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课时素养评价七隋唐制度的变更与创新【合格性考试】(选择题每小题3分,非选择题15分,共30分)1.(2024·江苏学业考)诗人白居易不到而立之年就一举登第,他骄傲地写道:“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促成这种现象的制度因素是 ()A.三公九卿制 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解析】选D。抓住本题的关键信息:“白居易”“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白居易是唐朝人,隋朝时,科举制形成,唐朝接着实行科举取士,故D与题意相符。【补偿训练】“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金榜题名”等语句都反映的是 ()A.世袭制 B.分封制C.郡县制 D.科举制【解析】选D。由题中的“金榜题名”可知成语反映的是科举制。为了变更魏晋选官制度看重门第的弊端,隋文帝起先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进士科,科举制诞生。故选D。2.唐朝中心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缘由在于 ()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 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C.一职多官,相互牵制 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解析】选B。依据所学学问可知,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心的统治力气,B正确。3.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封拜官职,因心怯,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 ()A.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高于皇权B.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确定的约束力C.唐中宗时期皇权有所弱化D.唐朝中枢机构的行政决策具有民主性质【解析】选B。唐朝沿袭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度。唐中宗未按制度封拜官职,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它法,正是说明白三省六部制度对皇权的制约。制度都有两面性,三省六部制度可以弱化相权而加强皇权,但是也同样可以制约皇权,事实上皇权和相权的冲突几乎贯穿整个封建社会历史。因此,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度对皇权具有确定的约束力,故答案选择B。【补偿训练】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更: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 ()A.封建皇权得到了进一步加强B.政府行政效率得到极大提高C.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D.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解析】选A。依据材料“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结合所学可知,这些变更说明封建皇权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相权受到减弱,故A正确;材料并没有关于行政效率的论述,无法得出此结论,故B错误;依据材料可知三省六部制依旧存在,故C表述错误;材料只能表明中书省和门下省的地位上升,并不能说明它们的决策权也扩大了,故D错误。4.唐代租庸调制中的“庸”指的是 ()A.纳绢代役 B.贡献土特产品C.按时服役 D.交纳定量绢或布【解析】选A。唐代租庸调制规定,男子不去服役,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5.780年,唐朝推行两税法,该法的特点是 ()A.以丁身为本,输庸代役B.人口税分算赋和口赋C.受田农夫担当定额租调D.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解析】选D。输庸代役是唐初租庸调制的特点;人口税分算赋和口赋是汉初的政策;受田农夫担当定额租调反映的是北魏租调制的内容;两税法以贫富为差,不以丁身为本,故选D。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杨炎任职宰相后便向德宗倡议推行税制改革,于公元780年推行两税法,两税法分夏、秋两季征收。详细内容如下:“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度所与居者均使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俗有不便者正之。其租庸杂徭悉省,而丁额不废,申报出入如旧式。其田亩之税,率以大历十四年垦田之数为准而均征之。夏税无过六月,秋税无过十一月,逾岁之后,有户增而税减轻,及人散而失均者,进退长吏,而以尚书度支总统焉。”——摘选自《旧唐书》(1)依据材料概括两税法的主要内容。(7分)(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学问对两税法进行评价。(8分)【解析】第(1)题两税法的主要内容可以依据材料中的“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两税法分夏、秋两季征收”等信息概括归纳得出。第(2)题对两税法的评价,应当联系所学从我国税制的变更、对唐朝财政收入和民众缴税负担的影响、对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影响等方面,确定其进步作用。也应当看到两税法的负面影响,如两税制下土地合法买卖、土地兼并更加盛行,以及两税法的部分内容超越了客观现实等。答案:(1)中心依据财政支出确定总的税额,各地依照中心安排的数目向当地人户征收;将租庸调及当时各色名目的苛捐杂税归并统一简化为地税和户税两个税种;地税按纳税人拥有的田亩数征收,户税按资产多少划分户等征收;两税分别于夏秋两季缴纳。(2)两税法变更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它以财产的多少为计税依据;增加了财政收入,在确定程度上减轻了广阔贫苦人民的税收负担,这对于解放生产力,促进当时社会经济的复原发展,起到了主动作用;首创“量入为出”预算制度;是中国赋税制度史上的一件大事。两税制下土地合法买卖,土地兼并更加盛行。两税法的部分内容超越了客观现实。【等级性考试】(选择题4分,非选择题16分,共20分)7.唐太宗特别重视中书省、门下省在中枢政务机构中发挥的作用。他曾对群臣说:“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这反映了门下省的职权是()A.替皇帝起草诏令 B.审核诏令内容C.负责诏令的执行 D.负责监察百官【解析】选B。本题考查三省六部制的三省职能。依据所学学问,结合题干材料“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可知,这反映了门下省的职权是审核诏令内容。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旧唐书》卷四二《职官志》载:“武德(唐高祖年号)七年定令: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尚书、门下、中书、秘书、殿中、内侍为六省。”三公地位高,无实权,事实上是荣誉职务。六省中的尚书、门下、中书是朝廷机关,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其中尚书省系执行机关,政务繁多,故又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别管理有关事务,这些部门在政权机构中所起的作用最大。——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依据材料,围绕制度设计自拟论题,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详细史实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16分)【解析】本题属于开放题型,首先依据所给材料提取观点,材料中“六省中的尚书、门下、中书是朝廷机关,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的信息从“三省六部制下体现确定的分权与制衡”或者从“三省六部制促使君主集权体制完善”或者从“三省六部制的特点与意义”方面拟定论题;论证结合材料中关于三省六部制度信息以及所学围绕观点进行论证即可。答案:示例一论题:三省六部制下体现确定的分权与制衡。阐述: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掌决策、审批和行政职能,相权一分为三,体现分化事权;三省既分工合作,又相互牵制和监督,体现相互制衡;三省六部制是中心官制,以皇权政治为中心,三省长官均对皇帝负责并在确定程度上节制君权。(言之有理即可)示例二论题:三省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 回延安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同步教学设计(统编版)
- 4不做“小马虎”(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统编版
- 商业合作合同示范文本
- 2-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2025年电商大数据项目合作计划书
- 果山租赁合同范本
- 厂房加固合同范本
- 链家自如合同范本
- 8古诗二首 登鹳雀楼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二年级上册统编版
- 汽配产品合同范本
-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完整课件
- 工作室成员成长档案模板(内部版)课件
-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
- 弱电系统巡查记录表(办公楼)
- 预防接种人员岗位培训习题(Ⅰ类培训练习题库共385题)
- 现场经济签证单范本
- 《跨境电商B2B操作实务》教学大纲
- 河口区自然资源
- 精益改善项目管理制度
- 2012数据结构英文试卷A及答案
- 机翼结构(课堂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