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围绕"学习说明性文章"这一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分别是《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装满昆虫的衣袋》《变色龙》《金蝉脱壳》。这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介绍了自然知识,内容丰富有趣,语言生动准确。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以诗歌的形式,描绘了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兴趣。《装满昆虫的衣袋》通过讲述法布尔小时候对昆虫的痴迷,展现了他对科学的热爱和执着追求。《变色龙》生动地介绍了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让学生了解到变色龙是一种奇特的动物。《金蝉脱壳》细致地描写了金蝉脱壳的过程,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奥秘。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学习说明性文章的表达方法,了解文章是如何抓住事物特点进行介绍的。教学难点是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对科学精神的赞美,并能仿照课文的写法进行习作。
二、单元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段落。2.学会本单元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4.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对科学精神的赞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兴趣。5.学习说明性文章的表达方法,能抓住事物特点进行介绍,并能仿照课文的写法进行习作。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习说明性文章的表达方法,了解文章是如何抓住事物特点进行介绍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段落。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对科学精神的赞美,并能在习作中表达出来。仿照课文的写法进行习作,做到条理清楚,抓住事物特点。
四、教学方法1.朗读感悟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2.自主探究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探究文章的表达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3.合作交流法: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分享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4.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安排《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2课时
《装满昆虫的衣袋》2课时
《变色龙》2课时
《金蝉脱壳》2课时
单元练习2课时
六、教学过程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同学们,大自然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它蕴含着无穷的奥秘。在大自然中,我们可以欣赏到壮丽的山河,感受到清新的空气,还能观察到各种各样有趣的动植物。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大自然,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板书课题)2.引导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正音。运用多种方式理解"芬芳""沃野""鸣禽""畅谈"等词语的意思。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写了哪些内容?4.交流反馈,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学习第一部分(第1、2节)1.指名朗读第1、2节,思考:这两节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去吧,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等诗句,体会大自然的美好,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3.指导朗读,读出向往、急切的语气。
四、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1.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2.指名朗读课文第一部分,回顾上节课内容。
二、学习第二部分(第36节)1.学生自由朗读第36节,思考:这部分诗从哪些方面描绘了大自然的神奇美妙?2.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指导。3.全班汇报,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交流:"祖国敞开了绿色的大门":把大自然比作绿色的大门,形象地写出了大自然的广阔和神秘。"给孩子们一片清凉的绿阴":描绘了大自然为孩子们提供了舒适的环境。"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引导孩子们去感受大自然的清新气息。"青山说:攀登吧,饱览无限的风光,满怀少年的豪情!绿水说:前进吧,奔向浩瀚的大海,显示少年的胸襟!":运用拟人的手法,青山和绿水分别对孩子们发出邀请,鼓励他们勇敢探索大自然,表达了大自然对孩子们的期望。4.指导朗读,读出亲切、热情的语气。5.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大自然对孩子们的殷切期望。
三、学习第三部分(第7、8节)1.指名朗读第7、8节,思考:这两节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让明亮的眼睛去发现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用绚丽的色彩去描绘果园的丰收,沃野的耕耘"等诗句,体会作者希望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大自然,用自己的双手去描绘大自然的美好愿望。3.指导朗读,读出坚定、自信的语气。
四、总结全文1.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思考:课文为什么把大自然比作"绿色的课本"?2.学生交流,教师总结:因为大自然像课本一样,蕴含着丰富的知识,能让我们学到很多东西,所以把它比作"绿色的课本"。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孩子们的殷切期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五、拓展延伸1.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大自然中的发现和收获。2.鼓励学生课后继续观察大自然,写一篇观察日记。
六、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2.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节赞美大自然的诗。
《装满昆虫的衣袋》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人对某件事物非常痴迷,他们会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甚至达到了忘我的境界。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对昆虫非常痴迷的人,他就是法布尔。(板书课题)2.介绍法布尔:法布尔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文学家,他一生都在研究昆虫,写下了《昆虫记》这部伟大的著作。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正音。运用多种方式理解"痴迷""迷恋""小心翼翼"等词语的意思。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装满昆虫的衣袋"写了法布尔小时候的哪几件事?4.交流反馈,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学习第一部分(第1节)1.指名朗读第1节,思考:这一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这一节开篇点题,引出下文,同时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四、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装满昆虫的衣袋》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1.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2.指名朗读课文第一部分,回顾上节课内容。
