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学之美,在于用美的心灵,写出美的文字。美在卓越的建筑人文,古pǔ美观的赵州桥、①()的苏州园林、永垂不朽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无不流露出中国人民的智慧;美在严谨的科学探索,客观记录蝉的习性与成长规律,寻mì()丰富的生命历程;美在繁华的市井风情,《清明上河图》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北宋时期的社会风貌和历史内涵,表达了画家对濒临灭亡的国家命运的担忧;。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1)不朽_____
(2)濒临_______(3)古pǔ_____
(4)寻mì_____2.根据语境,为空白处①选择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惟妙惟肖 B.自出心裁 C.妙手偶得3.文中划线句的句子成分和主干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人民”修饰“智慧”,充当状语。B.句子的谓语是“流露”,“无不”起修饰限定,充当定语。C.句子的主语是“人民英雄纪念碑”。D.主干可以提取为“赵州桥、苏州园林、人民英雄纪念碑流露智慧”。4.请在段落末尾补写一句话,使其与之前的句子形成排比句。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随着博物馆越建越多,展馆内容越来越丰富,最大限度发挥博物馆的作用就成了目前的当务之急。B.“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主题宣传活动在河南安阳启动,活动旨在以探访中华文明源头,发掘汉字文化魅力为目的。C.线上全民健身活动参与时间灵活,运动类型丰富,可为不同的人群提供针对性的运动服务。D.会不会再来菏泽,关键看你欢迎。6.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东晋诗人。B.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婉约词派代表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C.孟子,名轲,字子舆,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与孔子合称“孔孟”,被尊称为“复圣”。D.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泛称。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如《饮酒》属于古体诗,《黄鹤楼》属于近体诗。7.某中学八年级同学开展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在行动”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材料,请你按照要求,完成下面小题。(1)请探究问卷调查的分析,简要写出你的结论。(2)小语同学就“如何提高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这一话题准备对文旅局有关专家进行采访,请你帮他拟写两个采访问题。8.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班级组织主题为“自然•生命•和谐”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1)按要求完成表格。阅读策略阅读内容阅读笔记关注作者和作品《昆虫记》无愧于“昆虫的史诗”的美誉作者:法布尔关注内容小文同学阅读过程中,根据作品内容给萤火虫拟了一个别称,请你也从书中任选一种昆虫,仿照示例为其拟写别称并简述理由。昆虫:萤火虫别称:麻醉专家理由:萤火虫对蜗牛施行麻醉手术时,动作麻利,立竿见影。昆虫:_____别称:______理由:______
