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素养评价十三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含解析鲁教版必修第二册_第1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素养评价十三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含解析鲁教版必修第二册_第2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素养评价十三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含解析鲁教版必修第二册_第3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素养评价十三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含解析鲁教版必修第二册_第4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素养评价十三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含解析鲁教版必修第二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课时素养评价十三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2024·江苏学考)下图为“三种运输方式在不同距离上的客运市场份额”。据此完成1、2题。1.各运输方式在200~400km、800~1000km里程段,竞争最为激烈的分别是 ()A.马路与航空,高铁与航空B.高铁与航空,马路与高铁C.马路与高铁,高铁与航空D.马路与高铁,马路与航空2.我国交通运输结构优化的方向是 ()A.增加中长距离马路运输班次B.开通更多航空运输短距离航线C.削减高铁运输在中短途距离份额D.构建多层次结构合理的运输体系【解析】1选C,2选D。第1题,据图可知,距离200km时以马路运输为主,400km时以高铁为主,所以200~400km范围内,旅客可以自由选择出行方式,马路与高铁的竞争最为激烈;同理,800~1000km的范围内,比例最接近的高铁和航空运输竞争最激烈。第2题,交通运输方式结构的优化应当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点,扬长补短,马路发挥机动敏捷的优点,发展短途运输为主,铁路以中长途运输为主,空运相宜长途运输;还要结合市场需求、区域的差异等条件进行合理设置,构建由不同方式组成、不同尺度区域组成的多层次的运输体系,以达到最佳效益。2024年7月1日,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使港珠澳三地的陆地通行时间由原来的3小时缩短为30分钟。下图为港珠澳大桥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3.港珠澳大桥的通车,受冲击最大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A.铁路 B.航空 C.水运 D.管道4.港珠澳大桥通车后,对珠海带来的影响有 ()①加大承接香港资金和产业转移,促进经济发展②吸引香港居民到此置业,促进房地产业发展③导致大量的人才和劳动力流失④加强与港澳的沟通与协作,促进经济发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解析】3选C,4选B。第3题,由图可知,港珠澳大桥连接了香港和澳门、珠海,原来香港和澳门、珠海采纳海运,现在可以通过港珠澳大桥运输。港珠澳大桥的通车,水运受冲击最大。第4题,珠海与香港之间的交通更便利,①加大承接香港资金和产业转移,促进经济发展;②吸引香港居民到珠海置业,促进房地产业发展;③有利于吸引人才和劳动力;④加强与港澳的沟通与协作,促进经济发展,①②④对。下图为某城市空间形态改变示意图,完成5、6题。5.从城市略图中可以看出早期的城市是 ()A.沿铁路延长B.沿垂直于马路走向的方向延长C.受地形的影响D.沿河流延长6.从1980年到2011年,图示城市空间形态改变的主要缘由是()A.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改变B.矿产开发和人口数量的改变C.生活方式和消费水平的改变D.地表形态和河流径流的改变【解析】5选D,6选A。第5题,读图可知早期的城市沿河流分布。第6题,读图可知,其城市空间形态由沿河分布向沿马路、铁路分布改变。北京地铁西郊线是一条主城区与香山地区连接的专用地铁轨道,车型主要采纳现代有轨电车。2024年12月30日,北京有轨电车西郊线正式开通运营。该线路西起香山站,东至地铁10号线的巴沟站,穿行闻名的“三山五园”。与现有公交车的运输实力相比,有轨电车每小时可多运输乘客2500人以上,平均运行速度快5~15千米/小时。读“西郊线线路图”,据此回答7、8题。7.与公交车相比,有轨电车的优势有 ()①受天气影响小 ②运输效率高③便利敏捷 ④运输量大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8.北京地铁西郊线的开通可以 ()A.导致沿线地区村镇的兴衰B.吸引人口向市中心迁移C.使沿线商业网点数量削减D.提高西郊地区的交通通达度【解析】7选D,8选D。第7题,由材料分析可知,有轨电车每小时可多运输乘客2500人以上,平均运行速度快5~15千米/小时,说明有轨电车运输效率高、运输量大,因此②④正确。第8题,北京地铁西郊线的开通,可以提高西郊与市区之间的联系,提高该地区的交通通达度;能够促进沿线地区村镇的兴盛;能够加强郊区与市区的联系,吸引人口向郊区迁移,使沿线商业网点数量增多。“P+R”停车场,即驻车换乘停车场。市民早上驾车停进“P+R”停车场,然后换乘地铁或公交抵达工作单位,下班后再坐地铁或公交到达停车场,驾车回家。2024年北京市建设了一批“P+R”停车场,凭当天公共交通凭证,在规定时间段内停放车辆按次收费2元。据此完成9、10题。9.北京市“P+R”停车场相宜布局的地点及缘由是 ()A.二环以内,流淌人口多,停车场利用率高B.三环到四环之间的住宅区旁边,出行便利C.五环到六环之间的地铁站旁边,换乘便利D.六环以外的高速马路沿线,地价低且交通通畅10.建设“P+R”停车场能够 ()A.缓解城区交通拥堵状况B.削减私家车的拥有量C.促进城区商业中心外迁D.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解析】9选C,10选A。第9题,由材料可知,停放在“P+R”停车场的汽车主要来自上班族,而且是上班途中将车停放在停车场,然后转乘地铁。第10题,居民将车停放在“P+R”停车场,然后换乘地铁上班,可以削减进出市中心的车流量,从而缓解交通压力。二、非选择题(共10分)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下图为安徽省阜阳市城区扩展图,其中箭头及①~④为其城区随时间扩展的方向及范围。(1)20世纪20年头,安徽阜阳城北商业贸易旺盛,缘由是____________河是对外通商口岸,说明____________对城址的选择有很大影响。

