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监测投标方案 投标响应方案2_第1页
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监测投标方案 投标响应方案2_第2页
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监测投标方案 投标响应方案2_第3页
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监测投标方案 投标响应方案2_第4页
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监测投标方案 投标响应方案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部分投标响应方案1交货期/服务期:合同签订之日起180日历天。满足:交货期/服务期:合同签订之日起180日历天。02交货地点:采购人指定地点。满足:交货地点:采购人指定地点。03合同总价一次包死,不受国家政策性调价或原材料价格变化及外汇汇率变化的影响,并作为最终结算的唯一依据。满足:合同总价一次包死,不受国家政策性调价或原材料价格变化及外汇汇率变化的影响,并作为最终结算的唯一依据。04支付方式:银行转账货币单位:人民币结算方式:满足:支付方式:银行转账货币单位:人民币结算方式:双方约定执行05提供的货物必须满足招标文件要求。满足:提供的货物必须满足招标文件要求。06符合国家要求,确保货物达到最佳状态。满足:符合国家要求,确保货物达到最佳状态。0以投标文件、澄清表(函)、合同等相关文件为准。满足:以投标文件、澄清表(函)、合同等相关文件为准。0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的相关条款执行。满足: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的相关条款执行。0未按合同要求提供货物或货物质量不能满足合同要求,采购人有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关条款及合同约定终止合同,并要求中标投标人承担违约责任。满足:未按合同要求提供货物或货物质量不能满足合同要求,采购人有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关条款及合同约定终止合同,并要求中标投标人承担违约责任。0若本合同执行过程中产生纠纷,由采购人与中标投标人双方协商解决;若协商不成,向采购人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满足:若本合同执行过程中产生纠纷,由采购人与中标投标人双方协商解决;若协商不成,向采购人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0本合同自签订之日起生效。满足:本合同自签订之日起生效。0合同一式七份,采购人两份,中标投标人、采购代理机构各执一份;政府采购监管机构备案一份,中标投标人办理结算两份。满足:合同一式七份,采购人两份,中标投标人、采购代理机构各执一份;政府采购监管机构备案一份,中标投标人办理结算两份。0未尽事宜由双方在签订合同时具体明确。满足:未尽事宜由双方在签订合同时具体明确。0注:1.本表“招标文件要求”以招标文件第五章《合同基本条款及格式》为基本要求,投标人须进行商务应答,未应答的将视为未响应商务条款要求。2.本表“偏离程度”栏列出“+”、“-”偏差,无偏差填“0”,“偏离简述或相关证明材料”栏注明技术支撑材料所在页码或位置;3.“投标文件响应条款”为正偏离的必须提供技术支撑材料,未提供技术支撑材料的将视为非正偏离项,不做加分评判。4.投标人必须据实填写,不得虚假响应,否则,将取消其投标或中标资格。1合同包3(定边县农业农村局采购2024年白泥井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服务内容:2024年白泥井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对建设的15000亩高标准农田进行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主要内容有:1.样点布设,每1000亩布设一处样点;2.实地调查与样品检测;3.建立数据库;4.开展耕地质量等级评价;5.开展项目区耕地质量变化评价。我方完全响应:合同包3(定边县农业农村局采购2024年白泥井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服务内容:2024年白泥井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对建设的15000亩高标准农田进行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主要内容有:1.样点布设,每1000亩布设一处样点;2.实地调查与样品检测;3.建立数据库;4.开展耕地质量等级评价;5.开展项目区耕地质量变化评价。02注明。未注明货物品牌规格型号的投标无效。的新产品设备,质量优良、渠道正当,配置合理。我方完全响应:注明。未注明货物品牌规格型号的投标无效。的新产品设备,质量优良、渠道正当,配置合理。0345注:1.本表“招标文件要求”以招标文件第四章《招标采购内容及要求》为基本要求,投标人须进行技术应答,未应答的将视为未响应技术条款要求。2.本表“偏离程度”栏列出“+”、“-”偏差,无偏差填“0”,“偏离简述或相关证明材料”栏注明技术支撑材料所在页码或位置;3.“投标文件响应条款”为正偏离的必须提供技术支撑材料,未提供技术支撑材料的将视为非正偏离项,不做加分评判。4.投标人必须据实填写,不得虚假响应,否则,将取消其投标或中标资格。投标人名称盖章)0123招标单位:定边县农业农村局我公司如有幸参加这次,在此郑重承诺:1、我公司完全接受项目名称的全部合同条款,同时承诺并完全同意贵公司在项目名称招标文件中(含合同条款)具有最终的解释权。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我公司完全响应招标文件的所有条款,履行合同义务。质量标准绝不低于招标文件或国家及陕西省地方强制性标准要求。3、我公司完全响应和遵守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工程验收、计量、支付办法。投标人名称盖章)01231、服务总体思路1.1、工作依据1.1.1、《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2〕60号);1.1.2、《国土资源部关于提升耕地保护水平全面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108号);1.1.3、《国土资源部关于强化管控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通知》(国土资发〔2014〕18号);1.1.4、《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部署开展2016年全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6〕7号);1.1.5、《农用地定级规程》(GB/T28405-2012);1.1.6、《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GB/T28407-2012);1.1.7、《农用地质量分等数据库标准》(工作稿201512版)1.2、基本原则耕地质量定级工作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2.1、进行耕地质量定级时,要依据《农用地定级规程》(GB/T28405-2012)确定的技术方法和步骤,进行耕地质量定级。