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手册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23/0F/wKhkGWesVU2AASXKAALZp9kYK3o778.jpg)
![生产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手册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23/0F/wKhkGWesVU2AASXKAALZp9kYK3o7782.jpg)
![生产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手册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23/0F/wKhkGWesVU2AASXKAALZp9kYK3o7783.jpg)
![生产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手册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23/0F/wKhkGWesVU2AASXKAALZp9kYK3o7784.jpg)
![生产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手册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23/0F/wKhkGWesVU2AASXKAALZp9kYK3o778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产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手册TOC\o"1-2"\h\u15625第一章生产安全管理总论 3235581.1生产安全管理概述 354261.2生产安全管理原则 37561.3生产安全管理目标 46860第二章安全生产责任制 4269112.1安全生产责任制概述 4207412.2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实施 590562.2.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5179452.2.2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方案 5104362.2.3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560612.3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监督与考核 5245482.3.1建立安全生产监督机制 5315812.3.2建立安全生产考核体系 529633第三章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6298463.1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概述 653183.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制定 6271633.2.1制定原则 6119373.2.2制定程序 684323.3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管理与执行 787163.3.1管理体系 739793.3.2执行措施 718884第四章安全教育与培训 7213554.1安全教育与培训概述 731254.2安全教育与培训的内容 793524.2.1安全法规与政策教育 719694.2.2安全知识教育 7156794.2.3安全技能培训 854144.2.4安全心理素质培训 888734.2.5安全文化建设 8321724.3安全教育与培训的实施 8226404.3.1制定安全教育与培训计划 8249354.3.2确定培训方式 893894.3.3建立培训师资队伍 86524.3.4落实培训责任 8274724.3.5开展培训考核 8321434.3.6建立培训档案 99756第五章安全生产投入与保障 9327115.1安全生产投入概述 9259255.2安全生产投入的管理 9225255.2.1安全生产投入的计划管理 9261555.2.2安全生产投入的预算管理 9227355.2.3安全生产投入的财务管理 9309245.3安全生产保障措施 97135.3.1安全生产责任制 9291525.3.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10237135.3.3安全生产培训与教育 1058225.3.4安全生产设施与设备 10209865.3.5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1065205.3.6安全生产监督检查 1030106第六章安全生产风险管理 10119876.1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概述 10107466.2安全生产风险的识别与评估 10217666.2.1风险识别 1029576.2.2风险评估 11228846.3安全生产风险的控制与应对 1146796.3.1风险控制 11236446.3.2风险应对 1119476第七章安全生产处理 12200857.1安全生产概述 12246827.2安全生产的报告与调查 12302547.2.1安全生产报告 12197477.2.2安全生产调查 12199547.3安全生产的处理与整改 1338857.3.1处理 13170137.3.2整改 1315843第八章安全生产监督检查 13238658.1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概述 1356418.2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的内容 1310428.2.1法律法规执行情况检查 1365898.2.2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人员配备检查 13322178.2.3安全生产投入检查 14217268.2.4安全生产培训与宣传教育检查 14117008.2.5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检查 1445328.2.6处理及应急预案检查 14167938.3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的实施 14265998.3.1明确监督检查计划和目标 14138198.3.2组织实施监督检查 1481858.3.3检查结果处理 14245098.3.4持续改进 1430700第九章安全生产绩效评价 14304309.1安全生产绩效评价概述 14311619.2安全生产绩效评价体系 15121649.2.1评价体系构成 15232259.2.2评价体系内容 1572429.3安全生产绩效评价方法 15213069.3.1定量评价方法 15112539.3.2定性评价方法 1660969.3.3综合评价方法 1626123第十章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与持续改进 161079010.1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概述 162581910.2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流程 16956310.2.1安全管理体系策划 161662410.2.2安全管理体系设计 16259910.2.3安全管理体系实施 1727110.2.4安全管理体系评估与改进 172902810.3安全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173153010.3.1安全管理体系改进的原则 173269110.3.2安全管理体系改进的措施 171381310.3.3安全管理体系改进的持续实施 18第一章生产安全管理总论1.1生产安全管理概述生产安全管理是指在生产活动中,通过对生产过程、设备、人员、环境等因素进行有效管理,预防和控制生产安全,保障企业生产安全的一种管理活动。生产安全管理旨在建立一套系统、完整、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保证生产安全。生产安全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制定和完善生产安全管理制度,保证生产安全法规的贯彻执行。(2)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3)开展安全检查,及时发觉和消除安全隐患。(4)建立健全处理和应急预案,降低损失。(5)加强安全文化建设,营造安全生产氛围。