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而优·教有方PAGEPAGE1专题1物质的分类及计量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14Na—23S—32Cl—35.5B—11Ba—137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国文化中的“文房四宝”所用材料的主要成分为单质的是()A.笔B.墨C.纸D.砚2.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B.“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诗句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D.屠呦呦提取的青蒿素属于混合物3.已知X和Y能发生如下反应:X+Y→H2O+盐。下列有关X和Y所属种类的说法一定不正确的是()选项ABCDX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酸酸性氧化物Y碱酸碱碱性氧化物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18g水的体积约为22.4LB.293K,1.01×105Pa,64gSO2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NAC.NA个一氧化碳分子和0.5mol甲烷的质量比为7∶4D.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单质含有的原子数目不一定相等5.分类法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A.硫酸、石灰水、小苏打、生石灰是按酸、碱、盐、氧化物的分类顺序排列的B.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C.根据反应中是否得失氧把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D.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6.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可以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省略),下列选项不能实现图示转化关系的是()选项甲乙丙AH2SO4H2H2OBNaOHNaClNaNO3CCCOCO2DCa(OH)2CaCl2CaCO37.2021年9月,国际学术期刊《科学》杂志发表了我国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所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重大颠覆性、原创性突破,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以二氧化碳(CO2)为原料人工合成淀粉[(C6H10O5)n]。下列有关二氧化碳和淀粉的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1molCO2的体积约为22.4LB.淀粉的摩尔质量为162g·mol-1C.淀粉中C、H、O的质量之比为6∶10∶5D.22gCO2的物质的量为0.5mol8.导体是指电阻率很小且易于传导电流的物质。导体中存在大量可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这些带电粒子被称为载流子。在外电场的作用下,载流子发生定向移动,形成明显的电流。金属和石墨是最常见的一类导体,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也是导体,其载流子是阴、阳离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石墨有较好的导电性,它属于电解质B.实验测得CO2的水溶液能导电,因此CO2是电解质C.实验测得液态HCl、固体NaCl均不能导电,所以HCl、NaCl均是非电解质D.蔗糖(纯净物)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导电,所以蔗糖属于非电解质9.下列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2CO+O2eq\o(=,\s\up7(点燃))2CO2B.CaO+H2O=Ca(OH)2C.C+H2Oeq\o(=,\s\up7(高温))CO+H2D.CO2+Ca(OH)2=CaCO3↓+H2O10.下列各组分别给出了两个量,其中可以组成一个计算物质的量的公式的是()①②③④⑤物质的微粒数固体体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非标准状况下某物质的质量阿伏加德罗常数固体密度溶液体积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物质的摩尔质量A.①②⑤B.②③④C.①④⑤D.①③④11.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既有固体的磁性,又有液体的流动性,磁流体中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5.5~36n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磁流体属于溶液B.磁流体很不稳定C.磁流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磁流体中分散质粒子不能透过滤纸12.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abcd反应前质量(g)6.43.24.00.5反应后质量(g)待测2.567.20.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a和b是反应物,d可能是催化剂B.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3.84gC.c物质中元素的种数,一定等于a、b两种物质中元素的种数之和D若a物质与b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则a与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13.如图所示,①和②为两个体积相同的固定容器,图中“eq\a\vs4\al\co1(○)”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②中的O2为2mol,则①中所含原子总数为4NAB.①和②中气体的质量之比为1∶8C.H2、O2均能发生化合反应,但均不能发生置换反应D.两容器内气体密度相同14.已知常温下发生反应:NO2+SO2=NO+SO3。向某密闭容器中先后充入xmolNO2和ymolSO2,充分反应后测得混合气体中n(NO2)=n(NO)=zmol,容器中O原子和N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eq\f(x+y,x)B.eq\f(3z,x+2z)C.eq\f(x+y,z)D.eq\f(x+y,y)15.