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鸡业养殖技术手册_第1页
养鸡业养殖技术手册_第2页
养鸡业养殖技术手册_第3页
养鸡业养殖技术手册_第4页
养鸡业养殖技术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养鸡业养殖技术手册TOC\o"1-2"\h\u8906第一章养鸡业概述 3195791.1养鸡业的发展历程 4267321.1.1原始放养阶段:这一阶段,人们将鸡散养于野外,依靠自然条件进行繁殖和生长。这种养殖方式生产效率较低,但为我国养鸡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323151.1.2家庭养殖阶段: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开始将鸡引入家庭进行养殖。这一阶段的养鸡业以家庭为单位,规模较小,但逐渐形成了以饲料、防疫等技术为核心的家庭养殖模式。 486691.1.3规模化养殖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养鸡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规模化养殖逐渐取代了家庭养殖,形成了以企业为单位的养殖模式。这一阶段,养鸡业的生产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但同时也面临着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压力。 4250771.2养鸡业的市场前景 4210291.2.1需求持续增长:鸡肉作为一种重要的动物蛋白质来源,在我国消费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人口增长和消费升级,鸡肉需求量将持续增加。 471341.2.2产业升级:科技的发展和养殖技术的提高,养鸡业的生产效率不断提升。产业升级使得养鸡业具备了更高的市场竞争力。 4114611.2.3政策支持:我国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对养鸡业给予了大力支持。政策扶持有助于养鸡业的持续发展。 4146051.2.4国际市场空间:我国鸡肉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国际市场的开拓,养鸡业将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431659第二章鸡舍设计与建造 4205142.1鸡舍类型及特点 5178492.2鸡舍选址与规划 5297432.3鸡舍通风与光照 5170352.4鸡舍环境控制 629675第三章:饲料与营养 6198093.1饲料种类与选择 6285313.2营养需求与配方 6226093.3饲料加工与储存 7248733.4饲料添加剂应用 710810第四章鸡种选择与繁育 7231514.1鸡种分类与特点 7176704.2鸡种选择与引进 8315674.3繁育技术与管理 8325714.4鸡苗孵化与选育 99296第五章鸡病防治 9294305.1常见鸡病及症状 971755.2鸡病诊断与防治 9137535.3免疫程序与疫苗接种 10282015.4鸡舍消毒与防疫 1010167第六章鸡舍管理 10143716.1鸡舍日常管理 10242006.1.1鸡舍卫生 11306026.1.2饲料管理 1136866.1.3饮水管理 11206956.1.4鸡舍巡查 11118756.2鸡舍环境控制 11146776.2.1温湿度控制 11141326.2.2通风换气 1113186.2.3光照管理 1165416.3鸡舍设备维护 1189096.3.1饲料设备 12123216.3.2饮水设备 12224276.3.3通风设备 12211776.4鸡舍废弃物处理 12115046.4.1粪便处理 1269206.4.2死鸡处理 12318016.4.3废水处理 12125846.4.4废弃物综合利用 1214343第七章鸡舍自动化 12258207.1自动喂食与饮水系统 12170767.1.1系统概述 12169137.1.2饲料输送装置 13264917.1.3饮水装置 135617.1.4控制系统 13288987.2自动清粪与消毒系统 1323737.2.1系统概述 13286507.2.2清粪装置 13217587.2.3消毒装置 