1.2生产安全管理原则生产安全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生产安全管理应以预防为主,通过分析生产过程中的潜在风险,采取有效措施,预防的发生。同时对已发生的进行处理,总结经验教训,防止的再次发生。(2)安全第一,效益第二。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安全应始终处于首要地位。企业应在保证生产安全的前提下,追求经济效益。(3)全员参与,共同负责。生产安全管理涉及企业各个部门、各个岗位,需要全体员工共同参与。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度,明确各级领导和员工的安全职责,实现全员安全管理。(4)科学管理,持续改进。生产安全管理应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不断优化安全管理体系,提高安全管理水平。1.3生产安全管理目标生产安全管理的主要目标包括:(1)降低发生率。通过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发生率,保证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2)减少损失。在发生时,迅速采取应急措施,降低损失。(3)提高员工安全素质。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使其能够自觉遵守安全规定,有效防范。(4)营造安全生产氛围。通过加强安全文化建设,营造安全生产氛围,使全体员工自觉参与到安全生产中来。(5)持续改进安全管理。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优化安全管理体系,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第二章安全生产责任制2.1安全生产责任制概述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指在企业内部,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方针,明确各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职责,保证安全生产任务得到有效落实的一种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内容,对于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主要内容包括:(1)明确企业各级领导和部门的安全职责;(2)保证安全投入,为安全生产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3)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4)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保证安全生产措施得到有效执行;(5)强化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及时发觉和纠正安全隐患。2.2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实施2.2.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企业应建立健全以法定代表人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明确各级领导和部门的安全职责,保证安全生产任务分解到每个岗位和每个员工。2.2.2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方案企业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制的实施范围、内容、标准、程序和考核办法。2.2.3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企业各级领导和部门应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认真履行安全职责,保证安全生产任务得到有效落实。(1)企业法定代表人应全面负责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保证安全投入,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2)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应具体负责企业的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计划和措施,协调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问题;(3)各部门负责人应负责本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组织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保证本部门安全生产任务得到有效执行;(4)员工应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履行安全职责,积极参加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高安全意识。2.3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监督与考核2.3.1建立安全生产监督机制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督机制,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保证责任制得到有效落实。(1)设立专门的安全生产监督部门,负责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2)加强对企业各级领导和部门安全生产职责履行情况的监督,发觉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3)定期对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2.3.2建立安全生产考核体系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考核体系,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保证责任制得到有效执行。(1)制定安全生产考核办法,明确考核内容、标准和程序;(2)对企业各级领导和部门安全生产职责履行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其安全生产绩效;(3)对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4)根据考核结果,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调整和完善,以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第三章安全生产规章制度3.1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概述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规范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行为,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防止的发生。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包括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企业管理规定等,其核心目的是保证企业生产活动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3.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制定3.2.1制定原则(1)合法性原则:企业制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不得与国家政策相抵触。(2)实用性原则: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应结合企业实际,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3)科学性原则: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应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注重科学性和合理性。