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投资管理模式_第1页
公司投资管理模式_第2页
公司投资管理模式_第3页
公司投资管理模式_第4页
公司投资管理模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司投资管理模式

第一节投资的动机与程序

一、投资的概念与种类

(-)投资的概念

投资是企业为了实现特定目的而进行

的资金投放行为。投资活动是企业财务

活动的重要构成部分。

(-)种类

1、按投资渠道分

(1)对内投资

(2)对外投资

2、按内容(对象)

(1)直接投资

(2)间接投资:证券投资

3、按准备持有的时候间的长短分

(1)长期投资

(2)短期投资

4、按投资项目的风险程度分

(1)确定性投资

(2)不确定性投资

5、按影响程度

(1)战略性投资

(2)战术性投资

(3)经营性投资

二、投资的动机

(-)追求经营规模的扩大

(二)提高企业资产的利用效果

(三)分散风险

(四)获取对目标企业的操纵权

流程再造

三、投资的决策程序

(-)明确投资目标

(-)提出投资方案

(三)投资方案的财务可行性研究

U!)投资方案的决策

相机治理

(五)投资方案的执行一资本预算

*第二节定资产(项目)投资P183

-204

一、固定资产投资的特点

定资产投资决策的通常程序

3估算出投资方案的预期现金流量

估计投资项目的预期现金流量是投资决

策的首要环节。

2、估计预期现金流量的风险

3、确定资金成本的通常水平

(1)关于借入资金,为实现的成本

(2)关于自有资金,为机会成本

4、根据各投资方案的投入与产出关系,

选择方案

二、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的概念

投资决策中的现金流量是指一个

项目所引起的企业现金流出与现金

流入的变动数量。

应注意:这里的“现金”是广义

的现金,既包含货币资金,也包含与

该项目有关的非货币资金的变现价

值。

(-)现金流量的分类

1.现金流出量

(1)概念:一个具体方案所引起的

企业现金流出的增加额。

(2)具体内容:

①购置定资产的价款,可能一次

或者分次支出

定资产的保护、修理等支出

③垫支的流淌资金T铺底资金

经营过程中的付现(经营)成本

2.现金流入量

(1)概念:一个具体方案所引起的

企业现金流入的增加额。

(2)具体内容:

①现销收入(应收账款等的收回金

额)

②上述固定资产出售(或者报废)

时的残值收入

③上述垫支流淌资金的收

约定:假如没有特别说明,现金流入

量的时间为期末,现金流出量的时间

为期初

3.现金净流量(NCF)

(1)概念:又称净现金流量

一定时期内一个具体方案所引起的

企业现金流入量与现金流出量之间

的差额。这里所说的“一定时期”有

的时候指“一年”,有的时候指投资

项目持续的“整个年限”。

(2)具体计算:

①通式

现金净流量=现金流入量-现

金流出量

②经营期间

现金净流量

=收现收入一付现成本一所得税

=税后利润+折旧等

③终结期

现金净流量

=收现收入一付现成本一所得税

=税后利润+折旧等+固定资产

净残值收入+收回垫支的流淌资金

(三)现金流量的估计

例1:P186例题

现金流入=240000

现金流出=115000+69000X40%=

142600

NCF0=-450000

NCF—=240000-142600=97400

=41400+56000

NCF5=97400+50000+120000

=267400

例2:

(1)新设备年折旧=(350000-

50000)。5=6万

(2)旧设备年折旧=(160000-

30000)+5=2.6万

(3)年折旧差额=6—2.6=3.4万

NCF0=-(350000-160000+40000)

=-230000

NCFI-4=55600

NCF5=55600+60000=115600

(四)利润与现金流量的关系

1.确定的基础不一致。利润按照权

责发生制确定,现金净流量根据收

付实现制确定。

2.投资决策中以现金流量作为重

点,而把利润的研究放在次要位

置。原因如下:

(1)整个投资有效年限内利润总计

与现金净流量总计是相等的,因

此,现金净流量能够取代利润作为

评价净收益的指标;

