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抚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江西省抚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江西省抚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江西省抚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江西省抚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4年抚州市初二年级语文学科学习效果检测说明:本试题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给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翻开八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我们读到《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领略了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锐不可当①的气势;读到《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我们了解了1931年埃利克·阿克塞尔·卡尔费尔德死后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是第一位被②的获奖者;徜徉七百里《三峡》,我们感受其“重岩叠(zhàng)③,隐天蔽日”的连绵山势……学习语文,是一次次美好的精神之旅。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①当________③(zhàng)________2.在文中横线②处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A.授赠 B.授予 C.追念 D.追授【答案】1.①.dāng②.嶂2.D【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字音与字形。锐不可当(ruìbùkědāng):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无法抵挡。重岩叠嶂(chóngyándiézhàng):形容山岭重重叠叠,连绵不断。【2题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A.授赠:授予赠品;B.授予:一般指给某人某种东西;C.追念:侧重于怀念、追忆;D.追授:指对死者授予某种荣誉或称号等。文中埃利克·阿克塞尔·卡尔费尔德死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用“追授”恰当。故选D。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一年中,有着不同的节日,但总有一样东西把它们串成一条线()清明时节,无论雨有多大,我们都不会忘记到先人坟前扫墓;中秋月圆,无论夜有多深,我们都不会错过与亲人共赏明月;无论路有多远,春节来临,我们都不会停止回家团圆的脚步。。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春节来临,尽管路有多远,我们都不会停止回家团圆的脚步。B.春节来临,无论路有多远,我们都不会停止回家团圆的脚步,C.春节来临,无论路途多么遥远,我们都不会停止回家团圆的脚步。D.春节来临,无论路有多远,我们都会回家团圆。4.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A., B.: C.。 D.、5.下列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A.一个又一个节日,其中的亲情是永恒不变的。B.一个又一个节日,亲情是与心最近的那条线。C.一个又一个节日,亲情这条线是最明显的。D.一个又一个节日,亲情把它们串成了一条线。【答案】3.B4.B5.D【解析】【3题详解】本题考查修改病句。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与前两句“明时节,无论雨有多大,我们都不会忘记到先人坟前扫墓;中秋月圆,无论夜有多深,我们都不会错过与亲人共赏明月”构成排比句,“春节来临”表示时间,应放在“无论路有多远”之前,这样排比句句式一致;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一年中,有着不同的节日……”,后文中“清明时节……中秋月圆……春节来临……”正是对前面语句“不同的节日”的进一步解释说明,所以用冒号。故选B。【5题详解】本题考查语句的衔接。这段文字围绕“一年中不同的节日”阐述,第一句是总起句,然后从“清明时节……中秋月圆……春节来临……”三个节日举例,最后一句是总结句,应和前面总起句“总有一样东西把它们串成一条线”照应,即“亲情把它们串成了一条线”,且“亲情”依次与三个节日中“到先人坟前扫墓、与亲人共赏明月、回家团圆”照应。故选D。6.班上召开“人无信不立”的主题讨论会,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发言记录,其中偏离议题的一项是()A.甲:老子说,轻诺必寡信。我们应该做个信守诺言的人。B.乙:《礼记》中提到,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我们应该讲究信用,言必行,行必果。C.丙: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们应该让自己的生命有价值。D.丁:《曾子烹彘》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告诉我们“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语言的表达。C.