1385567.2.4控制系统 13135877.3自动监测与报警系统 1329387.3.1系统概述 1380977.3.2监测装置 14314337.3.3报警装置 14187937.3.4控制系统 1421577.4自动孵化与选育系统 14105317.4.1系统概述 14211017.4.2孵化设备 1415977.4.3选育设备 1497187.4.4控制系统 1430398第八章鸡肉生产 1441578.1肉鸡品种与饲养管理 1433718.1.1肉鸡品种选择 14131318.1.2饲养管理 15160288.2肉鸡育肥技术 15261838.2.1育肥前期准备 1526568.2.2育肥方法 1594688.3肉鸡屠宰与加工 15306908.3.1屠宰 15124648.3.2加工 15257828.4肉鸡产品质量控制 1552518.4.1原料质量控制 16112458.4.2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1645898.4.3储存与运输质量控制 1614624第九章鸡蛋生产 16240929.1蛋鸡品种与饲养管理 16278679.1.1蛋鸡品种选择 1679909.1.2饲养管理 1695459.2蛋鸡产蛋技术 1654549.2.1开产前准备 16126009.2.2产蛋期管理 1795929.3鸡蛋储存与运输 1794519.3.1鸡蛋储存 17136769.3.2鸡蛋运输 17115319.4鸡蛋产品质量控制 1724879.4.1原料控制 17113419.4.2生产过程控制 17207799.4.3产品检测 1722883第十章养鸡业经营管理 171797210.1养鸡业市场分析 182905710.1.1市场供需状况 182145110.1.2行业竞争格局 18513010.1.3消费者需求特征 18893510.2养鸡业成本控制 181451310.2.1饲料成本 182371610.2.2劳动力成本 183163010.2.3疫病防控成本 18370110.3养鸡业法律法规 18588410.3.1畜牧法 181872110.3.2动物防疫法 192488710.3.3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19622910.4养鸡业发展战略 19513610.4.1产业升级 19820510.4.2技术创新 19594710.4.3市场拓展 192206510.4.4品牌建设 19第一章养鸡业概述1.1养鸡业的发展历程养鸡业作为我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程可追溯至远古时期。在我国,鸡的驯化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鸡就已经被驯化为家禽。经过数千年的演变,养鸡业从最初的零散养殖逐渐发展成为一门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产业。从原始的放养到现代的规模化养殖,养鸡业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1.1原始放养阶段:这一阶段,人们将鸡散养于野外,依靠自然条件进行繁殖和生长。这种养殖方式生产效率较低,但为我国养鸡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1.2家庭养殖阶段: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开始将鸡引入家庭进行养殖。这一阶段的养鸡业以家庭为单位,规模较小,但逐渐形成了以饲料、防疫等技术为核心的家庭养殖模式。1.1.3规模化养殖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养鸡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规模化养殖逐渐取代了家庭养殖,形成了以企业为单位的养殖模式。这一阶段,养鸡业的生产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但同时也面临着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压力。1.2养鸡业的市场前景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鸡肉及其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养鸡业市场前景广阔。