(2)利润在各年的分布受折旧、存

货计价、间接费用分配方法、成本

计算方法等人为因素的影响,而现

金流量的分布不受这些人为因素

的影响,可保证评价的客观性。

(3)在投资分析中考察现金流淌状

况比盈亏状况更重要。

总之,在投资决策中更要重视现金流

量的分析。

*三、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的通常方法P1

-204

(-)通常方法的分类(根据分析评价

时所使用的指标分)

1、非贴现的方法(不考虑时间价值,

是辅助方法),如:

A投资回收期法B会计收益率法

2、贴现的方法(考虑时间价值,是

要紧方法),如:

A净现值法B净现值系数法

C获利指数法D内含报酬率法

E贴现后的投资回收期法

(-)非贴现分析评价方法简介

1、投资回收期法

(1)基本原理:根据投资回收期来评

价方案优劣。

(2)投资回收期(PP)的含义:

(3)投资回收期的计算:

①在原始投资一次支出、每年现

金净流量相等的情况下:

投资100万元,每年末收回20

万元->5年

原始投资额

投资回收期二每年现金净流量

A项目投资100万元,1一4年为

建设期,每年收回20万元。T?

A、不考虑建设期

5年

B、包含建设期

9年

B项目投资100万元,每年收□

30万元T?

第3年末时累计收回90T10未

收回

第4年末时累计收120

3—4年

3+10+30=3.3

C项目投资80万元,当年投产,

投产后各年现金净流量如下:

年1234567合

份计

NCF8251517183010123

累33486583

未72473215

4+15+18=4.83V

②在原始投资不是一次支出或者

每年现金净流量不相等时:

投资回收期=(n-1)+至第n

年初仍未收回的投资额/第n

年现金净流量

(其中:n是至第n年末累计收回

的投资总额一投资总额的

差第一次出现正数时所对应

的年序数)

(4)决策标准:投资回收期越短,方

案越有利o

通常是将估计的投资回收期与要求的

投资回收期进行比较,假如前者短于

后者,该方案可行。

关于两个或者以上的可行投资项目,

假如是互斥的,则选择回收期最短的

项目;假如是相互独立的,则先安排

收期短的项目,后安排回收期长的

项目。

(5)评价:

①优点:计算简便,且易为决策

人懂得。

②缺点:

A忽视了时间价值

B没有考虑回收期以后的收益,且

容易放弃早期收益少而晚期收

益多的项目,导致决策急功近

利。

③结论:过去作为评价方案最常用

的方法,而目前只作辅助方法。

2.会计收益率法

(1)基本原理:根据会计收益率评

价方案的优劣。

(2)会计收益率的计算:

会计收益率=年均净收益/原

始投资额

=年均净现金流量/原始投资额

(3)决策标准:会计收益率越大,

方案越有利。

(4)评价:计算时使用普通的会计

收益与成本观念,根据会计报表

上的数据直接进行,方法简便,

应用广泛。

(-)贴现方法简介

*1.净现值法

(1)基本原理

使用净现值作为评价方案优劣的指

标。

(2)净现值(NPV)的含义:是特定

方案未来现金流入的现值与未来

现金流出的现值之间的差额。

或者:特定方案未来各期现金净

流量的现值。(P187最后一行的金额

折现)NPV

(3)净现值的计算

①计算公式(P19h192)

方法1:各期现金流入量的现值一

各期现金流出量的现值

<CFICFO

i(l+Otz-i(l+Otz

方法2:各期现金净流量的现值J

弋NCFt

②贴现率的确定:

A、根据资金成本确定

B、根据企业要求的最低资金利润

率确定T必要报酬率

(2)决策标准

①净现值大于。时,表示贴现后现金

流入大于贴现后现金流出,该投资项

目的报酬率大于预定的贴现率,该投

资项目可行。

②净现值等于0时,该投资项目的

报酬率等于预定的贴现率,该投

资项目可行。

③净现值小于0时,该投资项目的

报酬率小于预定的贴现率,该投

资项目不可行。

(4)净现值法的理论根据:

①假设估计的现金流入在年末确

信能够实现

②假设原始投资按预定的贴现率

借入

③净现值为正数时,说明偿还本息

后该项目仍有剩余的收益,故可

行;净现值为0时,意味着偿还

本息后一无所获;净现值为负数

时,表示该项目收益不足以偿还

本息,故不可仃。

(5)举例

例1:P186

所需资金45万元均从银行借入,年

利率10%o

要求:①计算各年的现金净流量

(NCF)P187

②计算净现值(NPV);

NPV=(-450000)XPVIF(10%,0)

97400XPVIFA(10%,5)+170000

XPVIF(10%,5)

或者=一450000+97400XPVIFA

(10%,4)+267400XPVIF(10%,5)

=24813

③使用净现值法决策

例2P188

要求的最低报酬率10%

NCFo=-(190000+40000)=-230000

NCFI-4=55600

NCF5=55600+60000=115600

NPV=-230000XPVIF(10%,0)+

55600XPVIFA(10%,4)+115600XPVIF

(10%,5)=-230000+55600X3.1699

+115600X0.6209

或者:NPV=-230000XPVIF(10%,0)

+55600XPVIFA(10%,5)+60000XPVIF

(10%,5)

1503:

企业拟投资于A项目,建设期三年,

项目动工时需一次投入300万元,第

二、三年初分别投资200万元。第1见

年初投产时需一次性投入配套资金

100万元(在项目报废时全额收)o

从第四年开始,每年取得销售收入

400万元,付现成本260万元,该项

目的有效期为5年,到期报废时收

残值35万元。该项目按直线法计提

折旧(不考虑借款费用资本化问题)。

企业的所得税率为40%o

企业要求的投资收益率(或者资金成

本率)为5%。

要求:1、计算各年的现金净流量

(NCF);

2、计算该项目的净现值

(NPV);

3、根据净现值法推断项目是

否可行。

1、各年的现金净流量(NCR)

NCFo=-3OO万元

NCF1-2=-200万元

NCF3=-100万元

年折旧=(300+200+200-35)4-5

=133万元

年税后利润=(400-260-133)X

(1—40%)=4.2万元

NCF4-7=4.2+133=137.2万元

NCF8=137.2+35+100=272.2万元

2、净现值NPV=[-300-200X

PVIFA(5%,2)-100XPVIF(5%,3)]

+[+137.2XPVIFA(5%,4)XPVIF

(5%,3)+272.2XPVIF(5%,8)]

=[-300-200X1.8594104308-

100X0.8638375985]+[+137.2X

3.5459505042X0.8638375985)+

272.2X0.6768393620]

=-153.77

或者

=[-300-200XPVIF(5%,1)一

200XPVIF(5%,2)-100X

PVIF(5%,3)]+[137.2XPVIF(5%,4)

+.........137.2XPVIF(5%,7)+272.2

XPVIF(5%,8)]

3、推断

1504:

项目一次性投资净现值

甲502

乙1003

要求:请进行投资决策。

互斥、独立?

(6)评价:

①优点: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在理

论上也比其他方法更完善。

②缺点:

A不便于投资规模不一致的投资

项目之间的比较

B不反映投资项目可达到的具体

报酬率。

2.净现值率法(系数、指数)

