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西省新余市中考一模生物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江西省新余市中考一模生物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江西省新余市中考一模生物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江西省新余市中考一模生物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江西省新余市中考一模生物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江西省新余市中考一模生物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关于生命现象与生物特征的对应关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生物能适应环境

B.螳螂捕食小昆虫—生物进行生命活动需要物质和能量

C.猫妈妈一窝生出五只毛色不同的小猫——生物具有生长的现象

2.下列关于“尝试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设置对照实验时,除水温外,其余因素均不相同

B.先将金鱼放入水中,再调节水温,立即计数即可

C.金鱼鲤盖开闭1次,可计数为金鱼呼吸1次

D.这个探究实验可以依据假设修改实验数据

3.下列现象与“雷鸟的羽毛在冬天呈白色,春天换为灰色”这一现象,不相类似的是()

A.生活在炎热缺水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

B.蚯蚓的活动能使土壤疏松,并能提高土壤肥力

C.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叶退化成针形

D.在寒冷海域中生活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

4.如图是制作临时装片时盖盖玻片的操作,正确的是()

5.用显微镜观察经染色的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与原因分析不吻合的一项

是()

选项实验现象可能的原因

A视野中有许多黑色圆圈(气泡)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

B视野中细胞破裂制作装片时滴加清水

C视野中有许多污点载玻片擦拭不干净

D视野中的物象不清晰观察者使用了平面镜

A.AB.BC.CD.D

6.金秋时节的黄河入海口,连绵成片的盐地碱蓬逐渐褪去绿衣,裹上红装,呈现出奇幻的“红地毯”

景观。这是由于随气温降低,叶绿素减少,花青素增多。花青素位于盐地碱蓬细胞的()

A.叶绿体B.液泡C.细胞膜D.细胞核

7.下图是草履虫结构示意图。若在草履虫培养液中加入酵母菌,则消化酵母菌的结构是()

A.①B.(2)C.(3)D.(4)

8.如图是洋葱种子的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子叶(一片)

A.胚芽、胚轴、胚根、子叶构成胚

B.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

C.种子萌发时,子叶率先突破种皮

D.洋葱属于单子叶植物

9.为了探究绿色植物和种子的生命活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并进行以下实验,以下有关说法正

确的是()

A.利用甲装置可探究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条件是光

B.植物在有光时进行光合作用,无光时进行呼吸作用

C.乙装置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种子进行光合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D.丙装置中蜡烛熄灭是因为种子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了二氧化碳

10.图甲、乙表示绿色植物细胞中两种生理过程,M、N表示两种不同的物质,①、②表示细胞中

不同的结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过程和乙过程能同时发生在叶肉细胞中

B.甲过程有能量的释放,乙过程有能量的储存

C.M物质表示有机物,N物质表示二氧化碳

D.结构①表示线粒体,结构②表示叶绿体

11.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从2022年秋季开始,劳动技术课进入课堂,中学生

进行参观、访问、并且亲自栽培植物,学到了与书本一样有用的实践知识。在实践中,下列措施与

目的不一致的是()

A.在傍晚或阴天移栽植物是为了增强幼苗的呼吸作用

B.农田要及时排涝是为了促进根部的呼吸

C.在塑料大棚内增加适量的二氧化碳浓度是为了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D.利用嫁接技术可以让一株月季开出不同品种的花

12.将蔬菜集中堆放保存,较长时间后会发热进而出现腐烂。蔬菜中产生热量的生理过程是

()

A.呼吸作用B.蒸腾作用C.光合作用D.运输作用

13.对于饮食安全,您认为下列哪种做法是正确的:()

A.膨化食品味美可口,可以经常吃

B.夏天气温高,可多吃冷饮来降温

C.合理膳食,多吃谷物和水果蔬菜

D.吃剩的菜要放进冰箱保存,才可以拿出来直接食用

14.如图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a、b代表呼吸运动过程,c、d代表气体,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过程a与b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

