原因是()A.国土面积较大 B.经济较为发达C.人口数量较多 D.矿产资源更优质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三个时期的土地利用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该地区土地利用状况变化的先后顺序依次是()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③②①10.该地区土地利用的特点是()A.水域面积不断增大 B.居住区面积最大C商业服务区数量多 D.交通线路密集11.影响最南部居住区布局的关键因素是()A.交通便捷度 B.待开发区域面积大小C.耕地数量 D.与商业服务区的距离江西省婺源县篁岭村是我国历史文化名村,自1999年以来其乡村空间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下图示意篁岭村1999年和2022年乡村空间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篁岭村空间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主要体现在()A.公共设施减少 B.农业生产区减少C.居住用地减少 D.空间结构简化13.篁岭村空间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后,天街的主要功能是()A.农业生产 B.村民住宅C.文化祭祀 D.商业活动亚兹德位于伊朗中部,邻近沙漠腹地,周边群山环绕,具有3000多年的历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房屋大多由土坯泥砖筑成,屋顶上林立的“风塔”是亚兹德的一道风景,也是当地人应对气候环境的智慧体现。完成下面小题。14.建设“风塔”的主要作用是()A.便于通风散热 B.使建筑富有层次感C.节省建筑材料 D.体现当地民族特色15.亚兹德的建筑风格反映了该地区()A.地形复杂多样 B.泥砖成本较低C.气候炎热干燥 D.洪涝灾害多发16.亚兹德传统文化区域及古建筑经历千年仍保存较为完好,主要是因为()A.宗教信仰较为单一 B.气候环境较为稳定C.当地人定期进行维修 D.地理环境较为闭塞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陕西省南部有秦岭山地、河谷分布,北部地处黄土高原,中部关中平原自秦汉时期已经繁荣,下图示意陕西省人口密度(人/km2)分布及区域分界(区域自北向南依次为陕北黄土高原区、关中平原区、陕南秦巴山区)。(1)简述陕西省人口分布特点。(2)分析陕西省人口分布特点的成因。(3)指出陕西省资源环境承载力最小的地形区,并说明理由。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人才是我国科技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增长的核心要素,关注高技能劳动力迁移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对统筹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图示意我国高技能劳动力省际迁移方向及规模。(1)说出影响我国高技能劳动力省际迁移的因素。(2)分析高技能劳动力迁移对迁出区的不利影响。(3)为各省(区)吸引并留住高技能劳动力献计献策。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下图示意我国某城市功能区布局(布局总体较为合理),P地布局有高级居住区,近年来该城市建成区面积逐渐扩大。(1)分别指出甲、乙表示的功能区及当地盛行风向。(2)分析开发商选址P地建设高级居住区的原因。(3)判断近年来该市面积减少幅度较大的土地利用类型,并说明理由。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一调考试高一地理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湘教版必修第二册第一章至第二章第二节。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黑河—腾冲一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线,也被称为“胡焕庸线”。该线东侧人口密度较大,西侧人口密度较小。下图示意我国人口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黑河一腾冲一线以东人口密度大,下列与其形成关系最小的是()A.水热组合条件好 B.位置优越,经济发展水平高C.地形较平坦开阔 D.毗邻国家多,对外联系便捷2.黑河一腾冲一线多年来基本保持不变,其形成的基础是()A.气候、地形 B.水源、经济C.土壤、植被 D.气候、土壤3.甲地为渭河平原,该地人口稠密主要是因为()A.交通便捷 B.自然条件好,开发时间早C.昼夜温差小 D.开发时间晚,环境保护好【答案】1D2.A3.B【解析】【1题详解】黑河一腾冲一线以东位于季风气候区,相比该线以西,水热组合较好,A不符合题意;该线以东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吸引西部地区人口迁入,B不符合题意;该线以东地区平原面积广,地形较平坦开阔,C不符合题意;邻国数量的多少与该线以东人口密度大关系较小,且该线以东邻国数量较少,D符合题意。故选D。【2题详解】黑河—腾冲一线东南侧气候以季风气候为主,水热组合较好,地形以低山丘陵和平原为主,更适合人类定居;西北侧气候干旱,地形以高原为主,不适合人类定居,所以该线多年基本保持不变,A正确;经济、土壤和植被对人口的分布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这种人口分布现象形成的基础,BCD错误。故选A。【3题详解】甲区域是渭河平原,地势平坦,土壤深厚肥沃,自然条件优越,自古就是农业发达地区,人口稠密原因主要是历史悠久,开发时间早,B正确,D错误;渭河平原位于内陆地区,相比东部沿海地区,交通条件优势不明显,A错误;昼夜温差状况不是该地人口稠密主要原因,C错误。