以下是养鸡业市场前景的几个方面:1.2.1需求持续增长:鸡肉作为一种重要的动物蛋白质来源,在我国消费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人口增长和消费升级,鸡肉需求量将持续增加。1.2.2产业升级:科技的发展和养殖技术的提高,养鸡业的生产效率不断提升。产业升级使得养鸡业具备了更高的市场竞争力。1.2.3政策支持:我国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对养鸡业给予了大力支持。政策扶持有助于养鸡业的持续发展。1.2.4国际市场空间:我国鸡肉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国际市场的开拓,养鸡业将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养鸡业在市场前景方面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但是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养鸡业还需面临诸多挑战,如资源约束、环境保护等。第二章鸡舍设计与建造2.1鸡舍类型及特点鸡舍是养鸡生产中的基础设施,其类型及特点如下:(1)开放式鸡舍:开放式鸡舍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通风良好等特点,但受气候影响较大,难以实现环境控制。适用于气候温暖、干燥地区的小规模养鸡场。(2)半开放式鸡舍:半开放式鸡舍在开放式鸡舍的基础上增加了部分封闭结构,改善了环境条件,但仍然受气候影响。适用于气候较温暖、湿度适中的地区。(3)封闭式鸡舍:封闭式鸡舍采用全封闭结构,具有良好的环境控制功能,可满足鸡只生长需求,但成本较高。适用于气候寒冷、湿度较大的地区。(4)隧道式鸡舍:隧道式鸡舍为长条形,两端开放,中间设有通风管道,具有通风效果好、投资较低等特点。适用于大规模养鸡场。2.2鸡舍选址与规划(1)鸡舍选址:鸡舍选址应遵循以下原则:(1)地势高燥,排水良好,避免潮湿和积水。(2)交通便利,便于饲料运输和产品销售。(3)远离居民区、学校、医院等敏感区域,减少疫病传播风险。(4)水源充足,水质良好。(2)鸡舍规划:鸡舍规划应考虑以下因素:(1)鸡舍面积:根据养殖规模、品种、饲养密度等因素确定鸡舍面积。(2)鸡舍布局:合理布局鸡舍,保证鸡只生长环境舒适,便于管理和操作。(3)饲料仓库:设置独立的饲料仓库,保证饲料储存安全。(4)粪便处理设施:合理规划粪便处理设施,减少环境污染。2.3鸡舍通风与光照(1)鸡舍通风:鸡舍通风对鸡只生长,以下为通风设计要点:(1)通风方式:采用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保证鸡舍内空气质量。(2)通风量:根据鸡只生长需求、季节、气候等因素确定通风量。(3)通风口设置:合理设置通风口,避免鸡只直接受到风流冲击。(2)鸡舍光照:光照对鸡只生长和繁殖具有重要作用,以下为光照设计要点:(1)光照强度:保持适当的光照强度,满足鸡只生长需求。(2)光照时间:根据鸡只品种、生长阶段和季节调整光照时间。(3)光照方式:采用自然光照或人工光照,保证鸡舍内光照均匀。2.4鸡舍环境控制鸡舍环境控制是保证鸡只生长健康的关键环节,以下为环境控制要点:(1)温度控制:保持鸡舍内温度在适宜范围内,避免温度波动过大。(2)湿度控制:保持鸡舍内湿度在适宜范围内,避免湿度过高或过低。(3)空气质量控制:定期检测鸡舍内空气质量,保证空气质量良好。(4)噪音控制:减少鸡舍内噪音,避免对鸡只生长产生不良影响。(5)卫生管理:加强鸡舍卫生管理,定期清理鸡舍,保持环境整洁。第三章:饲料与营养3.1饲料种类与选择饲料是养鸡生产中的关键要素,其种类繁多,主要包括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维生素饲料等。在选择饲料时,应根据鸡的品种、生长阶段、生产目的等因素综合考虑。能量饲料主要包括玉米、小麦、大麦等谷物类饲料,以及米糠、豆饼等副产物类饲料。这类饲料具有较高的能量含量,是鸡生长、发育和生产的重要能量来源。蛋白质饲料主要包括豆粕、鱼粉、肉骨粉等,它们富含必需氨基酸,对鸡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在选择蛋白质饲料时,应注意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平衡。