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鲁迅《祝福》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引导学生了解鲁迅及其作品的时代背景,掌握文中重要的字词和文学常识。帮助学生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分析小说的主题思想,理解小说通过祥林嫂这一典型形象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培养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学习通过肖像、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来塑造人物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文本、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小说的情节、人物和主题,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将《祝福》与其他同时期作品进行对比,加深学生对鲁迅作品风格和特色的理解,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体会封建社会对劳动妇女的压迫和摧残,感受作者对旧时代的批判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爱他人的人文情怀。激发学生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努力追求平等、自由、幸福的人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把握小说的情节发展,分析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及其典型意义。理解小说主题,体会作者通过祥林嫂的悲剧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批判精神。学习小说通过多种描写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2.教学难点深入理解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特别是鲁镇的社会环境描写对烘托人物、推动情节、深化主题的重要意义。领会小说含蓄深沉的语言风格,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理解作者复杂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讲解小说的背景知识、情节结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使学生对文本有初步的整体认识。2.阅读法: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文本,通过精读、略读、跳读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把握关键信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围绕小说的情节、人物、主题等问题展开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4.角色扮演法:让学生选择小说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通过模仿人物的语言和行为,更深入地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增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5.比较阅读法:将《祝福》与其他同时期或相关题材的作品进行比较,分析它们在主题、人物、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异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鲁迅作品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1.展示一组反映封建社会劳动妇女悲惨生活的图片,如裹小脚的妇女、在田间劳作的农妇、遭受打骂的女仆等,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谈谈自己的感受。2.提问:在封建社会,像这样的劳动妇女还有很多,她们的命运如何?是什么造成了她们的悲惨遭遇?由此引出鲁迅的小说《祝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5分钟)1.简要介绍鲁迅的生平经历、文学成就和思想转变,让学生了解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作品深刻反映了中国社会的种种问题和人民的苦难。2.介绍《祝福》的写作背景:《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是鲁迅短篇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当时,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封建礼教、封建迷信思想依然根深蒂固,广大劳动妇女深受其害。鲁迅通过描写祥林嫂的悲惨命运,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1.学生默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2.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小说围绕祥林嫂写了哪几个主要情节?祥林嫂的人生经历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事件是什么?3.学生发言,教师总结小说的情节结构:序幕:祝福景象与鲁四老爷结局:祥林嫂寂然死去开端:祥林嫂初到鲁镇发展:祥林嫂被迫改嫁高潮:祥林嫂再到鲁镇尾声:祝福景象与我的感受4.引导学生梳理祥林嫂的人生经历:第一次到鲁镇:勤劳善良,做工卖力,深受鲁家喜爱。被迫改嫁:反抗无果,遭受打骂,精神受到极大创伤。再到鲁镇:神情麻木,沦为乞丐。最终死去:在祝福声中悲惨离世。
(四)精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20分钟)1.分组讨论:祥林嫂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中具体的描写语句进行分析。2.各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祥林嫂的人物形象:勤劳善良:她手脚壮大,做工不惜力气,"食物不论,力气是不惜的",在鲁家做工时,"实在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命运悲惨:她经历了丧夫、丧子等一系列重大打击,最终在贫病交加中悲惨死去。顽强抗争:面对封建礼教的压迫,她曾试图反抗,如逃婚、撞香案等,但最终未能摆脱命运的束缚。愚昧麻木:她深受封建礼教和迷信思想的毒害,相信灵魂的存在,捐门槛赎罪,却仍被视为不祥之人,最终精神崩溃。3.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描写祥林嫂的手法:肖像描写:通过对祥林嫂不同时期外貌的描写,展现她的命运变化。如"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这是祥林嫂初到鲁镇时的外貌,显示出她年轻、健康、朴实。而"她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则是祥林嫂再到鲁镇时的外貌,表现出她经历了巨大的痛苦和折磨,已经失去了生机和活力。语言描写:祥林嫂的语言简洁、质朴,同时又充满了无奈和悲哀。如她反复诉说自己儿子阿毛被狼吃掉的事情,"我真傻,真的,我单知道下雪的时候野兽在山坳里没有食吃,会到村里来;我不知道春天也会有。我一清早起来就开了门,拿小篮盛了一篮豆,叫我们的阿毛坐在门槛上剥豆去。他是很听话的,我的话句句听;他出去了。我就在屋后劈柴,淘米,米下了锅,要蒸豆。我叫阿毛,没有应,出去一看,只见豆撒得一地,没有我们的阿毛了。他是不到别家去玩的;各处去一问,果然没有。我急了,央人出去寻。直到下半天,寻来寻去寻到山坳里,看见刺柴上挂着一只他的小鞋。大家都说,糟了,怕是遭了狼了。再进去;他果然躺在草窠里,肚里的五脏已经都给吃空了,手上还紧紧的捏着那只小篮呢。......"这段语言生动地表现了祥林嫂失去儿子后的悲痛和自责。行动描写:祥林嫂的行动也体现了她的性格特点。如她"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表现出她的温顺和善良。而她捐门槛时的"坦然的心态",则表现出她对封建礼教的虔诚和愚昧。心理描写:小说通过对祥林嫂心理活动的描写,深入揭示了她的内心世界。如她在捐门槛后"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表现出她以为自己已经赎清了罪孽,获得了新生的喜悦。而当她发现自己仍然被视为不祥之人时,"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则表现出她内心的绝望和痛苦。
