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T29-294-2021 天津市装配式住宅钢骨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_第1页
DBT29-294-2021 天津市装配式住宅钢骨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_第2页
DBT29-294-2021 天津市装配式住宅钢骨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_第3页
DBT29-294-2021 天津市装配式住宅钢骨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_第4页
DBT29-294-2021 天津市装配式住宅钢骨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steelreinforccompositestructureofprefab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关于发布《天津市装配式住宅钢骨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的通知根据《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关于下达2018年天津市建设系统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津住建设〔2017〕520号)要配式住宅钢骨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经市住房城乡建设委组织专家评审通过,现批准为天津市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为DB/T29-294-2021,自2022年4月1日起实施。2022年1月27日4.设备与管线设计;5.结构设计;6.制作与安装;7.工程验收。最大适用高度为12m的局限问题;3.采用“钢骨混凝土剪力墙结 12 14 14 15 16 16 184.2供暖与通风 18 19 19 21 22 25 30 33 35 40 44 46 47 48 51 52 53 2TermsandSymbols.......................................................................2.2Symbols...............................................................................................3ArchitecturalDesign.....................................................................3.2Planeandspace....................................................................................3.4DesignCoordination............................................................................3.5PartitionandCeiling............................................................................4FacilityandPipelineDesign.................................................4.2HeatingandVentilationSystems..........................................................4.3WaterSupplyandDrainage.................................................................4.4ElectricalSystem.................................................................................5StructuralDesign..........................................................................5.3DesignofShearWallStructure.................................................5.4Designofsteel-reinforcedConcretewithSpecia5.5DesignofSteel-reinforcedConcreteBeamsStructure.........................5.6StructuralJointsDesign.......................................................................5.7DesignofDiaphragmSystem..............................................................5.8PrecastStairs,BalconyPanelsa6ProductionandInstallation7EngineeringAcceptance................................................................7.2MasterProject......................................................................................7.3GeneralProject....................................................................................ExplanationofWorkinginThisCode................................................NormativereferencesExplanationofProvisions...................................................................1.0.1为在天津市住宅建造中合理应用装配式钢骨混凝土组合结2.1.1预制钢骨混凝土构件precastSteel-Reinforcedconcrete2.1.2预制钢骨骨架precaststeel-Reinforcedcompon2.1.3装配式钢骨混凝土组合结构precastSteel-Reinforcedconcretecompositestr2.1.4钢骨混凝土异形柱Steel-Reinforcedconcretewi在钢筋混凝土异形柱内部沿柱肢中心线位置布置钢骨形成组2.1.5钢骨混凝土剪力墙Steel-Reinforcedconcretecompositecompositeshearwallstr墙,在混凝土墙内配置钢板和端部型钢组合的连续实腹钢骨剪力2.1.7长肢短型钢钢骨混凝土剪力墙LonglegwithshortsteReinforcedconcretecompositeshearwallstruc2.1.8长肢长型钢钢骨混凝土剪力墙longlegwithlongsteel-Reinforcedconcretecompositeshearwallstruc2.1.10住宅建筑填充体infillsEs—钢筋弹性模量;γo—结构重要性系数。3.1.3钢骨混凝土异形柱,肢厚不宜小于200mm,肢长与肢3.1.6隔墙设计应满足装饰及家电安装等对墙面强度和刚度的要3.1.7结构的防火设计应遵循现行3.2.2装配式住宅平面与空间设计应采用标准化与多样化相结合4基本模块应具有组合的灵活性。3.2.3装配式住宅建筑设计应符合建筑全寿命期的空间适应性要3.2.4平面柱网和结构布置应遵循预制构件标准化,少规格多组3.3.1装配式住宅建筑设计的模数协调应符合现行行大模数2nM、3nM模数系列,建筑内填充体宜3.3.2装配式住宅建筑设计应通过模数协调实现主体3.4.1装配式住宅建筑设计应采用设计协3.4.5装配式住宅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应满足部件部品2隔墙与主体结构应连接可靠,在地震时不应脱3门框、窗框与墙体连接应可靠、牢固4分户墙可采用加气混凝土条板或在双层隔墙板内加隔声材隔声评价量(RW+C)应大于45dB;分2当采用预应力叠合板或其它板底平整度较高的楼盖时,可4.1.3水平管线应设置在楼板或垫层内,应做到“户内管线,本户4.1.4水、暖、电用量应分户计量和控制。供暖方式可为散热器供暖,也可采用低温地面或墙体辐射4.3.1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应符合国家及地方有关住宅设计的相关1住宅智能化工程的设计应提供完善的安全保障、舒适的生4住宅小区的智能化应符合现行天津市标准《天津市住宅建3应避免因部分结构或构件的破坏而导4对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应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加5平面布置与立面布置等应符合现行5.1.2钢骨混凝土剪力墙组合结构住宅建筑的最大适用高度应符构5.1.3钢骨混凝土剪力墙组合结构住宅建筑的高宽比在7度和8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应按表≤28>70≤28>70四三二三二一≤18≤15二二构≤27≤21二二二一梯间、楼梯间以及钢骨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的剪2短肢钢骨混凝土剪力墙和钢骨混凝土异形柱宜选择预5.2.1结构设计基本理论应符2承重结构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3当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应根4当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时,结构构件的裂缝等5计算结构或构件的强度、稳定性以及连SR/RE(5.2.3)柱5.2.4在风荷载和多遇地震作用下结构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和《钢结构设计标准》5.2.9建筑结构采用的焊接材料以及螺栓等配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和现行行业标准《高层民用建5.2.10荷载、地震作用以及抗风和抗震设计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和现行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1结构弹性阶段的内力和位移计算时,构件刚度取值应按现行行业标准《组合结构设计规范》JGJ138相应规定计算,并应符EI=EcIc+EaIa(5.2.10-1)EA=EcAc+EaAa(5.2.10-2)GA=GcAc+GaAa(5.2.10-3)式中:EcIc,EcAc,GcAc—分别为钢筋混凝土部分的截面抗2)钢骨混凝土剪力墙可将钢骨折算为等效混凝土面积计算作用下楼层位移验算和构件设计时,阻尼比可取为0.02~0.05.2.11现浇剪力墙(含连梁)的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相关要求。钢骨混凝土梁、钢骨5.3.1钢骨混凝土剪力墙布置应符2剪力墙应根据建筑功能和整体抗侧刚度的需要布置长肢和5短肢钢骨混凝土剪力墙,肢长一般不应小于6钢骨混凝土剪力墙应布置栓钉,其构造应符合现行国家标烈一一圆0220智士巨25(c)十字形图5.3.1-3短肢钢骨剪力墙形式和构造示意图1钢骨(含型钢)的配置率宜控制在4%-6%;剪力墙的弯矩。6钢骨混凝土剪力墙的翼缘端部,应进行局部受压承载力稳定性验算,可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4高层建筑钢骨端部可设计成双翼缘,双翼缘之间距离不宜小于100mm。