2.2、耕地质量定级单元数据应与最新的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数据相一致。2.3、耕地质量定级要具有明显的正级差收益。级差收益测算的原理,是从生产利润中剥离出由土地带来的利润值,即土地级差收益值,以此来反映土地级别的高低。2.4、具体条件出发,以项目区分区为单位,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土地详查、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农业普查、农业区划、航空、航天遥感等成果和资料信息,结合实地调查,采用定量、定性分析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科学进行本项目耕地质量定级工作。2.5、根据本项目实际情况和先分等后定级,分等与定级相衔接,相互协调相互校核,在综合确定耕地质量等别的基础上进行耕地质量定级的原则,本项目耕地质量定级采用修正法。该方法是在耕地质量等别划分的基础上,采用自然质量等别修正法,选择土地区位条件、耕作便利条件、土地利用状况和其他定级修正因素,完成因素修正系数计算,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单元定级分值计算,总分值频率曲线法定级。1.3、技术路线围绕耕地质量定级的目标和任务,以规程确定的技术方法、工作程序及指标和参数体系为技术依据,具体技术思路:首先,确定修正因素因子指标体系,采用特尔菲法确定各因素因子的权重值,将所有定级因素因子分值图进行叠加。其次,调查收集耕地质量定级所需资料,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采用相应的方法计算各单元的因素因子质量分值,最后,按照多因素综合法加权计算各单元的定级指数,以此衡量各单元耕地质量优劣。根据各单元的定级指数采用定级指数频率曲线来初步划分耕地质量级别。对耕地质量定级结果对照、验证,经调整最终确定耕地质量级别。1.4、程序和方法1.4.1、工作准备,编写任务书主要内容包括:1.定级区域和范围;2.工作程序及方法;3.技术资料和基础图件;4.组织领导;5.工作人员、时间安排和经费预算;6.成果要求。1.4.2、搜集资料与外业调查1.4.2.1.资料调查(1)表格准备根据规程所要求的内容和格式进行工作表格准备。表格样式见规程附录A。工作表格作为中间资料和耕地质量定级成果一并提交。(2)收集资料1)农用地利用资料主要农用地种植农作物的面积、单产、总产的统计资料、样点土地利用条件、农业生产实测资料、农用地经营规模、经营效益、利用集约度、利用现状、利用方式和农业技术试验资料等。农用地社会经济资料人均耕地、单位面积资金投入、单位面积纯收益、农民人均收入、林网化程度、田间供电、农村道路网分布、道路级别标准、距区域经济中心距离、耕作距离、耕作装备、田块大小、田间形状和田块分散程度等资料。4)农用地区位资料中心城市影响度、农贸市场影响度、道路通达度和对外交通便利度等资料。5)图件资料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壤图、地形图、土地利用规划图及其他相关图件。6)其他资料农业区划资料、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资料、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变更资料、农业科技资料、当地市场价格资料、农用地承租价格资料(承包与转包价格资料)、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和征地区片综合价格资料等。7)耕地质量分等资料收集耕地质量分等补充完善成果及耕地质量年度更新评价及监测评价基础资料汇编、中间成果及最终成果资料。注:在收集资料过程中,在耕地质量分等中已调查过的数据、收集到的图件等可直接用于耕地质量定级中的基础数据,不必重新调查和搜集。1.4.2.2.外业调查1)工作内容根据定级任务书的要求确定调查内容,一是对无法从相关业务部门直接获取的因素因子资料,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搜集。如农村土地投入产出样点资料、农贸市场状况、区位交通状况等资料;二是对现势性较差的资料进行校核修正;三是收集当地农民或熟悉情况的农技人员对耕地质量的经验评价结果,用于样点的辅助选取和定级成果的校验。2)工作要求耕地质量定级外业调查正常年景最近3年的农产品产量、价格、成本等经济数据;重点调查对耕地质量发生决定性影响的现状区位条件和近期规划数据;可直接使用耕地质量分等的调查成果。1.4.3、整理资料、选取耕地质量定级因素因子及定量化处理1.整理资料用于耕地质量定级的资料数据必须严格核实,要求数据资料真实可靠、计量单位统一、对明显不符合实际的数据和个别异常值要校正或剔除。农用地利用资料、农用地社会经济资料必须是最近三年的数据和实测数据。现有资料数据要根据性质、来源和初步分区,统一分类、编码;对不足、不实、不详、陈旧的资料做好记录,以便进行外业补充调查。妥善保管现有资料数据,在定级工作结束后编制成基础资料汇编,存入档案。2.选取耕地质量定级因素因子(1)修正因素选择范围用于耕地质量定级的因素很多。参照规程结合本项目实际,并依据定级因素主导性、差异性、稳定性、实效性原则,在标准耕作制度下,选择起主导和重要作用的因素。根据规程中给出的农用地定级备选因素因子,考虑到本项目以耕地质量分等成果的自然质量分为基础,采用修正法进行耕地质量定级的方法。本项目在耕地质量分等过程中对自然因素的影响已经充分考虑,因此自然因素可以不用选取。只选取社会经济因素和区位因素进行对耕地质量等别进行修正,评定出耕地质量级别。(2)确定修正因素及因子权重用特尔菲法对备选修正因素进行筛选和补充,并确定各因素因子权重。确定修正因素因子及其权重时,重点考虑经济条件、区位条件对级别的影响。3.定量化处理根据修正因素对耕地质量级别的影响方式确定量化方法。确定量化方法如下:(1)面状因素:指定级修正因素指标的优劣仅对具备此指标的地块有影响,面状因素是非扩散性因素,量化方法采用最大最小值法。(2)线状因素:指定级修正因素指标的优劣不仅对具备此指标的地块有影响,还对一定距离范围内的农用地产生影响(如交通条件),线状因素是平行扩散性因素,随着距离的增加,其影响强度按一定规律衰减,量化方法采用直线衰减法。(3)点状因素:指定级修正因素指标的优劣不仅对具备此指标的地块有影响,还对其周围耕地产生影响(如农贸中心),点状因素是同心圆扩散性因素,量化方法采用直线衰减法。(4)对于有交叉影响的因素因子(如各级农贸中心、道路等),需要进行功能分割处理。1.4.4、计算定级指数及评定级别1.4.4.1.