(2)小语读完法布尔的《昆虫记》,法布尔“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令人感动。请从下面语段中任选其一,结合语段谈谈法布尔对生命的尊重是如何体现的。《蝉》(节选)我有研究蝉的习性的很好环境。一到七月初,蝉就占据了我门前的树。我是屋里的主人,它却是门外的统治者。有了它的统治,这里无论怎样都是不安静的。……蝉的幼虫初次出现于地面,常常在邻近的地方徘徊,寻求适当的地点——一棵小矮树,一丛百里香,一片野草叶,或者一根灌木枝一一脱掉身上的皮。找到就爬上去,用前足的爪紧紧地把握住,丝毫不动。于是它外层的皮开始由背上裂开,里面露出淡绿色的蝉体。头先出来,接着是吸管和前腿,最后是后腿与折着的翅膀。这时候,除掉尾部,全体都出来了。《象态橡栗象》(节选)耐心的人最终总会碰到机会的,因此十月上旬我终于看到橡栗象在干活儿了。我当时惊讶极了,因为节气已经很晚了,一般来说一切技术性的活儿都干完了。初寒一到,昆虫的季节便告结束。9.默写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渴望自由的李清照只能在梦中来展现“天接云涛连晓雾,①______________”的海上拂晓奇景。杜甫在《春望》中用②“___________________,浑欲不胜簪”来慨叹衰老、国破离乱之痛;刘桢的《赠从弟》用“③_____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在一问一答中,突出松柏傲雪凌霜的美好品格;孟子对“大丈夫”的精辟论断是“④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与鉴赏(40分)(一)(5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甲】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乙】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10.这两首诗都描写了边塞风光,却表达了不同的情感,【甲】诗表达了__________,【乙】诗表达了_________。11.李贺作诗,工于设色。陆游称赞他的诗“五色炫耀,光夺眼目,使人不敢熟视”。请你选择诗中某一个表示色彩的词语,描述作者呈现的画面。(二)(1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选自《孟子•公孙丑下》)【乙】子奇年十六,齐君使治阿①。既而②君悔之,遣使追。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齐君曰:“何以知之?”曰:“共载③皆白首④也。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⑤,必能治阿矣!”子奇至阿,熔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廪⑥以济贫穷,阿县大治。魏闻童子治邑,库无兵,仓无粟,乃起兵击之。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选自《少年治县》)【注释】①阿:地名,即今山东东阿县。②既而:后来,不久。③共载:同车。载,坐车。④白首:老年人。⑤决之:决断政事。⑥仓廪:储藏谷米的仓库。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寡助之至
子奇至阿B.故君子有不战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C.以天下之所顺
出仓廪以济贫穷D.何以知之
何夜无月13.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B.熔库兵/以作耕器C.兵革非不/坚利也 D.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2)库无兵,仓无粟。15.请从【乙】文中找出印证【甲】文中“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这一道理的句子。16.【甲】【乙】两文都强调了“人和”的重要作用。请根据【乙】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子奇通过哪些措施达到了“人和”的效果。(三)说明文阅读(10分)我国古代图书馆①有人经常把书院与图书馆混为一谈。②尽管古代的书院,如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河南登封太室山的嵩阳书院等,都有不少藏书,但它们与图书馆还不是一回事,图书馆是以藏书为主,书院是以讲学为主,其目的和设置都相差甚远。③早在周代,我国就有了图书馆。只不过,那时不叫图书馆,叫“盟府”,主要保存盟约、图籍、档案等与皇室有关的资料。严格地说,这只是图书馆的雏形。老子堪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图书馆馆长,据《史记》记载,老子“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这个“守藏室",就是藏书之所。④到了西汉,皇室就开始大量收藏图书了,开国之相萧何还在宫内设置了专门用来藏书的石渠阁、天录阁,这也是后来人们常常把皇家图书馆称为“石渠”“天录”的原因。