翼缘两端与混凝土边的净距不宜小于75mm(图5.3.5钢骨混凝土剪力墙的配筋的构造要求,应符合1短肢钢骨混凝土剪力墙的配筋构造要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宜小于400mm,暗柱范围的箍筋应设置成封闭箍,钢筋穿越腹板内的配筋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组合结构设2长肢短型钢钢骨混凝土剪力墙在暗柱内以及墙体配筋等构造措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组合结构设计规范》JG3长肢长型钢钢骨混凝土剪力墙的构造措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组合结构设计规范》JGJ138中求,其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配筋率不宜小于0.4%,分布间距不宜大于200mm,拉结钢筋间距不宜大于42钢骨在异形柱内应沿各肢中心轴线布置,钢骨腹板和翼缘4钢骨混凝土异形柱轴压比限值可按现行行业标准《组合结1钢骨混凝土异形柱正截面承载力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以及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149相关规定计算,其中钢骨可细分成相应钢筋2钢骨混凝土异形柱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和节点核心区抗剪承载力计算可按现行行业标准《组合结构设计规范》JGJ138相关规5.4.3钢骨混凝土异形柱的配筋构造应1在同一截面内,纵向受力钢筋宜采用相同直径,其直径不2内外折角和肢端处应设置纵向受力钢筋,直径不宜小于3纵向钢筋间距应满足二、三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200mm,四级不宜大于250mm,当纵向受力钢筋的间距不能满足上述要求5异形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6异形柱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抗震设计时不应大于7异形柱应采用复合箍筋,严禁采用有内折角的箍筋。箍筋应为封闭式,其末端应做成135°的弯钩,弯钩端头平直段长度,8抗震设计时,异形柱箍筋加密区的箍筋最大间距和箍筋最889异形柱箍筋加密区箍筋的肢距应满足二、三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200mm,四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4)二、三级抗震等级的角柱取柱全高。5.5.1钢骨混凝土梁的型钢,宜采用实腹型工字钢,钢板厚度tw图5.5.1钢骨混凝土梁的型钢宽厚比表5.5.1型钢混凝土梁的型钢宽厚比限值5.5.2型钢混凝土框架和转换梁最外层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定,型钢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不宜小于100mm,且梁内型钢翼缘离两侧边距离b₁、b₂之和不宜小于截面宽度的1/3(图5.5.2)。5.5.3钢骨混凝土梁宽度应与剪力5.6.1钢骨混凝土剪力墙和异形柱的连接设计应符合1上下节钢骨的翼缘与腹板连接宜采用高强螺栓连接,也可2上下节的钢筋连接采用机械连接、焊接连接和套筒灌浆连5.6.2钢骨混凝土剪力墙和异形柱与钢骨混凝土框架梁的连接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组合结构设计规范》JGJ138的相关规定,并2钢骨混凝土梁预制时,钢骨上翼缘以上混凝土不浇筑,露3钢骨混凝土墙或异形柱的翼缘上设置悬臂工字钢,与预制4钢骨混凝土墙或异形柱应预埋主筋并甩出,与预制钢骨混5连接部位后浇段应采用高一级的无收缩混5.6.3钢骨与混凝土的抗剪连接件应符合下列要求:1抗剪连接件的设计与计算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组合设计结构规范》JGJ138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的相关规定;2钢骨混凝土梁的抗剪连接件可采用栓钉和槽钢抗剪件;3钢骨混凝土异形柱和剪力墙的抗剪连接应采用栓钉,并符1)栓钉抗煎承载力N.C可按下列公式计算。γ——栓钉直径与钢板厚度之比,简称径厚比;t——钢板厚度;2)栓钉数量公式中采用的剪力值宜采用钢板部分承受的剪3)栓钉直径与钢板厚度比不应大于1.60,直径不应小于φ10且不应大于φ16,栓钉长度不应小于4d,钉头直径不应小于1.5d;4)钢板两侧栓钉应上下交叉设置,交叉距离不宜小于5倍栓钉直径。栓钉间距不应大于300mm,在钢板墙角部1/5板跨且不小于1000mm范围内,钢筋混凝土墙体分布钢筋、抗剪栓钉间距宜5)在栓钉与钢板焊接正式施工前,应进行其焊接样品的栓钉抗剪承载力试验,并确定相应焊接工艺;6)当住宅高度大于80m时,在底部加强区的剪力墙上下端部应设置加劲板,其厚度不应小于6mm,宽度不应小于80mm,肋高不宜小于300mm,间距不应大于300mm(图5.6.3)。4图5.6.3剪力墙上下端部加劲板构造示意5.6.4钢骨混凝土异形柱栓钉排列及腹板开孔的构造示意(图5.6.4),并应满足下列要求:1孔径直径宜大于等于Φ12;2竖向孔中心间距150mm;3X轴和Y轴方向腹板开孔应满足箍筋能穿越的要求,箍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凝土设计规范》GB50010的相关规定。天义F2注:为使箍筋穿过腹板,y向腹板在X轴两侧各79mm为中心冲孔,X向腹板在距Y轴79mm为中心冲孔,孔径为,D12,竖向间距为5.6.5钢骨混凝土剪力墙栓钉排列及腹板开孔的构造示意(图5.6.5)并应满足下列要求:1孔径直径宜大于等于Φ12;2竖向孔中心间距150mm;3X轴和Y轴方向腹板开孔应满足箍筋能穿越的要求,箍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凝土设计规范》GB50010的相关规定;4X轴和Y轴方向相交处应设置暗柱,分别距中心线200mm处开孔,当肢端设置暗柱时,距肢端200mm处开孔,其余孔中心间距为200mm,已使箍筋穿越通过。