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启蒙教学设计_第1页
声律启蒙教学设计_第2页
声律启蒙教学设计_第3页
声律启蒙教学设计_第4页
声律启蒙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声律启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朗读并背诵《声律启蒙》中的部分章节,如"一东""二冬"等。理解并掌握文中常见的实词、虚词、典故及对仗等古代文学知识。提高学生对古代汉语的语感,培养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声律启蒙》的韵律美和节奏美。运用小组合作探究、教师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文意,体会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鼓励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培养自主学习和知识迁移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文化素养,使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声律启蒙》的相关章节。理解文中重点字词的含义,掌握基本的文言文知识。2.教学难点体会《声律启蒙》中对仗的精妙以及典故的运用,感受其中的文化魅力。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写作和语言表达中,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三、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体会文章的韵律美和节奏美。2.讲授法:讲解重点字词、语法知识、典故等,帮助学生理解文意。3.小组合作探究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自主探究精神。4.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1.播放一段古典音乐,营造古典文化氛围。2.提问学生: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有一种形式优美、富有韵律的文学体裁,它讲究平仄、对仗,读起来朗朗上口,大家知道是什么吗?引导学生回答出对联。3.展示几副有趣的对联,如"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让学生感受对联的奇妙。4.引出《声律启蒙》,介绍其是一部专门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与对联有着密切的关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声律启蒙》的世界。

(二)介绍《声律启蒙》(3分钟)1.简要介绍《声律启蒙》的作者和成书背景。《声律启蒙》是清代车万育所作,旨在帮助儿童学习声韵格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2.说明《声律启蒙》的特点和价值。它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可以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三)初读感知(15分钟)1.教师范读"一东"部分,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2.学生跟读,模仿教师的朗读节奏和语调。3.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感受文章的韵律。4.指名朗读,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评价读音、节奏等方面的表现。5.全班齐读,读得通顺、流利、有节奏。

(四)文意理解(20分钟)1.逐句讲解"一东"部分的文意。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讲解:"云"和"雨"、"雪"和"风"、"晚照"(傍晚的阳光)和"晴空"相对,这是最基本的单字对。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你还能想到哪些类似的自然现象可以相对?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讲解:"来鸿"指飞来的大雁,"去燕"指飞去的燕子;"宿鸟"指归巢栖息的鸟,"鸣虫"指鸣叫的虫子,形成对仗。提问:从这两句中,你能体会到怎样的画面?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讲解:"三尺剑"指剑长三尺,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六钧弓"中"钧"是古代重量单位,六钧弓表示强弓。"岭北"和"江东"是地理位置的对举。让学生说一说知道的古代兵器和著名的地理方位名称。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讲解:"清暑殿"是人间消暑的宫殿,"广寒宫"是传说中嫦娥居住的月宫。引导学生想象清暑殿和广寒宫的样子,感受古人丰富的想象。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讲解:描绘了两岸清晨烟雾缭绕,杨柳依依,一片翠绿;一园之中春雨淅淅沥沥,杏花绽放,一片嫣红的美好景象。提问:这两句诗运用了哪些颜色词?有什么作用?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讲解:"两鬓风霜"形容旅人奔波劳苦,两鬓斑白;"途次"指旅途中。"一蓑烟雨"描绘了溪边老人披着蓑衣在烟雨朦胧中垂钓的情景。让学生谈谈对这两句所展现的不同人生状态的理解。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对文意的理解,提出疑问。教师巡视各小组,解答学生的疑惑。3.检查小组讨论情况,指名学生逐句翻译,其他学生补充纠正,教师总结强调重点字词和句式。重点字词:对(相对)、鸿(大雁)、宿(栖息)、钧(古代重量单位)、次(旅途中)、蓑(蓑衣)特殊句式:"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是典型的对仗句,上下句结构相同,词性相对。

(五)朗读背诵(10分钟)1.多种形式朗读"一东"部分,如男女赛读、小组接力读、个人展示读等,进一步巩固文意理解,同时感受韵律美。2.引导学生根据文意和节奏,尝试背诵。先让学生自己小声背诵,然后同桌之间互相检查背诵。3.指名学生背诵,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给予掌声鼓励。对于背诵有困难的学生,教师给予提示和引导,帮助其完成背诵。4.全班齐背,强化记忆。

(六)拓展延伸(10分钟)1.展示"二冬"部分的内容: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冯妇虎,叶公龙,舞蝶对鸣蛩。衔泥双紫燕,课蜜几黄蜂。春日园中莺恰恰,秋天塞外雁雍雍。秦岭云横,迢递八千远路;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2.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自主阅读"二冬"部分,尝试理解文意,并圈画出不理解的字词。3.小组内交流讨论,互相解答疑问,教师巡视并参与部分小组的讨论,给予指导。4.请小组代表分享小组讨论的成果,其他小组补充。教师对重点字词和对仗进行讲解。重点字词:暮(傍晚)、鼓(鼓楼的鼓)、晨(早晨)、钟(钟楼的钟)、冯妇(人名,善打虎)、叶公(人名,好龙)、课(采)、恰恰(形容黄莺啼叫的声音)、雍雍(形容大雁叫声)、迢递(遥远的样子)、嵯峨(山势高峻的样子)典故讲解:"冯妇虎"讲述了冯妇这个人善于打虎,后来看到老虎想要重新打虎却遭人议论的故事;"叶公龙"说的是叶公表面喜欢龙,真龙出现时却吓得要命的故事。通过典故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其含义和用法,感受古人用典的精妙。5.引导学生对比"一东"和"二冬"部分,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加深对《声律启蒙》对仗和韵律特点的理解。6.鼓励学生课后继续阅读《声律启蒙》的其他章节,或者阅读与古代文化、对联相关的书籍,如《笠翁对韵》《幼学琼林》等,拓展知识面,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七)课堂小结(5分钟)1.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声律启蒙》的基本情况、"一东"部分的文意理解、朗读背诵以及拓展延伸的"二冬"部分。2.强调《声律启蒙》作为传统文化经典的重要价值,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读经典,提升自身文化素养。3.对学生在本节课中的表现进行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提出改进建议,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和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积极性。

(八)布置作业(5分钟)1.背诵"一东"和"二冬"部分,家长签字确认。2.用自己的话将"一东"部分改写成一篇短文,要求语言通顺,能体现原文的意境。3.收集一副你喜欢的对联,并试着分析其对仗特点和表达的含义,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资源1.《声律启蒙》原文教材2.多媒体课件,包含古典音乐、相关图片、典故动画等3.辅助教学的参考书籍,如《古代汉语词典》《声律启蒙译注》等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声律启蒙》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在朗读、文意理解和文化感悟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收获。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