室温下,某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由可自由移动的活塞隔成A、B两室,向A室中充入H2和O2的混合气体,向B室中充入2mol空气,此时活塞的位置如图所示。实验测得A室中混合气体的质量为38g,若将A室中H2和O2的混合气体点燃引爆,并恢复至室温。设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点燃引爆前,A室中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4mol,所含原子总数为8NAB.点燃引爆前,A室中H2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1C.点燃引爆后,活塞最终停留的位置在3刻度处D.反应后容器内气体总压强与反应前气体总压强之比为4∶1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16.(12分)Ⅰ.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的外形好似“鸟巢”,有一类物质的结构也好似“鸟巢”,如化学式为B5H9的五硼烷。(1)五硼烷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96g五硼烷中含有________个硼原子。(2)含有4.214×1024个原子的五硼烷的质量为________。Ⅱ.现有14.4gCO和CO2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其体积为8.96L。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________。(2)混合气体中碳原子的个数为________(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3)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如图所示装置,最后收集在气球中(体积在标准状况下测定)。①气球中收集到的气体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②气球中收集到的气体中,电子总数为________(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③气球的体积为________L。17.(9分)“皮鞋很忙”的恶搞段子曾经风靡网络,揭露了某些行业用烂皮鞋制造酸奶或毒胶囊的不法行为。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了一些明胶企业将皮革废料熬制成工业明胶,出售给浙江绍兴某些制药企业,最终变成药用胶囊。由工业明胶制成的胶囊往往含有超标的重金属铬,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明胶是水溶性蛋白质混合物,溶于水形成胶体。(1)已知Fe(CrO2)2中铬元素是+3价,则其中铁元素是________价。CrOeq\o\al(-,2)是一种酸根离子,则Fe(CrO2)2属于________(填“酸”“碱”“盐”或“氧化物”)。(2)明胶的水溶液和K2SO4溶液共同具备的性质是________(填序号)。a.都不稳定,密封放置沉淀b.能产生丁达尔效应c.分散质粒子可透过滤纸(3)现有10mL明胶的水溶液与5mLNa2SO4溶液混合装入半透膜内,将此半透膜袋浸入盛蒸馏水的烧杯中,设计实验证明SOeq\o\al(2-,4)能够透过半透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11分)甲、乙、丙三种物质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Ⅰ.若甲、乙、丙依次是氢气、水、硫酸。(1)写出甲→乙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乙→丙时所需的另一种反应物中一定含有________和氧元素。Ⅱ.若甲为碳酸钙,丙为氯化钙。(3)乙可以是________(填名称)。Ⅲ.已知难溶性的碱受热会分解生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和水;氢氧化铁难溶于水。若甲是氧化铁,乙的溶液呈黄色,丙为红褐色固体。(4)甲→乙还需要的试剂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5)写出乙→丙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14分)(1)如图为五个椭圆交叉构成的图案,其中五个椭圆内分别写了C2H5OH、CO2、Fe2O3、FeCl3、KOH,图中相连的物质均可归为一类,相交部分A、B、C、D为相应的分类标准代号。①相连的两种物质都是电解质的是________(填分类标准代号,下同),都是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②图中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够相互反应的是________,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反应。③上述五种物质中的某一物质能与某种强酸反应生成上述中的另一种物质,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用洁净的烧杯取25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加入上述五种物质中的某一物质的饱和溶液,加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得到的分散系称为________,要证明该分散系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类方法应用广泛,属于同一类的物质具有相似性,在生活和学习中,使用分类的方法可以达到举一反三、快速解决问题的效果。①CO2、SiO2、SO2、SO3都属于酸性氧化物,由CO2+Ca(OH)2=CaCO3↓+H2O,可得出SO3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NaHCO3、NaHSO3、NaHS都属于弱酸的酸式盐,根据NaHCO3+HCl=NaCl+H2O+CO2↑、NaHCO3+NaOH=Na2CO3+H2O,完成NaHS分别与HCl、NaOH在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9分)取100mLNa2CO3和Na2SO4的混合溶液,加入100mLBa(OH)2溶液后,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干燥后得到14.51g白色沉淀,再用足量的稀硝酸处理沉淀,最后沉淀的质量减少到4.66g,并有气体放出。试计算:(1)原混合溶液中Na2SO4的物质的量;(2)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3)加入Ba(OH)2溶液完全反应,并过滤出沉淀后,所得滤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