(五)分析环境描写,体会主题思想(15分钟)1.引导学生找出小说中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的语句,并分析其作用。2.自然环境描写:"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这段描写渲染了旧历年底的热闹气氛,为下文祥林嫂的悲惨结局营造了一种压抑、沉重的氛围。"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得沉寂。"这里的雪景描写衬托出祥林嫂死后的凄凉和寂静,进一步烘托了小说的悲剧气氛。3.社会环境描写:"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这段描写通过对鲁镇酒店格局和顾客阶层的描写,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等级森严和贫富差距,为小说的情节发展和人物命运提供了社会背景。"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这里对鲁四老爷书房的描写,暗示了鲁四老爷的封建思想和文化观念,他是封建礼教的维护者和执行者,对祥林嫂的悲剧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4.总结环境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自然环境描写渲染了故事发生的氛围,如旧历年底的热闹与祥林嫂悲惨结局的对比,增强了悲剧色彩。烘托人物:社会环境描写烘托了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如鲁镇的社会环境揭示了祥林嫂所处的封建礼教压迫的社会背景,衬托出她的悲惨命运。推动情节:环境描写为情节的发展提供了背景和依据,如鲁镇酒店的格局和顾客阶层的描写,为下文祥林嫂在鲁镇的遭遇埋下了伏笔。深化主题:通过环境描写,作者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和残酷,深化了小说的主题,表达了对封建礼教的批判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六)主题探讨与拓展延伸(10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小说为什么以"祝福"为题?"祝福"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从情节结构上看,"祝福"是小说的线索,小说围绕"祝福"展开情节,祥林嫂的悲惨命运也是在"祝福"的特定环境中展现的。从主题表达上看,"祝福"与祥林嫂的悲惨命运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封建社会的不合理和残酷,深化了小说的主题。从环境描写上看,"祝福"的景象渲染了节日的气氛,与祥林嫂的悲剧形成强烈的反差,更增添了悲剧色彩。2.组织学生讨论:祥林嫂的悲剧仅仅是个人的悲剧吗?造成她悲剧的根源是什么?学生讨论后发言,教师总结:祥林嫂的悲剧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社会的悲剧。造成她悲剧的根源是封建礼教、封建迷信思想对劳动妇女的压迫和毒害。在封建社会,妇女没有独立的人格和地位,她们的命运完全由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决定。祥林嫂的反抗虽然表现出她对命运的不满,但她最终未能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成为了封建礼教的牺牲品。3.拓展延伸: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从《祝福》中得到的启示。学生发言,教师引导: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努力追求平等、自由、幸福的人生。同时,我们也要关注社会问题,反对封建残余思想,倡导文明、进步、和谐的社会风尚。要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关爱弱势群体,共同营造一个公平、正义、温暖的社会环境。
(七)课堂小结(5分钟)1.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小说的情节结构、人物形象、环境描写、主题思想等。2.强调鲁迅作品的重要价值和意义,鼓励学生课后继续阅读鲁迅的其他作品,加深对鲁迅及其作品的理解。
(八)布置作业(5分钟)1.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课堂所学知识。2.以"我看祥林嫂"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短文,表达自己对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和认识。3.推荐阅读鲁迅的其他小说,如《孔乙己》《药》《阿Q正传》等,并选择其中一篇写一篇读书笔记。
五、教学资源1.鲁迅《祝福》原文2.相关图片、视频资料3.多媒体教学设备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鲁迅的《祝福》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能够把握小说的情节结构、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主题思想。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阅读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比较阅读法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通过对小说中环境描写的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环境与人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焙烤食品制造市场推广策略考核试卷
- 玻璃加工过程中的精度控制考核试卷
- 煤炭行业的企业家精神与创新考核试卷
- 橡胶制品的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考核试卷
- 果蔬种植资源利用与保护考核试卷
- 期货市场交易策略回测平台服务考核试卷
- 病房护理设备的多功能一体化设计考核试卷
- 化学品在防伪印刷技术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电器具材料选择与应用考核试卷
- 视网膜脱离护理查房
- 男生穿搭技巧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飞机客舱保洁安全
-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完整版-1
- 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18年版)
- 高等数学(第五版)课件 3.1 微分中值定理与洛必达法则
- 眼科器械清洗消毒操作流程培训考试试题
-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体育与健康学业质量与学习评价解读-汪晓赞
-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原卷版)
- 福建省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技术标准
- DL∕T 5776-2018 水平定向钻敷设电力管线技术规定
- AQ 1011-2005 煤矿在用主通风机系统安全检测检验规范(正式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