汉武帝算得上一位重视保存典籍的开明之君,他不但在宫里修建了专门收藏图书的“秘府”官舍,还以官方命令在全国广泛征集图书,来丰富皇室藏书。兰台、石室、麒麟阁,都是汉代收藏图书的地方,当时人们为了防火防潮,已经开始把藏书之所修建成石头的了,从“石室”的名称上,我们就可以知道。汉代收藏图书的书柜,多为铜色包边,所以也有人把图书馆称为“金匮”。⑤东汉桓帝时设置的秘书监一职,即专门管理图书秘籍的官员。秘书监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这一官职被后代沿用,到隋炀帝的时候,秘书监已经是正三品了。唐代的魏徵就曾经担任过秘书监一职,他为唐代的书籍整理,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⑥唐代以前,图书主要是由官府掌控,民间是不允许大量藏书的。有的朝代,比如秦朝就取缔了私人藏书。唐代民间私人图书馆的出现,开了我国历史上私人藏书的先河。唐代的私人藏书,是随着印刷业的发展而兴盛起来的。在那些逐本抄书的年代,私人要想收藏大量的书籍,经济情况就是个问题,有了先进的印刷技术,官府藏书大量增加,私人藏书也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韩愈就曾在自己的诗歌里,提过老友邺候的藏书,“插轴三万卷”由此可知唐代私人藏书之丰之盛了。⑦到了明代,专门管理图书秘籍的秘书监一职就被废止了,图书馆馆长的职务也并入了翰林院。清代除了文渊阁、文津阁、文澜阁这些图书馆外,翰林院、国子监、内府等机构也收藏过图书,这些机构的长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负责管理这些图书,算得上是兼职的图书馆馆长了。⑧那么,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图书馆”这一名称的呢?据记载,真正使用“图书馆”一词,还是从“江南图书馆”开始的,修建于清代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的江南图书馆,不但最先使用“图书馆”三个字,也把图书馆丰富的藏书推到了公众面前。⑨所以说,“江南图书馆”开创了我国“图书馆”的新篇章,是一所真正的大众图书馆。(选自《意读》2017年七月刊,有删改)17.根据全文,指出“古代图书馆”和“现代图书馆”最大的异同点。同:异:18.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篇事物说明文主要介绍了我国古代图书馆的发展,谈了我国“图书馆”名称的由来,使我们对我国古代图书馆有所了解。B.民间藏书丰富之极的私人图书馆能够在唐代出现,主要得益于先进的印刷技术。C.平实、准确是本文的语言特点,第五段“秘书监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句中的“相当于”就体现出这一特点。D.本文的说明顺序为逻辑顺序,文章先由书院与图书馆的区别说起,然后条理清晰地说明了我国古代图书馆的发展历史。19.本文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0.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如果将“天一阁”插入本文,你觉得应该放在哪一段为宜?请为此段写一句话,要求既包含“天一阁”,又使这句话与该段语意连贯、衔接紧密。【链接材料】天一阁立于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建于明代中期,由当时退隐的明代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藏书文化的代表之作。我觉得应该放在第____段为宜。我写的这句话是:(四)现代文阅读(12分)葵(汪曾祺)①小时读汉乐府《十五从军征》,非常感动。②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③诗写得平淡而真实,没有一句迸出呼天抢地的激情,但是惨切沉痛,触目惊心。词句也明白如话,不事雕饰,真不像是两千多年前的人写出的作品,一个十来岁的孩子也完全能读懂。我未从过军,接触这首诗的时候,也还没有经过长久的乱离,但是不止一次为这首诗流了泪。④然而有一句我不明白,“采葵持作羹”。葵如何可以为羹呢?我的家乡人只知道向日葵,我们那里叫做“葵花”。这东西怎么能做羹呢?用它的叶子?向日葵的叶子我是很熟悉的,很大,叶面很粗,有毛,即使是把它切碎了,加了油盐,煮熟之后也还是很难下咽的。另外有一种秋葵,开淡黄色薄瓣的大花,叶如鸡脚,又名鸡爪葵。这东西也似不能做羹。还有一种蜀葵,又名锦葵,内蒙、山西一带叫做“蜀蓟”。我们那里叫做端午花,因为在端午节前后盛开。我从来也没听说过端午花能吃,包括它的叶、茎和花。那么,持以作羹的葵究竟是一种什么东西呢?