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笔使用的主要是动物毛发,属于蛋白质,主要由C、H、O、N元素组成,A错误;墨中的炭主要是C元素形成的单质,B正确;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糖类,由C、H、O元素组成,C错误;砚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或碳酸盐,由C、Si、O、Na、K、Ca等元素组成,D错误。2.答案:D解析:雾霾属于气溶胶,具有胶体的性质,能够产生丁达尔效应,A正确;胆矾为CuSO4,“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过程中发生反应:Fe+CuSO4=FeSO4+Cu,发生的反应是置换反应,B正确;诗句中涉及蜡烛的燃烧,燃烧反应都为氧化还原反应,C正确;青蒿素属于纯净物,D不正确。3.答案:D解析:酸性氧化物+碱→H2O+盐;碱性氧化物+酸→H2O+盐;酸+碱→H2O+盐;A、B、C三项正确。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盐,D项符合题目要求。4.答案:D解析: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18g水的体积远小于22.4L,故A错误;64gSO2的物质的量为eq\f(64g,64g·mol-1)=1mol,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故B错误;NA个一氧化碳分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和0.5mol甲烷的质量比为(1mol×28g·mol-1)∶(0.5mol×16g·mol-1)=7∶2,故C错误;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由于气体单质有单原子分子、双原子分子等,因此含有的原子数目不一定相等,故D正确。5.答案:B解析:酸、碱、盐、氧化物均为化合物,而石灰水属于混合物,不属于化合物,A项不合理;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也是金属氧化物,B项合理;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C项不合理;根据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D项不合理。6.答案:B解析:A项,硫酸能与锌反应生成氢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氢气燃烧生成水,水通过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能实现图示转化关系;B项,NaOH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水,硝酸钠转化为氯化钠,假设能行,对应的生成物是氯化钠和硝酸盐,氯化钠和硝酸盐均易溶于水,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不能实现图示转化关系;C项,碳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能实现图示转化关系;D项,氢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能实现图示转化关系。7.答案:D解析:常温常压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不是22.4L·mol-1,因此1molCO2在该条件下的体积不是22.4L,A项错误;淀粉是高分子化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不固定,无法计算其摩尔质量,B项错误;淀粉的化学式为(C6H10O5)n,淀粉中C、H、O的质量之比为72∶10∶80=36∶5∶40,C项错误;22gCO2的物质的量为22g÷44g·mol-1=0.5mol,D项正确。8.答案:D解析:石墨能导电,但石墨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A项错误;CO2的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为CO2与水反应生成的H2CO3能电离产生可自由移动的离子,H2CO3是电解质,而CO2不是电解质,B项错误;液态HCl不能导电,但HCl溶于水时能导电,固体NaCl不导电,但NaCl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因此HCl、NaCl均是电解质,C项错误;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D项正确。9.答案:A解析:A项是化合反应,反应中C、O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正确;B项是化合反应,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未发生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错误;C项属于置换反应,错误;D项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错误。10.答案:C解析:①组中的公式为n=eq\f(N,NA),④组中的公式为n=eq\f(V,Vm),⑤组中的公式为n=eq\f(m,M)。根据固体体积和固体密度只能求出固体的质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溶液体积无直接联系。11.答案:C解析:由题意可得磁流体属于胶体,具有胶体的性质,A错误;胶体比较稳定,B错误;磁流体属于胶体,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C正确;磁流体中的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5.5~36nm,能够通过滤纸,D错误。12.答案:D解析:通过题表可以看出,反应前后d的质量保持不变,说明d可能是催化剂;c的质量增加,说明c是生成物;b的质量减少,说明b是反应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是(3.2-2.56)g=0.64g,反应中生成的c的质量是(7.2-4.0)g=3.2g,说明a是反应物,并且参加反应的a的质量为3.2g-0.64g=2.56g。a和b是反应物,d可能是催化剂,A正确;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6.4g-2.56g=3.84g,B正确;生成物只有c,c物质中元素的种数一定和a、b两种物质中元素的种数之和相等,C正确;若a物质与b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则反应中a与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D错误。13.答案:B解析:根据图示可知,②中气体的物质的量是①的一半,结合氢气和氧气的结构和性质分析判断。若②中O2的物质的量为2mol,则①中的H2为4mol,每个H2含有2个H所以①中所含原子总数为8NA,A错误;H2、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其质量之比=(2×2)∶(1×32)=1∶8,B正确;H2、O2均能发生化合反应也能发生置换反应,如氢气和CuO发生置换反应,O2能和H2S发生置换反应,C错误;两个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同,D错误。