“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们应该让自己的生命有价值”谈的是人生价值,与“人无信不立”的论点无关。故选C。二、古代诗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甲】二月四日作①陆游早春风力已轻柔,瓦雪消残玉满沟。飞蝶鸣鸠俱得意,东风应笑我闲愁。【乙】定林②所居王安石屋绕湾溪竹绕山,溪山却在白云间。临溪放杖依山坐,溪鸟山花共我闲。【注释】①此诗作于淳熙八年(1181年),陆游当时落职闲居家乡。②定林:地名,名胜之地。7.下列对这两首古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两首诗歌均是两位宋代诗人对春日景色的即景之作,描绘的景物既有静景,也有动景。B.甲诗“早春”点明了季节,描绘了轻柔的风、瓦中残雪和飞蝶鸣鸠等景物。C.乙诗中的“绕”字写出了溪和山的高峻明秀,“白云间”衬托出了溪山蜿蜒曲折的特点。D.乙诗中“溪鸟山花共我闲”与李白“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都运用了拟人手法。8.补写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两首诗中均有“闲”字,所抒发的情感不尽相同,乙诗的“闲”字抒发了诗人纵情山水的闲适自得,而甲诗的“闲”字_______。【答案】7.C8.抒发了诗人落职闲居而失意苦闷的愁情。【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C.“绕”字确实写出了溪和山的环绕之态,但并非直接用来“写出了溪和山的高峻明秀”,且“白云间”是描述溪山的位置在白云的环绕之中,而不是“衬托出了溪山蜿蜒曲折的特点”;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诗歌情感的把握。两首诗中均有“闲”字,所抒发的情感不尽相同,乙诗的“闲”字抒发了诗人纵情山水的闲适自得,甲诗“飞蝶鸣鸠俱得意,东风应笑我闲愁”意为:飞舞的蝴蝶,鸣叫的鸠鸟都快活起来,而东风应该笑话我落职闲居的苦闷。“闲”字抒发了诗人因落职闲居而内心苦闷、孤独的情感。从甲诗的背景和诗句“东风应笑我闲愁”可以看出,陆游当时落职闲居,内心充满苦闷和孤独,因此他的“闲”字带有这种情感色彩。(二)(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游石门①诗序(节选)隆安四年仲春之月,因咏山水,遂杖锡而游。于时,交徒同趣三十余人,咸拂衣晨征,怅然增兴。虽林壑幽邃,而开涂竞进;虽乘危履石,并以所悦为安。既至,则援木寻葛,历险穷崖,猿臂相引,仅乃造极。于是拥胜倚岩,详观其下,始知七岭之美,蕴奇于此。双阙对峙其前,重岩映带其后,峦阜周回以为障,崇岩四营而开宇。其中则有石台、石池、宫馆之象,触类之形,致可乐也。清泉分流而合注,渌渊镜净于天池。文石发彩,焕若披面,柽②松芳草,蔚然光目。其为神丽,亦已备矣。(选自《历代游记选》,有删改)【注释】①石门:石门涧,位于庐山西麓,因天池山、铁船峰对峙如门,内有瀑布垂落而得名。②柽(chēng):柽柳。9.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1)咸()(2)至()(3)始()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因咏山水,遂杖锡而游。(2)柽松芳草,蔚然光目。11.作者主要从哪些方面描写“七岭之美”?请简要分析。【答案】9.①.全、都②.到、到了③.才10.(1)因为我和大家想一同吟咏山水,于是拄着锡杖去石门游玩。(2)柽柳、松树和花草,(生长得)茂盛而耀人眼目。11.从山、石、清泉等方面写“七岭之美”。写山突出其重岩叠嶂,奇峰罗列;写石突出其千姿百态,五彩斑斓;写清泉突出其澄澈如镜,可鉴云天。【解析】【导语】这篇文言文《游石门诗序》节选,展现了作者与同伴游览石门涧的自然美景,体现了对山水之美的深刻感悟。文章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七岭的壮丽景色,如“双阙对峙”“重岩映带”等,形象生动。通过“援木寻葛”“历险穷崖”等描写,突显了探险的艰辛与乐趣。文中还运用了“清泉分流”“文石发彩”等自然意象,营造出宁静而神秘的氛围。整体上,文章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9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理解。(1)“咸拂衣晨征”意为:大家都在清晨拂动衣裳出发。咸:全,都。(2)“既至”意为:到达之后。至:到、到了。(3)“始知七岭之美”意为:才知道这一带七座山岭的美景。始:才。【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注意重点字词:(1)因:因为;咏:吟咏;遂:于是,就;杖锡:拄着锡杖。(2)柽:柽柳;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光目:光彩照人。【11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结合“双阙对峙其前,重岩映带其后,峦阜周回以为障,崇岩四营而开宇”可知,文中描述了两座对峙的山峰像宫门前的双阙一样在前方,重叠的岩石相互映衬环绕在后面,山峦山丘环绕四周作为屏障,高耸的岩石在四周围绕形成了天然的屋宇。这些语句生动地展现出这里山峰众多,高低错落,相互映衬的景象,体现出重岩叠嶂,奇峰罗列的特点。由此可知,作者写山突出了其重岩叠嶂,奇峰罗列的特点,展现了“七岭之美”中山的独特魅力。结合“其中则有石台、石池、宫馆之象,触类之形,致可乐也。文石发彩,焕若披面”可知,文中提到在这中间有石台、石池、宫殿馆舍的样子,各种类似的形状,非常值得欣赏,并且有花纹的石头发出光彩,鲜明得好像展开的锦缎。这表明石头不仅形状多样,有类似各种事物的形态,而且还色彩绚丽,能发出光彩。由此可知,作者写石突出了其千姿百态,五彩斑斓的特点,增添了“七岭之美”中石的美感。结合“清泉分流而合注,渌渊镜净于天池”可知,文中描述清澈的泉水分成几股又汇合在一起,碧绿的深潭像镜子一样明净,可与天上的池相比。