故选B。【点睛】我国人口分布规律:东南多,西北少,以黑河一腾冲一线为界限,该线以东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人口集中分布。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和植被)和人文因素(经济发展水平,文化教育,交通等因素)。香港《2022年施政报告》显示,2022年年中香港人口共729.16万人,从2021年年中到2022年年中,香港迁入人口为1-83万人,迁出人口为11.32万人,新出生人口为3.51万人,死亡人口为6.16万人,总人口变化受人口迁移影响大,下图为2011-2021年香港净迁移人口数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读图可知,香港()A.2021年总人口数量最多 B.2020年人口死亡率最高C.2018年净迁入人口最多 D.2011年人口增长率最低5.近两年来香港净迁移人口数变化带来的主要影响是()A.住房条件恶化 B.建设用地紧张C.就业岗位增加 D.经济发展减缓6.推测从香港迁出人口的迁入地最可能是()①新加坡②韩国③澳大利亚④印度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4.C5.D6.B【解析】【4题详解】读图可知,2018年香港净迁入人口最多,66.5千人,C正确;2020-2021年香港净迁出人口多,人口流失较严重,总人口减少,故2021年香港总人口数量并不是最多,A错误;2020年香港人口净迁出多,但无法判断死亡率高低,B错误;2011年香港人口净迁入少,但不能说明人口增长率最低,D错误。故选C。【5题详解】读图可知,近两年来,香港净迁移人口为负值,说明迁出人口多于迁入人口,人口流失较严重,造成经济发展减缓,就业岗位可能减少,D正确,C错误;人口流失并不会造成住房条件恶化、建设用地紧张,AB错误。故选D。【6题详解】香港经济水平高,且英语普及率高,从香港迁出的人口最可能迁入经济发达且距离较近的新加坡和澳大利亚,①③正确,B正确;韩国较远且英语普及率低,印度经济欠发达,都不是最可能的迁入地,②④错误,ACD错误。故选B。【点睛】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淡水、土壤、矿产、自然灾害;2.社会经济因素: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事业、婚姻和家庭;3.政治因素:政策、战争、政治变革。适度人口论,是探讨一个国家在现有的资源、科学技术水平条件下最适宜的人口规模的学说。下表为某年朝鲜和韩国相关数据对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矿产资源国土面积(万平方千米)人口数量(万人)GDP(亿美元)人均GDP(美元)适度人口(万人)朝鲜丰富12.272516162644980韩国匮乏10.025062137802722211507.结合表格,朝鲜的人口合理容量是()A.2516万人 B.5062万人C.980万人 D.1150万人8.与朝鲜相比,韩国适度人口较多的主要原因是()A.国土面积较大 B.经济较为发达C.人口数量较多 D.矿产资源更优质【答案】7.C8.B【解析】【7题详解】结合表中数据可知,适度人口是该国在现有的资源,科学技术水平条件下最适宜的人口规模,即人口合理容量,朝鲜的适度人口为980万人,可知人口合理容量为980万人,C正确,ABD错误。故选C。【8题详解】结合表中数据可知,韩国的人均GDP水平远高于朝鲜,经济发展程度高,因此适度人口数量多,B正确;韩国的国土面积较朝鲜小,A错误;人口数量较多并不是适度人口较多的主要原因,C错误;从表中仅能看出矿产资源数量多少,无品质优劣信息,D错误。故选B。【点睛】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的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三个时期的土地利用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该地区土地利用状况变化的先后顺序依次是()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③②①10.该地区土地利用的特点是()A.水域面积不断增大 B.居住区面积最大C.商业服务区数量多 D.交通线路密集11.影响最南部居住区布局的关键因素是()A.交通便捷度 B.待开发区域面积大小C.耕地数量 D.与商业服务区的距离【答案】9.C10.B11.A【解析】【9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城市发展初期土地面积较小,各类工业区尚不齐全,居住区面积小,对比三个时期的土地利于情况,判断②为发展初期;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多,用地面积不断增大,居住用地增加,水域等其他自然和未开发区域面积不断减小,判断③为发展中期;到了发展成熟阶段,出现了商业服务用地,各种未开发区域面积在城市用地扩张的影响下进一步缩小,判断①为发展成熟期。故选C。【10题详解】结合图示可知,该地区在发展过程中,水域面积不断减少,A错误;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中,居住区的面积最大,B正确;商业服务区数量较少,分布集中,C错误;交通线路数量较少,分布较为稀疏,D错误。故选B。【11题详解】结合材料可知,最南部居住区紧靠交通线,交通便捷程度较好,因而交通便捷度是影响其布局的关键因素,A正确;未开发区域会吸引各类企业在此进行建设,对居住用地的建设可能会形成一定吸引力,但区域具体区位因素的影响程度更高,且南部地区未开发面积较小,B错误;图片未反映耕地数量情况,C错误;图中商业服务区是在居住区建设后才出现的,因而不是其布局的影响因素,D错误。故选A。