二、学习第二部分(第210节)1.学生自由朗读第210节,思考:法布尔小时候对昆虫痴迷到了什么程度?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2.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指导。3.全班汇报,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交流:"他把鸭子赶进池塘以后,就去水边逮蝴蝶,捉甲虫,或是蹲下来静静地观察奇妙的水底世界:漂亮的螺壳、来回穿梭的游鱼、五彩缤纷的蠕虫......":通过描写法布尔赶鸭子后去做的事情,表现了他对昆虫的痴迷,连鸭子都顾不上管了。"傍晚,暮色笼罩了田野,爸爸妈妈忙完了农活,发现法布尔不见了,不由得着急起来,在田野上高声呼喊儿子。":从爸爸妈妈的着急呼喊,侧面烘托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忘记了回家。"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她,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法布尔为了找到一种昆虫,三天前就开始关注,表现了他对昆虫的执着和痴迷。4.指导朗读,读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之情。5.引导学生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热爱,以及他认真观察、坚持不懈的精神。
三、学习第三部分(第1112节)1.指名朗读第1112节,思考:这两节写了什么?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正是这种对昆虫的痴迷,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这句话,理解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与他成为昆虫学家之间的关系。3.指导朗读,读出对法布尔的赞美之情。
四、总结全文1.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思考:从法布尔的身上,你学到了什么?2.学生交流,教师总结:我们要学习法布尔对昆虫的热爱,对科学的执着追求,以及认真观察、坚持不懈的精神。3.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五、拓展延伸1.推荐学生阅读《昆虫记》,了解更多昆虫的知识。2.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兴趣爱好,并谈谈自己打算如何坚持下去。
六、布置作业1.把法布尔小时候的故事讲给家人听。2.写一篇读后感,表达自己对法布尔精神的敬佩之情。
《变色龙》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变色龙吗?变色龙是一种非常奇特的动物,它能够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改变自己身体的颜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变色龙的课文。(板书课题)2.引导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正音。运用多种方式理解"端详""凶相毕露""绘声绘色"等词语的意思。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变色龙写了哪几件事?4.交流反馈,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学习第一部分(第18节)1.指名朗读第18节,思考:这部分写了什么?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我们"发现变色龙、端详变色龙、放回变色龙这三件事,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指导朗读,读出好奇、惊讶的语气。
四、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变色龙》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1.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2.指名朗读课文第一部分,回顾上节课内容。
二、学习第二部分(第915节)1.学生自由朗读第915节,思考:变色龙有哪些外形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的?2.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指导。3.全班汇报,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交流:"变色龙全身翠绿。椭圆形的头上长着三角形的嘴,两眼凸起,凶相毕露。":从整体到局部,描写了变色龙的颜色和头部的形状、眼睛等,写出了变色龙外形的奇特。"身躯呈长筒状,隆起的背部酷似龟背,腹部两侧长着四只短脚,尾巴尖细。":继续描写变色龙的身躯、背部、腹部和尾巴,进一步展现了它外形的独特。"别看它样子挺迟钝,可反应相当敏捷。":通过对比,突出了变色龙反应敏捷的特点。4.指导朗读,读出对变色龙外形特点的惊叹之情。5.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写作方法。
三、学习第三部分(第1617节)1.指名朗读第1617节,思考:变色龙是怎样捕食的?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突然,它像箭一样冲出去,刹那间,又像喷泉一样,把嘴里的鱼连带河水一齐喷射出去。"等句子,体会变色龙捕食的迅速和准确。3.指导朗读,读出紧张、精彩的感觉。
四、学习第四部分(第1820节)1.指名朗读第1820节,思考:变色龙变色的原因是什么?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原来,变色龙的皮肤会随着周围环境颜色的变化而变化。"这句话,理解变色龙变色的原理。3.指导朗读,读出恍然大悟的语气。
五、总结全文1.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思考: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变色龙的?2.学生交流,教师总结:课文从变色龙的外形特点、捕食、变色等方面介绍了变色龙,让我们对变色龙有了全面的了解。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变色龙的喜爱之情,以及对大自然神奇奥秘的赞美。
六、拓展延伸1.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还知道哪些有趣的动物,它们有什么特点。2.鼓励学生课后观察一种动物,写一篇短文介绍它的特点。
七、布置作业1.背诵描写变色龙外形特点的段落。2.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种自己熟悉的动物。
《金蝉脱壳》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金蝉脱壳吗?金蝉脱壳是一种非常神奇的自然现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金蝉脱壳过程的课文。(板书课题)2.引导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正音。运用多种方式理解"搜索""枝繁叶茂""聚精会神"等词语的意思。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4.交流反馈,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学习第一部分(第12节)1.指名朗读第12节,思考:这部分写了什么?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我最爱捉蝉。有一天,在树干上发现了一只肥肥的、通身发着金黄色亮光的蝉虫。"这句话,了解事情的起因。3.指导朗读,读出发现蝉虫时的惊喜之情。
四、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金蝉脱壳》第二课时
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标准版汽车租赁合同范本
- 2025二手车买卖交易合同范本
- 2025年个人租房合同范文
- 羽毛球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 2025简易办公室租赁合同
- 2024年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招聘事业编制人员真题
- 2024年伊春市南岔县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
- 太原境内旅游合同范本
- 2024年启东农村商业银行招聘真题
- 手绘学术论文答辩模板
- 小黑鱼续集6篇
- 云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
- 我们的衣食之源第一课时
- 2022中国大连高级经理学院网络培训岗位人员公开招聘模拟检测试卷【共500题含答案解析】
- YY 0341.1-2020无源外科植入物骨接合与脊柱植入物第1部分:骨接合植入物特殊要求
- 自考04747Java语言程序设计(一)自学辅导资料
- 三级动火证 模板
- 毕业论文-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浇花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XK3168电子称重仪表技术手册
- 电梯系统质量检查记录表
- 最新山东地图含市县地图矢量分层可编辑地图PPT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