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院感染的控制和消毒隔离
马庄镇卫生院
什么是医院感染?有医院的地方就有医院感染。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而出院后发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的定义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分类:一)外源性感染,又称交叉感染:
病原体来自于→病人体外,主要通过手、空气、器械、各侵入操作等医源性因素获得的病原体。二)内源性感染,又为自身感染:病原体来自于→病人本身体内的储菌库。
医院感染-感染源⒈感染病人:大量病原微生物不断从感染部位排出,成为外源性感染中主要的传染源。⒉病原携带者:病人、工作人员、陪人中的乙肝、MRSA.尤其携带MRSA者,在院感暴发中起重要作用。
3.自身感染:来自病人体内的储菌库,当储菌库内的细菌在体内移位时即可发生感染。
4.环境储菌源:G+球菌耐干燥,可在医院环境中存活较久,G-在潮湿环境中不仅能存活,还能繁殖。
医院感染-传播途径籍手传播-最重要接触传播途径空气传播血液传播器械传播
医院感染-易感人群住院病人陪护、探视者医院工作人员
1.医院感染监测(环境卫生学、发病率)
2.手卫生规范;
3.隔离技术;
4.消毒与灭菌;
5.抗生素合理使用;
6.医疗废物安全处理;
7.职业安全防护;控制医院感染措施:
手卫生规范-洗手的重要性洗手可以切断传播途径,达到预防医院感染的目的传染源宿主传播途径
控制感染,“手”当其冲
不是每个医务人员都知道手上有哪些细菌?护士、医生做一个简单的操作都可能增加手上的细菌100-1000个,例如:把病人从床上扶起来测量血压和脉搏接触病人的手帮病人翻身接触病人的衣服和床单接触床头柜、床垫、输液泵
手卫生规范-定义、分类
手卫生—指洗手、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⒈洗手(handwashing)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洗手是一个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⒉卫生手消毒(antiseptichandrubbing)指的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3.外科手消毒(surgicalhandantisepsis)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手卫生规范-洗手应具备的设施流动水水龙头:院感重点部门应配备非手触式应配备清洁剂,宜使用一次性包装,重复使用的,容器应每周清洁与消毒干手物品或设施,最好是纸质不产尘的干手巾。速干手消毒剂洗手流程图手卫生规范-卫生手消毒应遵循以下原则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手卫生规范-外科手消毒应遵循的原则先洗手,后消毒。不同患者的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什么情况下应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⒈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⒉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⒊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⒋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⒌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⒍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医院消毒隔离技术标准预防是基于疾传播的途径而建立的预防病
1996年美国医院感染控制实践顾问委员会对隔离系统进行了修订,将疾病分类隔离系统由7类(严密隔离、接触隔离、呼吸道隔离、抗酸杆菌隔离、胃肠道隔离、引流物及分泌物隔离、血液及体液隔离)改为3类,既空气隔离、飞沫隔离、接触隔离;将普遍预防和体内物质隔离的许多特点进行综合形成了标准预防,标准预防针对所有在医院中治疗的病人,不必考虑其诊断,适用于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不包括汗、除非被血液污染)、不完整的皮肤、黏膜等。二、标准预防
标准预防的基本特点1.认定凡是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具有传染性,必须进行隔离。2.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3.强调双向防护﹙手套更换﹚。4.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接触隔离、空气隔离、飞沫隔离。标准预防措施
3、面罩、护目镜和口罩:戴口罩及护目镜也可以减少病人的体液、血液、分泌物等液体的传染性物质飞溅到医护人员的眼睛、口腔及鼻腔粘膜。
4、隔离衣:穿隔离衣为防止被传染性的血液、分泌物、渗出物、飞溅的水和大量的传染性材料污染时才使用。脱去隔离衣后应立即洗手,以避免污染其他病人和环境。标准预防措施
5、可重复使用的设备:
(1)可复用的医疗用品和医疗设备,在用于下一病人时根据需要进行消毒或灭菌处理。
(2)处理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仪器设备时,要防止工作人员皮肤和黏膜暴露,工作服的污染,以致将病原微生物传播给病人和污染环境。
(3)需重复使用的利器,应放在防刺的容器内,以便运输、处理和防止刺伤。
(4)一次性使用的利器,如针头等放置在防刺、防渗漏的容器内进行无害化处理。
标准预防措施
7、急救场所可能出现需要复苏时,用简易呼吸囊(复苏袋)或其他通气装置以代替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
8、医疗废物应按照国家颁布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无害化处理。2、接触隔离