【点睛】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交通通达度:城市不同区域,交通的通达度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距市中心的远近不同,地租高低相应地存在差异,因不同活动的土地利用付租能力大小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区域历史文化因素会影响其形成特殊的形态结构;政策的调节会引导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功能区。江西省婺源县篁岭村是我国历史文化名村,自1999年以来其乡村空间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下图示意篁岭村1999年和2022年乡村空间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篁岭村空间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主要体现在()A.公共设施减少 B.农业生产区减少C.居住用地减少 D.空间结构简化13.篁岭村空间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后,天街的主要功能是()A农业生产 B.村民住宅C.文化祭祀 D.商业活动【答案】12.B13.D【解析】【12题详解】由图可知,与1999年相比,2022年篁岭村内部土地利用结构趋向复杂,功能分区更明显,经济活动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农业活动减少、商业(旅游业)活动增多,因此导致农业生产区明显减少、公共设施增多。B正确,ACD错误,故选B。【13题详解】天街周边多景观区,对外来人员吸引力强,故天街多酒店名宿、商店等商业设施,其主要功能为商业活动,D正确;农业生产和文化祭祀应靠近村民居住区和古村落,而天街距离较远,ABC错误,故选D。【点睛】乡村聚落形态是指乡村聚落的平面展布方式,即组成乡村聚落的民宅、仓库、圈棚、晒场、道路、水渠、宅旁绿地以及商业服务、文教等公用设施的布局。亚兹德位于伊朗中部,邻近沙漠腹地,周边群山环绕,具有3000多年的历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房屋大多由土坯泥砖筑成,屋顶上林立的“风塔”是亚兹德的一道风景,也是当地人应对气候环境的智慧体现。完成下面小题。14.建设“风塔”的主要作用是()A.便于通风散热 B.使建筑富有层次感C.节省建筑材料 D.体现当地民族特色15.亚兹德的建筑风格反映了该地区()A.地形复杂多样 B.泥砖成本较低C.气候炎热干燥 D.洪涝灾害多发16.亚兹德传统文化区域及古建筑经历千年仍保存较为完好,主要是因为()A.宗教信仰较为单一 B.气候环境较为稳定C.当地人定期进行维修 D.地理环境较为闭塞【答案】14.A15.C16.D【解析】【14题详解】伊朗位于中东地区,夏季大部分地区降水少,炎热干燥,“风塔”高度较高,有利于增强建筑内的空气流动,达到通风散热的效果,A正确;风塔的建筑风格并没有明显的层次,排除B;风塔高大,并不能节省建筑材料,C错误;没有体现当地民族特色,D错误。故选A。【15题详解】结合材料可知,当地建筑大多是由土抷泥砖筑成的,可推测出当地降水较少,对建筑造成的破坏小,且建有“风塔”,气候较为炎热,注重通风散热,C正确;题目信息中不能判断当地的地形和泥砖成本,无法判断,排除AB;当地降水少,洪涝灾害发生频率极低,D错误。故选C。【16题详解】结合材料可知,亚兹德邻近沙漠腹地,周围群山环绕,环境较为闭塞,与外界交流少,因此受到的干扰较少,有利于当地的传统文化及古建筑能够较好的保存,D正确;与当地的宗教、气候、定期维修关联度不大,排除ABC。故选D。【点睛】亚兹德是沙漠性气候和半沙漠性气候,其特点是干热季节长,可持续7个月,年平均降雨量30—250毫米,昼夜温差、年温差较大。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陕西省南部有秦岭山地、河谷分布,北部地处黄土高原,中部关中平原自秦汉时期已经繁荣,下图示意陕西省人口密度(人/km2)分布及区域分界(区域自北向南依次为陕北黄土高原区、关中平原区、陕南秦巴山区)。(1)简述陕西省人口分布特点。(2)分析陕西省人口分布特点的成因。(3)指出陕西省资源环境承载力最小的地形区,并说明理由。【答案】(1)人口分布不均;关中平原人口多(中部人口密集);陕南秦巴山区(南部)和陕北黄土高原地区(北部)人口少(稀疏)。(答对2条)(2)关中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开发历史早,人口稠密;陕南秦巴山区(南部)地势起伏大,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困难,农业发展条件差,自然灾害频发,不利于人口聚集,人口较少;陕北黄土高原(北部)水源短缺,气温较低,土壤贫瘠,耕地面积小,自然灾害频发,人口稀疏。(答对2条)(3)地形区:黄土高原。理由:气候干旱,水源等各种资源短缺,资源环境承载力小;水土流失严重,地质灾害频发,自然环境脆弱,不适宜人口聚集等。(合理即可)【解析】【分析】本题以陕西省为背景材料,涉及陕西人口分布特征、自然资源和环境特征等内容。链接书本必修二人口分布、人口容量等章节的知识点。考查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的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结合图片信息,陕西省人口呈中部多、南部和北部少特征,总体分布不均匀。其中,中部关中平原以省会城市西安为核心的区域人口密度最大;南部秦巴山区人口密度小,且主要沿河流分布;北部黄土高原地区人口密度更小,仅有偏东河流分布的周围区域人口密度较大。