(2)20世纪20年头后,泉河淤塞,商业中心移至三里河一带,说明城市的布局向____________的位置移动。

(3)20世纪70年头后,淮南铁路、京九铁路相继建成,阜阳成为重要的____________城市,火车站旁边形成河东____________区和____________区。

(4)阜阳对外通商口岸先后发生了三次重大变迁,说明交通因素对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有较大影响。

(5)阜阳市工业区、仓库区空间分布总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题,①处为泉河沿岸,内河航运便利,因而形成商业码头区。第(2)题,②处位于泉河与颍河交汇处,有三个方向的水运优势,内河航运更为发达,因而商业中心移至三里河一带。第(3)题,铁路的修建,使城区向沿铁路交通便利的地方扩展,且主要布局对交通条件要求高的工业区和仓库区。第(4)题,通过通商口岸的变迁,说明交通对城市空间地域形态和商业中心的位置都有影响。第(5)题,由图中可以看出,阜阳市工业区、仓库区主要沿河流、铁路等交通轴线分布。答案:(1)泉河流(2)交通便利(3)铁路枢纽工业仓库(4)城市空间形态商业中心位置(5)沿河流、铁路等交通轴线分布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2024·全国卷I)下图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铁路途的分布,该区域铁路修建的年头较早,近些年几乎废弃。据此完成12~14题。12.该区域铁路途主要沿 ()A.等高线分布 B.河谷分布C.山脊线分布 D.山麓分布13.该区域修建铁路主要是为了运输 ()A.原木 B.农产品C.工业品 D.石材14.近些年来,该区域铁路几乎废弃的主要缘由是 ()A.设施陈旧 B.运速太慢C.线路过密 D.运输需求太小【解析】12选B,13选A,14选D。第12题,图中可以看出铁路途大致与河流流向重合,故铁路途主要沿河谷分布。图中中部为山峰,河流大致呈放射状分布,因此铁路并非沿等高线分布;山脊不会有河流存在,山麓处不会形成多处河流的分水岭。第13题,图中铁路沿河谷修建,直达山顶。从材料上可知该处为我国东北地区,结合经纬度可以推断大致位于长白山一带,为我国重要的自然林分布区,可以推断主要是运输原木。农产品、石材的分布与河谷没有必定联系,工业品多分布在人口密集区,而不是山地。第14题,由于铁路主要是运输原木,随着东北地区自然林的削减及近些年对森林爱护的加强,原木外卖量削减,对原木运输的需求量明显减小,导致铁路几乎废弃。只要区域内有肯定的产品运输需求,陈旧的设施会得到维护,不会导致铁路几乎废弃;山地地区,铁路运速原来就不太快,且当地以运输原木为主,对运速的要求并不高,因此运速太慢不会导致铁路废弃;图中只有三条铁路,并非同向且通向不同区域,故线路稀有。(2024·江苏高考)2024年,从安徽合肥发车,沿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往中亚、欧洲的货运班列已突破百列。如图为“我国丝路班列出境与海上丝路出港部分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15、16题。15.与海上丝路货运方式相比,丝路班列 ()A.运输时效高 B.单次运量大C.单位运价低 D.绕行路程远16.合肥发往中亚、欧洲的货运班列增加将有助于安徽省 ()A.完善交通网络 B.做强能源产业C.改善环境质量 D.增加就业岗位【解析】15选A,16选D。第15题,铁路运输相对海运来说,速度较快,并且连续性较强,受天气影响较小,海运和铁路运输量都比较大,并且适合长距离运输,但是海运速度较慢,而且受海上天气影响较大,因此与海上丝路货运方式相比,铁路运输时效要更高,但是铁路运输单位运价要更高。第16题,合肥发往中亚欧洲的货运班列增加,将须要更多的务工人员,因此有利于增加就业岗位;交通运输网络的完善,须要基础设施,交通通达度的提高,以及交通线路的优化,并非只是货运班列次数增多;货运班列的增加,在肯定程度上可以促进产业的发展,但是并不肯定是促进了能源产业做大做强;货运班列的增加,与改善环境质量无任何关系。二、非选择题(共15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中巴经济走廊起点为新疆喀什,终点在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全长3000千米,是一条包括马路、铁路、油气和光缆通道在内的贸易走廊。通过该走廊建设,逐步完善巴基斯坦与中国的互联互通,推动中巴社会经济共同发展。下面为巴基斯坦区域图。(1)说明将交通作为中巴经济走廊建设重点的主要理由。(2)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是具有针对性的“双赢”战略。分析该经济走廊的建设贯穿将对中巴经济产生的主动影响。【解析】第(1)题,中巴经济走廊是我国西南方出海的重要通道,同时也是连接西欧、北非、西亚以及南亚的交通枢纽,交通运输线和站点是区域联系的前提,是物质运输的基础。第(2)题,对中国来说可以开拓新的通道,带动西南地区发展,对巴基斯坦来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