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选择题突破3 化工流程的综合分析(2)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_第1页
非选择题突破3 化工流程的综合分析(2)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_第2页
非选择题突破3 化工流程的综合分析(2)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_第3页
非选择题突破3 化工流程的综合分析(2)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_第4页
非选择题突破3 化工流程的综合分析(2)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非选择题突破3化工流程的综合分析1.(2024·湖北七市调研)硒和碲是重要的稀散元素,都可以作为半导体材料。一种从碲碱渣(碲和硒的含量较高,还含有少量Cu、Pb等元素)中分离硒回收碲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已知:①水浸液的主要成分为Na2TeO3、Na2SeO3及少量可溶性的铜、铅化合物等。②TeO2为两性氧化物,微溶于水。③亚硒酸为二元弱酸,Ka1=2.7×10-3,Ka2=2.5×10-8。回答下列问题:(1)硒与氧同族,基态Se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

4s24p4

。解析:(1)基态硒是第四周期ⅥA族元素,原子序数为34,基态硒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4s24p4。4s24p4(2)“除杂渣”的主要成分为

CuS、PbS

。解析:(2)由已知①可知水浸液中含有可溶性的铜、铅化合物,加入NaHS除杂,得到“除杂渣”,即产生的难溶性的硫化物,其主要成分为CuS、PbS。CuS、PbS(3)“中和”时控制pH为4~5,生成TeO2沉淀,若硫酸过量,将导致Te的回收率下降的原因是

TeO2为两性氧化物,会与过量的硫酸反应进入

中和液中导致碲元失

。解析:(3)“中和”时控制pH为4~5,生成TeO2沉淀,由题给已知信息“TeO2为两性氧化物”可知,若硫酸过量,会与TeO2反应,使碲元素进入中和液中导致碲元素损失,导致Te的回收率下降。TeO2为两性氧化物,会与过量的硫酸反应进入中和液中导致碲元素损失

6.75×10-7

(6)碘量法测定“粗硒”中硒的含量,过程如下:

①判断滴定至终点的方法是

滴入最后半滴Na2S2O3标准溶液,溶液蓝色消失,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②该粗硒的纯度为

98.75%

。滴入最后半滴Na2S2O3标准溶液,溶液蓝色消失,且半分钟内不变色98.75%

2.(2024·大连双基)二氧化钛(TiO2)俗称钛白,是一种重要的白色无机颜料,从高钛渣(主要成分为TiO2、Ti3O5、FeO、Fe2O3、Al2O3、SiO2)中制备TiO2的一种清洁生产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已知:①“熔盐反应”后Ti元素以Na2TiO3存在,Na2TiO3不溶于水,可与盐酸反应,产物为TiO2+。②一定条件下,一些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如表所示:离子Fe2+Fe3+TiO2+开始沉淀的pH7.01.90.3完全沉淀的pH9.03.22.0回答下列问题:(1)钛的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解析:(1)钛是22号元素,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6Na2TiO3+6H2O(3)“除杂”过程中除去的杂质为Na[Al(OH)4]和

Na2SiO3

(5)“萃取”主要目的是除去某金属离子,该离子为

Fe3+

。Na2SiO3

2H2OFe3+(6)可用铝还原-硫酸铁铵滴定法测定TiO2的质量分数:将0.200

0

g样品溶解在含有硫酸铵的硫酸中,一定条件下,加入铝将Ti4+完全还原为Ti3+,以KSCN溶液作为指示剂,用0.100

0

mol/L

NH4Fe(SO4)2标准溶液滴定(Ti3+转化为Ti4+),平行滴定三次,消耗NH4Fe(SO4)2标准溶液体积平均为24.00

mL。①判断滴定终点的依据是

滴入最后半滴NH4Fe(SO4)2标准溶液,锥形瓶内溶液变成红色,且半分钟不变色

。②TiO2的质量分数为

96.0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滴入最后半滴NH4Fe(SO4)2标准溶液,锥形瓶内溶液变成红色,且半分钟不变色96.03.(2024·广州综合一)对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主要成分为LiCoO2,还含有少量Al、Fe、Mn、Ni等元素)进行回收可有效利用金属资源。一种回收利用工艺流程如下:②常温下,部分氢氧化物的Ksp如表:氢氧化物Co(OH)2Co(OH)3Al(OH)3Fe(OH)3Ksp3.0×10-151.6×10-441.3×10-332.8×10-39已知:①常温下,丁二酮肟是白色晶体,不溶于水,可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回答下列问题:

8∶1

7

(4)“沉镍”中丁二酮肟与[Ni(NH3)6]2+反应生成丁二酮肟镍的过程可表示为:从滤渣3中分离出丁二酮肟固体的方法是

加盐酸、过滤

。4Co2++20NH3·H2O2+

加盐酸、过滤解析:(4)由题意分析可知,从滤渣3中分离出丁二酮肟固体的操作为向丁二酮肟镍中加入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丁二酮肟固体和NiCl2溶液。(5)“锂钴分离”可产生能重复利用的物质是

氨水

。解析:(5)由题意分析可知,“锂钴分离”中产生的能重复利用的物质是氨水。

氨水6

4.(2024·江南十校联考)以钒矿石为原料制备化工产品V2O5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ⅱ.P204对四价钒(VO2+)具有高选择性,萃取Fe3+而不萃取Fe2+。ⅲ.多钒酸铵微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ⅳ.该工艺条件下,溶液中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如表所示:金属离子Fe3+Fe2+Ca2+Mn2+开始沉淀pH1.97.011.98.1完全沉淀pH3.29.013.910.1