计算定级指数(1)编制定级因素修正分值图采用与耕地质量定级单元图同比例尺的素图为工作底图,将定级修正因素分值标注在工作底图上,先编制出定级因子分值图,再以此为依据,综合成定级修正因素分值图。(2)计算定级指数由于本项目耕地质量定级是采用修正法在分等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其定级单元与耕地质量分等单元一致。将定级单元图叠至在定级修正因素分值图上,并对单元内定级因素分值进行取值和计算单元修正因素质量分,进而计算出修正系数。将修正系数计算成果标注在定级单元图上,编制修正系数图。通过修正系数图和规程规定的方法计算出定级指数。1.4.4.2.评定级别(1)土地等别级别划分的原则耕地质量级别的划分遵循如下原则:1)耕地质量级别高低与耕地质量相对优劣的对应关系基本一致;2)各级耕地之间的收益应有明显的差别;3)级别之间应渐变过渡,相邻单元之间耕地级差不宜过大;4)应尽可能保持土地权属单位即宗地的完整性;5)级别边界尽量采用具有地域突变特征的自然界线与人工界线。(2)初步划分耕地质量级别耕地质量级别根据单元定级指数值,采用总分频率曲线法进行土地级别的初步划分。1.4.5、校核级别及落实边界1.4.5.1、校核级别(1)校验内容校验定级单元划分的合理性、定级因素选取的准确性、定级结果计算的正确性。(2)校验方法1)在所有定级单元中随机抽取不超过总数5%的单元进行野外实测,将实测结果与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如果与实际不符的单元数小于抽取单元总数的5%,则认为计算结果总体上合格,但应对不合格单元的相应内容进行校正;如果大于5%,则应按工作步骤进行全面核查、校正。2)初步定级成果完成后,组织专家组进行论证,并写出书面论证意见,根据论证意见,进行修改完善。(3)初步划分的耕地质量级别应具有明显的正级差收益,否则,应重新进行调整和计算。1.4.5.2、级别调整与确定1)对不合格的定级单元,按照定级程序重新计算;2)应详细记录调整过程,并与原有计算资料一并整理,归入档案;3)校验合格的耕地质量级别确定为耕地质量定级结果,将级别边界落实到大比例尺的土地利用现状图上,并核实相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和权属单位。1.4.6、编制图件、统计与量算面积、编写成果报告耕地质量定级成果包括图件、数据、文字报告及相应的电子文档。1.耕地质量定级图件耕地质量定级图件包括工作底图、中间成果图和农用地级别图。(1)工作底图:耕地质量定级工作底图采用1:10000的土地利用现状图。(2)中间成果图:包括定级单元图、定级因素因子分值图、定级修正系数图。(3)最终成果图:耕地质量级别图。2.统计与量算面积(1)耕地质量级别面积按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图图斑进行统计;(2)打破图斑的单元面积量算,应以图斑面积加以控制;(3)应认真核对面积数据,建立统计台帐,归入档案;(4)经核实、汇总后的级别面积以公顷表示,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3.成果报告编写耕地质量定级工作报告、耕地质量定级技术报告。2.1、资料的收集及准备2.1.1软硬件的准备(1)硬件准备主要包括计算机、大幅面扫描仪、大幅面打印机等。计算机主要用于数据和图件的处理分析,大幅面扫描仪用于土壤图等纸质图件的输入,大幅面打印机用于成果图的输出。(2)软件准备一是Windows操作系统、Excel表格数据处理等软件,二是ArcGIS等GIS软件,三是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2.2、图件资料的收集收集的图件资料包括:包括项目区范围图、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行政区划图、地形图、排灌分区图及水系山脉分布图、地貌类型分区图等。(1)地形图(1:50000或1:25000)用地形图可以生成数字高程模型,求得每个调查点位的坡度、坡向及海拔高度等信息,是基本情况调查的重要内容。地形图统一采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测绘局测绘的地形图。由于近年来公路、水系、地形地貌等变化较大,因此,应与项目区所属县区水利、交通、规划、国土等部门联系收集有关最新资料,以备对地形图进行修正。(2)土壤图(1:50000)土壤图是进行耕地评价单元确定的重要图件。(3)耕地利用现状图(1:10000或25000)耕地现状图是耕地等级评价最重要的基础图件。要以项目区所属县区国土资源局最新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基本农田保护区图为主。(4)地貌类型分区图(1:50000)根据实际情况,积极收集地貌类型图。(5)灌排分区图(1:50000)灌区灌溉排水分区图和山区农田水利分区图是进行耕地地力评价的图件,可积极与水利部门联系,获取最新的灌溉排水分区图或农田水利分区图。(6)行政区划图(1:10000或25000)收集最新行政区划图(精确到乡镇级、村级)。(7)耕地质量长期监测调查采样点位图2.3、数据资料的收集数据资料的收集内容主要包括:项目区生产基本情况资料,土地利用现状资料,土壤肥力监测资料等,近三年粮食单产、总产、种植面积统计资料、近三年农资使用情况资料、近三年农业生产统计及文本资料、耕地质量等级变更表、重金属污染普查和例行监测、补充耕地质量评定、耕地质量提升成果资料及涉及项目相关的照片、录像等。2.4、技术准备2.4.1、编写实施方案:根据本项目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技术要求制订详细实施方案,包括工作内容、技术保证、调查与评价方案、技术进度等。2.4.2、采样点布设根据乡镇耕地类型、土壤类型、种植制度、施肥现状布设采样点,保证样点覆盖乡镇有耕地的行政村,并在图斑上对取样点位进行标注。样点反映当地生产实际,具有较强代表性和可持续性。样点选定后,进行统一编号并形成耕地监测点位图;如我司有幸中标收集到准确资料,根据具体耕地地块分布制作覆盖到不同地类、不同行政村的采样点位分布图。2.4.3、现场调查样品采集的同时完成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表,在我司溯源系统进行信息录入,并填写调查表,详细见下表: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表项目项目项目统一编号成土母质障碍层类型市州名地貌类型障碍层深度(cm)县(市、区)名地形部位障碍层厚度(cm)乡镇名海拔高度(m)灌溉能力村名有效土层厚度(cm)灌溉方式采样年月耕层厚度(cm)水源类型经度(度)耕层质地排水能力纬度(度)耕层土壤容重(g/cm3)熟制土类质地构型常年耕作制度亚类生物多样性主栽作物名称1及常年产量(kg/亩)土属农田林网化程度主栽作物名称2及常年产量(kg/亩)土种障碍因素主栽作物名称3及常年产量(kg/亩)(1)统一编号:填写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统一规定的19位采样点编码,具体为采样点的邮政编码(6位数字)+采样目的标识(1位,字母,G:一般农化样,E:试验田基础样,D:示范田基础样,F:农户调查,T:其他样品,C:耕地质量调查样)+采样时间yyyy-mm-dd(8位数字,年4位,月2位,日2位,小于10的月日前面补“0”)+采样组(1位,字母)+顺序号(3位数字,不足3位在前面加“0”)。