(4)完整性原则: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应涵盖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形成完整的体系。3.2.2制定程序(1)调研分析:企业应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调研,分析现有制度的不足,明确制定方向。(2)草案制定:根据调研分析结果,起草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草案。(3)征求意见:将草案征求相关部门和员工的意见,进行修改完善。(4)审查批准:将修改后的草案提交企业管理层审查,经批准后发布实施。3.3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管理与执行3.3.1管理体系(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管理体系,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部门职责。(2)设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管理组织,负责制度的制定、修订、发布和监督执行。(3)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档案,保证制度齐全、完整。3.3.2执行措施(1)加强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2)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纳入员工培训内容,保证员工熟悉和掌握相关制度。(3)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执行检查机制,定期对执行情况进行检查。(4)对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保证制度执行力。(5)及时修订和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适应企业发展和外部环境变化。(6)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保证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有效实施。第四章安全教育与培训4.1安全教育与培训概述安全教育与培训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保证企业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安全教育与培训涵盖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到基层员工的所有人员,是实现安全生产目标的基础。4.2安全教育与培训的内容4.2.1安全法规与政策教育安全法规与政策教育主要包括国家及地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和行业规范等内容。通过对员工进行安全法规与政策教育,使其了解安全生产的法律责任和企业的安全责任,提高遵守安全生产法规的自觉性。4.2.2安全知识教育安全知识教育包括安全生产基本知识、案例分析、预防与处理、职业健康知识、环保知识等。通过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预防能力。4.2.3安全技能培训安全技能培训包括安全操作技能、应急处理技能、自救互救技能等。通过对员工进行安全技能培训,使其掌握必要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处理方法,降低发生的风险。4.2.4安全心理素质培训安全心理素质培训旨在提高员工的心理素质,使其在面临安全风险时能保持冷静、果断、有序地应对。培训内容包括心理调适、压力管理、情绪管理等。4.2.5安全文化建设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安全价值观、安全行为规范、安全氛围等。通过安全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提高员工的安全素养。4.3安全教育与培训的实施4.3.1制定安全教育与培训计划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实际需求,制定安全教育与培训计划。计划应包括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方式、培训师资等。4.3.2确定培训方式安全教育与培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1)集中培训:针对特定人群进行集中培训,如新员工入职培训、专项培训等。(2)分散培训:将培训内容分解到日常工作中,如班前会、安全活动等。(3)在线培训: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安全教育与培训,提高培训效率。(4)现场教学:结合现场实际,进行案例分析、操作演示等。4.3.3建立培训师资队伍企业应选拔具备一定安全知识和技能的人员担任培训师资,同时可以聘请外部专家进行培训。4.3.4落实培训责任企业各级领导应认真履行培训责任,保证培训计划的落实。各部门应密切配合,共同推进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4.3.5开展培训考核企业应对安全教育与培训效果进行考核,保证培训质量。考核可以采用笔试、面试、实操等方式。4.3.6建立培训档案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教育与培训档案,记录培训过程、培训效果等信息,为安全生产提供有力支持。第五章安全生产投入与保障5.1安全生产投入概述安全生产投入是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是企业为实现安全生产目标所进行的资金、技术、人力等方面的投入。安全生产投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企业应保证安全生产投入,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水平。5.2安全生产投入的管理5.2.1安全生产投入的计划管理企业应制定年度安全生产投入计划,明确安全生产投入的目标、范围、内容、标准和资金来源。计划应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安全生产的需要,保证投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5.2.2安全生产投入的预算管理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投入预算管理制度,明确预算编制、审批、执行、监督等环节的要求。预算编制应遵循科学、合理、节约的原则,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合规性和效益。5.2.3安全生产投入的财务管理企业应加强安全生产投入的财务管理,严格执行国家财务法规,保证安全生产投入资金的合法、合规使用。同时企业应定期对安全生产投入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审计,保证投入资金的安全、合规、有效。5.3安全生产保障措施5.3.1安全生产责任制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领导和部门的安全职责,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企业法定代表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应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负总责。5.3.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明确安全生产投入的管理程序、操作规程和考核标准,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合规性和有效性。5.3.3安全生产培训与教育企业应加强安全生产培训与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效益。企业应定期组织安全生产培训,对新员工进行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对在岗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技能提升培训。5.3.4安全生产设施与设备企业应加强安全生产设施与设备的管理,保证设施与设备的安全功能。