接触传播指通过接触而传播的疾病,接触传播是医院感染主要而常见的传播途径,一般包括直接传播和间接传播。对确诊或可疑感染了接触传播病原微生物如肠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皮肤感染等的病人,在进行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用接触传播隔离预防。病人的隔离
(1)病人安置在单人隔离房间,无条件时可将同种病原体感染的病人安置于一室。
(2)限制病人的活动范围。
(3)减少转运,如必须转运时,应尽量减少对其他病人和环境表面的污染。空气隔离
空气传播是指病原微生物经由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粒(粒径小于5um)一气溶胶来传播的方式,这种微粒能在空气中悬浮较长时间,并可随气流漂浮到较远处,所以可造成多人感染,甚至导致医院感染暴发流行。因此,病人所处的环境需要屏蔽,可使用单人房间、专门的空气处理系统和通风设备防止空气传播。医务人员和进入该环境的人员应使用呼吸道保护装置。如果病人确诊或可疑感染了经空气传播的疾病,如结核、流行性脑膜炎、腮腺炎、水痘、麻疹、肺鼠疫、肺出血热等,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要采用空气传播的隔离预防,要采用以下隔离措施:
病人的隔离:(1)病人应单间安置,加强通风,并注意风向。(2)无条件时,相同病原微生物感染病人可同住一室。(3)尽快转送有条件收治的传染病院或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院进行收治,并注意转运过程中医务人员的防护;当病人病情容许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4)限制传染病人的活动范围。(5)做好空气的消毒。飞沫隔离
飞沫传播是指经较大的飞沫气溶胶微粒(粒径大于5um)而传播的疾病。在空气中悬浮的时间不长,喷射的距离不过1m左右。如果病人确诊或可疑感染了经飞沫传播的疾病,如百日咳、白喉、病毒性腮腺炎、脑膜炎等疾病,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用飞沫传播隔离预防。
病人的隔离(1)可疑传染病人安置在单人隔离病房;无条件时相同病原体感染的病人可同室安置;不同病原体感染的病人应分开安置。(2)减少病人的活动范围,减少转运,当必须转运时,医务人员应注意防护,病人病情容许适应佩戴医用防护口罩。(3)病人之间、病人与探视者之间相隔空间在1米以上,加强通风,空气不需特殊的处理。
飞沫隔离防护隔离(1)病人近距离(1米以内)接触,需佩戴帽子与医用防护口罩。(2)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穿隔离衣。当接触病人及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必须戴手套。5.保护性隔离
保护性隔离是为了避免医院内高度易感病人受到来自其他病人、医护人员、探视者以及病区环境中各种致病性微生物和条件致病微生物的感染而进行的隔离。适用于抵抗力下降的病人,如大面积烧伤病人,早产儿、白血病病人及脏器移植病人和接受特殊治疗(如全身放疗、化疗、使用激素、抗生素等)的病人。此法可有效阻止部分外源性医院内肺炎的发生。主要采取的措施有:
①病人住单间病室,病室内应安装空气净化机,有条件医院应安装单间层流净化装置。
②接触病人前须洗手、戴口罩、帽子、换鞋并穿隔离衣。
③患有呼吸道疾病者或咽部带菌者应避免接触病人。
④适当通风换气,同时注意保暧,以免病人着凉。
⑤家具及地面每日用含氯消毒剂500mg/L擦拭或喷洒消毒,污染时随时清洁消毒。
⑥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门诊输液室消毒隔离①门诊输液室的布局应从便利病人诊治及预防医院感染出发。路牌及标志要醒目,使病人从划价、收费、取药等线路尽量缩短,以减少医院感染的机会。②输液室内应有洗手设施和通风设备,每日定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对流,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使用中央空调的医院,空调管道要定时清洗消毒。地面应进行湿式清扫,如遇污染即刻消毒。③医务人员应着装整齐,操作前用抗菌皂液和流动水洗手。连续注射时每接触一位病人后都应该用抗菌皂液和流动水洗手或快速手消毒液揉搓,也可用氧化电位水消毒。④病人的安置原则应为: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或相对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独立安置或转传染病房,减少不必要人员在输液室内逗留。⑤门把手、水龙头、洗手池、卫生间等物体表面容易受到污染,通常每天用清水擦抹刷洗处理,保持清洁。当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时,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或喷洒消毒。医院室内空气消毒
1、通风、湿拖、保持室内地面、物体表面的清洁;2、空气消毒机的应用:紫外线循环风空气消毒、静电除尘空气消毒等;3、紫外线、臭氧和化学消毒:一过性,无人时使用。病人使用物品的消毒1.病人使用的床单、被服等物品每周定期更换,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染后及时更换,用后的上述物品用双层布袋封扎,压力蒸汽灭菌后送洗衣房清洗消毒,也可以使用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半小时送洗衣房清洗消毒。病人的口罩每天更换,消毒方法同床单,使用后应当按医疗废物处理。2.呼吸治疗装置在使用前应达到高水平消毒,螺纹管尽可能用一次性使用物品,若重复使用,用后应当立即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分钟后,再清洗消毒,也可以使用专用清洗机(80度-90度,10分钟)清洗。烘干备用,氧气湿化瓶应当每24小时更换,使用后的湿化瓶浸泡于500mg/L-1000m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