各级耕地质量定位监测点应纳入调查点位,并建立定位监测点编号与本次调查评价点位编号之间的对应关系。(2)经纬度:根据GPS定位填写,以度为单位,保留小数点后五位,填报时统一转换为大地2000坐标系。(3)土类、亚类、土属、土种:土壤分类命名采用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时的修正稿(GB17296),表格上记载的土壤名称应与土壤图一致。(4)地貌类型:填写大地貌类型,山地、盆地、丘陵、平原、高原。(5)地形部位:指中小地貌单元,填写山间盆地、宽谷盆地、平原低阶、平原中阶、平原高阶、丘陵上部、丘陵中部、丘陵下部、山地坡上、山地坡中、山地坡下。(6)海拔高度:采用GPS定位仪现场测定填写,单位为米,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7)耕层质地:填砂土、砂壤、轻壤、中壤、重壤、黏土。(8)质地构型:按1m土体内不同质地土层排列组合形式填写,分为薄层型、松散型、紧实型、夹层型、上紧下松型、上松下紧型、海绵型。(9)生物多样性:通过现场调查土壤动物或检测土壤微生物状况综合判断,分为丰富、一般、不丰富。(10)农田林网化程度:填高、中、低。(11)障碍因素:填盐碱、瘠薄、酸化、渍潜、障碍层次、无等。(12)障碍层类型:1m土体内出现的障碍层类型。(13)障碍层深度:按障碍层最上层到地表的垂直距离来填。(14)障碍层厚度:按障碍层的最上层到最下层的垂直距离来填。(15)灌溉能力:填充分满足、满足、基本满足、不满足。(16)灌溉方式:填漫灌、沟灌、畦灌、喷灌、滴灌、无灌溉条件。(17)水源类型:填地表水、地下水、地表水+地下水、无。(18)排水能力:填充分满足、满足、基本满足、不满足。(4)样品的采集、制备及储存2.5、土壤样品的采集根据《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NY/T395-2000》、《土壤样品按土壤采样技术指南GB/T36197-2018》、《土壤质量土壤采样程序设计指南GB/T36199-2018》、《土壤检测第1部分: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和贮存NY/T1121.1-2006》进行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和贮存。2.5.1、采样工具根据采样点分布、采样数量及检测指标等情况,我司根据采样技术要求准备采样工具,保证采样进度和质量,具体采样工具见下表。采样工具准备一览表类别名称规格数量备注工具类土钻/4把耕层表层土竹片/4把耕层表土,刮土用尼龙筛10目4个筛土用牛皮纸1m*1m60张筛土用器具类平板电脑或手机4部定位、拍照、测海拔皮尺20m4卷采样区划定样品袋20cm*30cm60个装土样文具类样品标签5mm*7mm60张样品标识记号笔/50支填写外标签铅笔/50支填写内标签橡皮/10个资料夹/10个方便现场填写调查表安全防护类工作服/8套工作鞋/8双安全帽/8个棉麻手套/40双无粉胶手套/20双药品箱/4个创可贴、酒精、镊子、消毒棉等2.5.2、采样流程及方法(1)布点规范采样时应沿着一定的路线,按照“随机”、“等量”和“多点混合”的原则进行采样。“随机”即每一个采样点都是任意决定的,使采样单元内的所有点都有同等机会被采到;“等量”是要求每一点采样土样深度要一致,采样量要一致;“多点混合”是指把一个采样单元内各点所采集的土样均匀混合成一个混合样品,以提高样品的代表性,一个混合样品由15-20个样点组成。一般采用“S”形布点采样。在地形变化小、地力较均匀、采样单元面积较小的情况下,也可采用“梅花”形布点采样。要避开路边、田埂、沟边、肥堆等特殊部位。混合样点的样品采集要根据沟、垄面积的比例确定沟、垄采样点数量。正确方法错误方法当测土面积小时可用(2)采样点定位采用GPS定位,记录经纬度,精确到五位小数。无条件的可在地图上标明采样点位置,并记录样点名称、田块名称、固定参照物的距离和方位。(3)采样时间大田作物一般在秋季作物收获后、整地施基肥前采集;蔬菜在收获后或播种施肥前采集,一般在秋后。设施蔬菜在凉棚期采集;果树在上一个生育期果实采摘后下一个生育期开始之前,连续一个月未进行施肥后的任意时间采集土壤样品。(4)采样深度采样深度一般为0-20cm,土壤硝态氮或无机氮的测定,采样深度应根据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期的主要根系分布深度来确定。(5)采样方法在一个采样单元内随机、等量、多点采集土样混合成一个样,一般采用梅花点法、棋盘式法或者蛇形法。梅花点法:适用于面积较小、地势平坦、土壤物质均匀的地块,设分点5个左右。每个调查样点需在同一块农田设置3个10m×10m的样方,对每个样方,采用五点法采样(如下图),3个样方共15个采集点。棋盘式法:适宜中等面积、地势平坦、土壤不够均匀的地块,设分点10个左右;●●●●●●●●●蛇形法:适宜面积较大、土壤不够均匀且地势不平坦的地块,设分点15个左右。●●●●●●●●●(6)采样重量利用四分法取混合土样1kg左右装入样品袋中。根据《记录土壤和现场信息的格式GB/T32724-2016》填写土壤标签,1式两份,1份放入袋中,一份贴在样品袋外。混和土样以取土1kg左右为宜(用于田间试验和耕地地力评价的2kg以上,长期保存备用),可用四分法将多余的土壤弃去。方法是将采集的土壤样品放在盘子里或塑料布上,弄碎、混匀,铺成正方形,划对角线将土样分成四份,把对角的两份分别合并成一份,保留一份,弃去一份。如果所得的样品依然很多,可再用四分法处理,直至所需数量为止。正确方法去除阴影部分将土壤摊平(7)样品标记采集的样品放入统一的样品袋中,然后再用一个塑料袋套上,用铅笔写好标签,内外各具一张。2.5.3、土壤样品采集照片规范(1)照片水印设置采样及制样照片统一使用水印相机进行拍摄,水印内容应包括公司LOGO、项目名称、工作内容、时间、地点、海拔、经纬度等信息。(2)周围环境照片景观照片应以采样点位置为中心,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进行拍摄。景观照片应着重体现样点地理地貌、植被景观、土地利用类型、地表特征、农田设施等特征,要融合远景、近景。且构图时保证天空和景色各占一半,中心点尽量远离马路、沟、渠等地。(3)土壤照片土壤照片是为了清晰地反映土壤的感官物理性状,比如颜色、湿度、根系、质地等,土壤照片应是对刚挖出的土壤拍摄清晰特写。(4)采样过程照片采样过程照片是为了体现整个采样过程,包括取土、混匀、四分及封装后的样品四个过程。取土照片是拍摄采样员在某个点取样时的取样动作,1-2张照片即可,以侧面照为宜。若采集容重,需增加容重采集过程照片1-2张。混匀土样的照片要体现采样人员将样品混合的过程动作。样品四分照片主要是混匀后将土壤残渣剔除后均匀分成四等分的照片,四分土壤要体现均匀,照片中不能出现大块未混匀的土壤。样品成品照片主要体现的是样品的标识及封装状态。样品标识内容包括样品编号、地点、时间、采样人员、检测指标等。样品袋内、外各具标签,且封装完好。2.5.4、样品流转与保存(1)所有样品均置入贴有标签的专用样品瓶中。进行本次样品分析测试的实验室均承诺所有样品瓶均进行了消毒处理,并添加了适当的样品保护剂。装瓶后的样品装入保温箱中直至样品到达实验室。