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语文综合素养测评)之文言文阅读技巧解析_第1页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语文综合素养测评)之文言文阅读技巧解析_第2页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语文综合素养测评)之文言文阅读技巧解析_第3页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语文综合素养测评)之文言文阅读技巧解析_第4页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语文综合素养测评)之文言文阅读技巧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语文综合素养测评)之文言文阅读技巧解析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文言文阅读技巧解析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是()A.吾欲之南海,何如?(《劝学》)B.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曹刿论战》)C.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泊船瓜洲》)D.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2.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及意义不正确的是()A.鸿门宴上,项伯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翼:名词作状语,像翅膀一样B.狐假虎威,欲以服人。(《狐假虎威》)假:借助,利用C.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关雎》)悠悠:形容词,遥远的样子D.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女娲补天》)石破天惊:形容词,形容声音巨大,使人震惊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这,这B.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伤仲永》)于:在,比C.惟解漫天作雪飞。(《春夜喜雨》)作:动词,成为,变成D.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跂:名词作动词,抬起脚后跟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A.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伤仲永》)于:在,比B.谨食之,时而献于公。(《狼》)于:给,向C.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鸿门宴》)意:名词,意图,用意D.沛公不胜酒力,不能辞。(《鸿门宴》)辞:动词,辞谢,推辞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A.然不自知者固前圣之所暨也。(《劝学》)暨:动词,到达B.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解:动词,解释,解答C.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跂:名词作动词,抬起脚后跟D.沛公不胜酒力,不能辞。(《鸿门宴》)辞:动词,辞谢,推辞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A.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解:动词,解释,解答B.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伤仲永》)于:在,比C.惟解漫天作雪飞。(《春夜喜雨》)作:动词,成为,变成D.沛公不胜酒力,不能辞。(《鸿门宴》)辞:动词,辞谢,推辞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A.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解:动词,解释,解答B.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伤仲永》)于:在,比C.惟解漫天作雪飞。(《春夜喜雨》)作:动词,成为,变成D.沛公不胜酒力,不能辞。(《鸿门宴》)辞:动词,辞谢,推辞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A.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解:动词,解释,解答B.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伤仲永》)于:在,比C.惟解漫天作雪飞。(《春夜喜雨》)作:动词,成为,变成D.沛公不胜酒力,不能辞。(《鸿门宴》)辞:动词,辞谢,推辞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A.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解:动词,解释,解答B.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伤仲永》)于:在,比C.惟解漫天作雪飞。(《春夜喜雨》)作:动词,成为,变成D.沛公不胜酒力,不能辞。(《鸿门宴》)辞:动词,辞谢,推辞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A.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解:动词,解释,解答B.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伤仲永》)于:在,比C.惟解漫天作雪飞。(《春夜喜雨》)作:动词,成为,变成D.沛公不胜酒力,不能辞。(《鸿门宴》)辞:动词,辞谢,推辞四、古诗文默写1.《离骚》中,诗人表达自己高洁品质的句子是:“__________。”2.《出塞》中,描写边塞壮丽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3.《登鹳雀楼》中,诗人表达壮志凌云的句子是:“__________。”4.《春望》中,诗人表达对国家命运的担忧的句子是:“__________。”5.《登高》中,诗人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6.《泊船瓜洲》中,诗人表达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7.《夜泊牛渚怀古》中,诗人表达对古代英雄的敬仰的句子是:“__________。”8.《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诗人表达豪情壮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9.《浪淘沙·北戴河》中,诗人表达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的句子是:“__________。”10.《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诗人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的句子是:“__________。”五、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我的母亲》我的母亲姓李,她的名字叫李氏。她生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卒于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我的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但她的一生却充满了坚韧和智慧。我的母亲从小生活在贫苦的家庭里,她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但她却非常聪明。她从小就跟随着父亲做农活,学会了耕种、收割、纺纱等农活。她还学会了织布、缝补等家务活。在我很小的时候,她就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我的母亲对我要求很严格。她教我读书、写字、做人。她常说:“人要活得有骨气,不能轻易向困难低头。”她用自己的行动教育我,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做坚韧不拔。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我的母亲给了我很多关爱。她关心我的学习,关心我的生活,关心我的健康。每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她总是第一个站出来支持我。她的关爱让我感到温暖,也让我更加坚强。母亲去世后,我深感悲痛。她的一生虽然平凡,但她的坚韧和智慧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前行。1.简述文章的主要内容。2.文章中“我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女性形象?3.文章中,作者对母亲的哪些品质表示了赞扬?4.文章的结尾,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5.请从文章中找出至少三个表现母亲“坚韧和智慧”的例子。六、作文请以“感恩”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要求:1.紧扣话题,立意鲜明;2.内容充实,感情真挚;3.结构完整,语言通顺。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文言文阅读技巧解析1.B解析:A项中的“之”是代词,指代前文提到的“南海”;C项中的“乃”是副词,表示“就是”;D项中的“之”是助词,表示所属关系。B项中的“于”都是介词,表示比较。2.C解析:A项中的“翼”是名词作状语,像翅膀一样;B项中的“假”是动词,借助,利用;C项中的“悠悠”是形容词,遥远的样子;D项中的“石破天惊”是形容词,形容声音巨大,使人震惊。3.D解析:A项中的“是”是代词,这,这;B项中的“于”是介词,在,比;C项中的“作”是动词,成为,变成;D项中的“跂”是名词作动词,抬起脚后跟。4.A解析:A项中的“于”都是介词,在,比;B项中的“于”是介词,给,向;C项中的“意”是名词,意图,用意;D项中的“辞”是动词,辞谢,推辞。5.B解析:A项中的“暨”是动词,到达;B项中的“解”是动词,解释,解答;C项中的“跂”是名词作动词,抬起脚后跟;D项中的“辞”是动词,辞谢,推辞。6.C解析:A项中的“解”是动词,解释,解答;B项中的“于”是介词,在,比;C项中的“作”是动词,成为,变成;D项中的“辞”是动词,辞谢,推辞。7.D解析:A项中的“解”是动词,解释,解答;B项中的“于”是介词,在,比;C项中的“作”是动词,成为,变成;D项中的“辞”是动词,辞谢,推辞。8.A解析:A项中的“解”是动词,解释,解答;B项中的“于”是介词,在,比;C项中的“作”是动词,成为,变成;D项中的“辞”是动词,辞谢,推辞。9.A解析:A项中的“解”是动词,解释,解答;B项中的“于”是介词,在,比;C项中的“作”是动词,成为,变成;D项中的“辞”是动词,辞谢,推辞。10.A解析:A项中的“解”是动词,解释,解答;B项中的“于”是介词,在,比;C项中的“作”是动词,成为,变成;D项中的“辞”是动词,辞谢,推辞。四、古诗文默写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解析:此句出自《离骚》,表达了诗人坚持自己信念的决心。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解析:此句出自《出塞》,描绘了边塞的壮丽景色和战士们的英勇。3.更上一层楼。解析:此句出自《登鹳雀楼》,表达了诗人立志高远,不断进取的精神。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解析:此句出自《春望》,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美好山河的眷恋。5.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解析:此句出自《登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6.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解析:此句出自《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