⑤后来我读到吴其浚的《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和《植物名实图考》。他的著作是我国十九世纪植物学极重要的专著。直到现在,西方的植物学家还认为他绘的画十分精确。吴其浚在《图考》中把葵列为蔬类的第一品。他用很激动的语气,几乎是大声疾呼,说葵就是冬苋菜。⑥然而冬苋菜又是什么呢?我到了四川、江西、湖南等省才见到。我有一回住在武昌的招待所里,几乎餐餐都有一碗绿色的叶菜做的汤。这种菜吃到嘴是滑的,有点像莼菜。但我知道这不是莼菜,因为我知道湖北不出莼菜,而且样子也不像。我问服务员:“这是什么菜?”——“冬苋菜!”第二天我过到一个巷子,看到有一个年轻的妇女在井边洗菜。这种菜我没有见过。叶片圆如猪耳,颜色正绿,叶梗也是绿的。我走过去问她洗的这是什么菜,——“冬苋菜!”我这才明白:这就是冬苋菜,这就是葵!那么,这种菜作羹正合适,——即使是旅生的。从此,我才算把《十五从军征》真正读懂了。⑦吴其浚为什么那样激动呢?因为在他成书的时候,已经几乎没有人知道葵是什么了。⑧蔬菜的命运,也和世间一切事物一样,有其兴盛和衰微,提起来也可叫人生一点感慨,葵本来是中国的主要蔬菜。《诗·豳风·七月》:“七月烹葵及菽”,可见其普遍。后魏《齐民要术》以《种葵》列为蔬菜第一篇。“采葵莫伤根”,“松下清斋折露葵”,时时见于篇咏。元代王祯的《农书》还称葵为“百菜之主”。不知怎么一来,它就变得不行了。明代的《本草纲目》中已经将它列入草类,压根儿不承认它是菜了!葵的遭遇真够惨的!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想是因为后来全国普遍种植了大白菜。大白菜取代了葵。齐白石题画中曾提出“牡丹为花之王,荔枝为果之王,独不论白菜为菜中之王,何也?”其实大白菜实际上已经成“菜之王”了。⑨幸亏南方几省还有冬苋菜,否则吴其浚就死无对证,好像葵已经绝了种似的。吴其浚是河南固始人,他的家乡大概早已经没有葵了,都种了白菜了。他要是不到湖南当巡抚,大概也弄不清葵是啥。吴其浚那样激动,是为葵鸣不平。其意若曰:葵本是菜中之王,是很好的东西;它并没有绝种!它就是冬苋菜!您到南方来尝尝这种菜,就知道了!(有删改)『任务一:把握行文美』21.读汪曾祺散文应把握气韵流畅的行文美。请填写表格,梳理行文思路。读《十五从军征》思考葵如何可以为羹呢?
“向日葵”“秋葵”“蜀葵”都难以下咽,故都不是。持以作羹的葵究竟是一种什么东西呢?①然而冬苋菜又是什么呢?在武昌吃到的冬苋菜就是所谓的“葵”。②从吴其浚对葵的感慨分析葵少见原因。葵的遭遇真够惨的!到底是什么原因呢?③围绕“葵”发问,并考据释疑,气韵流畅。『任务二:品味语言美』22.读汪曾祺散文应品味文白夹杂的语言美。请根据小语的疑问式批注,进行解答。我这才明白:这就是冬苋菜,这就是葵!那么,这种菜作羹正合适,——即使是旅生的。(小语:两个“这就是”有什么妙用呢?“旅生”能不能换成“野生”,为什么?)『任务三:体悟情感美』23.读汪曾祺散文应体悟真挚温馨的情感美。勾连本文和《昆明的雨》,体悟作者在选取写作对象、情感表达、写作态度上有什么异同?文章写作对象选文情感表达方式《昆明的雨》菌子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乍一看那样子,真叫人怀疑:这种东西也能吃?!这东西这么好吃?!一字一逗号,生动地展现了牛肝菌丰富的口感;反问句式,先抑后扬,作者突然发现牛肝菌滋味鲜美,表达喜爱之情。《葵》葵葵本是菜中之王,是很好的东西;它并没有绝种!它就是冬苋菜!您到南方来尝尝这种菜,就知道了!①助读资料: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他们很温暖。——汪曾祺《人间草木》汪曾祺的文章成了一个冲淡平和、而又温馨宁静的审美世界。——杨晖《论汪曾祺散文的美学特色》通过两文阅读比较,我感受到汪曾祺的写作与生活态度:②三、写作(50分)24.题目北宋那夜清亮的月色唤起苏轼与友人步行夜游的雅趣逸兴,大西北原野中笔直钻天的白杨树唤起茅盾先生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由衷礼赞,几十年前昆明的肥大仙人掌、各种菌子、带着雨珠的缅桂花。无不唤起汪曾祺对昆明的雨的思念……少年的成长也会有种种美好唤起青春的热忱、志向的高远、意志的淬炼、精神的觉醒……请你以“有一种美好唤起我”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抄袭,不套作,不要出现真实学校、班级、姓名。山东省菏泽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1.(1)xiǔ(2)bīn(3)朴(4)觅2.B3.D4.示例:美在悠久的历史文化,气势恢宏的兵马俑栩栩如生地展现了秦朝的强盛国力和军事风采,承载着历史的厚重记忆5.C6.C7.