(2)每批次土壤样品均采集1个运输空白样,采样前在实验室将标准石英砂(土壤样品)作为空白样品放入250mL土壤样品瓶中密封,将其带到现场;每批次灌溉水样品均采集1个全程序空白样,采样前在实验室将标准纯水作为空白样品放入500mL样品瓶中密封,将其带到现场。采样时使其瓶盖一直处于密封状态,随样品运回实验室,按与样品相同的分析步骤进行处理和测定,用于检查样品运输过程中是否受到污染。(3)现场调查人员在样品采集后填写了样品运输分析跟踪单。样品运输跟踪单上记录的信息主要包括:样品采集的日期、样品编号、分析要求等内容。(4)采集的所有样品均避光保存,立即运送到第三方检测环境实验室,并在有效期内完成分析测试。2.6、土壤样品的制备2.6.1、制样场地制样场所分设样品风干室、制样室;风干室严防阳光直射土样、通风、整洁、无扬尘和无易挥发性化学物质。土壤样品加工分别在风干室,磨样室两处进行,避免加工时互相混样和交叉污染。风干场地保持清洁,通风良好,整洁,无尘,无易挥发性化学物质,并避免阳光直射。样品不可在阳光下暴晒。2.6.2、制样工具及容器制样工具的选择根据分析项目选择,制样工具所用材质不能与待测监测项目有任何干扰,不破坏样品代表性,不改变样品组成。无机金属项目避免使用金属器具,有机项目避免使用塑料等器具。(1)晾干样品用白色搪瓷盘(或者木盘)。(2)粗粉碎用木锤,木棒,有机玻璃棒,无色聚乙烯薄膜等。(3)细磨样用瓷研钵,玛瑙研钵或玛瑙球磨机等。(4)过筛用尼龙筛,规格为0.15毫米,0.25毫米和2毫米三种。(5)分装样品用500ml具塞磨口玻璃瓶或聚四氟乙烯瓶。2.6.3、样品的制备样品编号登记后,一般要经过以下的处理程序:风干,磨细,过筛,混合,分装,制成待分析样品,以满足各种分析要求。样品加工处理的目的是:a、是样品能较长时期保存,不致因微生物活动而变质,发霉。b、挑除其非土部分,使分析结果能代表土壤本身的组成。c、将样品适当磨细并混合均匀,使分析时称取得样品具有较高的代表性,减少称样误差。d、将样品磨细,使分解样品的反应能完全和均匀。e、样品加工处理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原则是要保持样品原有的化学组成,不能被污染,不能把编号搞混搞错。因此,实验室制定了关于土壤样品从制备、到保存的管理制度,要求所有的人员严格按要求进行执行,确保样品的质量。(1)样品风干办好样品交接手续后,将样品立即转送到风干室展开,使样品在通风避光的室内自然风干。土样应展开成不厚于2cm后的薄层,用玻璃棒周期性翻动土样。风干期间,应尽量将大块土捣碎,捏碎较小土块,促使其均匀风干。应防止样品在翻拌,捏碎的过程中造成混样和污染。此外,还应在风干期间随时排除较大的植物残体和大于2mm粒径的石块等。为保证室内通风,风干室安装有排风扇和通风橱,选取远离实验室的地方,防止实验室酸蒸汽、氨气和灰尘的污染。实验室会定期对样品风干程度进行抽查,符合样品制备要求的样品将转送至样品加工室进行研磨。(2)样品粗磨、混均与缩分在磨样室将风干样倒在有机玻璃板上用木槌小心压碎,将碾碎的土壤样品用带有筛底和筛盖的2mm筛孔的筛子(8目—10目)过筛。拣出2毫米以上的砾石、植物残体、虫体及结核等非土壤杂物,如果拣出的杂物太多,应将其挑拣于器皿内,分类称其重量,同时称量剩余土壤样品的重量,计算出不同类型杂质的百分率,并填写《样品制备记录表》。细小已断的植物根系,可以在土壤样品磨细前利用静电或微风吹的办法清除干净。对大于2毫米的土团须继续研磨,直至所有土壤样品全部过筛,将全部经粗磨过筛后的样品置于无色聚乙烯膜上充分混匀。混匀的方法是轮换提取方型塑料膜的对角一上一下提拉,数次后用角勺搅拌,如此反复多次直至样品均匀为止。如果收到的样品较多,可采用堆锥四分法缩分。即把已破碎、过筛的土样用平板铲铲起堆成圆锥体,再交互地从土样堆两边对角贴底逐锹铲起堆成另一个圆锥。每锹铲起的土样,不应过多,并分两三次洒落在新锥顶端,使之均匀地落在新锥的四周。如此反复堆掺三次,再由土样堆顶端,从中心向周围均匀地将土样摊平成厚薄一致的圆形扁平体。将分样板或分样器(见图1)放在扁平体的正中,向下压至底部,土样被分成四个相等的扇形体。将相对的两个扇形体弃去,重复操作数次,直至缩分至规定的所需重量为止(见图2),一份交样品库作为副样存放,另一份再一分为二分别作为样品的细磨用和直接作为土壤水分、土壤机械组成、pH、阳离子交换量、元素有效态含量和土壤速测养分等项目的分析用样。(3)样品粗磨、混均与缩分用于细磨的样品用四分法缩分成两份,一份研磨至全部过0.25mm(60目)筛孔;一份再缩分后过0.149mm(100目)筛孔,过0.25mm(60目)的样品用于土壤有机质(有机碳)、土壤全氮量、可溶性硫酸盐、及碱解氮等项目分析;过0.149mm(100目)的样品用于土壤元素全量分析。如果分析项目、方法要求特定粒径,或称样量减少要求样品粒度更细,为低称样误差,应进一步过孔径更小的筛子。(4)样品分装风干后的土样按照不同的分析要求研磨过筛,每个粒径全部过筛后的样品应在研钵或塑料盆内用研钵棒充分混匀后方可装入具塞的广口瓶或、塑料瓶内或装入牛皮纸袋内,样品容器及容器外应各具标签一张。写明编号、采样地点、土壤类型、采样深度、样品粒径、采样日期、采样人、制样人及制样时间等信息。其中副样应采用棕色磨口玻璃瓶装样,并用熔化的石蜡密封,所有样品处理完毕之后,认真填写样品制备记录表、做好样品的登记入库和交接工作。(5)一般化学分析试样的处理:将风干的样品平铺在制样板上,用木棍或塑料棍碾压,并将植物残体、石块等浸入体和新生体剔除干净。压碎的土样要全部通过2mm孔径筛。未过筛的土粒必须重新碾压过筛,直到全部样品通过2mm孔径筛为止。过2mm孔径筛的土样可供交换性能以及有效养分等项目的测定,如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效硼、有效钼、有效锌、有效锰、有效铁、有效铜等。(6)微量元素分析试样的处理:将通过2mm孔径筛的土样用四分法取出一部分继续碾磨,使之全部通过0.149mm孔径筛,用于测定土壤全量微量元素,如镉、铬、镍、砷、硒、铅、汞等。2.6.4、样品风干及制备照片规范(1)样品风干样品风干照片体现的是某个项目样品在晾晒过程中的照片,照片中要有明显的该项目标识。一个项目拍摄一张整体照片即可。照片需带水印,水印内容包括:公司LOGO、项目名称、工作内容、地点、时间、经纬度。(2)样品制备制样过程:样品制备照片体现样品制备过程中过筛、四分及装袋后的照片。照片需带水印,水印内容包括:公司LOGO、项目名称、工作内容、地点、时间、经纬度。样品照片:主要拍摄是整个项目已经制备好,做好样品标识、封装完好的样品照片。2.6.5土壤样品保存(1)实验室设有专门的样品保存库,库内干燥,通风,避免阳光直射,无污染。(2)样品保存标签上包含有样品编码、土壤类型、采样日期、制备日期等信息。(3)0.149mm孔径的样品保存时间为半年,2mm孔径的样品保存时间为两年,如果客户有特殊要求时,将按照客户要求的周期进行保存。(4)样品保存库有专人进行管理,所以入库后的样品会有详细的台帐,以方便查找。(5)土壤样品检测计划及方法2.7、检测仪器设备根据本项目特点及测试指标要求公司总计投入各种检测仪器设备及物质总计49套,完成各项指标的监测。表7-1本项目投入仪器清单序号设备名称设备型号制造厂量程测量精度1全自动凯氏定氮仪k1100济南海能仪器检出限:0.1mg-240mg氮;滴定精度:1.0μL/步2石墨消解仪SH220F济南海能仪器3火焰光度计FP6410上海仪电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检测限mmol/l:K:≤0.004,Na≤0.008重复性≤3%;K、Na线性误差mmol/l:≤0.005、≤0.03;4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1800PC上海美析仪器有限公司波长范围(190-1100nm)