(1)原理

假如净现值率20,可行;反之,不

可行。

(2)净现值率的计算

净现值

净现值率=投资额的现值

(3)评价

3.获利指数法

(1)获利指数法的基本原理:使用

获利指数作为评价方案的指标。

(2)获利指数的含义与计算

①含义

项目投资后各年净现金流量的现值

(产出)与投资额的现值(投入)比

②计算

珏粕14匕曲一投产后各年现金净流量的现值

获利珀数=投资额的现值

投资后各年现金净流量的现值一投资额的现值

投资额的现值

=净现值率+1

(3)决策标准

①获利指数大于1时,表示贴现后现

金流入大于贴现后现金流出,收益超过

成本,该投资项目的报酬率大于预定的

贴现率,该投资项目可行。

②获利指数等于1时,表示贴现后现

金流入等于贴现后现金流出,收益等于

成本,该投资项目的报酬率等于预定的

贴现率,该投资项目仍可行。

③获利指数小于1时,表示贴现后现

金流入小于贴现后现金流出,收益低于

成本,该投资项目的报酬率小于预定的

贴现率,该投资项目不可行。

(4)评价

①优点:便于比较原始投资额不相

同的两个或者以上投资项目的获

利能力

②缺点:不反映投资项目可达到的

具体报酬率

(4)与净现值法的异同

①相同点:都需要计算现值,都可

用来评价投资方案,但都不反映

投资项目本身可达到的具体报酬

率。

②不一致点:净现值法下净现值是

个绝对数,反映投资的效益;而

获利指数法中的获利指数是个相

对数,反映投资的效率,便于投

资规模不一致的投费项目之间的

比较。

4.内含报酬率法(IRR)

(1)基本原理

使用内含报酬率作为评价方案的指

(2)含义

(3)决策标准

①投资方案的内含报酬率不低于

企业要求的必要报酬率(资金成

本)时,可行。

②投资方案的内含报酬率小于企

业要求的必要报酬率(资金成本)

时,不可行。

(4)内含报酬率(IRR)的含义

方案本身所能达到的报酬率,也就

是净现值等于0时的折现率。

(5)计算

①直接计算法

100(1+1)=105

1=5%

100(1+1)3=140

②查表法

③“逐步测试法”(或者称之“试

误法”)

例1

投资100万元,当年投产,可在投

产后的每年收回现金18万元,有

效期8年,则内含报酬率为多少?

IRR

100=18XPVIFA(IRR,8)

PVIFA(IRR,8)=5.5556

查PVIFA表,

A、假如表中有相应的系数,则与

该系数对应的I便是IRR;

B、假如表中没有相应的系数,则

按内插法求出IRRo

例2:

投资85595元,15年期,

(1)假如每年现金净流量为10000元,

则IRR?

85595=10000XPVIFA(IRR,15)

PVIFA(IRR,15)=8.5595

IRR=8%

(2)假如1一5年现金净流量8000元,

6—10现金净流量11000元,11-15年

现金净流量10500元。则IRR?

85595=8000XPVIFA(IRR,5)+11000

XPVIFA(IRR,5)XPVIF(IRR,5)+

10500XPVIFA(IRR,5)XPVIF(IRR,

10)

85595=8000XPVIFA(IRR,5)+11000

X[PVIFA(IRR,10)-PVIFA(IRR,5)]

+10500X[PVIFA(IRR,15)-PVIFA

(IRR,10)]

IRR1=11%,

右边=8000XPVIFA(11%,5)+

11000XPVIFA(11%,5)XPVIF(11%,

5)+10500XPVIFA(11%,5)XPVIF(11%,

10)

=8000X3.6959+11000X3.6959

X0.5935+10500X3.6959X0.3522

=67364

IRR2=8%

右边=?

(6)评价

①优点:P196

②缺点:手工计算的工作量大,但能

够通过应用软件(EXCEL)很快求

解。

(7)内含报酬率与净现值法、获利

指数法的比较

①净现值法根据绝对数评价方

案,而内含报酬率与获利指数法

都是根据相对比率来评价方案,

绝对数指标不便于投资规模不一

致的投资项目之间的比较,而相

对数指标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但

需注意,比率高的方案,其绝对

数不一定大,反之也一样。假如

两个方案是互斥的,应选择绝对

数大的方案;假如两个方案是相

互独立的,应先安排相对数大的

方案,资金充足时再安排相对数

较低的方案。

②内含报酬率与获利指数法也有

区别。内含报酬率法不必事先选

择贴现率,而是根据计算出来内

含报酬率来安排独立投资的先后

次序,只是最后需要一个切合实

际的资金成本或者投资报酬率来

推断方案是否可行。而获利指数

法需要一个适合的贴现率将现金

流量折为现值,贴现率的高低会

影响方案的先后次序,同时计算

结果没有揭示方案本身所能达到

的收益能力具体有多高。

(三)指标的结合应用

1.根据两类指标推断方案均不可

行T不可行

2.根据两类指标推断方案均可行

一可行

3.根据一类指标推断方案可行,但

根据另一类指标推断方案不可行

(D假如贴现指标可行,非贴现

指标不可行T可行;