“镜净”一词形象地写出了清泉形成的深潭如同镜子一般澄澈,能够映照出周围的景象,如同天上的池一样纯净。由此可知,作者写清泉突出了其澄澈如镜,可鉴云天的特点,体现了“七岭之美”中清泉的灵秀之美。综上,作者从山、石、清泉等方面描写“七岭之美”,通过对不同景物特点的刻画,展现出“七岭”的独特魅力。【点睛】参考译文:隆安四年仲春的一天,因为我和大家想一同吟咏山水,就拉着锡杖去石门门游玩。当时,共有志趣相投的人三十多位,大家都早早地起来穿好衣服出门了,怅然的心情也增加了不少兴致。山林虽然幽暗深邃,但大家仍然开辟道路竞相前进;走过的险路重重,但每个人都为自己见到的景色感到满足。到了石门洞,众人就攀着树木揪着蒿草,翻越险峰涉过浅滩,相互搀扶着,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到达最高峰。(最后,终于登上山顶了)背倚岩石,美丽的景色环绕身边,仔细地往山峰下观看,这才知道庐山七岭之美,皆蕴藏于此。两座山峰对峙在前方,重重的山岩叠耸在后面,一圈圈的环形山峦围绕在周围如同屏障,一块块高耸的岩石围绕着支撑起一片开阔的空间。这些岩石有的像石台,有的像石池,有的像宫馆,看到可以比拟的景物,让人感到无比喜悦。清澈的泉水分成几股又汇合在一起,碧绿的深潭像镜子一样明净,可与天池相比。有花纹的石头发出光彩,鲜明得好像展开的锦缎,柽柳、松树和花草,(生长得)茂盛而耀人眼目。这里的神奇美丽,也已经非常完备了。(三)默写。(6分)12.填补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清晨,当你在山林中看到阳光初照,云雾散去,山林间一下子就热闹起来的景象,会想这正如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描绘的景象一样。(2)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中,写出词人在现实中知音难遇,通过幻想抒发愤懑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王维的《使至塞上》中,以传神的笔墨描绘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晓雾将歇②.猿鸟乱鸣③.我报路长嗟日暮④.学诗谩有惊人句⑤.大漠孤烟直⑥.长河落日圆【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雾、歇、猿、嗟、暮、谩、孤烟”等字词容易写错。三、现代文阅读。(30分)(一)(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她只能活七小时[美]保罗·舍恩斯坦①市新闻编辑台上电话机的指示灯闪烁着微弱的白光,时间是下午3点40分。②本市新闻主编接了电话,他听到这些内容:我的小女儿在路德医院。医生说她只能活7小时,除非得到新药青霉素。这是她唯一的希望。医生已经使用了磺胺以及其他每一种药。我必须找到某人有足够能力的人帮地。你能帮我吗?③打电话的人通报了他的身份,他叫劳伦斯马隆,职员,家住杰克逊海茨,第34大道第83号。濒临死亡的小孩是他的女儿,叫帕特丽夏,两岁,现就诊于路德医院,在曼哈顿,第144街和康文特大道交会处。④找到青霉素并非易事。因为这个被医学界誉为创造奇迹的奇药是如此的稀少,以致几乎不能找到它。即使是军方,也只能得到他们所需的一小部分。⑤然而,这位父亲恳求帮助两分钟之后,本市新闻编辑台决定开始投入这项援助工作。这是一场残酷的斗争。“只能活7小时,除非……”⑥电话打到路德医院,证实了那个小孩几乎不能活了,地患的是一种罕见的血液病,即葡萄球菌引起的败血症,一种血液中毒。磺胺制剂已用过了,输了两次血,都无济于事。有人提出青霉素是唯一的希望。⑦通过电话向华盛顿的美国公共卫生局局长托马斯帕伦请示,并详细调查了纽约的药品公司后得知,施贵宝公司生产青霉素。⑧打给帕伦博士的电话被A.N。理查兹博士听到了,他在华盛顿负责科学发展局的研究工作。新泽西州新布伦瑞克的施贵宝实验室能提供青霉素。查理兹博士说,我将打电报,请他们立即定量发放。⑨与此同时,人们获悉斯特·基弗博士这位波士顿外科医生和战时生产委员会委员有权直接命令发放民用珍贵药物。他是由路德医院的外科医师丹特·柯利蒂大夫通过电话取得联系的。⑩你将得到青霉素。基弗大夫向柯利蒂大夫许诺。那是下午4点钟。医生们对在红头文件的作用下找到青霉素的来源并被予以发放的速度感到惊异。⑪现在,计划正在实施之中,由两个州的警察护送青霉素这个仁慈的东西从新布伦瑞克运到这个奄奄一息的女孩的床头。下午6点30分,柯利蒂大夫在霍兰隧道的入口处碰到了一群焦急的记者。当那辆仁慈之车停在施贵宝实验室前面时。时间是下午7点30分。⑫3个卫兵等在那里。其中一个走向汽车:是柯利蒂大夫吗?给你青霉素。⑬柯利蒂大夫接过那硬纸匣,由冰裹着的青霉素放在里面。现在,他说,我们有了一个战斗的机会。⑭最后一段路程是从霍兰隧道到路德医院,只用了8分钟,这是创紀录的速度,行驶在西区高速公路时,车速器始终指向65英里/小时。汽车就要停在医院门口之前,柯利蒂大夫说:今天,你们做了一件世界上所有的医生都做不了的事。⑮也许是。一个记者说,但是从现在起,大夫,靠你了。⑯此后,记者们踮着脚尖走进四楼那个失去知觉的孩子房间。她费力地呼吸着,但在蓬松的丝一般的棕发下面的小脸上,并没有痛苦的表情。地是个可爱的病孩子。一个护士低声说。⑰帕特丽夏马隆的父母哭了。⑱谢天谢地。凯瑟琳马隆低语着,至少,我的小丫头又有了一次机会。(选自《普利策新闻奖名篇快读》,略有删改)[注]这篇报道发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3年8月,获1944年普利策新闻奖。13.下列对这篇新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题目“她只能活七小时”渲染了一种紧张的气氛,为下文的故事发展蓄势。B.文章在叙述上恰当地使用插叙,使文章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结构清晰,一目了然。C.在战争年代,人们看到的更多的是鲜血、死亡,这篇报道,让人们看到了战场之外人性的温情、伟大。D.本文语言既具有新闻平实的特点,客观的报道,又具有文学色彩,比如开篇的环境描写——“指示灯闪烁着微弱的白光”,渲染出了一种安静的氛围,与下文紧张的发展形成对比。14.