光度范围(0-200%T,-4-4.0A)波长精度±0.3nm

光度精度±0.2%T5恒温往复震荡器YC-S30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往复频率范围(20-200rmp)频率精度±16水浴恒温振荡器GGC-S北京国环高科自动化技术研究院7水浴恒温振荡器GGC-S北京国环高科自动化技术研究院8电子天平ME204梅特勒-托利多0-220g0.0001g9电子天平ME204梅特勒-托利多0-220g0.0001g10电子天平ME2002E梅特勒-托利多0-2200g0.01g11电子天平ME2002E梅特勒-托利多0-2200g0.01g12电子天平ME204梅特勒-托利多0-220g0.0001g13电子天平PPT-A2000华志0-2000g0.01g14离心机TD5A湖南赫西仪器装备有限公司最高转速5000r/min/15离心机TD5A湖南赫西仪器装备有限公司最高转速5000r/min/16纯水仪UPC-II-20T四川优普超纯科技有限公司//17纯水仪UPC-II-20T四川优普超纯科技有限公司//18电热鼓风干燥箱WGL-65B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控温范围±10-300℃温度波动±1℃19高温电炉(马弗炉)SX-4-10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控温1000℃/20电热恒温干燥箱WHL-30B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控温范围±10-300℃温度波动±1℃21电热恒温干燥箱WHL-65B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控温范围±10-300℃温度波动±1℃22电热鼓风干燥箱WGL-230B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控温范围±10-300℃温度波动±1℃23电热板/陕西省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实验仪器装备研究室//24新型土壤干燥箱KCTRX-24上海坤诚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控温范围35℃±5℃/25油浴锅HH-S国华(常州)仪器制造有限公司控温范围(室温-300℃)温度波动≤226油浴锅HH-S国华(常州)仪器制造有限公司控温范围(室温-300℃)温度波动≤227水浴锅(六孔)DK-98-II双列六孔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控温范围(室温±5℃-100℃)温度波动±0.5℃28水浴锅(四孔)DK-98-II双列四孔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控温范围(室温±5℃-100℃)温度波动±0.5℃29水浴锅(四孔)DK-98-II双列四孔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控温范围(室温±5℃-100℃)温度波动±0.5℃30水浴锅(四孔)DK-98-II双列四孔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控温范围(室温±5℃-100℃)温度波动±0.5℃31pH计PHSJ-3F上海仪电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pH:(0.00-14.00)pH仪器示值误差为±0.02pH32pH计PHSJ-3F上海仪电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pH:(0.00-14.00)pH仪器示值误差为±0.02pH33超声波清洗器kQ-500DE昆山舒美超声功率可调(40%-100%)波动为30%34超声波清洗器kQ-500DE昆山舒美超声功率可调(40%-100%)波动为30%35真空泵(抽气)GM-0.33A天津津腾速率≥2L/min/37真空泵(抽气)GM-0.10A天津津腾速率≥6L/min/38微波消解仪JUPITER-B上海新仪微波化学科技有限公司控温范围(室温±5℃-250℃)/39赶酸器TK12上海新仪微波化学科技有限公司控温范围(室温±5℃-240℃)±0.1℃40极谱仪JP900华扬盛世41原子荧光光度计AFS-8510海光/检出限As<0.01μg/L,Hg<0.001μg/L;精密度<0.7%42原子吸收光度计PinkinAAcle900TPE/火焰炉:5ppmCu吸光度1Abs,RSD≤0.3%;石墨炉:Cd特征质量2.0pg,Cd特征量为小于0.4pg,RSD≤2%43移液器10.0ml普兰德1-10mL/44移液器10.0ml普兰德1-10mL/45土壤比重计50s°太仓美欧仪表(-5-50)s°0.5s°46土壤比重计50s°太仓美欧仪表(-5-50)s°0.5s°47滴定器/普兰德0-50mL0.1ml48滴定器/普兰德0-50mL0.1ml49恒温混匀仪THR-100-20天津泰斯特室温+5-100℃;300~2000rpm温度:0.1℃;主要分析设备图片铂金埃尔默的原子吸收光谱仪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微波消解仪凯氏定氮仪离心机紫外分光光度计pH计天平室(电子天平)高温室(马弗炉、干燥箱)火焰光度计纯水机2.8、分析过程照片规范一个项目的样品分析过程照片将涉及到的指标分别拍摄一张过程照片即可,照片水印内容为:公司LOGO、项目名称、工作内容、地点、时间、经纬度,其中工作内容对应的是分析指标。2.9、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等级评价2.9.1、评价原则及依据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是从农业生产角度出发,通过综合指数法对耕地地力、土壤健康状况和田间基础设施构成的满足农产品持续产出和质量安全的能力进行评价。2.9.12、评价目的本次评价,旨在查明耕地质量等级,限制性类型及其强度,并给出其数量与区域分布情况,以便服务于新形势下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及新的土地利用规划,为其未来生产进一步发展指明方向,进而逐步实现以土壤地力为核心的农业可持续发展。2.9.3、评价的原则和方法1、针对性原则鉴于本次评价为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评价,故在评价因素的选择上,主要考虑对农作物生长条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有较大影响的因子。2、相对性原则由于不同区域同样的评价指标体系中,其评价因素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同样是一等地,其相互之间没有太大的可比性。