3d64s2

解析:(1)Fe是26号元素,价电子排布式为3d64s2。

(3)钒的浸出率与焙烧温度、硫酸加入量的关系如图甲、图乙所示。指出适宜的工艺条件为

820℃、6.5%(数值接近即可)

。使用冰水洗涤多钒酸铵的目的是

洗去沉淀表面的离子并减少损失

820℃、6.5%(数值接近即可)洗去沉淀表面的离子并减少损失解析:(3)由图甲知钒的浸出率最高时对应的焙烧温度为820

℃左右、硫酸加入量为6.5%左右。过滤后沉淀表面附着有滤液,由于多钒酸铵微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用冰水洗涤可减少损失。(4)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

NH3、有机溶剂P204

。NH3、有机溶剂P204解析:(4)多钒酸铵在煅烧时释放出氨气,有机溶剂P204在反萃取时被分离出来,NH3、P204可循环利用。(5)萃取后的“水相”中含有丰富的金属资源,经三道工序可回收MnSO4溶液。请根据题给信息,参照上述工艺流程,选用括号中所给试剂,将下列工艺流程剩余两步工序补充完整(可选试剂:H2O2、稀H2SO4、MnO、MnO2、Na2CO3)。解析:(5)萃取后的水相中含有Fe2+、Mn2+、少量的Ca2+,加入NaF将Ca2+沉淀除去后,用双氧水在酸性条件下将Fe2+全部氧化成Fe3+,为了避免引入杂质,可用MnO调节溶液的pH至3.2~8.1除去Fe3+。(6)已知常温下MnF2、CaF2的Ksp分别为5.0×10-3、2.0×10-10,若上述水相“沉钙”后c(Ca2+)=10-7

mol/L,理论上c(Mn2+)不超过

2.5

mol/L。2.5

5.(2024·南平三模)以某四氯化钛精制厂的尾渣(主要含FeV2O4、Fe2O3、NaCl及少量的TiO2、Fe2SiO4等)为原料制备V2O5的工艺流程如下:已知:①+5价钒在溶液中的主要存在形式如图所示②25

℃时,Kb(NH3·H2O)=1.8×10-5;Ksp(NH4VO3)=1.8×10-3;Ksp(MnC2O4)=1.9×10-13(1)“水洗”的目的为

除去尾渣中的NaCl

。“水洗”和“酸浸”后均采用减压过滤,与常压过滤相比,其优点为

加快过滤速度,得到较干燥的沉淀

。解析:(1)用去离子水“水洗”时可除去尾渣中的可溶性物质(NaCl),减压过滤是利用循环水真空泵使吸滤瓶内减压,由于瓶内与布氏漏斗液面上形成压强差,因而加快了过滤速度;固液分离较彻底,得到较干燥的沉淀。(2)“焙烧”的目的是将FeV2O4转化为Fe2O3和可溶于水的MnV2O7,以利于“酸浸”时钒浸出。

除去尾渣中的NaCl加快过滤速度,得到较干燥的沉淀

8CO2②钒的浸出率与焙烧温度、锰钒比的关系如图所示。“焙烧”的最佳温度和锰钒比分别为

850℃

2.0

,温度不宜过低的可能原因为

焙烧温度过低,反应速率慢,生成Mn2V2O7量少(或焙烧温度过低,不能充分转化为Mn2V2O7;或Mn2V2O7量少)

。850℃2.0焙烧温度过低,反应速率慢,生成Mn2V2O7量少(或焙烧温度过低,不能充分转化为Mn2V2O7;或Mn2V2O7量少)

98

3d34s2

12

6.(2024·长沙调研)磷酸亚铁锂(LiFePO4)是重要的锂电池正极材料,一种利用硫酸法生产钛白粉过程的副产物硫酸亚铁(含钛、铜、锰、铅、锌、钙、镁等杂质离子)制备磷酸亚铁锂的生产流程如图。常温下各种硫化物溶度积常数如下:物质FeSMnSCuSPbSZnSKsp6.3×10-182.5×10-131.3×10-363.4×10-281.6×10-24解析:向副产物硫酸亚铁中加入水和硫化钠溶液,Cu2+、Pb2+、Zn2+转化为硫化物沉淀,滤液1中加入磷酸酸化,钛离子转化为TiO2沉淀,过滤后向滤液2中加入磷酸、双氧水和NaOH溶液,将Fe2+转化为FePO4·2H2O沉淀,向沉淀中加入碳酸锂和聚丙烯研磨,得到磷酸亚铁锂。回答下列问题:(1)为提高硫酸亚铁浸取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适当提高浸取温度或搅拌

(答一点即可)。解析:(1)提高副产物硫酸亚铁浸取速率,即增大反应速率,可从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角度考虑,即增大浓度、升高温度、增大接触面积等,可选择适当提高浸取温度或搅拌;(2)基态亚铁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63s23p63d6

。解析:(2)基态Fe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3d64s2,失去2个电子形成亚铁离子,故Fe2+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适当提高浸取温度或搅拌1s22s22p63s23p63d6(3)磷元素可以形成多种含氧酸,亚磷酸(H3PO3)结构如图所示,则亚磷酸属于

元酸。解析:(3)由结构可知,亚磷酸分子中含2个-OH,可以电离出2个氢离子,故为二元酸;(4)在滤液2中加入磷酸需控制n(FeSO4)∶n(H3PO4)=1∶3.5,其目的是①磷酸根过量,可以减少铁的其他形式的沉淀,提高FePO4的纯度;②

使溶液显酸性,抑制铁离子水解

。二使溶液显酸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