(2)假如贴现指标不可行,非贴

现指标可行T不可行。

见、风险项目决策

1.常用方法:

A风险调整贴现率法B确信

当量法

2.*风险调整贴现率法简介

(1)基本原理:使用含有风险报酬

的贴现率来计算净现值,然后根据

净现值法的规则来选择方案。

(2)风险调整贴现率的计算

k=i+b■Q

①Q(变化系数)的计算

Q=D/EPV

其中:D(综合标准差)=(&表示

第t年的标准差)

EPV=(表示各年现金流入预期

值的现值之与)

②b(风险报酬斜率)的计算一高

低点法或者直线回归法

(3)根据风险调整贴现率计算各方

案的净现值(NPV)

(4)根据各方案的净现值决策

(5)评价:

A优点:比较符合逻辑,不仅为理

论家认可,而且广泛使用。

B缺点:把时间价值与风险价值混

在一起,并据此对现金流量贴

现,意味着风险随时间推移而

加大,这有的时候与事实不

符。

3.确信当量法简介

(1)基本原理:

(2)确信当量系数的确定:(风险越

大,系数越小)

①根据变化系数与之的经验关系

来确定

②根据有风险报酬率与无风险报

酬率之间的函数关系确定

(3)将各年现金流量按确信当量系

数约当后,使用无风险报酬率折

现,再根据各方案的净现值决策。

(4)评价:

A优点:(即风险调整贴现率法的

缺点)B缺点:系数难以确定

4.风险调整贴现率法与确信当量法

的比较

五、资本限量决策

第三节对外直接投资

对外直接投资的含义与特点P227

-231

(-)含义

对外直接投资是指企业根据事先拟定

的合同协议或者章程等文件,直接向被

投资单位投入资产,以期获取投资收益

的行为。

(-)特点

对外直接投资与证券投资共同构成了

企业对外投资,但相比较于证券投资而

言,对外直接投资是通过投资单位与被

投资单位的直接接触与协商,最终达成

共识,并形成具有法律效果的书面文件,

如章程、协议、契约或者合同等,并以

此来确定各方的权利与义务,进行收益

的最终分配;而证券投资属间接投资,

需通过第三方才能得以实现。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具有出资方式灵活

多样的特点,企业能够以现金、实物资

产与无形资产等形式来达到投资的目

的,而证券投资基本上是以现金形式出

资的。因此,对外直接投资方式更有利

于企业对闲置实物资产的投资,企业能

够用房屋、设备等固定资产与材料等流

淌资产作为资本,实现对外投资的目的。

二、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与方式

(-)原因

1、充分利用企业的资产

2、满足企业特定经营的需要

3、分散投资风险

(-)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

3联营投资

2、并购投资一“休克鱼”

三、联营投资决策

3含义

又称合资投资,是指企业与其他单位

按照章程或者协议条款,共同出资,组

建合资经营企业的对外投资活动。在投

资各方组建联营企业时,联营各方应本

着平等互利、共担风险、共同经营的原

则,享有权利与承担义务。由于联营企

业审批程度简单,且具有跨行业、跨所

有制,甚至跨国界等特点,因而进展迅

速,已成为企业对外投资的重要部分。

2、分类:

⑴按照投资合作伙伴的性质不一致

①国内联营企业

②外商投资企业

⑵按照投资各方的紧密程度不一致

①紧密型联营

②半紧密型联营

③松散型联营

(3)按联营企业的法律组织形式的不

一致

①有限责任公司

②股份有限公司。

在有限责任公司下,联营企业拥有独

立法人地位,企业以其全部财产对外承

担经济责任,投资各方按章程规定的出

资比例缴付资本,并以此为标准参与收

益分配;股份有限公司要求将企业的股

本折成等额的股份,出资者依照其占有

的股权比例享有权利与承担义务。

3、联营投费的决策

具体评价方法可结合固定费产投资决

策方法。

U!1、并购投资决策P517—535

(一)含义

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企业为了获得其他

企业的操纵权而进行的产权交易活动。

(-)类型

1、按行为方式分

(1)汲取并购。汲取并购是一个企

业汲取另外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企业,

汲取方继续存在,被汲取企业解散的一

种并购方式。

(2)新设并购。新设合并是两个或

者两个以上企业合并成一个新的企业,

原企业解散一种并购方式。

2、按并购双方产品与产业的联系划分

(1)横向并购

(2)纵向并购

(3)多角并购

3、按并购涉及被并购企业的范围划分

(1)整体并购

(2)部分并购

4、按企业并购双方是否友好协商划分

(1)善意并购

(2)敌意并购

5、按并购交易是否通过证券交易所划

(1)要约收购

(2)协议收购

6、按并购的实现方式划分

(1)承担债务式并购

(2)现金购买式并购

(3)股份交易式并购

(三)并购的动因

1、操纵资源与产品销售市场

2、实现战略重组,开展多元化经营

3、谋求管理协同效应

4、谋求经营协同效应

(1)生产规模经济

(2)企业规模经济

5、谋求财务协同效应

(1)提高财务能力

(2)合理避税

(3)提高每股收益

(4)预期效应

6、降低代理成本

7、其他

(四)企业并购的通常程序

1、提出并购意向

2、签订协议,报有关方面批准

3、进行工商变更登记。

(五)企业并购的财务分析

1、并购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

(1)资产价值基础法

(2)比率法

(3)贴现现金流量法等。

2、并购的资金筹措

(1)增资扩股

(2)股权置换(换股)

(3)金融机构信贷

(4)卖方融资(推迟支付)

(5)杠杆收购

3、并购成本分析

(1)并购完成成本

(2)整合与营运成本

(3)并购退出成本

(4)并购机会成本

4、企业并购的风险分析

(1)营运风险

(2)信息风险

(3)融资风险

(4)反收购风险

(5)法律风险

(6)体制风险

5、并购后对企业财务影响的分析

(1)并购对企业每股收益的影响

(2)对股票市场价值的影响

并购过程中,每股市价的交换比率是

谈判之重点。公开上市的股票,其价格

反映了众多投资者对该企业内在价值的

推断。因此,股价可反映该企业的获利

能力、股利、企业风险,资本结构、资

产价值及其他与评价有关的因素。股票

市价的交换比率为:

股价交换比率=对被并购企业每股作价

被并购企业每股市价

=并购企业每股市价X股票交换率

被并购企业每股市价

这一比率若大于1,表示并购对被并购

企业有利,企业因被并购而获利;而若

该比率小于1,则说明被并购企业因此而

遭受缺失。

第四节证券投资

一、证券投资与项目投资的区别

(一)证券投资的内容

债券、股票与基金

(-)与项目投资的区别:

1.性质不一致。项目投资为直接投

资;而证券投资为间接投资。

2.分析方法不一致。项目投资需事

先制造出备选方案,然后分析研究

各方案的可行性及优劣次序,并据

以决策;而证券投资是在证券市场

中选择适宜的证券并构成证券组合

作为投资方案,然后分析研究各方

案的可行性及优劣次序,并据以决

策。

二、债券投资决策

(一)债券投资的目标

高收益低风险

(-)债券投资收益的评价

1、评价债券投资收益水平的指标

(1)债券内含价值

(2)到期收益率/持有期间的收益率

2、债券内含价值的计算与应用

(1)什么是内含价值

在考虑了风险、票面利率、市场利

率等有关因素后所确定的经济价值。

(2)计算通式:

债券内含价值=面值的现值+各

期利息的现值

(3)应用

①债券内含价值不低于市价(买

价),投资可行;

②债券内含价值与面值的关系:

A相等(平价)-票面利率等

于市场利率

B债券内含价值大于面值(溢价)

一票面利率大于市场利率

C债券内含价值小于面值(折价)

—票面利率小于市场利率

3、到期收益率的计算及其应用

(1)什么是到期收益率

(即债券投资项目的内含报酬率)

以102万元购入M公司债券。该债

券面值100万元,票面利率6%,三年

期,每年末付息一次,到期按面值偿

还。

市场利率5%

到期收益率R?