因此,评价结果一方面是地域上的相对性的具体表现;同时,由于农业耕作措施的定向影响作用,评价结果也仅是对一定时段内土地质量高低的相对反映。3、综合性与主导性原则土地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土壤、地貌、气候、水文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只有在对这些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才能找出那些相互间相对独立的主导因素,最终比较准确地完成土地质量等级高低的评价。4、科学性原则参评因素的选择和指标权重的确定都必须建立在对当地自然条件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尽量减少主观性影响。2.9.4、评价依据1、《陕西省耕地质量条例》;2、农业部长令《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办法》;3、《耕地质量等级》(GB/T33469-2016);4、《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关于印发<全国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耕地评价函(2019)87号);5、《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农建发(2021)1号);6、《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激励实施办法(试行)》(农建发(2019)1号);7、《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见》(国发办(2019)50号);8、《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令2019年第4号);9、《农田建设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财农(2019)46号)。2.9.5、评价流程整个评价可分为以下内容:(1)资料工具准备及数据库建立即根据评价的目的、任务、范围、方法,收集准备与评价有关的各类自然及社会经济资料,进行资料的分析处理。选择适宜的硬件平台和GIS等软件,建立耕地质量评价基础数据库。(2)耕地质量评价划分评价单元,提取影响质量的关键因素并确定权重,选择相应评价方法,按照评价标准,确定耕地质量等级。(3)评价流程图2.9.6、评价指标体系建立2.9.6.1、评价指标的选取方法根据《耕地质量等级》国家标准确定定边县所属农业区域,根据所属农业区域,确定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指标体系。2.9.6.2、评价指标定边县属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其中根据分区和标准确定评价指标15个。15个指标分别是:排水能力、灌溉能力、地形部位、有机质、耕层质地、土壤容重、质地构型、障碍因素、pH、有效磷、速效钾、有效土层厚、生物多样性、农田林网化和清洁程度。2.9.6.3、指标权重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指标权重指标名称指标权重指标名称指标权重排水能力0.1319pH0.0555灌溉能力0.1090有效磷0.0554地形部位0.1078速效钾0.0549有机质0.0924有效土层厚0.0478耕层质地0.0721生物多样性0.0387土壤容重0.0572农田林网化0.0353质地构型0.0569清洁程度0.0291障碍因素0.05592.9.6.4指标隶属函数(1)概念型指标隶属函数概念型指标隶属度地形部位山间盆地宽谷盆地平原低阶平原中阶平原高阶丘陵上部丘陵中部丘陵下部山地坡上山地坡中山地坡下隶属度0.80.9510.950.90.60.70.80.30.450.68耕层质地砂土砂壤轻壤中壤重壤黏土隶属度0.60.850.910.950.7质地构型薄层型松散型紧实型夹层型上紧下松型上松下紧型海绵型隶属度0.550.30.750.850.410.95生物多样性丰富一般不丰富隶属度10.80.6清洁程度清洁尚清洁隶属度10.8障碍因素盐碱瘠薄酸化渍潜障碍层次无隶属度0.50.650.70.550.61灌溉能力充分满足满足基本满足不满足隶属度10.80.60.3排水能力充分满足满足基本满足不满足隶属度10.80.60.3农田林网化高中低隶属度10.850.7(2)数值型指标隶属函数数值型指标隶属函数指标名称函数类型函数公式a值c值u的下限值u的上限值pH峰型y=1/(1+a(u-c)²)0.2211296.8112043.010.0有机质戒上型y=1/(1+a(u-c)²)0.00184233.656446033.7有效磷戒上型y=1/(1+a(u-c)²)0.00202533.346824033.3速效钾戒上型y=1/(1+a(u-c)²)0.000081181.6225350182有效土层厚戒上型y=1/(1+a(u-c)²)0.00020599.0923421099土壤容重峰型y=1/(1+a(u-c)²)2.2367261.2116740.503.21注:y为隶属度;a为系数;u为实测值;c为标准指标。当函数类型为戒上型,u小于等于下限值时,y为0;u大于等于上限值时,y为1;当函数类型为峰型,u小于等于下限值或u大于等于上限值时,y为0。2.9.6.5、等级的划分标准耕地等级以综合指数表示,计算式为:P=∑(Ci×Fi)式中:P——耕地质量综合指数;Ci——第i个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Fi——第i个评价指标的隶属度。耕地质量等级综合指数范围耕地质量等级综合指数范围一等≥0.917六等0.7939—0.8185二等0.8924—0.9170七等0.7693—0.7939三等0.8678—0.8924八等0.7446—0.7693四等0.8431—0.8678九等0.7200—0.7446五等0.8185—0.8431十等<0.72002.9.6.6、区域耕地平均等级平均等级计算公式如下:评价区域耕地质量平均等级=式中:平均等级保留两位小数2.10、数据库的建立结合县域耕地质量等级评价的主要技术流程有五个环节。利用3S技术,收集整理所有相关历史数据和测土配方施肥数据,采用与数据类型相适应的、且符合“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及数据字典要求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建立以县为单位的耕地资源基础数据库,包括属性数据库和空间数据库两类。耕地质量评价是基于大量的与耕地质量有关的耕地土壤自然属性和耕地空间位置信息,如立地条件、剖面性状、耕层理化性状、土壤障碍因素,以及耕地土壤管理方面的信息。调查的资料可分为空间数据的属性数据,空间数据主要指项目县的各种基础图件,以及调查样点的GPS定位数据;属性数据主要指与评价有关的属性表格和文本资料。为了采用信息化的手段进行评价和评价结果管理,首先需要开展数字化工作。