矿物质饲料主要包括骨粉、石粉、贝壳粉等,它们为鸡提供钙、磷、钠等矿物质元素,保证鸡骨骼和蛋壳的正常形成。维生素饲料主要包括鱼肝油、维生素添加剂等,它们富含多种维生素,对鸡的生长发育和生产功能具有促进作用。3.2营养需求与配方鸡的营养需求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维生素等。不同品种、生长阶段的鸡对营养成分的需求量有所不同。在制定饲料配方时,应根据鸡的品种、生长阶段、生产目的等因素,参考饲养标准,合理配置各种饲料原料。饲料配方应满足以下原则:(1)营养平衡:保证饲料中各种营养成分含量达到鸡的生长发育和生产需求。(2)经济合理:在满足鸡的营养需求的前提下,降低饲料成本。(3)安全环保:避免使用违禁添加剂,减少饲料污染。(4)适应性:根据鸡的生长发育和生产功能,适时调整饲料配方。3.3饲料加工与储存饲料加工是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饲料损失的重要环节。饲料加工主要包括粉碎、混合、制粒等过程。加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粉碎粒度:应根据鸡的生长阶段和生产目的,选择合适的粉碎粒度。(2)混合均匀度:保证饲料中各种营养成分均匀分布。(3)制粒质量:颗粒饲料应具有良好的成型性、硬度和稳定性。饲料储存是保证饲料质量的关键环节。储存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防潮:保持饲料仓库干燥,避免饲料受潮变质。(2)防霉:定期检查饲料仓库,及时发觉和处理霉变饲料。(3)防虫:采取措施防止害虫侵入饲料仓库,保证饲料安全。3.4饲料添加剂应用饲料添加剂是指为满足鸡的营养需求,改善饲料品质,提高饲料利用率而添加的物质。饲料添加剂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营养性添加剂:如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2)非营养性添加剂:如抗生素、益生素、酶制剂等。(3)质量改良剂:如抗氧化剂、防霉剂等。饲料添加剂的应用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理选用:根据鸡的生长发育和生产需求,选择合适的饲料添加剂。(2)适量使用:按照饲养标准,严格控制饲料添加剂的用量。(3)安全环保:避免使用违禁添加剂,减少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4)监测与管理:定期检测饲料添加剂的质量,保证饲料安全。第四章鸡种选择与繁育4.1鸡种分类与特点鸡种分类主要依据其生产功能、外貌特征、用途和地理分布等因素。我国鸡种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1)肉鸡:肉质鲜美,生长速度快,繁殖力强。代表品种有北京油鸡、浦东鸡等。(2)蛋鸡:产蛋量高,饲料转化率高。代表品种有罗曼鸡、海兰鸡等。(3)肉蛋兼用鸡:既具有一定的肉用功能,又具有较高的产蛋功能。代表品种有广东鸡、浙江鸡等。(4)地方鸡种: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如乌鸡、绿壳蛋鸡等。各类鸡种的特点如下:(1)肉鸡: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但肉质较粗糙。(2)蛋鸡:产蛋量高,饲料转化率高,但肉质较差。(3)肉蛋兼用鸡:肉质较好,产蛋量较高,但生长速度较慢。(4)地方鸡种:肉质鲜美,营养丰富,但生长速度较慢,产蛋量较低。4.2鸡种选择与引进鸡种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1)根据养殖目的选择:肉鸡养殖者可选择肉鸡品种,蛋鸡养殖者可选择蛋鸡品种。(2)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北方地区可选择耐寒性较强的品种,南方地区可选择耐热性较强的品种。(3)根据市场需求选择:根据市场对鸡肉、鸡蛋的需求,选择相应的鸡种。引进鸡种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正规渠道引进,保证鸡种质量。(2)了解鸡种的适应性,保证引进后能够适应当地环境。(3)引进前进行疫病检测,防止疫病传入。4.3繁育技术与管理鸡种繁育技术主要包括选种、选配、杂交和纯种繁育等。