这篇新闻报道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请结合文章内容和新闻的背景谈谈这篇新闻报道的社会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至少写出两点)【答案】13.B14.①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弘扬了一种“不抛弃,不放弃”的人道主义精神。②说明世间有大爱,歌颂人与人之间友好互助、团结一致的精神。③激发战争年代人们对人性、对爱的关注。④鼓舞人们对战争的必胜信念: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可以战胜一切。【解析】【导语】这篇新闻报道通过一个紧急救援的故事,展现了战争年代中的人性光辉与社会协作的力量。文章以“她只能活七小时”为题,营造出紧迫感,并通过详细的叙述和生动的描写,凸显了新闻的时效性与人文关怀。报道不仅反映了青霉素在当时的稀缺性,还展示了社会各界在危急时刻的迅速反应与高效合作,体现了新闻的社会价值与教育意义。文章语言平实却不失文学性,成功地将紧张的情节与温情的情感相结合,给读者带来深刻的思考与感动。【13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本的理解与分析。B.根据全文内容可知,文章主要采用的是顺叙的叙述方式,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从下午3点40分接到电话,到下午4点钟基弗大夫许诺提供青霉素,再到下午6点30分柯利蒂大夫在霍兰隧道的入口处碰到记者等一系列情节依次展开叙述,并没有使用插叙的手法,所以“文章在叙述上恰当地使用插叙,使文章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结构清晰,一目了然”这一说法错误。故选B。【14题详解】本题考查赏析主旨。根据第②段中的“我的小女儿在路德医院。医生说她只能活7小时,除非得到新药青霉素。这是她唯一的希望。医生已经使用了磺胺以及其他每一种药。我必须找到某人有足够能力的人帮她。你能帮我吗”以及后文众人积极寻找青霉素救助小女孩的情节可知,面对生命垂危的小帕特丽夏,众人没有放弃,而是积极行动起来寻找青霉素,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弘扬了“不抛弃,不放弃”的人道主义精神。从第⑤段“然而,这位父亲恳求帮助两分钟之后,本市新闻编辑台决定开始投入这项援助工作”,以及之后电话联系华盛顿的美国公共卫生局局长托马斯帕伦、施贵宝公司、斯特·基弗博士等一系列情节可知,众人在救助小女孩的过程中,友好互助、团结一致,新闻报道赞扬了这种世间大爱的精神。结合新闻背景“这篇报道发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3年8月”,在这样残酷的战争年代,人们看到的更多是鲜血和死亡,而这篇报道中众人对小女孩的救助行为,让人们看到了人性的温情与伟大,从而激发了人们对人性、对爱的关注。众人在救助小女孩时,跨越多个环节、部门,大家齐心协力,最终以创纪录的速度拿到青霉素,这也表明了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可以战胜一切困难,这也鼓舞了战争年代的人们对战争的必胜信念。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这更不是一次普通的降落。这是世界公认的最其风险的难题。……据统计,航母大国舰载机80%的事故发生在若舰过程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某大国海军已经坠毁了1000多架飞机,700多名飞行员丧生。其中绝大部分事故是发生在着舰的时候。……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惊心动魄的一幕出现了:伴随震耳欲聋的喷气式发动机轰鸣声,眨眼之间,舰载机的两个主轮触到航母甲板上,机腹后方的尾钩牢牢地挂住了第二道阻拦索。科那间,疾如闪电的舰载机在阻拦索系统的作用下,滑行数十米后,稳稳地停了下来。(《一若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节选)【材料二】“就算白送中国一艘航母,他们5年之内能管好就不错了。”“你们的航母就是一艘破船、没有舰载机。即便有了舰载机也飞不上航母……”10年前,中国首艘航母服役时,不少外国同行和专家曾这样挪榆。……2012年9月25日,大连造船厂码头,焕然一新的辽宁舰满旗高挂,那天,中国海军正式进入航母时代。2019年12月17日,山东舰入列,标志着自主设计建造国产航母的突破、辽宁舰有了“兄弟”。不再孤单。2022年6月17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下水命名,“三胎”千呼万唤终落地。该舰是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遇上航母时代——写中国航母入列10周年之际》节选)

【材料三】60后的项目总工艺师赵育新,参与完成了首艘国产航母的生产设计和工艺设计。回顾这段特殊又神秘的经历,他分外淡然:“这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使命。”70后的军工部副部长王德清,组织完成了山东舰全流程的建造管理。为缩短建造周期。提高建造效率,王德清采用现代造船模式,此中的秘诀、王德清将其归为创新:“创新需要头脑。,需要勇气,需要灵光一现,同样需要耐心,需要定力。需要厚积薄发。”从船坞注水那一刻。到山东舰靠泊码头后12小时、80后的工程科副科长周峰带着200多人的检查小组,对船上1500多个检查点进行了不间断巡查,并承担应急抢险任务。90后的动力舱室机舱施工员张成功完成多个液舱的封舱交验,数十个联动管路系统的外观密性交验、近百个辅机设备的安装交验,确保了系泊试验中首台锅炉按时完成点火。(《百年梦正圆阔步向深蓝——讲述大连造船厂建造航母的奋斗岁月》节选)15.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材料一中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时惊心动魄的场面,声势浩大,具有极强的感染力。