企业应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规定,定期对设施与设备进行检查、检测、维修,保证设施与设备的安全运行。5.3.5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企业应制定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明确安全生产的处理程序和救援措施,保证安全生产投入在发生时的有效应对。企业应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应对安全生产的能力。5.3.6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企业应加强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落实。企业应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对安全生产投入进行监督检查。同时企业应主动接受有关部门的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及时整改安全隐患。第六章安全生产风险管理6.1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概述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是企业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以降低发生的可能性,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证企业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涵盖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与应对等多个环节,要求企业建立科学、系统的风险管理机制。6.2安全生产风险的识别与评估6.2.1风险识别安全生产风险的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工作。企业应通过以下方法进行风险识别:(1)生产过程分析:对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详细分析,查找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2)现场巡查:定期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现场巡查,及时发觉潜在的安全风险。(3)员工培训:加强员工安全意识,鼓励员工主动发觉和报告安全隐患。(4)案例分析:对历史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原因,识别潜在风险。6.2.2风险评估企业在完成风险识别后,应进行风险评估,以确定风险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评估方法包括:(1)定性评估:根据风险发生的频率和影响程度,对风险进行等级划分。(2)定量评估:通过数据分析和计算,对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影响程度进行量化。(3)综合评估:结合定性和定量评估结果,对企业安全生产风险进行全面评估。6.3安全生产风险的控制与应对6.3.1风险控制企业应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1)工程技术措施:通过改进生产工艺、设备设施,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2)管理措施:加强安全管理制度建设,提高安全管理水平。(3)培训教育措施:加强员工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4)应急措施:制定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的能力。6.3.2风险应对企业应根据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对安全生产风险进行动态调整和应对:(1)定期检查:对风险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保证措施的有效性。(2)持续改进:根据检查结果,及时调整风险控制措施,持续改进安全生产管理。(3)应急预案演练: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应对突发的能力。(4)处理与总结:对进行处理和总结,汲取教训,预防类似的再次发生。通过上述措施,企业可以有效地识别、评估和控制安全生产风险,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第七章安全生产处理7.1安全生产概述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因管理不善、设备故障、操作失误等原因导致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者其他不良影响的事件。安全生产严重威胁着企业的生产安全和员工的生命安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7.2安全生产的报告与调查7.2.1安全生产报告(1)发生后,现场负责人应立即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发生的时间、地点、简要经过、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2)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应迅速向企业负责人报告,并按照报告程序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3)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应按照报告程序向上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7.2.2安全生产调查(1)发生后,企业应立即成立调查组,开展调查。调查组应由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技术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等相关人员组成。(2)调查组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调查:a.现场勘查:对现场进行详细勘查,收集相关证据;b.调查取证:向当事人、目击者等相关人员了解经过,收集相关证据;c.分析原因:分析发生的原因,找出责任人;d.提出处理建议:根据调查情况,提出对责任人的处理建议。(3)调查组应在调查结束后,形成调查报告,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a.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b.原因分析;c.责任认定;d.处理建议。7.3安全生产的处理与整改7.3.1处理(1)企业应根据调查报告,对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包括行政处罚、经济处罚、岗位调整等。(2)企业应按照调查报告提出的处理建议,对责任人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报告给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3)处理后,企业应将处理结果通报全体员工,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7.3.2整改(1)企业应根据调查报告,针对原因,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的再次发生。(2)企业应定期对整改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保证整改措施落实到位。(3)企业应将整改情况报告给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并按照要求进行整改。(4)企业应加强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降低发生的风险。通过以上措施,企业可以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水平,保证生产安全。