14.答案:C解析:反应前:n(NO2)=xmol,n(SO2)=ymol,则n(N)=n(NO2)=xmol,n(O)=2n(NO2)+2n(SO2)=(2x+2y)mol,反应后:n(NO2)=n(NO)=zmol,则n(N)=n(NO2)+n(NO)=2zmol,则容器中eq\f(n(O),n(N))=eq\f(2x+2y,x)=eq\f(2x+2y,2z)=eq\f(x+y,z),选C。15.答案:A解析:点燃引爆前,A、B两室中气体的体积之比为2∶1,则A室中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4mol,又H2和O2都是双原子分子,故所含原子总数为8NA,A项正确;点燃引爆前,A室中混合气体的质量为38g,设其中H2、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则x+y=4,2x+32y=38,解得:x=3,y=1,H2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B项错误;点燃引爆后,A室中H2和O2充分反应,剩余1molH2,剩余的H2和B室中空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所以活塞最终停留的位置在2刻度处,C项错误;反应前A室和B室中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6mol,反应后A室和B室中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3mol,则反应后容器内气体总压强和反应前容器内气体总压强之比为1∶2,D项错误。16.答案:Ⅰ.(1)64g·mol-14.515×1024(2)32gⅡ.(1)36g·mol-1(2)0.4NA(3)①28g·mol-1②2.8NA③4.48解析:Ⅰ.(1)B5H9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4,96gB5H9的物质的量为1.5mol,含有7.5mol硼原子,即4.515×1024个硼原子。(2)由eq\f(4.214×1024,6.02×1023mol-1)=7mol,可得B5H9的物质的量为0.5mol,进而得出质量为0.5mol×64g·mol-1=32g。Ⅱ.(1)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eq\f(8.96L,22.4L·mol-1)=0.4mol,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eq\o(M,\s\up6(-))=eq\f(14.4g,0.4mol)=36g·mol-1。(2)0.4mol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中,含0.4mol碳原子。(3)①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NaOH溶液和浓硫酸,则最后收集到的气体是CO。②设原混合气体中CO的物质的量为n1,CO2的物质的量为n2。eq\b\lc\{(\a\vs4\al\co1(n1+n2=0.4mol,28g·mol-1×n1+44g·mol-1×n2=14.4g)),解得eq\b\lc\{(\a\vs4\al\co1(n1=0.2mol,n2=0.2mol)),因此气球中收集到0.2molCO,含有2.8mol电子。③0.2molC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L。17.答案:(1)+2盐(2)c(3)取烧杯中的少量液体,向其中滴加盐酸酸化后再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解析:(1)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零计算元素的化合价。(2)溶液很稳定,a项错误;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而溶液不能,b项错误;胶体和溶液中的分散质都能透过滤纸,c项正确。(3)可用Ba2+检验SOeq\o\al(2-,4)。18.答案:Ⅰ.(1)2H2+O2eq\o(=,\s\up7(点燃))2H2O(2)硫元素Ⅱ.(3)氧化钙(答案合理即可)Ⅲ.(4)稀盐酸(答案合理即可)(5)FeCl3+3NaOH=Fe(OH)3↓+3NaCl(其他合理答案也可)解析:Ⅰ.(2)由于水中含有氢、氧两种元素,并且氢原子、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1,硫酸中含有氢、硫、氧三种元素,且氢、氧两种原子的个数比为1∶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乙→丙时所需的另一种反应物中一定含有硫元素和氧元素。19.答案:(1)①CDB②D复分解③Fe2O3+6HCl=2FeCl3+3H2O④胶体丁达尔效应(2)①SO3+2NaOH=Na2SO4+H2O②NaHS+HCl=NaCl+H2S↑NaHS+NaOH=Na2S+H2O解析:(1)①C2H5OH是有机化合物,由分子构成,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不能因自身发生电离而导电,属于非电解质;CO2是非金属化合物,由分子构成,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不能因自身发生电离而导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35624-2025应急避难场所通用技术要求
- 停车场资产转让及管理合同
- 个人租赁合同之三:设备租赁条款解析
- 度投资合伙人合同协议
- 影视器材采购合同
- 债权债务转让合同范本
- Module 6 Unit 2 She visited the Tianchi Lake(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外研版(三起)英语五年级下册
- 标准民间借款抵押合同
- 极速建站代理合作合同书
- 健身房经营权转让合同
- 全国医疗服务项目技术规范
- GB 17353-2024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防盗装置
- 四环素类抗菌药物儿科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4年版)解读
- 重点语法清单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
- 金属包装容器生产数据分析考核试卷
- 宠物学概论课程设计
- 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甲卷含答案
- 排水管网溯源排查项目专项培训
- 2024环氧磨石地坪施工技术规程
- 五年级下册小学数学《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单元作业设计
- 2024年建筑业10项新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