B.气体c代表氧气,气体d代表二氧化碳

C.血管乙中的血液进入心脏时最先进入左心房

D.与血管乙相比,血管甲的血液中含有更多的氧

15.如图为某人正常进食午餐后,血液流经某器官A的示意图,①②③表示血管,箭头表示血流

方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A是肺,则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②》①

B.若A是肾脏,则血液中尿素含量②,①

C.若A是小肠,则血液中营养物质含量①〉②

D.若A是大脑,则血液中氧气含量①,②

16.珊瑚虫和涡虫的共同特征是()

A.身体呈两侧对称B.体表有刺细胞

C.有口无肛门D.背腹扁平

17.图阴影部分表示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共同特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都是生来就有B.都要生活经验

C.都由环境因素决定D.都与遗传物质有关

18.下列对细菌、真菌和病毒的描述,正确的是()

A.通过显微镜观察菌落的特征来区分细菌和真菌

B.新鲜蔬菜冷藏保鲜的原理是冷藏条件下微生物无法生存

C.细菌、真菌和病毒的生殖细胞分别是芽泡、抱子和结晶体

D.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含有的酶能够把葡萄糖转化为乳酸

19.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细菌模型,其中明显缺失的是()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鞭毛

A.线粒体B.叶绿体C.细胞核D.DNA

20.下列与生物分类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分类的主要依据是生物间的相似程度

B.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远的

C.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

D.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二'非选择题(5小题,共30分)

21.下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中未体现出非生物部分和o

(2)图中共有5条食物链,写出其中一条食物链:

(3)该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0

(4)如果该生态系统中喷洒了含有汞的农药,体内残留汞最多的生物是o

(5)青蛙和蜘蛛的关系是。

22.图甲是生物兴趣小组绘制的大豆结构层次图,图乙是绘制的人体结构层次图。请据图回答下列

问题。

图甲

图乙

(1)图乙中A到B过程称为,B到C过程称为0

(2)图甲h与图乙中(填标号)属于同一结构层。甲比乙少了这一结构层

次。

(3)人由小长大,是从图乙所示的[]开始的。

2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1年9月,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的“人工合成淀粉”重大科技成果论文在《科

学》发表。科研团队设计出H步反应,在实验室中首次实现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合成。人工合成淀

粉原理是化学一生物法:在无细胞系统中,用二氧化碳和电解产生的氢气合成淀粉。

在此之前,人类通过种植玉米、小麦等农作物获取淀粉。玉米等农作物中淀粉的合成与积累涉

及60余步生化反应以及复杂的生理调控,但是能量转化效率仅为2%左右。而按照目前实验室技术

参数,在能量供给充足条件下,理论上1立方米大小的生物反应器年产淀粉量相当于5亩土地玉米

种植的淀粉产量(按中国玉米淀粉平均亩产量计算),其效率比玉米中的淀粉生物合成效率高&5

倍。

这一影响世界的重大颠覆性技术成果,其意义不仅使淀粉生产的传统农业种植模式向工业车间

生产模式转变成为可能,同时对于解决当今世界存在的粮食危机、温室效应等热点问题具有重大且

深远的现实意义。

(1)自然界中,植物合成淀粉必须在绿色植物含有的细胞中进行,合成的有机物通

过叶脉中的运输到其他各器官。

(2)下列措施能提高植物光合作用效率的有—(填字母)。

A.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

B.降低光照强度

C.合理密植

(3)人工合成淀粉的原料是和,实质是将电能转

变为,储藏在淀粉中。

(4)“人工合成淀粉”这一成果可以用于解决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有

(任写一点)。

24.人的棕色眼睛和蓝色眼睛是由一对基因控制(显性基因用D表示,隐性基因用d表示)。如图一

是一个家族眼睛颜色的遗传情况,图二所示是人的生殖过程中,一个受精卵分裂后偶然发育为两胚

胎,两个胚胎双发育成两个孩子的部分阶段,请分析回答:

(1)在人的眼球中,使眼睛呈现棕色或蓝色的结构是。由图一家庭眼睛颜色遗传情况

可推断,4和5的基因组成分别是、,6的基因型是。

(2)7和8的子女中,有两个是双胞胎,其生殖过程如图二所示,据此可知(填数字

序号)是双胞胎,A和B所含的性染色体分别是、-在上述生殖过程中,产生

A的器官是,A和B结合为受精卵的场所是。

(3)如果3和4再生一个孩子,则这个眼睛颜色是蓝色的概率是。生个孩子是男孩的

概率是o生个蓝色眼睛男孩的概率是O

(4)10与父母眼睛颜色不同,10的眼睛颜色为蓝色,这种变异属于的变异。

25.某学校生物课外活动小组进行了“锌对动物的生长发育的影响”的探究活动,请你帮助该小组成

员完成下列实验并回答相关的问题:

⑴提出问题:略

⑵作出假设:略。

⑶实验方案:①将生理状况相同的小鼠平均分成A、B两组,每组各10只,且雌雄各半;②A

组喂食普通饲料,B组喂食等量的缺锌饲料,其他生长条件相同;③每天早晨称量小鼠的体重,测

量身长。

(1)实验数据:

组别体重增加平均值/克身长平均值/厘米

A260.5523.34

B140.5216.53

①由表中数据可知,B组小鼠的体重增加平均值和身长平均值均(填“大于”或“小

于“)A组小鼠,由此可得出结论:o

②实验中A组的作用是;每组选取10只小鼠的目的

是o

(2)小鼠的肾脏同人、猪等一样。小鼠尿液的形成主要包括的滤过作用和的

重吸收作用等。

答案解析部分

1.B

2.C

3.B

4.C

5.D

6.B

7.D

8.C

9.A

A.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作为原料,同时光照也是必要条件。甲装置a中的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

碳,瓶内的绿色部分与瓶外的绿色部分形成以二氧化碳为变量的对照试验;瓶外的见光与遮光部分

形成以光照为变量的对照试验;可见甲装置可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条件是光,A正

确。

B.植物的光合作用必须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进行,B错误。

C.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十分旺盛,通过呼吸作用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

浑浊,所以丙装置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种子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C错

误。

D.丙装置中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瓶中的氧气,所以燃烧的蜡烛熄灭,不是种子萌发进行

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的原因,D错误。

故选Ao

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

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来构建自身的各个组成部分。呼吸作用是指细

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10.A

11.A

12.A

13.C

14.C

15.D

A、若A是肺,那么这是一个气体交换的场所。在肺部,血液会释放二氧化碳并吸收氧气。因此,

当血液从①流向②时(即经过肺部后),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应该减少,而不是增加。A错误。

B、若A是肾脏,肾脏是形成尿液并排出废物(包括尿素)的器官。当血液流经肾脏时,尿素等废

物会被过滤到尿液中并排出体外。因此,当血液从①流向②时(即经过肾脏后),血液中的尿素含

量应该减少。B错误。

C、若A是小肠,小肠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当血液流经小肠时,小肠会吸收食物中的营

养物质并将其输送到血液中。因此,当血液从①流向②时(即经过小肠后),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含

量应该增加。C错误。

D、若A是大脑,大脑是一个高度耗氧的器官。当血液流经大脑时,大脑会消耗大量的氧气并产生

二氧化碳等废物。因此,当血液从①流向②时(即经过大脑后),血液中的氧气含量会减少。D正

确。

故答案为:D

血液循环的途径:

组织细胞

(氧气)]I(二氧化碳等废物)

状裾女血液从士力时全身毛细上、下上。户

体循环:左心室一主动脉—血管网一腔静脉一右心房

--------动脉血----------静脉血.体循环中的变化起点:左心室泵出的含氧丰富的动脉

肺循环:左心房一肺静脉一“鲁擀一肺动脉一右心室

(氧气)[](二氧化碳)

肺泡

血。流经部位: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入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