(1)选种:根据生产功能、外貌特征、遗传规律等因素,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进行繁育。(2)选配:根据个体间的亲缘关系、性状互补原则,合理搭配繁育组合。(3)杂交:将不同品种或品系的鸡进行杂交,以产生具有优良性状的后代。(4)纯种繁育:对具有优良性状的纯种鸡进行繁育,保持种群品质。繁育管理措施如下:(1)建立健全繁育档案,详细记录个体生产功能、外貌特征、遗传规律等信息。(2)加强疫病防控,保证繁育鸡群的健康。(3)合理调整饲料营养,满足繁育鸡的营养需求。(4)定期进行生产功能测定,及时调整繁育策略。4.4鸡苗孵化与选育鸡苗孵化是养鸡业的重要环节,以下是孵化与选育的关键技术:(1)种蛋选择:选择新鲜、清洁、无破损的种蛋,保证孵化率。(2)孵化条件:控制孵化温度、湿度、通风等条件,保证胚胎正常发育。(3)孵化管理:定期翻蛋、喷水、捡蛋等,提高孵化效果。(4)出壳鸡苗选育:对出壳鸡苗进行外貌、体重、活力等指标的筛选,选择优良个体进行养殖。第五章鸡病防治5.1常见鸡病及症状鸡病是影响养鸡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常见鸡病主要包括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和寄生虫病等。以下为几种常见鸡病及其症状:(1)鸡新城疫: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啸叫、拉绿色粪便,死亡率较高。(2)鸡流感:病鸡精神萎靡、食欲减退,咳嗽、打喷嚏、流鼻涕,拉绿色或白色粪便。(3)鸡痘:皮肤和黏膜出现痘疹,口腔、咽喉部有溃疡。(4)大肠杆菌病:病鸡食欲减退,精神萎靡,拉绿色或白色粪便,死亡率较高。(5)沙门氏菌病:病鸡食欲减退,精神萎靡,拉白色粪便,生长发育迟缓。5.2鸡病诊断与防治鸡病诊断应根据病鸡的临床表现、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测进行。以下为鸡病诊断与防治方法:(1)临床诊断:观察病鸡的症状,如精神状态、食欲、呼吸、粪便等。(2)病理诊断:对病死鸡进行解剖,观察器官病变,分析病因。(3)实验室诊断:通过病原分离、血清学检测等方法确定病因。鸡病防治方法如下:(1)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鸡只抵抗力。(2)合理用药,治疗病鸡。(3)定期进行疫苗接种,预防疾病。(4)加强鸡舍消毒,减少病原传播。5.3免疫程序与疫苗接种免疫程序是根据鸡只生长阶段和疫病流行情况制定的疫苗接种计划。以下为常见鸡病免疫程序:(1)鸡新城疫:710日龄首免,2835日龄二免,以后每34个月加强免疫一次。(2)鸡流感:1015日龄首免,3035日龄二免,以后每34个月加强免疫一次。(3)鸡痘:2030日龄接种。疫苗接种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疫苗。(2)严格遵循疫苗接种规程,保证疫苗质量。(3)加强鸡舍消毒,防止疫苗接种过程中的交叉感染。5.4鸡舍消毒与防疫鸡舍消毒与防疫是预防鸡病的关键措施。以下为鸡舍消毒与防疫方法:(1)定期清理鸡舍,保持舍内环境整洁。(2)使用高效消毒剂进行鸡舍消毒,如碘制剂、氯制剂等。(3)加强鸡舍通风,降低病原浓度。(4)严格实行封闭式管理,限制人员、车辆等进出。(5)定期开展疫病监测,及时发觉并处理疫情。第六章鸡舍管理6.1鸡舍日常管理鸡舍日常管理是保证鸡群健康和生产效率的关键环节。以下为鸡舍日常管理的几个重要方面:6.1.1鸡舍卫生保持鸡舍清洁卫生是预防疾病传播的基础。应定期清扫鸡舍,清除粪便、羽毛等杂物,并采用合适的消毒剂对鸡舍进行消毒。同时要保证鸡舍通风良好,降低舍内湿度。6.1.2饲料管理合理搭配饲料,保证饲料质量,避免饲料霉变。定期检查饲料槽,清除槽内剩余饲料,防止饲料浪费。6.1.3饮水管理保证鸡舍内有充足的清洁饮用水。定期检查饮水设备,保证其正常工作,防止水质的污染。6.1.4鸡舍巡查每日对鸡舍进行巡查,观察鸡群的精神状态、食欲、粪便等,发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6.2鸡舍环境控制鸡舍环境控制对鸡群的生长发育和生产功能具有重要影响。以下为鸡舍环境控制的关键因素:6.2.1温湿度控制根据鸡的生长阶段和季节调整鸡舍温度,保证鸡舍内温度适宜。同时控制鸡舍湿度,避免湿度过高或过低。6.2.2通风换气合理设置鸡舍通风系统,保证鸡舍内空气质量。