B.材料二中,从辽宁舰,山东舰到福建舰,10年间3艘航母服役或下水,见证了中国航母的探索起步和转型升级之路。C.材料三讲述不同年代出生的航母建造者的故事,表明建造航母是一项踏大繁杂的工程,不同年龄段、不同身份的人为建造航母贡献了智慧。D.三艘航母入列的具体时间,表明中国航母发展速度很快,由此可以推断,我国第四艘航母将在2024年下水。16.中国航母能够“阔步向深致”的原因有哪些?结合三期材料加以概括,【答案】15.D16.①我国有高标准的舰载机与世界一流的飞行员。②科技人员打破技术封锁,自主研发,不断创新。③所有建设者不怕困难,勇于奋斗,甘于奉献。【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D.三艘航母入列的具体时间,步伐加快,表明中国航母发展速度很快,但不能就此推断我国第四艘航母将在2024年下水,由材料得不出这个结论。故选D。【16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概括。根据材料一第二段“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惊心动魄的一幕出现了:伴随震耳欲聋的喷气式发动机轰鸣声,眨眼之间,舰载机的两个主轮触到航母甲板上,机腹后方的尾钩牢牢地挂住了第二道阻拦索。刹那间,疾如闪电的舰载机在阻拦索系统的作用下,滑行数十米后,稳稳地停了下来”可知,中国航母能够取得如此成就,是因为有高标准的舰载机与世界一流的飞行员;根据材料三第一段“回顾这段特殊又神秘的经历,他分外淡然:‘这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使命。’”可知,国航空母舰取得如此成就,与设计人员的辛勤工作、崇高的责任感、使命感有关;根据材料三第二段“为缩短建造周期,提高建造效率,王德清采用现代造船模式”“创新需要头脑、需要勇气、需要灵光一现,同样需要耐心、需要定力、需要厚积薄发”可知,中国航母能够取得如此成就,是科技人员打破技术封锁,自主研发,不断创新的结果;根据材料三第三段“从船坞注水那一刻,到山东舰靠泊码头后12小时,80后的工程科副科长周峰带着200多人的检查小组,对船上1500多个检查点进行了不间断巡查,并承担应急抢险任务”,结尾段“90后的动力舱室机舱施工员张成功完成多个液舱的封舱交验、数十个联动管路系统的外观密性交验、近百个辅机设备的安装交验,确保了系泊试验中首台锅炉按时完成点火”可知,中国航母能够取得如此成就,与所有工作人员不怕困难、兢兢业业、甘于奉献的精神有关。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我所能带给你们的事物李娟①我从城里回来,给家人买回两只小兔子。卖兔子的人告诉我:“这可不是普通兔子,这是‘袖珍兔’,永远也长不大的,吃得又少,又乖巧。”所以,一只非得卖二十块钱不可。②结果,买回家喂了不到两个月,每只兔子就长到了好几公斤。比一般的家兔还大,贼肥贼肥的,肥得跳都跳不动了,只好爬着走。真是没听说过爬着走的兔子。而且还特能吃,一天到晚三瓣嘴喀嚓喀嚓磨个不停,把我们家越吃越穷。给它什么就吃什么,毫不含糊。到了后来居然连肉也吃,兔子还吃肉?后来,果然证实了兔子是不能吃肉的,它们才吃了一次肉,就给吃死了。③还有一次,我从城里回来,带回了两只“金丝熊””。当时我蹲在那个地摊前研究了半天觉得“金丝熊”看起来要比上次的兔子可靠多了,而且要更便宜一些,才五块钱一只,就买回去了。我妈一看,立刻骂了我一顿:“五块钱啊?这么贵!真是,家里还少了耗子吗?到处都跑的是,还花钱在外面买……”我再仔细一看,没错,的确是耗子,只是少了条长尾巴而已……④只要我从城里回来,一定会带很多很多东西的。但是买回家的东西大都派不上什么用场。想想看,家里人都需要些什么呢?妈妈曾明确地告诉过我,家里现在最需要的是一头毛驴,进山驮东西方便。⑤可是我回家,所能带给大家的东西不是神气活现的兔子,就是既没尾巴也没名堂的耗子。⑥我在城里打工,没赚上什么钱。但即使赚不上钱,还是愿意在那个城市里待着。晚上却只能紧缩成一团睡。被子太薄了,把窗帘啊什么的全拽下来裹在身上,还是冷。身上还穿着大衣扣子扣得一丝不苟,还是冷。⑦后来我给家里打电话,妈妈问我:“还需要什么啊?”我说:“不需要,一切都好。就是被子薄了点。”于是第二天晚上她就出现在我面前了,扛着一床厚到能把人压得呼吸不畅的驼毛被。她挂了电话,立刻买来驼毛洗了,烧旺炉子烘干,再用柳条儿抽打着弹松、扯匀,细细缝了纱布,熬了一个通宵才赶制出来。然后又倒了三趟班车,坐了十多个钟头的车赶往城里。⑧我又能给家里带来什么呢?每次回家的前一天,总在超市里转啊,转啊。转到“中老年专柜”,看到麦片,就买回去了。我回到家,说:“这是麦片。”她们都很高兴的样子,因为只听说过,从没吃过。我也没吃过,但还是想当然地煮了一大锅。先给外婆盛一碗,她笑眯眯了一口,然后又默默地喝了一口,说:“好喝。”然后,就死活也不肯喝第三口了。⑨我还买过咸烧白。一碟一碟放在超市里的冷柜里,颜色真好看,和童年记忆里的一模一样。外婆看了也很高兴,我在厨房忙碌着热菜,她就搬把小板凳坐在灶台边,兴致很高地说了好多话,大都是当年在乡坝吃席的趣事。还很勤快地早早就把筷子摆到了桌子上,一人位置前放一双。等咸烧白蒸好端上来时,她狠狠地夹了一筷子。但是勉强咽下去后,悲从中来。⑩——不是过去喜爱过的那种,完全不一样。更重要的是,这意味着一些过去的事物、过去的感觉,永不再有了。她九十多岁了,再也经不起速度稍快一些的“逐一消失”。⑪我在超市里转啊转啊。这回又买些什么好呢?最后只好买了一包红糖。但是红糖在哪里没有卖的啊?虽然这种红糖上明确地标明是“中老年专用红糖”……⑫我不在家的日子里,兔子或者没尾巴的小耗子替我陪着我的家人。兔子在房间里慢慢地爬,终于爬到外婆脚下。外婆缓慢地弯下腰去,慢慢地,慢慢地,终于够着了兔子,然后吃力地把它抱起来。她抚摸兔子倒向背后的柔顺的长耳朵,问它:“吃饱没有,饿不饿?”——就像很早很早以前,问我“吃饱没有,饿不饿”一样。天色渐渐暗下来,又是一天过去了。⑬还有小耗子,代替我又一年来到深山夏牧场,趴在铁笼子里,背朝广阔碧绿的草原。晚上,妈妈脱下自己的大衣把笼子层层包裹起来,但还是怕它冷着,又包了一层毛衣。寒冷的夜里,寂寞的没尾巴小耗子把裹着笼子的衣物死命地拽进笼子里,一点一点咬破。它们在黑暗中睁大了眼睛。(有删改)17.根据文章内容,完成表格。