房。变化:在这个过程中,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给组织细胞,同

时带走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因此,当血液流经全身毛细血管网后,其成分由

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为含氧较少、含二氧化碳等废物较多的静脉血。

肺循环中的变化:起点:右心室泵出的含氧较少的静脉血。流经部位:肺动脉、肺泡毛细血管网、

肺静脉,最后流入左心房。变化:在肺泡毛细血管网中,血液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将二氧化碳排

出体外,并吸收肺泡中的氧气。因此,当血液流经肺泡毛细血管网后,其成分由含氧较少的静脉血

变为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肺主要功能:进行气体交换,即吸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以维持体内外环境的相对稳定。相关过

程:在肺泡毛细血管网中,通过呼吸运动实现气体交换。

心脏主要功能:作为血液泵,推动血液在全身循环。工作方式:通过左右心室的收缩和舒张,将血

液泵入主动脉和肺动脉,从而完成体循环和肺循环。

小肠主要功能:营养吸收的主要场所。相关过程:食物在小肠中被消化成小分子物质后,通过小肠

黏膜上的绒毛结构吸收进入血液,如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等。

肾主要功能:过滤血液中的水分和代谢废物,形成尿液排出体外。相关过程:在肾小管毛细血管网

的静脉端,血液经过肾脏的过滤和重吸收作用后,其中的代谢废物和多余的水分被排出体外,同时

保留对身体有益的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等。

肝脏主要功能:解毒、代谢、储存营养物质等。相关过程:肝脏能够分解和转化有毒物质,使其变

为无毒或低毒物质排出体外;同时参与糖、脂肪、蛋白质的代谢过程,并储存糖原等营养物质。

16.C

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身体圆筒形,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涡虫属于扁形动物,身体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表没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因此,水娘和涡虫的共同特征是有口无肛门。

故答案为:Co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外胚层和内胚层两层细胞及中间无

细胞结构的中胶层构成;有口无肛门。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口无肛门。

17.D

18.D

A、菌落是指一个细菌或真菌在适宜的培养基上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细菌菌落和真菌菌

落的区别主要是从形态、大小和颜色上来区分,细菌菌落特征:菌落较小,形状:表面或光滑黏

稠,或粗糙干燥,易挑起,多为白色;真菌落特征:菌落较大,比细菌菌落大几倍到几十倍、形

状:菌丝细长,菌落疏松,呈绒毛状、蜘蛛网状、棉絮状,无固定大小,多有光泽,不易挑,有时

还呈现红色、褐色、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的颜色,但是不能区分细菌和真菌,A说法错误。

B、新鲜蔬菜冷藏保鲜的原理是冷藏条件下微生物的繁殖受到抑制,繁殖速度减慢,并不是无法生

存,B说法错误。

C、细菌、真菌和病毒的生殖细胞分别是分裂、泡子,C说法错误。

D、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可以将葡萄糖氧化为乳酸,即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含有的酶能够把葡萄

糖转化为乳酸,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此题考查病毒、细菌、真菌的结构特点和营养方式,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病毒结构简单,没有细

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细菌为单细胞生物,细菌的基本结构包

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为原核生物,真菌有多细胞的

也有单细胞的,构成真菌的细胞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为真核生物,细

菌和真菌都没有叶绿体,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是异养有寄生也有腐生,营腐生生

活的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营它们可以把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粪便等分解成二

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这些物质又被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促进了自然界中的二氧

化碳等物质的循环;病毒、细菌和真菌的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病毒靠自我复制的方式增值后代,

细菌靠分裂的方式繁殖后代,真菌靠抱子繁殖后代,在低温条件下,细菌和真菌的繁殖会受到抑

制。

19.D

20.B

21.(1)分解者

(2)草一食草昆虫一蜘蛛一青蛙一蛇

(3)草

(4)蛇

(5)捕食与竞争

(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

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图中草是生产者,各种动物是消费者,因此图中未体现

出的是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2)图中的食物链有:草一食草昆虫一蜘蛛一青蛙一蛇;草一食草昆虫一青蛙一蛇;草一食草昆虫

一蜘蛛一食虫鸟◊草一食草昆虫一食虫鸟;草一鼠一蛇◊共五条食物链。

(3)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因此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相对数量越少,营养级越低,相