栓钉中13,L=60mmC十坚向间距300mmù图5.6.5钢骨混凝土剪力墙栓钉布置图5在柱脚部位和柱脚向上延伸一层的范围内宜设置栓钉,其6钢筋应插入基础底部,并应满足抗震锚固长度,其下端做成直钩(≥150mm)放在底板钢筋网上。5.7.1装配整体式结构的楼盖宜采用下3标准化铝合金模板工具式快拆支5.7.2叠合板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和《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2宜采用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板和预))))(无接缝的双向叠合板)1)板端支座处。预制板内的纵向受力钢筋宜从板端伸出并锚));2)叠合板的上部负筋应穿过钢骨的预留孔,贯通连接,当仅抗震锚固长度的要求。5.7.5单向叠合板板侧的分离式接缝宜配置附加钢筋(图5.7.5),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接缝处紧邻预制板顶面宜设置垂直于板缝的附加钢筋,附加钢筋伸入两侧后浇混凝土叠合层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15d,d为附加钢筋直径;2附加钢筋截面面积不宜小于预制板中该方向钢筋面积,钢筋直径不宜小于6mm、间距不宜大于250mm。5.7.6双向叠合板板侧的整体式接缝宜设置在叠合板的次要受力度不宜小于200mm,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5.7.7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应满4悬挑板的上部纵向受力钢筋在相邻叠合板的后浇混凝土锚5.7.9叠合板的预制板与后浇混凝土叠合层之间设置的抗剪构造筋直径d不应小于6mm;2马镫钢筋宜伸到叠合板上、下部纵向钢筋处,预埋在预制1当楼梯间外侧墙体与建筑外墙平齐且平台板的厚度不宜小于120mm,预制梯板与现浇墙体之间应每2预制梯板宜采用一端设置固定铰、另一端设置滑动铰,除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相关规算确定且配筋率不宜小于0.25%;梯板分布钢筋直径不宜小于3)预制楼梯设置滑动铰的端部应采取防止滑落的构3预制梯梁应搭置于剪力墙或预制梁上,其构造做法应符合5.8.2阳台板、空调板宜采用叠合构件或预制构件。预制构件应与主体结构可靠连接;叠合构件的负弯矩钢筋应在相邻叠合板的后浇混凝土中可靠锚固,叠合构件中预制板底钢筋的锚固应符合下列规1当板底为构造钢筋时,其钢筋锚固应符合本规程第5.7.4条第一款的规定;2当板底为计算要求配筋时,钢筋应满足受拉钢筋的锚固要求(图5.8.2)。验收规范》GB50205的相关规定,钢骨和其它钢构件的制造、运输和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1钢结构构件制作、开孔、螺栓及栓钉固定、安装等精度不2钢骨的端部坡口应采用机械坡口,坡口角度应符合设计要6.1.9预制构件施工现场安装6.1.10预制构件运输安装时应采取临时补强措施,并应进行吊装6.2.1预制构件模具和预埋件的允许偏差等要求应符合现行行业2预埋构件应朝上,标识宜朝向堆垛间的通3构件支垫应坚实,垫块在构件下的位置宜与脱模、吊装时4重叠堆放构件时,每层构件间的垫块应上下对齐,堆垛层5堆放预应力构件时,应根据构件起拱值的大小和堆放时间6.2.7墙板的运输与堆放应符合1当采用靠放架堆放和运输构件时,靠放架应具有足够的承2当采用插放架直立堆放或运输构件时,宜采取直立运输方3采用叠层平放的方式堆放或运输构件时,应采取防止构件6.3.1装配式结构施工前应根据预制构件的类型和部位等设计要标准《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建筑机械使用1对于住宅预制钢骨混凝土构件宜按一层高为一节在工厂内3现场安装时上下节钢骨应采用坡口焊或螺栓连接,且应等4连接部位应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浇2上下节单元构件连接部位宜在楼层标高处以上3现场安装时上下节钢骨应采用坡口焊或螺栓连接,且收规程》JGJ18、《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和《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6.3.7后浇混凝土的施工应符合2模板应保证后浇混凝土部分形状、尺寸和位置准确,并应3在浇筑混凝土前应洒水润湿结合面,混凝土应3施工荷载宜均匀布置,并不应超4在混凝土浇筑前,应按设计要求检查结合面的粗糙度及预5叠合构件应在后浇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拆除装配式结构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2预制构件、主要材料及配件的质量证明文件、进场验收记检验方法:检查钢筋焊接施工记录及平行加工试件的强度试验报检验方法: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检验方法: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7.3.1装配式结构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符合表5±5梁≥5m且<10m555度535±10±5±5±5±4±5±5±5±5±5钢尺量一端及中±5±6±3±5±3±3±5预制构件对角5552m靠尺和塞尺检查37.3.2外墙板接缝的防水性能应符合设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20《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