“我”的行为事物特点家人反应带回两只“袖珍兔”(1)____________/带回两只“金丝熊”少了条长尾巴的耗子(2)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大家都没吃过高兴,外婆不肯喝第三口带回咸烧白(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带回“中老年专业红糖”(6)____________/18.从第⑦段或⑫段中画横线句中任选一处,分析句子语言的表现力。19.第③、⑬段中画波浪线的两处内容是否矛盾?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第③段表现出妈妈疼惜在外辛苦生活的“我”。B.第⑬段照应上文妈妈熬夜为“我”赶制驼毛被的情节。C.因为小耗子价格不菲,所以妈妈百般呵护。D.两处内容看似矛盾,实则突出妈妈对“我”的爱。20.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本文标题的含义。【答案】17.①.特能吃能长,吃肉致死②.妈妈责骂“我”③.带回中老年麦片④.颜色好看⑤.外婆高兴地聊当年吃席趣事,狠夹一筷子却勉强下咽⑥.普通的红糖18.第⑦段:动作描写,“熬”写出时间紧,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妈妈得知“我”在城里被子薄后通宵赶制被子的迅速、细致、辛苦,表现了妈妈对“我”的关爱。语言富有表现力。第⑫段:反复、叠词、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外婆年老动作迟缓,表达了外婆对“我”买给她的兔子的疼爱,更隐含着外婆对“我”的思念和爱。语言富有表现力。19.C20.文中写了“我”从城里带回了“袖珍兔”“金丝熊”“中老年专用红糖”等礼物给家人,这些从城里带回的实际物品大多没什么用处,“我”所能带给家人的关怀远远比不上她们给予“我”的爱(“我”对于家人的爱的感激),表达出了“我”因无法陪伴她们(她们逐渐老去)而感到深深的遗憾和愧疚。【解析】【导语】李娟的文章以温情与幽默相交织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在城市打拼的人返乡后所面临的尴尬与感慨。作者通过带回的无用礼物,如“袖珍兔”和“金丝熊”,揭示在城市与故乡之间的差异与代沟,同时表达了对家人的爱与歉意。母亲用行动传递出的无言关怀,体现出亲情的牵绊,是文章的情感核心。全篇细腻又不失幽默的描写,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作者对家人无私而深沉的爱。【17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概括。(1)根据已知信息带回两只“袖珍兔”可知,答案可定位至第②段,根据“结果,买回家喂了不到两个月,每只兔子就长到了好几公斤。比一般的家兔还大,贼肥贼肥的,肥得跳都跳不动了,只好爬着走。真是没听说过爬着走的兔子。而且还特能吃,一天到晚三瓣嘴喀嚓喀嚓磨个不停,把我们家越吃越穷”可知,“袖珍兔”特点是:特能吃能长,吃肉致死。(2)根据已知信息“带回两只‘金丝熊’”和“少了条长尾巴的耗子”可知,答案可定位至第③段,根据“我妈一看,立刻骂了我一顿”和“我再仔细一看,没错,的确是耗子,只是少了条长尾巴而已”可知,家人的反应是:妈妈责骂我。(3)根据已知信息“大家都没吃过”和“高兴,外婆喝了两口后不肯喝第三口”可知,答案可定位至第⑧段,根据“每次回家前一天,总在超市里转啊,转啊。转到‘中老年专柜’,看到麦片,就买回去了”可知,此处我带回家的物品是:中老年麦片。(4)根据已知信息“带回咸烧白”可知,答案可定位至第⑨段,根据“一碟一碟放在超市里的冷柜里,颜色真好看,和童年记忆里的一模一样”可知,烧白的特点是:颜色真好看。(5)根据第⑨段“外婆看了也很高兴,我在厨房忙碌着热菜,她就搬把小板凳坐在灶台边,兴致很高地说了好多话,大都是当年在乡坝吃席的趣事”和“等咸烧白蒸好端上来时,她狠狠地夹了一筷子。但是勉强咽下去后,悲从中来”可知,家人的反应是:外婆高兴地聊当年吃席趣事,狠夹一筷子却勉强下咽。(6)根据带回“中老年专业红糖”和第⑪段“这回又买些什么好呢?最后只好买了一包红糖。但是红糖在哪里没有卖的啊?虽然这种红糖上明确地标明是中老年专用红糖”可概括出:普通的红糖。【18题详解】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第⑦段“她挂了电话,立刻买来驼毛洗了,烧旺炉子烘干,再用柳条儿抽打着弹松、扯匀,细细缝了纱布,熬了一个通宵才赶制出来”一句运用了动作描写,“挂”“买”“烘”“抽打”“扯”“缝”“赶制”等一系列的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妈妈得知我被子单薄后的担心及连夜赶制被子的速度及细致认真。同时,“熬”字用得特别好,体现出妈妈对我浓浓的爱和无微不至、不求回报的关心。第⑫段“外婆缓慢地弯下腰去,慢慢地,慢慢地,终于够着了兔子,然后吃力地把它抱起来”,句中“缓慢地”“慢慢地”“吃力地”运用了重复和细节描写,生动地刻画出外婆因为年老体弱而行动迟缓的情景。这样的描写不仅让人感受到外婆身体的不便,更突出她对兔子的爱护和温柔耐心,体现了亲人之间深厚的感情。此刻,兔子承载着外婆对“我”的思念和爱意,是一种情感的寄托。【19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C.第③段“我妈一看,立刻骂了我一顿:‘五块钱啊?这么贵!真是,家里还少了耗子吗?到处都跑的是,还花钱在外面买……’”写出了妈妈因我乱花钱买不适用东西的心疼,体现了妈妈勤俭节约,而第⑬段“晚上,妈妈脱下自己的大衣把笼子层层包裹起来,但还是怕它冷着,又包了一层毛衣”一句,写出了妈妈对家中事物的疼惜,更表达了妈妈借对小耗子的呵护,这是“我”送的,呵护小耗子,也是在呵护“我”,表达对在外工作的“我”的思念和疼惜。此项“因为小耗子价格不菲,所以妈妈百般呵护”说法有误。故选C。【20题详解】本题考查标题含义。从字面上看,标题直接指向了作者从城里带回给家人的各种物品,如“袖珍兔”“金丝熊”和“中老年专用红糖”等。这些物品是作者对家人关爱的体现,然而,正如文中所述,这些礼物往往并不能真正满足家人的需求,如兔子和金丝熊的饲养问题,以及红糖的普通性。从更深层次来看,这些从城里带回的物品实际上只是作者所能给予家人关怀的一种象征。