通风换气有助于降低鸡舍内有害气体浓度,减少疾病传播。6.2.3光照管理合理设置鸡舍光照,保证鸡群光照充足。不同生长阶段的鸡对光照需求不同,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6.3鸡舍设备维护鸡舍设备维护是保证养殖生产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以下为鸡舍设备维护的几个方面:6.3.1饲料设备定期检查饲料设备,保证其正常运行。发觉故障及时维修,避免饲料浪费。6.3.2饮水设备定期检查饮水设备,保证其正常供水。发觉故障及时维修,防止水质的污染。6.3.3通风设备定期检查通风设备,保证其正常工作。发觉故障及时维修,保证鸡舍内空气质量。6.4鸡舍废弃物处理鸡舍废弃物处理是鸡场环保管理的重要内容。以下为鸡舍废弃物处理的几个方面:6.4.1粪便处理鸡舍粪便应及时清理,避免粪便堆积。可采取堆肥、发酵等方法对粪便进行资源化利用。6.4.2死鸡处理对死亡鸡只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疾病传播。可采取深埋、焚烧等方法处理死鸡。6.4.3废水处理鸡舍废水应进行处理,降低其对环境的影响。可采取沉淀、过滤等方法对废水进行处理。6.4.4废弃物综合利用对鸡舍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如饲料残渣、废弃羽毛等,可采取适当方法进行资源化利用。第七章鸡舍自动化7.1自动喂食与饮水系统7.1.1系统概述自动喂食与饮水系统是现代养鸡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保证鸡只的定时、定量喂养和充足饮水,提高养殖效率。该系统主要由饲料输送装置、饮水装置、控制系统等组成。7.1.2饲料输送装置饲料输送装置包括饲料槽、饲料输送带、饲料分配器等。饲料槽设计应满足鸡只的生长需求,饲料输送带用于将饲料从料仓输送到饲料槽,饲料分配器则根据鸡只的生长阶段和需求自动调整饲料分配量。7.1.3饮水装置饮水装置包括饮水器、水管、水压调节器等。饮水器设计应保证鸡只饮水方便,水管用于输送水源,水压调节器保证饮水系统稳定供水。7.1.4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负责对饲料输送装置和饮水装置进行自动控制,实现定时、定量喂养和饮水。控制系统通常采用计算机编程,可实时调整饲料和饮水的供给量,以满足鸡只生长需求。7.2自动清粪与消毒系统7.2.1系统概述自动清粪与消毒系统主要用于鸡舍内粪便的清理和消毒,以保持鸡舍环境的卫生,减少疾病的发生。该系统包括清粪装置、消毒装置、控制系统等。7.2.2清粪装置清粪装置通常采用机械式或水力式,将鸡舍内的粪便自动收集并运输至指定地点。机械式清粪装置主要包括刮板式、链条式等,水力式清粪装置则通过水流将粪便冲走。7.2.3消毒装置消毒装置用于对鸡舍进行定期消毒,包括紫外线消毒灯、喷雾消毒装置等。紫外线消毒灯具有高效杀菌作用,喷雾消毒装置则通过喷洒消毒液对鸡舍进行消毒。7.2.4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负责对清粪装置和消毒装置进行自动控制,保证鸡舍内环境的卫生。控制系统可实时监测鸡舍内环境指标,自动启动清粪和消毒设备。7.3自动监测与报警系统7.3.1系统概述自动监测与报警系统是鸡舍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实时监测鸡舍内环境指标,如温度、湿度、光照等,并在异常情况下发出报警信号。7.3.2监测装置监测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用于实时采集鸡舍内环境数据。7.3.3报警装置报警装置包括声光报警器、短信报警器等,当监测到鸡舍内环境异常时,自动发出报警信号,提醒养殖人员及时处理。7.3.4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负责对监测装置和报警装置进行自动控制,保证鸡舍内环境的稳定。控制系统可实时分析监测数据,根据需要自动调整鸡舍内环境。7.4自动孵化与选育系统7.4.1系统概述自动孵化与选育系统是现代养鸡业的关键环节,主要用于提高孵化率和选育优良鸡种。该系统包括孵化设备、选育设备、控制系统等。7.4.2孵化设备孵化设备包括孵化器、孵化箱等,用于模拟鸡只自然孵化环境,保证孵化过程的顺利进行。7.4.3选育设备选育设备主要包括遗传分析仪器、生长功能测试设备等,用于对鸡只进行遗传分析和生长功能评估,筛选优良鸡种。