【小问2详解】结合图片信息和所学知识,关中平原为渭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大量泥沙堆积,土壤层深厚且肥沃;渭河流经且降水量相对较大,因而该区域水源充足,适合农业发展;开发历史较早,历史上长期作为京畿之地,吸引了大量人口聚集;秦巴山地地形复杂,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造成区域内生存环境较差,地形闭塞使得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受到严重制约;且山地气候多变,自然灾害(如滑坡、泥石流)频发;山地地形导致可耕地面积少,土地贫瘠,农业生产条件差,因而人口分布稀疏;陕北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土地破碎,可耕地面积有限;土壤贫瘠且保水能力差,加之受温带半干旱气候影响,降水稀少,气温相对较低,水资源严重短缺,农业生产条件较差;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严重影响人类生存环境,因而人口分布稀疏。【小问3详解】水资源是黄土高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核心制约因素。受温带半干旱气候影响,该地区年均降水量较少,且土壤保水能力较差,导致水资源严重匮乏,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由于地表黄土层深厚,松散破碎,且该地降水分布不均,雨季集中,极易造成水土流失,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区域内生态环境较为脆弱,进一步造成环境承载力的降低。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人才是我国科技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增长的核心要素,关注高技能劳动力迁移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对统筹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图示意我国高技能劳动力省际迁移方向及规模。(1)说出影响我国高技能劳动力省际迁移因素。(2)分析高技能劳动力迁移对迁出区的不利影响。(3)为各省(区)吸引并留住高技能劳动力献计献策。【答案】(1)经济发展水平;工资待遇;教育、医疗水平;产业结构类型等。(2)大量有技术的劳动力流失,不利于流出区产业结构的升级更新;人才流失,区域经济发展质量下降、发展速度减慢;迁移人口中青壮年人口占比高,人口的流失加剧区域人口老龄化等。(3)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增加高新技术行业就业岗位;制定并落实人才就业补贴政策;完善人才学习、晋升渠道;给予人才落户安家购房优惠等。【解析】【分析】本题以我国高技能劳动力省际迁移方向及规模为背景材料,涉及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人口迁移的影响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地理知识的能力。【小问1详解】读图可知,我国高技能劳动力主要从中部、西南及东北地区迁移至广东、北京和上海,迁入省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工资待遇水平高,教育、医疗水平高;产业结构中高科技产业占比重大,就业机会多,因此影响我国高技能劳动力省际迁移的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工资待遇;教育、医疗水平;产业结构类型等。【小问2详解】迁出地经济相对较落后,大量有技术的劳动力流失,不利于流出区产业结构的升级更新;人才流失,对于需要高素质人才的产业无法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动物多维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24-2030)
- 2025年中国调料缸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13《美丽的冬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
- 9 生活离不开他们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统编版
- 病毒性肺炎的护理措施
- 8《不做“小拖拉”》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心理健康(1、2年级)粤教版
- 2 我们的班规我们订(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
- 三年级英语下册 Module 1 Unit 2 My favourite colour is yellow教学设计2 外研版(三起)
- 一年级下美术教学设计-化妆舞会-人教新课标(2014秋)
- 一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课文3 10 大还是小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职业院校“金课”建设方案
- 工业交换机产品培训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的护理
- 陵园企业劳动合同样本
-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 2024年公务员考试广西(面试)试题及解答参考
- 电动车带牌过户免责协议书
- (完整版)大学英语六级单词表
- DB11T 1200-2015 超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跳仓法技术规程
- 古诗词吟唱进入小学音乐课堂研究
- 燃料电池完整版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