文章通过描述家人对作者的深深关爱和期待,如母亲不远千里送来驼毛被,以及外婆对作者带回的礼物的珍视和期待,突显了家人对作者的深厚情感。然而,与家人的付出相比,作者所能带给家人的关怀显然远远不够。同时,标题中的“所能带给”也透露出一种遗憾和愧疚的情感。作者深知自己无法长时间陪伴在家人身边,无法给予她们更多的关爱和照顾,因此只能通过带回一些物品来表达自己的心意。然而,这些物品往往无法替代真正的陪伴和关爱,这也让作者深感遗憾和愧疚。四、名著阅读(9分)21.关于《红星照耀中国》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A.《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埃德加·斯诺,这本书讲述了红军很多英勇的事迹,如在长征中强波大渡河、通过大草地等。B.这本书写了两个层面的事实:一是作者1936年6月至10月采访“红色中国”的过程;二是“红色中国”的历史、现状和未来。C.这部作品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全面地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D.《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的小说,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百科全书”。【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理解和辨析。D.《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而不是小说。作者埃德加·斯诺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田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等,这些都是基于事实的报道,并非虚构的小说情节;故选D。22.填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提到的“他显然是中国人中间最罕见的一种人,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他是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中,“他”指的是周恩来。在“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已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他不知疲倦”中,“他”指的是__________。在“他的谈话举止里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转弯抹角的作风”中,“他”指的是__________。【答案】①.贺龙②.彭德怀【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在《红星照耀中国》中,“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已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他不知疲倦”中的“他”指的是贺龙。贺龙的外貌和精神状态被这样描述,展现出他精力充沛、身体强壮的特点。贺龙在革命中表现出强大的领导力和战斗能力。他出身贫苦,凭借自己的勇敢和号召力,拉起了一支队伍,在革命斗争中勇往直前,像老虎一样勇猛。他领导的部队在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本人也历经诸多艰难险阻,始终保持着积极的战斗意志,这种身体和精神上的强健与不知疲倦的特质在他的革命生涯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他的谈话举止里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转弯抹角的作风”中的“他”指的是彭德怀。彭德怀的这种作风与他的性格特点密切相关。在革命队伍中,彭德怀是一位性格直爽的将领。他在作战指挥、与人交流等方面都体现出这种直截了当的风格。在作战时,他能够迅速做出决策,不拖泥带水;在和部下或者战友交流时,也能够坦诚相待,这种作风有助于提高军队的效率,也体现出他豪爽、真诚的性格特点。23.《红星照耀中国》是纪实性很强的报道作品。主要有3个特点:一是报道的准确性,二是语言的平实性,三是态度的鲜明性。请你结合下面选段,任选两个特点简要分析。长征的统计数字是触目惊心的,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发生在路上某个地方,总共有十五个整天用在打大决战上。路上一共三百六十八天,有二百三十五天用在行军上,十八天用在夜间行军上。剩下的一百天——其中有许多天打遭遇战——有五十六天在四川西北,因此总长五千英里的路上只休息了四十四天,平均每走一百一十四英里休息一次。平均每天行军七十一华里,即近二十四英里,一支大军和他的辎重要在地球上最险峻的地带保持这样的平均速度,可说是奇迹。【答案】示例:报道的准确性。如“十五个整天”“一共二百六十八天”等具体的数字准确报道了红军长征路途的艰难。增加可信度。态度的鲜明性:许多言语中都表明作者态度,如“最险峻的地带”“近乎奇迹”表明作者对红军的肯定赞扬敬佩之情,态度鲜明。【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及语言赏析。《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埃德加·斯诺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该书绝大部分素材来自作者采访的第一手资料,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结合“长征的统计数字是触目惊心的,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发生在路上某个地方,总共有十五个整天用在打大决战上。