(2)计算方法:

A使用简便方法(不考虑时间价值)

(100-102+6x3)-3

R=102

B使用试误法(考虑时间价值)I

102=6%X100XPVIFA(3,I)+100

XPVIF(3,I)

(3)应用:

1)到期收益率反映债券投资按复

利(或者单利)计算的真实收益

率,是选购债券的标准之一,到

期收益率高于(或者不低于)投

资人要求的报酬率时,投费于该

债券可行(与按债券内含价值决

策的结论相一致)。

2)每年计息一次、到期按面值偿还

并按平价发行,债券的到期收益

率等于其票面利率。假如具备了

其中的任意两条而不一致时具

备余下的第三条,债券的到期收

益率则不一定等于其票面利率。

3)假如不是每年计息一次、或者不

是到期一次还本,但总能够找到

一个恰当的发行价格,使债券的

到期收益率等于其票面利率。

4)不能与持有期间的收益率混淆

(三)债券投资风险的评价一风险

类别、导因及规避方法

1、违约风险(债务人偿债能力、诚

信度)一不买质量差的债券(如买

国库券、“金边债券”)

2、利率风险(到期时间越长,此风

险越大)一分散债券的到期日、

定利率与浮动利率搭配)

3、购买力风险(胀、缩)一买预期

报酬率会上升的债券(如浮动利率)

4、变现力风险(流淌性)一不购

买冷门债券(如投资于国库券)

5、再投资风险(到期时再投资的报

酬率)一购买优质的长期债券

注意:

(1)规避某一特定风险的方法

(2)购买国库券仍可能遇到什么风

险,但不可能面临什么风险?

三、股票投资决策

(-)股票投资的目的

1、操纵

2、获利

(-)股票内含价值的计算

1.通式(与债券内含价值比较):

P217

(1)股利的确定:取决于每股收益

(盈余)与股利支付率两个因素。

(2)贴现率的确定:投资人要求的

最低报酬率(K),有三种方法。

A根据历史上普通股长期的平均

收益率确定(如美国为8—10%)

B参照债券的收益率,加上一定的

风险报酬率确定

C直接使用市场利率

2.零成长股票的价值(即Do=DF

D2.........Dt=D,n-8)

V=7(注意变换使用,如求KT

投资者的内含报酬率,也是发行者的

资金成本)

3.臼定成长股票的价值

[固定成长率为g(k>g)时,Dt=Do

(1+g)口

(1)计算公式:

A(i+g)D],、

V=k-g=(k>g)

(2)变换式:

DI

K=y+g

4.应说明的问题:

公式中预期的股价与报酬率,往往

与后来的实际进展有很大差别,预

测的误差影响每一股票的绝对值,

但往往不影响其优先次序,故对决

策正确性的影响通常不大,故这种

情况下的预测与分析仍是有用与必

要的。

(三)股票的预期报酬率及其作用

P。代表普通股第t年初市价,Pt代

表普通股第t年底的市价

D。代表最近刚支付的股利,1代表

第t年的股利。

(1)股票的(年)预期报酬率的计

2+(”6)

R=

(2)股票预期报酬率的作用:

股票预期报酬率高于投资者要求

的最低报酬率(Rs)时,可行。

U!)市盈(比)率分析一计算股票

价值、估计股票风险的粗略方法

1.市盈(比)率的含义(每股市价/

每股盈余)