7.4.4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负责对孵化设备和选育设备进行自动控制,实现孵化率和选育效果的优化。控制系统可实时分析孵化数据和选育数据,为养殖企业提供科学依据。第八章鸡肉生产8.1肉鸡品种与饲养管理8.1.1肉鸡品种选择在选择肉鸡品种时,应考虑生长速度、肉质、繁殖功能和适应性等因素。目前我国常见的肉鸡品种有白羽肉鸡、黄羽肉鸡和麻羽肉鸡等。白羽肉鸡生长速度快,肉质较好,适应性较强,是市场上主要推广的品种。8.1.2饲养管理(1)鸡舍准备:在肉鸡养殖前,应对鸡舍进行清洁、消毒,保证舍内温度、湿度和光照适宜。(2)饲料配制:根据肉鸡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科学配制饲料,保证饲料质量。(3)饲养密度:合理控制饲养密度,避免拥挤,减少疫病传播。(4)疾病预防:加强疫病防控,定期接种疫苗,发觉病鸡及时隔离治疗。(5)环境控制:保持鸡舍清洁卫生,定期通风换气,降低氨气等有害气体浓度。(6)光照管理:合理调整光照时间,促进肉鸡生长。8.2肉鸡育肥技术8.2.1育肥前期准备(1)选择优质肉鸡品种,做好疫苗接种工作。(2)调整饲料配方,增加蛋白质、能量等营养素的供给。(3)保持鸡舍环境稳定,适当增加光照时间。8.2.2育肥方法(1)精饲料育肥:以精饲料为主,适量添加粗饲料,保证营养均衡。(2)混合育肥:将精饲料与粗饲料混合,满足肉鸡生长需求。(3)限制饲养:在育肥后期,适当限制饲料供给,避免过度肥胖。8.3肉鸡屠宰与加工8.3.1屠宰(1)宰前准备:保证鸡舍清洁卫生,停食停水68小时。(2)屠宰过程:采用人道屠宰方法,减少鸡只痛苦。(3)屠宰后处理:及时进行屠宰后处理,包括拔毛、去内脏等。8.3.2加工(1)肉品加工:根据市场需求,对鸡肉进行分割、腌制、熟制等加工。(2)包装与储存:保证加工后的肉品卫生、安全,进行真空包装,存放于冷藏设施。8.4肉鸡产品质量控制8.4.1原料质量控制(1)选择优质肉鸡品种,保证原料来源可靠。(2)加强饲养管理,提高肉鸡生长速度和肉质。(3)严格饲料质量检测,保证饲料安全。8.4.2生产过程质量控制(1)严格生产流程,保证屠宰、加工过程卫生、安全。(2)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清洁、消毒,降低交叉感染风险。(3)加强质量检测,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标准。8.4.3储存与运输质量控制(1)建立完善的储存设施,保证肉品在储存过程中的卫生、安全。(2)选用合适的运输工具,保证运输过程中肉品不受污染。(3)加强运输过程的管理,减少肉品损耗。第九章鸡蛋生产9.1蛋鸡品种与饲养管理9.1.1蛋鸡品种选择在选择蛋鸡品种时,应考虑产蛋功能、适应性、抗病力等因素。我国常见的蛋鸡品种有京红、海兰灰、罗曼等。各品种的产蛋功能和生长特点如下:(1)京红:产蛋率高,适应性较强,耐寒耐热,抗病力强。(2)海兰灰:生长速度快,适应性较强,产蛋功能优良。(3)罗曼:产蛋率高,肉质较好,适应性和抗病力较强。9.1.2饲养管理(1)饲养环境:保持鸡舍清洁、通风、干燥,温度控制在1525℃,湿度控制在40%70%。(2)饲料管理:选用优质饲料,保证营养均衡,定期检测饲料质量。(3)饲养密度:合理控制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影响鸡的生长和产蛋。(4)免疫接种:定期为鸡群进行免疫接种,预防疾病发生。9.2蛋鸡产蛋技术9.2.1开产前准备(1)鸡舍消毒:在鸡群进入鸡舍前,对鸡舍进行彻底消毒。(2)饲料调整:逐步增加饲料中蛋白质和钙的含量,以满足蛋鸡产蛋的营养需求。(3)光照管理:适当增加光照时间,刺激蛋鸡产蛋。9.2.2产蛋期管理(1)观察鸡群:定期观察鸡群的生长状况,发觉异常及时处理。(2)饲料管理:保持饲料质量稳定,避免饲料霉变。(3)光照调整:根据季节和鸡群产蛋状况,调整光照时间。9.3鸡蛋储存与运输9.3.1鸡蛋储存(1)储存条件:保持鸡蛋储存环境清洁、通风,温度控制在210℃,湿度控制在70%80%。(2)储存时间:新鲜鸡蛋的储存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7天。(3)避免污染:储存鸡蛋时,要避免与污染物接触,防止交叉污染。9.3.2鸡蛋运输(1)运输工具:选用专用鸡蛋运输车,保证运输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