根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要求,根据对土壤、土地利用现状等图件进行数字化,并建立空间数据库。2.10.1、图件数字化空间数据的数字化工作比较复杂,目前常用的数字化方法包括三种:一是采用数字化仪数字化,二是光栅矢量化,三是数据转换法。本次评价中采用了后两种方法。光栅矢量化法以是以已有的地图或遥感影像为基础,利用扫描仪将其转换为光栅图,在GIS软件支持下对光栅图进行配准,然后以配准后的光栅图为参考进行屏幕光栅矢量化,最终得到矢量化地图。光栅矢量化法的步聚见下图:图光栅矢量化的步聚数据转换法是利用已有的数字化数据,利用软件转换工具,转换为本次工作要求的*.shp格式。采用该方法是针对目前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土地利用图都已数字化建库。属性数据的输入是数据库或电子表格来完成的。与空间数据相关的属性数据需要建立与空间数据对应的联接关键字,通过数据联接的方法,联接到空间数据中,最终得到满足评价要求的空间-属性一体化数据库。技术方法如下:空间数据空间数据属性数据关键字属性联接空间-属性一体化数据图属性联接方法2.10.2、图形坐标变换在地图录入完毕后,经常需要进行投影变换,得到统一空间参照系下的地图。本次工作中收集到的土地利用现状图采用的是高斯3度带投影,需要变换为高斯6度带投影。进行投影变换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利用多项式拟合,类似于图像几何纠正;另一种是直接应用投影变换公式进行变换。基本原理:(4-1)4-1式中:为目标坐标系下的坐标,为当前坐标系下的坐标。本次评价中的数据,采用统一空间定位框架,参数如下:投影方式:高斯-克吕格投影,6度带分带。坐标系及椭球参数:国家2000坐标系。野外调查GPS定位数据:初始数据采用经纬度并在调查表格中记载;装入GIS系统与图件匹配时,再投影转换为上述直角坐标系坐标。2.10.3、数据质量控制根据《耕地质量等级评价》的要求,对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属性数据按照指南的要求,规范各数据项的命名、格式、类型、约束等。2.10.4、建立空间数据库空间数据达到最小上图面积0.04平方厘米的要求,并规范图幅内外的图面要素。扫描影像数据水平线角度误差不超过0.2度,校正控制点不少于20个,校正绝对误差不超过0.2毫米,矢量化的线划偏离光栅中心不超0.2毫米。耕地和园地面积以国土部门的土地详查面积为控制面积。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调查样点分布图是耕地质量等级评价与质量评价最为重要的基础空间数据。分别通过以下方法采集:将土壤图和土地利用现状图扫描成栅格文件后,借助利用MapGIS软件进行手动跟踪矢量化形成土壤图数字化图层,图件扫描采用300dpi分辩率,以黑白TIFF格式保存。之后转入到ArcGIS中进行数据的进一步处理。在ArcGIS中将土地利用现状图分为农用地地块图(包括耕地和园地)和非农用地地块图,将农用地地块图与土壤图叠加得到耕地资源管理单元图。利用外业调查中采用GPS定位获取的调查样点经、纬度资料,借助ArcGIS软件将经纬度坐标投影转换为北京54直角坐标系坐标,建立本县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样点空间数据库。对土壤养分等数值型数据,根据GPS定位数据在ArcGIS软件支持下生成点位图,利用ArcGIS的地统计功能进行空间插值分析,产生各养分分布图和养分分布等值线。养分分布图采用格网数据格式,利用分区统计功能,将结果赋值给耕地资源管理单元图中的图斑。其它专题图,比如灌溉保证率分区图等,采用类似的方法进行矢量采集。通过对核心表的描述来说明系统数据库物理设计。1.评价项目表评价项目表用于存储耕地质量评价项目的基本信息,其表结构如表所示。表评价项目表字段名称字段含义字段类型备注说明ProjectCode项目编号nvarchar(20)主键,非空RegionCode行政代码nvarchar(8)非空ProjectName空间名称nvarchar(50)非空UnitName单位名称nvarchar(30)非空CreateUser创建用户nvarchar(20)非空CreateTime创建时间dateTime非空ProjectScore检测得分float可为空TestTime检测时间dateTime可为空CordSystem坐标系统nvarchar(40)非空2.耕地评价项目文件表用于存储所有的耕地质量评价项目的文件信息,包括所有的矢量文件,文件格式采用shp文件格式。其表结构如表所示。表-耕地评价项目文件情况表字段名称字段含义字段类型备注说明FileNo文件编号nvarchar(20)主键,非空ProjectCode项目编号nvarchar(20)外键,非空FileName文件名称nvarchar(40)非空FileAlias文件别名nvarchar(40)非空ImportTime导入时间datetime可空SavePath存储位置nvarchar(50)非空3.耕评指标信息表存储耕地质量评价过程中,存储每个参与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信息。其表结构如表所示。表-耕评指标信息表字段名称字段含义字段类型备注说明IndexCode指标编号nvarchar(20)主键IndexName指标名称nvarchar(30)非空IndexType指标类型nvarchar(20)非空IndexWeight指标权重float非空IndexNote指标说明nvarchar(100)可空4.指标隶属度表用于说明每个描述性指标值的隶属关系,其表结构如表所示。表指标隶属度表字段名称字段含义字段类型备注说明RecordID记录编号nvarchar(20)主键,非空IndexCode指标编号nvarchar(20)外键,非空IndexValue指标值nvarchar(15)非空IndexCode指标编号nvarchar(20)非空Note说明nvarchar(40)可空5.评价指标结果表用于记录参与评价项目的每个指标的评价结果,其表结构如表所示。表评价指标结果表字段名称字段含义字段类型备注说明RecordID记录编号nvarchar(20)主键,非空ProjectCode项目编号nvarchar(20)外键,非空ProjectUnite耕地单元nvarchar(30)非空IndexCode指标编号nvarchar(20)外键,非空IndexValue指标值nvarchar(30)非空6.项目评价结果表用于记录参与评价项目的每个项目的评价结果,其表结构如表所示。表项目评价结果表字段名称字段含义字段类型备注说明RecordID记录编号nvarchar(20)主键,非空ProjectCode项目编号nvarchar(20)外键,非空IndexCode指标编号nvarchar(20)外键,非空IndexValue指标值nvarchar(30)非空LandLevel耕地等级nvarchar(20)非空在实现数据统计时,支持系统多维度的分析,由于一个视图需要多个表或视图来实现,系统对一些使用频率高的查询视频以服务的方式实现发布,对在多维计算时,只需要把高频视图结果读取即可,在这些高频视图服务端,系统在设定的周期内完成相关数据视图的处理,并把相关把结果存储在临时表中,在进行多维分析时,便可通过直接读取的方法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