Pricetoearningsratio

2.用市盈(比)率估计股价

(1)股票价值=行业平均市盈率

X该股票每股盈余

(2)股票价格=该股票市盈率

X该股票每股盈余

3.用市盈率估计股票风险

(1)行业平均的市盈率在10—11之

间,企业的市盈率在5-20之间是

比较正常的,而过高或者过低的市

盈率都不是好兆头。

(2)通常认为,股票的市盈率比较

高,说明投资者对公司的未来充满

信任,这种股票的风险较小,但应

注意不是越高越好。

(3)市盈率超过20的股票,是不正

常的,很可能是股价下跌的前兆,

风险相当大。

(4)市盈率在5下列的股票,前景

比较悲观,风险较大。

(5)预期的通胀或者提高利率,会

使市盈率普遍下降,反之上升;公

司预期的利润增长,会使市盈率上

升,反之下降;债务比重大的公司

市盈率较低。

如1、证券投资组合的定性、定量分析

(一)什么是投资组合

(-)证券组合的定性分析

-传统方法,从投资者对证券投资

的目标出发,研究如何进行证券组

合,以实现投资者的目标。

1、确定投资目标一总目标为高报

酬、低风险,具体目标因人而异(注

意:保证投资的安全是实现投资目标

的前提):

①有的是为了取得稳的经常收

入(投资对象最好为:分期付息

的债券、资信好的大公司与公用

事业单位的股票)

②有的是为了资本增长(投资对象

最好为:增长型的股票或者不断

积存投资所得进行再投资)

③有的既是为了取得经常收入,又

是为了资本增长(应选择不一致

的投资对象,分别作出安排)

有的是为了其他目标,如使短期

闲置的资金获取一定收益(投资

对象应选择流淌性或者变现性好

的短期债券)

2、选择证券

①熟悉每种证券的特点一选择

的基础。

②确定证券组合的风险水平,即决

定愿意承担风险的大小。有三种

情况:

A高风险组合(选择销路好、预

期盈利超过平均收益的公司股

票,如电力、制药、高科技公司)

B中等风险组合(选择一些债券

与一些公用事业或者成熟工业

的股票,如汽车、化工、钢铁公

司)

C低风险组合(选择政府债券与

一些高质量的股票,收益不高但

可靠)。

③按分散化原则选定具体证券品

种(通常有5—10种证券就可达到

分散风险的目标,组合内的证券

越多,风险越小,但同时预期的

报酬也会越低)。分散化的方式包

含:

A种类的分散一债券与股票搭

B(债券)到期日的分散一债券

到期日不一致,可分散利率风险

C部门或者行业的分散一新兴

工业与成熟工业、工业与其他行

业、大起大落的股票与变化不大

的股票相互搭配

(3)监视与调整

根据股市综合指数,审查投资证券

组合是否达到了市场平均收益水

平。出现下列情况时,应考虑重新

组合证券投资:

A投资没有达到原定目标

B投资人本身财务状况发生变

化而修改其投资目标

C投资证券组合没有达到市场

平均收益水平

D组合内某种证券出现了特殊

情况

2、证券组合的定量分析一当代证

券组合理论

(1)风险分散理论

①风险分散理论的基本内容:投资

组合能降低风险。若干种股票构成

的投资组合,其收益是这些股票各

自收益的加权平均数,但其风险不

等于(通常为低于)这些股票的加

权风险。

②投资组合对投资风险的具体影响

A组合内的证券完全负有关,组合

的风险全部抵消(即标准差为0)

组合内的证券完全正有关,组合

的风险不减少也不扩大(即标准

差不变)

C现实经济生活中,各股之间不可

能完全正有关,也不可能完全负

有关,大部分股票间的有关程度

在0.5—0.7之间,因此证券组合

能够降低风险,但不能完全消除

风险。

D证券组合内的证券种类越多,风

险越小。假如一个投资组合包含

了全部股票,则只承担市场风险,

而不承担公司的特有风险。

③对“风险分散理论”的评价:需

要通过复杂的计算才能确定证券

之间的有关程度,然后才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