(1)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舞台表演形式最感兴趣;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口头相传形式最不感兴趣。(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式方面,对舞台表演形式感兴趣的群众占比超过对陈列展览和口头相传感兴趣的群众占比之和。)(2)示例一:如何创造更多的形式,引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多的兴趣?示例二:人们在文化遗产宣传工作中可以做些什么?(符合要求即可)8.(1)示例一:蜣螂“自然界清道夫”大多数蜣螂营粪食性,以动物粪便为食。示例二:蟋蟀“夜之歌手”在夜晚,当其他昆虫们都已经安静下来休息时,蟋蟀却开始高歌一曲。它们用自己特殊的方式鸣叫,像是在为夜晚带来美妙的音乐。(2)示例一:《蝉》中,法布尔细致观察蝉脱壳的过程,体现出他对生命的尊重及对自然万物的赞美和热爱。“我是屋里的主人,它却是门外的统治者”,法布尔把蝉当作和自己同等地位的人,用爱和欣赏的眼光去观察、研究蝉的生命形态,给予昆虫充分的尊重。示例二:《象态橡栗象》中,“耐心的人最终总会碰到机会的”是法布尔观察象态橡栗象时的态度,充满爱和尊重地等待昆虫的活动。“技术性的活儿都干完了”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法布尔把昆虫当作人去观察,用平等的心态去发现昆虫世界的美好。9.①星河欲转千帆舞②白头搔更短③岂不罹凝寒④富贵不能淫⑤贫贱不能移⑥威武不能屈10.思乡之情(或凄凉哀伤类似词语);忘身报国之情(或立志报国的愿望)11.示例一:“黑”字,敌军滚滚而来,黑压压一片,犹如乌云翻滚,几乎要摧毁城墙;示例二:“金”字,我军严阵以待,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示例三:“燕脂”“紫”,奋勇抗战后,边塞将士的鲜血凝成暗紫色。示例四:“红”字,援军带着半卷的红旗,赶赴易水,天寒霜重,鼓声沉闷。12.B13.C14.(1)(守城一方)弃城而逃,这是因为地利比不上人和啊。(2)兵库里没有武器,粮仓里没有粮食。15.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16.尊重老人,团结所有的人;重视农业生产,将兵库里的兵器铸造成农具给百姓使用;关心人民,打开粮仓救济贫困的人,得到了百姓的拥护。(意思对即可)17.同:古代图书馆和现代图书馆,都是用来“藏书”;异:古代图书馆面向皇家及高官,不对外开放;现代图书馆面向大众,对外开放。18.D19.引用的说明方法,说明早在周代就已经有了图书馆,而老子堪称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图书馆馆长,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20.⑦明代的私人藏书也有很大发展,建于明中期的宁波天一阁就是很好的例子。21.①冬苋菜②吴其浚为什么那样激动呢③大白菜取代了葵22.连用两个“这就是”,写出了我亲眼看到葵——冬苋菜的惊喜与激动之情;不能换成“野生”,植物未经播种叫“旅生”,这里用“旅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Unit 7 Be Wise with Money Period 2 Reading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译林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2025年广州入小学所需的租房合同办理指南
- 二手房屋买卖合同修订版
- 2025版产品代理合同范本
- 2025挖掘机转让合同样本
- 家居装修工程劳务合同
- 2025年广东省采购合同样本
- 《困境与机遇》课件
- 2025授权建设合同
- 2025年的技术许可合同范本
- 【MOOC】地学景观探秘·审美·文化-重庆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工程款结算合同书
- 中央空调系统维保服务报价清单
- 急性左心衰抢救应急预案
- 孕产妇高危五色管理(医学讲座培训课件)
- 8.3 法治社会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 豆腐制品购销协议
- 智鼎在线测评28题答案
- 青少年无人机课程:第一课-马上起飞
- 2024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八年级心理健康考核试题
- 3班主任基本功竞赛:主题班会《我本是高山》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