对数量越多。该食物网中营养级最低的生物是草,所以,该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草。

(4)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流动并逐级积累,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

累越多。在该食物网中,营养级最高的是蛇,所以"如果该系统中喷洒了含有有机汞的农药”,体内

残留有机汞最多的生物是蛇。

(5)青蛙吃蜘蛛是为了获取食物,因此属于捕食关系;青蛙和蜘蛛都吃食草昆虫,二者相互争夺食

物,因此还有竞争关系,所以该食物网中青蛙和蜘蛛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

故答案为:(1)分解者;(2)草一食草昆虫-蜘蛛一青蛙一蛇;(3)草;(4)蛇;(5)捕食

与竞争

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

生物部分主要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

2.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还有食物链的起始点应该是生产者,箭头指向的是捕食

者。

22.(1)细胞分裂;细胞分化

(2)D;系统

(3)A;受精卵

23.(1)叶绿体;筛管

(2)A;C

(3)二氧化碳(氢气);氢气(二氧化碳);化学能

(4)粮食危机(温室效应)

(1)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因此,植物合成淀粉必须在绿色植物含有叶绿体的细胞中进行。

叶片的结构由表皮、叶脉和叶肉三部分组成。叶脉中含有导管和筛管,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

运输有机物。

故填:叶绿体;筛管。

(2)根据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在一定范围内,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合理密植(一是提高光的利用

率,二是有利于通风、补充二氧化碳)都可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而降低光照强度会导致光合作用

强度下降,降低光合作用效率。

故答案为:ACo

(3)从“在无细胞系统中,用二氧化碳和电解产生的氢合成淀粉。”可知,人工合成淀粉的原料是二

氧化碳和氢气,实质是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储藏在淀粉中。

故填:二氧化碳(氢气);二氧化碳(氢气);化学能。

(4)根据资料“这一影响世界的重大颠覆性技术成果,其意义不仅使淀粉生产的传统农业种植模式

向工业车间生产模式转变成为可能,同时对于解决当今世界存在的粮食危机、温室效应等热点问题

具有重大且深远的现实意义”,可知“人工合成淀粉”这一成果可以用于解决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有粮

食危机、温室效应等。

故填:粮食危机(温室效应)。

(1)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

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来构建自身的各个组成部分。

(2)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光合作用是有机物的积累过程,所以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

提图产量。

①充分利用光照:合理密植,进行套种。

②延长光照时间、增加光照强度和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24.(1)虹膜;Dd;Dd;DD

(2)13、14;X;Y;卵巢;输卵管

(3)25%;50%;12.5%

(4)可遗传

(1)在人的眼球中,虹膜有色素,使眼睛呈现棕色或蓝色的结构是虹膜。图一中3、4的虹膜都是

棕色,10的虹膜是蓝色,说明蓝色是隐性性状,棕色是显性性状。显性基因用D表示,隐性基因用

d表示,,则棕色是基因型是DD或Dd,蓝色的基因组成是dd。10的蓝色眼睛基因组成是dd,其中

一个d来自3、一个d来自4,3和4的都是棕色眼睛,所以其基因组成是Dd、Dd;棕色眼睛是显

性性状,6是棕色眼睛,基因组成为DD或Dd。

(2)如图二所示的双胞胎是同卵双生,双胞胎的遗传物质相同,其性别是相同的,据此可知13、

14是双胞胎,13、14都是男性,其性染色体组成为XY,A卵细胞性染色体是X,B精子的染色体

是Y,卵细胞和精子在输卵管内结合,形成受精卵。

(3)从图一看出,3和4生蓝色眼睛孩子的概率是25%,生男、生女是随机的,而且机会是均等

的,生男孩的概率是50%,如果3和4再生一个孩子,生个蓝色眼睛男孩的概率

25%x50%=12.5%„

(4)10与父母眼睛颜色不同,10的眼睛颜色为蓝色,这种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属

于可遗传的变异。

(1)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

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

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女性只能产生一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