路上一共三百六十八天,有二百三十五天用在行军上,十八天用在夜间行军上。剩下的一百天——其中有许多天打遭遇战——有五十六天在四川西北,因此总长五千英里的路上只休息了四十四天,平均每走一百一十四英里休息一次。平均每天行军七十一华里,即近二十四英里”可知,文段中出现了“十五个整天”“三百六十八天”“二百三十五天”“十八天”“一百天”“五十六天”“四十四天”“一百一十四英里”“七十一华里”“近二十四英里”等一系列具体且精确的数字。这些数字详细地说明了红军长征过程中战斗天数、行军天数、休息天数以及行军路程和速度等情况。由此可知,作者通过这些具体数字准确地报道了红军长征路途的艰难,让读者能够直观地了解长征的真实情况,增加了报道内容的可信度,体现了《红星照耀中国》报道的准确性这一特点。结合“一支大军和他的辎重要在地球上最险峻的地带保持这样的平均速度,可说是奇迹”可知,“地球上最险峻的地带”强调了红军长征所经过区域的环境恶劣程度,突出了长征的艰难;“可说是奇迹”直接表明了作者对红军能够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保持“平均每天行军七十一华里,即近二十四英里”这样的速度的高度评价。由此可知,从这些表述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作者对红军的肯定、赞扬和敬佩之情,态度鲜明,体现了《红星照耀中国》态度的鲜明性这一特点。结合“长征的统计数字是触目惊心的,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发生在路上某个地方,总共有十五个整天用在打大决战上。路上一共三百六十八天,有二百三十五天用在行军上,十八天用在夜间行军上。剩下的一百天——其中有许多天打遭遇战——有五十六天在四川西北,因此总长五千英里的路上只休息了四十四天,平均每走一百一十四英里休息一次。平均每天行军七十一华里,即近二十四英里”可知,文段没有使用华丽的辞藻和复杂的修辞手法,而是用简洁、直白的语言,如“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有二百三十五天用在行军上”等,将红军长征中的各种数据和情况清晰地呈现出来。由此可知,这种平实的语言风格,让读者能够轻松理解作者所传达的信息,符合纪实性报道作品的特点,体现了《红星照耀中国》语言的平实性这一特点。五、写作(50分)24.在鲁迅笔下,恩师藤野先生是个伟大的人;在朱德心里,母亲永远是他要感激的人;而茨威格认为,列夫·托尔斯泰其貌不扬却有着一双目光深邃而犀利的眼睛。(1)在你的生命中,你是否曾被“那个人”深切地打动了呢?是否有人为你留下了那一缕特别的光亮呢?请你自拟题目,写一写那个于你而言特别的他(她),展示出他(她)的个性形象或性格品质,字数不少于6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2)在别人的眼里,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模样,或奔放热情,或安静内敛,或才华横溢,或内心细腻……你是否认同别人对你的评价呢?请以“这就是我”为题,写一篇作文,向大家展示自己的个性和风采,字数不少于6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答案】例文一:那束照亮我生命的光在记忆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如璀璨星辰,闪耀在生命的天空,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于我而言,张老师便是那束特别的光亮,用知识与爱,为我指引方向,温暖我的心房。初次见到张老师,是在新学期的开学典礼上。她身着一袭素色连衣裙,长发披肩,脸上洋溢着亲切的笑容,目光中透着温和与坚定。那一刻,我便被她独特的气质所吸引。当她走上讲台,用清脆悦耳的声音进行自我介绍时,我知道,这个老师一定不一般。张老师教我们语文,她的课堂生动有趣,仿佛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能将我们带入一个个奇妙的世界。她讲解古诗词时,总是绘声绘色,让那些晦涩难懂的诗句瞬间变得鲜活起来。记得有一次学习李白的《将进酒》,张老师一边激情澎湃地朗诵,一边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着诗中的场景,让我仿佛看到了李白在酒桌上豪情万丈、举杯邀月的画面。在她的引导下,我渐渐爱上了古诗词,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张老师不仅在学习上对我们悉心教导,在生活中也给予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有一次,我在体育课上不小心扭伤了脚,疼得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张老师得知后,立刻放下手中的工作,匆匆赶来,小心翼翼地将我扶起,带我去医务室。一路上,她不停地安慰我,让我不要害怕。到了医务室,她又忙前忙后,帮我挂号、缴费,陪着我做检查。等医生处理好伤口后,她还亲自送我回家,并叮嘱我要好好休息。那一刻,我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张老师就像我的妈妈一样,关心着我、爱护着我。然而,张老师对我们的爱并非毫无原则的溺爱。她对我们的学习要求十分严格,作业必须按时完成,书写要工整规范,答题要条理清晰。如果我们犯了错误,她会严肃地批评我们,但同时也会耐心地帮助我们分析原因,指导我们改正。在她的严格要求下,我的学习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学习态度也变得更加端正。在张老师的影响下,我变得更加自信、勇敢,对学习充满了热情。她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成长的道路,让我在迷茫中找到了前进的方向。虽然张老师已经不再教我们了,但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