第八章安全生产监督检查8.1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概述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是指对企业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和监督,以保证企业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有效预防和控制生产安全。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是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企业生产安全和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8.2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的内容8.2.1法律法规执行情况检查检查企业是否严格遵守国家及地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等。8.2.2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人员配备检查检查企业是否设立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适量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并保证管理人员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能力。8.2.3安全生产投入检查检查企业是否按照国家规定,保证安全生产投入,保证安全生产所需资金、设备、技术等资源的充足。8.2.4安全生产培训与宣传教育检查检查企业是否对员工进行定期的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以及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8.2.5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检查检查企业是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整改和治理。8.2.6处理及应急预案检查检查企业是否建立报告和处理制度,对生产安全进行及时、妥善处理,并制定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8.3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的实施8.3.1明确监督检查计划和目标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明确监督检查的目标、内容、方法和时间安排。8.3.2组织实施监督检查企业应按照监督检查计划,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对安全生产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检查过程中,要注重现场检查与资料审查相结合,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8.3.3检查结果处理对检查中发觉的问题和隐患,企业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保证安全生产。对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应依法予以查处。8.3.4持续改进企业应根据监督检查结果,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同时要定期对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工作进行总结,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借鉴和改进的方向。第九章安全生产绩效评价9.1安全生产绩效评价概述安全生产绩效评价是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安全文化建设效果的一种综合评价。其目的是通过评价企业安全生产绩效,推动企业不断改进安全生产管理,提高安全生产水平,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9.2安全生产绩效评价体系9.2.1评价体系构成安全生产绩效评价体系包括评价指标、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评价流程四个部分。(1)评价指标:反映企业安全生产绩效的各个方面的具体指标,如发生率、损失率、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安全培训情况等。(2)评价标准: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企业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3)评价方法: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包括统计分析、专家评审、现场检查等。(4)评价流程:包括评价准备、评价实施、评价结果分析和评价反馈四个阶段。9.2.2评价体系内容(1)安全生产管理指标: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设情况、安全生产投入情况等。(2)安全生产技术指标:包括生产工艺安全、设备设施安全、作业环境安全等。(3)安全文化建设指标:包括安全培训与教育情况、安全氛围营造、安全文化活动开展等。(4)安全生产指标:包括发生率、损失率、类型分布等。9.3安全生产绩效评价方法9.3.1定量评价方法(1)统计分析法:通过对企业安全生产数据进行分析,评价企业安全生产绩效。(2)指数法:根据企业安全生产指标的实际值与基准值之间的比值,计算安全生产绩效指数。(3)层次分析法:将安全生产绩效评价体系中的各个指标进行层次划分,通过专家评分和权重计算,得出企业安全生产绩效的综合评分。9.3.2定性评价方法(1)专家评审法:邀请安全生产领域的专家,对企业安全生产绩效进行评审。(2)现场检查法:通过现场检查,了解企业安全生产实际情况,评价企业安全生产绩效。(3)问卷调查法:通过设计问卷调查表,收集员工对安全生产管理的意见和建议,评价企业安全生产绩效。9.3.3综合评价方法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采用加权平均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方法,对企业安全生产绩效进行综合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特点,合理设置评价指标权重,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准确性和有效性。第十章安全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办土地证证申请书
- 电动汽车智能导航与路径规划技术分析
- 电子竞技与教育融合创新教育模式探讨
- 2024-2025版高中化学第1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烃第2节第2课时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学案鲁科版选修5
- 2024-2025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数据的分析3从统计图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三章原子核第2节放射性衰变练习含解析教科版选修3-5
- 2024新教材高中化学第3章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第3节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第1课时乙醇课时作业含解析鲁科版第二册
-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第1单元单元复习课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 工作团员申请书
- 道德风尚奖申请书
- 电流互感器试验报告
- 蒋中一动态最优化基础
- 华中农业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单位意见反馈表
- 付款申请英文模板
- 七年级英语阅读理解10篇(附答案解析)
- 抖音来客本地生活服务酒旅商家代运营策划方案
- 钻芯法桩基检测报告
- 无线网网络安全应急预案
- 国籍状况声明书【模板】
- 常用保洁绿化人员劳动合同范本5篇
- 新高考高一英语时文阅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